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管教: 激發動機! 父母將不再需要費心管教 | 誠品線上

Motivate! 8 Secrets of Successful Parenting

作者 Peter F. Tan-Chi/ Deonna Tan-Chi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再管教: 激發動機! 父母將不再需要費心管教:家,是門訓最重要的環節!從這對教養極成功的牧者夫婦身上,你將看見盼望!成功教養的8個秘訣,幫助你建立榮耀的家庭。好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家,是門訓最重要的環節! 從這對教養極成功的牧者夫婦身上,你將看見盼望! 成功教養的8個秘訣,幫助你建立榮耀的家庭。 好評推薦: 「一航在提到牧養和門訓時,我們經常把目標對象設定為教會的弟兄姊妹,但是卻很少去思考:『牧養和門訓應該是從自己的孩子開始。』如果我們可以調整自已、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下一代,我相信這必然可以帶出極大的影響力與長遠的祝福。」 ──黃國倫牧師 台北101教會主任牧師 「這是當前台灣的家庭、教會非常需要的一本書,正當台灣的家庭受到社會世俗潮流陇烈的衝擊,這本書的教導將帶給我們一股穩固的力量,其中的教導證實是普世教會可以使用的通則。透過這些教導可以建立一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願神使用這本書成為華人教會的祝福。」 ──鄭博仁牧師 高雄浸宣武昌教會牧師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一航在提到牧養和門訓時,我們經常把目標對象設定為教會的弟兄姊妹,但是卻很少去思考:『牧養和門訓應該是從自己的孩子開始。』如果我們可以調整自已、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下一代,我相信這必然可以帶出極大的影響力與長遠的祝福。」 ──黃國倫牧師 台北101教會主任牧師 「這是當前台灣的家庭、教會非常需要的一本書,正當台灣的家庭受到社會世俗潮流陇烈的衝擊,這本書的教導將帶給我們一股穩固的力量,其中的教導證實是普世教會可以使用的通則。透過這些教導可以建立一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願神使用這本書成為華人教會的祝福。」 ──鄭博仁牧師 高雄浸宣武昌教會牧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彼得、陳利安陳彼得 博士(Peter Tan-Chi)菲律賓極具影響力的華裔牧師,創辦快速增長的「基督使命團契」教會(CCF),除了有菲律賓的7萬多名會友,植堂更遍佈北美、澳洲、中東和亞洲各地。他也創辦了菲律賓頂尖房地產開發公司、大師學院(Master Academy,第一個榮獲菲律賓教育部和美國認可的在家自學計畫)、生命學院(Life Academy),旨在與眾家庭共同培育擁有基督品格的學生。陳利安(Deonna Tan-Chi)菲律賓在家教育先鋒、特會講員、婦女與家庭輔導員、聖經教師和主的門徒。和陳彼得幸福結縭逾44年,5個兒女均家庭美滿且一起服事主。目前有20個可愛的孫子女。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致謝 序 【介紹】 本書特色與概述 【祕訣一】 以身作則 作榜樣的原則:我們是兒女效法的對象 【祕訣二】 坦誠溝通 坦誠溝通的原則:坦誠溝通打開孩子的心門 【祕訣三】 時間 時間的原則:時間建立關係 【祕訣四】 親密 親密的原則:關係愈親密,影響力就愈大 【祕訣五】 願景 願景的原則:有願景才會有方向和目標 【祕訣六】 肯定 肯定的原則:肯定激發正面的改變 【祕訣七】 教導和訓練(第一部:訓練順服) 訓練的原則:有效的訓練 能使兒女順服並內化價值觀 【祕訣七】 教導和訓練(第二部:刻意) 刻意的原則:生活方式的訓練有助於內化價值觀 【祕訣八】 交託 交託的原則:惟有神能改變孩子的心 附錄一 證明聖經為真的證據 附錄二 幫助孩子與神連結 注釋 關於作者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再管教: 激發動機! 父母將不再需要費心管教
作者 / Peter F. Tan-Chi Deonna Tan-Chi
簡介 / 不再管教: 激發動機! 父母將不再需要費心管教:家,是門訓最重要的環節!從這對教養極成功的牧者夫婦身上,你將看見盼望!成功教養的8個秘訣,幫助你建立榮耀的家庭。好評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209601
ISBN10 / 957920960X
EAN / 9789579209601
誠品26碼 / 2682125672003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家,是門訓最重要的環節!
成功教養的8個秘訣,幫助你建立榮耀的家庭。

試閱文字

內文 : 本書特色與概述
你無法改變你的祖先,但可以影響你的後代


這本書為何如此重要?
每個人都會留給後代一些東西。我們會留下什麼?我們要把什麼傳給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是金錢、不動產、事業這類物質的東西?還是能夠長遠流傳的產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只有短暫的價值嗎?還是能存到永遠?

兒女是神所賜的美好禮物,是神託付給我們的,將來祂會要我們為如何養兒育女、為兒女留下什麼產業向祂交帳。事實上,無論我們留給孩子什麼,都會產生永恆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遠大過學校、教會、班上同學、同儕、媒體和其他環境因素。1然而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家庭瀕臨瓦解,家庭的結構在各方勢力夾擊之下岌岌可危,這些勢力包括離婚、父親缺席、毒癮、單親,以及夾帶扭曲價值觀的社群媒體。

英國人類學家約翰‧昂文(John D. Unwin)針對在四千年間起伏跌宕的八十個文明進行深入研究,最後發現這些文明的衰亡有一個共同因素:家庭敗落。其中壽命特別短,只存在一個世代就滅亡的,背後原因還是和家庭有關。

其實早在1789年,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就在他著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提到羅馬帝國衰亡(在他寫書之前一千五百年)的一大原因,就是離婚率快速升高,人類社會的基礎──家庭──遭到破壞。3
你手裡的這本書並不是一般的教養書。這本書有幾個特色:

提供的祕訣都經過驗證並證實有效
這些原則都是來自聖經,不受時空限制,而且保證有效。我們會稱作「祕訣」是因為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些人或許已經知道,但不曉得如何運用。

我們等了四十年才開始寫這本書,裡面的原則都是經過我們的檢驗並證實有效,不僅對我們家的孩子有效,我們也看到對別的家庭也有效。這些原則都是經過實際的應用,最後證明是有效的。

我們把這些原則先應用在我們家
蒙神恩典保守,我們五個孩子長大後都成為敬畏神、愛神、樂意討神喜悅、有責任心的人。他們現在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也很用心在教養他們的下一代。

我們的兒女也使用這些原則
我們的兒女也正在使用書裡的原則,期待養育出快樂、敬虔的兒女。這本書就是我們全家一起寫的,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述說實踐原則的過程。有幾個孫子女也提供他們的故事,貢獻一己之力。

還有很多家庭也在使用這些原則
基督使命團契菲律賓總會和遍佈世界各地的衛星教會,也有很多父母在使用這些聖經原則,我們也看到他們的家人生命被翻轉、變豐盛。種種結果讓我們相信,這些絕非空泛的理論,充滿虛假和空洞的承諾,而是通過檢驗並證實有效的原則。

這些原則都是普世通用
我們家是由兩種人種和兩種文化組合而成:彼得是住在菲律賓的亞洲人,利安是住在加拿大的高加索人。父母的差異已經這麼大,卻還要養育一群兒女,困難度之高不言可喻。但這些原則不只在我們家有用,在我們世界各地的分堂點也都證實有效,帶來的結果也令人振奮。

這些原則也適用於沒有兒女的單身人士
這些原則也能用來引導並激勵人發揮神所賜的潛能。倘若你渴望影響並激勵人去積極改變世界,那這本書你絕對適用。

試閱文字

自序 : 教會裡和社會上有很多人都在等這本書出版。「家庭」不只是我們國家的核心價值,也是亞洲和世界許多國家的核心價值。但我們卻看到很多家庭失去功能,父母不是缺席,就是沒有樹立好榜樣。我們的社會病了,因為我們的家庭不健康。我非常期待這本書的問世,也與陳牧師和師母一樣,相信當我們教養孩子愛主、順服主,我們國家的改變絕對是指日可待。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從果子就能知道樹。同樣,從敬虔的兒女就可知道父母的教養是成功的。求神讓每個家庭、每個單親父母、每個隔代教養的祖父母,都能歡喜看見孩子長成敬虔愛主的人。然而放眼望去,世界上並沒有一所專門在教導養兒育女的學校。許多父母承認,他們在教養的過程中都是跌跌撞撞,只能從錯誤中學習。

陳牧師伉儷合著的這本教養新書不僅強調聖經原則,也給予父母務實的忠告,提供從小訓練兒女的各樣原則。這本書可讀性高、內容活潑,有很多個人的小故事和見證,是養兒育女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約書亞的世代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就是沒有預備他們的下一代。在約書亞記廿四章31節和士師記二章7節,我們讀到約書亞在世期間以色列人事奉耶和華,但他們卻沒有教養出敬虔的下一代。「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師記二章10節)

身處廿一世紀,我們是否也正在犯同樣的錯誤?為了事業的成功,甚至是為了服事犧牲掉孩子,本末倒置。

我很感謝這本書具備了三個特色:

出自聖經。書裡提供的原則和教導都是出自神的話,每個原則都有經文根據,值得我們反覆思想。

非常務實。內容都是陳牧師伉儷及其兒女──從年幼到成年──和孫子女的經驗。

有改變的力量。這些原則改變了陳牧師一家人的生命,同樣也能改變你們全家。

建議閤家一起閱讀並討論書裡的原則,互相鼓勵,就像使徒保羅鼓勵提摩太。提摩太從小由敬虔的母親和祖母扶養長大,人生有很好的開始。祈願這本書能幫助為人父母者也能像這樣從小引領我們的孩子。
我和內人莎莉(Sierry)都很感謝陳牧師伉儷寫了這本非常寶貴的書,也一起為閱讀這本書的人禱告。

主內末肢
以法蓮‧滕德羅(Efraim Tendero)
世界福音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秘書長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