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臺灣守著歷史系列 II: 林鐘雄金融論文集 | 誠品線上

守著臺灣守著歷史系列 II: 林鐘雄金融論文集

作者 彭百顯/ 編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守著臺灣守著歷史系列 II: 林鐘雄金融論文集:「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鐘雄伴隨臺灣經濟起飛轉型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臺灣,守著歷史」--彭百顯林鐘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鐘雄伴隨臺灣經濟起飛轉型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臺灣,守著歷史」--彭百顯林鐘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家,他的一生辛勤耕耘著經濟相關方面,以社會知識份子或改革者的身分,追求更遠大理想的抱負於經濟專業領域,貢獻所長於臺灣。他關懷臺灣,在許多重大的社會公共議題上,提供見解建立體制,推行政策,改善經濟資源配置,釋放經濟要素活力,促進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並提昇經濟公平、社會正義;在這些領域的政策辯論中,林鐘雄老師勤勉守護臺灣經濟,留下許多嘔心瀝血的著作,可說是於當代供作臺灣經濟發展前進的墊腳石。讀者可以發現,本書主要的內涵即在呈現這方而的價值:臺灣經濟史上的歷史意義。 此兩大系列書是林鐘雄老師除大學教科書、專書以及委託研究專題之外,由其所遺留相關論述彙集而成的重要著作,是觀察當代臺灣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研究臺灣20世紀下半葉經濟發展史和經濟思想史的重要一環。系列II是金融論文集,包括貨幣經濟領域以及專題研析,論述內容之性質再區分為貨幣思潮:理論與政策、貨幣學派:弗利德曼、金融環境與金融情勢、金融體制與金融市場、利率與貨幣政策、匯率與外匯問題等六個單元。本系列書之論述皆與臺灣經濟社會的進展有關,這是一部主要以林鐘雄之時代(1960一1990年代)對當時臺灣經濟發展過程觀察論述的著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鐘雄(1938-2006)林鐘雄獨鍾《約翰・克里斯多夫》,他所著的《貨幣銀行學》與《經濟學》中,每一章皆擷取了《約翰・克里斯多夫》片段佳句作為前言,文句中既滌蕩了年輕學子正在滋長的心靈,從中亦透露出他深厚的人文氣息。在嚴肅的經濟理論之前,也許林鐘雄教授要告訴我們的,還有更多。林鐘雄曾服務政府、學界,金融業,投注研究政策措施的幕後協助改革,領導財政部金融研究小組致力金融自由化,推動金融市場運作機制。極力推動經濟現代化,建言無數。他執教鞭四十年,桃李成群,培育出許多臺灣經濟金融菁英;晚期進入玉山銀行為首任董事長,並為中央銀行理事、常務理事,總統府國策顧問,創辦臺灣智庫,及擔任臺灣財務金融學會理事長、臺灣經濟學會理事長、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彭百顯/編者開南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文化大學銀行系兼系主任中興大學及文化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財政部金融研究小組研究員臺灣省合作金庫高級專員、調查研究室副主任立法委員(第1、2、3屆)南投縣縣長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李登輝民主協會秘書長《民報》社長臺銀綜合證券(股)公司獨立董事臺灣銀行(股)公司獨立董事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林鐘雄論文集II 金融論文集 目錄●【總編輯序】守著臺灣.守著歷史 林鐘雄勤勉耕耘一生的寫照● 林鐘雄生平紀要一、貨幣思潮:理論與政策● 貨幣政策與經濟發展(譯)(196912)● 貨幣政策有效性的論爭(197112)● 試論貨幣政策的工具(19722)● 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19724)● 貨幣主義者與非貨幣主義者的論爭(19727) ● 貨幣市場與貨幣政策指標(19727) ● 論貨幣、資產調整與經濟活動(19728) ● 論美國經濟大恐慌(197212)● 論對當前貨幣政策的幾種看法(1974429 及430) 二、貨幣學派:弗利德曼● 弗利德曼論「以法則替代權衡」(19713) ● 弗利德曼論國際收支(19714)● 弗利德曼論貨幣(19723)● 唯貨幣論者的貨幣史觀(19726)● 弗利德曼的反凱因斯革命淺說(197611)三、金融環境與金融情勢● 從貨幣供給看1964 年的金融情況(19655) ● 二十年來之臺灣金融與物價(19665) ● 黃金風潮與黃金二價試析(19684) ● 法郎危機試析(196812)● 特別提款權是什麼?(197311)● 韓圜貶值之經濟意義的初步分析(1974129) ● 淺釋通貨膨脹(1975914) ● 韓圜貶值及其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1980113) ● 論我國基本金融環境的變化(19826) ● 當前幾個金融問題(198412)● 當前國內金融情勢及其展望(19902) ● 東亞金融危機的省思(19989)● 人民幣若貶 牽動後果嚴重(1998914)四、金融體制與金融市場● 論金融媒介機構(19731)● 對健全證券市場的幾點看法(1973416) ● 試析最近股票價格變動的經濟因素(1974225) ● 貨幣數量與股票價格(1974423) ● 對「貨幣市場」的幾點看法(1974815) ● 「貨幣市場」與金融改革(1975118) ● 貨幣市場淺說(1976229) ● 貨幣市場的組織(197637) ● 我國金融制度的問題及改進之道(1985216) ● 農業金融與整體金融體系之關係(19853) ● 合作金融與整體金融體系之關係(19869) ● 銀行拒收大額存款問題之商榷(1987425) ● 中小企業金融與一般金融之比較(19889) ● 臺灣的新銀行與其對中國大陸的關係(19921027)● 我國創建區域金融中心與兩岸經貿關係(19953)● 銀行在今後我國經濟發展上所能扮演的角色(19966)● 專訪:股市順其自然,匯市有必要守(1998819) ● 專訪:銀行該倒閉的就倒閉(199939) ● 以時間空間重新審視金融秩序(199952) ● 專訪:部分新銀行逾放依舊嚴重(199995) ● 專訪:房市不振波及金融業 引發嚴重惡性效應 (200087)五、利率與貨幣政策 ● 降低利率後的新趨勢(1975224) ● 貨幣供給增加率應逐漸達到20%的水準(1976104)● 對降低利率及當前金融情勢的看法(19761022) ● 論再降低利率的經濟意義(19761215)● 降低利率後的新情勢(197741) ● 當前的利率政策與經濟環境(1977610) ● 新貨幣政策行動的剖析(1979516) ● 「放鬆信用」後的貨幣問題(1979529) ● 分析央行綜合性新貨幣政策的行動背景效果及其展望(1979822) ● 國際經濟變局下我國的利率問題(19804) ● 調整銀行利率的新意義(198116) ● 利率自由化與我國貨幣政策的展望(19812) ● 利率自由化的背景及其問題(19813) ● 銀行利率自由化的衝擊(19864)● 貨幣供給額問題與政策(1986527) ● 物價上漲、預期升值與緊縮政策(1992611) ● 專訪:降息有助提振經濟(2001104) 六、匯率與外匯問題 ● 如何穩定幣值與物價以促進經濟之成長(19732)● 試論新臺幣對美元升值(19733)● 新臺幣對美元升值是否合理?(19734) ● 對新臺幣對美元再升值的看法(197381) ● 目前不是新臺幣貶值的時機(1974331) ● 從新臺幣不貶值論當前的財經措施(1975224) ● 調整匯率的經濟效果(1975127) ● 日圓升值新臺幣升值(197874) ● 升值與機動匯率下的新經濟情勢(1978711) ● 匯率機動調整對工商業經營的影響(19788) ● 機動匯率與我國經濟情勢(19788) ● 匯率變動與中小企業經營(197812 及19791) ● 我國外匯存量激增之原因、對策及展望(19863)● 當前我國的匯率問題與動向(1986824) ● 省思我國的外匯問題(198612)● 新臺幣的匯率問題(19871)● 外匯自由化對我國經濟金融的影響(19897) ● 當前匯率問題的一些反省(1992530) ● 試析以新臺幣作為貿易結算工具問題(1992616)七、專題研析十年來臺灣的貨幣與物價(1955-1964)附錄:紀念緬懷林教授 ● 附錄1 彭百顯,〈一代經濟學宗師的終身職志:自由〉● 附錄2 林鐘雄之著作要覽 0

商品規格

書名 / 守著臺灣守著歷史系列 II: 林鐘雄金融論文集
作者 / 彭百顯 編
簡介 / 守著臺灣守著歷史系列 II: 林鐘雄金融論文集:「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鐘雄伴隨臺灣經濟起飛轉型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臺灣,守著歷史」--彭百顯林鐘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563128
ISBN10 / 9864563122
EAN / 9789864563128
誠品26碼 / 2681727788006
頁數 / 1035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5X23.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貨幣思潮:理論與政策
貨幣政策與經濟發展(譯)
一、引言
低所得的開發中國家,並非在晚近始體認成長的可能性,而且成為正在極力推動成長的唯一集團。世界上,高所得的已開發國家,也對這種目標給予前所未有的注意。他們長期以來,即已認識成長的可能性,而且實際上也有這種經驗;但是在此之前,他們從未將推動經濟或長,認為是公共政策中重要而迫切的目標。當然,假若認為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在尋求其加速經濟成長上,所面對的問題並無重大的差別,這是錯的,因為他們實際上有重大的差別。然而,他們彼此也有相似性 — 遭遇問題的相似性,選擇政策的相似性,甚至結果亦有相似性。這些相似性與差別均應給予重視。
二、貨幣政策的限制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央銀行及中央銀行政策在推動經濟發展與或長上,只能扮演中庸的角色。假若真實產出的成長只需以貨幣購買,則中央銀行不但容易解決這項問題,而且能迅速解決這項問題。因為,大概不會有落後到不能供給大眾所需貨幣數量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能創造無限數量的貨幣,供政府及民間部門投資,或其他支用的貸款基金。甚且,假若中央銀行願意的話,可能將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的利率,降低至資金充裕國家的利率水準之下。但是,真實成長顯然並非只依賴貨幣購買。真實產出與真實所得只能憑真實資源而生產。只有真實資源增加、動員及更有效地利用,真實產出才能增加。
為著證實這項觀點,只需舉述在決定成長計劃中,扮演主要角色的若干真實因素就夠—其中少數因素甚至是無形的:現存生產資源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農業及各類工業技術的改進;以科學的態度及實踐替代因襲、墨守成規;以改善營養、健康、教育及發展企業家精神提高工人生產力;創造企業家及經營者階級;獎勵創新及生產力的鼓勵制度,提高真實儲蓄及資本形成率;安定、誠實而有效率的政府等等。簡言之,多數開發中國家所需要的是:在各方面重建其社會。現在大家都已深切地明白,這種重建過程並不能由金錢購取,也不能迅速完成。這將需要各方面數十年不斷地作有計劃的建設性努力。
中央銀行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確實地衡量貨幣政策在這種過程上所能發揮的作用。顯然地,不適合的貨幣政策,會嚴重地阻礙成長。他方面,同樣顯然地,即使最有力的貨幣政策,也不能替代成長所需的許多其他經濟與政治措施。過分依賴貨幣政策與試圖以之替代其他必要措施,均將招致失望與失敗。然而,下文即將說明,我們不容易明確地指出,對經濟發展最有貢獻的各種貨幣政策。
三、中央銀行的興起
對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央銀行是一種新機構。在1920年以前,現稱所謂「開發中國家」,幾乎無一具備中央銀行。少數拉丁美洲國家,在1920年代設立中央銀行,少數其他國家在1930 年代亦採同樣行動。但是,多數開發中國家的中央銀行,及幾乎全部亞、非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設立的。在這期間,由於許多國家相繼獲得政治獨立,其初步主要行動之一便是設置一個中央銀行。這時候,這些國家才算實現政治主權及足以使他們獨立行使貨幣政策的機構。在我們考慮這些中央銀行所承負的沈重責任之時,我們必須記住:他們的歷史大多非常淺短,他們配合推動經濟成長的經驗,也未超過20年。
開發中國家的中央銀行,與多數已開發國家的中央銀行,在許多方面非常相似。這些相似性並非偶然,它實際上反映著對企業上佔重要地位的國家之中央銀行,作有意的模仿。多數開發中國家中央銀行的章程,係由來自美國或英國的專家起草,或者至少亦聽取這些專家的意見。藉這些專家的協助,這些新機構得因擁有最新的中央銀行權力與技術而感到驕傲。尤有進者,若干新中央銀行,甚至擁有已開發國家中央銀行所不曾享有的新中央銀行權力。
許多新中央銀行在其營運初期,甚至亦聘有外國顧問。同時,中央銀行官員亦多學習外國中央銀行實務與政策。現在雖未有類似1920年代國際中央銀行俱樂部的組織,但其相互聯繫卻不曾中斷。中央銀行家每年參加國際貨幣基金年會,參加特別會議,互相聯繫,不斷獲取外國有關貨幣情勢與政策的報告。假若開發中國家中央銀行政策,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大體上並不因為其官員及其研究人員不懂外國的技術及政策。
多數開發中國家的中央銀行,擁有類似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央銀行所有的法定權力。他們有通貨發行權,接受政府及商業銀行存款(有時亦接受其他存款),對政府及商業銀行放款,規定及改變貼現率,以各種直接方式分配其貸款,參與公開市場活動,買賣政府債券,規定及改變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率。事實上,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中央銀行,依法尚享有已開發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未曾享有的特權。此種現象的部份原因是:因為部份傳統工具(如公開市場活動等),在那些只有落後的貨幣及證券市場的國家,並不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因此,假若中央銀行政策在開發中地區,只有較小的作用,那並不因為該地區的中央銀行只有少數的特權。
四、中央銀行的目標
現在談到目標問題。中央銀行及中央銀行政策畢竟只是能夠實現各種不同目標的制度與權力。然而,他們究竟希望實現那些目標?若只從法規及官方文獻去觀察,開發中國家中央銀行的目標,與已開發國家極其相似。即使用詞不同,然大致都提及下列四個主要目標:(1)維持國內物價水準的合理安定;(2)確保本國通貨的國際價值及保護其國際準備;(3)維持持續性的高就業及產出水準;(4)促進經濟成長,或提高就業、生產及真實所得水準。
然而,這些規定並非即是中央銀行實際運用其權力,所要實現的目的之有效指標。第一,他們未能提及這些機構實際上已承負的許多任務。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至少也承負下列目標的一部份:建立金融制度與市場的新體系,或至少顯著地擴充現有的體系;將利率繼續維持在低水準上;使政府常能以低利率融通其負債及其經常赤字;管制各種可能用途的信用分配。第二,假若若干目標相互矛盾,或展示互異的方向,即使將目標擴增如上述,也無法正確地指明中央銀行究竟將做些什麼?假若這些目標完全相互調和—即同一貨幣政策可同時完全實現國內物價水準的安定、國際收支均衡、充分就業及最高的有效經濟成長率 —則決策的工作極其容易。
不過,不論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這些目標相互間經常有顯著的矛盾存在。因此,各國當局必須調和各種目標,作成折衷方案。被採行的折衷方案因國家而不同,即使在同
一國家,亦因時而不同。例如,若干國家一時曾偏愛廉幣政策(cheap money policy 即低利政策),其後由於國內通貨膨脹及國際收支惡化,不久即轉趨信用限制政策。
這些政策上的變異告訴我們:不論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不能促進經濟成長而忽略其他目標。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對貨幣政策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空前地強調促進充分就業與經濟或長率。這種重點的轉移足以解釋,為何多數國家幾乎繼續處於物價上漲的階段。
空前地強調經濟成長,並非對近年中央銀行政策型態有深遠影響的唯一新發展因素。若干其他經濟與政治環境的變化,亦有重要的關聯。其一是貨幣創造的自由大為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及1920 年代,一國擴張其貨幣供給的能力,受到維持國內或對外貨幣兌換黃金的法定義務的限制。目前這些限制或已取消,或至少已放寬。國內黃金耗盡的威脅,已因國內貨幣停止兌現而解除。許多國家也較少受到黃金外流的威脅。
在較早時期,許多國家維持偏高的幣值。為著這些目的,在必要時他們願意採行限制性的國內貨幣政策。現在許多國家則不願如此。與其採行更具限制性的財政貨幣政策,若干國家寧願貶低其通貨的匯率,或容許其匯率波動。許多拒絕正式貶低其通貨價值的國家,則依賴其他方式以獲取更多的貨幣及財政擴張的自由。為著緩和或阻止國際準備耗盡與保護其國際準備,他們依賴輸入限制、資本流出限制與國家別外匯支付之分配。實際上,貿易及支付限制已成為貨幣政策的一部分。
特別值得強調的有下列兩點:第一,假若許多國家不曾擺脫維持通貨在國內兌換黃金的傳統義務,及維持固定匯率與較自由的貿易、支付及資本的國際移動,則他們將不能在最近若干年來採行擴張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第二,要求在國內擴張性貨幣及財政政策上,有更大的自由運用餘地,已成為對國際貿易與資本移動要求更多限制政策的重要力量。
對貨幣政策的其他重要影響是:中央銀行與政府關係的變化。傳統的「獨立」中央銀行變成為政府支配的中央銀行,但這種對比變化並不太顯著。中央銀行的傳統「獨立性」並非絕對的,假若政府堅持的話,中央銀行仍只好遵照政府的意見。而現在典型中央銀行的法定權力並未減少。它仍能勸告、說服,甚至威脅意欲藐視其判斷的政府。可是貨幣政策之權力單位,確實已發生很大變化。基本上說,這個變化反映著政府經濟任務的重大變化。
30年以前,政府不曾承負維持經濟安定、促進經濟成長及其他目前極其普遍的任務,他們也幾不為這些目標而採行必要的措施。責任與政策都落在中央銀行身上。在政府逐步擴增其所承負的任務時,他們就逐步消除了中央銀行的獨立權力。這種權力的移轉,由下列特徵即可看出:中央銀行國有化、政府有權指派多數中央銀行理事、有權指派中央銀行總裁及有權對中央銀行發出訓令等。由於這種權力的轉移,中央銀行家的傳統保守主義已漸減輕。
中央銀行能以其權力長期穩住利率水準,此種發現,貨幣政策也受到了影響。就若干中央銀行的經驗來說,他們確能將利率穩住在較過去經驗為低的水準。此項經驗係發生在有巨額政府赤字與墊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後固有極大的重建支出,若干國家亦繼績採行此種措施。這是貨幣史上的新頁。固然中央銀行早期曾顯示其藉提高或降低利率以限制或擴張信用的能力,他們亦曾顯示其在經濟衰落期中長期維持低利率的能力。然而,在此之前,他們從未顯示:在大量政府及民間信用需要、高度繁榮的經濟活動及某種程度的通貨膨脹壓力下,他們能在10 年以上的期間將利率穩定在低水準的能力。
世界各地就此項經驗所下的結論是:將利率繼續維持在低水準的政策是錯的。因為在戰後已撤銷管制及恢復自由支出之時,此項政策加重了通貨膨脹壓力,多數國家為著能自由運用管制信用的反通貨膨脹措施,對此項政策不免有所修正。然而,多數國家在勉強修正此項政策之餘,對往日的安定低利率及安定公債價格不免有所留戀。利率變動本身仍然是貨幣政策中的重要課題。
對繼續維持低利率普遍偏愛的原因,不只是期望藉以促進就業與成長。另一原因是作為債務人的政府也期望低利率。財政部長們不喜歡對國家債務作較多的債務支出,他們也不喜歡在利率上升與公債價格下跌的市場上發行債券。他們常能藉下列方式獲得公眾的支持而保有其職位:他們問選民們,是否希望因高債務支出需要而負擔較高的稅課,是否希望政府債券價格下跌。
維持低利率之偏愛的另一原因是:將債權者視為一個階級,及將利息視為一種收入方式的態度。債權者正如地主一樣,他們是可以被容忍的,且能確保其法定的請求權,但是卻似不能贏得大眾的支持。同時,債權者也不能被視為社會的保護者,即使是儲蓄及資本極其缺乏的國家亦然。債權者常被認為是富人,而借款者則被認為是窮人,所以提高利率便將窮人的所得再分配給富人了。許多經濟學者認為利率有如地租,即使沒有利息亦會有儲蓄。實際上沒有人會放棄利息,然而許多人卻認為公眾儲蓄並不受利率高低的影響。
因此,主張以類似提高利率的限制性貨幣政策,作為防止通貨膨脹壓力的人,遭遇到許多種反對理由。他應負壓低資本形成及減緩經濟成長的責任,提高國家債務的利息負擔及增加財政部發行債券之困難,將窮人的所得再分配給富人。提高利率以增進儲蓄率的看法遭遇到懷疑。由此可知,促進經濟或長的願望,決不是繼續維持低利率及反對提高利率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唯一理由。
晚近幾年的貨幣政策,也深受金融情勢及政府政策之變化的影響,諸如:政府債務的增長、政府支出水準的急速提高及對政府赤字之態度的轉變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即使在1920年代中,多數中央銀行家及政府官員都同意下列命題:第一,為著實現其貨幣管理,中央銀行應以處理民間債務為主(特別是以商業交易為基礎的民間債務為優先),不是以政府債務為主;第二,政府預算應每年平衡,假若政府有債務餘額,即應有充當償債基金的若干財政盈餘。只有在緊急事故下,始能有財政赤字,且此項赤字應盡可能縮短期限與縮小金額;第三,假若政府借入款項,其所負利息應在資金市場上與其他資金需要者相互競爭;第四,和平時期的貨幣政策不應受到政府資金融通需要的強烈影響。
現在這些命題都已改變。由於政府債務變成相當龐大,多數中央銀行在實現其貨幣政策時都以處理政府債務為主,而非以民間債務為主。因此,他們對政府債券的價格及政府所支付的利率的影響已更加注意。每年預算平衡的神聖義務亦已消失。即使是那些財政上最負責任的政府,現在亦較一世代以前更自由地編出赤字預算,至於那些經驗不足的政府,赤字預算幾已成為常事。更多的政府願意接受經濟學者的擴張性建議,即在失業時期利用赤字支出,以刺激需要及恢復經濟活動。極少數的政府仍願意接受傳統的教訓,即以預算盈餘充當反通貨膨脹之工具。
由於政府本身成為最大的債務人,他們就產生了典型債務人的態度,希望以低利率獲得大量的信用。為政府而維持低利率本身已成為一種目的,為此項目的所需要的貨幣政策,與為促進經濟或長所需要者大不相同。
迄目前為止,我已討論到晚近影響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貨幣政策的共同因素。其目的在於強調這兩類國家在問題上、目標上及態度上的相似性。現在我另將舉述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若干主要差異。我將他們歸納成兩項與貨幣政策有最直接關係的特徵:第一,資本不足與國內儲蓄率的偏低;第二,金融機構、貨幣市場與證券市場的落後性。
五、資本不足與貨幣政策
開發中國家貨幣擴張的最大壓力之一,是來自資本極端缺乏、意欲迅速累積資本與國內儲蓄率偏低等因素。這些國家認為他們的資本不足係他們生產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便決定要迅速累積資本。然而,資本累積只有兩項財源:物品與勞務的淨輸入及國內儲蓄。物品與勞務的淨輸入,反映著來自其他國家之贈與及資本流入淨量;它們固然有用,但是國外援助與資本,通常只能滿足一國真實投資需要的一小部份。若要使資本累積率能在人口成長中提高平均每人真實資本量,則一國必須以其國內儲蓄為主。
簡單地說,國內儲蓄是國民所得或國民產出中,未被用於本期消費的部份,由民間儲蓄及政府儲蓄兩部份所構成。民間儲蓄是家庭及企業單位之可支配所得中,未被用於本期消費的部份;政府儲蓄是政府總收入中,未被支用於本期消費的部份。開發中國家的這兩種儲蓄(民間的與政府的)都比已開發國家為低,不僅平均每人儲蓄量較低,而且儲蓄佔國民所得的比例亦較低。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淨儲蓄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均在15%以上。少數開發中國家的淨儲蓄比例固有高達10%者,但若干國家則甚低。
若干人士認為低所得國家的此種儲蓄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偏低,主要係起因於貧窮 — 其人民實在太貧窮以致無法儲蓄。然而,此種觀點未免過分單純。第一,這種觀點忽略了許多國家的所得分配極不平均的現象,例如國民所得的35%至40%通常係歸於10%的家庭手中。路易士教授(W. Arthur Lewis)
將此種現象作如下的明確陳述:
「假若一國有意儲蓄,它絕不會貧窮到不能儲蓄其國民所
得的12%;貧窮從未阻止各國參與戰爭或以其他方式浪費其資源。這些國家最少還可以貧窮作為不儲蓄的藉口,實際上其國民所得的40%左右係由10%依賴地租而過奢侈生活的高所得收入者所浪費掉。」1
路易士教授及其他學者曾經指出,這些國家民間儲蓄比率偏低的主要理由是:資本主義機構與態度的缺乏或落後。這種現象,部份反映在公司企業的不受重視,而公司企業則是已開發國家民間儲蓄的主要來源。此種現象亦部份反映在許多國家的高所得階層似乎缺乏高儲蓄傾向,而此種高儲蓄傾向則是已開發國家之資本家的特徵。
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得以其大量儲蓄來彌補民間儲蓄之不足。政府儲蓄的方式,係課稅收入及政府企業淨收入遠大於其經常消費支出。此項儲蓄即可用於融通政府投資或從使民間投資得以實現。然而,許多此類國家的政府儲蓄與其投資需要相較,其數量極其微小,若干國家甚至沒有政府儲蓄。開發中國家的租稅,不論平均每人課稅額或佔其國民所得的比例,均遠較已開發國家為低。在美國、英國等許多已開發國家,租稅常佔國民所得的25%至30%。然而,開發中國家租稅佔國民所得的比例極少超過10%者,若干國家則較10%低得多。在平均每人所得正在提高中的開發中國家,政府通常無法提高其所得增量的課稅比例。所得增量大部份歸民間部門享有,且常係增加消費。
倘若有人建議加重課稅,以提高國民儲蓄水準。政府通常是以他們已經到達課稅能力的界限作為回答。曾經對這一命題作仔細研究的各國專家,都反對此項命題。這些專家承認:在多數開發中國家的環境下,低所得家庭佔較大比例、農民所得佔所得的大部份、未有帳簿記錄的小型企業居多數等等,徵收較多的稅收實有特殊困難。因此,他們承認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實際上不可能獲有國民所得之25%的收入。但是他們認為在合理的努力下,多數國家的政府收入可達到國民所得的12%至15%。
許多政府亦不曾開發其他潛在而豐富的儲蓄財源—公營企業的利潤。將公營企業產品的價格訂在成本或成本以下,固有良好的社會公平意味,然卻幾無利潤可圖。例如,對該項產品的全部消費者可能應予補助,然而此項政策將減少總國民儲蓄。一種方式是公營企業維持營利的原則而保留在政府部門中,以其利潤融通企業自身或其他投資需要。另一種方式是將公營企業移轉給以營利為目的的民間部門,其利潤一則可課稅,再者亦成為民間儲蓄之財源。不論政府在推動其他目標上做得如何有聲有色,只要是縮小民間部門的活動範圍及使公營事業遭受損失,都必然無助於國民儲蓄。
政府及民間儲蓄較其意願投資率為低,通常導致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強烈的信用擴張壓力。政府意欲藉中央銀行擴張貨幣及信用,以滿足其不願藉租稅及經營其企業所要滿足的需要,迫使該國人民降低其真實消費比例,並提高真實儲蓄比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鐘雄伴隨臺灣經濟起飛轉型
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臺灣,守著歷史
-彭百顯

試閱文字

導讀 : 【總編輯序】
守著臺灣.守著歷史
林鐘雄勤勉耕耘一生的寫照
林鐘雄(1938 -2006)老師離開我們已經12年了,我們都很懷念他。
《林鐘雄經濟論文集》及《林鐘雄金融論文集》的出版也慢了十餘年,這十多年來,我們心中總像有一顆石頭存在著負擔不能釋懷。如今,終於隨著林鐘雄論文集的堂堂上市,總算也能告慰林鐘雄老師在天之靈,心裡沉重的感覺也總算能夠放了下來。
林鐘雄論文集的出版的確是件繁雜浩大的編輯工程,我們著實費了好些心血與時間。雖然林師母表示可以放棄,然而,基於臺灣經濟之發展歷程的客觀意義及價值的認知,我們依然按部就班,逐次完成各階段的工作,直到本書在臺灣社會與大家見面。我們畢竟呈現林鐘雄老師他一生為臺灣經濟社會進展轉型的貢獻,也讓後來的學子在臺灣經濟發展與經濟思想之研究這個領域方面,方便型塑林鐘雄的真正形象。
在此,我也簡單交代一些總編輯的話,並為本論文集之書名為什麼定為「守著臺灣.守著歷史」說幾句話。
近二、三百年人類文明的演進,除了科學家在技術進步的貢獻之外,經濟學家的竄起也是其中一項驚人的角色,尤其在經濟社會方面。
18世紀以降,古典經濟學家一直是經濟學思潮的正統,特別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源流,更是這門學問的核心人物;他們型塑了經濟學家特殊而偉大的社會形象:推動人類經濟文明進步的貢獻者。經濟學家們在他們生活的年代,用他們的思考引導當時的人們包括領政當局和社會採行適當的作為,以解決經濟上的問題,讓社會更進步,人們生活更幸福。他們長期來的付出與為理念的堅持,歷史證明,他們終於贏得今日人類社會對經濟學家的尊崇;而經濟學家的徒子徒孫也享受這樣的香火,並延續這樣的精神,仍然為人類的經濟文明進步不斷地在崗位上貢獻生命的價值。
林鐘雄就是這樣時代背景中的一位經濟學家,在臺灣為她的經濟進步社會,付出一生的智慧。
在林鐘雄成長那個年代,臺灣仍是官方意識型態(ideology)濃厚的威權社會,然而,由於戰後「美蘇全球冷戰」策略,兩岸關係臺灣偏向「反共」,因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上禁止一般流通,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遂成為臺灣民間社會的主流顯學;雖然如此,自由經濟在當時仍然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政經決策當局執行的黨國資本主義則是最高指導原則;這對一位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而言,根本很難發揮所長,往往只能終其所長終老於學堂春風化雨。不過,他勤於著作,重心用於評析經濟局勢與臺灣發展關係,直至終老,其論述盡是反映當代的臺灣經濟變遷過程,皆在邁向自由國度的紀錄史;一部臺灣經濟由黨國資本體制束縛過渡到自由經濟現代化轉折的歷史觀察及智慧貢獻。守著臺灣,守著歷史。這正是林鐘雄用其一生,以經濟守護臺灣,並以他的生命熱誠,終其一生堅守自由社會的理想的寫照。
在複雜難解的社會議題與政治環境,經濟學家深知經濟學抉擇取捨(trade -off)的本質,以及理論模型(theory model)的假設檢驗推演,在抽象理想與實際現象之間,在簡單化與複雜性之間,在最適與次佳之間…等等的探索;因此,經濟學家雖然執著於經濟學之信念,但在抱負與謙遜之間,許多經濟學家在實踐理想目標上必定無疑相當謙遜,自然地,謙遜讓經濟學成為社會科學整體整合中成效較為卓著;故而謙遜也就形成為經濟學家人格特質中一項美德。身為經濟學家之林,林鐘雄之治學、為人處世,一向謙虛為懷正是他的社會印象。
總之,林鐘雄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家。他的一生辛勤耕耘經濟,都為臺灣這片土地及人民。和許多歷史上傑出的經濟學家沒有不同,能夠以社會知識份子或社會改革者的身分,追求更遠大理想的抱負於經濟專業領域,貢獻所長於臺灣。他一生關懷臺灣,在許多社會重大的公共議題,提供見解建立體制、推行政策,藉以改善經濟資源配置,釋放經濟要素活力,促進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並提昇經濟公平、社會正義;在這些領域的政策辯論中,林鐘雄勤勉守護臺灣經濟,奉獻一生,留下許多嘔心瀝血之著作,於當代供作臺灣經濟發展前進的墊腳石,扶持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有識者應可以發現,本書主要的內涵即在呈現這方面的價值:臺灣經濟史上之歷史意義。
這兩大系列書是林鐘雄除大學教科書、專書以及委託研究專題之外,由其所遺留相關論述彙輯而成他留給臺灣最重要的著作,是觀察當代臺灣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研究臺灣經濟發展史、經濟思想史20 下半世紀時空的重要一環。我們認為甚具意義且不可或缺,所以費心費時地將它編輯完成並出版,以補實這段期間之經濟發展過程之見證。
這兩大系列書儲存林鐘雄以生命與臺灣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歷史檔案,即反映林鐘雄經濟學專業的兩大領域:系列Ⅰ是經濟論文集,包括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領域,論述內容依性質再區分為歐美經濟思潮、臺灣經濟變局思路、經濟環境及國際衝擊、經濟情勢及展望、經濟發展、經濟問題及經濟政策等七個單元,以便於查覽閱讀。系列Ⅱ是金融論文集,包括貨幣經濟領域以及專題研析,論述內容之性質再區分為貨幣思潮:理論與政策、貨幣學派:弗利德曼、金融環境與金融情勢、金融體制與金融市場、利率與貨幣政策、匯率與外匯問題等六個單元;而專題研析係蒐錄林鐘雄過去未曾發表之有關「貨幣與物價」之一篇專題論述。最後,為緬懷林鐘雄教授,特擇錄紀念文一篇,另並彙輯其一生之著作要覽,置於論文集之附錄(系列Ⅱ),備供參考及查閱。
本書之全部論述皆與臺灣經濟社會之進展有關,這是一部主要以林鐘雄之時代(1960 -1990 年代)對當時臺灣經濟發展過程觀察論述的總存檔。
總編輯 彭百顯 謹識
2018 年9 月10 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