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 | 誠品線上

A Mother's Reckoning: Living in the Aftermath of Tragedy

作者 Sue Klebold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然而事發前三週,狄倫才參觀過即將要就讀的大學、跟家人討論如何布置宿舍,甚至前三天才興高采烈的參加畢業舞會……。「到底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十六年來,狄倫的母親不斷的自問,並尋求專家的解答。這是一個心碎的母親,給每個深愛孩子的父母,最沉痛、也最誠摯的自白。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 父母大都自以為對孩子瞭若指掌;不想被人摸透的孩子,內心所想自然會深藏不露。◎專文推薦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暢銷書《背離親緣》(For From the Tree)作者/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暢銷書作家、牙醫師/李偉文「蘇的回憶錄讀來真摯細膩,其痛苦也令人感同身受。她的故事或許讀起來令人不快,但也能引起大眾對腦部健康的關注,並使人意識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的重要性。經歷了這一切後,她從此改頭換面,若人們記取她的教訓、聽取她的建言,便能更快察覺到青少年憂鬱症及伴隨而來的自殺傾向並及時反應。」--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執行長/保羅‧喬歐費瑞多(Paul Gionfriddo) 「尊重孩子說『不』是好事,但了解孩子說『不』的原因,同樣重要。」--台大精神科醫師/張立人「如果有什麼親子議題的相關書冊是為人父母必讀,我會說是這一本,它讓我們看到育兒之路的隱晦面,家庭教育的極限,青少年深藏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而唯有父母落實的飽滿的『愛』,能減免任何可能發生的遺憾與悔恨。」--親職作家/番紅花「書裡的母親,就如同其他的母親,希望自己眼裡的那個有點頑皮又惹人憐愛的孩子,跟別人一樣就好,當小小的冀望變成奢求,我們能做的就是一起想想,怎麼樣讓所有的孩子,少了走上絕路的動機。」--律師娘/林靜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1999年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兇手之一Dylan Klebold的母親,其子奪走了十三名無辜者的性命後舉槍自盡,造成一樁撼動社會的滔天悲劇。案發後十五年間,悲痛自責難當的她,為了解兒子所作所為、其隱而未言的憂鬱症、精神疾病及暴力之間的關聯等,竭盡全力爬梳相關資料,積極參與預防自殺的活動。作者曾在社區大學擔任行政人員,亦曾於精神病院從事藝術治療。■譯者簡介李之年成大外文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新堡大學言語科學博士肄。專事翻譯,譯作類別廣泛,包括各類文學小說、科普、藝術、人文史地、心理勵志等,並定期替《科學人》、《知識大圖解》等科普雜誌翻譯文章。近期譯作:《死亡與來世:從火化到量子復活的編年史》、《This is 達利》、《This is 安迪‧沃荷》。Email: ncleetrans@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寫在新書出版前 蘇‧克萊伯德推薦序 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母心 安德魯‧所羅門青少年的地下室錄影帶 台大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讓人心痛也警醒的故事 親職作家番紅花父母難以承載之重 律師娘林靜如自序 公諸於世的真相致讀者的注解第一部 孤立無援科倫拜高中發生了一起槍擊案過一會兒湯姆終於回話,我那平常性格穩重的丈夫,聽起來卻跟瘋子沒兩樣。他支支吾吾,沒頭沒腦地蹦出隻字片語:﹁持槍歹徒……槍手……學校 瓦解碎裂我在樓下衣櫃翻來翻去,想找出之前我們拿來裝行李用的老舊尼龍圓筒旅行袋,卻有兩個找都找不到。幾個月後,我才知道狄倫用那兩個袋子裝炸藥,帶去了學校餐廳。 別人的人生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我醒來時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樂於帶領一家子在公務、家務、課業間周旋。快轉二十四小時後,我卻成了一名遭恨意沖昏頭的槍手的母親。 安息之地打從那天起,我好幾次都夢到狄倫,而且老是做同樣的夢。我夢到有第二次機會保護他的安全,卻失敗了;夢到掀起他的汗衫,露出藏在底下的傷口;夢到一面保護他,同時也保護別人不被他傷害。 預兆我低頭望著襁褓中的嬰孩,一股強烈的預感襲來,令我不知所措:這孩子將會帶給我萬分悲痛。這種感覺以前從未有過,後來也沒有。我嚇了一大跳,幾乎動彈不得。 童年我追憶往事,一一翻出有關狄倫的回憶,細想小時候的他、男孩時期的他、青少年的他。我重溫了他的成就與挫敗,重溫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細微瑣事。 同為人母,將心比心我逐一爬梳了受害者生平細節,只感到越來越哀傷。知道每個人的興趣,聽了親朋好友轉述他們的生前種種,我簡直心碎欲絕。 傷心地警方帶我們到艾瑞克與狄倫舉槍自戕的地方。我見到地板上畫出的有稜有角的瘦長人形,整顆心揪成一團。那一定是狄倫;看起來就像是他。我的淚水流得滿地都是。 帶著悲痛活下去我好想念狄倫。他怎麼會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我不敢相信永遠再也見不到他了。我深愛的人怎麼會如此冷血地殺人?殺其他孩子? 認清事實凱特和藍迪在畫架上放了一張學校的示意圖,開始講述狄倫與艾瑞克在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早上所做的事。這是我和湯姆第一次從官方口中得知當天始末,以及案發前的來龍去脈 第二部 逐漸理解絕望深谷我相信因為自己深愛親近的人,彼此相處和睦,而且我既敏銳又體貼,也擅長關懷他人,可確保親人安全,所以他們絕不會自殺。相信自殺只會發生在其他家庭的人不只我一個,但我大錯特錯。 致命友誼開頭他就表示對自己還活著感到沮喪。「又來了。又回來寫東寫西,活像個他媽的行屍走肉。」後來在那篇日記中,他提及和艾瑞克的計畫或許可讓他從鬱悶中解脫。 走向自殺:狄倫的高三時期一九九七年十月初,湯姆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狄倫被勒令停學。這個消息令人十分錯愕,這是我們兩個兒子頭一次遭到學校處罰。 走向暴力:狄倫的高四時期狄倫在家仍被我們管得緊緊的。我們會搜他房間,確認他沒偷藏毒品或贓物。他一向很會理財,那年夏天卻捉襟見肘。 連帶損傷二○○一年情人節那天,狄倫參與科倫拜高中大屠殺後過了快兩年,我被診斷得了乳癌。一確診得乳癌,原本就焦慮無比的我,對死亡的恐懼越來越嚴重。 豁然開朗 許多人都不知道事有蹊蹺,或像我一樣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直到無可挽回的一刻慘烈來襲,將生活搞得天翻地覆,我們才頭一次意識到大事不妙。就連專家也不見得知道事情嚴重到攸關生死。 審判我們很有可能被究責。在地下室錄影帶中,狄倫和艾瑞克肆無忌憚,一副想大開殺戒、自我了斷的樣子,把武器當玩具亂甩。 找出問題發生如科倫拜高中、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桑迪胡克小學等慘案時,大家總會先問:「為什麼?」或許我們都問錯了。一路走來,我逐漸相信我們應該問:「怎麼會這樣?」 結語 可知的摺痕致謝註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
作者 / Sue Klebold
簡介 / 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774647
ISBN10 / 9864774646
EAN / 9789864774647
誠品26碼 / 2681588191007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