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山之城: 這裡山綠雨又清
作者 | 周耀俊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偏山之城: 這裡山綠雨又清:本書將社宅藝術計畫的前期研究與田野調查資料進行彙整編輯,並進行一場以「遷徙」為主題的人文地景書寫實驗。團隊透過藝術計畫,對這座城區的人 |
作者 | 周耀俊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偏山之城: 這裡山綠雨又清:本書將社宅藝術計畫的前期研究與田野調查資料進行彙整編輯,並進行一場以「遷徙」為主題的人文地景書寫實驗。團隊透過藝術計畫,對這座城區的人 |
內容簡介 本書將社宅藝術計畫的前期研究與田野調查資料進行彙整編輯,並進行一場以「遷徙」為主題的人文地景書寫實驗。團隊透過藝術計畫,對這座城區的人、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並看見它獨特的城區故事與張力。以「偏山之城:這裡山綠雨又清」為名,點出廣慈生活圈這座依偎在四獸山下的城區,有著多雨的氣候和獨特的發展史,既是邊緣又是核心的地方敘事。全書內容從巨觀到微觀,分為「地景」、「聚落」、「社宅」、「人物」、「庶民生活」五章,以及供想親身走訪的讀者參考的「漫遊路線」。讀者能透過本書,看到廣慈生活圈的過去、現在,及其未來想像。書中收錄的人物故事,不僅做為地方敘事的切片,同時也或許是你我生命的共有經驗,這些切片和生命故事,訴說著臺北這座移民之城的風貌。
作者介紹 周耀俊(作者)周耀俊作家、評論人,義無反顧的藝術愛好者。曾任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總監,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生活、工作於台北。周耀俊的行文風格細膩,眼光獨到,時常以敏銳的觀察,將書寫對象如實呈現給讀者。描寫人物栩栩如生,闡述議題則常有發人省思的洞見,身為一位藝術愛好者,周耀俊閒暇時將自己投身進藝術的懷抱中,作為調劑身心的處方,以「藝術北漂者」的筆名發表藝評和影評,文章散見於各大藝文媒體,分享其透過藝術而感受到的感性時刻,而過去擔任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經歷,也讓他看見臺灣傳統的工藝發展處境,編有《工藝製造現場》系列專書。吳慧貞(編者)吳慧貞策展人、文字工作者,禾磊藝術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出生於臺灣瑞芳的金瓜石山城,1996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台北。投身公共藝術領域逾 20 年,在策展實踐方面,始終關注當代人的生存處境,以及人、自然、城市之間彼此依存而生的情感張力,吳慧貞透過對地方的脈絡研究與策展實踐,將策展視為抵抗既定社會框架的可能途徑,不斷思考具實驗性的策略與展演形式,試圖讓藝術走向公眾,介入生活現場,彰顯蘊藏在環境中的人文價值。
產品目錄 主編的話 序 時序 在地藝文據點 六個關鍵數字 七個劃重點 第一章 地景|流動中的景象 山|從地面升起的古老神獸 水|消失的農田、隱沒的水源 濕地|永春陂的美麗轉生 綠|碧綠碎鑽:巷弄間鑲嵌的公園 生物|淺山生態:觀木、賞蕨、聽蟲鳴鳥叫 微氣候|小天氣變奏曲 第二章 聚落|一座移民的城區 腦寮與礦坑|做工人的謀生之地 五分埔商圈|土地黏,機會更黏 虎林街|一條曲街,一部國家主導的移居史 豹山溪聚落|失落的小九份 遷建基地|用遷徙成就都市的夢想 第三章 社宅|廣慈:未來的希望熔爐 前身|平宅+博愛院比鄰對坐 構築|社群共聚、生活共居的社宅 接棒|後公寓的新住宅時代 第四章 人物 專訪|廣慈AB棟建築師蕭力仁:談社宅等於談關係 專訪|都市學專家蕭有志:讓臺北的幸福感,大量交織 專訪|文化人張鐵志:當我們談論眷村,我們談的是生活方式 第五章 庶民生活|擁抱鄉愁的城市 傳統市場|從晨光賣到日落,從路邊買到山邊 美食|異鄉滋味,一饗天龍人的味蕾 民間信仰|祈福避禍的諸神聖域 混搭年代的人境實驗 第六章 漫遊路線 安靜獨行|路線一 單車吹風|路線二 為愛烹調|路線三 曬小孩遛爸媽|路線四 結語 大事紀 參考資料
書名 / | 偏山之城: 這裡山綠雨又清 |
---|---|
作者 / | 周耀俊 |
簡介 / | 偏山之城: 這裡山綠雨又清:本書將社宅藝術計畫的前期研究與田野調查資料進行彙整編輯,並進行一場以「遷徙」為主題的人文地景書寫實驗。團隊透過藝術計畫,對這座城區的人 |
出版社 /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527380 |
ISBN10 / | 6269527384 |
EAN / | 9786269527380 |
誠品26碼 / | 2682219910004 |
頁數 / | 15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4X0.8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00 |
推薦序 : 【序】
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
長期以來「建築」乃是一門涵蓋許多知識與趣味的領域,不論從常民或精英的觀點、學術或實務的角度、本土或國際的立場、或是真實與虛幻的情境等來看,在建築圈內不同身分的成員,一定都會對建築有著無限的感受與想法。當然,對於外部的人們而言,「建築」有時似乎又過於深奧,而所謂的「專業性」可能會與一般民眾隔著一層距離,讓很多人無法理解建築的「所作所為」;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正也相對地可能讓人們產生了對於建築的許多浪漫想像,甚或是誤解。
兼具建築師及老師身分的蔡松霖,在國內接受建築教育,之後在台灣工作,進而再去國外留學後,歷經了國外的工作經驗後再回國,短短的數十年之間,經歷了國內外建築界的種種場景與人物,進而寫出了這本《建築江湖》。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匯集了長年在建築界打滾的「回憶錄」,可是我必須提醒的是,蔡松霖目前仍是一位很年輕的建築人;而正也由於他的「年輕氣盛」性格,讓我們可以在他率真的文字中看到了建築界裡的「黑與白」。
蔡松霖在書中以近似「白話文」般的文筆,讓我們輕鬆地認識建築,並幽默風趣地點出了建築界裡的許多「真實現象」;舉例而言他認為「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們發現,建築設計背後的理論有其價值,其思考模式類似哲學研究,但因建築為一經世致用的複雜整合技術,其哲學式思考並不需要像真正的哲學家般深沉,反倒比較像是一種行銷手段,或是行業發展策略,說白了就是話術」;放眼我們的建築周遭,「話術」確實是建築界中的普遍現象。
一般而論,除了建築學術界常用文字來作為表達的工具外,在建築實務界多以圖像來闡述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多數的建築師大多都是「以圖(設計)服人」。對照之下文筆極佳且具有「反骨精神」特質的蔡松霖就堅信著文字的重要性,他說「我總是堅信文字承載著思考,它所帶來的溫度、想像力與穿透性,遠比直覺看爽圖更具內涵及滲透力」。我認為這是蔡松霖「我手寫我口」的最佳寫照,而且讓「建築」更為真實與動人。
雖然此書有許多內容都在針貶建築的時事,不過在書中的前段,蔡松霖陳述了建築的定義與各時期的發展,進而提出了「歷史斷代與建築斷代之差異」及「建築延遲與思想延遲」等觀點。這些均顯示了蔡松霖是建立在一種「歷史脈絡」的思維下,以宏觀的視野來檢視相關的建築時事。特別是由於建築的專業分工越來越顯著,導致「去脈絡化」的慣性思考經常成為了許多建築人不自覺的習慣,甚至產生了許多偏離真實的錯誤詮釋;蔡松霖具有脈絡思維的特質是十分可貴的。
與「國際接軌」是台灣建築界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由於蔡松霖有一段時間都在國外唸書與工作,因此「文化差異」遂成為了作為留學生的最初衝擊,更是成為他後來身為跨國工作的「世界人」之必要養分。在此書中,蔡松霖以其自身的經歷與觀察,指出了作為跨國高階建築人才的種種議題。例如在全世界所謂的中國「建築設計一級戰場」中,各知名西方建築師們面對競爭時的做法,以及一些沒有實力,被識破的西方建築師,或是當代的部分中國建築師們,雖然技術能力不輸西方,但仍然敗陣於西方建築師的軟實力等等;這些正也剛好反映了在充滿建築冒險市場中的實力或者是「騙術」。
再以此觀點反觀台灣的狀況,蔡松霖在書中明確指出了從國際視野下國內建築執業環境的謬思;例如監造與監工的不同、「細部設計圖」與「施工圖」的不同、公部門業主重視「履約能力」,而非「設計提案能力」等問題。進而也提示了台灣的建築產業如要更具國際競爭力,個人的建築師事務所就應該法人化或公司化,整合相關人才並做專業輸出,這時建築師的個人色彩將會逐漸降低,如同書中所列舉的美國AEcom、Gensler、NBBJ,英國ARUP、Aedas,新加坡SDDA、WOHA,澳洲Woods Begot、PTW等跨國建築集團。
蔡松霖自我剖析地認為「我對於建築的態度有更多不同觀點,擺盪在學院派與實務之間;介於文人騷客與亂世梟雄之間;囊括了蘇東坡的詩意與東坡肉的飽滿」,這應是閱讀《建築江湖》一書後,深感趣味性且發人深省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一本真實且誠懇的建築書,娓娓地道出了建築的內涵與豐富性,適合給嚮往建築的局外人,或是剛剛跨入建築江湖的建築人閱讀,甚或給已經在建築江湖中打滾甚久的建築專業者,重新思考建築的素材。
書中蔡松霖借用了金庸小說的經典名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千百年來皆然,用此來詮釋建築界,十分精準且貼切;而「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築」,不論您是局外人或是江湖人,《建築江湖》值得您細細品味與引申聯想。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序】
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人生境遇如流水華美,有上有下有急有緩,1990年我由中原二年級轉學至台大,因為建築學習沒辦法滿足我的年少輕狂,一心嚮往廣闊的人文與論述領域,由習以為常的工學院轉成冷門的文學院,因為胃口太大心智全開,所有知識不是逐步累積而是直接傾倒進腦袋,瓦解到重組來不及等候,我在1994年快閃進入東海建築所B組,再度回到穩定而狹小的建築圈學習,但總覺得與建築仍是格格不入,對建築種種根深柢固的狐疑始終悄悄存在著,因為有些設計基礎幾年就這麼輕鬆過了,但並不覺得快樂,只能期待未來建築生涯的發展。可能是我始終沒有化解台大文學院自由的毒,我一直不喜歡建築人,也躲著建築圈的人,也不喜歡我經歷過的建築學習,論述把持了建築教育和評論,還有那種褒貶建築的禁錮意識。直到1999年進入大元姚仁喜事務所,我的胡亂思緒才逐步被建築專業清理乾淨,人生第一次認同建築是很快樂的工作,同樣是為自由的理由,2009年後獨立執業創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至今,我覺得非常幸運,執業是我認識世界的最佳方式。
2021年底,我頂著冬日微光在充滿綠意的咖啡廳,細細先讀了這本書,完全出乎我意外,竟解開我長久以來的心中疑問。過去形形色色的建築文章是論述得利者的自我中心,也有的背負了自身專業的原罪,我老覺得很無趣沒有新意,或許是專業範疇論述的普遍現象,也是文化創意業常見的,但對種種建築現象敏感的人總覺得隔靴搔癢,甚至一般人根本摸不著建築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一次這樣精彩卓絕的書寫方式可不同,像雜談,像日記,像呢喃,更像有時空背景的小說,對啊,生命之流本有矛盾毋須辯論,忠於自我的感受才是最接近真實,時空背景下的社會觀察,如自傳般鉅細靡遺,誠實而專注。傳統論述中心性思想如火,橫掃資源但成圈枯竭,而真實的時空意識如水,永遠有生命所滋養,學者和評論家寫不出來,一則沒有類似生命體驗的廣度,也沒有細膩感受的深度。
建築人不是故意欺騙自己的,實因建築學習有其限制,事務所也很難提供工作之外的養分,建築師更不可能指點明燈,建築人熬夜趕圖忘記寰宇之大,建築人雕塑深宮華殿卻不曾入住,縱身學術訓練的建築人通常不會投入真實的工作歷練,真正職場工作的建築人無法產出自我的論述。建築執業和職場很辛苦,如果挫折來得早那很幸運,這樣至少還有足夠的時間重新站起來,唯一能夠抗焦慮的只有迎接挑戰,不斷學習與成長,接受一切的可能性,走出舒適圈才有機會翻轉未來。勇敢面對挫折和不舒服的感覺,唯有不舒服才會幫助我們認清事實,進而做出改變,跟上趨勢不被取代。
其實執業過程內心還有很多空缺,我也不想只有建築,建築也不是世間唯一珍貴的,這幾年我樂於救助流浪動物,接觸與藝術相關的獨行者,並鍛鍊提升自己的身心,這反映了我的生命渴望,我若不努力成為更完整更好的人,只在無情的產業競爭中廝殺,我如何能設計出適合人居住的建築呢?作者樂於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勇敢走出舒適圈,在獨立思緒提煉下,公開珍貴的歷史內心戲,列舉建築環境的第一線報導,敘述建築職場種種現形,這不是臆測或轉述出來的,真實的論述就是令人槌地讚嘆,那建築人你能承受這樣的現實戲嗎?這是神來之筆,請建築人勿近。
徐兆立(HHAA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
導讀 : (導讀)在臺北 在家
他鄉,該怎麼成為家鄉?搬了家、換了戶籍,打理好家具之後呢?要在異地度過幾輪寒暑、經歷多少事件、沉浸多麼深入,才能讓人打從心裡,喚起「家」的溫暖意識?才能舒適自在地把當初陌生的城市當作家?
臺北是一座移民之城,移居臺北市的人們,想要「以臺北為家」,總不免先跌跌撞撞地走過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歲月。似乎,總要長時間地傾聽、理解和擁抱,一個異鄉人才有機會從最初的迷惘和興奮當中,打磨出在地人的情感認同。
這本書,既是為了地處臺北東南隅四獸山腳下這處城區的地方情味而寫,也是為了廣慈社宅對於城市生命衍替的時代意義而寫。因此,以「偏山之城:這裡山綠雨又清」為名,點出在廣慈社宅周遭社區,地處臺北市邊陲,緊鄰信義計畫區旁,與臺灣最時髦繁華的商圈形成強烈對比。又因四獸山環繞,靠山多雨的環境特性。讓此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是非常典型的盆地臺北城市特色。15分鐘可步行至最熱鬧的信義計畫區,10分鐘步行即可遁入幽靜山林,全世界少有城市得有這種特色!
它過去具有城市邊緣的特殊性,不僅是地理性的,也是社會性的,如今因社宅落成,即將在結構上,迎向一個不同的未來。全書內容上,分為「地景」、「聚落」、「社宅」、「人物」、「庶民生活」五個主題,最後推薦適合不同族群的「漫遊路線」,盼讀者親身走進此處,感受它樸實但親切的魅力。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各自的切入點,透過史料、風土地貌的閱讀,和人物觀點的參照,認識此地和臺北的多元面貌。假如你是一個即將落腳臺北的新移民,希望這塊新舊融合的偏山之城的故事,給你認識新家的某扇窗。或許本書也能為你帶來對於這個地方、這座城市,以及即將展開的社宅共居生活的新想像。
內文 : 古老地形、神獸丘陵
眼前所見山湖綠地,皆是自然以及人文交織而成的地景流變。
臺北曾經歷地景劇變。頻繁的斷層活動,以及大屯火山的噴發,造山也造湖,整個臺北因海水倒灌形成海灣、水路出口封閉型成鹹水湖,漸漸又變成淡水沼澤;往淡水的出口爾後再次打開,盆地在數百年前成為陸地。本區位處盆地東側,仍留下低窪濕地,自四獸山所屬之南港山系,不斷流瀉而下的溪流山泉匯聚成大大小小的天然陂塘(請見次節),至清治時期,漢人的農業屯墾,將天然陂塘擴大形成南港山系腳下連綿不絕的人工陂塘,以灌溉東南區的大片農田。但也因南港山系屬於新山,地質非常疏鬆,日常的泥沙沖瀉與亞熱帶暴雨造成的土石流不斷,使陂塘很快便淤積,後來山區的煤礦開發,使得淤積加劇。後期瑠公圳支線引流至此,帶來新的灌溉水源,於是曾經廣袤數百公頃的陂塘,逐漸退化,僅剩數個中大型陂塘。今日,除了南港公園的洩洪池仍留著後山埤的殘餘部分。大都僅餘地名遺緒或轉化為公園綠地,水圳溪流,也已淹沒或者地下化。
很少人知道,臺北最新最潮的信義商圈,居然站在如此古老的地層之上。
廣慈文化生活圈南邊的南港山系(含四獸山、南港山),屬於古老海底沈積地形,經過造山運動才推升成丘。所以,這一帶遠比陽明山區域(七星山系)的火山地形、或盆地他處深厚的河湖沈積地層,歷史更久。
南港山系在斷層陷落後形成單面山,相對陡峭的北側舊稱「錫口山」,即是今天的四獸山。四座山頭從東北到西南,依序命名為虎、豹、獅、象,但海拔僅約100至200公尺,不及陽明山群高聳。
在傳說中,山的命名與風水有關。據說在清代,風水師吳璜來到滬尾(今淡水)尋覓風水寶地,遠眺錫口(今松山)一帶,濃霧中似有一處避風聚氣的好「穴」。為了看個仔細,他跪地禱告,居然真的雲霧散開,眼前旋即出現天獅、伏虎、象捲、豹頭四獸山形。於是,後人在四獸山立碑,刻下「向西伏虎長存千口,吳璜不入淡地 」的碑文作為紀念。可惜,故事流傳下來了,石碑卻早已消失。
大部分人雖喜愛與神獸連結的吉祥寓意,但四獸山究竟像什麼,那真是見仁見智了。一般公認最神似的部分,多半只有北稜延伸到永春崗公園、狀似象鼻的象山,或是西平東高、彷彿猛虎蹲踞的虎山。在地文史工作者陳奕峰先生,以松山國小校歌為證據,主張歌詞中提到山形狀似書法筆架的「筆架山」,很可能也是指四獸山。究竟像動物還是像筆?不如由你自己來定奪吧!
如今,郊山遊憩的新寵
進入千禧年之後,這裏逐漸成為親山步道的首選之一。知名健行路線「臺北大縱走」 ,規劃出環繞盆地五大山系與河濱車道的八段路線,其中第六段便途經此處。沿著文化生活圈南端、南港山系最高峰——九五峰的同名步道往東下行,可一路走到東端的中華科技大學;往西,則可經由拇指山、糶米古道 、土地公嶺、單攻山等,前往麟光站附近的富陽生態公園。而從大縱走官網上標示的路線特色——「四獸合鳴、百萬夜景」,我們不難想像,臺北101與跨年煙火,為此山平添多大的吸引力!
以最主要的虎山步道群為例。若以東邊慈惠堂為始,沿著虎山溪步道或虎山自然步道拾階而上,可抵達虎山生態步道、虎山山腰步道,甚至通往更遠的南港山步道群。若是以西側奉天宮為起點、奉天宮步道為主幹道,將陸續經過虎山120高地步道、吉福宮步道、虎山峰下方與前方步道等支線,再一路直抵豹山。從這兒右轉,是美的世界社區步道;左轉,可步行到復興園步道,接到前述的東側步道群。登山路線,可說是相當錯綜複雜。
數張老地圖,織就一個田園水鄉的回憶
河湖,因自然而生;水圳,由人類所創。從幾張臺北老地圖,可以看到農業地景的肇始和變遷,日治時代,此區達到農業全盛時間,但也早早開啟都市化的腳步。不管自然或是人工水道的逐漸消失,都標記著廣慈地區,郊區邊城農業地景時代的結束,戰後短短二十年間,農鄉水澤的景象完全消失,僅能從稠密街區裡蜿蜒曲折的巷弄和今日的街邊市場,尋覓隱含著的,曾經的水道與溪畔人家。
溯三條溪,探訪時代的上游
水鄉,從未完全隱沒。因為在臺北,遇上彎路總有玄機,通常,底下有河有溪。
四獸山的雨,在廣慈文化生活圈以南孕生出三條溪流。東邊有虎山溪,西邊則是供給今日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的兩道水源:豹山溪、豹山和獅山間的無名野溪。虎山溪與豹山溪往低窪的北邊奔流,在今天後山埤捷運站一號出口附近匯聚成錫口支溝後,續往北流,又在五分埔公園附近與位在今天松隆路的支流會合,最終注入基隆河。
直到1979到1986年間,因應都市規畫,虎山溪、豹山溪和下游的錫口支溝,才陸續被地下化改建道路,分別成為我們眼前的中坡南路、林口街和中坡北路。
三座陂塘,命運大不相同
整個五份埔庄到四獸山腳下,在清領到日治時都以務農為主。不只種植主食稻米,山麓上也曾栽種花卉。 而有田,自然少不了水。這裏的灌溉水源,從依靠陂塘漸漸轉為依賴水圳。
十八世紀初漢人大量移墾後,先善用山邊現成的凹地和池塘,築堤蓄水,形成半人工的陂塘。水利圖上也可見到,由西到東規模較大的陂塘,包括蝴蝶陂、頂陂(永春陂)、中陂、後山陂和東新庄仔陂 。中間三座陂塘,就位在文化生活圈內。
過去,這三座陂塘水量充沛,不但供農業用水,永春陂甚至還是臺灣巡撫劉銘傳餘暇時,遊湖賞景之處 。但陂塘全靠天然降水,再加上取水需求日增、淤積後常被占墾等狀況,水量與面積一直忽大忽小,連位置都時有飄移。因而在乾隆年間成形、水量日益穩定的瑠公圳,便慢慢取代陂塘,成為首要水源。其中永春陂和中陂,雖在日治的「埤圳公有化」政策下,納入瑠公圳系統統一治理,但山上煤渣廢土不斷傾瀉入池,卻讓兩者日益縮減 。三個陂塘,也就走上不同的命運。
社宅西南邊的永春陂,得名自乾隆年間來此開墾的福建永春人(五分埔開墾五大家族之一,相關歷史請參見第二章),又稱「頂陂」。國民政府遷臺後,已經乾涸而被日方整平的永春陂一帶,1953年有松山家商遷至北側,又在南側成立國軍的「永春坡營區」,僅在三十多年前(1985),於永春高中校門右側立起「永春陂原址碑」,紀錄陂塘的舊時記憶。軍營駐紮過的三個單位(裝甲憲兵營、陸軍化學兵和禮炮連)陸續搬遷後,又閒置了十餘年,政府一度考慮在此興建公共住宅,直到2015年才定案,將住宅基地轉往廣慈園區,此處則闢為濕地公園。2020年3月12日,亦即信義區成立卅週年當天,公園正式完工並對外開放。失落的永春陂傳奇,終於轉世重現。
最佳賣點 : 本書將社宅藝術計畫的前期研究與田野調查資料進行彙整編輯,並進行一場以「遷徙」為主題的人文地景書寫實驗。團隊透過藝術計畫,對這座城區的人、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並看見它獨特的城區故事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