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起: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 誠品線上

菩提心起: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作者 Tenzin Gyatso/ Thubten Chodron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菩提心起: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點燃一盞菩提心燈,以大悲為燃油,以大願作燈炷,散放大智的光芒,驅散成佛路上無邊的煩惱黮闇,這盞珍貴的菩提心燈指引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點燃一盞菩提心燈, 以大悲為燃油, 以大願作燈炷, 散放大智的光芒, 驅散成佛路上無邊的煩惱黮闇, 這盞珍貴的菩提心燈指引我們證得正覺。 敞開你的心,生起利益眾生的決心——菩提心,你將真實地踏上成佛之道! 菩提心是什麼樣的心? 它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證得正等正覺的發心。華嚴經中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可見少了菩提心就不可能成就佛果。 本書的內容涵蓋所有與菩提心有關的面向,達賴喇嘛尊者援引巴利語傳統與梵文傳統的經論與成就者的著作,並舉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論典,詳盡地解說菩提心的定義、菩提心的種類、增長菩提心的方法等,強調菩提心在成佛之道上的重要性。最後,尊者提出「修心」的教法,教導我們如何直球對決我愛執與我執,奉獻生命引領眾生邁向正覺。 在本書中,尊者從生起菩提心的前行「四無量心」開始,教導我們能以慈、悲、隨喜、平等的正面心態來面對他人,它也是為利益眾生而願成佛的利他意樂,這種利他意樂能策勵修行者生起菩提心。那麼,要如何鍛鍊菩提心呢?尊者提到兩種法門:(一)七因果教授;(二)自他平等與自他相換。「七因果教授」教導我們思惟一切眾生都曾做為自己的父母,而生起發願成佛以解脫一切眾生的菩提心。修習「自他平等與自他相換」,則是從自己與眾生平等以及將自己與他人相換的角度,而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要依於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才能成就。當我們因幫助他人而恐懼自己是否會因而受苦時,尊者特別提醒我們,要明白眾生如水中月,空無實有,以此遣除恐懼以及對「我」的貪執,將能更有勇氣走向眾生。這是尊者從大悲心中流露出的切切叮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1959年流亡印度,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外,他更放眼世界,關懷地球,致力提倡慈悲、寬恕、包容、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曾三度來台弘法,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達賴喇嘛相關著作眾生出版:《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達賴喇嘛說止觀》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比丘尼圖丹.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在亞洲、歐洲與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並且擔任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說明如何把佛教的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同時也是堪蘇爾.蔣巴.德卻(Khensur Jampa Tegchok)的著作《洞見空性》(Insight into Emptiness)的編輯。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卻准的資訊,請參見:sravastiabbey.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org。呂家茵呂家茵輔仁大學新聞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碩士。曾任英文新聞編輯、記者,現職大學講師。譯有《修心:七種自利利他的「心靈煉金術」》、《活哲學:12位大師的「生命復甦術」》、《達賴喇嘛說金剛經》、《願惑顯智:岡波巴大師大手印心要》、《貴人》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比丘尼圖丹.卻准 【致謝詞】頂禮以大悲心傳授佛法者/比丘尼圖丹.卻准 【導言】增長慈悲心,豐富生命/達賴喇嘛 略語表 第一章 四無量心 巴利語傳統中的四無量心 三增上學與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的相、味、現起、足處、成就與失敗 四無量心的修習次第 慈無量心——願眾生離苦得樂 悲無量心——不忍眾生受苦 喜無量心——隨喜他人的成功與快樂 捨無量心——與眾生保持平衡的關係 四無量心與勝觀 四無量心的近敵與遠敵 大乘中的四無量心 金剛乘中的四無量心 與一切眾生的親近感 第二章 菩提心的利他意樂 根本乘與大乘 修持佛法的究竟目的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之因 菩提心的利益 以菩薩為典範 兩種大乘弟子 第三章 長養菩提心的方法——七因果教授 修持菩提心的兩種法門 七因果教授 培養利益眾生的意樂 培養為他人幸福著想的心態 菩提心 第四章 自他平等與自他相換 直接面對自己的修持法 自他平等 我愛執的過患 珍愛他人的利益 自他相換 在自他相換中善用嫉妒、競爭與傲慢 如何看待這個人身? 施受法——眾罪咸歸我,我善施眾生 真正的修行者 兩種方法的比較與整合 第五章 成為菩薩 我愛執與我執無明 自利與自信 結合菩提心的見地 誰能生起菩提心? 決定種性與不定種性 我們的菩提心可能退失嗎? 不退轉相 菩提心的分類 第六章 大悲禮讚 大悲心平等地關懷一切眾生 悲心為萬善之源 菩薩的三主要因 禮讚三種大悲心 眾生緣慈——緣於輪迴之眾生的悲心 法緣慈——緣於假立於法之眾生的悲心 無所緣慈——緣於缺乏實有之眾生的悲心 結合智慧與悲心 第七章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辨識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修持願心儀軌,發菩提心 守護菩提心,令不失壞 發行菩提心,修菩薩行 受菩薩戒,利益眾生 藏傳佛教中的菩薩戒 仁慈之心 第八章 漢傳佛教中的慈心、悲心與菩提心 慈心與悲心是菩提心的必備條件 源自《俱舍論》的「七周緣慈」 龍樹菩薩提出七種發菩提心的因緣 省庵大師談發菩提心的相狀與因緣 世親菩薩強調發心十大正願 裴休談發心成佛 四弘誓願 漢傳佛教的菩薩戒 日本佛教的菩薩戒 菩提心、真如與佛性 培養菩提心的五個階段 第九章 巴利語傳統中的菩提心與菩薩 佛陀的悲心 阿羅漢與聲聞的悲心 日常生活中的悲心 慈心與悲心的層次 菩薩道 巴利語文獻中所記載的菩薩 成就菩提心 第十章 修心 修心法門——修心的七個要點 轉違緣為菩提道用 身處困境中的特別建議 畢生的修持精要——五力 「修心」的誓言與學處 修心偈頌 詞彙解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菩提心起: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作者 / Tenzin Gyatso Thubten Chodron
簡介 / 菩提心起: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點燃一盞菩提心燈,以大悲為燃油,以大願作燈炷,散放大智的光芒,驅散成佛路上無邊的煩惱黮闇,這盞珍貴的菩提心燈指引我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549856
ISBN10 / 626954985X
EAN / 9786269549856
誠品26碼 / 2682204434003
頁數 / 4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菩提心的利他意樂
什麼是菩提心?
藏語「byang chub」(菩提)與「sangs rgyas」(佛)
梵語「bodhicitta」(菩提心)一詞包含兩個音節——「bodhi」與「citta」。「bodhi」意指「覺醒」或「覺悟」,「citta」意指「心」。是哪一種心呢?有兩種心法——心王與心所。心王了知某個對境的共性,明白它是色、聲、香、味、觸或法(心的對境);伴隨心王的心所則了知特定的對境。做為心王的菩提心,其焦點放在對境的共性,在此處那便是「bodhi」(菩提)。
「bodhi」暗指「淨化」與「了證」,為了展現這項特點,藏地譯師便將「bodhi」或「awakening」翻譯為藏語「byang chub」(音「強秋」)。「byang」即指「淨化」,因此我們能理解,藉由淨化一切心的障礙,心就可以直接了知一切法。「chub」意指強化我們的美好特質,因而得以證得那個境界。以此方法,藏語「byang chub」意味著我們經由圓滿這個淨化的過程而證得的正覺是遍知,是擁有四種佛身的佛果。
同樣地,西藏譯師以藏語「sangs rgyas」(音「桑傑」)翻譯梵語「buddha」(佛)一詞。其中「sangs」(音「桑」)意指「去除」,就是盡除所有的過患與障礙,而「rgyas」(音「傑」)意指「擴展」,此處意味著了知一切法,以及實證一切殊勝的功德。圓滿這一切的人,就是「sangs rgyas」——佛。
審視藏語「byang chub」與「sangs rgyas」二詞,我們得知它們具有相近的含義:「byang」與「sangs」兩者描述的都是一切障礙的淨化,而「chub」與「rgyas」所指的都是善功德的擴展,以及一切了證的增長,特別是空性的現證。儘管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各有各的正覺,但對於三乘的聖者而言,空性的了證是共同的。依據他們在各自證得正覺之前的修持方法,這三種正覺因此存在差異。就現在討論的這部分而言,「菩提」是指「大乘菩提」(Mahāyāna bodhi)或「偉大的覺醒」(great awakening)。因此「byang」即指煩惱障與所知障兩者的淨化,而「chub」是佛陀對於勝義實相的了證,其中的等持與座下修的了證其實是無法區別的。佛的正覺讓其有能力同時安住在等持與了證座下修兩者雙運的狀態中,直至虛空界盡。與眾生不同,諸佛是遍知的,並且同時直接知覺一切世俗諦(梵saṃvṛtisatya)與勝義諦(梵paramārthasatya)。

以了證空性的智慧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意識(梵mano-vijñāna;巴mano-viññāṇa),它伴隨(相應〔藏mtshungs ldan〕)著各種心所,是我們發心證得正等正覺的主體。這個願心如何生起呢?思惟眾生的仁慈,以及他們在輪迴中受到的苦,可以引發我們的大悲心,那便是願一切眾生能夠脫離痛苦的一個心所。此時悲心的所緣境(梵ālambana;巴ārammaṇa;藏dmigs pa)是眾生,強力地修習大悲心能策發我們利益眾生的願心。這股願心將引導我們審視什麼才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最好方法,而結論就是透過證得佛的功德,於是,想要證得正等正覺的願心便將隨之而生,而這願心將伴隨著心王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所緣境即是「菩提」——我們自身的正等正覺。因為想要藉由證得正等正覺來為一切眾生的幸福付出心力,所以,菩提心直接將我們導向正等正覺。智慧則是淨化我們的心,使其轉化為佛的正等正覺之心的那股力量,其所緣境即是空性。
想要生起證得正等正覺的願心,我們必須理解自己要發願的目標為何,於是,首先必須確信達到涅槃(苦的真正止息)的可能性。這又讓我們回到在第三本書中討論過的「心性本淨」與「煩惱為偶然的」等議題,由此引導我們去探究心的勝義自性(ultimate nature),透過以上的探究,我們進而理解並證得「比量」(梵anumāna,以正理所獲得的認知)的空性。
對於利根修行者而言,正是以比量的空性為基礎,確信證得正等正覺為可能之事,因而生起菩提心。由於立基於正理,這種菩提心是特別地堅固而不會退轉的。中根修行者則是由老師、過去的修行者與經典的啟發,而假設正等正覺是可能證得的,他們便是帶著這種對於正覺略帶模糊的理解而生起菩提心。因為如此菩提心是以信仰為基礎,它並不堅固,易受影響而退轉。
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描述的二十二種菩提心,我們將在下一章解釋。在小資糧道(梵sambhāramārga;藏tshogs lam)上的修行者擁有如泥土般的菩提心,這種菩提心可能會退轉,修行者將失去菩提心,又回到原本非菩薩的狀態。然而,在中資糧道上的修行者證得的是如黃金般的菩提心,它是穩定且不會退轉的。菩提心如果離於了證空性的智慧,將無法超越小資糧道,因此,在我們創造生起菩提心之因的同時,重要的是增進自身對空性的理解。
在成佛時,聚焦於「菩提」的智慧之心也將完全發展。為了要達到藏語「chub」(音「秋」)所指心靈充實的狀態,我們必須理解這個菩提心的所緣境——正等正覺。證得正等正覺的潛能並非某種我們生命中生起的嶄新事物,它其實是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便已經現起的某種本具特質。佛說: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AN 1.51)
比丘們!此心是光淨的,但是卻受到外來偶發的雜染所染污。

彌勒菩薩在《寶性論》(Sublime Continuum)當中也說:

過失為客故,德性相應故。(RGV 1.51)
諸漏是外來的,善功德是本具的。

法稱論師(Dharmakīrti)也曾給予我們類似的陳述:

心自性光明,諸垢是客塵。(PV 2.208ab)
心性是光明,雜染是外來的。

這些大師都強調諸漏能從心中盡除的兩大理由。首先,我們本具能摧毀諸漏的強大對治力;第二,心性是光明——這表示諸漏並非住於心性之中。這項能認知並理解對境的能力,是心的本具自性。當克服障礙時,這項能力便是圓滿的,且專注於值得關注的對境,我們的心已經淨化而一切障礙皆已去除。此時,我們的心成為佛的遍知心。
如果了證某件事物的能力就在心性之中,為什麼我們當下的心仍然無法了悟一切的存在呢?這是因為它被障礙所染污。當藏語「chub」意指使自心充滿了證,要使其達到圓滿充實或了證,完全的淨化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要使「充實」這件事發生,必須先完成淨化。因此,藏語的「byang chub」(覺悟)一詞才會「byang」在先而「chub」在後,因為如果缺少淨化,就不可能了知一切對境了。
然而,當我們提到這種認知並理解那個對境(即使是如「自性空」這類對境)的能力是一種心的本具特質時,那並非意味著我們可以輕鬆地坐下,毫不費力地等待正覺的這一刻到來。要讓這兩種與菩提心有關的願心開花結果,需要付出努力與精進,為了無分別地了證勝義菩提心(現證空性的智慧),我們必須培養、結合寂止與勝觀。唯有這種智慧具有去除一切心之障礙的能力,令它們不再生起。

菩提心之因
內因與外因

  如同其他一切的有為法,菩提心並非無因而生,它也不是由於不平等因(discordant causes)而生,「不平等因」是指那些不具有使自己生起能力的因素。菩提心的某些成因是內在的,有些則是來自外在。內因就存在我們的心中。如今我們具備「慈」與「悲」兩個心所,「慈」是「無瞋」的善心所,能克服並且防止我們生起瞋怒與怨恨,因此也是增強耐心與安忍的基礎。「悲」是「不害」的善心所,毫無任何造成傷害的動機,也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無法為他人承擔痛苦,這是想要利益眾生與不願因傷害眾生而對他們失敬的基礎。悲心正是佛陀法教的精髓。
  儘管「慈」與「悲」兩個心所已經存在於心續中,我們仍應使自己習慣於這些情緒,以此滋養與擴展它們。藉由淨除惡業以去除一切蓋障,累積福德以便令我們的心能夠接納,這些都是菩提心生起的必要之因。此外,我們還必須聽聞與研習提及生起菩提心與菩薩行的法教與經典,對於學習的內容進行思惟與禪修。謹記佛陀的功德,這能激勵我們生起菩提心,理解菩提心的利益,並且願這些大乘教法能夠永久住世。
引導我們產生菩提心的外因,則包括受到一位大乘上師的指引,他慈悲教導我們增長菩提心的方法,還有親近那些發心並且正在修持菩提心的人。此外,我們還必須仰賴一切眾生才能生起菩提心。仁慈的眾生提供生活所需,我們才能無憂地修持菩提心。眾生同時也是我們修持布施、持戒與安忍的對象,為我們創造修行的機會,而其遭受的苦難與展現的仁慈,則是我們生起菩提心的最大動力。倘若崇尚菩提心並且探尋生起菩提心的利益,同時卻厭惡著眾生,那代表我們尚未明白倘若對於眾生漠不關心,就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盡除粗分與細分的障礙
  無論是修車技術或悲心,想要學會任何技巧,都需要練習與訓練。要培養任何能力,首先必須盡除的是那些粗分的障礙,然後才是細分的障礙。因此,在開始你的修持時,必須首先移除或減低那些僅僅只有在此世才會執迷的快樂,那正是佛法修行上最粗分的障礙。
如果只關注自己在此世的快樂,我們就會試圖留住那些能為自己帶來快樂的事物,同時摧毀那些會為自己帶來不幸的事物,而毫不顧慮這些行為對他人將可能造成的影響。由於受到無明的障蔽,為了獲得或保護個人名聲、物質財富、他人的肯定與讚譽以及感官欲樂,我們造作許多惡業。這些作為讓我們與他人產生衝突,製造出更多問題,因此,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世間八法,以及由身、語、意而造作的惡業,是我們在修道之始必須調伏的最先與根本的要素。
  要調伏與世間八法有關的貪執與瞋怒,並不只是告訴自己貪執與敵意是障礙;相反地,我們必須深思它們的過患,藉此在心中凝聚力量與之抗衡。經由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們將理解世間八法與執迷僅限於此世享有快樂是如何造成我們此刻的不開心,同時也為未來世埋下不快樂之因。我們觀察到它們是如何把我們帶離修行與了悟之道。另一個讓我們重振精進於善法的活力,則是思惟暇滿人身的利益。這讓我們獲得動力,捨斷有害之行,為了在未來還能獲得另一個暇滿人身而努力造作善業。這是初階修行者共同的修持。
  接著,我們繼續思惟,儘管具有諸多優越條件的珍貴人身正享有如此優勢,我們的存在本質仍然受到煩惱與有漏業所掌控,毫無持久的自在或安全感。這個思惟能策發我們出離輪迴之苦及其苦因,並生起強烈的解脫願心。以此方式,我們不再執迷於來世的歡樂,這是中士夫(中階修行者)共同的修持。上述在初階與中階的修持,建構出我們生起菩提心的前行,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自己的心轉向培養菩提心,這是在一切發心中最為崇高的願心。

圓滿自他的目標
培養菩提心有賴許多因緣,其中之一便是從一位可信賴的具格上師處或經典中學習諸佛與菩薩的功德。藉由推崇這些眾生的勝妙之力,我們產生信仰,希望自己也能成就這些功德。對於克制只要證得自身涅槃便已足夠的自滿,這種信願極為關鍵。
我們要如何堅信正等正覺是圓滿自身目標的必要之舉,因而捨棄追求僅僅自身的解脫?是藉由對於以下三點的理解:
一、聲聞乘並未捨斷所有的雜染,也未實現一切了證。
二、聲聞乘能夠自輪迴中解脫,但並未從阿羅漢個人寂靜的粗性中解脫。
三、佛的法身便是自身目標的圓滿,因為那是完全捨斷一切障礙,是一切殊勝功德的圓滿了證。
  佛陀的色身是他人目的或目標的實現,透過不同化身的示現以教導或引導眾生達至正覺。藉由明白且景仰諸佛的功德,我們發願證得這些功德,以成就自己與他人的目標。僅僅只是圓滿他人的目標是不夠的,同樣地,只達成自己的目標也不算完整,成佛能令我們在兩件事上都獲得圓滿。這是很重要的,它可避免我們退墮,以及只想尋求一己的解脫。
  菩提心的另一個成因,是理解到在這五濁惡世中,菩薩法教的存在並不穩固,它們將會消失。發現這件事實在令人無法接受,也因為希望這些珍貴法教能夠長存世間,盡除眾生之苦,因此我們發願要證得佛的無漏智 。
  然而,還有第三個菩提心的成因,那是瞭解在這個末法時代為了解脫而生起聲聞的發心已然不易,生起菩提心就更加困難了。因為了知這個稀有的機會,也知道能否為後世保留菩薩法教,將取決於現世的我們如何實證它們,因此,我們發願成佛。
當悲心與菩提心分別從了證空性的智慧中建立時,對於推崇並且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菩提心的人而言,其心續中對空性的了證其實同時幫助他們增長悲心。由於對空性的深度了證,那些趣向大乘的行者將更加明白,無明才是自己遭遇苦難的根本原因,這些修行者將更為徹底地理解無明、煩惱與業之間的關係。再者,空性的了證將降低他們對這世界抱持的無明見解,為他們建立更強大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夠證得解脫。當這份理解被擴及到其他眾生時,能令我們對他人產生強烈的悲心,因而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的利益
為自心帶來快樂與平靜

  「菩提心」這個進階修行者修道的精隨,能為自己與他人在今生與來世帶來不可思議且無法言喻的利益。僅僅只是對這些利益的一般覺知,就能策發我們熱切地培養菩提心。在此生,個人的快樂與寂靜都是來自修持菩提心。為什麼?因為當我們真心希望能夠利益他人時,對他們便不再抱持批評與嚴苛的心態,而一旦這些負面念頭不再圍繞心頭,我們自然便覺得好過一些。當我們的心充滿仁慈的念頭,會增進身體健康,與家人、朋友間的關係也將會變得更好。在患病或受傷時,如果能夠修持菩提心,我們的心就能平靜下來,我們的身體狀況與治療情況將產生進展。當臨終時,懷抱利他的意樂,能為自己的心帶來平靜,我們死而無憾,因為此生已經值得。
當一個平凡人在面對困境時,通常她會感到沮喪、生氣而憤恨不平。在那時,也許她會相信那股怒氣才是她真正的朋友,會支持她,賦予她勇氣去面對問題。經由瞋怒而獲得的內在力量,不僅僅只是愚蠢,同時也將為我們自身帶來危險。當發怒時,我們的思考或表達都無法保持清晰,而盛怒之舉通常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接下來是一些描述菩提心利益的比喻:
一、它如無上甘露,能令我們不死,並且將我們的不淨色身轉變為佛的色身(梵rūpakāya)。
二、它猶如一個無竭盡的寶藏,在靈性上滋養並支持著我們。
三、它能治癒煩惱之疾,猶如無上良藥。
四、它猶如一棵可供歇息之樹,在輪迴的耗損中為我們提供保護。
五、它猶如一艘船,讓身處在輪迴大海之中與煩惱、業力這兩隻大海怪對抗的我們,得以安全無虞。
六、它猶如那道能撫平我們身心的柔和月光。
七、它猶如池中能冷卻我們煩惱熾焰的水。
八、它猶如明亮的日光,能照亮陰暗的角落,拓展我們以往無法看見的視角。
九、它猶如四季生長的鮮花,持續不斷地盛開著善德之花。
悲心與菩提心能為我們帶來真實的自信與自重,經由它們所產生的勇氣與信心,則來自一個強大的正理基礎。這些特質使我們得以面對問題與痛苦,而不至於被淹沒在困惑、沮喪或自卑的情緒中。我們將能以決心與信心去面對生命帶給我們的課題。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抱持菩提心的我們覺知到苦難其實源自因緣(例如煩惱與業),且了知這些因緣是可以被改變的,如此,菩提心為我們帶來的是樂觀與希望。

對付仇敵的最佳方法
菩提心也是對付仇敵的最佳方法。如果我們發怒,敵人便已成功地傷害到我們,但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平靜的心,這仇敵便無法為我們製造麻煩。但假如是一隻會咬人的瘋狗靠近你,這時我們當然還是得拔腿跑開以求自保。不過,大部分的情況則是,當我們修習悲心與利他心時,某個之前相看兩厭的仇敵會變成朋友,這個在國際關係上即有明證。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同盟國成員協助德國與日本重建,如今這些國家之間都建立了良好的邦誼。
人們也會問我,是什麼原因使我得以保持樂觀,尤其是想到發生在我家鄉(西藏)的那些事情,以及因為那裡的悲劇對我個人造成的影響時。菩提心給予我一絲希望,因為我已經明白人性本善,了知人們的錯誤舉動並非由於本性邪惡,他們只是被自己的煩惱所蒙蔽。基於這層理解,我不會對他們心存恨意或產生復仇之心,那讓我能以樂觀的心態去改善這個情況。
我們可能會認為在修習悲心時,其他眾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事實上,我們能從修悲中獲得的好處遠遠多於他人。當我修持悲心時,我獲得的是百分之百的利益——我的心得以保持樂觀,至於其他人能獲益的程度,我就無法確定了。某些人甚至在我對他們表達悲心時,還曾對於我的舉動感到懷疑呢!
慈愛與悲憫使我們心生喜悅,菩薩十地的初地(梵bhūmi)就稱為「歡喜地」,因為初地菩薩的快樂將遠遠勝過阿羅漢的快樂,儘管此時的他們尚未如阿羅漢那般捨斷一切煩惱。這些菩薩的殊勝喜悅,出自於其珍惜眾生之心,那使他們能夠自在從容地解決問題與困境。在聽見壞消息時,他們能迅速地重拾這份平靜與樂觀,悲心就如能夠立即安撫他們心靈的甘露,這樣一位由於修習悲心與理解空性而擁有心之寂靜與內在平靜的人,並不容易意志消沉。

為大社會帶來平和
菩提心驅策我們在多方面展開行動,為大社會帶來平和。我常常半開玩笑地告訴人們,如果要自私,那至少得讓自己是以聰明的方式去自私,最好的作法就是去幫助他人,因為當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時,我們自然也是快樂的!然而,當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傷害到他人時,周遭都將會是悲慘的人,而他們也會讓我們知道他們正在受苦。
懷抱菩提心,我們也將關注身處的環境,因為在乎著其他生物,以及未來要住在這個星球上的人類。這些由慈心與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是如此明顯可見,也毫無爭議,更無須以特殊的邏輯,便能加以理解。

斷除障礙,證得佛果
  修習菩提心充實我們在小資糧道與中資糧道的修持。小資糧道的目標是淨化粗分的惡業,並為投生善趣作準備。利益他人的心願,能令我們避免傷害他們,停止從事會摧毀他們快樂的惡業。菩提心也同時激勵我們去淨除在過去曾經累積的惡業,以利益他人的方式行事。如此一來,伴隨而來的自然會是一個好的來世。
就身為一位中士夫而言,我們的修持目標是破除那些導致自己不斷處於輪迴的煩惱。在這些煩惱中,多數是擾人的情緒,例如對於眾生的不滿、嫉妒或好鬥心。當菩提心生起,我們視他人將會是可愛且可親的,因此那些針對著他們的煩惱,將會戲劇性地減少。
  那些僅僅修持小資糧道與中資糧道的修行者,所希求的是從輪迴中解脫,而非佛果的正等正覺。依循根本乘,他們從事禪修以現證空性,那將令他們得以永斷相續的煩惱。儘管他們了證的空性與菩薩相同,但其智慧所斷除的僅止於妨礙自身解脫的煩惱障,無法對治阻礙獲得遍知的所知障。大資糧道的修行者增長菩提心,此菩提心能賦予他們的智慧更大的力量,足以斷除細微的障礙而成佛。巴楚仁波切(Dza Patrul)提醒我們:

即便你圓滿了(密續的)生起與圓滿次第以及三摩地(心一境性的狀態),倘若它們與真實菩提心無關,它們也就不過只是投生於輪迴欺誑顯相的種子,無助於證得遍知的狀態。(13)
缺乏菩提心與現證空性,那些經由持誦密續儀軌、真言以及修持寶瓶氣等法門所累積的福德,將成為投生於輪迴之因,而非佛的遍知心。

菩提心是廣大之心,因為它想要達到的是利益一切眾生,以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尋求證得最高的正覺。因此,一切由菩提心驅策的行動所累積的福德,也如其發心般廣大。這讓修行者能迅速地累積證得正等正覺所需的福德資糧(梵puṇyasaṃbhāra)。菩提心也能使了悟空性的智慧變得更為強而有力,足以移除心續的細微習氣(subtle latencies)以及它們造作出的「二元現」(dualistic appearance,二元顯相)。
因此,菩提心引導我們邁向的是佛果。如果不具利他之心,想要證得究竟大樂與佛果的莊嚴功德,那是毫無可能的事。總之,在六道輪迴中正面且令人景仰的一切與涅槃,皆可以菩提心而成就。龍樹菩薩在《菩提心釋》中提到:

說此菩提心,大乘之最勝。
以根本定勤,故發菩提心。
二利之方便,除此菩提心,
三界無餘法,昔佛未曾見。
僅發菩提心,故得諸福蘊,
其福若有形,勝過遍虛空。(BV 105-107)

菩提心被說成是大乘最無上的〔理想〕,
因此,請以根本定〔決定〕精進地去生起如是利他的意樂。
為了成就自他的幸福,在世上就唯有此法能夠達成;
除了菩提心之外,諸佛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其他的方法。
僅僅只是生起菩提心,便能獲得福德,
如果要以形相來描述這份功德,它將充滿超過廣袤的虛空。

在尚未理解菩提心的價值下,有些人說菩提心實在太難生起,因此予以擱置。又有些人屈服於無明的傲慢,便說菩提心並不是太重要的前行,而從事更加甚深的密續修持,這些念頭都在危害我們的靈性成長。已經培養菩提心的修行者將能證得正等正覺,反之,另一位在不具利他的發心下修持甚深密續的行者,則無法證得正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的內容涵蓋所有與菩提心有關的面向,達賴喇嘛尊者援引巴利語傳統與梵文傳統的經論與成就者的著作,並舉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論典,詳盡地解說菩提心的定義、菩提心的種類、增長菩提心的方法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