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態度: 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 | 誠品線上

建築的態度: 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

作者 阮慶岳/ 王增榮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建築的態度: 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本書為建築評論家阮慶岳與王增榮,針對臺灣戰後十三位重要建築師進行的評論及對談記錄,其中以經典凝視、開東合西、人與土地劃分為三個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建築評論家阮慶岳與王增榮,針對臺灣戰後十三位重要建築師進行的評論及對談記錄,其中以經典凝視、開東合西、人與土地劃分為三個時代── 先是戰後至六○年代、結合現代建築與中國傳統的王大閎、陳其寬、李承寬,以及貼近人性的女建築師先鋒王秋華與修澤蘭;接著是八○年代轉向商品化的資本權力後,後現代主義代表的李祖原、漢寶德,與特立獨行的吳增榮,以及在九○年代引領回歸現代主義的姚仁喜;最後是歷經九二一地震與經濟泡沫化,轉而省思臺灣在地現實與常民文化、回應自身主體的謝英俊、黃聲遠、廖偉立、邱文傑。 透過兩位建築評論家坦率直白的見解,除了得以回顧臺灣建築師面對的處境,洞悉他們如何以設計趨近理想,尋找自身定位以及未來的可能性;同時,更是對照出臺灣建築在面對現代性的全球化挑戰下,既直行也迂迴、蹣跚卻可佩的漫長路徑。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阮慶岳 王增榮作者簡介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與策展人,為美國及臺灣的執照建築師,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退休。著作有文學類《山徑躊躇》及建築類《弱建築》等三十餘本,曾策展2006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並獲2012第三屆中國建築傳媒獎建築評論獎,2015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王增榮建築評論學者、建築藝術設計策展人,現為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曾任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建築師》雜誌編輯、《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總編輯,亦曾任職於漢光建築師事務所。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文 一些後話|王增榮 單向與迂迴─臺灣戰後建築思潮的發展|阮慶岳 ▌ 經典凝看 現代主義舵手,文藝復興人再現|王大閎 傳統與現代交融,空間如水墨流動|陳其寬 「整體建築」的宇宙、環境、居所、人|李承寬 女性建築先鋒,瞻望理性與浪漫|王秋華、修澤蘭 ▌ 開東合西 符號與象徵運用,文化與文明的對話|李祖原 理念與現實並進,建築趨勢的導引者|漢寶德 理性與專業的回歸,現代性接軌的堅持|姚仁喜 混沌分歧的年代,堅持自我的獨聲|吳增榮 ▌ 人與土地 簡化構法與開放建築,個體勞動力的尊重|謝英俊 重啟社區的公共性,時間、土地與人的合一|黃聲遠 「雜木林」的美學,「造化」空間的追求|廖偉立 歷史與記憶的回應,在地實踐的路徑|邱文傑

商品規格

書名 / 建築的態度: 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
作者 / 阮慶岳 王增榮
簡介 / 建築的態度: 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本書為建築評論家阮慶岳與王增榮,針對臺灣戰後十三位重要建築師進行的評論及對談記錄,其中以經典凝視、開東合西、人與土地劃分為三個時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527304
ISBN10 / 6269527309
EAN / 9786269527304
誠品26碼 / 2682105109000
頁數 / 2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00

試閱文字

自序 : ▌ 一些後話

王增榮


許多年前,曾經在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這是漢寅德先生主持、漢寶德先生實際主掌設計的事務所,他們是弟與兄的關係。後來,因為考上研究所,趁著漢寶德先生到辦公室來討論設計,我和他說要離職重回學校進修,當時他的回應是直接地問:「那你要研究什麼?」我也很快回答,因為在大學畢業時的確有想過─臺灣戰後的建築發展。

我想,這可能出乎他的想像吧?因為那時期的建築研究所與建築史有關的研究,最熱門的是古建築以及相關修復的題材,甚至對日據建築的研究都還沒成氣候(就李乾朗先生一個人在開始),而我竟然要研究眼前的建築!他應該覺得驚訝,也很快、很直接地回:「這值得研究嗎?」

我已記不起當時具體的回答,但記得回答的大概。

在大三的上學期,因為設計被擋修,我空出很多時間,因此有更多機會去確認對建築的興趣。在這時期,透過閱讀與思考,我意識到建築原來不僅是一門技術,其實也是文化的一種,它不只如許多設計老師說的是解決或提供基本居住的合宜性,它還潛在著敘述人性所需之精神性的能量。在這以自我學習來填充的空白時期,我曾逐字翻譯地讀了一些建築作品與評論文章,以及許多中文建築論述,其中對我最具啟發性的,則是賀陳詞先生在成大建築系內部刊物發表的文章,以及漢先生主編的建築雜誌,尤其是他的著作。在當時充斥著譯代作的中文建築「論述」裡,上述兩位先生卻能夠以個人的建築認識對建築作品提出獨到的觀察、分析與評論,讓我體會到,我們是可以對建築有見解的,不是只能唯國外的書寫亦步亦趨;而賀陳詞先生開設的現代建築史課程,則讓我確定歷史整理與當下的評論對未來發展的提示意義。

回答的大概是:或許現在臺灣的建築不太起眼,也缺乏觀點,似乎不具研究的價值,但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算值得研究呢?歷史有一種角色是累積觀點,有觀點才能累積,有累積才能比較與反思,否則我們只能跟著外面的思考走,但跟得上他們的風潮,卻跟不上他們的內在理路。因為環境狀況不同,以致於從任何時期開始做都會覺得虛無,也找不到所謂值得記錄(或,歷史)的開端,因為在這些發展裡,永遠都找不到自我的存在,那麼與其擇日,還不如就地開工!

其實現在回想,當時我有這樣的念頭,應該也不完全是自發的。1979年,《建築師》雜誌出了一期一、二月合刊的專輯「光復以來臺灣建築的回顧」,這才是臺灣對本島現代建築研究的開端,這或許也算是建築界對當時本土化運動之安靜的回應吧,我想。1979年,是我應該大學畢業但畢不了業的年份,這專輯對我影響深刻,我認為當年參與編輯這本專輯的先生們,才是當代建築歷史的前鋒。
漢先生聽了回答道:「這應該不容易吧。」再客套地笑了笑就離開。之後,我也完成研究戰後現代建築在臺灣發展的論文。

三年多前,深夜來了一通電話,是阮慶岳,他要和我聊建築、聊評論。

完成論文後,我投身建築雜誌做編輯,在主編王立甫的支持下,推動實名制的評論,這是實踐我前述提到的觀點─沒有評論的累積,就難有歷史的書寫。以前我們以為歷史是絕對權威的定論,現在我們瞭解,歷史只是撰寫者相對整體的評論,是供參考之解讀的一種。可惜的是,中文的文化圈裡,或許儒家影響已經出神入化,輩分意識深入骨髓,許多朋友或許學問有好幾馬車,談及評論,卻常有意無意地狂丟書包,繞了一圈又一圈,對點評的作品只像蜻蜓般點水般帶過,這現象讓我有點失望。

那一夜,阮慶岳也談到這個失望。

我認識阮慶岳,比離開漢光更早幾年,他是我最早認識的他校學生。那年夏天是我們最後的暑假,我與阮慶岳(還有他的同學陳珍誠,目前淡江大學的教授)不約而同到漢光事務所工讀。報到後,隔天三個人就到嘉義教師會館住了一個月,做古建築的測繪。畢業後,他們出國就少了往來,十幾年後,才重新聯繫,兩人之交一向是君子般清淡,不過,又不約而同地,彼此也對觀察與評論建築有興趣。

電話裡的阮慶岳有點激昂,說著如果我們有共識,要不要辦個公開的評論講座,以對談的方式做沒有遮攔的直率評論?我覺得這主意很好,也是我長久以來希望做的事,馬上答應了。然後,他說怕隔天我們會後悔,他要儘快公開這個想法。後來,我們真的沒有反悔地完成了這個構想。過程中,為了保持觀點的獨立性,我們決定只討論人選,講好不事前交換看法,希望能展現觀點的多樣性,我們也做到了。最後,就是這本記錄的誕生。

這是我們拋出的一塊磚吧(我沒問阮慶岳同不同意這是塊磚),希望能夠引起更多漣漪。

這也是我與阮慶岳相識四十年之際,合力完成的第一件事。雖然,我們在許多層面觀點不完全一致,但能夠不一致地合成一本書,我覺得真是快意,不過,他會不會也這樣想,我是不知道!

試閱文字

內文 : ▌單向與迂迴:臺灣戰後建築思潮的發展

阮慶岳


引言:伴隨時代背景演化的臺灣現代建築發展

1999年五月科學月刊中,臺灣交通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何子樂,發表一篇名為〈單向與迂迴〉的文章。他指出許多自然現象中出現如箭靶或螺旋的圖案,其實是一種生物系統必須經由振盪性反應,以達成自身演化與生存的必然手段。

他以心肌自律搏動為例來作說明。心肌收縮神經波訊在軸突(axon)的傳遞運作,有著兩大特徵:其一是沿著神經軸突有一波電流(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傳遞,其二是軸突在一段時間後必須重新調整(recovery),才能發揮下一訊號的傳送工作。這種單向前進與迂迴調整,彼此不斷更替的重複現象,是使許多自然現象得以聚集能量並演化,以繼續在宇宙中存在的原因之一。

若以同樣的現象模式,來觀察臺灣戰後的現代建築演化歷程,似乎亦可見具有同樣類似現象的痕跡。基本上,臺灣的現代建築發展,也伴隨著時代背景,在單向與迂迴間不斷更替演進。單向指的是意圖現代化的學習模仿,迂迴指的是對自體位置何在的思索與反省,兩股力量交替演譯,建構出臺灣當代建築直行又迂迴的時代身影。

1945年日本撤離臺灣,結束長達約五十年的統治。日本自身的現代建築發展,因為明治維新全面西化的積極態度,而能與整體的現代化進程同步,有著鮮明的成果。然而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因帝國主義思想的主導,現代建築往著模仿歐陸古典風格、宣揚國家權力符號的方向發展,使得發展步伐出現歧異。臺灣因此間接受到影響,同時期出現許多具有濃厚仿西方古典與權力符號的公共建築,加以當時建築師的主導角色,幾乎全由日人掌控,因此在二戰結束及日本撤離臺灣後,留下了建築師專業角色的真空狀態,因而與現代主義脈絡的發展,有著時空相對斷離的現象。


二次戰後的第一次迂迴期:追求新的建築空間,回歸歷史文化主體

戰後至六○年代末期,第一批銜接上來的,是隨國民政府撤守臺灣、主要來自上海的建築師們。其中,包括王大閎、楊卓成,或是來自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張肇康、沈祖海,在帶進新的建築工法與觀念時,亦企圖將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作結合,這可以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1953)、楊卓成的圓山大飯店(1961、1971)為例。這時期想接續傳統語彙的意圖清晰可辨,尤其如何使用鋼筋混凝土展現木構美學的辯證,有著戰後第一階段的迂迴期成果,其在時代的位置上,也符合當時國民政府來臺後,亟欲在臺灣「重建法統」的政治權力道統思維。

這時期作品可以王大閎的「建國南路自宅」為例。王大閎受業於包浩斯(Bauhaus)的創始人葛羅培斯(W. Gropius),能夠與現代主義核心脈絡直接相承,「建國南路自宅」以清水紅磚承重牆為主要構造系統,意圖將源自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現代主義的玻璃方盒子,作出兩個重要的轉換,一是材料與工法的在地化─砌磚實牆取代玻璃帷幕牆、RC構造取代鋼骨構造─以符合在地的經濟、工業與氣候條件;其次,除了依舊維繫密斯一貫簡潔、流動的風格,也與中國居家的傳統空間觀念作結合。

另外,就是在1955年動工興建,以貝聿銘為首、張肇康與陳其寬共同合作的東海大學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東海大學校園的建築群是以中國北方民居建築為藍本,用合院與中軸線作規劃基本觀念,在造型上坦率表現結構與構造的關係。其中,包括極具現代感的路思義教堂,這座可能是以諾亞方舟為原型的設計,對以結構與構造為尚的現代主義美學價值,作出純粹的敬禮,而外牆披覆的黃色琉璃瓦,以及微微弧起的曲線條,又遙遙與中國傳統建築作對語。


第一次單向期:積極向世界同步學習、開始湧現的鄉土意識

其後的七○年代,是接受美國與日本影響的第一次單向階段,也是臺灣戰後自己訓練出來的建築師,開始嶄露頭角的起始點。這時期的發展,著重於與世界同步的學習,主要軸線有二:一是以前期柯比意(Le Corbusier),例如薩伏瓦別墅(Villa Savoy)、紐約白派(New York Five),以及路康(Louis Kahn)等建築風格及思潮系統為學習對象,例如漢光/漢寶德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系列(天祥青年活動中心/1978),與李俊仁、王立甫的一些縣立文化中心;另外則是受到日本風格、尤其是丹下健三帶著蠻橫主義(Brutalism)風格影響的建築師,例如吳增榮的「東勢鎮公所」(1980),與其他自六○年代後期起,就陸續開始發展的優秀作品,如劉明國的「羅東長老教會」(1965),以及吳明修的「臺北醫學院實驗大樓」(1965)等作品,顯現出一種追求與國際建築語彙對話連結的嘗試。

七○年代,臺灣遭受到一連串國際局勢衝擊,例如與日本衝突的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與日本斷交,以及最關鍵的1978年十二月與美國斷交,造成了整個社會政經環境的動盪。郭肇立在文章〈戰後的臺灣建築文化〉裡,對這樣的時代背景,以及因而引發在文化(包括建築)上的全面衝擊,有著清楚的說明:

總之無可否認的是,臺灣人民對鄉土主義的覺醒是發生在這個敏感而騷動的七○年代……七○年代臺灣的傳統建築運動,其實真正的作用在於作為一種凝聚鄉愁情緒的象徵,藉此建構自主性,它可以被用來團結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沒有族群差異,共同攜手渡過當時國家的外交困境。此時期的臺灣鄉土建築運動與中國傳統建築熱相結合,缺乏直接對本土社會的省思與批判,而是溫和地、浪漫地抒情懷鄉,族群之間沒有藍綠意識型態,在思古幽情的臺灣古厝上共同尋求「中華文化」的慰藉。
從文學界出發的鄉土運動,也在七○年代的末期,開始影響建築界的觀點,同時間接醞釀著八○年代起、風起雲湧的「後現代主義」風潮。


第二次迂迴期: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引入,自體文化何在的辯證

這些因為國家主體意識動搖,因而積累內部的能量與矛盾,間接地醞釀起對「自體文化」何在的質疑,與期待對之再定義的社會需求。自八○年代起建築業受到商品化的衝擊日增,美國所主導的後現代主義思潮,結合了臺灣對自體文化尋求再定義的呼喚,對建築界產生後續衍伸的極大影響。另外,臺灣建築方向的主導權力系統,逐漸由國家的政治權力系統,轉向商品化的資本權力系統,商業建築也逐漸取代公共建築的角色,成為城市的地標性新權力象徵。

這時期以「後現代主義」風格為體、意圖尋找與中國傳統或臺灣本土連結的嘗試,可分別以李祖原的「宏國大樓」(1990)、「大安國宅」(1984),以及漢光/漢寶德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為代表,也可視作臺灣戰後現代建築的第二次迂迴階段。

這階段的建築風格,無論是中國概念的抽象轉化手法,或是對更接近臺灣真實地域位置的閩南傳統式樣的轉譯思索上,都有更成熟的省思成果,另外,也見到原本多用於政治權力建築上的傳統建築語彙,被大量轉用到商業與民間的建築上,可視為一種對符號與道統權力性的破解與下放。

李祖原是此階段的代表人物,也是臺灣近代建築史中,大眾最熟悉、最能引發討論的建築師。這與他經常處理具有永恆性格的建築,並擅長以符號張揚這樣的權力特質有關。例如代表商業資本權力的「臺北101大樓」(2004),以及代表宗教權力的埔里「中台禪寺」(2001),以及代表政治權力的「國民黨黨部大樓」(1998),都鮮明的將李祖原與他藉由建築所代表的宏大權力,一起傳揚銘刻入社會大眾的腦海裡。

在全球化商品主導的大環境下,若將李祖原說成是臺灣第一位具有明星架勢、符合這樣時代潮流的代表人物,大約絕無二選。這固然與李祖原個人氣質有關,同時也肇因於他一以貫之、堅持將中國文化以符號方式,結合入現代建築風格,所標誌出的清晰可辨識性有關。

將熟悉的傳統視覺符號(斗拱、馬背、寶塔、龍等)置入當代建築的手法,也觸及一個辯證問題─傳統的建築與文化,能否以「非理性」的符號與象徵方式,運用到現代建築上?這同時挑戰了兩件事,第一,現代建築是否需要與傳統建築積極建立對話的連結性?第二,現代建築該不該允許符號與象徵的出現?

李祖原的角色與意義相當分歧也多元,他在建築中大量運用的符號與象徵,違逆了包浩斯以降的現代主義主流傳統,雖然為他招來許多批評,也同時挑戰了現代建築因為放棄符號與象徵,而失去和一般民眾溝通的時代問題。


第二次單向期:多元文化發展、回歸現代主義

九○年代啟始前,臺灣政經環境有著劇烈的轉變,包括1987年七月解除臺灣地區戒嚴、1989年開放政治團體及政黨的組設、1991年核准十五間新銀行設立等,為臺灣建築的發展,鋪陳了一個允許與鼓勵百花齊放的政經環境。

郭肇立的同篇文章,也敘述了這時期興起的文化多元現象:「八○年代之後,由於臺灣社會戒嚴體制的鬆動,後現代主義在臺灣開始蔓延,去中心主義、多元價值的要求,弱勢族群抬頭,要求權力再分配:女性、同志、工人、眷村、客家、原住民等社群的主體性與身份認同的問題等,一時成為臺灣社會普遍關懷的議題。」

當時正逢臺灣房地產在八○年代末期的景氣高峰,新臺幣幣值處在歷史最高點,臺灣的GNP(國民生產毛額)與先進國家差距縮短(1995年臺灣GNP世界排名第十八位),而美國反而處在八○年代後期景氣低點,於是建築專業人員大量由美國為主的西方社會「反向移民」回臺灣,迅速主導以臺北為中心的設計風潮方向。

時代政經條件的理想配合,加上海外回來人員的專業強度與數量前所未見,帶回來所謂「橫向移植」的美學、材料、理論觀念。這股在九○年代激盪湧現的浪潮,不只在風格上改寫設計面貌,更配合都市新興中產階級的需求,提出一種新興的美學觀,無論是以誠品書店為首的都市公共及商業空間,或是大量的私人住宅空間案子裡,一種都會的、中產精緻的、與全球接軌的美學風格,很清楚地在九○年代以臺北為中心的都會區逐漸醞釀成形。

當時,為首者是由美國為主的返臺建築專業者,以及表現也並不遜色的本土設計人,這批設計人大半以室內設計作出發跳板,許多也逐漸轉成建築室內雙棲並行的經營型態,品質快速提升亦是這時期重要的表徵。

九○年代有兩波可觀察的力量,一波是以姚仁喜、簡學義為首,提出回歸現代主義的路線,以及另外先是以室內設計作出發跳板,以現代主義為依歸、逐步介入建築領域的龔書章、林洲民等人,二波設計人在語彙與美學上,都呈顯出精準的能力,可視為臺灣第二波的單向階段。

這波單向直行現象,可以姚仁喜的「大陸工程總部大樓」(1999),與簡學義的「鶯歌陶瓷博物館」(2000),來作代表說明。姚仁喜九○年代起的系列作品,與全球化趨勢積極對話,風格語言不尋求與在地文化符碼連結,與國際脈流互聯對話的意圖清楚可辨,也一直能對材料與工法認真學習與嘗試,同時提升了臺灣現代建築技術面上本來匱乏的成績,同時逆轉了八○年代與商業主義有些過於密切連結的後現代主義趨勢。


第三次迂迴期: 經濟泡沫與九二一地震、常民建築與社會意義的建構

這樣有如百花齊放的現象,到了九○年代後期面臨經濟的泡沫化,對建築發展有著直接的打擊與頓挫,但是泡沫經濟對社會在生活與經濟面的直接衝擊,也喚醒了過往對經濟過度樂觀的泡沫迷思,讓社會有機會從某種脫離現實的虛假狀態,更踏實的回歸到真實面。

政治權力與商業機制,曾經建構並支撐臺灣建築發展的價值觀,而這個體系經過大環境的衝擊變動(經濟泡沫化、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原本價值觀的潰散,以及如何能重新建構的自我質疑與挑戰,更引發建築界內在的辯證與矛盾,例如對在地與全球關係的思考,以及對建築的文化、社會與現實意涵何在,做出各樣的反思與檢討。

謝英俊、廖偉立、黃聲遠、邱文傑等人,是這一波迂迴現象的代表建築師。謝英俊早期客家文化的系列作品(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美濃客家文物館),呈現他與在地文化接合的嘗試,後期則對資本主義架構下的全球化現象,以及非都市(鄉村)社區被資本邊緣異化等現象,提出他的應對思考。其中「邵族自力建屋」可以見到用簡單材料與工法,蓋出合乎經濟條件與環境美學的作品,其中更隱含對人類文明走向的思索與質詢。

黃聲遠長期以宜蘭為實踐基地,對以臺北為中心的建築美學觀,提出逆向的挑戰與互動思索。他的作品對應宜蘭的農村(非都會)社會與自然環境,在建築材料、語彙與美學觀上,都提出與真實情境更加貼近的建築回答,同時約略見出作品中,對當代建築商業語彙充斥現象,所提出的批判態度。
二人同時選擇一個非都市(南投與宜蘭)的戰略位置,來實踐自己的建築,這雖然使他們不易取得由資本投注的案子(例如建設公司主導的商業建築案),但也因此有機會脫離商業機制美學觀的掌控,能夠更貼近底層的社會現實,發展出具真實意義的建築路線。

這也是第三波迂迴期,最重要的意義所在。尤其在第一、第二波的迂迴期,建築操作的回顧與定位所在,都是以傳統與文化符號為主訴求點,第三波的主要思索,卻轉目到社會現實的議題上,也就是對於臺灣建築的自體發展位置,由先前文化符號的轉譯操作,轉向到對社會現實需求的對話上,其中對在地常民現實文化的重視,標誌出這階段的特殊意義性與最值得注意之處。

這波段的身影絡繹不絕,包括姜樂靜、劉國滄、大藏(甘銘源+李綠枝)與新生代的曾志偉等,皆有對在地常民或環境的著力對話意圖;同時間,另一波以單向直行為目標的力量,也繼續醞釀前行,這包括有楊家凱、黃明威、郭旭原/黃惠美等人,延續著現代主義在臺灣的發展,繼續與全球走向積極對話,也預告下一波直行的必然湧現。

這其實也顯露此刻臺灣中生代的路線徬徨,即是對於自己的建築作為,究竟應該單向或迂迴的思考,可能要比他們的前世代有更多複雜與矛盾的抉擇猶豫。然而,這樣的矛盾究竟會使這世代的建築師們,集體的因此迷途棄械?或是,因而得以破解這兩個力量的歷史分歧,找到一個更可堅持的結合位置點?恐怕都是值得後續作觀看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最直白犀利的評論對談.直擊13位建築人的核心價值.鋪陳臺灣現代建築史的半世紀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