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提爾 | 誠品線上

Tyll

作者 Daniel Kehlmann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小丑提爾:★★★本書榮獲2019OPENBOOK年度翻譯類好書,入圍2020年布克獎決選★★★售出20國版權、多國媒體一致盛讚,德國文壇大家丹尼爾.凱曼繼《丈量世界》又一本史詩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2019 OPENBOOK年度翻譯類好書,入圍2020年布克獎決選★★★ 售出20國版權、多國媒體一致盛讚, 德國文壇大家丹尼爾.凱曼繼《丈量世界》又一本史詩級小說 虛實交錯、以古喻今的絕妙作品! 一部關於藝術的力量、戰爭帶來的毀滅與分崩離析的世界的偉大小說 三十年戰爭逐漸蔓延歐陸,傳奇浪遊藝人提爾因故不得不踏上逃亡之途,烽火與追殺之中,前方等著他的,會是毀滅、重生,抑或嶄新的世界? 提爾.伍倫史皮格是個知名流浪藝人,所到之處無不風靡全場、蔚為傳奇。他出生於十七世紀初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磨坊主人,懂得用咒語為人治病,興趣是研究世界,卻因此遭教會視為異端。小提爾必須逃亡,麵包師的女兒奈兒與他同行。 三十年戰爭正蹂躪提爾的逃亡之路,但他遇到許多朋友,有大人物,也有無名小卒:受命在戰火中出發尋找滑稽大師提爾的馬丁.封.沃根史坦伯爵;多愁善感的劊子手蒂爾曼;性格乖戾的雜耍藝人皮爾敏;會說話的驢子奧利振;因引發三十年戰爭而流亡異鄉的波西米亞國王腓特烈與王后伊莉莎白;依循古怪計畫用德文寫詩的醫師保羅.佛雷明;還有四處獵巫的耶穌會教士泰西蒙德,和學者阿塔納斯.珂雪,他引起轟動的實驗全是他一手捏造,這是他最大的祕密。 眾人的命運編織出一個時代,成為歌詠三十年戰爭的敘事詩。但這個故事到底是繞著哪個角色發展?難道不是提爾?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各界好評 看著這本書,你不止看著四百多年前那些人的故事,你好像也在看著我們這個時代。 ——神奇海獅 我最喜愛的德國小說家。 ——小說《贖罪》、《判決》作者 伊恩.麥克尤恩 現在,我可以宣布德語現代文學一次真正的勝利。我闔上丹尼爾.凱曼的最新小說,沉醉在陶然微醺的語言、豐富飽滿的圖像中,久久無法自拔: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這麼神妙的書!凱曼將中世紀晚期的人物提爾.伍倫史皮格,移植到三十年戰爭中,安排一場結合權力、濫權與人類生存的高空繩索化妝舞會,令人印象深刻。太迷人了! ——德國重量級書評家丹尼斯.查克(Denis Scheck),電視節目《新鮮書》 《小丑提爾》是丹尼爾.凱曼最優秀的作品……沒錯,這也是本新穎的歷史作品,正如同他在二○○五年出版的《丈量世界》。《丈量世界》是繼徐四金的《香水》以來最暢銷的德國小說,凱曼也從此躋身德國文學的國際明星。但不同的是,《小丑提爾》是一部撼動人心、生動逼真、如臨現場,而且兼具殘酷、現代與浪漫的德語史詩……《小丑提爾》是丹尼爾.凱曼對歷史的勝利,也是他歷史性的勝利。 ——佛克.魏德曼(Volker Weidermann),《明鏡周刊》 凱曼是一位語言魔法師。他帶領讀者感受、嗅聞、品嘗三十年戰爭。他的書骯髒、潮溼、寒冷,散發著瘟疫、死亡和毀滅的臭味──卻又樂觀豁達,肯定生命,而且滑稽有趣。簡而言之,《小丑提爾》太了不起了。 ——克勞狄歐.安布斯特(Claudio Armbruster),德國電視二台《今日新聞》 一部恢宏的巨作。一本源源取之不盡的書,題材出凡入勝……也是多年來最為超群絕倫的歐洲小說……《小丑提爾》同時是精采卓越的歷史書、偉大的戲劇,融電影和詩歌於一體……我們見證了丹尼爾.凱曼臻至藝術的頂峰。 ——羅曼.普切利(Roman Bucheli),《新蘇黎士報》 凱曼的文字施展出強大的拉力,他在空白稿紙前字斟句酌的每一分鐘,已經得到了回報。 ——拉絲.顏森(Lars Jensen),《焦點》雜誌 這部小說豐富翔實,語言掌握精準,藝術技巧純熟,也許是凱曼自《丈量世界》以來最優秀的作品……其他人儘管寫他們自己的所思所望,凱曼卻創作了三十年戰爭的史詩大作。小丑提爾毫無疑問是他在此所使用的媒介。 ——克里斯多夫.巴特曼(Christoph Bartmann),《南德日報》 一部傑出精湛的小說。 ——班哈德.歐柏萊特(Bernhard Oberreither),《標準報》 《小丑提爾》與《丈量世界》的最大區別在於筆調,因《小丑提爾》採用了世界毀滅這個可怕素材……創傷、壓迫、敘事的可能性與不可能性,是《小丑提爾》的主題,超越了歷史……凱曼的敘事技巧總是令人驚嘆,簡單靈巧;是種光彩表象,是在令人暈眩的高空繩索上舞蹈。 ——李夏德.克墨林(Richard Kämmerlings),《世界報》 大家早已在童書中見過提爾這位眾所周知的滑稽人物,甚至可能覺得他讓人不舒服, 但看過凱曼的新書後,就會非常喜歡他… …《小丑提爾》一書極具娛樂性,具備經典文學的特質。 ——尤蒂絲.封.史坦格(Judith von Sternburg),《法蘭克福評論報》 這是凱曼迄今為止最好的小說:被摧毀的一切,被人遺忘的先民……而今逝者在本書中又讓人感覺到他們的存在……我們現在把他們看得更清楚,清楚得令人悲痛,而這要歸功於這部偉大的小說。 ——帝爾曼.史菩雷寇森(Tilman Spreckelsen),《法蘭克福匯報》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丹尼爾.凱曼1975出生於慕尼黑,父親是奧地利知名導演米歇爾.凱曼,母親是演員達格瑪.梅特勒。1981年舉家遷至維也納,就讀於一所耶穌會學校,其後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哲學與德國文學。1997年出版第一本小說《貝爾宏姆的想像》。擔任美茵茲、威斯巴登、哥廷根大學的詩學講師,多年來獲獎無數:憨第德文學獎(紀念法國哲學大師伏爾泰的文學獎)、艾德諾基金會文學獎、多德勒爾文學獎(表揚傑出現代小說家的獎項)、克萊斯特獎(紀念德國天才作家克萊斯特的文學大獎)、世界報文學獎。2008年榮獲呂北克湯瑪斯曼會社頒發的湯瑪斯曼獎。凱曼的評論常見於各大報章雜誌,其中包括《明鏡週刊》、《衛報》、《法蘭克福匯報》、《南德日報》、《文學》雜誌、《全文》雜誌。以《我與康明斯基》獲得讀者廣大迴響,《丈量世界》的翻譯語言已超過48種,全球銷量突破800萬冊,成為德語文學自二戰後最偉大的一項文學成就。目前定居於維也納與柏林。作品計有(非完整列表):《貝爾宏姆的想像》(Beerholms Vorstellung)《陽光下》(Unter der Sonne)《馬勒的時間》(Mahlers Zeit)《極遙之地》(Der fernste Ort)《我與康明斯基》(Ich und Kaminski,商周出版)《卡羅斯.蒙狄法在何方?》(Wo ist Carlos Montúfar?)《丈量世界》(Die Vermessung der Welt,商周出版)《這些矜重的玩笑》(Diese sehr ernste Scherze)《一隻狗的安魂曲——對話集》(Requiem für einen Hund. Ein Gespräch mit Sebastian Kleinschmidt)《名聲》(Ruhm. Ein Roman in neun Geschichten,商周出版)《F》(F,商周出版)管中琪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譯作有《希特勒回來了!》(野人文化出版)、《焦灼之心》(商周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這是十七世紀的故事,也是現今的故事——神奇海獅 鞋子 空氣大師 楚斯馬斯豪森 冬王 飢餓 偉大的光影藝術 坑道底 西發里亞

商品規格

書名 / 小丑提爾
作者 / Daniel Kehlmann
簡介 / 小丑提爾:★★★本書榮獲2019OPENBOOK年度翻譯類好書,入圍2020年布克獎決選★★★售出20國版權、多國媒體一致盛讚,德國文壇大家丹尼爾.凱曼繼《丈量世界》又一本史詩級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775613
ISBN10 / 9864775618
EAN / 9789864775613
誠品26碼 / 2681696338004
頁數 / 38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這是十七世紀的故事,也是現今的故事
——神奇海獅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的相似。」
 
馬克吐溫的這句名言,也許象徵著世間的紛爭永無休止。在十六世紀之後,整個宗教的紛爭就像一場勢不兩立的正邪之戰,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心中的上帝戰鬥,但是不知不覺間,也把那些不認同自己的人,當成了魔鬼。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那個時代的歐洲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時代的歐洲
一想到中世紀晚期,大家想到的就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歐洲文明好像是從那時候開始冉冉上升,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文明之一。但事實上,那個時代的歐洲並不是立刻就陽光普照,整個時代看起來好像越來越紛亂,幾乎像是世界末日一樣。
那個時代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文藝復興取得了輝煌成就,宮廷裡的豪華生活激發人們豐富的想像力。但另一方面,這些豪華的場景卻無法掩蓋一般人日常生活的艱難。從一五五○年開始,地球開始進入所謂的「小冰河時代」,當時整個歐洲的冬季一年比一年還要寒冷,瑞士的農場與村莊被冰山侵蝕而摧毀。北歐牲畜在冬天大量死亡;冰島人口下降了一半、格陵蘭更是基本被冰封了。
所以在十六世紀早期,人們很難有任何安全感,洪水、旱災、霜降,隨便一個天災就可以讓糧食價格暴漲;交通道路極為原始,醫藥也不發達。艱困的時代也會影響人的性格,當時許多人都有極端的暴力傾向,後來馬丁路德在大學時,他的第一位教授就被一個流浪的士兵當街打死。
寒冷、艱困、極端暴力,構成了這個時代歐洲的基本圖像。人們掙扎著想得到靈魂的安全感,想避免在末日審判時墮入地獄,而這個時候,宗教的分歧在當時人眼中,就成為神與魔鬼的戰爭了。
 
宗教紛爭
事實上反抗教廷的聲音很早就存在了,但一直到馬丁路德時期,對教廷的質疑才終於在歐洲掀起巨浪。一五一七年,教皇利奧十世(Leo X)為了籌措建造聖彼得大教堂的經費,開始大肆販售贖罪券——他們派出有名的贖罪券推銷員約翰・台契爾周遊列國,向所有百姓兜售這張「無比珍貴」的羊皮紙,甚至喊出了當時最響亮的一聲口號:「錢幣叮噹投進捐獻箱,靈魂應聲出煉獄!」
當銷售熱潮來到威登堡時,已經成為神學教授的馬丁路德不敢置信的看著一名母親,她花光所有買食物的錢,就為了買下這張據說能夠贖罪的紙片。他趕緊跟那名母親說:這只是一張紙而已。
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路德在教會的門上貼出布告《九十五條論綱》。主要論點簡單明瞭:得神赦免的唯一途徑是悔改,教會或者教皇都無權減免。這份論綱是以拉丁文寫成,一個看得懂拉丁文的學生,把條款翻譯成德文唸給大家聽,沒多久聽的人越來越多,不久後威登堡教堂人滿為患,很少有人談別的事情。不久後,一個學生用新的印刷術把《論證》大量複印,結果沒過幾個月,這篇文字竟然傳遍大半個歐洲。它散播的速度之快,以至於有人驚奇的說,「似乎有天使在當傳遞的人。」
宗教紛爭越演越烈。一直到一個世紀後的一六一七年,因為舊教國王的極端打壓,忍無可忍的新教徒終於衝進布拉格的王宮內,將兩名政府大臣和一名文書人員扔出窗戶。漫長的「三十年戰爭」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戰火外的曙光
在這個新舊教彼此互相廝殺的時代裡,本書非常生動的描寫了許多當時特有的社會現象,像是女巫審判、世界末日,裡面的「博士」信誓旦旦的宣稱,世界將會在一百年內完全冰封,基本上就描繪了當時世人的世界觀。
但是,這不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界觀嗎?
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對未來就越來越悲觀。恐怖攻擊、極端伊斯蘭教派、極右派的興起,每個事件都衝擊著我們對未來的想像。看著這本書,你不止看著四百多年前那些人的故事,你好像也在看著我們這個時代,看著整個世界越來越分崩離析,而自己身處其中,卻無能為力。
在這種晦暗的時代中,像「搗蛋鬼提爾」這種角色,就成為戰火中的一絲曙光。和那個時代的其他人一樣,提爾一樣是在充滿恐懼與艱困的環境中成長。但是他卻心胸廣闊、放眼世界,在他的影響下,人們停下了永恆不休的爭論和戰爭,變成如孩童一樣的快樂。也許這個看似不正經、甚至有點侵犯人的提爾馬戲團所要宣揚的,就是一件再明白不過的事:打敗魔鬼的不是神,而是歡樂。

試閱文字

內文 : 鞋子

戰爭至今尚未蔓延到我們這邊來。我們活在恐懼和希望之中,祈求上帝的怒火不要殃及我們這座有牆垣堅實圍繞的城市。這城裡有一百五十間屋舍、一棟教堂,以及一座祖先等待復活之日來臨的墓園。
我們經常禱告,希望戰爭遠離。我們向全能的上帝、良善的聖女祈禱;向森林女王、午夜小矮人、聖徒格溫、守門人彼得、傳福音者約翰祈禱。保險起見,我們也向老梅拉女神禱告,她在魔鬼得以自由橫走的惡暴深夜,領著一眾隨從巡邏天空。我們祈求古早時候的有角神、祈求看見乞丐受凍而割袍贈乞的馬丁主教,他與乞丐後來雖然全都受凍,畢竟半張袍子在冬天有什麼用,但其虔誠為神所喜悅。當然,我們也向聖人莫里斯祈求,他寧可率領軍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背叛他對唯一公正上帝的信仰。
稅務官一年來兩次,看見我們還在,總掩不住驚訝。商販來來去去,不過我們買的不多,所以他們很快又上路。這樣挺好的,我們不需要遙遠世界來的東西,也沒有什麼欲望。直到那個上午,一輛由驢拉著的篷車,在我們的主街上轆轆前行的上午。那日是星期六,初春乍臨,融化的雪水充盈小溪,沒有休耕的田地裡已播下了種子。
篷車上張著一頂帆布紅篷。篷前面蹲坐著一位老婦人,身縮如布袋,面似皮革,一雙眼睛宛如又小又黑的鈕釦。她身後站著一位年紀較輕的女子,滿臉雀斑,有一頭漆黑的頭髮。不過,車夫座位上坐了一個男人。雖然他從來沒到過這裡,但我們全都認出他來了。最先幾個記起來的人,高聲呼喊著他的名字,其他人繼而也紛紛想起,叫喊聲不久此起彼落,各種嗓音都有:「提爾在這裡耶!」「提爾來了!」「你們看呀,提爾人就在這兒!」沒錯,正是他,不可能還有其他人。
我們這種地方,還是有傳單的。傳單穿過林子而來,或者乘著風來,要不就是商販攜來。但外頭世界印製的數量更多,沒人數得清。傳單上印載著愚人船、僧侶犯下的蠢事、壞心的羅馬教皇、威登堡那個魔鬼馬丁.路德、霍立度斯巫師、浮士德博士、圓桌武士高文等軼事,還有他,現在上我們這兒來的提爾.伍倫史皮格。我們識得他色彩斑斕的上衣,識得他變形的風帽與小牛皮外袍,識得他削瘦的臉龐、細小的眼睛、凹陷的面頰與那一口兔牙。他的褲子質地佳,鞋子由上好皮革製成。那一雙手,猶如竊賊或者抄寫員的手,沒有幹過活兒,現正右手執韁,左手拿鞭。他目光如電,到處打著招呼。
「妳叫什麼名字?」他問一個女孩。小女孩不發一語,因為她無法理解這麼赫赫有名的人物,怎麼可能與她說話。
「說話呀!」
她吞吞吐吐說自己叫做瑪爾塔後,他卻微笑不語,彷彿早已知情似的。
接著,他臉色一正,神情專注,好似接下來的問題很重要:「那麼,妳幾歲呢?」
她清清嗓子,告訴了他。在她十二年的生命裡,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眼睛,帝國自由市裡也許有,或者出現在王宮貴族的宮廷裡,但是,有這種眼睛的人,不曾來過我們這兒。瑪爾塔從不知道,人類的臉龐竟能展現如許的力量,流露出如此輕巧機敏的性靈。有朝一日,她要告訴丈夫,甚至很久以後,告訴以為伍倫史皮格不過是個傳說人物、心存疑惑的孫子們,她親眼見過這個人。
馬車業已駛過,他的目光也已轉到別處,落到路旁其他人身上。「提爾來了!」街上又響起叫聲,從窗戶也傳來:「提爾在這裡!」篷車行駛到教堂廣場前,那兒也聽見人叫道:「那個提爾就在這兒耶!」提爾手中鞭子一擊,啪啪作聲,然後站了起來。
迅雷不及掩耳間,篷車轉眼成了舞台。兩個女人折起帳篷,年輕的那個扎起髮髻,戴上一頂小王冠,披了一疋紫布。老婦人走到篷車前站定,揚起嗓音,吟唱古琴頌。唱的好似是南方方言,像來自巴伐利亞的大城市,不太容易理解。不過,我們還是能明白曲子講述一對相愛的男女,因為大海相隔而無法聚首。提爾.伍倫史皮格拿出一塊藍布,雙膝一跪,抓牢藍布一邊,甩了出去,布啪噠往前滾動。他把布抽了回來,再度甩出,抽回、甩出。最後,他跪一邊,年輕女子跪在另外一邊,藍布在兩人之間搖晃著,猶如真的水在流動,波濤洶湧,劇烈起伏,彷彿沒有一艘船能在這水上航行。
女子站直身子,一臉駭然瞪視著波浪,我們這才發現她竟如此美麗動人。她雙手朝天,驀然間不再屬於此地。沒有一個人能從她身上移開目光,只能從眼角餘光瞥見她的愛人一躍而出,舞蹈、奔跑,揮動手中的劍,與惡龍、敵人、女巫和邪惡的國王格鬥,萬般艱辛地朝她而去。
這齣戲一直表演到下午。雖然我們知道母牛的乳房脹痛,但誰也沒有看得不耐煩。老婦人唱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要能記住這麼多的詩節,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有些人不禁懷疑她邊唱邊創作。這段期間,提爾.伍倫史皮格從沒停過,腳不沾地,前一秒才見他在此處,下一秒已在舞台彼方。劇末,美麗的女子弄到了毒藥,佯裝假死,免得必須嫁給邪惡的監護人。然而,通報給愛人說明一切的訊息,卻在半路遺失了。等到真正的未婚夫,她的靈魂伴侶,最後趕到身邊,就只剩一具動也不動的軀體。他驚恐萬分,如遭電擊,久久無法動彈。老婦人忽然默不作聲。風聲在我們耳邊呼嘯,母牛也哞哞叫著。大家全屏住了呼吸。
最後,他抽出刀,刺入自己的胸膛。刀刃完全沒入肉裡,一條紅布從他領口滾了出來,宛如汩汩血注,看得人目瞪口呆。他喉頭咕嚕一聲,倒在她身邊,一陣抽搐,然後靜止不動。死了。但是,他又陡然抽搐,倏地直起身,再度倒臥在地。又一次抽搐、靜止不動。最後不再動了。我們等待著,真正等著,永遠等候著。
幾秒後,女子甦醒過來,看見了身旁死去的軀體。她驚慌失措搖晃著他,最後終於明白一切,旋又陷入驚慌,放聲哭泣,哭得彷彿人世間盡無幸福美好。接著,她拿起刀,也取走了自己的生命,刀刃同樣沒入體內。我們又一次對巧妙的機關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只剩下老婦人。她又念了幾行詩,但我們幾乎聽不懂她講的方言。戲終了,死者早已爬起身,鞠躬致謝,卻仍有許多人哭得不能自己。
但是表演還沒結束,母牛還得再等等。悲劇之後,喜劇接著上場。老婦人擊起鼓,提爾.伍倫史皮格吹奏長笛,與女子雙雙舞著,一會兒左、一會兒右,一會兒前、一會兒後。女子已不復見方才豔麗的嬌顏。兩人雙手朝天擺舞,律動幾乎合而為一,彷彿他們不是兩個人,而是彼此的鏡像。我們自己的舞蹈還算過得去,村裡也常有慶祝活動,卻沒人能跳得像他們那樣。朝他們望去,只見一個身影,彷彿沒有重量的人體,彷彿生命毫不沉重,也不悲傷。我們的腳躁動不安,身體不由自主跟著搖晃擺盪,又蹦又跳,轉著圈圈。
音樂戛然而止。我們氣喘吁吁望著篷車,伍倫史皮格一人站在上頭,兩位女子已不見人影。他唱起諷刺歌謠,嘲諷可憐又愚蠢的冬王,那個自認能夠戰勝皇帝,從新教徒手中接下布拉格王權的普法茲選帝侯;然而,他的王國消融得比雪還快。伍倫史皮格也吟唱到總是在禱告時發冷的皇帝,那個躲在維也納霍夫堡因為瑞典入侵而瑟瑟發抖的矮子。他還唱到瑞典國王,午夜雄獅,健壯如熊,但是面對呂岑會戰中奪走他性命的炮彈,最後卻如傭兵般死去,又有何用? 你的光已熄滅,去吧,卑微的國王,去吧,雄獅! 伍倫史皮格揚聲大笑,我們也笑了,因為抵擋不了他的感染力;因為一想到偉大的人物已然死去,而我們仍舊活著,心頭極為舒暢。他也唱起西班牙那位下唇豐滿的國王,雖然身無分文,仍妄以為能統治世界。
大夥兒哄堂大笑著,過了一會兒才察覺到音樂丕變,嘲諷揶揄完全不見。伍倫史皮格繼而唱頌戰爭歌謠,策馬趨前、干戈相交、同袍情誼、處變不驚、炮彈歡騰呼嘯。伍倫史皮格也歌頌傭兵生涯、死亡之美、馬背上迎敵時的歡欣雀躍,我們聽得熱血沸騰,心跳加速。男人臉上笑容洋溢,女人搖頭晃腦;父親把孩子擔在肩上,母親驕傲地望向兒子。
只有老邁的路易莎發出噓聲,猛然搖頭,自言自語,音量吵得旁人趕她回家去。然而她卻更加大聲叫嚷著:難道沒人了解伍倫史皮格在這裡做的事嗎? 他在召喚它,在呼喊它呀!
不過我們又是噓,又是制止,又是威脅,她終於收斂一點,不情不願地走開了。謝天謝地。這時,笛聲又起,女子出現在伍倫史皮格身邊,高尚莊嚴,宛如權貴之人。她歌頌比死亡更堅強的愛,父母之愛、上帝之愛、男女之愛,聲音清亮純淨。接著,音樂又變了,節奏加快,音調更加尖銳高亢。忽然之間,歌曲轉向肉體之愛,溫熱的身軀在草堆中打滾,你胴體的芳香,你臀部的氣味。男人縱聲亂笑,女人也哄堂大笑,但笑聲最響亮的卻是孩子。已經擠到前面的小瑪爾塔也開懷笑著。歌曲的內容她十分清楚,她經常聽見床上父母的聲音,還有稻草堆裡僕人的動靜。去年,姊姊與木匠兒子常在夜裡溜出去,她偷偷尾隨在後,也看見了他們所做的事。
這位名人的臉上露出惑人淫笑,與女子之間繃著一股強烈張力。他急切向前,她趕緊迎上,兩個肉體激烈相吸,彷彿最終若不緊貼相擁,將會受不了。然而,他忽地變換吹奏的樂曲,明顯阻擋了兩人接近,彷彿她不小心變成了另一個人。時機錯過,那一刻已然過去,現在吹奏的曲子不允許男歡女愛。《羔羊讚》(Agnus Dei)的樂音迴盪四周,女子雙手虔誠合十,qui tollis peccata mundi(除免世罪者),他往後退去,兩人似乎被方才幾乎將他們吞沒的狂野放縱嚇了一跳。我們也一樣大驚失色,在胸前畫著十字,因為我們忽然想起,上帝將一切看在眼裡,而祂贊同的事情並不多。他們兩人雙膝跪地,我們也跟著跪下。接著,伍倫史皮格放下長笛,站起身,伸出雙臂討獎賞與食物,說現在中場休息,如果賞賜豐厚,接下來重頭好戲即將上場。
恍恍惚惚中,我們把手伸向口袋。兩個女子手拿杯子繞場走,杯裡硬幣多到叮噹作響,滿了出來。每個人都打了賞:卡爾.旬克聶希給了,馬爾特.匈普給了,他那個口齒不清的妹妹給了,平時一毛不拔的磨坊一家同樣給了。缺牙的海里希.馬特和馬堤亞斯.沃塞根雖然是工匠,自認高人一等,但出手特別大方。
瑪爾塔緩緩繞著篷車走。
提爾.伍倫史皮格背靠車輪,手拿大酒杯飲著酒,身旁站著驢子。
「過來這兒。」他說。
她往前走近,心跳劇烈。
他把酒杯遞給她,說:「喝吧。」
她接過杯子,喝了一口,啤酒又苦又濃。
「這裡的人,都是好人嗎?」
她點頭。
「是彼此幫助、相互理解、相親相愛的溫和之人,對嗎?」
她又啜飲了一口。「是的。」
「那好吧。」他說。
「我們等著瞧吧。」驢子說。
瑪爾塔忽地嚇了一大跳,酒杯掉了下去。
驢子說:「浪費了好酒呀,妳這孩子蠢得和豬一樣。」
提爾.伍倫史皮格說:「這叫做腹語術。如果妳願意,妳也能學。」
「妳也能學。」驢子又說。
瑪爾塔拾起酒杯,往後退了一步。啤酒形成的水窪浸潤變大,隨後又縮小,乾燥的土地吸收了水分。
他說:「說真的,和我們走吧。妳現在認識我這個人了,我是提爾。我妹妹在那兒,叫做奈兒。她不是我真正的妹妹。老婦人叫做什麼名字,我不知道。而驢子就是驢子。」
瑪爾塔目瞪口呆地看著他。
驢子說:「我會把一切教給妳,我和奈兒和老婦人與提爾。妳離開這裡,世界浩瀚寬廣,妳可以自己去看。我不叫驢子,我也是有名字的,叫做奧利振。」
「為什麼找我?」
提爾.伍倫史皮格說:「因為妳和這裡的人不一樣,妳和我們是同類人。」
瑪爾塔把酒杯遞還給他,但他不拿,於是她把杯子放在地上,心臟砰砰地跳。她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妹妹和現在住著的房子,也想起林子後面那片連綿山丘,想起林間風兒呼嘯,她沒辦法想像其他地方也會有這樣的風聲。她還想起了母親煮的大鍋菜。
這位大名鼎鼎的人士眼神閃了一下,微笑說:「想想那句老話:不管到哪兒,總比死好。」
瑪爾塔搖搖頭。
「那好吧。」他說。
她等著,但他沒再多說什麼;過了一會兒,才明白他已對她丟失興趣。
她只好繞著篷車又走回熟人身邊,回到我們這兒。我們就是她的生活,其他什麼也沒了。她坐在地上,人宛似被掏空。不過,我們往上看的時候,她也是一樣抬起頭,天空上有個東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一條黑線畫過蔚藍晴空。我們眨巴眨巴著眼睛仔細瞧,是條繩索。
繩子一端繫在教堂尖塔的十字窗櫺上,另一端綁在旗桿上,旗桿立於市民建築一扇窗旁,突出於一道圍牆之外,總督就在建築裡辦公,不過這人好吃懶做,很少見他出現。年輕女子站在窗戶裡,應該才剛綁好繩索。但是她怎麼綁上的? 我們十分納悶。人不是在這裡就是在那裡,不是在這扇窗就是在另一扇,只有這種可能。把繩子綁緊再往下垂並不困難,可是又怎麼把繩索弄上另一扇窗,固定在另一邊呢?
我們的嘴全都闔不攏,好半晌以為繩索本身就已是項特技,不再需要什麼花招。有隻麻雀落在繩索上,跳了一下,復又振翅欲飛,但後來顯然改變所想,索性停住不動了。
這時,提爾.伍倫史皮格出現在教堂尖塔窗內。他向眾人揮揮手,躍上窗台,下一刻即踩在繩索上。他走得稀鬆平常,彷彿不過是尋常的一步。沒人敢吭一聲,也沒敢喊叫,緊張得動也不動,連大氣都沒喘一個。
他沒有搖搖晃晃,也沒有費力保持平衡,就這麼簡單走著,雙臂自然擺動,宛如行走在平地。不過,他始終得把一腳準確擺到另一腳前,所以不甚自然。得定睛細看,才會察覺他臀部控制繩索不搖晃的細微動作。他忽地跳起,落下時,只屈了屈膝又站直;雙手背在身後,漫步走到中央。那隻麻雀撲地驚起,但只拍拍翅膀,旋又飛落在繩索上,轉過頭去。四下異常靜謐,聽得見麻雀唧唧啾啾,當然,還有我們母牛的哞哞聲。
在我們上方的提爾.伍倫史皮格緩緩轉身,漫不經心的模樣不像身處危險,反倒像四處張望的好奇之人。他右腳牢牢站在繩索上,左腳往外橫,兩膝蓋微屈,拳頭雙雙抵在腰側。剎那間,我們豁然了悟什麼叫做無憂無慮。我們明白,對於一個啥也不信、誰也不聽的隨心所欲之人,生命會是何種風景;作為這樣一個人,又是怎麼樣貌;同時卻也體悟到,我們不可能成為這樣的人。
「脫下你們的鞋!」
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聽懂了他的話。
「把鞋脫了。」他喊道。「把右腳的鞋全脫掉。別問理由,照做就對了,很有趣的。相信我,脫掉鞋吧。男女老幼,統統一樣! 每個人都要脫掉右鞋。」
我們呆若木雞地瞪著他。
「表演到現在,難道沒有意思嗎? 你們不想再多看一些? 把鞋脫了,我表演給你們看,每個人脫下右腳的鞋,來吧!」
過了半天,大家才紛紛動作。我們就是這樣,總是不急不徐,吞吞慢慢的。最先依言脫鞋的是麵包師,馬爾特.匈普接著跟上,然後是卡爾.藍姆與他妻子,自認高人一等的工匠也照做了,最後大家全都脫了,無一例外,除了瑪爾塔。站在旁邊的蒂娜.克魯曼用手肘撞撞她,指著她右腳的鞋子,但是瑪爾塔搖頭。繩索上的伍倫史皮格又跳了一次,躍起時,雙腳在空中相踢。他跳得非常高,落下站立時必須伸直雙臂,才能保持平衡,不過也只是一時半霎罷了。但那足以提醒我們,他原來還是有重量,而且不會飛行。
「現在丟吧!」他的喊叫聲高亢清晰。「別多想,別多問,別再猶豫了,很有意思唷。照我說的做啊,丟吧!」
第一個聞言丟鞋的是蒂娜.克魯曼,她的鞋子高高飛起,隨即消失在人群裡。下一隻鞋接著丟出,是蘇珊娜.匈普的,然後又來一隻,隨之十幾隻鞋紛紛飛出,越來越多。我們樂不可支,又喊又叫:「小心!」或「頭縮一下!」或「有東西飛來了!」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雀躍欣喜,有些人就算被鞋砸到頭也無所謂。咒罵聲、女人的斥責聲和孩子的哭聲不絕於耳,但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有隻厚重的皮靴差點打到瑪爾塔,另一隻織布鞋這時咕溜滑到她腳前,惹得她也忍不住大笑。他說得沒錯。有些人覺得太好玩了,甚至也把左腳的鞋丟了出來;還有人丟帽子、湯匙,杯杯罐罐,掉下來摔破一地;當然,也有幾個人丟石頭。不過,他的聲音一傳來,喧鬧嘈雜逐漸減弱,人人豎起耳朵聽著。
「你們這些愚蠢的人。」
夕陽西下,陽光刺得我們不停眨著眼。站在廣場後面的人把他看得一清二楚,不過在其他人眼中,他不過是個剪影。
「你們這些笨蛋,死腦袋、掃興鬼、沒用的傢伙,你們這些雙面人、愚蠢的鼠輩。現在把鞋子拿回去。」
我們全都愣住了。
「還是你們太蠢了? 憨頭憨腦,笨得沒辦法再把鞋找回來?」他咯咯笑著。麻雀忽地驚起,飛越屋頂,離開了。
我們面面相覷。他這話說得很難聽,但也沒有惡毒到讓人忘了那是個笑話。這是他一貫的粗魯嘲諷,也是他因此聞名的風格。他就是如此恣意妄為。
他問道:「怎麼啦? 你們不需要鞋子了嗎? 不想要鞋子,不喜歡它們了嗎? 你們這些蠢得像牛的笨蛋,去把鞋子拿回來!」
馬爾特.匈普第一個有了動作。他其實一直覺得很不自在,所以立刻奔向靴子應該掉落的地方。他把人推開,又擠又拉,彎下身子,在眾人的腿間翻尋。廣場另一端,卡爾.旬克聶希也開始找鞋,接著是鐵匠家的寡婦伊莉莎白。不過,老廉克卻擋住了她,要她走開,說那鞋子是他女兒的。伊莉莎白的額頭才剛被靴子砸到,現在還隱隱作痛,也對著老廉克吼回去,要他最好滾開,她怎麼可能不認得自己的鞋,老廉克的女兒才沒有這麼雅緻的繡花鞋呢。老廉克又嚷著要她別擋路,而且怎麼可以罵他女兒。伊莉莎白回罵他是個臭氣沖天的偷鞋賊,這時老廉克的兒子插嘴說:「妳給我小心一點!」就在同一時刻,莉瑟.休赫與磨坊家的妻子發生爭執,她們兩人的鞋子長得一模一樣,腳的尺寸也一致,根本分不清是誰的鞋。卡爾.藍姆和自己的妹夫也大聲吵架。瑪爾塔恍然大悟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於是蹲在地上,慢慢爬開。
在她的頭頂上方,眾人彼此推擠、咒罵、衝撞。找到鞋子的人早就腳底抹油溜了,剩下的人群中爆出強大怒氣,一發不可收拾,彷彿蓄積已久。木匠墨利茲.布拉特和馬蹄鐵匠西蒙.肯恩上演起全武行,看到為了一雙鞋打成這副德性的人,想必無法理解,但其實墨利茲的老婆小時候曾與西蒙訂過親,梁子早已結下。憤怒如火燎原,到處充斥叫囂、鬥毆,扭打成一團。這時,瑪爾塔轉過頭,往上看。
他站在那兒笑得身體往後仰,嘴巴大開,肩膀不住抖動,只有雙腳穩穩站著,臀部隨著繩索的韻律擺動。瑪爾塔感覺只要定睛細看,似乎就能了解他為何如此樂不可支,卻沒想到有個人衝了過來,沒看見她,靴子直接踩上她胸膛,她的頭就這樣撞到地面。她吸入一口氣,痛得宛如萬針穿刺,蜷成一團倒臥在地。繩索和天空都空了,提爾.伍倫史皮格已不見人影。
她吃力地站起來,步履踉蹌,經過彼此扭打、翻滾、互咬、哭泣、互揍的人,不時認出熟悉的臉龐。她沿著路蹣跚地走,垂頭喪氣,走到家門前,身後忽然傳來篷車輪子轆轆轉動的聲音。她轉過身去。車夫座位上坐著那位他說叫做奈兒的年輕女子,老婦人蹲在一旁,動也不動。怎麼沒人攔住他們? 為什麼沒人跟在車後? 篷車駛過瑪爾塔身邊,她凝視著車子逐漸遠去。篷車很快就會抵達榆樹林,然後是城門,然後,就離開了。
就在篷車即將駛近最後幾棟屋子時,還是有個人大步奔跑追了上來,絲毫不見吃力。他脖子四周的牛皮衣領豎起,彷彿有了生命似的。
「我真該帶妳走的!」那人跑過瑪爾塔旁邊時喊道。他在轉彎的地方趕上篷車,一躍而上。城門守衛也和我們其他人到廣場去了,所以沒人攔住他們。
瑪爾塔慢慢踱進屋裡,關好門,把門閂拴上。爐灶邊的山羊困惑地看著她。她聽見牛群的怒吼,以及我們在廣場上震耳欲聾的尖叫聲。
不過,我們終於安靜下來,在夜晚來臨前幫母牛擠了奶。瑪爾塔的母親回到家,身上除了幾處擦傷,沒有什麼大礙;父親掉了一顆牙,耳朵有撕裂傷;姊姊被人狠狠踩到腳,好幾個星期只能一瘸一拐走路。但是,日出月升,一天天過去,生活依然繼續著。每戶人家總免不了有人紅腫、割傷、抓傷、手臂扭到,或者缺了幾顆牙。廣場在隔天已經清理乾淨,人人都穿回了自己的鞋。
我們絕口不提那天發生的事情,也不談論那個伍倫史皮格。沒有事先商定,大家也饒有默契遵行不渝。就連下場淒慘的漢斯.塞姆勒,雖然下半輩子只能在床上度過,除了濃湯什麼也不能吃,卻也宛如沒發生過事情一般。卡爾.旬克聶希的遺孀也不例外,彷彿她完全不知道刺在丈夫背後的那把刀是誰的,只當做是厄運降臨,命運捉弄。事後隔天,我們把卡爾.旬克聶希埋葬在教堂的墓地裡。唯有繩索還掛在廣場上方,一連數日,在風中顫抖,成了麻雀和燕子的歇息地。神父在鬥毆中被虐待得不成人形,只因我們討厭他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態度,等到他終於又能爬上鐘樓時,才割掉了繩索。
但是,我們其實沒有遺忘。那天發生的事情,始終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收成的時候,它在;買賣穀粒,它在;星期日望彌撒,神父臉上半是訝異、半是恐懼的神情已不同以往的時候,它也在;我們到廣場參加慶典,望著彼此的臉龐舞蹈時,它尤其清晰無比。然後,我們有種感覺,空氣似乎變得沉重,水的味道也不同了。打從掛上繩索後,天空也不再是同一片。
整整一年後,戰爭還是到我們這兒來了。一天夜裡,我們聽見屋外馬兒嘶鳴,笑聲雜遝,接著便傳來門被打破的喀答聲。我們還來不及拿起派不上用場的乾草叉或者刀子,武裝自己到街上去,火勢便已蔓延開了。
傭兵飢餓難耐,不似一般,酒飲得更狂、更多。他們已經很久沒踏入一座能提供這麼多東西的城市。老路易莎睡得又深又沉,這一次她可沒有預感了,最後死在床上。神父擋在大門前保護教堂時,死了;莉瑟.休赫藏金幣的時候,死了;麵包師、鐵匠、老廉克、墨利茲.布拉特和其他大部分的男人想要保護女人的時候,死了;而女人也死了,就像女人在戰爭中死去那樣。
瑪爾塔同樣死去了。最後一眼,她看見房間天花板變成紅色炙焰;在濃煙籠罩,阻斷視線之前,已先聞到煙味;在曾經擁有的未來毀滅消融之際,她聽見姊姊大聲呼救。她不曾有過的丈夫、沒有養大的孩子,還沒給他們講過自己在一個春日早晨,遇見有名雜耍藝人故事的孫子,以及孫子的孩子,這些人,現在都不可能存在了。火勢燃燒得好猛烈呀,她心想,彷彿自己探出了天大的祕密似的。就在她聽見屋梁裂開之時,忽然想到提爾.伍倫史皮格或許是唯一還記得我們的臉龐,知道我們曾經存在於世的人。
事實上,只有癱瘓在床的漢斯.塞姆勒活下來了,他的房屋並未遭火吞噬。由於他行動不便,無法動彈,所以沒被傭兵發現。艾爾莎.齊格勒與保羅.葛林安格也倖免於難,因為兩人到林子裡私會去了。等他們衣衫不整、頭髮凌亂地踏著晨曦回來,見到煙霧繚繞的斷垣殘壁,一時之間還以為上帝為了懲罰他們的罪,派出了惡靈。他們後來遷往西方,過了短暫的幸福生活。
但是,也有人在我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聽見我們其他人,有時候是在樹木之間;或是在草地裡、在蟋蟀唧唧聲中聽見我們;把頭靠在老榆樹的樹洞上時也聽見我們;孩子偶爾也覺得在溪水裡看見了我們的臉。我們的教堂也不復存在,但是被水刷磨得又圓又白的礫石依舊沒變,同樣的樹木也始終聳立長存。然而,即使沒人能想起我們,我們也仍然記得自己,因為我們並不甘心自己已不存在了。死亡對我們而言仍是簇新的,生者的事情並非與我們毫不相干。畢竟,這一切都還是不久前的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榮獲2019 OPENBOOK年度翻譯類好書,入圍2020年布克獎決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