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 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 | 誠品線上

大唐風: 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

作者 公孫策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大唐風: 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第五彈!深入領略詩句的精彩細膩,幽微發現唐史的不同角度「風」是詩歌的代詞,公孫策引述詩人文句,印證大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第五彈!深入領略詩句的精彩細膩,幽微發現唐史的不同角度 「風」是詩歌的代詞,公孫策引述詩人文句,印證大唐盛世衰頹的時局變化;「風」又有「諷」的意思,書中對當時人物與政治的褒貶,也相當投射於現今時局。 「唐王朝是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巨,國力最強,歷時最久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時間在黃金時代之內。」(引自柏楊《中國人史綱》) 分水嶺是唐玄宗的兩個年號:開元與天寶,前者是巔峰,後者轉趨向下,轉捩點是「安史之亂」。加上「藩鎮割據」、「牛李黨爭」,讓元氣大傷的大唐帝國,朝廷形同虛設,終致走向滅亡。 這段歷史,史書有載,唐詩中卻有不同視野。為數甚多的詩人群,相較於人數極少的史家,提供了更客觀的觀點與視角,也留下更真實的唐代史影。那些才華洋溢的文學之士,懷抱盛世理想,卻處在動盪年代,周旋於軍閥、權臣、朋黨、宦官之間,隨時局而浮沉。他們的心境如何? 借詩讀史,以詩論人,順著歷史的進行,帶進文學家的故事,公孫策以五維思考解讀唐詩與唐史,由「深入詩人當時處境與內心」的角度,寫出對諸多唐朝歷史故事的另一種詮釋,讀來或許另有不同的領會。 大唐風,文學家以感性詳細記錄時代,評論家以理性重新話說唐史。 故事人人會說,巧妙各自不同。本書作者如法國哲士伏爾泰般,以筆名行世,用七俠五義的演義精神,敷演原典與詩詞中的人物,讓古人復活於當下。從用字遣詞、引經據典和註解詳實,可知學問功力;又能淺白入手、娓娓訴來,彷彿唐代傳奇。每則故事以2000字左右的文字篇幅,看似獨立成篇,卻又藕斷絲連,環環相扣。⋯⋯如此文字,最契合大眾,也適合學子。 --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單兆榮 「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這十二字,哪裡僅是形容說書的至高殿堂?一本故事書也能說得如此,那就是《大唐風》。您也捧起一本讀讀看,肯定能感動那其中每首唐詩對您訴說的精魂。 --惠文高中國文科教師/畢仙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公孫策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跟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公孫策此番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繼2011年《英雄劫》、2012年《大對決》、2014年《黎民恨》、2015年《夕陽紅》之後,2016年開春,將以讀者耳熟能詳的唐詩,另類解讀詩人的內心深處與唐朝歷史角落!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詩史互證御唐風/單兆榮 〈推薦序〉「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的文史故事/畢仙蓉 〈作者序〉帝國巨變中的詩人心境 第一篇 安史之亂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1、開元盛世 ──雄心日千里 2、張九齡 ──今我遊冥冥 3、李林甫重用蕃將 ──天子非常賜顏色 4、白手還山 ──天子呼來不上船 5、野無遺賢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6、范陽兵變 ──漁陽鼙鼓動地來 7、雙城忠烈 ──睢陽齒,常山舌 8、潼關失陷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9、馬嵬兵變 ──六軍不發無奈何,婉轉娥眉馬前死 10、太子即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1、李泌與房琯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12、上皇回京 ──百官何日再朝天 13、流放獲赦 ──輕舟已過萬重山 14、生死見真情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15、老驥伏櫪 ──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 16、大亂平定 ──青春作伴好還鄉 17、落花時節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第二篇 藩鎮割據 ──「無有一城無甲兵」 18、逼反僕固懷恩 ──殿前兵馬破汝時 19、河北諸鎮 ──紅線盜合 20、涇原兵變 ──聶隱娘 21、李錡與杜秋 ──勸君莫惜金縷衣 22、宰相遇刺 ──還君明珠雙淚垂 23、雪夜入蔡州 ──四夷聞風失匕箸 24、碑文惹風波 ──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 第三篇 牛李黨爭 25、臨江之糜 ──柳宗元‧江流曲似九迴腸 26、身不由主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 27、瀟灑不羈 ──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 28、左右不是 ──白居易‧江州司馬青衫濕 29、我行我素 ──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 30、懷才不遇 ──李商隱‧一生襟抱未曾開 尾聲 落花流水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唐風: 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
作者 / 公孫策
簡介 / 大唐風: 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第五彈!深入領略詩句的精彩細膩,幽微發現唐史的不同角度「風」是詩歌的代詞,公孫策引述詩人文句,印證大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9295635
ISBN10 / 9869295630
EAN / 9789869295635
誠品26碼 / 2681294673002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詩史互證御唐風
單兆榮/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93年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

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政壇,爾虞我詐、鬥爭頻繁且僭主不斷,但文化藝術卻臻於頂峰、人才創見齊發;宛如安史之亂、藩鎮割據與牛李黨爭的中唐以後,卻是唐詩盛世、文學家輩出的時代。就像世人錯認宋朝經常兵敗、屢遭外患,於是以「積弱不振」一言蔽之;殊不知,宋代的經濟已達工業革命前夕、科技進步武器發達、理學思辨佛道高深,是個文化盛世。因此政治社會傾頹,往往也是文化成熟之時,本書作者深切了解這類歷史脈絡,以詩入史,帶我們探訪生於中衰之世的詩人,也是大臣們,這是「以士治國」中華文化獨具的特色。
歷史,說「故去之事」,怎麼說?古有史家,今有高人。史家的經典用語,離我們的時代已遠,仰賴有心方家,探囊解謎。故事人人會說,巧妙各自不同。本書作者如法國哲士伏爾泰般,以筆名行世,用七俠五義的演義精神,敷演原典與詩詞中的人物,讓古人復活於當下。從用字遣詞、引經據典和註解詳實,可知學問功力;又能淺白入手、娓娓訴來,彷彿唐代傳奇。每則故事以2000字左右的文字篇幅,看似獨立成篇,卻又藕斷絲連,環環相扣。更令人驚豔的是,提供精緻的地圖,指出歷史變遷是主軸,時間必立於空間上。
舉幾個好例,說明作者的淵博與用心。
《山海經》形容安祿山關心李林甫對他的評語,讚賞之則開心,若說應該檢討了,安祿山「輒反手據床曰:噫嘻,我死矣!」。作者如此譯寫:「安祿山就上身後仰,反手按住椅邊,說:啊,我死了,死了!(這句話用台語念,尤其傳神)」,的確傳神!
運用詩詞,信手拈來,將杜甫〈兵車行〉串成史事,「原來天可汗的盛世功業是建築在『千村萬落生荊杞』上頭。役男『去時里正與裹頭』,戰事結束『歸來頭白還戍邊』。而天下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另一個解釋,卻是『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又,解釋《舊唐書》字句「權豪斂跡、奸臣畏法、閽寺懾氣」,簡潔的說:「也就是沒有權奸,沒有黨爭,也沒有宦官弄權。」如此文字,最契合大眾,也適合學子。
選用史料,不只是對眾人熟知的李白、杜甫深度著墨;還有許多不熟悉人物如李泌、房琯等動人的小故事;更將侯孝賢電影《刺客聶隱娘》的原型傳奇說得透徹,以「涇原兵變」標題,提醒讀者,這不過是藩鎮間爭奪地盤的頻繁行刺事件之一。也不時引用名句,提醒眾人,其實大家耳熟能詳,如詩人李紳是(名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作者);杜牧不只風流,還能上書言兵事,真實立體;巧妙串起元稹、白居易和劉禹錫詩人間的相似命運,說「白居易與元稹初入仕那一年,劉禹錫已經進入權力核心。」類似美國漢學大師史景遷在《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書中,將康有為、孫中山、丁玲等近現代中國人物之間的行事,完美交織。
善用括號,地理有今名可供查考;或三言兩語古今映照,如唐代擁有「同平章事」頭銜者,即可入政事堂議政,以三個字(宰相級),輕鬆表達完整涵意。再如成語「羅掘俱窮」,簡單幾字註解(鳥、鼠都捕盡),於是《資治通鑑》、《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輕鬆今釋。以詩入史的標題,袖出人物芳華,經典已不只是本身。

〈推薦序〉「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的文史故事
畢仙蓉/惠文高中國文科教師

唐詩,在中學教科書裡,往往收錄有限,餘則為部分學校補充教材。授課時,也因進度上的時間限制,無法細說創作背景來龍去脈,僅能補充耳熟能詳的典故。如此讀來,別說讓學生感動,連老師恐怕也只是將唐詩視為「教材」或「補充教材」而已。倘若今日有老師將唐朝史實與詩人生平、創作聯結,並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臻至晚明張岱形容柳敬亭說書「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那樣的藝術境界,我相信讀唐詩,不僅是至多在「欣賞」境界,而是已能達到被融化的境地了。
朗讀古今詩文是我的興趣,而將這項興趣融入教學,讓學生喜歡朗讀,享有更精緻的閱讀,是我的理想。在讀《大唐風》之前,我以為自己盡力了。讀畢方悟個人的教學革命尚未成功,如欲令自己的朗讀技術無可挑剔、無愧於作者,勢必一讀再讀,如同此書般,與歷史共談的文學家故事。唯有將文學家的生命與歷史結合,才真能感受到他們與作品共存的生命,而非談人歸談人,談作品歸談作品。原來過去朗讀不少古今文人大作,也只是了解作者的部分精神與情感,縱使得到不少掌聲,卻仍愧對那些文人。我並未真正走入他們的生命,也未完完全全讀出它們的精魂;而僅是七拼八湊他們的旅程,便以為讀懂了它們傾訴的全部。今日一讀……,唉!我已不知該說是被公孫策先生徹底感動,還是該說被過去我了解的那些唐朝文人徹徹底底感動了。
手捧《大唐風》,即使不敢一擾旁人,也要在心裡一句一句地憋著讀,一旦四下無人,放聲朗讀它幾頁也甘願!「唐玄宗親上勤政樓,宣布要御駕親征,可是長安老百姓沒人信他。事實上,那正是皇家逃難的假動作。但假戲也得演得像真的,於是……」「這一群權力新貴,互相吹捧,你說我是伊尹(商湯的宰相),我說你是周公,我說他是管仲,他說我是諸葛亮,簡單說,得意忘了形!」
「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這十二字,哪裡僅是形容說書的至高殿堂?一本故事書也能說得如此,那就是《大唐風》。您也捧起一本讀讀看,肯定能感動那其中每首唐詩對您訴說的精魂。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