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設計教學筆記
作者 | 陳書毅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建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未來的建築專業人才。在環境省思、設計目標和工具等因素已然鉅變之下,大學建築學系五年的課程,希望帶領給新生代甚麼樣 |
作者 | 陳書毅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建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未來的建築專業人才。在環境省思、設計目標和工具等因素已然鉅變之下,大學建築學系五年的課程,希望帶領給新生代甚麼樣 |
內容簡介 建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未來的建築專業人才。在環境省思、設計目標和工具等因素已然鉅變之下,大學建築學系五年的課程,希望帶領給新生代甚麼樣的面貌? 作者將十餘年的建築設計教學整理成冊,透過各式題目和體驗路徑,分享對於環境、歷史和時代觀察,試著為來者打開一扇島嶼教室的大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書毅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師(2009年~迄今)金門縣珠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2014年~迄今)金門縣村落復興協會共同創會人(2018年)出生於臺北艋舺,少年成長於南機場整宅,在淡水暮色和府城臺南唸了建築學九載。2005年之後定居金門島,專長為建築與景觀設計、再利用設計、聚落保存。長期投入閩南文化與島嶼環境等研究,持續著在地教學與創作實踐。因為在金門傳統聚落裡生活得久,偶爾能發現未知的新鮮事。比如老天賞賜有了改建「里院」自宅的機會;2013年底與李秀秀老師共寫《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一書;2015年獲得金門大學校內傑出優良教師。2018年初受邀參加深港城市建築雙年展策展。隨著不惑之年的到來,特別想為設計和教學之間搭橋串接。高名孝、蔡瑞麒/編者
產品目錄 島鄉自序推薦序在溫潤的瓦礫堆前行/龔書章回望與邁進/陳建民跨島鋼索藝人的特技/黃信穎落地而生根,當代建築人的「真實」課題/吳宜晏大海、藍天與磚瓦廊間的教學筆記/賴芷儀第一章 初出茅廬一 轉折點二 改造系空間三 地下社會四 白色走廊第二章 體驗與感知一 浯江溪口的探索二 2D to 3D三 懸挑四 從坐到輦的狂想五 浴廁空間第三章 類型與地景一 集合住宅設計二 建築系館設計三 避風塢改造設計四 鄉村客廳設計競賽五 渡輪口再生設計六 殯儀專區規劃設計第四章 城鄉遊蹤一 青年建築人的旅行意義二 探索路線三 社區活動中心設計第五章 都市再生一 Fun Garden-大同之家育幼院設計二 書寫地景-軍事島嶼轉化與再生設計三 技擊館區域都市填充再生計畫第六章 傳統建築測繪一 國內建築系的歷史與文化類課程二 課程開設的目的與任務三 課程發展沿革與操作四 角色與回饋五 結論第七章 島嶼札記一 測繪心中的菁桐坑二 錦帶環抱的徽州聚落三 給陳縣長的一封信四 金門合院的新生命五 南機場的美麗與哀愁六 迷宮王國-Geoffrey Bawa可倫坡宅院
書名 / |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 |
---|---|
作者 / | 陳書毅 |
簡介 / |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建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未來的建築專業人才。在環境省思、設計目標和工具等因素已然鉅變之下,大學建築學系五年的課程,希望帶領給新生代甚麼樣 |
出版社 /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717601 |
ISBN10 / | 9869717608 |
EAN / | 9789869717601 |
誠品26碼 / | 2681703237009 |
頁數 / | 27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X19X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750g |
最佳賣點 : 作者將十餘年的建築設計教學整理成冊,透過各式題目和體驗路徑,分享對於環境、歷史和時代觀察,試著為來者打開一扇島嶼教室的大門。
自序 : 作者序
島鄉自序
陳書毅 /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及專案教師
我們正經歷在一個快速且膨脹的時空,縮小的世界,可即時拋棄的社群之間,建築的樣貌不免已模糊了。「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開頭這麼述說著。究竟,我們身處在甚麼樣的時代?時間沒有停下它的腳步,一個世代終會過去,又迎來另一個世代的省思與探究,但是否有個時代能夠掙脫線性的單向觀看,雜揉過去與未來之後,發展出適切新時代的建築想像?曾經聽聞某位前輩形容這個臺灣的好時代:當今是房地產蓬勃發展的下坡,泡沫開始破滅之後,已進入開發的衰退期,建築案在國內產量小而少,建築師很難找到理想性的案子,來大展身手。然而,是否你也跟我一樣有相同感受,從初出社會、赤手空拳要出場去拚搏,反身卻猛然發現其實限制重重。
建築早已脫離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所主張的三要素—堅固、實用和美觀,從而步入象徵、隱喻、指涉與解構的烏托邦世界。正因為建築發展紀錄了社會文明的變革,因此,從建築本體上多樣演進的意象看來,建築或多或少即是為了供人閱讀而建造。另外從科技與網路的支撐面向上,建築的移動性、瞬時性、微小性和可替代性等當代特徵,也逐漸能被社會所理解與接受,也可以說這些多元發展,無疑解構了建築自身巨型而統一的論調。
建築的教育始終在傳遞一種夢,如何造夢,解釋夢的起源,對於夢的態度是什麼?我們的教學科目,但凡從建築設計與歷史、敷地計畫、結構系統、永續節能建築和城市共生等議題上,一如既往在傳遞一種想像的追求。我們的社會各界仍然以模仿西方為榮,但卻忽視現代化早已帶來的警訊,臺灣選擇跳過陣痛期後,直接生吞活剝般落地將美歐日的文化植入,沒有機會在時間中去醞釀和思考。反觀歷史之中,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在以復興古羅馬為名的宣言下開展,但並非將古羅馬的環境重現原樣,實際上是朝向一種徹底的新型態的文化變革,重塑一個時代的巨大創新。另一方面,亞洲的日本明治維新則在十九世紀中起步,倡行脫亞入歐的目標,百年來的變革確實加速城市集中化和階段性的繁榮,但明顯地在巨大的資本引力下,也造成城鎮和鄉村環境的凋敝;更具體的反思,發生在如日本311地震與海嘯之後,眾多建築師們開始評估和質疑自己,選擇拋棄自我而重新審視災後重建以及建築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四十歲的臺灣建築家和教育家們,恐怕是正在揪心經歷著必需每日奔跑的時間點吧!面對不斷縮小的世界,剛剛從磕嗑碰碰的三十來歲之間,我們一不小心似乎邁向了相對穩定的職業生涯,開始發展設計、從事教學和年度研究案等事件,每年每月砥礪和鼓舞自己,追求著相關領域的參與和能見度。然而,對著而立之年的從業跑道上的一些辛苦歷程,事務所、學校和家庭一同成長的狀態間,其箇中滋味如人飲水,但其成長的道路卻鮮少有人知道。
金門在近代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國際情勢的對峙趨緩下,悄然地蛻下戰地前線角色,卻相對因凍結而保存了豐富的歷史與動人的文化景觀。二十七歲的我剛離開了建築師事務所,隻身從台北來到前線金門就業,在同輩中的抉擇選項之間,顯然這是一個極為少見的決定。當時的金門前線剛過開放觀光近十年,連縣長都還未能舉行民選,古厝民宿的修繕與運營也才剛起步,廢墟成片,聚落保存和營造風潮方興。於是乎,有一波新職業的需求產生,金門正在向具有研究與規劃傾向的新人類們招手入場。起初個人以專案助理的身份,投入「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和「文化資產研究」兩類工作項目,成為個人在金門規劃與研究工作的起點。事實上,研究助理的職務的確豐富而有趣,在原有的建築與景觀背景養成後,更深化了對時空和文化的理解;我也不負使命,努力地面對它們的特殊價值,以及研究過程帶來的成就感,接連與同事們完成了幾個年度的重要報告與出版品。
奇蹟似地,在花崗石滿佈的前線島嶼上面有了一個驚喜,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於2004年改制成立了!接連又在2006年搶灘式地創設了一個建築學系。在我到職的第二年,立即隨著拓荒般的創系任務,成為核心小組的一員,參與了此段建築系教學與設計共構的另類之旅,義務地將系上各個空間逐一改造,儼然擔綱了營繕組長的角色;三十一歲之時,有機會回到學校擔任專案教職,在備課與研究領域的案牘間,在講堂與小組教學的環境,這一晃眼竟來到了第十年。
關於這書的體例,我要聲明一點。簡單地說,除了記敘個人教學經歷、設計課題,與學生的互動情形,更重要地寫作理由是:希望提供建築教育者入手的參考,分享一些有趣且在地化的教學經驗,作為在大學建築學系的執教生涯,以及四十歲人生的一個記錄。這本書收集了2009年以來,我個人在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中任教,所發展出的階段性研究與教學心得,筆者近期有意識地透過講學和交流的多次場合,逐漸整理出一套屬於金門島的課程筆記。概因第一個職涯的十年,檢討起來思路略顯生澀,甚至概念偶爾跳躍,但帶點幽默感是必須的,而且經過反覆地咀嚼著,有信心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想法和嘗試。
由於長時間生活在金門島上,陸續擔任過大學部幾個年級的設計課召集人,以及數屆畢業設計指導者,也開始對於建築設計課的內容,有了特別關注和情感濃度。本書內容在編排上,首章以「改造系空間」為出發點,敘述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空間改造的過程。第二章「體驗與感知」中,為蒐羅一年級基礎設計課中緊湊而多樣的題型,教學通則是從自我身體的經驗出發,自奇想的奔放操作到空間創作的收斂,企圖對建築是什麼而發問。第三章「類型與地景」是三年級操作課題,導入從集居住宅的現代生活起始,至建築類型的各種研究,連結到金門島上生活與公共議題的探討。第四章「城鄉遊蹤」所載是四年級的小組專題設計,參與者在學期前半部,必須遍讀臺灣某地理區域內的新建築案例和議題,試著找到一個探討方向,並設計一套專屬的建築旅行為起點,返校後隨即發展自我主張的公共建築規劃與再生設計。我稱之為「孤獨的建築師之旅」。第五章「都市再生」,挑選歷來指導畢業設計的幾例學生成果,選組定位上朝向於公共建築的探討。
第六章「傳統建築測繪」作為系上的特色課程之一,在學習測繪的觀念和方法中,運用身體尺度之認識為起始,累加經驗、由小而大逐步繪製完整的建築測繪圖,並對該建築的歷史背景進行初步調查。第七章「島嶼札記」,摘錄個人從學生時期的菁桐坑測繪經驗、金門傳統聚落的長駐觀察、少年成長的臺北早期整建住宅群、南亞地域性現代建築的走訪和省思。
最後說點心底話,現代建築師的責任十分巨大,我的生涯過程甚至是在自我摸索與試誤之下展開的。但翻開幾年來苦心刻畫的課程大綱,沉心靜氣地想想,應該有一些好方法、一些路徑可供未來入場的教育者們參考。這十年經驗不應該被關起門來敝帚自珍,僅成為喃喃囈語,至少在提升整個社會美感和建築價值的作為上,一個本土的高教工作者必須得責無旁貸。近期五月初,建築詩人王大閎先生剛剛離世了,若我們不健忘的話,稍早台灣法院接連出現對建築師們相當晦暗的判決,眾人皆唏噓世道乖漓。五十年後的臺灣建築各界,如今已孕育了幾代人才,在美麗與醜惡並存的太平之世當前,以及國際化的來臨,但願這本書能給建築教育者們作材料,給實踐家開生路,可幫助未來的你,在建築之道上有一些呼應。
陳書毅 2018年7月
寫於金門珠山.里院自宅
推薦序 : 推薦序
在溫潤的瓦礫堆前行
龔書章 /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曾經對著一群他的東京大學學生說:「年輕,雖然具有脆弱的一面,但是也有勇往直前的堅強力量。」對一個同時教書和從事建築已經二十五年的我而言,當年我在淡江建築系畢業班的學生陳書毅,今天為他的學生和他的夢想完成了這本書《金門設計教學筆記》,當中所描繪的一切—設計教學的多層建構、面對金門歷史聚落的凝視再現、以及回望自身的往昔今在等,幾乎在我心中引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激動和迴盪,讓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設計.教學」這兩件事,在當時年輕的我心中、和在今天也是老師的書毅心中,其實都是一種感情的真心投射、一種面對自己的方式、更是一種不變的價值信念!
我所認識的書毅,其實是從他在淡江建築系的那個安靜的建築青年開始—他有著堅定的眼神,雖然看著我們這些老師們高談闊論著當代建築的種種新浪潮的設計實驗風格,但是會發現他好像凝視著另一個遠方的建築!然而,真正地讓我認識書毅卻是在2012年的一個研究漢學文化和歷史的「徽州歷史文化研習」工作營。在和他跟隨著一群歷史學家,日以繼夜地在充滿文化記憶的徽州聚落的舊瓦礫當中,我真正感受到書毅常是沈靜但也激動地走在一群群的聚落之間,找尋著他心中歷史文化和建築山水之間的那些我們總認為過時的印跡和記憶。那時的他,讓我才看到蘊藏在他真正內心凝視的所在,也才了解為何「金門」是他在如此青年時期選擇定著的島嶼!
另外,在2014年的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擔任現地勘驗評審之中,我和一群評審走著走著竟然自然地在他和秀秀金門的家—「里院」的斜屋頂前露台上,停了下來,也閒聊起來。我們一點都不像在評審作品,反而慢下來跟著書毅的眼光,既遠望著金門老村莊的層疊院落,也俯瞰著這處有機而自在生活的家,既輕鬆又隨性,而大家久久不願離去。從他為自己設計出這麼自在而且自然的「家」,完全可以感受到書毅如此看似嚴肅的身影之下,一直存著如此浪漫的情懷;而且這份浪漫看起來完全是受秀秀和金門所激發出來的,讓人羨慕不已!
今年2018年,我又有幸地回到金門大學演講,書毅帶著我第一次走在後浦的熱鬧街弄之間,看著群群落落的民宅和廟宇;他熱情地指著幾棟頹敗的舊屋,說著他們帶一群學生量測著這些街弄院牆的老建築群,也描繪著對它們更新後的美麗想像。這幾年,書毅經常帶著學生們,一尺一寸地描繪著這些空間場所的建構文化,也因此在2013年和李秀秀共同完成了《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更獲得了當年國家圖書館的最佳年度代表出版品,真的令人刮目相看。
當我走入他們近期在後浦街屋所改裝的研究室,一邊牆上貼著滿滿未完成的老房子測繪細部圖,另一個角落則是裱著日本京都和希臘雅典衛城的兩張古城復原輿圖—這讓我們看到他總是藉以對於「老城市」的極大意象之感知,或者「老建築」的極小細部之描寫,來回應他心中關於文化歷史的追憶,或者關於社會在地的回應,也進而完成自己的青春夢。
這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對書毅而言,描述「老建築」就好似有著一個非常細膩動人、隨身在側的一位老朋友一樣。有了它,就可以一起勇敢面向文化,從一個角落的改變開始!有了它,就可以通過工作和思考的小心關照,塑造著心中的真實!透過它,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可以一步步尋找他自己心中的答案!
就像中國建築師王澍曾說的:「我寫作,造房子,藝術活動,甚至生活都以某種回憶為基礎」。陳書毅的這本《金門設計教學筆記》中的一切真實,建構於一路走來的獨特思考、空間實踐,以及藉以文字的歷史追憶與再現。就如同金門島一樣,它經由層層疊疊的石瓦堆積,的確強烈地呈現出一種看似日常卻又溫潤的文化情懷和無盡熱情。
內文 : 第一章 初出茅廬
一、轉折點
中冶環境造形長年投入臺灣公共空間景觀的改造,在2003年當中,做為一個設計助理投身協助工作開展,我主要投入了埔里鎮、國姓鄉的城鎮規劃初期調查項目,兼有支援宜蘭仁山植物園的細部設計修改,中式和日式庭園等手繪施工圖的調修,以及金瓜石博物園區入口整建和日式宿舍四連棟的調查和修復設計等等的施工圖繪製。日子意外地忙碌和充實,二層空間裡有十多人在辦公,公寓上下之間的流動穿梭,很像是一家子都是設計人的生活。
六樓屋頂的露臺總是年輕小夥子們的生活之地,可以見到對面那頭的一樓圍牆上,當鄰家的蒜香藤盛開過後,迎著秋風和冬天到來。接著,中冶公司打算搬遷離天母,選擇從陽明山頂、大稻埕的範圍,到最後決定搬遷到紅樹林站附近。安頓好新辦公室期間,也展開了日月潭車埕木業區整體發展計畫之中,很具指標性的項目設計——木業博物館。埔里、頭社、水里、車埕等區域規劃,其實一直在陸續洽談著,列為中冶重要區域,順應著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的規劃,十數年之間投注了數批設計者的心血。
離開中冶事務所之後,我幾週後開始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歷史保存研究中心」裡工作。自2004年算起三年餘的時光,過著朝九晚七研究助理的專案生活。一方面是在對傳統建築研究興趣的驅使下,透過投身古蹟調查案來提升歷史研究知識,一方面則為自己立下學習計畫,預計儲備更具視野的島嶼能量。
歷史保存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們,能獨立的工作者有三人、行政助理三人,這樣一個七人的戰鬥小組,確實也撐起了草創初期的「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系」的籌劃和行政職責。我個人在創系之前的工作,主要針對文化資產項目的調查與分析,再利用規劃內容之外,也因應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專案工作的複雜度,個人參與過2004年至2007年的專案,有機會開始深入累積踏查金門各島嶼的資源。其中包含許多特殊的地點:太武山中央坑道、翠谷與胡璉將軍金門故居、烈嶼麒麟山、大膽島及二膽島、烏坵島、後浦城老街及模範街、金門城及北門外明遺老街等,一系列的調查工作正逐步開展著。
這期間,具體發展出了幾個顯著案例。比如以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團隊的身份,參與內政部營建署九十四年度「城鎮地貌改造─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競爭型)」,受評選榮獲了全國第二名的「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計畫是推動陳景蘭洋樓及周邊環境的整建,並獲得內政部及金門縣政府的支持,由營建署補八千萬元「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金門縣政府補助三千萬元。民國九十七年度暑期,再次協助金門縣政府參與「城鄉風貌競爭型」競賽,以「島嶼.慢鄉---金門碧山的傳統與未來」案榮獲優等的殊榮。在四年餘的文化研究工作中,島嶼的生活因為具有使命意義的投注,產生了一種專注卻又富足輕快的節奏,每個案子都是很好的知識經驗。
二、改造系空間
金門大學的校地原稱四埔林場,綜合教學大樓則是校園內第一棟矗立起的學校建築,2001年9月中落成,其配置座落在居中的高台上,面向東南方的大學池,回字型的正方四邊各約五十餘公尺長,各邊大略以一個系的單元群落來進駐使用,有著中央走道、前後角樓形式的規則性配置,對內面向共有的大型天井。
春雨白霧正濃厚,那一年是2006年的三月天,研究中心的某次內部會議上,主持人江柏煒教授提出了一個巨大議題,仔細說明是「教育部已經核准本校新設建築系的創立經費」,為此,我們必須傾注中心所有的力量來促成設系工作,而且預計在這個暑假前開始招生。
正值迎向夏日、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中,我因為從事於建築專業,自然被指派到張羅空間改造和設備採購的工作上。首要的工作,即是將綜合大樓(校園內第一棟教學樓,通用型的教室空間設計)五樓西側上、階段性女生宿舍,改造成建築系的專用空間,並且僅有六十萬元的改裝費。
初次走上五樓的西側勘查,大概是初夏,悶濕的宿舍還有著沐浴間的氣味,教室裡的上下床舖已經泰半撤走,還留著電線插座佈設。走廊中間的教室幾個月前還是女生宿舍浴室,淋浴輕隔間、加高的混凝土地板也還沒被拆除。在斜陽下,手上握著調查板和數位相機,望著閒置的淋浴間裡,很難想像這裡會是未來千百位學生和老師們相遇的建築學系!也因此,建築學系一直以來面臨綜合大樓的通用空間的運用課題,逐步地展開,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擴增了三次。
隨著2006年暑假即將來臨,以及緊接著的招生和九月開學,首要工作是--將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系的空間序列建構出來。既存一般科系使用空間的由首至尾是:系辦公室、走廊空間、教室空間、研討室、系中庭、教師研究室,以及最末端的多媒體教室。或可以將系中庭看成居於正中央,兩側是玻璃間討論室,其鄰牆以茶水間接壤四位教師研究室群、分配左右處即八位教師研究室。中央走道對外是三到四處大教室空間,前後角樓上配有系辦公室和多媒體教室;樓梯間即在角樓一側,並配有男女廁所和儲藏室。
現今建築系的教學形式,歷來大抵是工作室(Atelier)與師徒制的狀態為主,有著專門教學方式的傳統,以一名老師和十位以內的學生,成為的小型學習組。配合臺灣每學年二學期制,以設計課為核心,進行著密集的討論課程,所有相關課程以圍繞著以核心設計課作為輔助支援。也因此,總體數量以工作室空間和設計討論的角落空間為多,普遍的教室則補充有繪圖室或畫室、圖書室、小型木工和金工廠、研究室與實驗室等(當時還未有3Ds列印與CNS切割等電子儀器設備)。
系辦公室可比喻為人體中樞和發動機,統領系上所有事務、支援教學、兼有庶務和儲藏機能,位在系走廊頂端,評估並不需要費心重新設計。但相對的另外一端,多媒體教室已設想為「專業評圖教室」,將改造成為一間具有精神象徵的宗廟(或聖殿),必然是首要改裝的重點。我的想法是建構一個剖面上的漸進景深方式,設想出四個層次的畫面:觀眾、評論者、展演者(被評圖者或講者)、最後側的準備走廊,考量貼圖與投影展示寬度的關係後,決定現地加築增高一階地坪,來滿足觀看舞台的深度。評圖板以方鋼管和C型鋼為骨架,與架高地板焊接後,以工業壓花鐵板為評圖場的新地面。版面A0直式四張寬裕地貼圖為模矩,訂製了旋轉板五片,藉以增高換圖效率並帶點換場之時的戲劇性,其上延伸出支架和軌道燈,沖孔金屬網板。整體紅與黑的色調,具有華人傳統建築中大堂壽屏式樣的聯想。
此等簡易設置的設計方法也影響了全校走廊裝修的初期風格。已歷經數屆建築學系畢業生的歷程後,有著紅色黑色框架的旋轉評圖板的「533階梯教室」,每學期的每個年級都會使用數次,因此它儼然成為全系師生的共同記憶場景了!回頭想想,在未有獨立建築系館的空間出現之前,我們實際上必須倚賴這通用型教室的空間,來作為長期教與學的生活場景。然而新的系空間未經幾年已顯得相當侷促,面臨必須再度擴充,以逐年納入方式滿足基本的工作室空間,也因此有了後續大樓地下室東側和南側走廊上,持續了兩次的改裝工程。
------------------------------------------------分隔線----------------------------------------------
第四章 城鄉遊蹤
一場孤獨建築師的旅行
第一階段:規劃旅行—參訪案例分析—親身遊歷—歸納與結論
第二階段:基地探訪—使用調查—空間計畫擬定—設計提案
青年建築人的旅行
1911年的五月到十月,瑞士裔年輕的夏爾-愛德華.雅內萊(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和朋友打算遊歷諸國,從波希米亞起,途經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諸國,目的地是君士坦丁堡。旅途中,夏爾-愛德華持續筆記,記下了所見所聞和感受,由此領會了觀看與觀察,並發現了建築這門由形式配合精神,在陽光之下創造的空間藝術。1965年的四月末,一個二十三歲的大阪青年獨自出發前往歐洲,目的地是巴黎,他殷切地期盼能親身體驗現代主義大師柯布的建築作品,包括那一處違背著柯布歷來清晰理論的晚期大作;在廊香(Ronchamp)區域的那個小山坡上,那座異質存在的教堂讓他第一次感受到建築熱烈地鼓舞,並開始陷入了混亂和省思。
年輕時代的旅行意義
在建築專業的養成中,我們陸續地探索了城市與鄉村,經歷各種不同基地和社會關係的試煉;我們用盡技巧去賦予新創作的一番想像,在呼吸吐納之間練習精確和到位。熟練地將事件和動線轉變成概念的雲雨,試圖把綜合理解於實用機能之下,一口氣幻化成建築的感性造形和空間構成。
然而,旅行的珍貴之處,在於直接可以作為一種建築專業的哺育,無疑也是時間和空間中一種比較歸納的探索,更是從專業窄門返入人間的不二法則。旅行將是令人期待的現場體悟,旅行亦是生涯美感的最佳養成,因此何不如安藤先生所說:「除非親自前往現場,使用手足以至於全身的感官與性靈來體驗之外,並沒有其他方法。建築家就是要旅行的吧!」
探索路線
「城鄉遊蹤」是記錄大四的專題設計課題,操作時間在2017年九月至隔年一月之間,我帶領三位學生所的嘗試。其中蒐羅台灣三個區域的現代建築作品為對象,公共建築為主,以獨自且親身走訪觀察為基調,所進行的一項實驗性的學習歷程。未來也將陸續增加其他區域的探訪經驗。
意即,學子們需事前分頭針對多處公共建築個案的深度閱讀後,擬定進行各自的參訪路線,尋求建築師的創作意圖;在刻意孤身前往的長時間遊覽後,以及對於空間的前後閱讀與經驗分析,進而刺激並構成學習者的創造力的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s)。接續著,透過作品現場與作者的論述,與區域地理、政經時空特徵的綜合評析,產生了一些可內化性的、不可見的累積,並試著反身提煉出一種設計觀感。
回到金門島之後的幾個月間,小組成員隨即展開討論、發想和醞釀這些豐富的臺灣現代公共建築作品群,進一步製作其空間模型,探討其分別的空間訴求、定義、設計切入方法,包含基地的回應和空間系統與層級的呈現,最終必須理解:它們又何為能夠感動人?
第三個步驟,小組進行一次在傳統聚落內的新建社區活動中心之設計練習。這一連貫的操作,試圖透過身體經驗、比較分析、設計方法提煉和轉化的流程中,增進學子們對於設計操作的能力和見地。
三位學子分別就臺灣的三個區域,規劃出各自的建築旅程,運用長假期間,有五至八天不等的空檔來進行。朱啟文選擇「雲林縣至嘉義縣」,旅程取名為「行畔厝見曉光」。路途停留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土溝村美術館、北港復興橋、溪口文化生活館、他里霧園區、雲林勞工育樂中心、雲林農業博覽會、西螺與延平老街。他選擇分析了廖偉立建築師設計的雲林勞工育樂中心,此案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建築師敏感地使用了嵌入農田地景,試著拉住鄉道嘉心路與農田的穿越主入口川廊、整體量體錯落的組成與秩序、迴游動線等特色手法。
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徐佳樂,組織起「臺中市至南投縣」的路程。他自臺中起始,數天來一共走訪了東海大學校園和路思義教堂、國立臺灣美術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督救恩之光教會、亞洲大學美術館、埔里紙教堂、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等處。從親臨多處宗教空間的經驗比較下,讓他感到最驚嘆的是路思義教堂所營造的整體氛圍,包括理解到東海大學校園配置的緣由,以及禮拜堂的四片曲面完全脫離的雙曲面薄殼與格子樑結構、高聳感的塑造和一線天光的神聖特徵。路思義教堂的概念來自於東方傳統,卻是一種東西融貫的發明,也成為臺灣現代主義之起始,雖已建造多時,仍舊歷久彌新。
吳佩軒則以「宜蘭市」為搜尋場域,旅程取名為「石拓噶瑪蘭」。她遍訪了蘭陽博物館、礁溪戶政事務所、礁溪鄉公所、丟丟銅森林和幾米廣場、宜蘭縣政府社會福利館及津梅棧道、羅東文化工場、三星鄉公所等作品。令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羅東文化工場的大棚架之下可滿足不同狀態的事件,以虛空對應所承載的城市文化網絡新中心,進一步與校園和登高眺望行為產生有趣的連結,更擴大對公共建設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