拔一條河: 甲仙的人情與美味
作者 | 余宜芳/ 楊力州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拔一條河: 甲仙的人情與美味:今年最熱血的故事2013台北電影節閉幕片——「拔一條河」電影專書金馬獎導演楊力州,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後,最新力作。人生就 |
作者 | 余宜芳/ 楊力州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拔一條河: 甲仙的人情與美味:今年最熱血的故事2013台北電影節閉幕片——「拔一條河」電影專書金馬獎導演楊力州,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後,最新力作。人生就 |
內容簡介 今年最熱血的故事2013台北電影節閉幕片——「拔一條河」電影專書金馬獎導演楊力州,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後,最新力作。人生就像拔河,只要還有一絲絲希望,就要緊緊抓住,永不放手!幾年前,八八風災摧毀了甲仙人的家園。風災過後,他們用痛苦淬煉出來的力量,雙手緊握粗麻繩,握住甲仙的未來。他們是一群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放棄希望的人們。一群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小朋友,挑戰極限為故鄉爭取榮譽;一群心繫故鄉的甲仙人,努力不懈只為重建家園;一群嫁到甲仙的南洋媽媽,用美味凝聚每個人的心。他們手牽手,一起面對迢遙的重建之路,他們深信,甲仙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儘管困難重重,他們決不放手! 過去幾十年來,甲仙人的日子曾經優裕從容,位居台20和21線交會處的南橫入口,觀光及路過的人口足以支撐小鎮的經濟,除了以芋頭冰知名,麻竹筍和梅子的產量也是全台數一數二。 民國98年8月8日,莫拉克帶來龐大雨量,沖毀甲仙人的家園。風災後重建,道路通了,橋也蓋好了,觀光人潮卻回不去了。甲仙人在風災肆虐過後的小山城,面對不同的生命困境,在蕭條絕望中奮力泅泳。谷底之後,是艱難的再起,但他們忘卻哀傷努力向前,只記住痛苦淬鍊出來的力量。 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小朋友,穿著借來的鞋子,靠著綁在樹幹上的繩子、站在床板上練習,終於在101年6月拿下全國比賽亞軍。拔河隊為甲仙爭取榮譽,也喚回大人被摧折的信心與勇氣。來自南洋的新住民媽媽,更是甲仙重建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她們用一道道異國美食,凝聚留在故鄉打拚的人。 他們都在拔河。與死亡傷痛的記憶拔河,與大自然對家園造成的摧殘拔河,與不知何時才能再起的脆弱在地經濟拔河。在拔河中,退後又前進,重建毅力與信心。 台北電影節、金馬獎常客導演楊力州,花了超過一年時間,在高雄甲仙蹲點拍攝,交出創作生涯中最複雜糾葛的紀錄長片「拔一條河」(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透過新住民姊妹與當地居民的重建故事,我們在這個飽受八八風災摧殘的山中小鎮,發掘甲仙獨特的美與活力,期待新希望的綻放。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陳 菊-高雄市長洪震宇-作家、在地小旅行推動者◎熱血推薦小 野-作家林俊逸-藝人張小燕-知名主持人黃韻玲-藝人劉克襄-詩人、自然觀察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余宜芳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職天下文化出版公司、遠見雜誌。著有《宇宙遊子》、《台積DNA》、《奧美創意解密》(天下文化出版)。楊力州1969年3月9日生,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他的作品融合感性與趣味,又勇於挖掘世人不敢逼視的赤裸情感與種種荒謬矛盾的社會制度,使得他的作品除了最純真的人情以外,也是最沉重最銳利的社會刻畫。歷年作品包括「打火兄弟」、「我愛080 」、「老西門」、「飄浪之女」、「新宿駅,東口以東」、「奇蹟的夏天」、「水蜜桃阿嬤」、「征服北極」、「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甦」。2013年最新作品為「拔一條河」。作品接連獲得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大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產品目錄 每一個人做小小的事 陳菊為河 洪震宇逆境中的正向價值 楊力州寫在最前面:想我故鄉的兄弟姊妹01 他們 重新定義人生有一條河 拔一條河做冰的男人我在小林村遇見富哥回鄉的女兒從拿鍋鏟到香草農夫阿嬤的不老活力02 她們 這裡也是家鄉認命又韌命的文香姊姊妹妹站起來讓我們再演一齣戲吧!媽媽桑與孫老師遲到的婚紗照後記:離開以後03 當檸檬香茅九層塔遇上芋筍梅 (食譜)01文香的南洋美食香茅雞黑甜仔菜粥柬埔寨湯河粉涼拌冬粉春捲薑絲雞打拋豬肉柬埔寨紅燒肉長豆炒牛肉02甲仙特色料理.酸香清脆筍料理麻竹筍兩種醃漬法酸筍炒大腸酸筍炒肉絲酸筍魚湯.健康美味的梅子料理蜂蜜梅醋梅精茶梅漬腐乳雞涼拌酸甜過貓涼拌彩蔬梅醬椒麻雞.甜鹹兩相宜的芋頭料理芋頭鹹粥芋頭甜湯香炒芋梗.香草茶春夏季檸檬香草茶秋冬季養生保健香草茶附錄等待超商小車回來 劉克襄甲仙梅的天然好滋味
書名 / | 拔一條河: 甲仙的人情與美味 |
---|---|
作者 / | 余宜芳 楊力州 |
簡介 / | 拔一條河: 甲仙的人情與美味:今年最熱血的故事2013台北電影節閉幕片——「拔一條河」電影專書金馬獎導演楊力州,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後,最新力作。人生就 |
出版社 /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202462 |
ISBN10 / | 9863202460 |
EAN / | 9789863202462 |
誠品26碼 / | 2680802749000 |
頁數 / | 22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在最前面:想我故鄉的兄弟姊妹
去年十二月底,和導演楊力州聊到他正在拍的一部紀錄片「拔一條河」。為了拍片,他和工作團隊在高雄甲仙租了房子,與當地社區工作者、商圈店家,以及一群新住民姊妹密切互動。長期相處下來,他看到這個風災肆虐過後的小山城,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生命困境,相濡以沫,在蕭條絕望中奮力泅泳,尋找生機。
除了甲仙國小拔河隊的故事令人動容,力州對當地新住民姊妹的努力特別有感覺,甚至有些憤慨:「妳知道嗎? 台灣現在的外籍配偶總人數超過四十七萬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南洋的新住民媽媽,加上她們生的台灣之子十幾萬人,絕對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一股力量。然而,她們的聲音與權益,卻被嚴重地忽略了。」
他說的我完全認同。隨意在中南部鄉鎮走逛,觸眼所及,許多辛苦、本地人不想做不要做的工作,是靠新住民媽媽在支撐著。烈日下美濃水蓮田、甲仙山上果園、市場小吃攤的熱油湯活。
透過力州生動的敘述,我彷彿看到甲仙大橋下,有個美麗的「南橫三星」遊客中心,由於災後遊客很少,也因為一群社區工作者的善意,遊客中心逐漸變成當地南洋姊妹的「娘家」,她們常聚在那裡談心事、共煮南洋料理寥解鄉愁。
楊力州發現,甲仙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美食,這部紀錄片不但記錄拔河隊小朋友的汗水,鏡頭下的庶民美食也讓人流口水。當地的人情味醇厚,食物又太美味,「每個工作人員都被餵胖好幾公斤,誒,我們來出一本食譜書如何?」
那一刻,我的心動了。「哎,光出食譜是不是有點可惜? 我們也來寫出甲仙人的故事好嗎?」我幾乎立刻向力州說,就讓我來寫甲仙人甲仙事和甲仙食物吧。
這份不自量力的毛遂自薦,多少來自「高雄女兒」的慚愧。少小離家,十五歲以後即長居台北,我對台北的大街小巷遠比高雄的大鄉小鎮熟悉太多。然而,甲仙於我並非陌生地,甚至曾有甜美的親情回憶。母親生前,我和外子曾趁回岡山娘家之便開車載母親到甲仙兜風散心,品嚐甲仙遠近知名的芋仔冰淇淋以及素食芋頭粿。
印象中,甲仙市區熱鬧繁盛,停車位一位難求,遊客往往必須將車子停在大橋下的河濱公園。
還能再壞嗎? 谷底後找新生
然而,民國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帶來龐大雨量,楠梓仙溪洶湧潰堤,甲仙大橋不見了,河濱公園消失了,小林村滅村了。從此,甲仙的經濟、甲仙的未來、甲仙人的信心,一路墜落。一夕間,生意沒了,朋友沒了,親戚沒了,彷彿連希望,也沒了。「這輩子翻不了身的絕望感」在許多人心中瀰漫。
谷底之後,是艱難的再起,是迢遙的重建之路。甲仙人忘卻哀傷努力向前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能透過文字,留下一些軌跡? 記住一些痛苦淬鍊出來的真實力量?
幾個月的南下採訪,我發現,甲仙實在很小。主要兩條大街是文化路(台20線)和中正路(台21線),若以甲仙大橋下的店家為起點,市區大街小巷繞一圈,一小時內走透透。雖然戶籍登錄的人口數有六千五百人,實際居住的人口據估計僅四千人左右,相較之下,台北市人口最少的南港區就有十一萬六、 七千人。
甲仙卻也很大。甲仙是高雄市面積第五大的行政區域,全區一一九.八四平方公里。四面環山,山林茂密,生態與自然環境有太多值得探訪之處。一般人只聽說過甲仙芋頭有名,殊不知甲仙生產的麻竹筍和青梅產量,也是全國數一數二。
但如同台灣許多偏鄉,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像慢性病,長期以來蠶食著甲仙的生命力。例如,地區經濟傾向觀光業、農產品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農作物產銷失衡、在地工作機會太少造成青壯人力外移。許多孩子出自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教育資源有限、學科競爭力的城鄉差距太嚴重......,每一個問題彼此之間環環相扣,而結,愈打愈深。
民國97年的辛樂克、98年的莫拉克颱風,接連來襲的大自然災難,就像突發性惡疾猛烈攻擊體質原已脆弱的慢性病患。八八風災造成橋毀路斷、小林滅村,「甲仙人好像辦喪事辦了一整年,老天爺,你夠了沒? 颱風、地震、水災、怎麼一直來、一直在找甲仙麻煩!」當地人吶喊。
為了找出路找生計,災後人口外移嚴重,能離開的人都離開了,不能走的人,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活下去呀!
雖然很慢,但甲仙人,確實已經站起來,甚至走出去。甲仙國小拔河隊連著兩年,都在全國性比賽名列前茅,激勵大人士氣,「這群孩子比我們更勇敢,他們都站起來了,大人怎麼可以漏氣?」
如今,甲仙的市中心街頭,就像尋常中南部小鎮,一早六點多,早餐店擠滿買漢堡豬排堡的學生,肉圓攤和切仔麵店是當地人愛吃的重口味,早餐時段絡繹不絕。校長、老師努力辦學,商圈餐廳老闆不管遊客來多來少,每一天認真開店做生意,隨著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大家盡本分努力過日子,如同此時此刻,在台灣每一個角落認真生活打拚的人。
每一個人做小小的事
每一個人,每一天,做小小的、應該做的事。但是,很細微很細微的改變,就在很平凡很平凡的日子中發生。災後,透過很多對話很多活動,愈來愈多甲仙人把「家鄉的未來」和「自己的未來」畫上等號,社區意識、公民意識這些教科書或論文經常出現的字眼,他們不會說,他們用做的。
我看到許多青壯一輩的甲仙人,對內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對外努力參與社區事務。他們推動無毒農業,有機梅、有機米、有機香草......,要在腳下土地找出最可貴獨特的寶藏。他們不再被動地等待南橫通車,等待過路的觀光客,而要靠自己,找到甲仙的獨特性,創造可能性。甲仙人想告訴大家,這裡很美,值得大家特地走一趟。
我看到很多嫁到甲仙的新住民姊妹,成為撐起地方經濟的重要力量。她們在災後更加努力守護孩子守護家庭。有一天,和一位新住民媽媽聊天,她說念小學的兒子不好意思讓別人知道母親來自越南,她很傷心,「我希望孩子覺得媽媽很棒。」另一位媽媽談到,即便夫家不諒解,她仍然拚了命打工賺錢,「我們要的就是經濟獨立和被看得起。」我安慰她:「妳沒有錯,每個女人要的都一樣。」
只要是人,對生命的需求都一樣吧! 我們希望,被愛、被看見、被尊重、被肯定、被接納,我們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把「被」拿掉了,不再被動地等待,而是拿回主動權,去幫助、去看見、去愛人,去肯定、去接納、去付出呢?
我在甲仙,碰到很多拿回主動權的人。這本書,希望記錄一些他們在自己的家鄉,找回生命動能的故事。
甲仙,是他們她們的家鄉,何嘗不是你和我,每一個人的故鄉?
有一條河 拔一條河
入夜的甲仙大橋好熱鬧,紅黃藍靛紫的燈光秀,不斷在橋身三道弧形鋼構追來逐去。但今晚,再熱鬧也比不過橋頭的人聲鼎沸。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相招來作伴,做夥到橋頭歡迎甲仙國小拔河隊榮獲亞軍,載譽返鄉。
凱旋
7-11的阿和店長和幾個朋友早就商量好,一定要好好歡迎流血流汗替甲仙爭光的小朋友。傍晚,他衝進東安里里長家:「里長,我們拔河隊得到全國第二名,拜託放送一下讓大家一起去迎接。」「我哉啊,我剛剛有看臉書!」里長伯回答,他迅速拿起麥克風廣播:「各位鄉親大家好......」
全台灣,再也找不到另一個鄉鎮比甲仙更重視國小拔河隊了。小朋友出去比賽,大人用臉書的動態更新實況轉播賽程進度。外出比賽的交通食宿預算不夠,鄉親用臉書小額募款,因為「不能讓我們的孩子成為紅葉少棒」,一百兩百三百元......,短短幾天就湊足了經費。
遊覽車終於抵達,鞭炮劈里啪啦響,疲憊的孩子在火光與熱情中,笑開了臉。開芋冰城的阿忠說:「幾十年來,我們甲仙常常替神明放鞭炮,求神保佑照顧鄉里平安。但卻沒想到我們也可以替人放鞭炮,尤其是我們的孩子......我都快哭了......他們好了不起......這些孩子也是我們大人的神明! 他們都站起來了,我們為什麼站不起來?」
知道拔河隊如何無中生有地苦練成軍,才能懂得大人為何如此疼惜。眼見拔河隊員每天傻傻苦練三小時,才能理解孩子們如何激發出大人的奮鬥意志。
後盾是熱情與鬥志
兩年前,甲仙大橋尚在重建、甲仙國小仍暫居在鐵皮屋裡。大人還沒走出悲傷的情緒與困頓的經濟,敏感的孩子,同樣感受到沒有生命力的低盪。學務主任張永豪觀察,孩子普遍提不起勁,眼神看起來很呆滯,他希望找到一個平台,讓他們能夠投入、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拔河這項運動的特性正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凝聚團隊精神、激起鬥志和態度」。
校長林華曲非常支持張永豪的構想。教務主任張淑女表示,相較城市學童,偏鄉孩子在學科成績的競爭力,以及各方面的學習資源確實受限,「校長覺得若能找到一個施力點,先從體育項目著手,應該可以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
張永豪之前在台南縣任教,長期致力訓練拔河隊。調任甲仙後,他發現災後學生流失,全校只剩一百八十三個學生,五、 六年級各三十幾名,以前在別的學校,拔河隊成員可以用選拔的,「這裡,每一個小朋友都不能輕易放棄。」
甲仙國小拔河隊成軍了。雖然身高體型不能選,經費設備樣樣缺。沒關係,我們有熱情與鬥志做後盾。
一開始,什麼都沒有。沒有拔河練習機? 操場旁邊有一棵大樹,被風災吹得只剩樹根和主幹,孩子們把繩子綁在堅固的樹根上,一∼二∼殺∼照樣揮汗練習。沒有防滑鞋? 一雙好幾千元大多數家庭難以負擔,那就先穿自己的球鞋,等到比賽時,教練總會想辦法去借。練到虎口磨破皮、流血受傷? 沒關係,消毒一下包紮好,繼續練習繼續比賽,「做父母的怎麼會不心疼,他們是拚了命在拔......」一個媽媽紅著眼眶說。
所有的「沒有」,都靠「想辦法」撐住。他們雙手緊握粗麻繩,如同握住甲仙的未來,他們知道,比賽總有輸贏,努力也不保證第一名,但輕易鬆手,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就這樣,全國資源最少的甲仙國小拔河隊,101年先在高雄市獲得市長盃冠軍,再在全國賽名列前茅。學長學姊的努力,讓大家看到了,拔河機、防滑鞋,高雄市政府撥下預算一一到位。102年5月,甲仙國小拔河隊再次代表高雄市出賽,得到成軍以來最佳成績:全國一百三十四個隊伍中,榮獲女子組亞軍、男子組季軍,混合組第五名。
拔河,兩分鐘定輸贏,背後卻是一天也不能間斷的練習。教練張永豪最欣慰的是,每次出去比賽,和其他學校教練聊天,別人的苦惱都是現在的孩子不愛練習,紀律不夠;但甲仙的孩子呢,有時教練中午有事情不能帶隊,他們還會跑到辦公室來催促:「教練,今天要不要練?」
楠梓仙溪,這一條河,滋潤與孕育了甲仙的風土與農情,卻也造成崩壞與苦難。新的甲仙大橋重建完成了,新的甲仙國小美輪美奐,但硬體的重建簡單,人心和希望的重建,艱難。
孩子不會說大道理,不會說場面話,他們只是純樸的、快樂的、認真的,拔一條河。他們彷彿知道,自己小小雙手握住的,要拉要拔的,不只是粗礪的麻繩,還有家鄉親人的盼望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