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
作者 | 劉克峰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是以3個設計案探索BrownmistHouse、構造詩展場、MHouse。以及五種人,有建築媒體、建築文化 |
作者 | 劉克峰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是以3個設計案探索BrownmistHouse、構造詩展場、MHouse。以及五種人,有建築媒體、建築文化 |
內容簡介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是以3個設計案探索 Brownmist House、 構造詩展場、 M House。以及五種人,有建築媒體、建築文化、藝術治療師、使用8年的業主、畫家,交叉談論。讓這三個設計之間有前後脈絡,並從心理學與藝術理論來認識空間內在構成的討論。
作者介紹 劉克峰作者劉克峰:學校老師 建築室內設計 展覽 策展主要出版:《現代建築事典》(責任編輯 王錦堂劉克峰) 《建築設計指導二》(與王錦堂先生合著) 《純粹主義美學的現代性》 《構想、形式、與建築》譯 《飄浮》 《圖 底圖》 《建築設計指導一》 (與王錦堂先生合著) 《煉金術─設計的實驗室 》 《機器羊及其他─倫敦建築2000 》 “夯”(dA)主編 03期、09期、10期、11期、12期 《台灣的世界級》
產品目錄 前言 _ 劉克峰﹍06 Brownmist House 得獎感言_ 劉克峰﹍08 神梯一隻,極致之宅 _ 丁榮生﹍12 雪莉的怪獸城堡_ 劉亞臻|徐玟玲|劉克峰﹍16 從觀察者的視點看見空間詩學〈構造詩〉_ 劉克峰﹍28 訪M House_丁榮生﹍36 探訪維豐橡膠總部大樓_ 王進坤_ 40 M House 介紹_ 劉克峰_ 44 論M House崩塌與構成_ 蘇沅銘|劉克峰_ 106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_ 徐玟玲|劉克峰_ 132 Uncanny Valley _ 劉克峰_ 142
書名 / |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 |
---|---|
作者 / | 劉克峰 |
簡介 / |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是以3個設計案探索BrownmistHouse、構造詩展場、MHouse。以及五種人,有建築媒體、建築文化 |
出版社 /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667222 |
ISBN10 / | 6269667224 |
EAN / | 9786269667222 |
誠品26碼 / | 2682312079004 |
頁數 / | 15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1X1.3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50 |
推薦序 : 【序】
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
長期以來「建築」乃是一門涵蓋許多知識與趣味的領域,不論從常民或精英的觀點、學術或實務的角度、本土或國際的立場、或是真實與虛幻的情境等來看,在建築圈內不同身分的成員,一定都會對建築有著無限的感受與想法。當然,對於外部的人們而言,「建築」有時似乎又過於深奧,而所謂的「專業性」可能會與一般民眾隔著一層距離,讓很多人無法理解建築的「所作所為」;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正也相對地可能讓人們產生了對於建築的許多浪漫想像,甚或是誤解。
兼具建築師及老師身分的蔡松霖,在國內接受建築教育,之後在台灣工作,進而再去國外留學後,歷經了國外的工作經驗後再回國,短短的數十年之間,經歷了國內外建築界的種種場景與人物,進而寫出了這本《建築江湖》。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匯集了長年在建築界打滾的「回憶錄」,可是我必須提醒的是,蔡松霖目前仍是一位很年輕的建築人;而正也由於他的「年輕氣盛」性格,讓我們可以在他率真的文字中看到了建築界裡的「黑與白」。
蔡松霖在書中以近似「白話文」般的文筆,讓我們輕鬆地認識建築,並幽默風趣地點出了建築界裡的許多「真實現象」;舉例而言他認為「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們發現,建築設計背後的理論有其價值,其思考模式類似哲學研究,但因建築為一經世致用的複雜整合技術,其哲學式思考並不需要像真正的哲學家般深沉,反倒比較像是一種行銷手段,或是行業發展策略,說白了就是話術」;放眼我們的建築周遭,「話術」確實是建築界中的普遍現象。
一般而論,除了建築學術界常用文字來作為表達的工具外,在建築實務界多以圖像來闡述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多數的建築師大多都是「以圖(設計)服人」。對照之下文筆極佳且具有「反骨精神」特質的蔡松霖就堅信著文字的重要性,他說「我總是堅信文字承載著思考,它所帶來的溫度、想像力與穿透性,遠比直覺看爽圖更具內涵及滲透力」。我認為這是蔡松霖「我手寫我口」的最佳寫照,而且讓「建築」更為真實與動人。
雖然此書有許多內容都在針貶建築的時事,不過在書中的前段,蔡松霖陳述了建築的定義與各時期的發展,進而提出了「歷史斷代與建築斷代之差異」及「建築延遲與思想延遲」等觀點。這些均顯示了蔡松霖是建立在一種「歷史脈絡」的思維下,以宏觀的視野來檢視相關的建築時事。特別是由於建築的專業分工越來越顯著,導致「去脈絡化」的慣性思考經常成為了許多建築人不自覺的習慣,甚至產生了許多偏離真實的錯誤詮釋;蔡松霖具有脈絡思維的特質是十分可貴的。
與「國際接軌」是台灣建築界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由於蔡松霖有一段時間都在國外唸書與工作,因此「文化差異」遂成為了作為留學生的最初衝擊,更是成為他後來身為跨國工作的「世界人」之必要養分。在此書中,蔡松霖以其自身的經歷與觀察,指出了作為跨國高階建築人才的種種議題。例如在全世界所謂的中國「建築設計一級戰場」中,各知名西方建築師們面對競爭時的做法,以及一些沒有實力,被識破的西方建築師,或是當代的部分中國建築師們,雖然技術能力不輸西方,但仍然敗陣於西方建築師的軟實力等等;這些正也剛好反映了在充滿建築冒險市場中的實力或者是「騙術」。
再以此觀點反觀台灣的狀況,蔡松霖在書中明確指出了從國際視野下國內建築執業環境的謬思;例如監造與監工的不同、「細部設計圖」與「施工圖」的不同、公部門業主重視「履約能力」,而非「設計提案能力」等問題。進而也提示了台灣的建築產業如要更具國際競爭力,個人的建築師事務所就應該法人化或公司化,整合相關人才並做專業輸出,這時建築師的個人色彩將會逐漸降低,如同書中所列舉的美國AEcom、Gensler、NBBJ,英國ARUP、Aedas,新加坡SDDA、WOHA,澳洲Woods Begot、PTW等跨國建築集團。
蔡松霖自我剖析地認為「我對於建築的態度有更多不同觀點,擺盪在學院派與實務之間;介於文人騷客與亂世梟雄之間;囊括了蘇東坡的詩意與東坡肉的飽滿」,這應是閱讀《建築江湖》一書後,深感趣味性且發人深省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一本真實且誠懇的建築書,娓娓地道出了建築的內涵與豐富性,適合給嚮往建築的局外人,或是剛剛跨入建築江湖的建築人閱讀,甚或給已經在建築江湖中打滾甚久的建築專業者,重新思考建築的素材。
書中蔡松霖借用了金庸小說的經典名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千百年來皆然,用此來詮釋建築界,十分精準且貼切;而「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不論您是局外人或是江湖人,《建築江湖》值得您細細品味與引申聯想。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序】
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人生境遇如流水華美,有上有下有急有緩,1990年我由中原二年級轉學至台大,因為建築學習沒辦法滿足我的年少輕狂,一心嚮往廣闊的人文與論述領域,由習以為常的工學院轉成冷門的文學院,因為胃口太大心智全開,所有知識不是逐步累積而是直接傾倒進腦袋,瓦解到重組來不及等候,我在1994年快閃進入東海建築所B組,再度回到穩定而狹小的建築圈學習,但總覺得與建築仍是格格不入,對建築種種根深柢固的狐疑始終悄悄存在著,因為有些設計基礎幾年就這麼輕鬆過了,但並不覺得快樂,只能期待未來建築生涯的發展。可能是我始終沒有化解台大文學院自由的毒,我一直不喜歡建築人,也躲著建築圈的人,也不喜歡我經歷過的建築學習,論述把持了建築教育和評論,還有那種褒貶建築的禁錮意識。直到1999年進入大元姚仁喜事務所,我的胡亂思緒才逐步被建築專業清理乾淨,人生第一次認同建築是很快樂的工作,同樣是為自由的理由,2009年後獨立執業創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至今,我覺得非常幸運,執業是我認識世界的最佳方式。
2021年底,我頂著冬日微光在充滿綠意的咖啡廳,細細先讀了這本書,完全出乎我意外,竟解開我長久以來的心中疑問。過去形形色色的建築文章是論述得利者的自我中心,也有的背負了自身專業的原罪,我老覺得很無趣沒有新意,或許是專業範疇論述的普遍現象,也是文化創意業常見的,但對種種建築現象敏感的人總覺得隔靴搔癢,甚至一般人根本摸不著建築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一次這樣精彩卓絕的書寫方式可不同,像雜談,像日記,像呢喃,更像有時空背景的小說,對啊,生命之流本有矛盾毋須辯論,忠於自我的感受才是最接近真實,時空背景下的社會觀察,如自傳般鉅細靡遺,誠實而專注。傳統論述中心性思想如火,橫掃資源但成圈枯竭,而真實的時空意識如水,永遠有生命所滋養,學者和評論家寫不出來,一則沒有類似生命體驗的廣度,也沒有細膩感受的深度。
建築人不是故意欺騙自己的,實因建築學習有其限制,事務所也很難提供工作之外的養分,建築師更不可能指點明燈,建築人熬夜趕圖忘記寰宇之大,建築人雕塑深宮華殿卻不曾入住,縱身學術訓練的建築人通常不會投入真實的工作歷練,真正職場工作的建築人無法產出自我的論述。建築執業和職場很辛苦,如果挫折來得早那很幸運,這樣至少還有足夠的時間重新站起來,唯一能夠抗焦慮的只有迎接挑戰,不斷學習與成長,接受一切的可能性,走出舒適圈才有機會翻轉未來。勇敢面對挫折和不舒服的感覺,唯有不舒服才會幫助我們認清事實,進而做出改變,跟上趨勢不被取代。
其實執業過程內心還有很多空缺,我也不想只有建築,建築也不是世間唯一珍貴的,這幾年我樂於救助流浪動物,接觸與藝術相關的獨行者,並鍛鍊提升自己的身心,這反映了我的生命渴望,我若不努力成為更完整更好的人,只在無情的產業競爭中廝殺,我如何能設計出適合人居住的建築呢?作者樂於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勇敢走出舒適圈,在獨立思緒提煉下,公開珍貴的歷史內心戲,列舉建築環境的第一線報導,敘述建築職場種種現形,這不是臆測或轉述出來的,真實的論述就是令人槌地讚嘆,那建築人你能承受這樣的現實戲嗎?這是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徐兆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
自序 : 前言
三個設計案的元素、心理狀態是有關連的,在構造詩展場出現 M字造型, M House是同時在發展幾何正方形到45度三角形的組合,背後的心理學原型是金字塔。天梯最開始的原型是Brownmist House 的直通梯,通天梯也沒有扶手,關照到自己身體也是明顯的。Mia認為Brownmist House的天梯是進入本我的一個路徑。天梯,象徵要進入居住者的空間。聯想本我的房間/本我的享樂主義/任性。
對建築作品是相信作者論。多重來源創作也影響到我,如電影Blade Runner 與導演時間敘事手法如Peter Greenaway。在前現代主義的構成主義,影響了早期的磯崎新,是重要養分。黃明威送John Hejduk專輯給我,自己覺得Étienne-Louis Boullée,Raimund Abraham 更是可能有影響這最近的作品。廢墟的意象時時縈繞,完整起屋之後自我毀滅的雙重交替。心理學上是放棄直立站成為走獸的姿勢。
在MoMA看了基提恩(Giedion)對時間空間有舉例的作品, Umberto Boccioni( 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 1913) 氣動力學和流體形式的表現,是雕塑從固態想要變成液態的時代。建築如果也是雕刻,那建築的雕刻與藝術雕刻有那裡不一般呢?建築是事件凝結或只是一個舞台,反而要追求穩定,像是埃及的雕塑是把對象材質化與2度抽象化,抽離情感。力求使作品完全客觀化、不具表現性、不指涉任何事物。 M House只有一個45度主題,所有其他陽台體積、內挖凹洞,強化視覺記憶的簡單形式將取代「特定的物體」。變化的最大化就交給光影的變化。在於以簡單的元素與固定的節奏構築,層層反覆詭譎簡潔超脫的架構。新的光影變化元素會從中加入整體,在反覆咀嚼新的時間整體,過程讓靈魂和物質性之間有對談。
內文 : 探訪M- House_ 王進坤
這是我第三次探訪劉克峰老師的空間作品,前兩次分別是住宅作品「Brownmist House」,及2020實構築展「構造詩」展場。我認為老師作品最令人驚豔的地方在於設計出發點是理性、邏輯跟幾何的,但最後呈現的作品(空間)卻能同時展現自明性跟強大的包容性(感性),能與既有環境(展覽品)共存而不違和,而且帶點俏皮感,內跟外的關係緊密,互為依存。|
昨日前往M- House後這感受又更強烈了,而且相較前兩案本次M- House更給人動態感受,就如同克峰老師輕快的腳步一般。
M- House四向立面各自回應不同方位的需求,臨小河面借前方三層樓公寓景,讓建築宛如從方形公寓向上長出三角形,給河邊步行跟騎車者一種趣味。臨運動公園跟主要交通幹道,則轉為垂直量體,突顯企業總部的識別性,同時方形量體呼應側邊鄰房序列,自明但不張牙舞爪。最低矮的兩個三角形的交接處,則回應巷弄底的端點,讓人走進巷弄不會因大量體而有壓迫感。
近觀突出的陽台跟三角形體,促使穩定的幾何量體給人強烈的動態感受。遊走到屋頂層往下望,選擇的浪板跟幾何形體也與四周的屋頂融為一體。若回到細部來看,雖然以清水混凝土為主,但老師在許多空間轉換處的選材及作法都讓人眼睛一亮,比如屋頂層往下樓梯的一面敲鑿清水混凝土,讓原本視線遠眺而有點輕飄的下樓,會因為敲鑿顆粒面而有安定感。地下室樓電梯的梯間貼紅磚跟敲鑿面的紅磚,也讓人立刻感受空間的轉換,都非常的精彩。
問題很多的咱們,一路上紛紛提出各種問題,以下不記名整理:
Q:為何選擇三角形?
Ans:我喜歡用原型做設計,三角形是原型之一,因此就用三角形。整個量體是先將容積跟建蔽算完成量體後,用三角形下去切割然後移位堆疊,最後就長出了這個量體。
Q:業主對造型沒有意見嗎?
Ans:與業主認識跟合作多年因而彼此信任,業主比較介意的是機能,所以花最多心力的是怎麼滿足機能,形狀跟開口他們尊重我的設計想法。但因為造價的限制,所以原本外觀雖有想換材料搭配但最後考量下捨棄,用單一材料(混凝土)完成也比較能呈現雕塑感。
Q:長向的兩個立面頂端內縮挖洞,原因是?
Ans:主要是容積夠,所以就有空間能做造型,也覺得在高處應該要有一個收掉的感覺。同時也因退縮讓兩側塔內部變為一個三角形屋頂的空間。
Q:做設計前有特別觀察四邊鄰房建築量體嗎?
Ans:當然有看過,但沒有特別想去呼應,主要是因應機能的分配,開窗也是考量東西曬,因此長邊會開側窗,避免直接曝曬,短邊則考量內部機能,不需要開大窗因而選擇三角形。可能是因為選擇幾何的原型,比較簡潔而能融入環境。
Q:近期因為原物料飆漲跟缺工,老師沒有受到影響嗎?
Ans:運氣很好,而有避開。但為了讓作品本身更好,我有去幫忙遴選營造廠,本案是委由原本幫半畝塘蓋許多房子,後來才獨立經營的營造廠來負責。一個案子要能夠有好的結果,一定要慎選營造廠,並且要願意下去監督才可以。(老師的這個態度可讀留言處談實構築那一篇,更清楚)
Q:屋頂層出挑的一根樑,及塊體向上的樓梯有何意義?
Ans: 就是覺得應該要突出去,把原本純粹的三角形量體給破壞掉
以上,而建築的室內也非常精彩,但因還在裝修就不多提跟露出,期待完工後能再訪現場!
神梯一隻,極致之宅_ 丁榮生老師訪後感言(Brownmist House)
那天,劉克峰老師邀我到他設計的桃園台灣住宅建築獎首獎作品- Brownmist House一遊時,感覺好似一下子回到馬賽公寓、拉特瑞修道院、以及安藤的小篠邸。前兩間的柯比意作品至今仍是迷哥迷妹的最愛,可以住、可以賞,回回去都令人驚艷且賞心悅目。
而一個下午浸淫在桃園,業主說她特別喜歡「洞穴感」,所以我請教劉老師,水泥,骨料的級配、色澤、細骨料都有選過?他說,你神經啊!這是業主自己發包吶,別忘了,她是大手建材體系的一員。
不是我找碴啦!那如鳥巢的臥室闇黑感,真的如谷崎潤一郎所說,美是陰翳之美,這陰翳,在房屋、家具、甚至女主人所有活動,皆有細膩的存在。因為這房,住了幾年,美,不再只存於物體中,而是存在於物與物所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
有如夜明珠置於暗處方能放出光彩,寶石曝露於陽光之下則失去魅力,陰翳的美,在於劉克峰給予的框架中,那已有的境遇。業主在此滿足甘於現狀之風下,黯淡自己亦不感不平,反而沉潛於闇黑中,發展出自我之美。如蠟燭到冷光燈,從黑暗中不斷追求油熠,苦心孤詣保留些微陰暗美的原質性,而隨光影變遷,這位深愛此房的藝術家兼叱吒風雲的商界強人,說她每每回到這個巢,就得到內心真正的安舒。
而劉克峰在設計之初,是強調身體感,以親密安全的確巢穴建立內在性私密感,構築期間,業主也以其營造體系在室內元素,加上諸多鐵件、老家具與舊木頭等等的材料掌握,使得該宅的時間感,早就化為與物質合一。
他說:家,看不見的部分關係,比可見的視覺是還為重要的內在性,迷人的生活本身轉換為建築的物質性是最難,也是此宅無比迷人的向度。
業主身為藝術家,其陶藝與繪畫品穿插於宅地,充滿時間符號的磨損肌理與剝落顏色木盒、一串繡鑰匙、拼組舊家具、陶土的溫度、祖母家的舊燈、銹老的鐵件、鳥人,煮飯氣味、泡茶的聲音與溫潤的茶具。直至今天,都是一個起家的關鍵。
由於一開始,就有私邸與藝術創作展出公共性並存的想像,所以,劉老向來的符號性-一隻長梯,成為此宅的關鍵。於外,其成為視覺焦點、現代主義以來的空間儀典,然而,我異常欣賞該梯竟也成為室內的雕塑,同時更從未想像過,這隻片斷的瘦梯,正對著是寢室的主臥房,凝視中,是有如馬丘比丘那麼神聖,但也帶有一種莫名的喜感,一種異文化,只因機能需求,卻出現在這不可思議的房間中,好像是一種虛偽感,卻真真地存在於床頭之前,而且不只主人房,連兒子房也是,但大家都欣然接受。
虛偽感還存在於正立面的雙層牆,因為有西曬,模型演練之初,那隻不可思議的瘦梯是南北向,但最後採取「直球對壘」,大家都朝正面吧!因此,偽立面的均質開洞,在建管審議時,被承辦告知,必須有逃生口,所以那原只是偽立面的均質小開口,被承辦直接挖了數個人身過得了的大方洞,使得這立面,更為帥氣。
清水模的單一材料面對多重內部關係,業主接受了內部各層不再隔間,也將消失的中央內庭與後花園,完全地轉換到私密內部空間的關係,每個樓板對其他樓板而言,都是一種新的體驗。
我最近,重翻著清代小說,對著劇情,我只關心乾隆帶著后妃,來到後花園,敞游於此的描述,沒想到,一些沒讀懂的語句,在劉克峰老師的這座宅邸,悠游一午,居然甚麼都懂了。
因為,劉老,居然從屋頂?畫室?兒子的寢室、主人的寢室、起居室一路下來,如同從御花園走回太和殿的金鑾,越走越正式,害我一下樓就回味著剛剛到底走過哪裡?
神奇的是,這宅地離我桃園的房子,只有10條街之隔,之前,就曾看過,是為未解之謎。所以這裡收有姚仁喜、黃明威兩建築名師之作外,還加上劉克峰老師的得獎極限設計,可謂地傑人靈之區。
最佳賣點 : 本書是以3個設計案探索 Brownmist House、 構造詩展場、 M House。以及五種人,有建築媒體、建築文化、藝術治療師、使用8年的業主、畫家,交叉談論。讓這三個設計之間有前後脈絡,並從心理學與藝術理論來認識空間內在構成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