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Line by Line
作者 | Robinson |
---|---|
出版社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師經典: 時代紐約 (超寬幅曼哈頓天際線雙面海報書衣版):**特殊方形大開本×特殊用途雙面書衣**跨越半世紀的絕版經典,感受線條的純粹魅力獻給所有對城市仍擁有美麗想像的 |
作者 | Robinson |
---|---|
出版社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師經典: 時代紐約 (超寬幅曼哈頓天際線雙面海報書衣版):**特殊方形大開本×特殊用途雙面書衣**跨越半世紀的絕版經典,感受線條的純粹魅力獻給所有對城市仍擁有美麗想像的 |
內容簡介 特殊方形大開本 × 特殊用途雙面書衣跨越半世紀的絕版經典,感受線條的純粹魅力獻給所有對城市仍擁有美麗想像的人在抵達一座城市之前,你會如何想像她的樣貌?一旦離開了這座城市,你要用什麼方法來記住她?作家E.B.懷特曾說:「來到這裡每個人都像初戀一樣狂熱地擁抱紐約,每個人都像探險者一樣,用好奇的目光吸收關於紐約的一切。」德國藝術家羅賓森用一支筆與一幅幅畫捕捉了過去的當下,尖峰時刻的中央車站、聖誕節的洛克斐勒溜冰場、中國新年的唐人街,讓我們在半個世紀之後仍有機會看見,一座城市可以多麼地熱鬧與安靜、美麗與孤寂。你可以花一個小時看這本書,但每次翻開下一頁時,你仍然會因為發現一個新的尖塔或一扇新的窗戶,而開心得像個孩子。羅賓森1910年生於柏林,1994年去世,享年83歲,生前創作了超過25萬幅插畫,並被集結出版成60多項出版品。羅賓森是他的筆名,取自小說《魯賓遜漂流記》的主角,讓人不禁猜想,也許他在遊歷、記錄這些城市風景時,和荒島上的魯賓遜一樣感覺到陌生與孤獨。然而他卻總是能用筆抓住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根煙囪、每一張隨風飄揚的小小旗幟,而他的畫總是看起來像昨天才剛畫好的一樣。《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的記者曾形容他的畫作以「精細嚴謹、觀察入微」聞名,這一點剛好與他的法國同事桑貝(Sempé)隨性的筆觸完全相反。他特有的「X光透視」技巧,將城市建築由遠而近、由裡到外,完整呈現眼前,被視為當代城市素描的先驅。在Freehand 與 Illustrator等繪圖軟體風行的今天,羅賓森的繪畫風格可說是眾多插畫家的靈感來源與榜樣。50年前,羅賓森初次來到紐約,就對這座城市一見鍾情。在他眼中,紐約獨樹一格、有點瘋狂,更是所有偉大城市的原型。他以精湛細膩的畫風記錄、歌頌紐約,集結成書於1967年出版。經歷了半個世紀之後,這本書又被重新出版並且不斷再版,而羅賓森歷久彌新的線條插畫,讓他的畫迷與讀者看見了獨一無二的紐約,風華依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羅賓森我的父親韋納.克魯茲(Werner Kruse)是二十世紀的德國插畫家,於柏林出生長大。他在二次大戰後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並採用「羅賓森」(Robinson)作為筆名,因為童年時曾看過的《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插畫故事書,燃起了他對繪畫的熱愛。他以描繪重要建築物而馳名,在這攝影風行的時代,他獨特的「X光透視」技巧不僅同時描繪出建築的內部與外在,呈現出一般相片看不到的畫面。 在他的繪畫生涯中曾做過一件壯舉,也因此讓德國人都認識了他的名字——柏林圍牆建立之後,他花了兩年時間,沿著圍牆步步前進,用素描詳實記錄下圍牆與邊界的細節。 除了紐約,羅賓森也運用招牌風格,以素雅精準的「X光透視」插畫,記錄東京、巴黎甚至莫斯科——這是一項傑出的成就,因為他是十月革命之後第一個獲准畫出蘇聯首都的西方藝術家。 羅賓森於1994年逝世,享年83歲。他在生前畫下超過25萬幅插畫,為讀者留下許多寶貴的資產。在Freehand與Illustrator等繪圖軟體大行其道的今天,羅賓森獨一無二的風格使他成為本世紀插畫家的靈感與榜樣。 (文/彼德.克魯茲 Peter Kruse)■譯者簡介呂奕欣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譯有《建築的故事》等書。
書名 / | 大師經典: 時代紐約 (超寬幅曼哈頓天際線雙面海報書衣版) |
---|---|
作者 / | Robinson |
簡介 / | 大師經典: 時代紐約 (超寬幅曼哈頓天際線雙面海報書衣版):**特殊方形大開本×特殊用途雙面書衣**跨越半世紀的絕版經典,感受線條的純粹魅力獻給所有對城市仍擁有美麗想像的 |
出版社 /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425717 |
ISBN10 / | 9863425710 |
EAN / | 9789863425717 |
誠品26碼 / | 2681280058004 |
頁數 / | 6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X30.5X33.5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線條不只是線條
在現實世界中,線條並不存在。世上有許多物體勾勒出的線條,有地平線、天際線、建築物邊緣、窗框、人行道、斑馬線、水面波浪、人孔冒出的煙⋯⋯最終,畫家會選擇要在畫面上留下什麼樣的線條。在這個創意過程中,畫家的目標並非重現「現實」本身,而是要訴說現實。正如作家字斟句酌,羅賓森筆下的線也非隨意放置。線條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在另一個地方結束。他選擇了構圖中央、最先映入眼簾的線條之後,再以相同的流程延伸到畫面邊緣、較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線條。這個過程可不簡單,必須步步為營。因為線條不會說謊。下筆時,你必須清楚這條線的目的與方向,否則就會露出馬腳。
若你曾來到帝國大廈的頂樓俯望四下,便能欣賞到舉世無雙的人造景觀:成千上萬的建築物以及不計其數的窗戶也回望著你。我們無法將它們的密度、質量、排列、小街、大道、屋頂、天線、水塔一眼看盡,更不可能心存奢望地想:「要把這些全都畫出來。」若是有人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會是多麼令人驚奇。「全部畫出來」意味著在可選擇的無數線條中,只挑「適當的」線條。而羅賓森的線條,訴說了某一特定時間點的紐約,展現這座城市的肌理,說明它如何像有機體一樣運作。這些線條告訴我們紐約的居民與他們的習慣,還有紐約的個性與生命。
對藝術來說,紐約是最慷慨的主角,它會毫不猶豫地交出自己,同時對你的看法好奇不已,好奇到惹人厭煩的程度。羅賓森的作品是大無畏的愛之舉。他用一條條的線,愉悅且出奇成功的探索了這座城市,再將它還給我們。
──馬帝歐・佩里柯利(Matteo Pericoli),《曼哈頓上河圖》(Manhattan Unfurled)作者暨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