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 | 誠品線上

作文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

作者 王麗雯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作文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你一定聽過,多看、多想、多寫、多讀是學好作文的不二法門,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看?想什麼?讀多少?怎麼寫?學測作文滿分的王麗雯,從學習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一定聽過,多看、多想、多寫、多讀是學好作文的不二法門,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看?想什麼?讀多少?怎麼寫?學測作文滿分的王麗雯,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與你分享一套最紮實的學習方法。 「寫作文就是把想法說清楚、講明白,然後才是文字的修飾。許多學生花時間算數學、背英文都不見得能考高分,如果平日從來不閱讀寫作,又怎能強求作文會有好成績……」 本書與市面上絕大多數作文學習書的不同之處在於,是以同學對同學分享交流的方式,從年輕人自己的體悟出發,來談「寫作」(各種形式,包括命題作文)的重要性,應抱持的態度與可以運用的各種方法,書中沒有條列式的解說,而是透過敘事,呈現經驗並陳述觀點。態度非常真摯、誠懇,讀來很容易引起必須面對各種作文考試學生的共鳴。希望能幫助學生,向下紮根、汲取養分、日積月累、成長茁壯,不用補習、不靠他人,自然而然提升可觀的寫作能力。 書中的核心概念尤其值得學習者深思,寫好作文的不二法門,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寫作文就是把想法說清楚、講明白,然後才是文字的修飾;每位學生花了很多時間算數學、背英文都不見得有好成績,如果平日從來不寫文章又怎能奢望作文會有好成績……。 「作文滿分」的王麗雯,站在學子的立場上,根據她的思考、觀察來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特別是王麗雯擅長自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切入,所提及的實例涵蓋當今學子的流行話題,如漫畫、電玩、奇幻、部落格、facebook、升學壓力等等,完全契合學子的生活感受與所接觸的範疇,在這樣的行文中認識作文的重要性、平時該如何培養、學習的基本態度、有效的自我提升方法,可在學生族群中發揮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全書探討的主題包括有:認真體會生活、從中取材、修辭、命題作文、平日的寫與讀。每一主題提供練習的方向,如「多寫」單元,談及隨筆、日記、無名小站點名遊戲(100問)、心得寫作、讀古文、看漫畫、看電影、看展覽、觀賞圖像……,融入學生生活的多元化練習。其中還有作者自生活的細膩觀察隨手拈來而化成的動人篇章,引人入勝。當然,閱讀這位作文高手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賞心悅目的事情,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作文功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麗雯中山女高三年級時,學測作文以〈走過〉一文,創下全國考生唯一滿分的紀錄,隨即引起各大媒體的爭相報導,並登上《蘋果日報》頭版。接著以清新流暢的文筆寫下台北生活經驗〈我也試著漫遊花園〉,榮獲台北市青少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首獎。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中文系。

商品規格

書名 / 作文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
作者 / 王麗雯
簡介 / 作文就是多看多想多寫多讀:你一定聽過,多看、多想、多寫、多讀是學好作文的不二法門,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看?想什麼?讀多少?怎麼寫?學測作文滿分的王麗雯,從學習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6285912
ISBN10 / 986628591X
EAN / 9789866285912
誠品26碼 / 2680503932008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在我們身邊,作文程度好的極好,差的極差的情形並不罕見。絕大多數的中間人則擺盪在「到底怎樣才能寫得好」、「到底該花多少時間」、「該不該去補習」等無限迴圈。我們常聽見會寫的就是會寫,不會寫的就是不會寫這種說法。但那些「會寫的人」之所以會寫得好,很可能是因自己已培養出對文字的敏感度及興趣,已經知道如何讓自己進步了。與其說是他們熟習了技巧,倒不如說,他們知道該怎麼去創造與享受寫東西的情境。那些人需要的是寫出來,然後實地檢討改進。真正需要引導的,是那些不太會寫、不太會想,卻沒什麼興趣發掘、改正自己問題的人。
大致上,當學生的或多或少會覺得:
寫作文很無聊。
寫作文很難。


寫作文是為了大考考高分,方便進好高中或好大學。因為基測學測和指考,作文占分很重。
但「寫作」這回事,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扯不上邊。
平常很少讀課外書,就算有讀,也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或是胡讀一堆老師指定,自己卻不太喜歡的書。
msn太方便了,幾乎不用什麼大腦,反正打錯字或注音文,回個orz或T_T別人也知道你在寫啥,你不想聊就隱藏,裝死不回,對方照樣拿你沒轍。
至於真要寫作文時,我們怎麼辦?
寫閱卷老師想看的。忠孝節義的故事,儘量積極樂觀。就算你根本不是這種人,還是要努力展現正面的一面。寫來寫去,能用的都只有那幾項材料。


背很多名言佳句或成語,方便引用。當然像「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這種大家都熟爛的,就別用,要展示自己的博學,評分的人才會喜歡。
七忌六宜,忌什麼呢?宜什麼呢?臨場要寫時,都忘記了。
對了,題材儘量標新立異,語不驚人死不休。作文嘛,嘿嘿,反正就是嘴砲。
所以作文很無聊。因為無聊又花時間,所以我不想寫,萬一寫不出來,就隨便寫,所以真正需要用時覺得作文很難,真希望趕快結束。


在學校時,我們不是練習命題作文,就是寫讀書心得、短短的聯絡簿日記。我們可能寫過圖文式的學習單,用過印著一對大頭小男孩與小女孩的淺橘色日記本,寫若干次作文。通常換了新老師,第一篇作文就是自我介紹,第二篇可能是「我的××」系列:我的家庭、我的嗜好或我的志願。老師會說,一學期的理想狀況是寫四次作文,每週一篇週記,碰到段考前一週便暫停。認真一些的老師,會要求再多幾篇讀書心得。之後年級越長,練習寫大考考古題的機率越高。國三、高三的學生,可以兩周或一個月寫一次週記。更早以前基測不必考作文的時候,國三生幾乎不需要再寫作文。


你很想知道如何改正,但聽見的答案往往是多寫就會了。你寫了半天,總覺得好像沒什麼進步,即使手上有參考範文,可能也不清楚好在哪裡?也不知道範文還有什麼缺點。(範文分數再高,還是有值得改進之處。)因為缺點始終在那兒,所以每次評語也總是那幾個字眼換來換去。你可能知道:讀的數量與質量並不成絕對正比,沒什麼好比較。你可能也知道:讀書是為自己,雖然讀書心得很容易敷衍,畢竟自己騙不了自己。但少了考試和作業,你便常常忘記讓自己動筆,讓自己親近書;更常常因為一時的分數感到氣餒,無聊。


也許寫週記還比較有趣耶,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老師的回應也比較活潑。想想看:老師不是只改你一篇文章,他必須看全班幾十篇作文,也有許多事要做。一個人要讀幾十篇內容都差不多的作文:最喜歡去的地方不是公園就是咖啡館,不少人的嗜好都是看書或聽音樂,夏天最棒的享受就是吃冰。當然沒什麼不可以,只是當大家都蜻蜓點水式地只寫到這個層面,便讓人覺得有些膩味。對了,還要打分數寫評語,真不知從何寫起。


教條也許都沒錯,但引不起興趣,也就沒用了。寫出來的東西沒什麼自我感思,也就沒意義了。這樣的寫作已然被扭曲,變得不是為了自我,而是有個目的。學生非常在意他者的眼光,因為那些評判將決定他們未來該去哪裡。不少大人也沒以正常的心思看待寫作,因為他們受的也是這樣功利的教育。寫作不關我們的事,是文藝青年的事;教國文「只是」中文系畢業生的事。讀書是學生該做的事,以後能賺錢就好,誰說要讀書寫作呢?


當無法從中得到樂趣時,分數便同時操控了優越與自卑感。對題目沒感覺,不知如何表達所見所感。為了速成,許多人習於在還沒開始動筆前,先接受方法。方法原是讓人更容易掌握寫作訣竅的,但太過執著方法時,往往容易因缺乏練習與廣泛培養其他能力,反而被規範困住了。


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寫起。「多看、多想、多寫、多讀」,如此而已。這幾項應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只是少有人願意具體落實。在我的印象中,身邊文筆很好的人,都不太拘泥於方法,但一定是很享受寫的。他們擅於觸發寫的情境:一種興味,一種感覺,一種令人神迷的氛圍。寫作是種對自我定位的觀照,其實就是在考察「想」,與實踐「讀」。


前者是種深化,後者是種擴充與探攝。這幾項是環環相扣,永遠交互影響的。這本書著重「分享」,比較淺顯,比較散漫隨意,也因為著重「分享」的諸多面向,所以不打算設計練習題。從思考自身周遭的「想」與「看」開始,進而「寫」,進而「讀」—享受別人怎麼寫。這樣的章節安排比較循序漸進,也比較方便談。日常生活中,「多看、多想、多寫、多讀」不須按照特定的順序。最基礎的寫作還可以談,但創作一如演化,最奧妙精采之處,往往是難以規範的。這本書絕大多數的內容與其說只針對作文,只說給別人聽,倒不如說是針對作文背後的東西,不只是對別人說,也是對我自己說的。


作文只是寫作的小小一環。而寫作探求的,其實本就是很生命、很自我的課題。我希望每個人儘量不補習、儘量不依靠別人,也能自己體會寫作與閱讀的樂趣。唯有從中自由地作出樂趣,讀與寫才有意義。

2多寫
2-1 練習
2-2 命題作文
2-3 修辭


2-1練習
寫作最神奇之處是:當你原本只想說一點點或覺得沒什麼好寫時,卻常在不知不覺間,發現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說的,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想的。生活其實很豐富,不管是外在的宇宙(知識、時事)還是內在的宇宙(思考、感情),都有許多值得探究的事情,而且都和你切身相關。可以自己試著結合生活,讀些有趣的書,多給自己一點刺激,試著找出自己寫作的方式、喜好與缺點。再因著你的需要與見解,作縱向的、更有目標與系統的延伸。如果你是個豐富的人,那用心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不會無聊到哪去。


來暖身吧!
一切操之在己
尼采說:「開始寫作時的感覺跟跳進一個冰冷的湖差不多。」
這個意象說得很有趣,是個甜蜜、引人挑戰,充滿玄機的負荷。剛跳進湖裡的剎那總是冰冷、刺骨而痛苦的,但久而久之,適應後心靈湧升的奇妙,是岸邊徘徊者無從擁有的。最困難的往往是初始讓閱讀與寫作成為「習慣」的過程。當寫作及閱讀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即使日後遇上了困難,你也會漸漸試著理解,並尋求改進的方法。自己尋求改進是最好的。


初始寫作常遭遇到的困難,大概可以很粗略地分成兩個因素:沒時間,和不知該寫什麼。前者需要決心,後者可從實踐中逐步改善。
也許你很忙,但可以多多少少讀一點,寫一兩句話,搭車時多想些事,不要讓感覺不見了。時間是由人分配、切割出來的,真想下定決心做些什麼東西,那就要自己決定,自己堅持下去。旁人只能提醒你,卻沒人真正能代替你走。許多人每天花好幾個鐘頭算數學背英文單字,卻沒時間閱讀或寫東西。每天算數學背英文都不見得能考高分了,寫作又怎能強求?再說,不是要寫制式文章,只是把看法有條理地說出來而已。「沒時間」這個理由,並不會讓自己進步。


也許你最欠缺的不是寫作的能力,而是決心。萬事起頭難。時間規畫,真的操之在己。
以我而言,比較閒散時,就專心寫成篇的作品,比較忙的時候,就抽空檔修正、補充想法,有大段的時間再排給寫作。搭車或等人的空檔,也可以想些事,讀想讀的書。


記得國中時老師曾要我們背過一句格言:「零碎布料可以織彩衣,零碎時間可以成美夢。」善用零碎時間寫來容易,想貫徹卻是很難的事。
走路時可想些事情,很多想法就是在走路時迸發出來的。有空的話,我就調配時間多寫一點。萬一報告、考試很多,抽不出完整的時間來寫,就思考、打稿,隨手寫些東西,雖然只花十多分鐘,卻更能釐清之後的腳步。萬一疲倦或腦袋卡住了,就改寫其他東西或做其他的事分散緊張感。


大部分課業繁重的國、高中生得準備許多科目,也許無法花上同樣的時間,但試著抓零碎空檔想些事,讀書看報,寫點自己的感覺,一天半小時、一小時,或一週兩到三次,應該不算困難。


重點在於持續,別斷了文字與自己的聯繫。如果只等靈感來了才大書特書,沒靈感便不寫,那很難進步。靈感需要不斷地刺激與累積。就算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需要不斷琢磨才會上乘。


「主動」與「規律」
我說的只是很粗淺的入門狀況,當然也有努力思考半天,卻什麼也寫不出來的時候。
這也許代表自身的思想與表達無法完全同步,正處於變動、醞釀與激盪、準備穿越另一層次的階段。這時不能急,需要時間與耐心。但,對我們這些初學寫作的人而言,這狀況是比較少見的。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培養自己「主動」寫作、閱讀、思考的決心與規律。


寫作難以速成,也不是光聽別人說怎麼寫怎麼想便一蹴可幾的事。寫作是自己挑戰自己。你不願意挑戰自己,提升自己,寫作不可能進步。
我們或許能稍稍多嘴,來談談規律這件事。有些人一定要每天寫才有感覺,也有人幾天寫一點,但大致來說幾乎都有一定的步調。可能是閱讀,可能是書寫,不會中斷自己與文字的聯繫。


也許你有特定的寫作習慣。比方非手寫不可。雖然很麻煩,但要你坐在電腦前認真寫點什麼反而沒辦法。也有人非要對螢幕敲敲打打不可。有人喜歡去咖啡館,有人喜歡待在家,每個人都有特定一套進入情境的模式。
美國小說大王史蒂芬.金對自己寫作的習慣非常要求,他認為寫作就像運動,要規律且漸進地找到自己最大量的呼吸節奏,而且要杜絕所有干擾:


過濾掉這些分心的事,當你寫作時,你是在創造自己的世界。創造性睡眠,像你的臥房一樣,你的寫作室也應該非常隱私,一個可以讓你做夢的地方。
不過你需要房間,需要門,以及關上門的決心;你也需要一個堅定的目標。你掌握住這些基本原則的時間越久,寫作就會變得越容易。不要枯等靈感之神的降臨,就像我說過的,他是一個對許多創意沒有反應的頑固傢伙,我們在這裡講的既不是萬應板也不是奇幻世界,不過是另一個像是鋪管線或是開長途卡車一樣的工作,你的工作是去確定靈感之神知道你每天九點到中午,或是七點到三點之間你要去的方向,如果他確實知道了,我保證他早晚會開始現身,含著他的雪茄,並施展他的魔法。


這些個人習慣,僅做參考吧。你可以先想想自己最欠缺之處是什麼,先擬個大方向,再加以調整。只有實際開始寫,你才知道問題所在。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我習慣電腦打字,可考試作文要用手寫。好吧,既然你要參加考試,就要適度地遵守別人的遊戲規則。你必須委屈一些,撥點時間試著練習手寫文章。


先寫了再說
再來是,不知該寫什麼。
寫作的精采度,和體驗很有關係。請把你最會寫的地方,盡力寫出來。希望你能儘量表達心裡想說的,不管是一個理念、一個意象,再怎麼不純熟的殘篇斷字,也要是自己心中的真正感思。先試著寫出來,就對了。


既然是自我的創作,形式和思慮都可以很自由,手寫或打字,在什麼地方,也都不必限定,盡興就好。日記和網誌,就是隨手可得很好的練習。只練習寫命題作文,很容易流於逼自己寫空話,讓寫出來的文章永遠千篇一律。你沒辦法好好沉澱自己的內容,卻逼自己硬套一個又一個的形式。死背佳句也沒用,因為這些聰明人講的聰明話根本不是你的。就算背完一百句,不理解,你也不見得會變多聰明。光是背,只會貪多嚼不爛。


如果平常寫作業已經讓你養成一種固定的,讓你有些受不了的腔調(不管是太粗魯、太做作、太嚴肅或是太濫情),這時盡情亂寫,也許有助於突破門檻。
先不必擔心自己寫得好不好。在你還沒開始寫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寫出什麼。美國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坎伯生活美學》這本內容豐富複雜的書中,是這麼談寫作的:


寫作時,別批判湧出的字句。就讓它們湧出。不要想批評的問題:我會賺錢嗎?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先寫出來,別理評論家,只管寫。然後,你可以引進批評意見加以剪裁。


對學生而言,評論家可能是老師或閱卷者等等。自己寫時,先別管他們,寫自己想表達的。要改的話,先寫完再說。沒有作品,要怎麼修正呢?也不要害怕改,只有親身去改,才有進步的空間。這不像訂正考卷有標準是非對錯。如果真的要寫,就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批評。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不代表凡事都得亦步亦趨。雖然這樣說很直觀,但我認為花了多少心思寫,有多少點子與優缺,只有自己最清楚。旁人或許獨具慧眼,但他畢竟是從你端出來的「文字」瞭解你,而非你全部的面向。否定了某一面,並不代表否定了全部。寫作是試著利用一定篇幅的文字,將思想表達得更全面、細緻、精準。


也許有人會認為:一直寫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種自戀或暴露呢?
你想說,一定有人樂意聽;你想寫,一定有人樂意看。很多時候寫東西就是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交流互動的關係。不管寫任何東西都是從自我的角度看世界,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主觀,不真不太可能寫得好。至於讚美、稿費等等則是附加的價值,並不能完全與寫作的初衷混為一談。奇幻文學大師路易斯(C.S. Lewis)曾說:「人只能藉著做主要的事,達到次要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得到讚美或名利而寫,當然也可能達到這「附加」的相似結果,但之前的過程和原因,是大大不同的。只是為寫而寫,日久則窮。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書》中曾說:


普遍的疏離引發了寫作狂,而普遍化的寫作又強化了疏離……值此寫作狂遍地可見的年代,書寫這回事的意義卻大異其趣:人人都被困在自己的言詞裡,像被大片鑲著鏡子的牆壁所圍繞,任何外界的聲音都無法穿透。


這是嚴重的偽文人相輕。回到問題,這個疑問可能是很多人的憂慮。當一個人關起門來猛寫,的確會有這種問題。但寫東西並不是只要閉門造車就好了,還要多讀,還要多想多體驗,才不會一直陷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就「初學寫作」的問題來說,癥結並不是「寫多聽少」的耽溺,而是「寫聽皆少」,或根本不寫這類基礎的盲目。


不書寫,一樣是一種誤解。如果因為害怕說太多暴露了自己,或一直寫我、我、我成為一種沉溺,那,可能也是過分多慮,也過分拘謹了。表達過盛是暴露,過分專注自身則是自戀。前者毫不含蓄,後者顧影自憐,這是程度拿捏的問題。暴露與自戀的確可能成為寫作的流弊,但末流不可也不能吞噬全體。適當的暴露是分享,適當的自戀是自重,這個社會需要的就是樂意分享也自重的人。以寫作溝通發表仍有其必要,端看人如何解釋而已。就這點來說,那早已不是文字的問題,而是背後的人氣質偏好的問題。


寫作絕不僅限於作文。寫作很活,有許多表達、觸發的方式。但最主要的,還是藉各種方式表現「你」自己的想法。這是件值得你投注心力的事,但要不要發表,則是另一個層面。因為屆時該面對的,也是超乎文字的另一種問題。


處處是平台
「有意思的」隨筆
不知道要寫什麼,可以先從記錄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感覺與片段開始。
日本平安時期的女官清少納言寫的《枕草子》,就是本極富生活情趣的隨筆。她在題跋中寫道:


這部隨筆集,是幽居家中,閒來無聊,將自己所見所想的事記錄下來,本來是沒有打算讓別人看的。這裡頭有些篇什,失言之處在所難免,別人看來,實是不妥。本準備藏而不露,未料先暴露於世,實乃不幸之事也。


她強調這是憑著感興,隨手寫下的東西。日本平安時期受中國六朝志怪小說、唐傳奇與佛教故事影響很深,形就一種漢化的和風文學。葉渭渠先生在導讀中解釋:枕邊的草紙,草紙有隨筆之意,即可以放鬆躺著閱讀的文章。
這本隨筆,隨興之所至,雅潔展現了事物的瞬間美。
《枕草子》全書分成許多小節。其中,〈香爐峰雪〉是很有名的橋段:


大雪下得很深,與平日所下不同。將格子窗放下,升起炭火。女官們坐在一起閒聊,在中宮駕前伺候。
中宮說:「少納言,香爐峰雪,如何啊?」
我將格子窗吊起,再將御簾高高捲起。中宮笑了,其他女官都說。
大家都知道這首詩,甚至也都吟詠過,可就不曾想起。畢竟伺候中宮,少納言是最佳人選囉。


短短數行,生活景況及她的自豪喜悅,躍然紙上。一群女官一起伺候著皇后,但皇后獨獨要問清少納言一句謎語。熟知白居易詩的清少納言聽出皇后話中有話,趕忙聽命。讀讀少納言寫作的口氣,再讀讀皇后提示與遊戲意味濃厚的口氣,這不只是主從默契,更是有高度教養的女性友誼。一種自信自喜的知情識趣。


清少納言擅於抓取生活中令人嚮往或會心的片段,是很率直可愛的女作家,在簡記花鳥蟲魚時,常忘我地將自身的感情與好惡都投射進去。比方,她認為黃鶯夜間不唱,是種貪眠之鳥。而「山雞思念同伴而鳴叫時,給它放一面鏡子看,心中便彷彿獲得了慰藉。這太純真,太動人了。至於雌雄二雞竟隔著一道山谷過夜,令人非常痛心。」


大概是用餐的時間吧,筷子與湯匙組成交響樂。這時節,連長柄酒壺橫著倒下的聲音都聽得見。


此為〈嚮往的事〉其中一例。為什麼這麼芝麻蒜皮的小事,清少納言會把它列為「嚮往的事」呢?
〈嚮往的事〉中,那些令人嚮往的事並不特別,多是日常生活細碎的光影、動作與聲氣。側耳傾聽人行走時衣裳拖地的聲音,長髮披垂於鮮豔的和服上,冬夜的火盆,竹簾下的燈,以及用餐時大家進食發出的聲響。她想要抓住的是一種感覺,一種訴諸感性的氣韻,一種風神,一種霎時的美感經驗。嘩地一下被觸動了,然後她用很輕簡的方式把這些感動記下來。
這應是對周遭觀察入微的人,才有辦法銘記的小小感覺吧。


儘管穿紅色便服的人說要等得遙遙無期,但不多時,齋院的隊伍已經回來了。行列已葵扇領頭,隨後是青朽葉色(黃裡帶紅,帶青)的服裝,非常好看;而藏人所的人們則是青色袍白杉,只將白衣襟稍微腋在腰帶上一點點,宛如水晶花初開的籬笆牆,令人遐想:郭公鳥一定藏在牆下。


想想這個畫面,很鮮明,又很細緻。行走的人們,腰帶上的白衫如初開的水晶花,花牆下藏著郭公鳥。畫面隨著作者有記敘、又有想像的描述,一幅一幅抽換著。
記中宮定子彈琵琶,也非常精采。


帶光澤的黑色琵琶,遮在袖子底下,非常的美。尤其白淨的前額從琵琶的邊裡露出一丁點兒,真是豔美絕倫。我對坐在貼鄰的女官說,從前人說半遮面的那個女人,恐怕還沒有這樣的美吧?何況那個人又只是一介平民呢。


她以白居易〈琵琶行〉為喻,隱隱為自己服侍的女人感到驕傲,並在寥寥數筆的描寫中便呈現了黑白對比與局部由小見大的含蓄美麗。《枕草子》的背後,有個很深美洗鍊且吸收力強大的文化孕育她的機敏和學養。清少納言常說許多東西,都是「很有意思」的。她寫吟詩、彈琴、貴族出遊、服侍中宮、宮中瑣瑣碎碎的禮儀等。她個人覺得可憎的事、害羞的事、嚮往的事、得意與懊惱的事,皆大有可觀。給人一種隔著水晶簾,在空無一人的和室聽伶人彈三絃琴的感覺,偶有起伏,不掩嬉笑怒罵。


據說,清少納言的現實婚姻並不美滿,作為女官,隨皇后定子被冷落又復得寵,她的運途也跟著起起伏伏。隨筆的清美與現實的混亂相互映照,雖為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卻在在都是足堪回味的時刻。她留心我們平常毫不在意的,想我們平常想不到的。你可以學習流暢地拍大場面,也可以試著在小事物上聚焦。這些精簡的文字,背後有「人」,個個氣質不同,但寫起東西來一樣是真誠無飾的人。他們因為無飾而輕鬆,想寫就寫,想停就停。我們也因這些心情無飾的文字覺得他們可親。
隨筆通常不長,先試著寫下幾項有意思的事件、風景與想法。捕捉饒富韻味的瞬間。讀或寫,都很有意思。


「有時空」的日記
寫日記,真的是很好的寫作練習。
據說最早的日記很實用,是生意的紀錄本,記一條條零碎的帳目資料。後來才延伸為記錄天氣、行事、私密的思想。寫日記沒什麼壓力,不會被批改,更不會被退稿。


現在很多人都有部落格、網誌、個版之類的網路平台,結合照片、影片、音樂,表達方式更加多元,也可以和朋友保持聯繫。你可能固定光顧某些很有特色的網誌,看看這個人最近對什麼東西感興趣?在做什麼?對某些事有什麼想法?也有將自己的網誌經營得有聲有色的企圖。你可能定期更新,換喜歡的背景圖案或音樂,試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也期盼得到大家正面的回應。


手寫或打字,想和大家交流還是閉門寫自己的東西,都可以,只要你喜歡就行了。如果你有很多想說,卻不知道從哪個先寫起,先挑印象最深刻的寫,認真地想想怎麼說可以更有趣?你怎麼安排情節的大要與細節?只是一句也好,儘量說得精確完整。可能一開始要說很多句,但久而久之,你可以練習去掉贅字讓文句更精鍊。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細節,所以不如用心回憶、篩選你的細節。


多抽點空陪陪你自己。可能你習慣放音樂,晚上趴在床上或坐在桌前寫到睡著。寫到入神處,四下凝稠而寂靜。乍現的靈感、動人的畫面、幾句有意思的話,都是你想要記下的東西。更多時候,日記是只有自己才懂的喃喃自語,狂亂如野生叢林。有時你並不寫心情,只是很開心地計畫最近的行程。和誰出去、想看什麼,你可能特別喜歡新學期前在日記上排課表,任意重組一畝空白時間。偶爾翻看日記,回想當時的狀況。那是片古老、連自身也難以辨識的蠻荒,之中卻散生許多意想不到的靈光。


不管用什麼媒介寫,記錄生活的點滴,真的是很好的放鬆與檢視自己的方式。坎伯曾提過:「你的神聖空間,是一個你能一次又一次找到自己的地方。」在這個時空,世界因你而轉,而不是依照其他人的計畫。這使你一次又一次找到自己的地方,應該不僅限於特定的具體場所,而是種抽象、因人而異的概念。寫日記,或開電腦寫網誌,也是種打造神聖空間、使你喘口氣,獲得片刻抽離的方式。


點名遊戲問你「好問題」
無名小站曾推出一系列的點名遊戲。作答者在網誌上回答後,可以點朋友作答。點名遊戲有幾項很簡單的規定(要說實話,不可回點)和很幼稚的處罰(考試不及格、感情不順、錢包不見、失去最重要的東西等)。大多是一百問,有時是三十問、四十問,不過問題大同小異。


以前我不知道網誌該寫什麼時,就填點名遊戲殺時間。這是個乍看之下很浪費時間的遊戲。除了自己以外,大概很少有人會從第一題耐心看到最後一題吧。不僅題目差不多,每個人的答案也差不多。不過,這點名遊戲認真作答的話,其實挺有意思,可以刺激自己思考許許多多的事。一開始都是很切身,不過平常很少細想的問題。


你的姓名、綽號、身高體重、血型生日,最近心情如何?
喜歡的書、電影、連續劇和音樂。喜歡吃的食物和喜歡的顏色。


你不喜歡的是什麼?
談過幾次戀愛?有幾個兄弟姊妹?覺得做什麼事最浪費時間?
最想要什麼東西?最想做什麼事?短期的目標與最大的夢想?


光是喜歡吃的食物,就能勾起不少回憶。媽媽的拿手菜、每天補習或晚自習都和同學討論到底要吃什麼(學校附近、福利社、補習街有名的ㄆㄨㄣ街)、興沖沖買了某樣東西來吃,結果大失所望、冬天吃冰、大胃王比賽、吃辣或不吃辣、自己作菜的經驗,食物的滋味如何(作法、形貌、有哪些故事可說)。蚵仔說不定比生蠔更能引起你的共鳴。你喜歡的食物不見得特別昂貴或美味,而是因為食物帶有你的習慣、經歷和感情。


連續劇也是喔,角色與情節皆大有可觀,還有各種類型的戲劇。你為什麼喜歡這部片或這個角色,有哪些經典的橋段?你可以想想鄉土劇、偶像劇、好萊塢電影常見的老梗。租片子、看第四台、網路下載、去電影院時碰上的狀況。比方難得看一場電影,後座的人卻喜歡亂蹬或大肆評論。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三,很無聊,幾乎沒事可做時只好看第四台打發時間,總看見周星馳。說不定爸媽也看偶像劇或卡通,還很正經地對你發表評論。那過分認真的表情不知為何令你發笑。我媽總是一邊翹腳坐在沙發上喝茶,一邊說喔,言承旭好帥,仔仔好帥(隨即被女兒們糾正讀音),吳尊好帥,近來痞子挺紅,小豬也很好。


不知不覺,就過了十年了喔。
至於最大的夢想和最想做什麼事等,這類問題很大,不容易答也不容易確定,但卻是許多人一直思考的問題。小時候的答案對比現在,應該很不一樣吧?(夢想大小和年齡成反比?)你為什麼想做這些事呢?受了哪些人、哪些事,正面、負面兼而有之的影響?說不定你可以很明確地發覺自己討厭什麼,卻不知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你想「擇你所愛」還是「愛你所擇」?你會發現兩者都不容易,後者更需要順應的坦然胸襟。
另外有些很生活化的情境題。比方「肚子餓打開冰箱,突然發現冰箱是空的,你會?」「考了0分,你的反應是?」「一直注意的男(女)生今天穿得很不一樣,他(她)要作什麼?」「有天發現硬碟資料都不見了,你會?」「發現自己的理想學校差一分就能唸了,你的心情是?」「在路上發生車禍,你認識出事的人,但又趕時間,這時你會?」「中文字中,你最喜歡哪個字?代表什麼意思?」


你當然可以不必全部鉅細靡遺地答,不過可以給自己空閒好好想一想。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體驗,都可以是寫作的材料。寫作的題材,不管是幻想或是實談,都和你的體會息息相關。


點名遊戲末段通常還會附些天馬行空的情境題。比方「總統拜訪你,你的反應是?」「有隻企鵝突然跑來跟你說話,你的反應是什麼?」「你想在真實生活中,見到喜歡的漫畫人物嗎?」
這些問題真的很無厘頭,但還挺有趣的。小說就常以奇怪的人士突然拜訪主角,打亂主角平靜的生活開始,比方《哈利波特》和《美國眾神》。


而動物開口說話,你可以想想《小王子》裡的狐狸,《伊索寓言》中,獅子與老鼠、被自豪的美麗鹿角困住的鹿、飢餓的狐狸與銜著肥肉的烏鴉,到處都是可以互相對話、擬人形象的動物們。這種問題如果很認真地想,說不定是整份問卷最有趣的部分。你可以發現喜歡胡思亂想的人、實事求是的人、孩子氣的傢伙和老成的傢伙以及或笨拙或聰明的作法。甚至有些答案,你想都想不到。你會一邊看著別人的作答,一邊皺眉想著:奇怪,這人的腦袋到底裝什麼東西啊?反映個人思考模式與特質的答案,應該很不一樣。


既然都花腦筋寫了,就讓自己多想一點。放幾首你喜歡的音樂,靜心思考一下。那又臭又長的一百個問題,答不答完並不要緊,挑幾個你最有興趣的,認真地回憶你的生活經驗,那些可能你忽略很久的感受,設想一下可能的狀況。有時別那麼理性,隨意幻想,也挺快樂的。胡思亂想總比什麼都不想來得好。很多故事,都是從胡思亂想開始的。


之前曾經提過,平常可以用各種方式,多多觀察與聯想:今昔對比。過去與現在,人事物的變化。
支持與反對。不同角度的正反兩方各自的觀點與證明。哪樣可行?有何利弊?如果是你,你怎麼做?別人又會怎麼做?
由小而大的推擴,或由大入小的微觀。個人、群體社會、世界、自然或生物的現象。


自己生活中的直接經驗,從書本或電影得知的間接經驗。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別人的世界又是什麼樣子?你與他人的關係?
考試作文因講求時效的關係,可能不容你胡思亂想,但平日寫作時,我覺得這是很輕鬆有趣,也很能幫助思考的方式,也唯有平常多想一些,臨場才更能從容不迫地發揮你的觀點。


除了想以外,可能還有些更進一步的問題:你不是沒東西可寫,而是許多東西都想寫,一時不知如何選擇。或者好像每樣都可以寫一點,但都無法更深入地寫下去,只能停在最表層打著圈圈,不是舊瓶新酒,就是老調重彈。
經過了從小到大的寫作訓練,「沒東西可寫」的狀況可能是少的(就算每次寫的東西都差不多),但如何凝聚文章的中心意識、焦點,卻是很困難,很難教,非得自己試過才有辦法改進的。


這種狀況急不來,繼續感覺,繼續寫,任何有感覺的事情都寫,也不要害怕回頭看或修改你以前的文章。當你很驚訝地暗想:「天啊,我怎麼會寫出這種爛東西?」時,也許你能換樂觀一點的方式想:「嗯,至少我看出了有別以往的東西,我又多懂了一點。」只要有表達的欲望,便有寫作的可能。不管是實際見聞,或是幻想,都是種生命情感或經驗的分享,是很值得瞭解、欣賞甚至研究的事。


與文本多面互動
重回桃花源:閱讀心得
重新整理吸收過的東西,用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不僅可以加強吸收的效果,也有助於你的組織與表達。
大多時候,我們是為了交作業才寫作。以前我常覺得讀書心得很無聊:幹嘛非遵照什麼格式寫這浪費時間的東西不可啊?因此寫作業時,常很敷衍地交差了事。同學們「參考」導讀或網路上的書評寫心得者也所在多有。當然,這不是什麼值得鼓勵的好習慣。


但時日一久,漸漸覺得自己試著抓住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的大要,是很基礎、很必要的訓練。很多時候,我們閱讀只是讀感覺,內化的感覺,你暫時進入了作者苦心構築的世界,但一從書裡抽離,卻像甫出桃花源的漁人,讀完便忘卻了細節。而獵奇、追求快感的消遣式閱讀,通常也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象。


你可以簡單寫下讀後的想法,並不須每本書都寫很完整的心得。不必這樣虐待自己,挑一、兩篇(本)讀完,寫下自己的想法就好,也不要急著看賞析或推薦導讀,而是直接面對自己的感受。這本書給你什麼感覺?這本書的主題?結構?哪段情節或人物最吸引你?你同意書中的觀點或人物的決定嗎?他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有前因、過程和結果需要聯繫?)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你能不能舉出其他例子(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閱讀上的),以呼應自己的看法?認真地讀,一定會讀出一些自己的東西。


大學課堂上常需要寫心得報告,比方摘要、古文、小說與詩詞的感想。起初我並不懂該怎麼寫,只是試著寫下讀完後那粗略的感覺與細節而已。我喜歡在紙上標記,比方畫線,或圈喜歡的字。某些特別感動的字眼、文句與橋段,不管各自或串聯,似乎都可突顯出不同的意義,而這正是自身對文本最直接的第一印象。當然喜歡的書,一定會想抽空再看一遍的。文筆很好的人不一定得具備很深的古文或外文造詣,但就今天來看,這些寫作古文的人,其實就是不同時代文筆很好的人,就是那個時代的大作家,最深沉最敏感的心靈。很有質感、很精緻的文字並不會因為時空距離就無法傳達文字背後那「人」或那「時代」的特色與深度。就算有讀原文的困難,現在也有許多很好的翻譯與註解。就一篇感興趣的作品敘寫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事。


有時你不一定要動筆,可以簡單整理方才閱讀的內容重點是什麼?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為何?三千字的故事,一則漫畫,一節卡通,一本書,能不能精準地簡述內容?有什麼議題,是你覺得很有趣,可以再額外閱讀或思考的?
有時你可以隨意挑幾本你想看的書,就當作消遣,很輕鬆地讀。自在地讀想讀的書,真的是很幸福的事。這些書也不一定要用買的,反正很可能(超有可能)不會再看第二遍,真的覺得很棒,合你的調調再買。不知該讀什麼,可以先從選集開始。天下文化和九歌出版社的詩、散文或小說選集,去蕪存菁,我覺得都是很好看又方便的讀物。如果想看外國文學的譯本也有許多不錯的選擇,甚至維基百科對中譯本還有可供參考的評價。


你可以先隨意挑喜歡的篇章看,再延伸讀該作家的其他作品。讀完《台北人》,你可能還想再讀《孽子》或《寂寞的十七歲》;《魔戒》很好看,那麼你可以嘗試讀讀《地海》、《黑暗元素》。一本本耐心而紮實地讀,說不定你會發現作家風格的轉變,或一些有趣的、可供比較的問題。


寫出讀書心得後,你當下認為好的東西,只是以目前有限的眼力,暫時看不出問題而已。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說得不夠精闢。讀書心得正如尼采所說:「求取差異,置身他方。」話說的簡單,但做起來永遠是很難的。不要太在意分數。分數高不代表毫無瑕疵,只是相對好或相對合意而已,你只需把它視為一種鼓勵。如果拿了低分,想想哪裡做得不足,下次再注意就是了。我們常批評題目出得不好,作文或心得寫作限制了我們的思考。但學生本身是不是真有想法?知不知道自己的盲點?也許你的看法和別人不盡相同,那也沒關係,就是不一樣討論起來才有趣。你認真地讀書,得到了收穫,也整理了自己的想法,這就夠了。讀書,是和自己的思想永無止盡地搏戲。若你能在過程中感到快樂、充實,那麼這些心得受不受人肯定,已是次要的事。


讀〈岳陽樓記〉
拿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說好了。
唐文波瀾奇崛,鮮明錚然如金屬,宋文則舒徐緩轉,宛若棉麻絹畫的淡雅滲透,即使抒憂,也要用理性哲思梳理出平易化境,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或為如此。宋人很聰明地開發出許多導引情感的方式:宋詞言情,宋詩言理,話本俚俗,而宋文,則披景入理,呈現出另一種和緩、富文化教養的深厚蘊藉。心懷天下的心靈,簡潔中自成一個錯落有致的豐足世界。


雖名〈岳陽樓記〉,岳陽樓在此只是個觸機,范仲淹藉由段落安排了述說的比重。第一段的交代因而十分必要,也透露出其抒感的理性前提。一個可能和岳陽無涉的人忽為岳陽樓作記,這是必須說明緣由的。文字簡要,在文章開頭集中交代背景,由事及景開啟情景交融的揮灑。


以簡筆書寫實物岳陽樓,由事及景,再由景牽情,最終仍是要明理,慢慢正反躍延,引出重點。景色在文中並非只是個單純的描述而已,相反,由「銜遠山,吞長江」這種空間吞滅式的氣態與「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時間多變角度,拉開一個足以使任何人動心駭目的縱橫輻輳,而這世界便是宋人血肉真實的世界,有甜美也有苦難,天使與修羅並存,並不仁慈,甚而險惡地向人們強勢展現其喜怒不定的風姿。


兩段陰晴敘述,繫於這上下鏡射的命題。在這個世界影響下,「遷客騷人」,處境特殊的士人們觸景所生之情,亦是變幻無端。「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一連串四字短句對照「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下一組四字短句,形成與前段書寫模式不同的錯落區塊。


在雷雨與晴天,在薄暮與黎明,在濁浪與如鏡之水交互翻攪的場域,大部分的人很容易捲入這美感異象的漩渦,為之感到驚懼、哀痛和迷醉,也容易忘卻自己的來處與歸處,任由妖孽猛獸般的塵世吞吃掉自身本來就很脆弱的勇氣。一樣「登斯樓」,卻可以因為外物,染上「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與「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兩種完全不同的情緒。情感與景致的對比,皆是以看似自然的工整拼連在一起。滕子京登岳陽樓,也是任這樣壯美的自然撞擊自己吧?他與范仲淹,在仕途的低谷面對自然折射,滴泠移轉的目光也許見到相同的風景。他們同需撫慰,同需導引,同需找回奮鬥的來處。


這種矛盾,很有趣地,和時代氛圍作了連結:知識分子大受重視,士人與民間文化皆蓬勃發展,然同時外族侵擾(西夏、遼),皇帝空前高度集權(宰相/軍權的切割),民生、交易底層的積弱,一開國便有盛世不再的末日預感。而文人起伏來去,對大世態與小人生,既感到責任深重,卻也茫然質疑。〈岳陽樓記〉要處理的也許是:在這片苦甜揉雜的塵土中,人如何以理性與教養,闢昇出一條可以明心亦可指引的高度,而這高度是不受俗世役使的,他們要依的,是以完足理解熱情擁抱世界的道。
由景牽情的明理最終登場。范仲淹對前兩段所寫的兩種精心塑造的覽物之情一概推翻,那是一般人的感情,但真正的仁人典範,可以欣賞自然,卻不該自限自囚,因為有更迫切需要憂慮的事,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要去實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處江湖之遠,本可獨善其身,但總有天真的士人自願一次又一次跌入憂患的泥淖,只因他們對天下仍懷有一份濟世的理夢。因為這樣的人並非只有自己(至少有滕子京,有我范仲淹),而是一種典範的集體明燈,文人意識也才能在風雨憂患中感到不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這之前,「進亦憂,退亦憂。」無時無地不能卸下這份身為「人」的擔當,正如岳陽樓延展出這樣陰晴多變的浩瀚景象,反襯出人的堅卓與渺小,正因渺小,它的執守—不變的士心則恆愈可貴。


出戲入戲:看電影
看電影無論戲裡戲外,都是件有趣的事。
看完電影,也可說說你的想法。不要只覺得,嗯,還不錯啊,或真是超級大爛片,浪費錢。看電影的過程,或電影情節,都可以回想一下。
你是自己看電影,(想想《色戒》裡湯唯獨自進戲院,邊看電影邊淌淚的戲中戲。)還是和朋友一起看電影?逛街,聊天,吃爆米花、喝可樂,也許你們剛考完試,或久久見一次面。有人說了些有趣的話,做了些好笑的事。你可能覺得很快樂。
你可以只針對電影本身發表一下自己的心得。不需要特別講拍片手法或很專業的術語,先想想這部片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你受到了什麼樣的感動?人物、情節、哪些畫面與關鍵,是你比較有印象的?
如果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小說,做了什麼不一樣的取捨?比方《藝伎回憶錄》、《傲慢與偏見》、《哈利波特》,以及國片台常播的根據金庸武俠小說翻拍的電影。


影片中常會出現很關鍵的意象。(令你印象深刻、反覆出現的物品,常在片中占有很深刻的地位和含義。)舉例來說,首飾可以傳情,卻也是種約定與束縛。《鐵達尼號》的海洋之心,《魔戒》的至尊魔戒,《色戒》的鴿子蛋戒指,都各自在片中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


每部電影都有值得探討的主題。比方《阿凡達》中兩個對峙的世界,《黑暗騎士》對正邪的定義做了很有層次的探討,《胡士托風波》緬懷全心全意追夢的嬉皮時代。再比方,講述法國歌后愛迪.琵雅芙生平的《玫瑰人生》。


這部片好看的原因不只是手法和人物本身的戲劇性,而在於它藉由記述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繼而碰觸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深沉的心靈。讓人忍不住憶起生命中種種美好、卻如流沙般流失的能量:貧民窟底打滾出來的女人怎會被稱作巴黎的靈魂?比起《追憶似水年華》中蓋爾芒特夫人沙龍內玻璃花插裡盛開的水晶雛菊、茶花女一天一換的奢侈紅白山茶,愛迪.琵雅芙這朵野玫瑰兩袖空空,卻是法國不朽的傳奇。


《艋舺》
再比方,看完《艋舺》,我覺得這是部魔幻又煽情的片。
魔幻與煽情,姑且可看成是對懵懂、易逝的青春翻覆於一線的變奏。


這部片很重感情,小人物(不論是年紀還是社會地位)的感情,特別是少年兄弟的義氣,以及少男少女的純情。
年輕的生命無論身在何處,情意真純,都有一種純真的夢幻之美。蚊子與小凝坐在床邊戴耳機聽音樂;少年們坐在河堤,騎車兜風,翻牆往更青翠更自由無束的地方去。這部片有許多值得玩味的橋段與細節。


比方和尚父親出現時,隱約傳來的迎神背景音樂,老街、柑仔店、妓女房裡的大紅擺飾、兩喜號舊招牌與大同寶寶,連流氓的衣服也非常美麗。各自獨立的繽紛空間(少年們打籃球的倉庫、祖師廟、寶斗里、灰狼居所、蚊子家),彩度極高。在未涉真實世相之前,從各自原本麻木沉悶的生活中解放出來,呼吸第一口甜美的空氣之際,少男少女們似乎隨時都能替自己另闢一方充滿奇想、狂放卻也自適的天地。


但有些情節的意象與對比放在這些人物身上,實在過分沉重,也多餘了。比方文謙坐在河堤講歷史,當地角頭們堅持不拿洋槍的說詞,灰狼是蚊子的父親,和尚與灰狼合作,以為殺了Geta可以救艋舺:救了誰?怎麼救?並沒有說明,但這念頭是片子後半段很重要的轉折點。遊走於未知的邊緣與黑暗,也許迷人,但如果沒辦法將這份特質與著力歌頌的青春義氣做很好的結合,就容易流於牽強與冗長。特別是結尾。


對邊界小人物的關懷與彼此情感的刻畫,我認為是這部片最動人之處。片中的黑暗,是因少年之眼而生的,鮮麗有隔閡的罪惡。這群遊走於邊界的少年,聰明、驕傲,而且天真,就像草原上迎風疾奔的幼馬。黑暗是種底色,將少年們蒙昧率真的感情襯托得更有血氣 (蚊子與志龍不同層次的天真、和尚的外冷內熱)。也因少年們看似「墮落」,這種互相扶持的真心值得珍惜,而真心的變質與情感的錯過,連帶造成少男少女奇想世界的崩解才更令人心痛。


這部片是很有企圖與格局的。很細膩,也有國片少見的、非常成功的宣傳。並不晦澀或著意塑造清純溫暖的氣氛,不單只是小而美而已。擔心這部片會教壞青少年,倒是太低估台灣觀眾的水平了。相較於《艋舺》,在美國青少年間廣受歡迎的《暮光之城》簡直紅得莫名奇妙。不過,若觀影後仍只是重新印證自己的刻板印象與文化優越情結,以偏概全,這才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比方脫口而出萬華就是亂,萬華很可怕之類的。這是觀眾的素養問題,值得大家繼續討論。


實際走訪當地,聽聽剝皮寮的導覽(我覺得深入淺出,講得很精采),也許會有更立體的收穫。
並不是只有艋舺才如此濺血、生猛與華麗;艋舺也不是只靠濺血、生猛與華麗聞名。龍蛇雜處的精采複雜之處,正是因其有歷史感,眾多對比與精神並生,甚至自生,野性難馴又難解的矛盾靈氣。


好國片難得難尋,有的太曲高和寡,有的又過於下里巴人了。難得有這樣血氣與靈氣從螢幕中直直溢散的片子,觀眾也應該更用心。否則只是享受激情與感官愉悅—觀影最基礎的享樂。只為年輕男孩們的義氣感動,忽略了其他細膩的情意與語境。
那真的很可惜。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部優美如詩的電影。導演很有層次地講述了看似平凡,實則充斥著種種矛盾的現實,探攝背後那無形之物。
是的,背後之物。那背後的肌理遠超乎人所能理解與想像。「現實」以各種方式具現疏通了無形糾纏的情感。在這部片中,公眾的方式,是禮儀,最慎重的死之禮儀;私人的方式,是石文,這私密的符號貫串整個故事,也是主角,突然失業的年輕提琴手大悟獨自面對生命難題時最重要的依恃。


人在尚未創造文字時,藉由給對方石頭,藉石頭的形狀、觸感察覺對方的心情。圓滑的心情平和,凹凸不平的表示擔心對方。(奇怪,是替對方擔心連帶影響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自己原本就心情不好。)那些凹凸不平,正是情感的缺口,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遺憾,而時間正是將這些激昂磨平的要素。人生磨難實多,但豐沛的真情卻能以適當的方式疏導,讓人懂得愛,懂得記得,也懂得放下。


大悟的故事正具體而微地展現這樣的旅程。失業的大悟為了謀生,誤打誤撞做了殯葬業者。起初,大悟羞於和妻子美香提起他的工作。矛盾的是,大悟依然硬著頭皮乖乖跟隨葬儀社社長一同工作。社長替女人化妝更衣的橋段,是這部片很動人的一幕。時日一久,大悟發現社長是個極有智慧的人,而禮儀師這份別人看不起的行業,實則意義重大。


電影安排了非常多層的對比與衝突。比方日本社會對禮儀師的歧視,卻不得不需要他們。比方大悟對父親又恨又愛。憎惡,其實也是一種愛的變貌。他是個非常柔軟感性的人,也因此鑽牛角尖,走不出去。放不下,看不開,反而旁觀者一眼就看穿了大悟的問題所在。
再看看大悟自己的人生追求,最初他拉提琴,是受到父親的逼迫。雖然父親早已不在身邊,他也始終沒有離開音樂,卻並無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否喜歡音樂,及音樂之於他有什麼意義。


這部片呈現的是人們面對親人死亡,柔軟良善的一面。生前不管吵得多麼兇,多麼討厭這個人,在蓋棺論定時似乎一切仇恨與缺憾都可化解,大悟自身也因種種生死衝擊感到深深的震驚與悲傷,這是種近似catharsis的,因目睹他人遭遇而興起的恐懼與憐憫之感,悲劇淨化的作用。比方他在處理完發臭的屍體回家後,強烈渴望活人美香溫暖的肉體。比方他開始到河堤邊拉提琴,對這樣一個木訥單純的人來說,這些熱烈、慣性的舉動都是很特別的變化。獨當一面後,大悟見識了人生百態。母親和一群女兒們塗口紅親吻死去的老父親,她們又笑又哭,背景是一尊尊端放的女兒節娃娃。面對死亡,面對人生種種的困厄與岔路,每個人都是個孩子。


讓最愛的人在最後一刻,仍是印象中最熟悉最光彩的樣子,這是人所能表達的最後也最莊嚴(不管是不是遲來)的善意。面對生死的諸多形式,指向一個抽象卻極重要的東西: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音樂與儀式,都是非常精巧的心靈反映。好的音樂家對人情,亦有很敏銳細膩的體認。不言而喻的默契,共通的情感,支持著禮儀師走下去的,正是這看不見的東西。「知死者傷,知生者弔。」如果認識死者而不認識他的親人,那麼不妨直接向死者表示自己的追念,重點放在與「你」有交情的死者;如果認識生者,那麼應安慰生者。禮儀師不僅是關注死者,更要關注生者。他活在幽冥與現實、活在死者與生者彼此交錯的目光之中。


片中的高潮之一為大悟從小熟識的澡堂老闆娘突然過世。這個充滿活力的歐巴桑生前死守澡堂,寧可與兒子冷戰,也不願將她打拼一輩子的澡堂出售。大悟忍著悲痛為她化妝,甚至不忘體貼地為她繫上常用的黃毛巾。看著老闆娘的兒子後悔大哭,大悟百感交集。觀眾的眼光隨著大悟逐層深入。在火葬場,大悟赫然發現執行火葬者正是那常常光顧澡堂的老人。


老人穿得非常正式,他嚴肅地說著自己是個守門人。沒想到燒了這麼多具大體後,有一天竟然要親手燒了認識數十年的好朋友。老人非常悲傷,卻相當地克制。在這最後的時刻,他站直了身體,關上火葬口,非常恭敬地對朋友說:
「來生再見,一路好走。」


這工作對老人來說並不只是個工作,而是非常神聖的任務。那方方的火葬口,就是幽冥世界的入口。死者通過這道門,焚燒,回到最初混沌的母體。他要護持的正是確保人在最後的時刻,能安然航向彼岸。火化死者,何嘗不是淬煉在場的每一位生者呢?這些小人物這麼地平凡,但各自面對生死存亡時的態度又是那麼地敬慎,正是那樣哀而不傷的敬慎讓人覺得偉大。


這是以大悟為準所推擴出的種種親疏遠近。越親近,越熟悉,悲慟的力量也越切身,越巨大。將眼光外擴之後,大悟終究要回到自身,切身處理自己的問題。如果說敏感而迷惘的大悟透過禮儀師這份職業間接、多次地碰觸了外界的生死問題,那麼他勢必要直接體證一場內在的超越之旅,而非只是游走與觀望而已。電影的結尾,大悟親自經歷生死之事。大悟得知父親客死異地,幾經掙扎後,他來到了小漁港,一時間卻認不出眼前死去的男人。在那裡,大悟碰上了同行,一對毫不尊重死者的禮儀師。看不下去的大悟一反過去的溫和,非常嚴正地要求這兩個禮儀師停止,他要自己來。


僵持不下之際,已經懷胎的妻子美香說,外子是納棺師。
這真是非常端莊婉約的一句話。美香間接接納了大悟的職業。就在這短短的一瞬,大悟與美香(社會的價值觀)和解了,與父親(長久的自我病根)和解了,大悟在他完全意料不到的狀況下解脫了。讓他解脫的關鍵,正是「不忍」。如果大悟沒有一顆憐憫的心,他也不會發現眼前這具大體,正是始終心心念念愛著他的父親。大悟最後藉石文認出父親,父親原也是在意他的。父親仍深愛著他,小小的石頭正是大悟的象徵。不管大悟已經是個大人了,他還是要用自己的大手緊緊握著他。小時的石文,父親的大,兒子的小。現在他要把這份心意傳下去。


不管是石文,還是送葬,都是先考慮「對方」,為別人體貼地設想。「人」處理「人」之終點的依憑,靠的不是理性思辨生死與存在的價值,而是感官的交會。在眾人流淚、眼神碰觸的那一剎那,人的意義就在那裡。對這些人來說,他們並不需為生死訂下非常嚴謹清醒的邏輯才能確知生死,他們切身體受生死,他們自己就是那共鳴的樂器,他們的行動就是樂章。


葬儀社社長有次邀大悟吃河豚,說河豚「好吃得令人傷腦筋」。這「好吃得令人傷腦筋」的東西,就是人生吧。
最初大悟只是收著石文,只是拉著提琴,只是渾渾噩噩地跟著社長工作而已。但經過一次次的洗禮,大悟發現音樂可以釋放他內心最澎湃的情感;看似卑賤的工作,其實把守與重構了人最終的尊嚴與親密;至於為什麼繼續拉琴,為什麼繼續收著石頭,實則是因為他表面上恨透父親,其實愛極父親,也希望父親愛他。當不知道背後蘊藏什麼時,這些東西便毫無意義。人們便習於用最粗淺直觀的方式加以評價。屆時音樂無感,禮為虛文,石文也不過就是顆頑石。


父子私密的溝通方式,是石文。人與人共同的溝通方式,是儀與樂。禮是一種形式,重在合宜地煥發出人內在的精神。《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想傳達的,也許就是生者面臨親愛的死亡時所煥發出的,端穆而克慎的溫柔吧。


畫中有思:圖像
國家地理雜誌曾刊過一張有趣的照片:一隻小企鵝孤單地站在南極洲巨大的浮冰上,四周滿是同伴的腳印。由於是俯拍,企鵝只是小小一個黑點,顯得有些茫然無助,而冰塊極廣漠,上頭聚積的小腳印遠遠看來,像小火車來回拖曳的軌跡,不知道陸上行動不便的企鵝集體移動時會是什麼光景?會不會有等待著孵蛋的企鵝爸媽呢?那隻企鵝趕不上同胞的遷移,才造成這幅大有柳宗元〈江雪〉詩味道的照片。
圖像可以述說很多有趣的訊息。一張照片與繪畫,在哪取景?為何而作?為什麼想用這個角度照?特殊之處?有些圖片,令人大開眼界。有些圖片,令人會心一笑。不想讀字的時候,看看圖畫也是種很不錯的選擇。


台北人很幸運,看展覽的資源非常豐富。近來歷史博物館展出了漢代文景之治時期的陶俑、米勒、梵谷,故宮則展出蘇東坡、雍正和乾隆。美術館有蔡明亮和皮克斯,中正紀念堂有星空和恐龍的特展,華山藝文中心的幾米星空展也非常熱門,展期甚至特地加長了一個月。看完雍正展,不少人津津樂道於看似正經八百的皇帝,也會留下這麼多俏皮的畫像(簡直像cosplay嘛)。看幾米展時,也許你曾被背對觀眾的女孩蠟像嚇到,對推開二樓鐵門看見的巨樹模型與天台感到驚喜,或驚豔於幾米手繪稿筆觸的工整,有別於《又寂寞又美好》的破碎無彩度(孤獨的人偶,碩大的花朵和動物,還有圓睜著眼、很少飛翔的頹喪小鳥),《星空》像舞台打了光,鮮麗亮眼,即使故事仍有灰暗的家庭背景。那是被美化、純化過的憂傷。


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展覽,請善用各縣市的文化快遞,上網或在許多公共場所都拿得到資訊。不必花很多錢,找個空閒時間和朋友走走逛逛,也是種難得的娛樂。
想想看,除了很幸運能看到「真跡」以外,還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近距離觀賞畫作,整幅畫的筆觸、結構、色塊和線條的流動。這幅畫說了什麼樣的故事?可能跟畫家的時代、心理狀況有關。你跟誰一起去?看展覽的細節?說不定你還聽了導覽,買了小冊子回家。這些都是可以寫下來的材料。


《時代》(Times)雜誌每逢年底,都會出年度精選照片的特刊,回顧過去一年發生的大事。或許你也可以如法炮製一番:選張能代表你過去一年感覺的照片、圖畫,或一種顏色,想想你為什麼選這張,這張圖片有什麼特色?過去的一年在你的周遭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你對未來的一年,有什麼期許?其實時間長短也是看你高興,一年只是比較寬鬆的度量。只要你開心,每天都可以做。


詩中有畫
有些詩或文句,也有著很動人、很鮮明的畫面感。閱讀的時候,可以試著享受這些畫面。
比方大家都很熟悉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很初階、對比很強烈的大家來找碴。一幅有人,一幅僅剩木門、簡單的家具以及鮮豔的、幾乎溢出畫面的桃花。沒有人的畫面只能用空蕩蕩的失落來彌補。又,南宋詩人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這首律詩中,有兩聯非常美的對句,像四幅無論單看或合觀都非常精采的圖畫。整首詩是這樣的: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人在小房間裡,聽著雨打屋簷的聲音與曲折小巷中的叫賣聲。那隨著小販腳步起起伏伏的,猶自滴溜著小小露水的杏花。是什麼顏色呢?粉紅的,深紅的,或是和春雨時節一樣清爽含蓄的白色。空氣清冷,一天開始了,但人始終快樂不起來,反而感到莫名悵惘。這時畫面關注的焦點由外轉內,詩人只用了短短兩句,便展示了一種時空光影兼有對比的活動:墨跡散漫地流動、滲透入紙;茶沫雪白,在沖茶時由杯底浮出,最後安安靜靜鋪成一面,彷彿還能聽見毛筆挲摩紙張的觸感與沖茶細微的聲響。那些詩人推想的,和詩人自己碰觸的事物,都映著春天的初霽,雨後乍晴的微光。


這首詩的圖像由大而小,由外而內地靈活跳躍著。狂野的草書與細膩的品茗,都是心境反映的形式,一種戲耍的樂趣。分茶有點像日本人的茶道。茶道是講究靜心的藝術。寫草書也許比寫楷書更忘我、更需要投注自己的氣質。小小的動作,實則藏有很多念頭。創造需要閒暇,但也需要精力和情緒的蓄積才得以揮灑。這看似悠哉的心靈深戲,其實是種情緒的排解,究因於首句「世味年來薄似紗」的感慨。六十歲的老詩人心境變得沉穩,即使面對澆薄的人情,也只淡淡地說「像紗一樣」輕透,難以捉摸,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闖破這份束縛。


再想想陸游的其他詩作,「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末句在濕潤中得得的、由遠而近的聲響,乍看之下非常寫意,蘊藏的卻是上句的不甘與納悶。愛國詩人陸游一生力主北伐,詩作極多,但無論仕途與復國皆有志難伸。自號放翁,實是種嘲解。高中課本在上宋詩時,常選錄他的〈書憤〉與臨終詩〈示兒〉。兩者都是很有氣魄卻悲涼的詩。相較之下,〈臨安春雨初霽〉給人的感覺就比較深沉,像喝茶,箇中滋味只有喝了才知道。陸游清淡、閒適的一面,其實都脫胎自抑鬱。膚髮疏朗,骨子裡卻有著深深的惆悵。


絕句常四句一畫面,長鏡頭的縮放。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律詩則是意象的流動與拼聯,指向一個空幻難解的核心。詞的畫面像電影,連環可解。至於大詩人杜甫的〈秋興八首〉,是八首律詩可以獨立亦可結合的聯章體。想想那紛繁卻又極有秩序的一連串畫面吧,那真的是極為深沉美麗的演出。


它抓得住我
好的文字和好的圖像,有許多可以互通、轉譯的空間。好的圖像本身就有極多值得省思的訊息。一九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得獎作品《飢餓的蘇丹》,那荒野上直視禿鷹與無助小女孩的照片,便是這樣一則矛盾的經典。
照片當年引起極大迴響,除了引起國際對蘇丹的關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譴責卡特殘忍,沒有放下相機去救小女孩。沒多久,拍攝這張照片的記者凱文.卡特留下一封混亂而絕望的遺書,引廢氣自殺。


這故事大家太熟悉了。卡特的功過,至今世人猶爭議不絕。李家同教授於《讓高牆倒下吧》一書中,也曾以照片中小孩子的角度寫下〈我只有八歲〉這則故事。李教授對來自白人世界的攝影記者顯然是持批判態度的。成千上萬的人詢問小女孩最後是否平安,人們更質問卡特:嘿,除了拍照,你到底做了什麼對難民有幫助的事情?拍了受難孩子的照片,獲得名利,是什麼動機呢?這已經不是攝影手法的問題,而是道德要求。不管有知無知,這都是種消費人類苦難的行為。


但,問題似乎沒那麼簡單。紀錄片《凱文.卡特之死》(The Death of Kevin Carter: Casualty of the Bang Bang Club)的導演曾提到凱文女兒的態度。許多人怒斥凱文就是照片裡的禿鷹,凱文的女兒卻說父親是那垂死的孩子,這世界才是禿鷹。
所以,真正該譴責的人是誰?


引發戰爭的人不該譴責嗎?罵完記者後,依舊安於現狀,甚至做每件事都先考慮有沒有出路、會賺多少錢的我們,難道不該譴責?質疑卡特的人,都是間接得知饑民苦難,用進步科技接收訊息的人。對於非洲內亂的認識,先是無知,然後片面。既然無知又片面,為什麼敢妄下議論?自己不也什麼都沒做嗎?如果這些態度應該譴責,為什麼聽不見聲音?是因為引發錯誤的人權力太大、距離我們太遠,我們惹不起也不必關心;還是集體的意見,可以積非成是?


或者,面對這張《飢餓的蘇丹》,有人做錯事嗎?
身為新聞記者,卡特深入險境,生理心理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關於卡特本人的經歷及卡特描述的拍照始末,網路上流傳甚廣。盡心工作,揭發所見的真實並沒有錯。


冒險喚醒大眾對非洲問題的關切,更是卓越的新聞貢獻。卡特拍完照後,趕走了禿鷹,給了小女孩身上的乾糧與水,看著她往救濟中心爬去,而後他坐在樹下,為了是否繼續拍攝陷入深重的矛盾與掙扎。最後他選擇繼續新聞工作。他能做的,可能也只有這樣了。好吧,不管是否合情合理,至少他很老實。如果卡特有存心,大可不必說出這麼一套自找麻煩的回憶。卡特獨自得了獎項,卻也因孤獨而被打擊。想想美伊戰爭時美國媒體與政府的微妙互動,其所能操控的民意及造成的影響,比起卡特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換了角度或換了對象,人往往不自覺地產生雙重標準。


群眾也不算做錯。他們讀出這幅照片傳達的深重苦難,為了一個身處遙遠非洲,從未現身說法的孩子深感同理、悲憫,進而憤怒。這孩子說不定早已不在了。但,正是因為時空差距造成的難以挽救,這份於事無補的同情更讓人覺得痛心。沒做錯事,但也沒什麼貢獻。
發表意見有錯嗎?那得看是私下的心得,還是公開的評論。人人都有表述好惡的權利,但公開的評論即是傳遞一種主張,更要負起對大眾的責任,其立意更需透過其表達來檢視。意見很難絕對客觀,但深刻的評論可以點醒大眾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如果沒人犯錯,卻還是有人因誤解和內疚而死。那麼社會的人道公德,是不是用錯了地方?不只是卡特,每個看到這張照片努力過生活的人,都像被重重打了一巴掌。輿論的出發點普遍是好的,但也同時是盲目的。這種源於人性同情的巨大盲目更傷人,更寬泛,但也最常見。


電影、照片,都是一種觀點的反映,並非全面的真實。想想蘇珊.桑塔格那本《旁觀他人之痛苦》吧。追本溯源,難道文明世界的人就毫無罪過?真實的複雜度遠超過我們想像。戰爭已經發生了,早就發生了。新聞激起的是人們對他界的關注,進而省思自身環境。並非人人都能深入戰亂的非洲,也不是每個在非洲的外國人都幫得上忙。但我們至少可以想想:在台灣幸福平安的我們,還能做什麼或把握什麼?這才是渺小無力的我們能做的事。如果罵完記者後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想,這種沒有正向實踐的譴責是不是隔靴搔癢,甚至落井下石?
那個瞬間,好到足以傳達無數訊息的瞬間,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寫完之後?
別害怕改,要耐心改
書寫時全心反求諸己,但寫完後,把門打開,你能呼吸更新鮮紛雜的空氣。
別害怕改。而且,要耐心改。後者特別困難,劉勰一千多年前便在《文心雕龍.附會》中說:「改章難於造篇,易字艱於代句。」回頭檢視文章的確不容易,但這也是瞭解問題最深刻的方式。


高二時,《中國時報》每週三有文彩青少年的專版,我會不定期投稿,次數並不太多,但每次都是很好的經驗。不留用,便再修改,萬一留用,看見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總有種莫名的距離和趣味。有時編輯會將留用的稿子略作修改,也可以看看改動前後的差異。有些人可能不喜歡文句被改動,不過我倒不會特別在意,因為觀察自己的語氣和編輯的語氣(相對較為簡潔,能明確揀選出要與不要之處)重疊、摩擦的差異,也是件有趣的事。


申請大學時我寫好了備審資料,除了給家人看,也分別給幾個老師及朋友看過。有人主要看了大結構,便說沒什麼問題,但有的人便會看得比較細,會幫你圈出不適當的語氣和標點,邊讀邊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寫,提醒你萬一口試時可能怎麼回答比較好。這麼一來,口試也無須太過擔心,因為備審資料中的問題,事先已演練得差不多了。


旁人可以看出你不知道的瑕疵,刺激自己把話說得更精確。不管你多有自信,還是聽聽別人意見,再自己取捨會比較好。不過,因著別人的喜好或見解而寫作,一樣是被制約,難以自由。不論外界的眼光或自我的疑惑,寫作或多或少都會遭逢些許困難,令人喪失自信,覺得失型,總是落入窠臼。可是寫作這種本源於自我觀照的活動,由外界左右趣味好壞是很奇怪的事。沒有人能指定別人走什麼樣的路。寫作絕不是為迎合別人的眼光而寫。被稱讚當然很開心,開心過後,你還是得面對自己。


我不知道有名的作家寫作的狀況是如何。比方有人可能不打腹稿,我手寫我心,相反的,有人要打簡單草稿。有人可能不修改,相反的,也有人最終的成品都是要經過反覆地改。閱讀與寫作的方法非常多種,不要因為接觸到形形色色、有時看似矛盾牴觸的方法,就猶疑不定。方法值得參考,但不見得完全適用於你。寫作方法不是絕對的,是很靈活、隨時可以變動的概念。你必須先親身執行,再調整修正。


怎麼改?
修改作品極其粗略地分,大概可以從內容和語言,兩方面著手。
一篇作品,還有什麼可以修正、刪除、補充的?文章的意義,能不能做更深化的聯繫與發揮?可不可以從別的角度切入?還可以再多想什麼,做怎樣的取捨?


語言,就是鍊字,怎麼說可以更精采有味。
我們有時會寫出一些念起來怪怪的、不太順的句子。白字,一些多餘的話。日常生活中,這類怪怪的語言比比皆是。
例如文章中動輒出現「我覺得啊」或「就是」等詞語,在口頭表達也有這種狀況。「今天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我……」(不覺得這句非常拗口嗎?)「這件事坦白說,有點非常奇怪」(有點跟非常連用,很多餘耶),扣掉語病不說,我們也可發現一些文章中常常出現的贅句。「我回到家」、「我回家來」其實只要寫「我回家」就可以了。「這個人實在太壞了,壞到怎麼寫怎麼罵都說不完」,應該還有更精確的詞語可以代替吧。


錯字亦無須多提,睜大眼睛,你可以發現錯字無處不在。
這些雖無礙日常溝通,但書寫與口頭這兩種同樣使用文字的表達方式本來就很不一樣。演講逐字稿一定不會比親身參與演講更能感受主講人的風采,口語有其姿態,它的特質不能完全套用在書寫上。一旦套用反而很不精緻,甚至粗魯。


過分雕琢的字句讀來令人生厭,但琢磨字句的確是很重要、很需要斟酌的事。我們可以想出非常多經典的例子,比方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韓愈所說的「陳言務去」、賈島的推敲苦吟、黃庭堅點鐵成金等一脈求工、凝鍊的傳統。再比方,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例子也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原本王安石寫的是「吹」字,但仔細考慮後,定板為「綠」,一個活潑的小精靈動詞,充溢盈潤著茂盛的生命力,輕吹處便落地生根,給人一種很輕巧的、廣大空間煥然一新的欣喜。既有「吹」字空氣的流動感,也兼及草木一元初始的旺盛活力。美國詩人艾略特(Eliot)的名詩〈荒原〉,初稿也被朋友刪去近一半之多。連我們以為很隨興灑脫的清朝才子袁枚,也在〈遣興〉這首篇題似乎在微醺狀態下漫然書就的詩中感嘆:「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寫了才知道
想與寫也差很多。光想沒有用,自己寫才知道問題在哪裡。你可能會一邊寫,一邊想著:「奇怪,我幹嘛要這麼想啊,這樣寫下去沒什麼道理,跟上下文沒太大關係。」或「其實我還可以多寫什麼」之類只有在動筆寫作時才會迸發的想法。只將想法存放於腦中,有些問題、細節會不自覺被忽略。思考了但沒寫出來,不代表真的想完了,頂多只是些如蒲公英種子在腦中飛浮,卻遲遲無法降落的感慨與念頭罷了。就像只想著要跑步,卻始終沒鍛鍊到肌肉一樣。沒經過組織的念頭,仍舊只是空想,是不完整不細緻的想法。
你可以先想想:自己目前寫作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這不是讀完短短的評語就能解決的。你要知道自己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覺得內容空洞,便試著寫得具體,用各種方式刺激自己多想一點,進而鋪陳,剪裁情、景、物、人各自的狀況與交互關係。覺得內容漫漶,便練習大刀闊斧地剪裁它。有語病,找別人幫你修改,你自己也可以試著在寫完後看看怎樣運用更精確的語詞,刪去贅字。多閱讀這話雖然老套,但閱讀對於提升文字的敏感度的確很有幫助。刪贅字也許可以很快收到成效,但整體的文風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不行謂之無知。」不要再受別人的習慣、言論或表現影響了。你想完成什麼事,就設定目標,以自身狀況做評估,然後,盡你所能達成。早慧作家,往往不是最好的作家。專業寫作是很辛苦的,我們雖不必如此嚴格要求自己,但應該期許自己有相當程度、流暢運用文字的能力。


把事情講清楚,說明白,這對我們都很有助益。王鼎鈞先生在《作文十九問》這本非常輕鬆好讀的書曾簡諧地寫道:「只聽說數學考一百分,沒聽過作文一百分,可是也只聽說數學考零分,沒聽說作文零分。有人當年三角幾何一百分,後來開運輸公司,天天調度他的八十輛汽車,當年的一百分,一分也沒剩下。有人植物學考一百分,可是後來一輩子作盲啞學校的校長,植物學也全還給了老師。如果你作文考九十分,八十分,成績永遠跟著你,你永遠得他的方便。不管你幹哪一行,也不管你活多大年紀。」


你最欠缺的也許不是實力,實力可以培養,而是動力,一份下定決心擬定的目標與計畫。這動力要靠信心來維持。
人人有各自的問題,先得自己跨過門檻。我的問題和你的問題一定不一樣,但若想進步,我們都必須在各自的道路上不倦地努力。我試著克服,那你,想要怎樣解決你的問題?
以上,只是粗淺地提供幾個橫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運用文字和動腦的機會,只要你有話要說,就可以試著形諸文字。重點是從各種事物中發現你的看法。


話雖這麼說,但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寫東西,寫出不一樣的東西,就是不斷挑戰自己的想法。唯有自己切實去寫,才知道箇中的盲點。多寫才會進步。寫作可以很多元,你可以多嘗試各式各樣的表達,並從讀與寫中享受欣賞與表達的樂趣。就算仍不太會寫,至少試著欣賞:那是許多人思想的結晶。與其找一堆作文題庫來寫,上述的練習應該比較輕鬆,養成習慣後,就算不考試也不容易忘記。國高中學生刁鑽的題庫與參考書已經多得數不清了,實在不需要再大費周章將「作文」獨立出來累死自己。為考試而寫的參考書,真的,「參考」就好了。完整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應該是遠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考試只能大概反映這項能力,若將所有事物的意義都歸向考試,就是作繭自縛了。


不要為文造情或說謊,這一點意義都沒有。至今不少人對考試作文仍有「制式」或「矯情」的評價。不過,現在的考題相較過去,雖然仍有限制,已經比較生活化,足以讓人發揮見解了。寫作是陳述自己的想法,讓你反省、思考自己與周遭世界的生活,作文也是如此。虛假的作文就算拿到高分,你自己看不起那篇文章,也沒什麼意義,如果因瞎掰拿到高分而沾沾自喜,更沒意義。
當你想鍛鍊的事與興趣結合時,就比較容易進步,比較有想法,比較不會動搖,也比較快樂。


‧當寫作及閱讀成為習慣後,若遇上困難,你也會試著尋求改進的方法。
‧初始寫作的困難,粗略分成兩個因素:沒時間,和不知該寫什麼。前者需要決心,後者可從實踐中逐步改善。
‧初學寫作者的當務之急,是培養自己「主動」寫作、閱讀、思考的決心與規律。
‧也許每個人書寫的作息與習慣不同,但無論是讀或寫都不會中斷自己與文字的聯繫。
‧把你最會寫的地方,盡力寫出來。儘量表達心裡想說的,不管是一個理念、一個意象,先別擔心寫得好不好,也別管他人的看法,寫自己想表達的。要改的話,寫完再說。沒有作品,怎麼修正呢?
‧不知道要寫什麼,可以先從記錄生活中一些感覺與片段開始。
‧寫日記是很好的寫作練習。現在很多人都有部落格、網誌、個版之類的網路平台,表達方式也更多元。不管用什麼媒介寫,日記真的是很好的放鬆與檢視自己的方式。
‧如果有很多想說,卻不知從何下手,可先挑印象最深刻的寫,想想怎麼說可以更有趣?如何安排大要與細節?不管長短,儘量說得精確完整。
‧網路上常有許多有趣的小問卷或心理測驗,可以刺激自己多想一點。
‧唯有平常多想一些、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臨場才能從容不迫地發揮觀點。
‧重新整理吸收過的東西,並用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不僅可以加強吸收的效果,也有助於你的組織與表達。
‧認真讀,讀出自己的東西,也別急著看賞析或導讀。自己試著抓住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的大要,是很基礎且必要的訓練。
‧閱讀時,可先標記特別感動的字眼、文句與橋段,不管各自或串聯,可突顯出不同的意義,這正是對文本的第一印象。
‧整理閱讀的內容,重點是什麼?哪裡的印象最深?故事,漫畫,卡通,一本書,用自己的話大致說一遍。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再延伸閱讀或思考。
‧影片傳達什麼訊息?你受到什麼感動?哪些人物、情節、畫面與關鍵,讓你印象深刻?若是改編自小說,又做了什麼取捨?
‧圖像隱藏了很多訊息。一張照片與繪畫,在哪取景?為何而作?為什麼想用這個角度?特殊之處?
‧文字和圖像有許多可轉譯的空間,好的圖像本身就有極多值得省思的訊息。
‧書寫時全心反求諸己。寫完後,把門打開,別害怕改。而且,要耐心改。
‧想與寫差很多。光想沒有用,自己寫才知道問題所在。
‧如果內容空洞,試著寫得具體,刺激自己多想一點,進而鋪陳,剪裁情、景、物、人各自的狀況與交互關係。
‧修改文字方面:挑語病、找錯字、刪贅字、留意口語,並儘量運用精確的語詞。

2-1多寫:練習
與文本多面互動
重回桃花源:閱讀心得
重新整理吸收過的東西,用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不僅可以加強吸收的效果,也有助於你的組織與表達。
大多時候,我們是為了交作業才寫作。以前我常覺得讀書心得很無聊:幹嘛非遵照什麼格式寫這浪費時間的東西不可啊?因此寫作業時,常很敷衍地交差了事。同學們「參考」導讀或網路上的書評寫心得者也所在多有。當然,這不是什麼值得鼓勵的好習慣。


但時日一久,漸漸覺得自己試著抓住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的大要,是很基礎、很必要的訓練。很多時候,我們閱讀只是讀感覺,內化的感覺,你暫時進入了作者苦心構築的世界,但一從書裡抽離,卻像甫出桃花源的漁人,讀完便忘卻了細節。而獵奇、追求快感的消遣式閱讀,通常也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象。


你可以簡單寫下讀後的想法,並不須每本書都寫很完整的心得。不必這樣虐待自己,挑一、兩篇(本)讀完,寫下自己的想法就好,也不要急著看賞析或推薦導讀,而是直接面對自己的感受。這本書給你什麼感覺?這本書的主題?結構?哪段情節或人物最吸引你?你同意書中的觀點或人物的決定嗎?他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有前因、過程和結果需要聯繫?)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你能不能舉出其他例子(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閱讀上的),以呼應自己的看法?認真地讀,一定會讀出一些自己的東西。


大學課堂上常需要寫心得報告,比方摘要、古文、小說與詩詞的感想。起初我並不懂該怎麼寫,只是試著寫下讀完後那粗略的感覺與細節而已。我喜歡在紙上標記,比方畫線,或圈喜歡的字。某些特別感動的字眼、文句與橋段,不管各自或串聯,似乎都可突顯出不同的意義,而這正是自身對文本最直接的第一印象。


當然喜歡的書,一定會想抽空再看一遍的。文筆很好的人不一定得具備很深的古文或外文造詣,但就今天來看,這些寫作古文的人,其實就是不同時代文筆很好的人,就是那個時代的大作家,最深沉最敏感的心靈。很有質感、很精緻的文字並不會因為時空距離就無法傳達文字背後那「人」或那「時代」的特色與深度。就算有讀原文的困難,現在也有許多很好的翻譯與註解。就一篇感興趣的作品敘寫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事。


有時你不一定要動筆,可以簡單整理方才閱讀的內容重點是什麼?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為何?三千字的故事,一則漫畫,一節卡通,一本書,能不能精準地簡述內容?有什麼議題,是你覺得很有趣,可以再額外閱讀或思考的?
有時你可以隨意挑幾本你想看的書,就當作消遣,很輕鬆地讀。自在地讀想讀的書,真的是很幸福的事。這些書也不一定要用買的,反正很可能(超有可能)不會再看第二遍,真的覺得很棒,合你的調調再買。不知該讀什麼,可以先從選集開始。


天下文化和九歌出版社的詩、散文或小說選集,去蕪存菁,我覺得都是很好看又方便的讀物。如果想看外國文學的譯本也有許多不錯的選擇,甚至維基百科對中譯本還有可供參考的評價。你可以先隨意挑喜歡的篇章看,再延伸讀該作家的其他作品。讀完《台北人》,你可能還想再讀《孽子》或《寂寞的十七歲》;《魔戒》很好看,那麼你可以嘗試讀讀《地海》、《黑暗元素》。一本本耐心而紮實地讀,說不定你會發現作家風格的轉變,或一些有趣的、可供比較的問題。


寫出讀書心得後,你當下認為好的東西,只是以目前有限的眼力,暫時看不出問題而已。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說得不夠精闢。讀書心得正如尼采所說:「求取差異,置身他方。」話說的簡單,但做起來永遠是很難的。不要太在意分數。分數高不代表毫無瑕疵,只是相對好或相對合意而已,你只需把它視為一種鼓勵。如果拿了低分,想想哪裡做得不足,下次再注意就是了。我們常批評題目出得不好,作文或心得寫作限制了我們的思考。但學生本身是不是真有想法?知不知道自己的盲點?也許你的看法和別人不盡相同,那也沒關係,就是不一樣討論起來才有趣。你認真地讀書,得到了收穫,也整理了自己的想法,這就夠了。讀書,是和自己的思想永無止盡地搏戲。若你能在過程中感到快樂、充實,那麼這些心得受不受人肯定,已是次要的事。


讀〈岳陽樓記〉
拿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說好了。
唐文波瀾奇崛,鮮明錚然如金屬,宋文則舒徐緩轉,宛若棉麻絹畫的淡雅滲透,即使抒憂,也要用理性哲思梳理出平易化境,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或為如此。宋人很聰明地開發出許多導引情感的方式:宋詞言情,宋詩言理,話本俚俗,而宋文,則披景入理,呈現出另一種和緩、富文化教養的深厚蘊藉。心懷天下的心靈,簡潔中自成一個錯落有致的豐足世界。


雖名〈岳陽樓記〉,岳陽樓在此只是個觸機,范仲淹藉由段落安排了述說的比重。第一段的交代因而十分必要,也透露出其抒感的理性前提。一個可能和岳陽無涉的人忽為岳陽樓作記,這是必須說明緣由的。文字簡要,在文章開頭集中交代背景,由事及景開啟情景交融的揮灑。


以簡筆書寫實物岳陽樓,由事及景,再由景牽情,最終仍是要明理,慢慢正反躍延,引出重點。景色在文中並非只是個單純的描述而已,相反,由「銜遠山,吞長江」這種空間吞滅式的氣態與「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時間多變角度,拉開一個足以使任何人動心駭目的縱橫輻輳,而這世界便是宋人血肉真實的世界,有甜美也有苦難,天使與修羅並存,並不仁慈,甚而險惡地向人們強勢展現其喜怒不定的風姿。


兩段陰晴敘述,繫於這上下鏡射的命題。在這個世界影響下,「遷客騷人」,處境特殊的士人們觸景所生之情,亦是變幻無端。「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一連串四字短句對照「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下一組四字短句,形成與前段書寫模式不同的錯落區塊。


在雷雨與晴天,在薄暮與黎明,在濁浪與如鏡之水交互翻攪的場域,大部分的人很容易捲入這美感異象的漩渦,為之感到驚懼、哀痛和迷醉,也容易忘卻自己的來處與歸處,任由妖孽猛獸般的塵世吞吃掉自身本來就很脆弱的勇氣。一樣「登斯樓」,卻可以因為外物,染上「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與「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兩種完全不同的情緒。情感與景致的對比,皆是以看似自然的工整拼連在一起。滕子京登岳陽樓,也是任這樣壯美的自然撞擊自己吧?他與范仲淹,在仕途的低谷面對自然折射,滴泠移轉的目光也許見到相同的風景。他們同需撫慰,同需導引,同需找回奮鬥的來處。


這種矛盾,很有趣地,和時代氛圍作了連結:知識分子大受重視,士人與民間文化皆蓬勃發展,然同時外族侵擾(西夏、遼),皇帝空前高度集權(宰相/軍權的切割),民生、交易底層的積弱,一開國便有盛世不再的末日預感。而文人起伏來去,對大世態與小人生,既感到責任深重,卻也茫然質疑。〈岳陽樓記〉要處理的也許是:在這片苦甜揉雜的塵土中,人如何以理性與教養,闢昇出一條可以明心亦可指引的高度,而這高度是不受俗世役使的,他們要依的,是以完足理解熱情擁抱世界的道。


由景牽情的明理最終登場。范仲淹對前兩段所寫的兩種精心塑造的覽物之情一概推翻,那是一般人的感情,但真正的仁人典範,可以欣賞自然,卻不該自限自囚,因為有更迫切需要憂慮的事,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要去實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處江湖之遠,本可獨善其身,但總有天真的士人自願一次又一次跌入憂患的泥淖,只因他們對天下仍懷有一份濟世的理夢。因為這樣的人並非只有自己(至少有滕子京,有我范仲淹),而是一種典範的集體明燈,文人意識也才能在風雨憂患中感到不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這之前,「進亦憂,退亦憂。」無時無地不能卸下這份身為「人」的擔當,正如岳陽樓延展出這樣陰晴多變的浩瀚景象,反襯出人的堅卓與渺小,正因渺小,它的執守—不變的士心則恆愈可貴。

2-2命題作文
從考題中思考
重視簡潔思辨的一二大題
國文的非選擇題大多有三大題,包括兩個小題,和長篇作文。不同題型有不同的立意與偏重,雖說同是作文,但如果要應付考試還是得分清楚。前兩類題目大多是賞析、整理、翻譯或短文問答等,因為配分少,也相對好寫,所以不太受重視(會被扣分,大多是因為舉不出實際應用的例子)。


但,我認為能準確吸納別人的精華以為用,也能就自己的觀點有客觀判斷,甚至提出更好的問題與反思,這即使對理組生也是非常實用的能力。論文、簡答、申述,討論……簡潔思辨的能力可以運用的範圍是更活更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得寫美文,但人人都得表達。前兩大題只是因題型簡單,在考試中不特別重要而已,且這種能理解並談論資料的能力,也絕非只有國文科才能培養。


第三大題之所以配分這麼重,則在於它是可敘可論的綜合發揮,並不代表忽視上述吸收訊息並加以表述的能力,而是著眼於一個人如何察知美感、如何反思自身、如何表露各自殊異的心靈氣質,這都不是考選擇、計算或簡答就能看出來的。


前兩大題限制較多,問題也問得比較明確,但也因為問得明確,比較容易答:同意嗎?為什麼?不同意嗎?為什麼?這段文章大概說了什麼等等。寫的時候簡潔扼要地答就可以了。


這種考法有時想來也挺不錯的:逼你從自己沒想過的角度動腦,精讀文句。
有一年選取了杏林子的文章,要回答三個問題:兩種花代表的處世態度,以及選擇一個你欣賞的說明理由: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三○○~三五○字。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杏林子《現代寓言》)  


引導說明已特別標粗體提醒你該注意回答哪些東西。支持哪一種花代表的處事態度,並說明原因。玫瑰擇季開花,形象高貴廣受呵護,嬌嫩又驕縱,象徵「等待」時機,期待美善境遇的人;而日日春不受季節囿限,生命力旺盛,姿態平易近人,象徵在逆境樂觀求生存,不怨命運的挑戰者。


可能大多數人比較欣賞「日日春」所代表的態度:生命中一切禍福得失皆無從預料,如果只等待適合自己的季節,無異是命運操弄的傀儡。倘若春天永遠不來,難道玫瑰就不開花嗎?非得因為周遭侷限喪失生存的美麗與勇氣嗎?自我綻放不應由外物決定。再小再平凡的花朵,也是畢生光華的蘊露。可能環境貧瘠困厄,少了照料與養分,也不能掌控所有事,但我們卻能調整自己的態度與高度:將困頓化為動力,讓自己的種子肥沃整片大地。日日春雖然渺小,但積極奮鬥的勇氣與適應力卻屬玫瑰之所不能及,正如社會上許多平凡但樂觀努力的小人物。


就這篇原作的用意,應也是比較讚賞日日春的。劉俠女士的《生之歌》、《生之頌》、《感謝玫瑰有刺》、《杏林小記》等散文集時可見到類似此篇藉觀察生活中小小事物,從而激發出對生命的讚嘆,以及樂觀進取的態度。


但認同「玫瑰花」,也沒有關係,說出理由就可以了。玫瑰和日日春,在此都是意象式的語言。不同於日日春的隨遇而安,只在春季開花的玫瑰自有其堅持。花季非得要長不可嗎?如果把握短暫春光,盡情釋放自我的美好光華,讓自己凋謝時,無怨無悔。


與其整年地、大片大片地生長,不如選擇一個最絢爛的時節,奮力彰顯自己的價值,是很壯烈不甘於平淡的紀念。有些人天生注定要做明星,注定要像流星或玫瑰等奇美之物倏忽畫亮周遭。這也是種有所擇,有所待,也有所盼的人生觀。
可能你有許多東西可寫,但文長有限,所以還是簡要地答就好了。畢竟最後一大題占分比較重,一沒寫好,扣分說不定比前兩題加總起來還多。


平常閱讀時,你可以適時停下腳步,問問自己:為什麼作者要這樣說?從哪可以看得出來?你同意嗎,為什麼?不同意,又是為什麼?你自己,甚至身邊的人,有沒有類似或相反的經驗可以相呼應?試著簡單地整理,提問,然後回答。


重視完整發揮的第三大題
至於長篇作文,著重完整陳述。你的見聞,你的感想,因為時間和篇幅都有限,所以勢必要更重視詳略:怎樣能更突顯你的看法與主題。想湊成幾百字的作文,應該不是難事,但想要在幾百字內把事物情景寫得具體,便很不容易。
王鼎鈞先生在《作文十九問》中曾說:


作文構思的時候,一方面要抓緊題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題目就是心。文章構思就是在向心力和離心力之間取得均衡,只有離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兒不轉的。你手上那根繩子的長度,也就是文章的長度,寫長文章,題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圓周大一些,寫短文章,題目少延伸一些,圓周小一些。


如前文所提過的,一個題目,其實可以輻散出的題材非常的多,很難沒有主軸,東拉西扯全湊在一起,還寫得好。至少目前的我們都尚未有這種功力。
在此我們可以試著想想長篇作文的題目可以朝什麼方向構思。比方二○○四年指考的作文題目「偶像」:


請以「偶像」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對象」,也可以是「學習的典範」等等。你可以針對這個文化現象,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敘述你模仿、追逐歷史人物、身邊長輩、各行各業精英或故事中角色的經驗;敘議兼具,也未嘗不可;但務必建立屬於自己的、首尾連貫的脈絡。


偶像是誰?
這個偶像為什麼吸引你?外表?內在?事蹟?言談?
有沒有和偶像接觸的經驗?可不可以舉幾個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這些片段給你什麼感覺?
偶像影響了你什麼?直接影響?間接影響?
說不定你沒有偶像,你覺得偶像崇拜是很無聊的事。這個社會不該造神。
對偶像的看法?你如何定義偶像?
偶像通常代表的是一種理想、典型。這篇作文老師當年讓我們試寫的時候曾提到,那年有篇文章寫他最愛的網球選手,因為特別,且對選手經歷如數家珍,所以高分。


不少人可能看到這個題目,會想寫些特殊的人用以標新立異,加深評審印象。
一個特殊的偶像固然能加深文章的印象或深度。但前提是,你要真的對這個特殊的人物有所瞭解。引導說明將「偶像」的範圍及書寫方式定義得非常寬闊,幾乎沒什麼限制了,所以此時「自己」如何認定、描述「偶像」就更形重要。
倒不必費盡心思想一些雖然很崇高,但自己實則一點都不瞭解的人物。那樣只會讓文章不知不覺變成空泛的無心之論,你以後大概也會忘了自己到底寫了什麼。寫文章的人是你,為什麼下筆時還要揣摩上意呢?真心寫一篇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偶像,梳理一遍,也比東拼西湊的急就章來得踏實。


寫爸爸媽媽有什麼不可以?也許你會想:能寫的都只是些家常片段,比方在考場替小孩擦汗或夾菜給小孩吃之類的。
但這些小動作在不同情境、不同神態下,對每個人都有迥異的意義。想想父母親為你做這些動作時的表情。他們是不是很累了?也許他們已經很累了,卻還是記得為你做這些。你累時會記得幫父母做什麼事嗎?想想父母親的個性、口頭禪、你欣賞的做事態度等等。他們可能為子女犧牲了什麼?哪些事曾令你感動?你聯想到什麼?可以怎麼刻畫?


不管是直接或間接與偶像接觸的故事,仔細探究你自己的感覺,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會是很深刻的。
你喜歡的明星或球星,除了很正、很帥、很強以外,應該還能更具體敘說出他們足以吸引你的特質。你可以舉出許許多多個理由。比方欣賞某個歌手唱歌時樂在其中的神情;比方他(她)每張專輯總求新求變令你驚喜;比方獨特的唱腔,能以歌聲說故事或撫慰、激勵人。你可能幾乎每天都聽他的歌,或甘願掏錢買專輯,聽演唱會。那時偶像與歌迷的互動情景是如何呢?(比方五月天在小巨蛋常因過high唱太久被罰錢了。)演員也是。你喜歡的演員擅長詮釋什麼樣的角色?有固定戲路?或角色多變,宜古宜今。你特別喜歡他(她)哪一部作品?他有什麼樣的成長故事?


他可能很酷,很親切,很認真。這些都是除了外型、鎂光燈表象之外的重要特質。不同世代的明星,其實也見證一個時代的眼光與回憶。父母親的偶像和我們的偶像一定是很不同的。曾經紅極一時的偶像,後來去了哪裡呢?他們怎麼適應沉潛?或如何長保在螢光幕前的熱情?事實上,光是有勇氣闖蕩演藝圈,就很了不起。各行各業能盡心盡力發揮自己的能力,不都是足以使人尊敬的對象嗎?


有趣的不是「偶像」這個人,而是你怎麼看偶像,怎麼定義偶像,怎麼書寫偶像。因為你的選擇,反映了你的態度與喜好。碰到這類型乍看寬鬆好寫,實則能從各種角度(議論、敘述、職業、經驗)考慮不少生活相關情節的題目,平常就可以多想想。這並不是很枯燥、很學究的事,相反的,說不定你可以從根植於生活的多面思考,更瞭解你自己。
同樣能從自我經驗汲取廣闊養分的題目還有不少。在此舉二○○七年學測作文「走過」這個題目為例: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這個題目我打算以當初重寫的文章來看。基本上,我想表達的是人「走過」之後,在時空場域變動下的感受。我寫的題材是從小居住的環境,以及平日跟媽媽散步時常常瞧見的景象。碰到這個題目,感覺滿好發揮的。現在對這塊地方的感受,和高中時的我,又不一樣了。關於這篇文章,我在〈緣起〉已經提過,故不再贅述。以下是當年我寫的文章:


走過龍山寺一帶,甘冽青草藥香由濃烈轉為絲絲縷縷,廟宇香火依舊蒸騰氤氳,腳下似乎仍踏著古台北石路泛黃的轍痕。但今日不少老店在車流中銷聲匿跡,日漸縮小的青草店面,甚至有老闆娘搖手吆喝,問你喝茶之餘要不要加買減肥茶或樂透。
憶起萬華昔日熱鬧盛景,對照今日,古台北最後傳奇呈現與現代台北隔絕的驚豔,宛若灰飛煙滅的傳說。


從小,媽媽便常帶我在這一帶閒逛,喝茶拜拜之餘和店家聊天。老闆們年紀都很大了,對數十年前所目睹的:日本人、青草茶批發、廟宇、茶室等依舊津津樂道。我實在很難想像更早以前還名為「艋舺」的時代,這裡到底有多麼繁榮重要,但仍可隱約透過寺廟與觀光客勾勒往昔的樣子。漸漸,我長大了,很多老店家也關門大吉,寺廟旁各式商家林立。但相反的我也不覺得悲傷,因為捷運和新店家給我更多的樂趣與方便,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遊民並沒有減少,而人群更多,更多不一樣的人來來往往。許多陌生的人時髦而冷漠地請你用信用卡付帳。話題不再,彷彿除了交易與鈔票點算,一切都不存在。老店像發黑陰濕的黴菌黯然生存巷道暗角,被歲月壓印揉進牆裡,一枚在嶄新商品架後無聲無奈的污漬。遠遠的街角有人聚賭,他們握著彩券,盯著號碼球滾出。開獎時刻,那裡是最熱鬧的店家。
我並不是一味說「過去」最好,大家總說過去最美,無非是加入了自我投射美化聊以安慰吧?至於過去經濟中心的轉移,也本就無可厚非。但文化、價值劇烈的轉變,即使是只走過十多年的我也不免有所感。


我不禁想起許多親朋好友去大陸旅遊,看見紫禁城的Starbucks;西湖畔商攤,皆有名勝古蹟被商業市儈淹沒之慨,但台灣何嘗沒有這樣被競速都市文化與逐利心理圍困的角落?雖然這可能意味著更優渥的生活,應該是值得欣喜的進步繁榮才對,但的確有什麼正在這樣時境遊戲中默默死去,只在人們追憶裡發酵,如同我曾走過也擁有過的童年。


畢竟,有些事只能追憶而已。必要的轉變與必要的淘汰,莫之能禦。
走過龍山寺,大佛仍盈盈含笑俯視眾生,只是信徒與願望代代更迭;走過青草巷,街址依舊,但老店家與老手藝已漸被取代;西園橋消失,而更熱鬧的捷運站進駐,這是我走過,十數年來交錯變遷的一切。我見證緬懷童年歷歷可數的溫馨風景,並準備走向另一個巨大、更不可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