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作、你? 知識經濟時代展開, 如何拋開效率迷思, 不被創新淘汰? | 誠品線上

Hustle and Float: Reclaim Your Creativity and Thriv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Work

作者 Rahaf Harfoush
出版社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未來、工作、你? 知識經濟時代展開, 如何拋開效率迷思, 不被創新淘汰?:古希臘時代,有能力「不工作」的人才是菁英,才是成功的終極指標;中古世紀時,工作被視為上帝對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古希臘時代,有能力「不工作」的人才是菁英,才是成功的終極指標; 中古世紀時,工作被視為上帝對人類原罪的懲罰,因此也是種懺悔行為。 那麼,今日的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還如此拚命? 處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被要求不停地創新、不斷地努力,像生產線上的工人一樣,持續以高效率產出創意。 工作成了生活的核心,長工時、過勞、缺乏睡眠和個人時間,是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引以為傲的榮譽勛章。 這種無止盡的忙碌破壞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降低了我們的創造力,但我們似乎無法阻止自己。 難道你從未質疑過箇中原因?我們的工作價值觀,到底是如何形塑而成? 從工業時代來到知識經濟時代, 世人對生產力的依賴始終沒有消退。 但「效率」和「創新」是不兼容的, 我們被困在兩者之間,就像磁鐵的兩極,把我們撕裂了。 效率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創新則是知識經濟時代人人必備的能力。 目前多數企業組織的管理方式,正是追求創新,要求效率。 然而從根本來看,效率與創意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種特質。 效率=固定時間內做了多少事,個人的工作表現是可量化的。 創新=產出的過程是雜亂、隨性的空間與地點,無法用效率的方式量化。 當成功還停留在生產力、效率的多寡, 我們任效率綁架創意,產生過勞、耗竭,導致個人失敗, 企業、國家沒有培養長期的競爭力,難以跟上科技的變化。 對效率的追求、對生產力的集體偏執,反而成了危害創意的兇手。 ★工業經濟的起源是軍隊、政府對大量勞力的管理。 ★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處理大量非標準化工作。 ★當效率遇見創新,不能當作兩個單獨的議題。 ★目前仍崇拜效率為主的工作文化,已經成為一種警訊。 ★當知識成為主要經濟體,用效率思維追求創新,只是降低競爭力。 ★社會、媒體、企業仍吹捧、崇拜大量時間工作,產能為成功的象徵。 ★政府、企業要為了職業倦怠付出更大的代價。 ★面對AI/零工/共享經濟等趨勢下,創新能力低落將面對工作的危機。 ★後工作社會,你為自己找到出路了嗎? 本書從歷史、文化和生物學的角度,追溯人類與工作之間複雜、迷人和混亂的關係,帶領讀者理解從古至今有關工作的現象與發展。最後,我們如何在AI人工智慧、共享經濟與零工經濟蓬勃發展的當前,認知未來的趨勢及危機,做出正確的改變。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在本書中,拉哈芙.哈弗斯提出一個領先十年的問題:我們要怎麼在不致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完成重要工作?如果人類得和機器競爭,那麼我們得具備有生產力的創意,或是,有創意的的生產力。本書備有許多豐富的故事、例證和實用的練習,能幫助我們發揮最大潛能。」──布萊恩.費思桐(Brian Fetherstonhaugh),全球奧美集團人資長,《人生的長尾效應》(The Long View)作者 「本書探索人們對工作的價值觀、看法是如何和毫不停歇的第四波工業革命浪潮碰撞。對於想弄清楚這一新型態經濟的領導人,和意欲建立符合產創人需求的組織來說,本書都是不可多得的良伴。」──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拉哈芙.哈弗斯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對所有在為大量標準化生產所設計的環境中,從事創意工作的人都是一大鼓勵。本書會讓你笑,讓你思考,至少它讓我哭了。一個字都別漏看!」──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全球管理大獎「Thinkers50」評選為十大全球管理思想家、《瞬時競爭策略》(The End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作者 「破壞式科技和新興商業模式一直在改變商業界的規則。但大多數的人和組織都未察覺,他們使用的系統其實是陳舊時代的遺物。本書揭露一些重大的變革,能催生以創意為主的前瞻性企業發展。」──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區塊鏈革命》(Blockchain Revolution)作者 「終於出現一本在談工作成果和付出時間/勞力/心神之間存在多少落差的書。這種『努力做到死』的迷思不但不健康,而且未經核實,但很多人卻照樣買單。我很開心拉哈芙寫了這本書。如果你已經努力得快化成灰了,該是時候停下來想想,自己真的是在呈現最棒的結果,或只是不眠不休工作?請讓這本了不起的書引領你,為你詳細說分明。想要成功、想和工作保持健康的關係嗎?來讀吧!」──米奇.裘爾(Mitch Joel),《宅行銷》(Six Pixels of Separation)作者 「我訪問了上百個領導者,詢問他們在平衡生產力和創意時面臨了什麼困難。本書從個人角度出發,揭開個人績效的隱藏基石,帶來令人印象深刻、寬廣的分析,讓讀者更明白這股大趨勢是如何重塑工作的方式和型態。本書直指所有創意人會面臨的痛處,但也提供一個充滿希望,且更具人性的樂觀遠景。」──斯里尼瓦思.勞(Srinivas Rao),《別讓平庸埋沒了你》(Unmistakable)作者 「想在今日獲得成功,企業除了必須有快速的執行力之外,也得要持續不斷創新。拉哈芙為我們逐一撥開生產力的陳舊思維,揭示那些導致對生產力無益的因素,同時也指出創意邊緣人反其道而行的一條新路,讓我們運用自己的天賦獲得令人驚嘆的成果。」──里羅蒙.塞格爾(Leerom Segal),可立格(Klick)執行長、《如何用大數據強化人才力?》(The Decoded Company)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拉哈芙.哈弗斯拉哈芙.哈弗斯(Rahaf Harfoush)數位前瞻策略專家,數位人類學家,探究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溝通、工作與人生。同時也是顧問公司「紅線」(Red Thread)創辦人,帶領各行各業的企業組織了解新興科技趨勢,以及辨識、闡明策略機會領域並採取行動。2009年出版首本著作《我們做到了》(Yes We Did),內容是關於2008年她於歐巴馬競選活動中身為「新媒體」(New Media)團隊一員的經驗;前作為《如何用大數據強化人才力?》,此外她也是暢銷書《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的研究召集人。2012年獲《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全球傑出青年」(Young Global Shaper)。蘇凱恩蘇凱恩曾任編輯,現專職作者背後的藏鏡人,常備有翻譯蒟蒻為居家旅行之良伴。譯有《Get the Guy:男人完全解密》、《高敏感天賦2實踐篇》、《喚醒富思維》、《第三道門》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部 歷史上的工作文化 1 第一等人 2 創意熱潮 3 大擴張和大加速 第2部 媒體塑造的工作觀 4 空洞的夢想 5 白手起家的迷思 6 我工作,故我存在 第3部 自我認同和生理結構 7 有生產力的大腦 8 有創意的大腦 9 工作也要幸福 10 工作戰士的崛起 第4部 未來的工作趨勢與危機 11 工作倦怠症候群 12 揭開錯誤信念的真面目 13 AI人工智慧、共享經濟與零工經濟 14 不工作的世界 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未來、工作、你? 知識經濟時代展開, 如何拋開效率迷思, 不被創新淘汰?
作者 / Rahaf Harfoush
簡介 / 未來、工作、你? 知識經濟時代展開, 如何拋開效率迷思, 不被創新淘汰?:古希臘時代,有能力「不工作」的人才是菁英,才是成功的終極指標;中古世紀時,工作被視為上帝對人
出版社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6583315
ISBN10 / 9576583314
EAN / 9789576583315
誠品26碼 / 2681870489003
頁數 / 3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節錄)
◎後工作社會

彷彿嫌彼此競爭還不夠累人,現代人競爭的對象還要加上機器,然而人類終究會敗下陣來。自動化、人工智能、演算法都以次方的速度進步,數十年間,模型和最佳化實踐也不平衡地繼續發展。

想到未來的工作型態,特別是放在現今這種混亂的科技背景下看,實在會讓有生產力的創意人才如我們鬆了一口氣。畢竟,在迫近的這波勞動力轉型潮中,就第一印象來說,會受波及的職業在性質上而言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卑微性:手工製造業、運輸業(計程車司機、貨運卡車司機)或其他各種純屬藍領階級的工作。但是,這不過是虛假的安全感,因為更深入檢視後,我們就會發現,儘管創意自動化的程度遠遠不及製造業,但仍會被運用在需要創意的工作──律師、醫師乃至作家、藝術家──上,無人能倖免於技術革命。而現在該是我們開始準備迎戰的時機。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人工智能被聘任為某間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而谷歌的人工智能在完成編程後,僅花了幾個小時便創作出原創藝術作品。在日本,人工智能寫的小說入選了某知名文學獎的決賽(晚點會談更多這部分)。高盛銀行等公司也開始運用演算法軟體,它們在幾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和十個分析師同樣分量的工作,而成熟世故的聊天機器人則可以幫助小市民不致於在法律系統中迷航。這些發展都會為創意或非創意人才帶來衝擊。

當社會發現這並非是可以靠更聰明、更努力工作解決的問題時,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以工作作為評斷個人價值、地位的社會象徵,而當這一基礎開始瓦解後,又會是什麼情況?

現代人對於工作的痴狂進入了走火入魔的高峰,可以想見我們離準備好面對即將到來的改變還差得很遠。然而,不掙脫過往,我們就無法欣然接受迎面而來的巨大變局。我們現在必須開始問這些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一個複雜的議題

不會只有單一面向需要為此負責。

這種工作文化散布在所有你想得到,甚至你所不知的各個領域中。我們在不同領域中都聽過類似對話,而本書特別之處,在於我們並不避談其中的複雜性,而是擁抱人類本質和行為間的緊密關係。我們運用跨學科的方法,汲取來自神經科學家、史學家、媒體評論家、社會學家、藝術家、經理人、執行長、舞者、哲學家、名人、創業家等的研究見解。

一開始,我們只想試著回答和自身行為相關的問題,最後卻演變成一趟旅程,試著在社會、歷史、生物架構下,探究生產力和創意兩者間的關係為何日益緊張。我們努力找出現代人對工作的想法是如何形成,並且回溯當代對工作的看法,是在哪個確切的時間點,由哪些人或意識型態形塑而成,藉以描繪出一個更全面、深入的人性觀點,幫助我們面對成為具生產力的創意人才的挑戰。

從原始版的美國夢,以及對「矽谷稱兄道弟文化」的憧憬,到盤根錯節的舊有系統、不合時宜的績效量測標準,若無法察覺到舊式工作文化遺留在當代的影響,我們就不可能獲致一個更平衡的工作與生活狀態。藉著呈現歷史是如何創造出一連串的文化敘事、典型、迷思和符號在不知不覺中強化當代看待工作價值的某些特定態度,我們將深入挖掘出在背後影響人們工作行為的隱藏推力。

本書分為四部分,前三部分中的每一區塊會各自聚焦於一種隱藏推力,這三種推力支撐人們現在的行為和信念:歷史上的工作文化(系統)、媒體塑造的工作觀(故事)和我們的自我認同和生理結構(自身)。這三股推力合成我們對工作的信念系統基礎,歷史、習得行為和基因加總後成為強大的混合體,以我們毫無所覺的方式影響了我們。本書亦是第一本採用整體、全面性的觀點,研究這些力量如何在更寬廣的文化、心理生態系統中互動。第四部分則把這三種力量帶進未來,試著預測科技發展會如何在將來改變工作性質,並形塑我們的世界觀。

讓我們逐步探討這四大部分。

1│歷史上的工作文化(系統)
現代的工作文化,是人們花了好幾百年思考創意、生產力的角色以及工作價值後產生的結果。主宰現代人生活的商業體系中,盤根錯節地存在著各種偏見和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本假設,要抓出這些問題的關鍵,得先了解它們的根源。

在這部分,我們將檢視創意和生產力的概念是如何在歷史中演化,形成當代人們的認知。你會讀到十三世紀的威尼斯商人,他們是世上最先開始量測商船投資報酬率的第一批人。我們還會看到,最早開始運用有效率的方式量測生產力的單位,是軍方和政府機構。同時,你還會看到生產力曾被視為諸神賞賜的神聖禮物,而隨著時間過去,如今轉變為現代產創人細心磨塑且高度重視的技能。

2│媒體塑造的工作觀(故事)
在第二部分,我們把焦點擺在工作的文化面向,或說由人組成的社會,是如何運用媒體、報章雜誌和各類藝術,傳播、建立對於成功的特定想法。我們會花點時間討論「美國夢」這個在歷史中最為強大且歷久不衰的概念,一探世界各地的人為何至今仍發自內心地信仰它。探索美國夢在流行文化界中誕生、轉變和呈現,是令人眼花撩亂的過程,從中可見我們把曾被視為人生重心的「工作」,轉譯為道德、成功和成就的象徵,認為它能為我們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我們還會進一步探索人們對創業精神的文化偏執,並且檢驗重要的文化性人物,如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比爾.蓋茲、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馬斯克等人,為人們對自我和工作的認知帶來了什麼影響。當然,我們也不能不提社群媒體革命,一般人在網路上分享的日常生活,達到數以億計位元之多。我們會追蹤特定主題標籤(#備受祝福、#拚了)的崛起,看它們是如何為數位文化創造出一個次集合,主宰人們在社會中談論工作、分享成功(或不分享)的方式。我們也會探究當自我成長、工作文化和新時代(New Age)靈性觀相互揉合後,所創造出的一個全新時代──財務上的成功也一定要有可與之呼應的靈性追求,而所謂的靈性追求,通常會以「使命」或「更遠大的志向」等形式出現。

3│自我認同和生理結構(自身)
第三部分中,我們把焦點由外轉內。人類可說是被設計成有各類想法和衝動的生物機器,而我們不見得總能控制它們。在此處,我們將一起審視來自如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檢視當今的工作文化是如何奪走了我們的原始本能──我們的祖先靠原始本能生存,但現代人卻使用相同的本能在複雜的工作層級中找尋方向;我們也會談到先天和後天的各種力量在生產力和創意上扮演什麼角色。在這區塊中,你將讀到本我和希望受到認可的欲望,會刺激人體分泌許多複雜的賀爾蒙和神經化學物質,影響人們工作時的行為。最後,也會看到支持與反對創意可由基因傳遞的兩方論點。

4│未來的工作趨勢與危機
在這部分,我們會一探即將發生的改變。我們將探討世界各地因過勞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包括德、法等國皆已通過新法,保護知識工作不受過度急忙、缺乏休息導致的身心重擔所擾。同時,我們也會看到信念形成的過程,我們又可以如何加以辨識並改變自身的世界觀。你也會讀到以科技為動力所發展出的零工經濟,在未來會有什麼可能和危險,以及,以「提供員工工作自主和財務自由」為出發點的優步(Uber)的黑暗面。最後,目前有些國家已在探索工作的可能替代方案,包括無條件基本收入、徵收機器人稅等,我們會提供針對這些個案的研究。

線上區塊:架構
我們在官網www.hustleandfloat.com 開闢了線上區塊。過去三年裡,我們探索了生產力和創意的許多不同面向,當然不可能把所有成果都寫進書裡。所以,我們希望集結對讀者有幫助的部分放上網路,當作額外禮物。這些內容包括書單、整理摘要、架構等。只要找到新的資源,我們就會定時更新網站內容,所以別忘了時常上去轉轉喔!

◎休息時間到

泛舟時,泛舟者需要和波浪、暗流、無預警的下墜對抗。他們得竭力克服障礙物,配合河流的狀況迅速反應,用盡吃奶力氣划槳,最後才能抵達目的地。這些讓心臟劇烈怦怦跳的動作,會因為河水平靜下來而跟著稍歇,這時,泛舟者就可以輕鬆漂浮,享受風景。每個老練的溪流嚮導都會告訴你,最理想的泛舟之旅,必須同時具備拚上老命(hustle)和輕鬆漂浮(floating)的體驗,在集中精神拚盡全力和刻意休息恢復精力兩者間取得平衡。太拚命很容易讓人筋疲力竭,反而影響需要在分秒之間做出決定、避免受傷的能力。太多輕鬆的漂浮,則會讓泛舟行變得毫無目的又無趣,既無挑戰性也缺乏目標。

原來,激流泛舟和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隨著創意產業興起,創意人士中也漸漸出現一種只強調拚盡全力的職場倫理。

我多希望可以告訴你,「碧昂絲事件」足以成為一記警鐘,讓我們開始改變習慣。然而並沒有。過去這三年間,為了寫作本書做盡各種功課的我們,深受過勞之苦。

我曾經嚴重透支到好幾個月無法產出任何東西,把本書企劃一延再延,使得生產力不足的羞恥感連連加疊。我覺得大腦好像根本就停止運作了。我試著思考一個點子,或嘗試在腦中建構某個想法,但腦袋空空,什麼東西都沒有。那是我人生中最驚恐的經驗。這還不夠慘,我的身體也開始出現一些症狀──極度疲乏、失眠、掉髮。在髮廊聽到髮型師驚呼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竟然開始掉髮了,這對我來說堪稱谷底中的谷底。我躲在洗手間裡大哭了好一會兒,顯然我讓自己的身心健康遭受永久的損傷。儘管經歷了這一切,但我事後卻還是責怪自己沒有趕快振作起來、文章寫得不夠多、趕不上截稿日期、沒在凌晨五點就起床讀報和喝羽衣甘藍蔬果汁。

在寫一本關於自然創意節奏的書時經歷這些掙扎,實在是夠諷刺了,然而,我對這些現象並不是毫無所覺。明明知道,卻無法實踐出來的挫折感,狠狠地提醒我一件事:人們的信念和理性的大腦之間,常存有相當的差距。本書提供的工具不但由我本人發明,而且經過親身體驗,相信能成為您踏上旅途時的幫助。

一直要等到深入挖掘,逼使自己檢視這整個創造、鼓勵這些文化價值的生態後,才能開始看見,我們對工作有多重要的看法之上,深深纏繞著各種信念。

我相信這對所有產創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重要的訊息,同時也是一開始我想寫作本書的主要原因。每個人對應該休息、減少工時、多渡假的建議必定點頭如搗蒜。但我們還是沒有這麼做。

這本書裡沒有快速解決的辦法。但我希望它能刺激對話,幫助我們更了解這些彼此相連的力量,才能開始做出實際、正面的改變。假如我們不解開和工作的關係,挑出歷史、我們的成長過程和經驗、媒體所安置的各個部分,我們就會繼續深陷這個信念系統中,難以持續產出創意成果。

創新、造成混亂的科技重新定義了工作的本質,而創意人更是首當其衝。全球經濟持續朝知識產業靠攏,以往標準化的工作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累加的壓力,要人不停端出新點子以維持競爭力。以往的僱主視生產力為理想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質,他們現在還期待員工要有無限的創意。今日的產創人必須一直這麼有生產力和創意。

這是第一本專門瞄準產創人的著作,旨在幫助他們處理未來工作時將面臨的問題。我們希望和您分享我們的心得,讓其他面臨同樣處境的人可以將這些洞見運用在生活中。

假如你常態性的工作內容多屬非標準化、解決問題的性質,那麼本書是為你而寫的。
假如你深受透支之苦,常用不可能的標準要求自己,生活中總是和他人在社群網路上互別苗頭,時常在半夜醒來,擔心自己完成不了這本小說、那個計畫或創意,你更需要讀本書。

假如你被非得不停產出、產出、產出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社會中對成功、成就有著牢不可破的定義,假若你願意挑戰它們,本書也是為你而寫。

假如你願意接受一個更好的方法,並且準備好問自己這些困難,甚或痛苦的問題,那麼本書正適合你。

本書不只是我們對過往的紀錄,同時也是想要人們朝更好、更人性、更平衡的未來前進的大聲疾呼。這不只是一本和工作有關的書,更是對歷史、自我認同、信念的全面檢視。這是我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我們就是產創人,而現在該是重掌工作世界的時候了!

祝閱讀愉快!

4 空洞的夢想(節錄)
◎就連傑克都想成為賈伯斯

賈伯斯是人也是個迷思。身為蘋果公司全球崛起背後那個令人迷戀的英雄,他的事蹟傳遍矽谷,還被好萊塢搬上大螢幕兩次,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更為他撰寫一本洋洋灑灑五百九十二頁(英文版)的傳記,發行後也立刻進入暢銷排行榜。人們很難忽視他的影響力和惡名,也無法忽視他是「從無到有」的現代版經典詮釋。賈伯斯鞏固了「車庫創業」這類神話,使它成為一再被重現的創業故事傳奇:只要夠努力,你就可以贏得全世界。毫不意外,賈伯斯吸引了一票瘋狂追隨者,每個人都想效法他的特質、經營策略或極簡的生活方式;市面上更是出現無數以「揭開賈伯斯成功祕密」為主題的報導。每個當代商業鉅子免不了都想和他一較高下。

身價一度達到九十億美元,但如今醜聞纏身的生技公司Theranos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Anne Holmes),也視賈伯斯為偶像。一篇二○一六年的文章形容她「明顯融合了賈式風格。她穿黑色高領毛衣,吹噓自己從不休假,最後乾脆也吃起素來」。
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在《孵化推特》(Hatching Twitter,暫譯)一書中,如此形容推特執行長傑克.多西對賈伯斯的痴迷:

有一次,傑克和某個曾在四方公司任職的知名蘋果公司設計師聊天,聽聞賈伯斯從不認為自己是執行長,而是視自己為「編輯」。很快地,傑克也開始用「編輯」,而非四方公司「執行長」形容自己。在一次和員工的談話中,他如此宣稱:「我常說,這份工作具有『剪輯』的本質,我認為自己其實是個『編輯』。」

不論有意或無意,英雄創造出來的這股引力很強,人們自然而然會追隨他們的腳步。我們想盡辦法「合理化」這些文化經典指標人物,將他們化為一組特立獨行的怪癖和特質。賈伯斯被描繪成各種樣貌,其中一個版本是不肯妥協的完美主義者,有不屈不撓的工作態度,為了理想不惜犧牲一切──親密友誼,甚至是和女兒的關係。

這和其他典型成功故事中出現的模式和主題一樣重要,因為它們幫助我們更明白這些信念是如何被形塑的。在暢銷書《黑天鵝效應》(Black Swan)中,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這麼形容此一敘事的錯謬之處:為了支持自己的觀點,人們總喜歡把不見得符合實際的事情扯上關係。

他如此寫道:

一旦你的頭腦充滿某種世界觀,你就會傾向只考量能證明自己是對的例證。然而矛盾的是,你擁有的資訊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的觀點有道理。

雖然這樣好像在有形的混亂中加上秩序,然而這種敘事謬誤只會帶給我們虛幻的理解。

定義我們所認為的「成功關鍵」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我們選擇在著作、藝術、媒體中讚揚的成功人士,是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產物,是故自然很具說服力。比如說,我們談論當代成功人物時,通常會傾向於只聚焦於「工作」此一中心主題。無論賈伯斯、碧昂絲、比爾.蓋茲、歐普拉(Oprah Winfrey)、祖克伯或馬斯克,圍繞他們所建立起的敘事,似乎總不脫對成功的強烈執著和不眠不休的辛勤工作。努力工作成為成功的新記號,也成為人們觀看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現代人和工作的關係核心是美國夢,美國夢不只是一種終極價值,更精準地捕捉到人們意欲實現自身潛力的集體渴望。美國夢是文化中最為持久和普遍的敘事,在願意努力爭取的人面前,搖晃著機會和致富的可能。美國夢也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外銷產品,是已成為神話的概念,透過各種媒介──上至各類書籍,下至電視節目、報章雜誌和政治──不斷被宣揚、重述。

美國夢已有兩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在這段時間中,它經過改寫、進化、扭曲、調整,以順應這個不斷變動的世界。在本章中,我們會拆解人們和各種塑造美國夢概念的事件:從早期前來美洲尋求更美好生活的歐洲移民,到一九七○年代的雙重通貨膨脹危機。歷史中發生的每件事,都對形塑這個概念、使其成為今天的樣貌有所貢獻。

不過,「努力工作」這個概念到底從何而來?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用忙碌填滿所有時間成了一件值得稱讚的事?

在古希臘時代,有能力「不工作」的人才是菁英。擁有閒暇時間──意即,有時間可以進行諸如哲學辯論、自我發展等崇高活動,才是成功的終極指標。工作被認為是必要之惡,應該指派給奴隸和底層階級的人去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希臘人對「工作」的定義係指涉勞力工作,而且當時也尚未出現知識經濟此一概念。希臘人認為,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是透過哲學和科學深入了解世界。檢視知識工作發展的歷程,現在這個過勞的系統,鮮少讓人有時間能坐下思考、反思,所以或許有人會認為,現今所謂的創意工作在希臘人眼中,大概也屬於下層階級的工作。

中古世紀時,基督教教條開始影響人們對工作的態度。首先,工作被視為上帝對人類原罪的懲罰,因此也是種懺悔行為。直到十六世紀新教改革後,人們才開始用正面眼光看待工作。對神學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和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來說,工作也是一種敬拜的方式,是直接服事上帝的機會。而這種想法大大影響現代人看待工作的方式。

◎一個夢想的誕生

「美國夢」是史學家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於一九三一年創造出的一個詞彙。在其備受歡迎的《美國史詩》(Epic of America,暫譯)一書中,亞當斯形容美國夢是「一種社會秩序,不分男女或出生環境、位置,人人都可以完全發展出內在潛能,獲致他們應有的地位」。諷刺的是,亞當斯這本書出版時正值經濟大蕭條高峰期,但這個觀點卻充滿吸引力,指出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而人人都有機會踏進這偉大的未知地,滿載而歸。儘管歷經艱辛,但比起階級分明、由貴族統治的歐洲社會,來自歐洲的開拓者在這片新大陸上享受更為自由的空氣。新大陸給他們重塑自我的機會。回溯美國夢的演變,是寫作本書過程中最令我們享受的事,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代人都在美國夢的基礎上,詮釋、建立、創造自己對未來的想像。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美國夢的基礎,以及它們在過去這幾十年間又是如何變化。

◎新世界:山巔之城

美國夢的根源可以一路回溯至清教徒(Puritans)的意識型態。十七世紀初始,英國新教徒(Protestants)在宗教改革後紛紛逃到美國的新英格蘭遠避迫害。事實上,根據史學家和美國清教史學權威哈佛大學佩里.米勒(Perry Miller)教授的看法:「我們可以說,不了解清教主義,就不了解美國。」此一觀點亦受美國文化學者明奇(Andreea Mingiuc)認同,她指出:「我們可以合理地說,是清教徒『做夢』的能力建立了美國和美國神話。」

約翰.溫斯羅普(John Winthrop)是領導一六三○年啟航的清教徒會眾領袖之一,他對新世界有其獨到見解:一個根據基督之愛建立起的模範城市,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榜樣,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座山巔之城」。此一概念正是挪用自耶穌的登山寶訓,最後更成了隱喻理想美國的一段話,被甘迺迪(John F. Kennedy)、雷根(Ronald Reagan)、歐巴馬(Barack Obama)等多位總統引用。歐巴馬在二○○六年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開學典禮演說中這麼說:「我看到現場來自超過一百個不同國家的學生齊聚一堂,你們都像我們的先祖一樣,相信能在這座山巔之城裡找到家園──他們確實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成功了。」

清教徒堅信,他們是因為特別的命定而獲神揀選,是上帝引領他們來到應許之地。這種想法為「美國例外主義」8 開了先河,此後,這不只成為美國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也成為美國國家認同中的決定性元素。

工作是種美德

「清教徒的職場倫理」一詞我們大概聽過不下一百次,卻並不真正理解它為什麼能讓清教徒如此孜孜不倦地工作。我們知道,預定論的信仰價值給予他們難以搖撼的信心,他們不相信羅馬天主教會的「自由意志論」,而是深信自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上帝就已知道他們會上天堂或下地獄。上帝知道,可是人不知道;於是,他們只好在生活中尋找跡象。

清教徒時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尋找能指向靈魂命定之處的線索。他們相信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靈魂的狀態,被揀選上天堂的人,不只應該要有好行為(例如時常常禱告、規律上教堂等),同時還應該展現出強烈的職場倫理和節儉自持的態度,這麼一來,自然而然就能累積可觀的財富。

也就是此時,工作的角色登場了。因為,就算你蒙上帝揀選,還是得努力工作,過正直的生活,藉此為神的恩典做好準備。好吃懶做的人被視為「未蒙揀選」,因此也不能得到救贖。從此,工作成為美德的行為和證據,和人們永恆靈魂的命運直接畫上等號;與此同時,無所事事被視為一種惡行。如上所述,工作也被視為敬拜,不但能使上帝獲得榮耀,更能為社會帶來貢獻。這也為往後人人耳熟能詳的「白手起家」故事鋪路。「脫貧」不只代表物質成功,同時也反映出靈性的成功。

這種理念和工業革命的需求──時值各產業快速擴張、工廠有大量人力需求之秋──正好一拍即合,將工作描繪成一件符合道德的好事非常合用。不論工作內容為何,這種清教徒式的職場倫理都讓勞工感到自豪。

這種對職場倫理的響應在一九七一年仍餘波盪漾。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勞動節發表全國演說,指出「職場倫理認為勞動本身是件好事,勞動中的男男女女不僅對他人有貢獻,而且自己也因為勞動行為而成為更棒的人。這種職場倫理根植於美國人性格中,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懶惰、閒散──不論是有錢到不需要工作,或刻意不工作,只想仰賴社會福利──是件不道德的事。」尼克森使用的字彙非常清楚:懶惰是不道德的,而努力工作則是種美德。這形成美國人最強大的信仰,也讓我們和自身關係益加複雜。

受苦者征服一切

評估清教徒對美國夢的影響過程中,最讓我們深感震驚之處,是他們對苦難不屈不撓的心志。清教徒在每個歷史階段中,幾乎都不乏被迫害的遭遇,然而他們不但忍受苦難,並且欣然接受、擁抱自身掙扎,將之視為看不見的勝利。清教徒牧師約翰.吉爾(John Gere)以「受苦者征服一切」這句話,為這種精神做了總結。不知道你是否看得出來,這句話隱含一個認為犧牲、受苦是好事的假設。我們在第一章就提過這點。你好啊!工作投入!

清教徒視受苦為脫離原罪的途徑,這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哲學的最大支柱,將努力工作和靈性、物質回報掛勾。難怪我們這麼看重工作,它曾是神聖的行為,和個人道德直接相關,還可能決定你靈魂的歸處。如果連美國總統都公然譴責懶散,視其為不道德行為,我們就知道,這些信念系統是如何深深影響今日人們的思想和態度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工作得越拚命,代表我越有價值。」
真的是如此嗎?


‧《如何用大數據強化人才力?》共同作者 拉哈芙.哈弗斯 時代趨勢新作
‧「努力做到死」的工作文化下,你我都該閱讀的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