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這樣思考的: 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 | 誠品線上

How the World Thinks: A 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

作者 Julian Baggini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 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哲學是走進世界的一扇窗,是理解生命、自然及人類思想的工具。我們可以在紫禁城的建築裡找到儒家思想的軌跡,在雅典市集裡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哲學是走進世界的一扇窗,是理解生命、自然及人類思想的工具。 我們可以在紫禁城的建築裡找到儒家思想的軌跡,在雅典市集裡看到亞里斯多德的生命價值,在巴黎左岸的個人日常中體驗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 本書是一部世界哲學史選輯,以哲學的筆,速寫各地思考特徵。 作者透過實地觀察與比較論述的方式,捕捉中國日常生活裡言必稱和諧、伊斯蘭世界抗拒俗世化、印度的生死輪迴、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為世界建構一個更完整的圖像與更客觀的理解。 人類歷史有個無法解釋的奇妙之處,就是世界各地的哲學大約在同個時期繁盛。代表印度哲學的古奧義書,成書於西元前八至六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孔子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希臘蘇格拉底之前最知名的第一位哲學家「米利都的泰利斯」生於西元前六二四年;佛陀悉達多誕生於約西元前五六六至四八六年間。 哲學始於人的困惑,最重要的問題是「事物實際上是什麼?」以及「如何解釋事物的變化?」對這些問題給出的答案,後來就被稱作哲學。這些思考的前提在於人們逐漸認識到:事物並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現象往往不同於實在。哲學家們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這些問題,不同於以往那種神祕的視角。 早期哲學對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影響了人們的信仰、思考問題和生活的方式。我們的文化會吸收哲學的世界觀、道德觀、生活目標,將之融入生活各層面。 在希臘時代,對人和科學的認識都是哲學的一部分。哲學要能解釋人類生命,也必須能解釋世界、自然及其後的一切。其實,我們的日常思考很多都是植基於豐富的哲學傳統。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為什麼人們會相信他們相信的事,最重要的是去理解他們的知識與相信從何而來,而這些知識來源往往就是哲學傳統。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太棒了!這本書豐富我們的知識與心靈,是憤怒又危險的分裂年代所不可或缺。」--英國國教前愛丁堡主教暨知名作家/Richard Holloway「引人入勝,深具啟發性。」--《文學評論雜誌》Literary Review、劍橋大學哲學教授/Simon Blackburn「充滿吸引力、文筆洗鍊、帶有人道精神……在我們這個危機重重的年代,巴吉尼的自覺、敏銳,以及願意傾聽與學習有益的觀點,遠離了短視近利,邁向更有建設性的對話。」--《衛報》The Guardian、劍橋大學希臘文化教授/Tim Whitmarsh「巴吉尼的新書來得及時且非常重要……我會說,這是他至今最棒的作品。」--《星期日蘇格蘭報》Scotland on Sunday、資深書評人、前布克小說獎評委/Stuart Kelly「啟迪人心、轉換視角、拓展思維,以博學又平易的導覽帶我們遊歷一趟世界哲學的美妙旅程。」--《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作者/Sarah Bakewell「這本書可以填滿智人的腦洞。」--《觀察家報》The Observer「對一門複雜領域絕妙又原創性的介紹,充滿個人觀察、事實論證,甚至娛樂性。值得一再品讀。」--英國藝術新聞網站TheArtsDesk、藝術評論員與作家/Marina Vaizey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哲學家雜誌》(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編輯與共同創辦人,定期為《衛報》(The Guardian)、《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泰晤士報》(The Times)、《展望》(Prospect)與《新人文主義者》(New Humanist)等報刊撰稿,並且固定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上發聲。 朱立安出版了許多哲普作品,是英國知名的暢銷作家。《衛報》形容他:「擁有一顆清明的心智,在哲普書籍的領域中格外傑出。」《金融時報》讚譽:「每個社會都需要良好思維的守護者:朱立安‧巴吉尼正是我們的守護者。」出版作品包括:《自願被吃的豬》(The Pig That Wants To Be Eaten:And ninety-nine other thought experiments)、《新聞挖挖挖》(Making Sense:Philosophy Behind the Headlines)、《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Do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哲學家的工具箱》(The Philosopher’s Toolkit: A Compendium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我們為什麼要活著?》(What’s It All About?Philosoph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一把鑰匙,走進哲學》(Philosophy: Key Themes)、《只有這本!必讀的西方五大哲學家經典》(Philosophy: Key Texts)、《鴨子中了大樂透》(The Duck that Won the Lottery:And 99 Other Bad Arguments)、《吃的美德》(The Virtues of the Table)、《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Freedom Regained)。■譯者簡介林宏濤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正義的理念》、《與卡夫卡對話》等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論前言:從軸心時代到資訊時代的歷史概述第一部世界如何認知第一章:洞見第二章:言語道斷第三章:神學或哲學第四章:邏輯第五章:俗世理性第六章:實用主義第七章:傳統第八章:小結第二部世界如何存在第九章:時間第十章:業第十一章:空第十二章:自然主義第十三章:獨一性第十四章:化約主義第十五章:小結第三部在世界裡的我們是誰第十六章:無我第十七章:在關係中的自我第十八章:原子化的我第十九章:小結第四部世界如何生活第二十章:和諧第二十一章:德行第二十二章:道德典範第二十三章:解脫第二十四章:一彈指頃第二十五章:公平第二十六章:小結第五部總結的思考第二十七章:世界如何思考第二十八章:場域感原文注釋深入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 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
作者 / Julian Baggini
簡介 /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 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哲學是走進世界的一扇窗,是理解生命、自然及人類思想的工具。我們可以在紫禁城的建築裡找到儒家思想的軌跡,在雅典市集裡看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775699
ISBN10 / 9864775693
EAN / 9789864775699
誠品26碼 / 2681699124000
頁數 / 480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專文推薦

全世界哲學思想的大織錦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陳瑞麟
 

    朱立安.巴吉尼是知名的「哲普作家」,他已經寫了很多暢銷全球的哲普書,例如《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這些書甚至不是純粹的「哲普書」,而是有別於學院哲學、具哲普風格、好讀又引人深思的哲學專著。現在,巴吉尼挑戰「世界哲學」,以他的寫作功力,可以想像這幅「世界哲學思想大織錦」的富麗堂皇……

    接到商周編輯寄來一疊厚厚的書稿之時,我很擔心不能如期讀完並寫出推薦專文。不過,打開書稿開始閲讀之後,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巴吉尼的鮮活敘述拉著跑,彷彿在他的導遊下一起旅行世界各大文化,神遊古往今來的智慧結晶。這趟思想之旅,也讓我回想起研究生時代「苦讀」印度哲學的往事,當年似懂非懂、囫圇吞棗地嚥下的那些既陌生又奇怪的概念,油然浮上心頭……此番重新接觸印度哲學,卻令人驚豔無比,更不用說還有大篇幅的中國哲學,以及較陌生的日本哲學、伊斯蘭哲學、甚至非洲哲學、美洲與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思想等等。讀完後的思想飽足感,久久不散。

    第一章起,巴吉尼以他參與印度哲學會議的經歷開場,描述西方哲學訓練之下的他如何地坐立難安,會議冗長而拖時間,開幕歌頌高官政要,而且「任何談話都是在證明主講者的學識淵博,他們的主要任務似乎只是作為某個傳統哲學學派的傳聲筒。」更糟的是,「會議裡瀰漫著對於西方文化和哲學強烈的敵意,一方面是由於它明顯的缺點,另一方面則是它相對於印度文化的倨傲優越感」。巴吉尼描述他在這場會議中感受到的文化震撼,但是他並未馬上為西方哲學辯護,他設想「人們或許會以社會學角度去解釋印度哲學會議的這個特徵……但是這個觀點忽略了整個哲學的背景。」他相信,「如果我們要認真地把他們當成哲學家來看待,就必須探究他們的思考模式除了社會學的理由外,是否還有哲學上的理由。」第一章揭櫫的這種態度,構成了巴吉尼討論全球各大文化哲學的基調。

    以一種包容且同理的心態,這本書不僅摘錄、詮釋各大文化的經典文本與經典名言,還針對各文化哲學中最重要的概念與思想的特徵,記錄自己親身接觸的經歷,並與當代的哲學研究者對話,加上針對不同文化哲學觀念的比較分析,而不只是同情地理解異文化觀念,還能真正欣賞那些看似奇特、怪異、荒謬的觀念,甚至為之辯護,更反過來反省西方哲學與西方文化中的問題,都是這本書引人入勝的因素──用白話來說:這本書實在既營養又好讀。

    對一本好書來說,寫作心態、技巧與策略只是部分因素,重點仍在於內涵。本書內容分成四大部分,分別對應了西方哲學傳統四個最基本的哲學議題。第一部分「世界如何認知」對應著知識論問題,「世界如何存在」對應著形上學問題,「在世界裡的我們是誰」對應著自我的問題,「世界如何生活」對應著倫理學問題。可是,不同的文化會採用不同的概念、問法、態度去回答那些問題。例如,對西方哲學來說,要認識真實世界不能透過直覺或信仰,但是對印度和伊斯蘭而言,後兩者才是認知世界的恰當管道。類似地,西方人重視個體性的自我,但是佛教卻強調「無我」,中國的儒家、日本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則強調「在關係中的我」。

    值得一提的是,巴吉尼並不是一昧區辨其他文化哲學與西方哲學的觀念差異,他也十分關心差異中的共同目標和想法,例如「無我」並不是沒有自我,而是沒有一個獨立永存的、稱作「自我」的實體(靈魂)。在這一點,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巴吉尼告訴我們在藏傳佛教中,「記憶、知識、信仰或所謂的人格」並不會透過轉世而延續,能延續的只是過去行為留下來的業習,事實上,這種「無我的自我觀」也在西方哲學、甚至當代神經科學中變成主流觀點。同樣地,在「世界如何生活」這一部分,巴吉尼比較了儒家和亞里斯多德的德性倫理學,發現他們在很多想法上互相呼應。類似的精彩比較不勝枚舉,筆者在此僅能點到為止,其他曼妙風光,就有待讀者自行領略。筆者想說的是: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哲普書」,還是一本「世界哲學」、「比較哲學」的導論書,卻完全沒有一般「導論書」的一板一眼。

    這本精彩好書之所以精彩,實在不能不歸功於譯者林宏濤的翻譯功力與學識底蘊。他不僅遊刃有餘地駕馭本書討論各大文化哲學中,層出不窮、令人眼花撩亂的觀念術語,還以大量的「譯按」為讀者補充中文的相關著作,沒有深厚的思想學術功力難以做到。甚至在一些作者缺乏批判的地方(例如談到中國政府在西方各大學成立的「孔子學院」),也以「譯按」提醒讀者留意。可以說,本書(中譯本)不僅是巴吉尼原著的忠實翻譯,還是譯者林宏濤增補後的優秀成果。

    筆者最後想特別提出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也許不在於作者以生花妙筆導覽各大文化的哲學思想,而在於本書最後一章「場域感」中提出的多重視角和使用多重視角的三種方法:第一,「把不同視角組合起來,以提供相較於單一視角更加豐富的資訊」;第二,以多重視角觀之,可以把種種難題「拆開來看」,從而更加客觀地理解它;第三,多重視角提醒我們「不管是理解世界或建構規範,都不會只有一種正當的方式。」讀者如果覺得有道理,何不「學而時習之」?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論



人類歷史有個難以解釋的驚奇︰幾乎在同時間,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各自綻開了書寫的哲學。早期的《奧義書》(Upaniṣads)(印度哲學的奠基文本,作者不詳)約莫成書於西元前八到六世紀之間。中國第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而在古代希臘,先蘇時期(pre-Socratic)第一個重要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 of Miletus),則生於西元前六二四年。傳統上也認定佛陀大約出生於西元前六世紀,雖然現在學者認為他直到西元前四八○年才出生,大約和蘇格拉底同時期。
這些早期的哲學家對於世界各地獨特文化的發展影響甚巨。他們的價值觀和教義形塑了人們不同的信仰與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思考關乎所有人的「大哉問」。大多數人執持潛移默化得到的哲學假設(assumption)而不自知,我們渾然不覺關於自我的本質、倫理、知識的起源、生命的終極目標之種種假設,深植於我們的文化和思考架構當中。哲人影響的證據甚至植根在世界偉大遺蹟的結構裡,我們可以視之為現存的書加以解讀,也可以說是建造者的哲學表現。北京的紫禁城是依據儒家原則建造而成,格拉納達的阿罕布拉宮(Alhambra)則融合了伊斯蘭的思想,而巴黎左岸咖啡店的個人日常則見證了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
哲學的世界觀被文化吸收的歷程,有時候叫作沉積(sédimentation)。「如果可以揭露或展開我在任何時候所謂我的理性或觀念裡的預設(presupposition),」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說:「我們應該總是會看到各種沒有外顯的經驗,大抵上由過去和現在構成的,一整個『沉積的歷史』,它不僅和我的思想的『生成』有關,更決定了它的『意義』。」(注1)正如河床經過沖刷而漸漸累積沉澱物,價值和信念也會「沉積」在各個文化裡。而一出生就棲具在那些文化裡的人們,心裡沉積著那些價值和信念,使得我們把這個累積誤以為是個永恆不變的河床。我們的思想和經驗順著心智的河道汨汨而流,未曾注意到它們是如何被疏導的。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的價值就在於,藉由揭露他人的不同假設(你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哲學沉澱物),我們自己的假設也會水清魚現。
然而,儘管世界各地的哲學傳統森羅萬象,我研究了三十多年的西方哲學(完全基於西方正典文獻),始終被視為普遍哲學,是對於人類知性的終極探究。至於「比較哲學」,亦即對於兩個以上的哲學傳統的研究,則完全落到探討人類學或文化研究的人們身上。興趣缺缺者以為,比較哲學或許有助於理解印度、中國或穆斯林世界的思想文化,但是無助於探討人的境況的問題。
其實,西方哲學相當褊狹,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已經巴爾幹化了(Balkanized,指分裂割據)。我住在曼徹斯特的時候,在當地兩家大學同時選修了大四哲學研討課,兩棟大樓就位於對街,距離不到半英里。由於一個系著眼於歐陸哲學,另一個系則強調英美哲學,我幾乎是唯一跨街修課的學生,雖然他們都說哲學的共同祖先上溯自笛卡兒(René Descartes)、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乃至於古希臘。
那成了讓我有點尷尬的事。一直到幾年前,我對於西方哲學以外的思想幾乎一無所知,所謂的西方哲學,是指從古希臘一路到歐洲和美洲大學的傳統。然而,不管是我的博士學位證書,或是我就讀的大學系所名稱,上面都有個名實不符的語詞:哲學。
遲至最近,我才著手探究世界其他地方的偉大古典哲學家,遊遍各大洲和他們神交。那是我一生中最滿載而歸的知性之旅。我發現,對一個文化的哲學傳統理解越深,對那個文化的體會就越深。借用辛巴威的哲學家塔魯沙里拉(Joram Tarusarira)的比喻,理解一個民族的哲學架構,就像是理解他們心智所操作的軟體:「如果你不懂他們的軟體,雙方就始終會有對話理解上的隔閡。」這些隔閡說明了為什麼那麼多非洲援助計畫都無疾而終。「如果援助要有成效,你就得和人民打成一片;如果要永續發展,你就得和人民打交道。可是我們的計畫大多只是救火揚沸而已,因為規畫者對於該民族的宗教和哲學一無所知。」
這個軟體的比喻相當貼切,但是古代哲學經典和一個民族的「民俗哲學」之間的關係,顯然沒有那麼簡單。學者深入分析和開展的種種觀念,固然反映了一般的文化,其形式卻也比較簡單、含混而籠統。好比說,大多數美洲人和歐洲人都主張個人自由和自由權的價值,卻不是很清楚他們的哲學家如何證成和解釋這些概念。千千萬萬印度人在生活上信守業(karma)的原則,對於闡述這個概念的繁複經論卻都不甚了了。中國老百姓都主張和諧的重要,但是對於分析和描述「和」這個概念的儒家和道家典籍,也只是略知皮毛罷了。然而探賾鉤沉的學術和現實生活之間必然有個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和諧、自由和業在世界各地所扮演的角色如此南轅北轍了。
即使我們強烈懷疑這些哲學觀念在民間流傳當中遭到沖淡和歪曲,仍然有必要去探討這些概念如何為各個文化創造一個思考、解釋和證成的修辭空間。一個美國政客歌頌自由,是因為他的文化重視自由的價值,正如中國人死命要為他們的和諧辯護。世界哲學裡強調的概念,往往是當地文化所重視的價值,因此,對哲學的理解至少打開了一扇文化之窗。
哲學的重要性不僅限於理解各個民族,更包括理解他們的歷史。在著眼於重要人物的作為或是經濟社會力量的西方史學裡,這個觀點是有點不合時宜了。不過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人們仍然認為哲學和宗教信念是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劇變的主因。觀念不僅占一席之地,而且可能會要人命。「以前有個叫盧梭(Rousseau)的傢伙,他寫了一本裡頭只有觀念的書,」十九世紀蘇格蘭哲學家和散文家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對一個質疑者說:「而該書第二版就以那些起初嘲笑他的人們的皮做封面。」(注2)
歷史學家約拿單‧以色列(Jonathan Israel)認為我們必須重新重視歷史裡的各個理念。「如果不提到激進啟蒙運動(Radical Enlightenment),」他主張說:「就無從解釋法國大革命,甚至說不上來那是怎麼一回事。」(注3)以色列說啟蒙運動是「心智的革命」(注4),對於歷史以及歷史變遷而言,大抵上是正確的。「雖說哲學本身是個文化現象,但是它不僅可以理解一個文化,更會改變一個文化,」哲學家湯瑪斯‧卡蘇里斯(Tomas Kasulis)說。(注5)
卡蘇里斯提醒我們,觀念不僅重要,它們更會不斷演化。人們創造新的思考形式,以解釋我們不斷變動的想望,說出我們的不滿。我們在談到「傳統」時,很容易忽視或低估了這些變動。人們始終會想要找到恆久的連續性,使所有事物一以貫之。於是,中國抗議作家許知遠表示:「將此刻的事物,與過去的情景或是平行的事物聯繫起來時,人們可以獲得理解的連續感與整體感,但是,人們也經常被表象迷惑,忽略事物內在的複雜性,在貼上一個標籤後,沉浸在自以為是的理解中。」(注6)如果說《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那麼否認變易在傳統裡的重要性,就成了笑話一則。我們必須注意到文化內部的不連續性,也要留心在時空上相去甚遠的社會之間驚人的共通性。例如說,卡蘇里斯認為歐洲黑暗時代的主流思考模式可能比較接近現代東方國家的思考模式。(注7)
對於哲學傳統的正確理解,並不會抹滅長久以來的一切發展和差異,反而明白任何發展和異議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各種觀念和哲學,都有著持續形塑的歷史。除非我們理解觀念以及它們所處的時代,否則很難提出任何因應新時代的新觀念。比方說,西方國家的民主不能直接出口或強加於擁有不同歷史和文化的國家。民主如果要擴展,就必須入鄉問俗。所以說,比較哲學所探討的,不是宛如博物館文物似的一成不變的哲學,而是動態的系統。正確地說,它不僅讓我們認識到現在和過去,也能預見潛在的將來。
哲學和它所處的文化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我們很難釐清孰因孰果。是孔子塑造了中國人的心靈,或者是中國人的心靈塑造了孔子?就像所有問題的答案一樣,很可能兩者皆是,而且很難說孰輕孰重。「一個文化會反映或採納一個哲學或是一個哲學流派,同時也會影響到哲學成形的框架,」卡蘇里斯說。(注8)對我們而言,只要明白這其中關係密切就夠了,而與我一起討論的每個學者也都認為,理解一個文化的哲學傳統,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那個文化。

★★
我的哲學之旅也使我相信,如果我們不了解別人,就沒辦法了解我們自己。在藝術和文學裡,這已然是老生常談了。小說、戲劇和電影,讓我們在想像中認識到他人的生活、思考和感受,也使我們自己的心胸和識見更加開闊。哲學傳統亦復如是。世界越來越小,這種自我理解也越加重要。如果說文化要能夠交會而不是相互衝突,那麼我們就不只要理解別人和我們有什麼不同,更要理解我們和別人有什麼不同。
我們不敢說花個幾年時間就可以窮究整個世界的哲學,更不敢說一本書就可以讀通它。我一直有個卑微的願望,就是我們必須先搞清楚我們需要理解什麼,才能開始去理解。探尋這個哲學的起點,就像是在一個民俗主題公園裡找個暗門,好讓我們看到真正的事物。日本人或許會叫作「入門」(nyūmon)。所謂的入門,其實就是個入口處,好比說東京大學的「赤門」。「入門」有雙重角色,既劃定一個空間的邊界,也邀請訪客進入。(注9)許多日本作家會撰寫「入門」之類的作品。就字義而言,它也可以用來形容這本書的功能。在介紹某個人的時候,你不會知道關於他的一切,而只是有個機會認識他而已。所以說,這部入門作品也只是更深入的探究的序曲,是一個更長的、開放性的、隨興的計畫的第一步。
在認識他人時,我們要注意避免過度強調其中異同的陷阱。我們共同的人性,以及亙古不變的生命問題,意味著我們可以以他人的思考和實踐為借鏡,或者認同他們,不管他們乍看下有如蠻貊。另一方面,思考的差異也可能既深層且不易察覺。如果我們率爾認為我們可以從他人的觀點去思考,那麼很可能只是以自己的另一種觀點去思考罷了。時常聽人說要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穿上別人的鞋),但是穿上別人的鞋並不等於進入他們的心靈。如果說我們眼前這片風景其實是他人的家,我們不能只是想像從一個陌生的觀點去看待它們,而是要真的去體會它們在別人眼裡的形象。
這本書是一部世界哲學史選輯,它試圖「發掘」現在世界的思考模式的潛在「地基」。這個考古學的隱喻還有另一個向度。我們在最後才談到世界哲學更加明顯而實際的面向,那是因為如果要解釋這些哲學,就必須了解它們的基奠。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即世界是如何思考的:我們如何證成信念(belief)並且主張它們是個知識(knowledge)。這是第一部的主題。在第二部,我們要探討世界關於形上學和宇宙論的信念:也就是世界的運行方式以及它的構成。在第三部,我們會看到,對於人性的看法、關於我們如何認識自我,世界各地的哲學有多麼南轅北轍。唯有審視哲學如何理解知識的基礎、世界的結構以及自我的本質,我們才能解釋它們對於「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的思考,那是第四部的主題。
我不敢說我對於以下要介紹的所有思考形式有多麼熟諳。在這個計畫裡,正因為我不是每個傳統的專家,反而使我受益匪淺。「局內人就像魚缸裡的魚,」許知遠說:「看不清楚他的周遭環境,即使那些環境在別人眼裡一目瞭然。」(注10)相較於搜索枯腸地深入探究、卻因而見樹不見林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反而更能看到整個輪廓。
我在寫作時自比為哲學記者。記者的工作是要對某個主題有足夠的認識,才能找到懂得最多的人、問對問題,並且就他們的回答加以解說。這正是我的工作,根據專家的評注博覽典籍,訪談數十個學者,披沙揀金,找出哪些知識對於理解世界哲學最有助益,而不只是背誦他們如頭條新聞一般的學說。他們許多人的名字都出現在書裡,除此之外,還包括我讀過其作品的其他專家。除非有另外說明,我所引述的,都是相關主題的近代或當代的專家。我在對話裡的評論,則不在注釋裡贅述。我在本書各處也會引述每個傳統的經典,它們往往以無比優雅的詞藻鋪陳其觀點,使我們得以直接邂逅這些豐富的文學。
在十七世紀,笛卡兒在其《方法導論》裡說:「我在旅程中認識到,那些觀點和我們大異其趣的人們,並不因此就是外邦人或原始民族,有些人和我們一樣重視理性,或是尤有甚者。」我希望現在不會有人如此蘧然而覺。不過笛卡兒有個結論至今仍然很中肯,那就是,不管我們住在哪裡,「真正說服我們的,顯然不是知識,而是習俗和先例。」遍歷寰宇哲學,讓我們有機會挑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信念和思考模式。我們越是明白他人的思考方式,對於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就不再那麼確信不疑,而那總是更開闊的理解的第一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當代最暢銷的天才型哲普作家朱立安‧巴吉尼
橫跨希臘、印度、日本、中國、伊斯蘭國度的哲學行腳,
跟著哲學地圖走,尋思我們是怎麼理解事物、怎麼認識世界、怎麼看待自我,
以及怎麼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