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冬 2018) | 誠品線上

橋 (冬 2018)

作者 胡衍南/ 徐秀慧/ 彭明偉/ 黃文倩/ 黃琪椿/ 蘇敏逸/ 編
出版社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橋 (冬 2018):透過作家細膩同理的眼光與溫度,打開另一些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底層視野,以及早年台灣人在海外(越南)的紡織廠的歷史與生活,見證大歷史與小歷史交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透過作家細膩同理的眼光與溫度,打開另一些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底層視野,以及早年台灣人在海外(越南)的紡織廠的歷史與生活,見證大歷史與小歷史交會下的世態、人情、夢想與各式生命的流變。「青年現場」專欄--歸納與分析了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少女」書寫現象。「如何勞動,怎樣書寫」藉由分析林立青《做工的人》及魏明毅《靜寂工人》,我們能夠看見台灣當下的兩種勞動書寫的特質,及階段性的介入與旁觀的各自限制。「『文學性』的再反思與重構」則為2017歲末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舉辦的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論文/發言稿的紀要。在兩岸中生代學者對「文學性」的觀念梳理與相關作品的再解讀與累積下,我們期望能持續擴充對「文學」理解與想像的力量,並為下一個世代奠定綜合美感、歷史、社會與哲理深度的「文學」視野。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胡衍南、徐秀慧、彭明偉、黃文倩、黃琪椿、蘇敏逸/編輯人間出版社成立於1986年使命:1.理性認識台灣社會性質的社會科學叢書。2.整理被湮滅的台灣史料,還原台灣史真實面貌。3.正直進步的台灣先賢傳略集。4.揭破國家機器偽善面具的報告文學與創作。 出版內容:1.整理被湮滅的台灣史料,還原台灣史真實面貌。2.中國大陸近現當代文學、當代思想研究專著3.兩岸文學創作、俄國文學翻譯4.定期出版《人間思想》、《橋》兩份期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橋》第八期.冬季號編輯札記 台灣新銳作家專題 補破網--張郅忻和她的「聯合國」張郅忻創作自述 張郅忻 長篇小說選刊:《織》選摘 張郅忻 補破網--張郅忻和她的「聯合國」 沈芳序 穿梭在西貢與台灣間--細讀張郅忻《織》 黃文倩 兩岸作品共讀 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閱讀 楊瀅靜《很愛但不能》 垂釣月亮的人--楊瀅靜論 洪崇德 「我不熱的亮」--讀楊瀅靜《很愛但不能》 張立群 朱國珍《慾望道場》非關引渡--讀朱國珍〈慾望道場〉 劉依潔 娛樂至上,道德潰敗--讀朱國珍〈慾望道場〉、〈新聞電影〉和〈死有輕於鴻毛〉 李玲 崔曼莉《殺鴨記》人生勝利組的文學心靈--讀崔曼莉《殺鴨記》 蘇敏逸 「孤獨的」小說家--關於崔曼莉的中短篇創作 饒翔 李浩《怪異故事集》流言、妖言、謊言下的真實--讀李浩《怪異故事集》 詹孟蓉 魔法師的事業--讀李浩《怪異故事集》 徐剛 特輯 青年現場從變裝到偽裝--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少女」現象 李冠緯 座談 如何勞動,怎樣書這是灼人的現實--讀林立青《做工的人》 張宥勝 基隆港的潮起潮落--讀魏明毅《靜寂工人》 張漢章 工作坊 「文學性」的再反思與重構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紀要 黃文倩

商品規格

書名 / 橋 (冬 2018)
作者 / 胡衍南 徐秀慧 彭明偉 黃文倩 黃琪椿 蘇敏逸 編
簡介 / 橋 (冬 2018):透過作家細膩同理的眼光與溫度,打開另一些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底層視野,以及早年台灣人在海外(越南)的紡織廠的歷史與生活,見證大歷史與小歷史交
出版社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30238
ISBN10 / 9869630235
EAN / 9789869630238
誠品26碼 / 2681707334001
頁數 / 13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橋》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第八期的台灣新銳作家專題,推薦優秀青年作家張郅忻和她的「聯合國」。

試閱文字

內文 : 摘錄自<穿梭在西貢與台灣間 細讀張郅忻《織》>
黃文倩

根據統計,台灣的外籍移工人數已約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2017 年,在台的外籍移工人數,更高達六十餘萬人,他們大多承擔了底層的勞動工作,以及許多家庭的長照看護責任,成為新台灣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因此移工書寫也是近年來台灣文壇重視與開發的新視野之一。除了由移工投稿自述生命經驗的移工文學獎,目前台灣寫的較好的移工文學的代表作家,資深作家、社運工作者顧玉玲自然是先峰,青年作家張郅忻更是重要的新秀。但是,不同於顧玉玲的調查、訪問、非虛構的敘事,張郅忻從《我家是聯合國》開始,採取的更多是將移工整合進家族書寫的方式,新作《織》,更以小說會通散文和作者主體的溫柔、善意與細膩,將考察「移工」的角度,拉回台灣人自身,著重考察與擴充的,是早年在外國(越南)工作的台灣人的生命史,包括他們為何要漂洋過海工作?這些底層的越界「跨國」勞動,對他們的家庭、婚姻、感情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台灣早年紡織業的發展與蕭條,跟冷戰局勢與國際關係又如何連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