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 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 | 誠品線上

ノイズに振り回されない情報活用力

作者 鈴木進介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 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你是否有以下的困擾□每次收集資料都耗時費力□收集到一堆資訊卻無法靈活運用□接受過量假資訊而常被左右□存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是否有以下的困擾 □每次收集資料都耗時費力 □收集到一堆資訊卻無法靈活運用 □接受過量假資訊而常被左右 □存了一堆總有一天會用到的資料 讓思考整理家帶你練就不受資訊擺布之力 利用「輸入→整理→輸出」,認清資訊的核心就能取得成果 高度覺醒、高學歷且任職於大企業的人, 用很短的時間使公司壯大的企業家, 成為專業領域權威的自由工作者……等, 那些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的人, 在旁觀者看來都覺得他們取得成果的過程瀟灑利落, 然而,他們的成功只是靠「聰明」嗎? 其實他們的共通點在於「會動腦設法辨別能帶來成果的『核心資訊』」。 笨蛋會把單純的事想得很複雜。普通人是把複雜的事想得很複雜。 聰明人則是把複雜的事簡單化。 ──稻盛和夫 能取得成果的人, 「運用資訊的能力」肯定勝過他人。 現今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中, 真正有價值、需要的資訊很少,大多數都只是雜訊。 但真正聰明的人即使處在資訊過量的時代也有能力運用資訊, 簡單地掌握本質。正因如此才能取得成果。 本書結合作者自身的經驗,以「任何人都能實踐的實用書」為目標, 希望能成為各位在這個複雜而嚴酷的社會生存下去的武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鈴木進介鈴木進介 思考整理家® 羅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憑藉個人獨特的「思考整理術」,以人才教育培訓師暨管理諮詢顧問的身分從事活動。 大學畢業後,先後任職於資訊科技公司與商社,25歲時創業。從「沒資金、沒人脈、沒技術」的三重困境中白手起家,因此度過3年多收入不穩定且挫折不斷的生活。 後來發現「只要整理腦中想法,九成的問題都能解決」,從而對思考整理術開竅。此後花費超過10年的時間獨自不斷研究,並建立一套體系。 關於「思考整理術」的演講、專題講座、研習活動的聽講學員人數全日本累計超過3萬人,年營收成長10倍的公司、準備要上市的企業主、想轉換跑道或創業的學員等,相繼來參加。 被客戶譽為「思考整理家」,其透過個人獨特的資訊活用技術來解決問題的觀點和建議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此外還參與廣播、電視節目的錄製,努力筆耕,著有《思考更要斷捨離:1分鐘丟掉紛亂思緒,贏回犀利頭腦》(究竟出版)、《一本筆記為工作創造十倍差》(書名暫譯,明日香出版社)等12本書,累計銷售超過14萬冊。 作者個人網頁 http: www.suzukishinsuke.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3 第1章 大部分資訊都是雜訊 1 我們一天收到的資訊量是平安時代人一輩子的分量 14 2 「智慧手機疲勞」和「資訊疲勞」 16 3 「也許有一天會用到……」到頭來都不會用 20 4 「先搜尋再說」的話會毫無所獲 25 5 八成的資訊皆可丟棄 29 6 資訊少才有價值 33 7 何謂三步式資訊活用術? 37 第2章 花較少精力輸入的祕訣【輸入篇】 1 設定終點使輸入更有效率 44 2 收集資訊同時注意取捨 48 3 先確定輸出形式再輸入 53 4 一切都始於假設! 58 5 資訊收集的品質端看你「如何設定問題」 63 6 九成的輸入由存取方式決定 68 7 從模板化做起的快速輸入法 73 8 有效率且抓住本質的輸入三訣竅 76 9 應當留意的輸入「陷阱」 84 第3章 挑選有用資訊的祕訣【整理篇】 1 資訊要先靜置一天以上 96 2 資訊整理的基本三步驟 99 3 別忘記檢查「缺漏和重複」 103 4 「對立的資訊」也要收集嗎? 106 5 遠處的資訊很有價值 109 6 具備「鳥眼、蟲眼、魚眼」 114 7 有用的資訊只有「三種」 120 8 資訊的「鮮度管理」 124 9 整理資訊應當注意的「陷阱」 129 第4章 用最少資訊獲得最大輸出的方法【輸出篇】 1 傳達方式由事前的「思想整理」決定! 140 2 簡化輸出的「模型」 144 3 用單一訊息傳達的技術 147 4 過度體貼的表達方式是雜訊的源頭 155 5 道理和意象,何者重要? 159 6 資料是用來展示的,不是給人讀的 165 7 消除雜訊的極致就是「空白」 169 8 去除雜訊以凸顯優點 174 9 應當留意的輸出「陷阱」 179 第5章 遠離雜訊的技術 1 關注角度決定了工作成果 188 2 重視通用性資訊 192 3 頂尖人士為何能遠離雜訊? 196 4 如何利用遠離雜訊的時間 200 5 挑戰看看「資訊斷食」 204 結語 209

商品規格

書名 / 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 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
作者 / 鈴木進介
簡介 / 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 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你是否有以下的困擾□每次收集資料都耗時費力□收集到一堆資訊卻無法靈活運用□接受過量假資訊而常被左右□存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294639
ISBN10 / 6263294639
EAN / 9786263294639
誠品26碼 / 2682244616001
頁數 / 19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7X1.2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96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是否有以下的困擾
□每次收集資料都耗時費力
□收集到一堆資訊卻無法靈活運用
□接受過量假資訊而常被左右
□存了一堆總有一天會用到的資料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現在正是練就不受資訊擺布之力的時候!

「資訊豐富會造成注意力匱乏」

這是一九七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賀伯.賽門所說的話。

意思是資訊量愈多,就愈難去注意每一則訊息。這話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

每天都有無數訊息從掌心那方小螢幕自然而然映入我們眼簾,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再者,如果不能明確表達出想傳達事情的本質,那麼在社群網站上發再多的文,恐怕也會淹沒在資訊的洪流中,無人理會。
我稱這些「多餘且沒有價值的資訊」為「雜訊」。
二○二二年的現在,世界正如開頭那句發自一九七○年代的話所說的,滿是雜訊,使得要認清資訊的本質變得很困難。
特別是在商業社會,我們活在一個必須不受雜訊影響地輸入(吸收資訊:讀、看、聽等)和輸出(產出資訊:講話、寫作、行動等),否則連生存都有困難的時代。
在良窳雜陳的資訊中「辨識何者具有價值的能力」,說它是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必備技能應該不為過。

你有能力從氾濫的資訊中辨識出「本質」嗎?
你是否具備能在嚴酷的資訊社會中生存的思維方式?

在這本書中,我將提供您武器,讓您在資訊洪流來襲下仍能不受雜訊擺布地取得成果。

我有許多客戶都可以快速輕易地取得成果。
高度覺醒、高學歷且任職於大企業的人;用很短的時間使公司壯大的企業家;成為專業領域權威的自由工作者。類型各式各樣,但在旁觀者看來,都覺得他們取得成果的過程瀟灑利落,總是讚嘆他們「真聰明」。然而,他們的成功真的只靠「聰明」嗎?
我感到懷疑,於是觀察那些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的人。結果,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會動腦設法辨別能帶來成果的「核心資訊」。
從玉石混雜的資訊中漸漸抓住要點:「簡單說,這項資訊中最重要的就是○○」。那部分毫不複雜。由於在資訊過量的狀態下仍能非常簡單地抓住要點,所以工作的速度也很快。
如果要輸入所有資訊,再將想傳達的訊息全部輸出,時間再多都不夠用。
總而言之,能取得成果的人,「運用資訊的能力」肯定勝過他人。

以前,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曾如此斷言:
「笨蛋會把單純的事想得很複雜。普通人是把複雜的事想得很複雜。聰明人則是把複雜的事簡單化」
一如上述,真正聰明的人即使處在資訊過量的時代也有能力運用資訊,簡單地掌握本質。正因如此才能取得成果。

今後的世界,人可能會分為兩類。

‧為假訊息時喜時憂,受過量資訊左右的人
‧只掌握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訊,做出最大成果的人

你想要成為哪一類人呢?
二十五歲初出茅廬就意氣風發地創業的我,顯然是前者。只看重資訊的量,意圖確立自己的地位。
奇怪的是,我盲目地吸收愈多資訊,業績和收入愈是成反比地下滑。只是藉由接觸龐大的資訊來滿足求知欲,對此感到自我滿足罷了。
創業的兩年後,我開始從事顧問工作,有一天客戶這麼跟我說:
「你只是說一些哪家報紙或商管書裡有的內容,不具附加價值。必須從吸收的資訊中簡單地掌握有價值的訊息,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行。」
從此以後,我開始把工作的重心擺在簡單理解資訊,掌握資訊的本質再用自己的語言輸出。
結果,幾年後我再次遇到那位客戶被他誇獎:「鈴木先生已是一位思考整理家了呢」,並透過研習和寫作,教導人如何用簡單思考來處理資訊。

本書也包含了我自己的經驗,是以「任何人都能實踐的實用書」為目標來書寫。
我衷心希望本書能成為各位在這個複雜而嚴酷的社會生存下去的武器。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