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遠又近…… | 誠品線上

既遠又近……

作者 游本寬 (Ben Yu)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既遠又近……:,後疫情,面對國家安危,日常的焦慮,無言、有言、說不盡......《雖遠又近……》以台灣的水塔為核心,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創作,來論述面對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後疫情,面對國家安危,日常的焦慮,無言、有言、說不盡...... 《雖遠又近……》 以台灣的水塔為核心,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創作,來論述面對外來的威脅時,如何以水塔儲水的認知來做為精神建設的行動。 《既遠又近……》 處處可見水塔的台灣景象表述: 水塔儲水——未雨綢繆的個體認知; 民眾勤於照顧自家附近的花草樹木——愛、惜信念的群體共識。 有水塔的台灣照像《既遠又近……》,以「 風」的圖像,隱喻島上長年飽受大自然的颱風,以及近代多方外來客侵台的歷史;分岔路口的家園照像,表徵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風暴中心」 的現況;透過鏡頭在大自然、生活裡,製造出帶有警示意味「 X 」形狀的「藝術性社會符號」, 藉此提出:身處詭譎多變的時代,是應該經常有站在岔路口的警覺性、是應該多想想,過度安逸的日常,恐怕難以應對人有旦夕禍福的生活酷實。 《既遠又近……》 單一的水塔:防患未然的孤軍奮鬥 三五成群的水塔:天有不測風雲的集體演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游本寬作者:游本寬,1956 年生,美國俄亥俄大學 MA(藝術教育碩士)、 MFA(美術攝影碩士),現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在大專院校從事影像傳播與美學教育逾 30 年,退休前擔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教授、特聘教授(2009-12),退休後往返美國、台灣持續教學、創作,作品曾被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等機構典藏。 專書出版 2021《招.術》2020《口罩風景》 2019《超越影像「此曾在」的二次死亡》 2017《「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 2015《五九老爸的相簿》 2014《鏡話 ‧ 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 2012《游潛兼巡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 2011《臺灣公共藝術──地標篇》(政大學術研究出版補助) 2009《臺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03《美術攝影論思》「藝術論叢」80 臺北市立美術館(政大八十週年百本好書) 2002《臺灣新郎──「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 2001《真假之間,游本寬閱讀臺灣系列之一》 交通大學(政大八十週年百本好書) 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 臺北 遠流 1990《游本寬影像構成》 個展選錄 2018《動 ‧ 風景》照片裝置 2018 台北國際攝影節,台北中正紀念堂 2017 <老闆!老闆?摩鐵——>照片裝置 華山藝文特區 2016《黑白攝影》 2016 台北國際攝影節「師輩秀」,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2015《五九老爸的相簿》,2015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華山藝文特區 2014《鏡話 ‧ 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2014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華山藝文特區 2013《台灣水塔》 《臺北聲音 ‧ 臺北故事:聲音藝術家的回顧》音樂會暨影像裝置展,台灣音樂館 2013《遮公掩音》游本寬個展,臺北,大趨勢畫廊 2011《東看 ‧ 西想──游本寬「編導式攝影」》,上海師範大學藝廊 2011《潛 ‧ 露── 2011 游本寬個展》,臺北,大趨勢畫廊 2010《真假之間──「永續寶島」》,臺北,台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 2009《真假之間──「信仰篇」》影像裝置,國立臺灣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8《台灣百貨店》 《亞洲視覺設計大觀》,藝術博物館,臺灣藝術大學 2008《台灣水塔》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山西 2008《台灣圍牆》影像裝置 《不設防城市──建築與藝術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8《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影像裝置 《非 20℃──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常溫』影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 2007《台灣房子──色彩篇》 《築 ‧ 影》攝影名家四聯展 2003《私人展覽》觀念藝術活動 2002《臺灣房子──民宅系列》 《臺灣辛美學》,臺北,觀想藝廊、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2002《臺灣新郎》 《跨文化視野》,美國,賓州 Southern Alleghenies Museum of Art 2002《法國椅子在台灣》,美國,費城,彭畫廊 2001《閱讀台灣,1212》,新竹,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2000《台灣房子在柏林》影像裝置,德國柏林 Forderkoje 藝術空間 1999《法國椅子在台灣》影像裝置,臺北,伊通公園 1990《影像構成》,臺北市立美術館、臺中,省立美術館 1984《游本寬首次攝影個展》,臺北,美國文化中心 作品典藏 《潛 ‧ 露》系列十件,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遮公掩音》系列三件,私人典藏、《潛 ‧ 露》系列五件,臺北市立美術館、《東看 ‧ 西想》系列八件,上海師範大學、《台灣新郎》系列十件,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水塔》系列十件, 福建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郎靜山攝影藝術館」、《法國椅子在臺灣》、《臺灣新郎》,紐約州水牛城的第六及七 屆《CEPA 藝廊攝影藝術拍賣雙年展》、<芝加哥地圖 C-5 >,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灣房子在柏林》衣櫥系列,德國 柏林 Forderkoje 藝術空間、<有關於高更>、<蘇珊的日記第三十六頁>及<紅色染料 #5 >,臺北市立美術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結論 3 內頁作品 4 - 52 自由頁作品 < 大風起 > 1 ~ 80 < 前叉路 > 1 ~ 80 創作走筆 53 - 57 英⽂翻譯 58 - 62 個⼈簡介 63 照像資料 64 照像資料 05-台東縣大麻里和美村-2017 06-宜蘭縣頭城鎮-2021 07-台中市沙鹿區-2021 08-苗栗縣三義鄉-2019 09-雲林縣古坑鄉-2006 10-屏東縣南州鄉壽元村-2021 11-台南市歸仁區-2006 13-雲林縣斗南鎮-2021 14-台南市安平區-2014 15-北斗鎮田中三民社區-2008 16-台南市東區-2021 17-苗栗縣卓蘭鎮-2011 18-南投縣埔里-2015 19-新北市瑞芳鎮四腳亭-2016 21-台南市將軍區中興里-2016 22-彰化縣員林市-2021 23-嘉義縣太保市二林鎮-2020 24-苗栗縣三義鄉-2019 25-南投縣南投市永興區-2020 26-台北市北投區-2012 27-彰化縣彰化市-2019 29-台東縣大麻里和美村-2017 30-新竹縣湖口鄉-2013 31-宜蘭縣頭城鎮-2018 32-新北市平溪區嶺腳-2006 33-苗栗縣三義鄉-2009 34-台中龍井鄉新庄-2008 35-高雄市仁武區-2021 37-新北市萬里區-2008 38-苗栗縣後龍鎮-2017 39-台南縣關廟鄉新埔村-2010 40-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2014 41-雲林縣西螺鎮-2007 42-台南縣關廟鄉新埔村-2010 43-新北市瑞芳鎮四腳亭-2020 45-台東縣鹿野鄉-2017 46-新北市三峽鎮-2019 47-彰化縣芬園鄉竹林-2020 48-屏東縣潮州-2006 49-嘉義市西區鐵道藝術村-2016 50(L)-南投縣埔里鎮桃米村-2019 50(R)-宜蘭縣宜蘭市-2009 51-新北市八里鄉-2018 1 ~ 80 <大風起> State College, PA, USA 1 ~ 80 <前叉路> State College, PA, USA

商品規格

書名 / 既遠又近……
作者 / 游本寬 (Ben Yu)
簡介 / 既遠又近……:,後疫情,面對國家安危,日常的焦慮,無言、有言、說不盡......《雖遠又近……》以台灣的水塔為核心,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創作,來論述面對外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0105976
ISBN10 / 6260105975
EAN / 9786260105976
誠品26碼 / 2682294544002
頁數 / 80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30X23X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700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
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
長期以來「建築」乃是一門涵蓋許多知識與趣味的領域,不論從常民或精英的觀點、學術或實務的角度、本土或國際的立場、或是真實與虛幻的情境等來看,在建築圈內不同身分的成員,一定都會對建築有著無限的感受與想法。當然,對於外部的人們而言,「建築」有時似乎又過於深奧,而所謂的「專業性」可能會與一般民眾隔著一層距離,讓很多人無法理解建築的「所作所為」;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正也相對地可能讓人們產生了對於建築的許多浪漫想像,甚或是誤解。
兼具建築師及老師身分的蔡松霖,在國內接受建築教育,之後在台灣工作,進而再去國外留學後,歷經了國外的工作經驗後再回國,短短的數十年之間,經歷了國內外建築界的種種場景與人物,進而寫出了這本《建築江湖》。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匯集了長年在建築界打滾的「回憶錄」,可是我必須提醒的是,蔡松霖目前仍是一位很年輕的建築人;而正也由於他的「年輕氣盛」性格,讓我們可以在他率真的文字中看到了建築界裡的「黑與白」。
蔡松霖在書中以近似「白話文」般的文筆,讓我們輕鬆地認識建築,並幽默風趣地點出了建築界裡的許多「真實現象」;舉例而言他認為「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們發現,建築設計背後的理論有其價值,其思考模式類似哲學研究,但因建築為一經世致用的複雜整合技術,其哲學式思考並不需要像真正的哲學家般深沉,反倒比較像是一種行銷手段,或是行業發展策略,說白了就是話術」;放眼我們的建築周遭,「話術」確實是建築界中的普遍現象。
一般而論,除了建築學術界常用文字來作為表達的工具外,在建築實務界多以圖像來闡述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多數的建築師大多都是「以圖(設計)服人」。對照之下文筆極佳且具有「反骨精神」特質的蔡松霖就堅信著文字的重要性,他說「我總是堅信文字承載著思考,它所帶來的溫度、想像力與穿透性,遠比直覺看爽圖更具內涵及滲透力」。我認為這是蔡松霖「我手寫我口」的最佳寫照,而且讓「建築」更為真實與動人。
雖然此書有許多內容都在針貶建築的時事,不過在書中的前段,蔡松霖陳述了建築的定義與各時期的發展,進而提出了「歷史斷代與建築斷代之差異」及「建築延遲與思想延遲」等觀點。這些均顯示了蔡松霖是建立在一種「歷史脈絡」的思維下,以宏觀的視野來檢視相關的建築時事。特別是由於建築的專業分工越來越顯著,導致「去脈絡化」的慣性思考經常成為了許多建築人不自覺的習慣,甚至產生了許多偏離真實的錯誤詮釋;蔡松霖具有脈絡思維的特質是十分可貴的。
與「國際接軌」是台灣建築界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由於蔡松霖有一段時間都在國外唸書與工作,因此「文化差異」遂成為了作為留學生的最初衝擊,更是成為他後來身為跨國工作的「世界人」之必要養分。在此書中,蔡松霖以其自身的經歷與觀察,指出了作為跨國高階建築人才的種種議題。例如在全世界所謂的中國「建築設計一級戰場」中,各知名西方建築師們面對競爭時的做法,以及一些沒有實力,被識破的西方建築師,或是當代的部分中國建築師們,雖然技術能力不輸西方,但仍然敗陣於西方建築師的軟實力等等;這些正也剛好反映了在充滿建築冒險市場中的實力或者是「騙術」。
再以此觀點反觀台灣的狀況,蔡松霖在書中明確指出了從國際視野下國內建築執業環境的謬思;例如監造與監工的不同、「細部設計圖」與「施工圖」的不同、公部門業主重視「履約能力」,而非「設計提案能力」等問題。進而也提示了台灣的建築產業如要更具國際競爭力,個人的建築師事務所就應該法人化或公司化,整合相關人才並做專業輸出,這時建築師的個人色彩將會逐漸降低,如同書中所列舉的美國AEcom、Gensler、NBBJ,英國ARUP、Aedas,新加坡SDDA、WOHA,澳洲Woods Begot、PTW等跨國建築集團。
蔡松霖自我剖析地認為「我對於建築的態度有更多不同觀點,擺盪在學院派與實務之間;介於文人騷客與亂世梟雄之間;囊括了蘇東坡的詩意與東坡肉的飽滿」,這應是閱讀《建築江湖》一書後,深感趣味性且發人深省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一本真實且誠懇的建築書,娓娓地道出了建築的內涵與豐富性,適合給嚮往建築的局外人,或是剛剛跨入建築江湖的建築人閱讀,甚或給已經在建築江湖中打滾甚久的建築專業者,重新思考建築的素材。
書中蔡松霖借用了金庸小說的經典名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千百年來皆然,用此來詮釋建築界,十分精準且貼切;而「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不論您是局外人或是江湖人,《建築江湖》值得您細細品味與引申聯想。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序】
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人生境遇如流水華美,有上有下有急有緩,1990年我由中原二年級轉學至台大,因為建築學習沒辦法滿足我的年少輕狂,一心嚮往廣闊的人文與論述領域,由習以為常的工學院轉成冷門的文學院,因為胃口太大心智全開,所有知識不是逐步累積而是直接傾倒進腦袋,瓦解到重組來不及等候,我在1994年快閃進入東海建築所B組,再度回到穩定而狹小的建築圈學習,但總覺得與建築仍是格格不入,對建築種種根深柢固的狐疑始終悄悄存在著,因為有些設計基礎幾年就這麼輕鬆過了,但並不覺得快樂,只能期待未來建築生涯的發展。可能是我始終沒有化解台大文學院自由的毒,我一直不喜歡建築人,也躲著建築圈的人,也不喜歡我經歷過的建築學習,論述把持了建築教育和評論,還有那種褒貶建築的禁錮意識。直到1999年進入大元姚仁喜事務所,我的胡亂思緒才逐步被建築專業清理乾淨,人生第一次認同建築是很快樂的工作,同樣是為自由的理由,2009年後獨立執業創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至今,我覺得非常幸運,執業是我認識世界的最佳方式。
2021年底,我頂著冬日微光在充滿綠意的咖啡廳,細細先讀了這本書,完全出乎我意外,竟解開我長久以來的心中疑問。過去形形色色的建築文章是論述得利者的自我中心,也有的背負了自身專業的原罪,我老覺得很無趣沒有新意,或許是專業範疇論述的普遍現象,也是文化創意業常見的,但對種種建築現象敏感的人總覺得隔靴搔癢,甚至一般人根本摸不著建築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一次這樣精彩卓絕的書寫方式可不同,像雜談,像日記,像呢喃,更像有時空背景的小說,對啊,生命之流本有矛盾毋須辯論,忠於自我的感受才是最接近真實,時空背景下的社會觀察,如自傳般鉅細靡遺,誠實而專注。傳統論述中心性思想如火,橫掃資源但成圈枯竭,而真實的時空意識如水,永遠有生命所滋養,學者和評論家寫不出來,一則沒有類似生命體驗的廣度,也沒有細膩感受的深度。
建築人不是故意欺騙自己的,實因建築學習有其限制,事務所也很難提供工作之外的養分,建築師更不可能指點明燈,建築人熬夜趕圖忘記寰宇之大,建築人雕塑深宮華殿卻不曾入住,縱身學術訓練的建築人通常不會投入真實的工作歷練,真正職場工作的建築人無法產出自我的論述。建築執業和職場很辛苦,如果挫折來得早那很幸運,這樣至少還有足夠的時間重新站起來,唯一能夠抗焦慮的只有迎接挑戰,不斷學習與成長,接受一切的可能性,走出舒適圈才有機會翻轉未來。勇敢面對挫折和不舒服的感覺,唯有不舒服才會幫助我們認清事實,進而做出改變,跟上趨勢不被取代。
其實執業過程內心還有很多空缺,我也不想只有建築,建築也不是世間唯一珍貴的,這幾年我樂於救助流浪動物,接觸與藝術相關的獨行者,並鍛鍊提升自己的身心,這反映了我的生命渴望,我若不努力成為更完整更好的人,只在無情的產業競爭中廝殺,我如何能設計出適合人居住的建築呢?作者樂於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勇敢走出舒適圈,在獨立思緒提煉下,公開珍貴的歷史內心戲,列舉建築環境的第一線報導,敘述建築職場種種現形,這不是臆測或轉述出來的,真實的論述就是令人槌地讚嘆,那建築人你能承受這樣的現實戲嗎?這是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徐兆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

試閱文字

自序 : 年初以來的烏俄戰爭,全球的小國家多少都認知到:國防近在咫尺,經濟挑戰無時無刻;即使沒有實質的介入戰爭,購買優良武器的事可以提早交給軍人,但和國家存亡的網路訊息又要如何判定真假?

實體的軍事戰看似遙遠,經濟的困境已是當下。全球新聞持續報導,歐美專家紛紛揣測,北歐烏克蘭的區域戰爭「 = 」遠東地區的台灣。

民主島上的居民對海峽危機的意識,就算是早在烏俄戰爭之前,但仍然舉手發問:將來我們自救方式的設計中,可否也可以仿效極權社會對民族主義的操弄?

藝術家「教師」說:即使不以實體的戰事為前提,作品如果可以讓觀眾感悟到,我們因為珍愛自己周遭的對象,想要把它(們)留給自己,或者是將來有機會轉送他人,如此「愛」和「惜」的心態,就可以是群體對於「文化、藝術心理建設」的基礎。

有心的攝影家舉起相機說:我可以用自身民主的教養、有感文化照像的藝術,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模式來替代槍砲,以心理的精神建設來抗拒外來的侵略。
《既遠又近……》
單一的水塔:防患未然的孤軍奮鬥
三五成群的水塔:天有不測風雲的集體演繹

「水塔造像」
有水塔的台灣照像《既遠又近……》,以「 風」的圖像,隱喻島上長年飽受大自然的颱風,以及近代多方外來客侵台的歷史;分岔路口的家園照像,表徵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風暴中心」 的現況;透過鏡頭在大自然、生活裡,製造出帶有警示意味「 X 」形狀的「藝術性社會符號」, 藉此提出:身處詭譎多變的時代,是應該經常有站在岔路口的警覺性、是應該多想想,過度安逸的日常,恐怕難以應對人有旦夕禍福的生活酷實。

《既遠又近……》 處處可見水塔的台灣景象表述:
水塔儲水——未雨綢繆的個體認知;
民眾勤於照顧自家附近的花草樹木——愛、惜信念的群體共識。

「家園照像」
台灣大街小巷裡,住家外牆邊,交叉路口的三角地,公、私模糊的空間,處處可見自發性的盆、景安置。小小園地,植物不長在地表面上,盆栽形式廣受歡迎。不知名的花,大大小小,不修的綠樹,高高低低,缺角的盆,不見枯枝垂瓣。園子裡,花花草草的健康狀況不一,不礙主人「自動性」 排組的自信,植物帥氣輻射著右舍左鄰。

私有佳物不藏私的家園,公享不獨賞的氣度,發散個人定點視覺的內涵,關照陌生人路過的感受,映現了台灣景色的好,不在捷運、高架橋的豎起,也不在建物更迭的極速變動、滄海桑田對天際線持續的演化。

有好人的台灣風景「 = 」人所製造出的好風景。聚落裡的水塔,平視、俯瞰眼前民主自由、多樣自信的生活美與哲學,大不同於極權制度:由上而下、群眾口號和行動的一致,莫名仇恨、宣洩心盲般的排外民族主義。

試閱文字

內文 : 炎熱的夏天,美人千里迢迢順道夜遊台灣
很多人生氣了——敵對,不再是假想的情境、可以協商的對象
隔天傍晚,前後不到20個小時,美人乘坐同一班飛機走了

敵人變臉了——真演習72小時,展示近來的海空模式
敵人咆哮了——包圍、缺油、斷你糧,更新對海、對人的白皮書
看你怕不怕?

……

疫情接二連三,全球性的通膨不限遠近;無人機、不對稱戰爭、洲際導彈,聽起來都有莫名的興奮感;正義——不需要翻譯的外交辭令;同盟——國與國之間利害關係的短暫……

年初以來的烏俄戰爭,全球的小國家多少都認知到:國防近在咫尺,經濟挑戰無時無刻;即使沒有實質的介入戰爭,購買優良武器的事可以提早交給軍人,但和國家存亡的網路訊息又要如何判定真假?百姓還不到存糧的生死關頭,一旦有事,自家人的基本物質又應該如何調配?——茫然無解的瞬間。

實體的軍事戰看似遙遠,經濟的困境已是當下。全球新聞持續報導,歐美專家紛紛揣測,北歐烏克蘭的區域戰爭「 = 」遠東地區的台灣。電視機前,老伯伯笑著說:從今而後,老外不會再搞不清楚台灣的英文(Taiwan) 和泰國的(Thailand ) 了!一旁,念高中的小孩問:我們要不要居安思危?老伯伯的血壓頓時升高,雙手抱胸的說:生命、生活中任何形式的戰爭,政治、經濟、軍事、資訊、愛情、宗教信仰、減肥、節食……要自衛、想投降、跪求和,還得自問有沒有本事?小孩再問:未雨綢繆需要教育或實習嗎?

民主島上的居民對海峽危機的意識,就算是早在烏俄戰爭之前,但仍然舉手發問:將來我們自救方式的設計中,可否也可以仿效極權社會對民族主義的操弄?政客支支吾吾:保家衛國不是少數人的職業,面對外侵(理論上)人人有責……

藝術家「教師」說:即使不以實體的戰事為前提,作品如果可以讓觀眾感悟到,我們因為珍愛自己周遭的對象,想要把它(們)留給自己,或者是將來有機會轉送他人,如此「愛」和「惜」的心態,就可以是群體對於「文化、藝術心理建設」的基礎。

有心的攝影家舉起相機說:我可以用自身民主的教養、有感文化照像的藝術,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模式來替代槍砲,以心理的精神建設來抗拒外來的侵略。


《既遠又近……》
單一的水塔:防患未然的孤軍奮鬥
三五成群的水塔:天有不測風雲的集體演繹

「水塔造像」
台灣的水塔分布大小鄉鎮,和民眾日常貼切的現象,媲美玉山的台灣形象。
有水塔的台灣照像《既遠又近……》,以「 風」的圖像,隱喻島上長年飽受大自然的颱風,以及近代多方外來客侵台的歷史;分岔路口的家園照像,表徵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風暴中心」 的現況;透過鏡頭在大自然、生活裡,製造出帶有警示意味「 X 」形狀的「藝術性社會符號」, 藉此提出:身處詭譎多變的時代,是應該經常有站在岔路口的警覺性、是應該多想想,過度安逸的日常,恐怕難以應對人有旦夕禍福的生活酷實。

《既遠又近……》 處處可見水塔的台灣景象表述:

水塔儲水——未雨綢繆的個體認知;
民眾勤於照顧自家附近的花草樹木——愛、惜信念的群體共識。
「家園照像」
放下尋覓好風光的苦心,照像
走進有人生活的街巷,放心
貧富不均的民宅、興隆不一的商家、信仰各異的宗教建物,東張西望,開心
眼見數不盡附屬建物的園地,動心

台灣大街小巷裡,住家外牆邊,交叉路口的三角地,公、私模糊的空間,處處可見自發性的盆、景安置。小小園地,植物不長在地表面上,盆栽形式廣受歡迎。不知名的花,大大小小,不修的綠樹,高高低低,缺角的盆,不見枯枝垂瓣。園子裡,花花草草的健康狀況不一,不礙主人「自動性」 排組的自信,植物帥氣輻射著右舍左鄰。

民宅前院,一長排的矮花小樹,客氣標示了水泥地面所有權的範圍,看似楚河漢界的「線狀」家園,圍地不圈人,白天君子跨腳即過,夜裡更不阻小人通行。
花宅從廢棄的保麗龍盒子開始,形貌相似塑膠材質的樹屋,
體積不大——方便挪動
便宜——不擔心被順手牽羊
兼具阻擋外車隨意的停泊
妙!

私有佳物不藏私的家園,公享不獨賞的氣度,發散個人定點視覺的內涵,關照陌生人路過的感受,映現了台灣景色的好,不在捷運、高架橋的豎起,也不在建物更迭的極速變動、滄海桑田對天際線持續的演化。

有好人的台灣風景「 = 」人所製造出的好風景。聚落裡的水塔,平視、俯瞰眼前民主自由、多樣自信的生活美與哲學,大不同於極權制度:由上而下、群眾口號和行動的一致,莫名仇恨、宣洩心盲般的排外民族主義。

( 游本寬2022年夏末 )


On a scorching summer night, an American lady arrived in Taiwan.
Her visit irritated many. Hostility between two opponents was no longer an assumption, and was no longer negotiable.
Around nightfall the next day, she took off with the same aircraft; her stopover in Taiwan was less than 20 hours.
Following her visit were 72-hour live-fire drills, demonstrating possible military confrontation in the air and in the sea and a besieged energy system with food supplies cut off. White papers outlining more threats are steadily being published while this unfolds.
Are you in awe now?
While the world is suffering from a never ending pandemic and raging inflation, terms ludicrously inciting people arise one after another: drones, asymmetric warfare,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among others. “Justice” has become a word used only in diplomatic language, and an “Ally” suggests nothing but a temporary interest between nations.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in the beginning of 2022 made many small countries face the fact that national defense is a pressing affair, and economic difficulties are everywhere. Advanced weapons could be handed to the military before a war explodes, but misinformation running rampant on the internet could endanger national security in ways that are hard to address. Although the situation is not so bad that people should start hoarding food now, no one has any idea how to distribute essential materials once a military conflict happens.
While military conflicts may feel remote to us, and economic difficulties are close at hand, news outlets continue to compare Ukraine in eastern Europe with Taiwan in East Asia by quoting experts from the western world. An old man watching TV news laughed, “From now on, people won’t confuse Taiwan with Thailand.” A high school student asked, “Should we prepare for the worst?” His question agitated the old man, whose blood pressure surged. He crossed his arms in front of his chest and exclaimed, “Lives, war in any form,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information, love, religion, losing weight, diet... self-defense, surrender, beseeching for peace, all these require certain conditions. Are we qualified?” The youth then pursued, “Do we need to learn or practice planning ahead during crises?”
Islanders might have been aware of the threat across the strait even before the war between Ukraine and Russia began, but questions like this are still raised, “Can we manipulate nationalism, like a dictatorship does, in order to save ourselves from sabotage?” Politicians stammer, “National security is not the occupation of certain groups of people, (theoretically) it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
An artist as well as a teacher pointed out, “Even though it is not about war, my art means to express to the audience that I want to save the surroundings we love and cherish so much for ourselves or pass them onto others in the future. Our love and cherishment of these things are the essence of collective concern about culture, art and attitudes.
A concerned photographer held up his camera and declared, “With my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and my art, I strengthened my mindset to defend against invasions by taking photos of water towers that symbolize guns and ammunition in homes.”
Near and Far...
A single water storage tank symbolizes preparing for the unknown, storage. Clusters of water storage tanks imply collective actions for an unpredictable future.
Images of Water Tanks
Water storage tanks are seen everywhere in Taiwan, in big cities or in small towns. They are a part of people‘s everyday lives, and to me, their significance could be compared to the iconic landscape of Jade Mountain. Near and Far... a photography portfolio of water storage tanks in Taiwan, uses an image of wind as a metaphor for this island being threatened by invasions of typhoons as well as foreign powers. Homes located at road intersections are my interpretation of homes/Taiwan being in the eye of a storm. Scenes of crossed lines and trees form an X symbolizing danger. By transforming social signs into my art, I’m warning people to stay alert at all times like at a busy intersection.
Being too laid back might result in our inability to handle sudden disasters among a cruel reality.
Near and Far...
Storing water in tanks is an individual choice to plan ahead.
Taking care of vegetation in the neighborhood is a collective consensus of love and cherish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mages of Homes
Taking photos, I suppress a desire to capture spectacular scenery.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and lanes in daily life, I feel very free.
Seeing households of varying wealth or shops negotiating a growing or declining business, and visiting religious buildings of different beliefs, I feel excited. Finding all kinds of structures attached to buildings, I am overwhelmed.
In Taiwan, beside wide roads or narrow alleys, near the exterior walls of households, at triangular lots in forked roads, or over the blurred border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domains, one sees bonsai or small landscape arrangements. It is a popular style of container gardening where plants are not grown in the earth but rather in pots. A variety of flowers I don’t recognize are positioned near tall and short untrimmed trees. There’s no evidence of weeping tree branches, cracked pots, and fallen petals seen here. In a garden, plants in good or bad condition are situated according to their owner’s preference, rigorously stretching toward their neighbors’territories.
In the front yard of a house, a row of shrubs beside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modestly marks the owner’s territory. The boundary doesn’t prevent people from stepping over it in the daytime, not to mention at night.
A flower bed made by a styrofoam box and a light and moveable treehouse made of cheap plastic are used to block cars from parking in front of the property. What a clever idea to make blockades from materials that no one is interested in stealing.
Private things are shared, an attitude of generosit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how passersby feel, an expression of care. The intriguing scenes of Taiwan are not the metro or elevated expressways, but the fast-changing landscapes, 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buildings and skylines.
Nice Taiwanese people create nice Taiwanese landscapes. From water towers in communities to our forward-looking democracy and freedom, we confidently embrace diverse lifestyles, personal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individualist philosophies. This is the opposite of societies under dictatorship in which a supreme power disseminates propaganda and orders, and spreads indiscriminate hatred, blind nationalism, and xenophobia.
Ben K Yu, the end of summer 2022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雖遠又近……》 以台灣的水塔為核心,透過「水塔造像」和「家園照像」的創作,來論述面對外來的威脅時,如何以水塔儲水的認知來做為精神建設的行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