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彩圖針灸學 | 誠品線上

新編彩圖針灸學

作者 林昭庚
出版社 知音出版社
商品描述 新編彩圖針灸學:本書由國際針灸權威林昭庚教授,召集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中醫系之菁英歷時十餘載編撰而成。本書為台灣近數十年最重要的針灸教材之一,在內容撰寫與穴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由國際針灸權威林昭庚教授,召集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中醫系之菁英歷時十餘載編撰而成。本書為台灣近數十年最重要的針灸教材之一,在內容撰寫與穴位標示圖片方面都有跨時代的進展,彩色標示圖共有四種:標穴相片、現代穴位圖、仿古穴位圖、WHO穴位圖。完整的彩色圖譜,讓讀者很容易了解針灸部位及取穴法則。 內容方面輯入兩岸臨床療效和研究理論方面的重要論述,並將各國針刺深度與林教授之研究列表對照說明;對針灸的「療效」與「安全」之教學可更上層樓。書中並輯入WHO之標準穴位及英文解說,培育讀者國際觀。全書約八百頁,四種彩圖由雪銅精印,字體大而清晰,印製精美實為精編精製之教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緒論第一節 針灸法之定義第二節 針灸療法之特點第三節 針灸之作用第四節 針灸醫學源流 上篇 針灸理論第一章 經絡總論第一節 經絡的定義第二節 經絡系統第三節 經絡在人體的分布第四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第五節 經絡在生理上的作用第六節 經絡學說在病理上的應用第七節 經絡學說在診斷上的應用第八節 經絡學說在針灸治療上的應用第二章 腧穴總論第一節 腧穴的定義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第三節 腧穴的命名第四節 腧穴的數目和分類第五節 腧穴在人體各部位的分布第六節 十四經重要的腧穴第七節 諸經脈交會穴第八節 臨床尋穴的方法第三章 腧穴個論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迎香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大包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衝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穴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穴睛明攢竹眉衝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僕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穴湧泉然谷太谿大鍾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絡經穴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穴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絲竹空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穴瞳子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鍾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谿足竅陰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穴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 門期門第十三節 任脈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第十四節 督脈穴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瘂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顖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第十五節 經外奇穴與新穴太陽耳尖四神聰髮際印堂魚腰機關內迎香金津玉液海泉脅堂臍旁胞門子戶肓募喘息百勞四花穴華佗夾脊騎竹馬竹杖腰眼痞根肘尖中泉大骨空(出《針灸大成》) 小骨空(出《針灸大成》) 十宣(出《針灸大成》) 鬼哭(出《醫學入門》) 五虎(出《圖翼》、《入門》) 八邪(出《針灸大成》) 拳尖(出《明堂灸經》)中魁(出《針灸大成》) 二白(出《針灸集成》) 四縫(出《針灸集成》) 髖骨(出《圖翼》) 鶴頂(出《針灸集成》)膝眼(出《針灸集成》) 女膝(出《膏肓灸法》) 八風(出《針灸大成》) 內、外踝尖(出《針灸大成》) 獨陰(出《針灸集成》)球後(新穴) 翳明(新穴)安眠1(新穴) 安眠2 興奮(新穴) 定喘(新穴) 中喘 腎脊穴 頸背(臂)穴 中篇 針灸技術第四章 針法學第一節 製針法一、針之種類二、製針之原料三、製針的方法四、毫針的長短與粗細第二節 練針的性情與方法一、習針人的性情二、練針的方法第三節 基本手法一、下針的基本手法二、行針基本手法三、出針基本手法四、左右轉動法與上下提插法第四節 用針注意事項一、用針順序二、下針時應注意事項三、進針的方法四、行針時應注意事項五、出針時應注意事項第五節 治療手法一、補瀉手法二、寒熱手法三、表裏手法四、各家複式手法五、《內經》官針二十九法第六節 特殊針的用法一、三稜針用法二、火針用法三、皮膚針用法四、皮內針用法五、電針機的用法六、耳針的用法第七節 針法之適應症與禁忌 一、針法的適應症二、針法的禁忌第八節 針法之臨床應用與注意事項一、從歷代典籍到現代教科書看針刺深度研究與臨床運用二、針灸處方之配穴原則三、針灸治療的施行時間四、針灸在急症上的應用五、針灸常見的併發症及其臨床處理原則第五章 灸法學第一節 灸的燃料一、艾二、艾絨第二節 灸法的種類一、艾灸法二、非艾灸法第三節 施灸之方式和注意事項一、灸前的準備二、灸時之操作三、施灸時應注意事項四、灸後的處理第四節 灸法的適應症和禁忌一、灸法的適應症二、灸法的禁忌第五節 灸法的臨床應用一、消化系統疾病二、呼吸系統疾病三、泌尿系統疾病四、婦兒科疾病五、心臟血管系統疾病六、運動、神經系統疾病七、其他八、養生灸第六節 對「禁針」、「禁灸」腧穴應有的認識及其探討第六章 拔罐學第一節 拔罐療法的定義及治病機轉一、「拔罐療法」的定義二、「拔罐療法」的起源三、「拔罐療法」的治病機轉四、「拔罐療法」在診斷上的意義五、拔罐療法常選用的部位第二節 拔罐療法的種類及吸引方法一、拔罐療法的用具二、拔罐療法的分類三、拔罐吸引方法第三節 拔火罐法一、工具與材料二、罐型選用三、施罐步驟四、起罐的方法五、起罐後的處理六、拔火罐應注意的事項七、拔火罐的適應症八、拔火罐的禁忌第四節 刺絡拔罐法一、「刺絡拔罐」的定義二、適應範圍三、操作方法四、注意事項第七章 刮痧療法一、刮痧療法的定義二、刮痧療法的歷史緣由三、刮痧療法的作用原理四、刮痧療法的器材準備五、常用的刮痧療法六、刮痧療法的患者體位選擇七、刮痧療法的步驟八、刮痧療法的適應症九、刮痧療法的禁忌症十、刮痧療法的注意事項十一、刮痧療法的「暈刮」現象 下篇 針灸治療學第八章 疾病治療篇第一節 神經系統疾病一、中風二、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三、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四、脅肋痛五、坐骨神經痛第二節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一、頸肌痛二、肩胛及臂肌肉痛(五十肩)三、背肌痛四、腰肌痛五、關節 炎第三節 呼吸系統疾病一、咳嗽二、支氣管性哮喘三、肺氣腫第四節 心臟循環系統疾病一、怔忡(心悸)二、心肌梗塞三、高血壓第五節 胃腸系統疾病一、胃脘痛二、嘔吐三、便秘四、泄瀉五、脫肛第六節 肝膽系統疾病一、肝硬化二、黃疸三、膽石症第七節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一、慢性腎炎二、陽痿三、遺精第八節 婦科疾病一、經前期緊張症候群二、月經不調三、痛經四、功能性子宮出血五、子宮脫垂六、妊娠嘔吐七、更年期症候群第九節 五官科系統疾病一、鼻炎二、牙痛第十節 皮膚系統疾病一、濕疹二、痤瘡三、蕁麻疹四、帶狀皰疹第十一節 小兒科疾病嬰兒腦性麻痺第十二節 針刺鎮痛之臨床研究成果第九章 針灸學之研究進展與醫療體系之現況第一節 針灸實證醫學之現況與展望一、背景二、實證醫學之起源三、實證醫學之基本概念簡介四、針灸醫學引入實證醫學之現況五、如何運用實證醫學促進針灸學之發展六、針灸實證醫學發展之困境與展望第二節 針灸作用機轉簡介一、臺灣有關針灸作用機轉、動物實驗和臨床療效評估的研究成果二、大陸地區有關針灸作用機轉方面的成果三、經絡生物物理特性之現代研究簡介第三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研究指南一、總論二、術語解釋三、本規範之目的與目標四、總體考慮五、研究方法六、本規範的使用第四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適應證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針灸:回顧與分析經過臨床試驗的報告一、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適應證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針灸:回顧與分析經過臨床試驗的報告文獻附錄一歷代常見針灸歌賦選錄一、總則類(四篇)標幽賦金針賦百症賦玉龍歌二、經絡腧穴類(三篇)奇經八脈歌十四經穴歌四總穴歌三、特殊穴類(一篇)八脈交會八穴歌四、子午流注類(一篇)刺法啟玄歌五、手法類(二篇)通玄指要賦行針指要歌六、經驗穴組類(六篇)肘後歌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孫真人十三鬼穴歌回陽九針歌禁針穴歌禁灸穴歌文獻附錄二針灸標準作業程序針灸前置作業診療安全注意事項針灸療法相關注意事項特殊狀況處理廢棄物處理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編彩圖針灸學
作者 / 林昭庚
簡介 / 新編彩圖針灸學:本書由國際針灸權威林昭庚教授,召集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中醫系之菁英歷時十餘載編撰而成。本書為台灣近數十年最重要的針灸教材之一,在內容撰寫與穴位
出版社 / 知音出版社
ISBN13 / 9789867825704
ISBN10 / 9867825705
EAN / 9789867825704
誠品26碼 / 2680411759001
頁數 / 7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