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放框框: 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 | 誠品線上

Putting Frames in Taipei

作者 陳尚平 (Shang Chen)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在台北放框框: 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本年度不可錯過的街頭攝影力作。陳尚平以獨到視野,出入於主客觀之間,以五年多時間穿梭於台北的大街小巷,拍攝了近十九萬張相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年度不可錯過的街頭攝影力作。陳尚平以獨到視野,出入於主客觀之間,以五年多時間穿梭於台北的大街小巷,拍攝了近十九萬張相片,並寫下三萬餘言,編選凝縮為本書。◎張照堂老師擔任編輯顧問,吳繼文、畢恆達、汪正翔撰序推薦。◎本書的照片與文字,既呈現了作者與台北的直面對話,也記錄了他在此過程中自我審視與思考的痕跡,使我們除了以另一種角度看見那活生的日常台北,亦貼近了鏡頭背後那雙善於靜觀的眼睛。他的攝影不拘泥於紀實,在細膩中時而透露幽默感、荒謬感、與超乎現實、夢一般的情境,擅於捕捉物象的弦外之音。本書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框框內:矩形的微小宇宙」,集結了作者在台北所拍的七組街頭照片,共132張,總成為一套完整作品;第二部分「框框外:那些關於攝影的時光與思索」,則以三萬餘字,搭配相片解說,檢視了作者自身的攝影歷程、他的台北體驗與觀察,並討論了街頭攝影的種種問題。「時而多愁善感,時而冷眼旁觀,陳尚平在街頭勉力地尋找他的能量與出口。他的攝影兼具了紀錄速寫的敏銳與細膩,以及建築美學的純粹與簡約,並試圖以隱匿、揶揄的視角,框出街頭巷尾另一類虛實、疏離與荒謬的氛圍與脈動。」--攝影、文化工作者/張照堂「所見既是現實,又超越現實,既世故,又純真,…他的視線,總是能夠與呼吸的此時此刻合一,捕捉到摧枯拉朽的物化大潮衝擊下,猶帶著不馴野性的「我城」的靈光。」--作家、譯者、出版人/吳繼文「臺北有萬種風情,這本書是陳尚平給的其中一種版本。…是作者無時無刻握著相機,以累積的生命與攝影經驗,在剎那之間捕捉的都市現象。」--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尚平的台北是各種難以被清楚分類的場景,從題材之中抽離。因為他的終點是整個形式或是氣氛,是城市的一角,靜靜地散發異樣的光芒。」--攝影創作、評論者/汪正翔2016~2018 連續三年進入美國邁阿密街頭攝影節競賽決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尚平(Shang Chen)台北人,本業為建築與都市設計,自學生時代就喜歡拍照,1996年曾舉辦「樹影」黑白攝影展,後間歇拍攝了多年西門町。2013年底開始密集投入街頭攝影,以他所居住的台北為場域,拍了十多萬張照片,作品集結為本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Preface:既是台北,也是我推薦序 Forewords:靈光捕手-「我城」漫遊者陳尚平的觀看之道/吳繼文 陳尚平的台北進階觀察範本/畢恆達 街拍與攝影的隨機性/汪正翔 PART I 框框內-矩形的微小世界 Inside the Frames- The rectangular microcosmosA 那些無人的所在 Silent CornersB 街頭即劇場 Street as TheaterC 地底奇遇記 The Metro FairiesD 混亂天堂西門町 Chaotic HeavenE 嘻笑無罪 Not GuiltyF 拼貼台北 Collage TaipeiG 另一個世界 Other WorldsPART II 框框外-那些關於攝影的時光與思索 Outside the Frames- My time and thoughts about photography1 放框框的藝術2 從一張好照片說起3 樹影4 沒事且到西門町5 街巷甜美6 台北小確亂7 只緣那流光之河8 SP與尚平對談照片索引 Index簡歷 About the author謝辭 Acknowledgements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在台北放框框: 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
作者 / 陳尚平 (Shang Chen)
簡介 / 我在台北放框框: 陳尚平的台北街頭影像:◎本年度不可錯過的街頭攝影力作。陳尚平以獨到視野,出入於主客觀之間,以五年多時間穿梭於台北的大街小巷,拍攝了近十九萬張相片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39221
ISBN10 / 9869739229
EAN / 9789869739221
誠品26碼 / 2681744223009
頁數 / 252
開數 / 21 X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0X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年度不可錯過的街頭攝影力作。陳尚平以獨到視野,出入於主客觀之間,以五年多時間穿梭於台北的大街小巷,拍攝了近十九萬張相片,並寫下三萬餘言,編選凝縮為本書。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既是台北,也是我

這本書,既是關於台北,也關於我。或者說,這是我與台北之間,透過影像的對話紀錄。但為什麼是台北?很簡單,因為我家住這裡,生活在這裡。台北,其實就是我的世界。

拍照時,我既無意於客觀的田野調查,指出這就是台北的什麼,也未嘗試讓攝影純然成為一種私誌,用以投射內在的感懷心緒。一張照片,有時像一種混合物,既框住一點台北,也能瞥見幾絲的我;更多時候,則像某種團狀化合物,只在拍攝當下生成,揉合了環境與我,分不開,也說不清。我想或許正因為說不清,才反而比較準確。

何以如此?因為我自覺是個無法一言以蔽之的人(或者說,誰不是呢?),有著多重面向。透過鏡頭,我所看到的人間現象同樣是發散、豐富、紛雜的,充滿矛盾隱晦的內容,同樣無法一言以蔽之。因此,一個無法一言以蔽之的人,去看一個無法一言以蔽之的城市,再經過攝影的攪拌化合,結果必然是一堆無法一言以蔽之的照片。

若要我很快指出作品中的某種共同基調,我便會面對一串不斷增生、且時而相互矛盾的關鍵字:幽默感、荒謬感、幸福感、超現實、魔幻、謎、靜觀、狡慧、入世、出格、均衡、惡趣味、秩序、混雜…。

而幸好攝影所最擅於抵抗的,或許剛好就是「一言以蔽之」?

照片、城市與人一樣,總是充滿著難以輕易被歸納的局部、細節與行為,經常有出人意表的、各種各樣的「溢出」,或弦外之音。我所貪看的,無論在照片裡或照片外,正是那些源源不絕的溢出,那些擺脫框架的,或大或小的出軌與跳脫,而非某種概念化的,早已被自己或他人的意念所馴化的世界。簡單來講,就是那活生雜沓的現世人間。這樣的世界,於我如城市版的原始森林,喧嘩著生之表徵。

然而,拍攝城市的尋常角落,與各種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似乎註定比較難被鍾愛。我的幾位朋友,曾經或直接或委婉的表示,較中意我以前的黑白照片。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我早期的黑白照中,有著一種追尋,一種詩意,與對某個更好的世界的想望;而近年所拍的這些街頭作品,則來自一個體悟,也就是並不會有另一個更好的世界:這裡就是我生存的地方、我的城市,我想要如實體驗一番。這些照片,因此毫不避諱入世,也不揀選題材,雞毛蒜皮皆可入框,整體給人的感覺,勢必比較「輕」,並不試著乘載某種預設的重量、揮灑動人的感觸、或呈現一般認為有價值的東西,譬如美感。

即便如此,我仍希望我的照片,在最好的情況下,因著是新生成的化合物,能擺脫組成元素的粗疏鈍重,跨越現象表層,隨著我的觀看,與這個城市裡那些閃逝的時空交會,撞擊出一點意味,或可讓框框中的碎瑣平凡物事,淡淡蒙上一層光。

本書從起意到完成,歷時三年半。出一本攝影書其實並不需要這麼久,但其間經過多次轉折,包括二個意外襲來的健康問題,才使時間不斷拉長。這些問題,使我對於能在都市中信步行走、自在觀看,有了更深的寶惜與眷戀。就個人意義而言,本書的照片與文字,記錄了我這幾年間,一段探索街頭攝影的暢快歷程;就社會層面而言,則是我對這個供我俯仰生活的城市,與其所在的婆娑之島的一點點回報。

試閱文字

內文 : PART II 框框外¬-那些關於攝影的時光與思索

1 放框框的藝術

大哉問

對我來說,攝影是一門放框框的藝術。

攝影的大哉問似乎有二個,一個是如何在這個無邊無際的世界裡,放下你的框框,框住某個影像?另一個則是,當你放下那個框框時,如何產生一種創造性的觀看:一種擺脫框框的觀看?

每當你放下一個框框時,框內就被界定出一個小宇宙,框外的景物就此消失,而框框中的元素,就像在小宇宙中懸浮的星體一樣,在其中形成一種相互牽引、或相互碰撞的關係;這些關係,在現實世界中未必存在,而是經由你的框框所揭示、所賦予,這是攝影非常奇妙的地方,也就是當你放下一個框框時,明明是框住現實的一角,卻可能創造出現實中所沒有的內容,一種因觀看而產生的意涵或情境。這種對觀看的挑戰,始終吸引著我。

另一方面,在我的認識中,攝影既是對外的發現,也是對內的探索,是一種雙向觀看。每次按快門,除了拍下被攝物,其實也記錄了拍攝者當下的心識¬-一種特定的觀看行為。透過攝影,我可以不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生活中的人與環境,也同時可以探索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樣看世界。或許正因為如此,我在街頭攝影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攝影類型:我就住在台北市中心,周邊街道四通八達,新鮮事隨時在各個街角發生,只要走下我家的四樓老公寓,就進入一個龐雜有趣的世界,也到了一個我可以雙向觀看的地方,再方便也沒有了,何樂而不為?

台北再發現

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歲月裡,我都覺得台北不適合拍照。台北的雜與亂,當年總讓我提不起想要拍照的念頭。這中間約有十年的時間,我雖會到西門町走動拍攝,但基本上只當成是一種娛樂,也只限於到西門町。直到近年,我才恍然,過去對台北的拒斥,無非只是一種執念。出了家門,不管往那個方向走,東彎西拐、穿街過巷,其實都有風景可看。台北有它自己的雜、自己的亂、自己的邏輯、與自己的莫名其妙;它既不光鮮亮麗,也不陰沉頹敗,只要你不急著在其中尋找特定美感或秩序,它總能回報給你一些什麼,看不完,也看不煩。這個簡單體認,卻花了我多年時間才來到。

那些尚未被歸納的台北

在連續幾年的拍攝中,我逐漸貼近那個當年我所抗拒的台北,透過日復一日的觀看,希望能找尋這個城市一些難以言說,卻又確實存在的影像氣味,或者說,希望能遇見尚未被事先歸納所馴服的台北。

所謂被歸納過的城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旅遊指南,裏頭總想告訴你什麼地方最該去、什麼東西值得看;而每個台北人,也都有一張經由個人的生活邏輯所編織出來的地圖,哪裡特別好玩、哪裡可以買到什麼、哪裡很喜歡、哪裡又相當無趣等等,那也是被歸納過的。在拍攝時,我既無意進一步彰顯他人所歸納出的台北,也不想跟隨自己過去的既定印象,而是希望透過雙腳與雙眼,與這個城市重新點滴磨合,拼貼出個人的台北圖像,也或許能略為瞥見那些在其中度過一生的、如我一樣的台北人。

一種摩擦

然而,正因為我意識到攝影是一種雙向觀看,即使整天在台北拍照,也持續探索這個城市,拍攝的前提卻不是為了記錄台北,想要客觀地告訴別人“這就是台北",或“這才是真正值得看的台北"。與其說我是在記錄台北,不如說是在記錄我與這個故鄉城市之間,透過鏡頭的一種摩擦(我總會想起夏宇的詩集《摩擦.無以名狀》)。框框中的景象雖然都取之於台北,但照片的主體,正如序言中所說,既是台北、也是我,是二者交織摩擦的共同存在。希望在影像中,可以留下一些我與這個城市直接照面對話的痕跡,而不只是看見台北。

慎防職業病

我的專業背景是建築與都市設計,但拍攝時並無意從這些角度切入。除了在主觀上,我希望攝影是一種獨立的、不從屬於職業的活動,能保有它的純粹性,也期望在拍攝中,可以擺脫自己一些慣常的觀看方式,那自然也包括來自於專業訓練的習性。

建築與都市設計的訓練,比較會讓人從一種「治理」的角度去看城市,會想找問題,並設法處理問題、建立秩序,也會去尋找隱藏在現象背後的系統架構,譬如台北的住商混合機制,如何衍生出市街的活潑現象等等。但我的拍攝角度,則傾向於一種「接受」的態度,也就是如其所以的接受台北,不找問題、放掉優劣判斷、也放掉好惡,直接去看都市表層的現象與活動,並以影像回應。這二件事,在態度與方法上都很不同,但對環境與人的基本興趣與好奇,則是一致的。可以說,攝影影響我的都市設計觀,可能比都市設計影響攝影還多一點,我越來越能接受環境中混雜的多樣性,不再那麼看重一眼可知的秩序,這或多或少是從攝影而來的體認。

酷熱濕冷是常態

而在台北從事街頭攝影,先天上其實並不理想,夏天既長且熱,陽光毒辣,即使你願意走在烈日下,行人卻都躲到騎樓中,而騎樓裡的光線扁平,缺少明暗對比,跟騎樓外的光亮刺眼又形成極大反差,視覺上很難調和。冬天也很漫長,灰沉沉的天空與都市,加上濕冷的陰雨天,很容易會讓人提不起精神拍照。即使對這些都逆來順受,你仍須面對台北那拼貼、碎化、跳躍、雜蕪的視覺景觀。這也是為何許多人一看到其他國家的街頭攝影,對照片中的立體光影、明豔色彩與單純背景,都相當羨慕。你可能會感嘆,我們需要勉力以求的某種光鮮景象,可能只是人家的日常景致。

無論如何,二零一三年秋天開始,因為一個起心動念,我不斷在台北放框框,拍了十多萬張照片。這個我所長年居住的城市,提供了我行走拍攝的舞台,讓我向它擲出框框,框住一些人、一些事,或許也框住那拿著相機的自己。


2 從一張好照片說起

一張好照片

一九六一年,爸爸與他的兩位好友,總共三個家庭,到台灣南端的墾丁進行了一次旅行。當時我還是個一歲多的小嬰兒,可能是怕我禁不起旅途勞頓,也可能是嫌我太小太累贅,爸媽只帶了姊姊與哥哥,把我託給了外婆照顧,他們一行十多人就到南部去了。

在那幾天中,外婆一度把我從台北帶到基隆和平島的親戚家中,我記得(是的,無論這段早期記憶是否包含著謬誤,我的確記得)還過了夜。有一幕景象,印象相當深刻,且回想起來,是從躺著的嬰兒角度看到的景象:和平島親戚家的天花板,跟我家的很不同,那是個舊樓房的二樓或三樓,直接可以看到屋頂的屋架與木板,在彼時既刺眼又昏黃的燈炮光線下,黑漆漆的,跟我熟悉的大稻埕家中的白色天花板很不同。

會記得這一幕,我想跟生平第一次與爸媽分離,且又是第一次離家有關。這個經驗對一個小嬰兒來講,可說是雙重震撼,但我似乎也就逆來順受,乖乖的接受了這種安排,並沒有造成大人太多困擾,何以見得?因為在同一個望向天花板的場景中,我記得(是的我也記得),時不時會有大人(的面孔),從我的視線之外,移到我的上方(介於我與黑漆漆的屋頂之間),對著我說:「阿平好乖啊,都不會吵!」。

無論如何,當家人從墾丁回來之後,過了不久,我家的客廳就掛了一張照片,那是除了爸媽的結婚照之外,唯一被掛在牆上的照片。那是張黑白照,主角是我姐姐,穿著媽媽做的一件小洋裝,背景是一座白色的塔,他們說那叫鵝鑾鼻燈塔。照片是同行的林叔叔用爸爸的徠卡相機拍的,爸爸在婚前向一位當時的駐台美軍買了那部相機,據說花了好幾個月的收入。

爸爸後來常說那張照片把姐姐拍得很好,但說真的,我那時還小,不太能體會好在哪裡。每當我觀賞那張照片,注意力也很少落在姊姊身上,而是她背後那個奇形高聳且令人神往的燈塔-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啊?那裡該有多好玩?夜晚亮起燈來又不知是何光景?

一直到高中畢業旅行,我才有機會到鵝鑾鼻,當那座照片中的燈塔真正在眼前出現時,心中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受。回想起來,這生命中第一張對我產生意義的照片,除了伴隨著我最初的記憶,似乎也在訴說著一個我無法參與的經驗,一個比現實更為美好、遙遠且令人神往的地方。

攝影以這樣的開場來到我的人生。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