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與王船: 燃燒一瞬間的美 | 誠品線上

太師與王船: 燃燒一瞬間的美

作者 戴文鋒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太師與王船: 燃燒一瞬間的美:◆內容簡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王爺信仰是臺灣漁業文化的重要儀式之一,其中王船為整個民俗祭典中重要的主角,一艘艘王船在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王爺信仰是臺灣漁業文化的重要儀式之一,其中王船為整個民俗祭典中重要的主角,一艘艘王船在火焰中航向神域,承載著漁民們的虔祈遊往天河。 漁村出生的林良太師傅,人稱「太師」,青年學藝由木造漁船(人船)到王船(神船),一生與「船」密不可分──不變的是其專業、細膩、專注的職人精神,使其足跡與作品遍布全臺。而精細美麗的王船,是為了燃燒而誕生,製造過程更包含深刻的民俗、禁忌、儀式及迎送等知識。為介紹並保存此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及傳承船藝技術,本書透過太師的生命歷程、造船工序及技藝特色;也藉太師的作品,遊覽臺灣王爺信仰地區的祭典活動與轉變。 ◆本書特色 王船祭是臺灣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燒王船」更是重頭戲,但精美的王船大多隨著祭典的尾聲而燒化無痕。本書收錄大量林良太先生的王船作品影像,可讓大眾一窺林良太先生浩瀚的王船世界。 而王船製作的意義,除了王爺信仰的儀軌外,還有傳統木殼船藝的工法保存,彌足珍貴。本書藉由王船師林良太先生的生涯速寫,側面記錄了王船工藝發展傳承,與各地王爺信仰的演變。並搭配精美插圖,展現太師其人溫暖踏實的風韻。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戴文鋒 著戴文鋒1961年生,臺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日本國立一僑大學延與社會研究科客員研究員(1999-2000),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現獲聘為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高雄文獻》編輯委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高雄市傳統藝術民俗審議委員、高雄市古物審議委員等。學術領域為臺灣文化資產、臺灣民俗藝術、臺灣民間信仰、臺灣史、臺灣宗教。近年專著有《東山鄉志》、《在地的瑰寶──永康民俗祭儀與文化資產》、《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以上2010)、《重修屏東縣志──民間信仰》(2014)、《山谷長歌──噍吧哖事件在地繪影與歷史圖像》(2015)、《戴文鋒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2016)、《永康區開天宫志》(合著,2019)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臺灣王船的見本櫥――黃文博 片刻凝視,恆存感恩!――戴文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第三節 王船民俗由來與脈絡系統分類 第二章 與船結下不解之緣――家庭背景與學藝生涯 第一節 數代以漁業維生的家庭背景 第二節 船廠學徒――航裕造船廠開啟木殼漁船技術 第三節 師承糊紙師傅「老乞伯仔」的王船製作 第三章 林良太的造船工序與技藝特色 第一節 王船工序――以西港慶安宮為例 第二節 王船技藝特色 第四章 班底團隊與承製王船之地域分布 第一節 「船隊」――王船木作班底與彩繪團隊 第二節 「船域」──承製王船之地域分布 第三節 承製王船之地域分布分析 第五章 結論 徵引書目 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太師與王船: 燃燒一瞬間的美
作者 / 戴文鋒
簡介 / 太師與王船: 燃燒一瞬間的美:◆內容簡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王爺信仰是臺灣漁業文化的重要儀式之一,其中王船為整個民俗祭典中重要的主角,一艘艘王船在火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16195
ISBN10 / 9865416190
EAN / 9789865416195
誠品26碼 / 2681846570001
頁數 / 240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5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50g

試閱文字

自序 : 片刻凝視,恆存感恩!
當本案啟動計畫時,開啟並影響林良太王船人生之路的兩位恩師均已離世,無法留下「漁船界」與「王船界」兩位大師級的口述歷史,一是航裕造船廠陳拐岸(1927-2014),一是糊紙師傅「老乞伯仔」徐典才(1903-1984),令人惋惜。幸好陳拐岸之妻陳王翠女士與子陳瑞宗先生願意接受訪談並提供照片,徐典才之子徐江海也願意將所聞所知毫不保留的告訴筆者,讓林良太何以會從一位漁船造船師轉變成為王船造船師,轉折人生之謎有了得以解開的機會。
本研究之完成,特別感謝研究助理劉靜雯小姐的協助,林良太口述訪談之文字記錄與整理、王船照片之拍攝與蒐羅、各宮廟主委耆老之訪談,她出力甚多。而長期對於叔叔林良太的王船工藝加以記錄、保存與推廣的林育徵小姐,更是本書訪談的重要報導人。
委託承製王船的相關寺廟管理人或負責人如高雄永安天文宮管理人洪正忠先生、西港慶安宮總務組長謝武昌老師、新吉保安宮總幹事林福生、西港慶安宮文宣組曾福樹組長及各宮廟主委、宮廟耆老,安平「港興造船廠」老闆陳金龍提供寶貴人生造船經驗與口述資料,長期配合林良太王船彩繪施作的傳統彩繪師曹天助、鐘銀樹,他們工作中與王船接觸超過半世紀,也都是我重要訪談對象,豐富了本書的口述內容。
葉瓊霞老師、莊永清老師、楊家祈老師協助校對潤稿,鍾宛君、黃士豪、楊孟欣在文編、美編與插畫繪製的用心,我心存感謝。另外,對於林良太王船技藝有長期觀察記錄的民俗文化工作者黃文博校長(本書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由他提供,也感謝他願意為本書寫序)、民俗廟會影像紀錄者與民俗文化工作者黃文皇老師、陳宏田老師、張耘書老師、翁進忠老師、林錫田老師、歐財榮老師、楊家祈老師、呂韻如小姐、李孟芳小姐、施良達導演、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黃巧惠科長等人提供影像紀錄與許多他們珍藏的照片。其實這些「實體」王船早已隨著王醮「遊天河」而化成灰燼,如今能所存留下來就只是這些「影像」,因此對我而言鏡頭下每一張「影像」都彌足珍貴,因為這些「影像」如同人體大腦保留了對過去一定程度的記憶,一旦記憶喪失時,文字描述有可能難以到位,當然有了這些「影像」記憶,我的書寫也未必然能夠到位,但至少能讓我稍微寬心的是,當自己書寫能力不足時,讀者可能會因為一張張充滿張力的「影像」而暫時轉移焦點。
因此,只要每次片刻凝視「影像」,心底總是對於影像紀錄者與提供者恆存感恩。謝謝您們無私地奉獻給閱讀大眾!
戴文鋒
2019年9月

試閱文字

導讀 : 總序――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會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套叢書再添戴文鋒教授《太師與王船──燃燒一瞬間的美》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自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過了《保護無形文化(又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至2017年止,世界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中國共通過了名錄已達39項,戲曲方面有京劇、粵劇、崑曲、皮影戲、福建木偶戲;傳統技藝方面有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見後述)、宣紙傳統製作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南京雲錦織造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傳統藝術方面有中國剪紙、中國書法、中國篆刻;節慶民俗信仰方面有媽祖信俗、端午節;在知識體系與其實踐方面有中醫針灸、珠算、二十四節氣,項目數量之多實為世界首位。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第5條規定,「無形文化遺產委員會」由18個會員國的代表組成,在公約會員國的數目達到50個之後,委員會的委員國數目增至24 個。會員國每兩年舉行一次會員國大會,選出委員會委員國,任期四年。其職務其中之一就是:接受會員國無形文化遺產的申報、審核,並決定名錄之通過與否。由此可知無形文化遺產的申請條件必須是聯合國會員,但臺灣非聯合國會員,無法主動申請。因此,竟有人思考將臺灣無形文化遺產與中國綁在一起,透過中國來向聯合國申請,如此正有意、無意地主動陷入「兩個政治實體」、同屬「一個無形文化遺產項目」的框架。理論上,不管有形無形,只要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是人類全體共有的,應該是超越意識型態與政治強權,但從政治現實來看並非如此,至少現今並非如此。因此,筆者認為臺灣並非所有無形文化遺產的軟實力都不如人,媽祖信俗、王爺信俗堪稱臺灣強項,而是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申請身分的認定與審查取得名錄的過程中,千真萬確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運作性。
近一、二十年來,急於將自身的民俗文化重新加以挖掘、恢復、振興、論述與包裝的中國,就是要藉此以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並透過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名錄身分的認定與取得,以達到「國家文化力量」向世界「宣揚」與「擴張」之標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2017年10月舉辦「巡狩四方――臺灣及東南亞王爺信仰特展」,12月臺史博研究助理張瀛之寫了一篇〈臺灣並非「送王船」起源地,卻保留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短文如下:
2017年3月,中國與馬來西亞的多個宮廟與民間社團共同簽署倡議書,打算將「送王船」聯合申報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全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迎請代天巡狩文化、送王船習俗儀禮與文化脈絡的地方,其實是在臺灣。……在送瘟船習俗、辦理王醮的起源地中國,文革期間大量廟宇、文物嚴重毀損,相關民俗祭儀也被視為迷信而停辦。……近年中國官方也非常重視送王船的習俗,希望透過祭典擴散觀光、文化與經濟的對外影響力。比起部分地區失去在地特色,或空有儀式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代天巡狩信仰,臺灣的信仰儀式相對完整且保留了清楚的發展脈絡,這有大半歸功於民間長期而穩定的文化傳承。[註解1]
這篇短文言簡意賅,頗能精確地闡述出臺灣某些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雖然起源於中國,但在民俗儀典的完整性、脈絡性、傳承性與價值性,較之中國可說是毫不遜色。因為中國經過文革毀滅性的破除後再重新拼湊「復原」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媽祖信俗」與「王爺信仰」,連起源地福建也無法與臺灣相提並論。臺灣「媽祖信俗」之興盛與自成體系可從以下三大指標來觀察與思考。第一個指標:臺灣媽祖廟的數量占世界第一位。第二個指標:臺灣(農曆)「三月瘋媽祖」的盛況也是全世界所罕見。第三個指標:媽祖在中國的神蹟傳說從清代以後就已經很少在民間流傳了,而「海神」媽祖新的神蹟傳說在臺灣民間卻持續流布、不斷新生,如媽祖在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時助戰讓軍隊登陸鹿耳門時潮水大漲,助戰清廷擊退戴潮春、北港朝天宮孝子釘等,而二次大戰媽祖「抱接砲彈」等神蹟傳說更是在全臺各地湧起。[註解2]
鄭成功開臺以來,漢人無論是正式獲得官方證照許可、還是暗地裡以偷渡的方式渡臺,渡海都成為移民者生命最大的不確定性與人生賭注,移民渡海的歷史過程催化了臺灣移民「海神」信仰熾熱的必然性。臺灣的媽祖信仰之所以熾熱不減,就因為「黑水溝」險惡海況下,這三百多年來仍然有為數眾多、前仆後繼的渡海移民者來臺,如斯生命深刻經歷,這是留在中國內地者所無法體悟的。
臺灣王爺信仰之興盛與明清以來漢人移民來臺時環境惡劣有直接正相關,當時臺灣是未開發處女地,瘟疫叢生、瘴癘盛行,此即林豪《澎湖廳志》所記:「竊謂造船送王,亦古者逐疫之意。」[註解3] 所以這三百多年來臺灣民間代天巡狩的王爺信俗當然也較之中國更為風行。清代臺灣各縣方志或云:「臺尚王醮,三年一舉,取送瘟之義也。……凡設一醮,動費數百金。」[註解4] 或載:「最慎重者曰王醮,先造一船曰王船。……船中百凡齊備,器物窮工極巧,糜金錢四、五百兩,少亦二、三百兩。」[註解5] 如此信仰盛況,其來有自。
近年來我國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標凖,選出國內的非物質(無形)文化遺產潛力項目12項,包括:泰雅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布農族歌謠、北管音樂戲曲、木偶戲、歌仔戲、糊紙、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王爺信仰、媽祖信仰、上元節、中元普度。其中,王爺信仰與媽祖信仰堪稱臺灣民間信仰中最為蓬勃發展的兩大主流,而中國中斷數十年的民間信仰,也都是透過從臺灣民間的宗教交流、模仿、學習、複製、採擇而逐漸「恢復」而「保存」下來。臺灣從民間信仰選出臺灣王爺信仰與媽祖信仰作為無形文化資產之項目,確實具有國家民俗文化資產之指標性。與王爺信仰息息相關的王船製作工藝與王船匠師生命史等無形文化資產之探究,相對於王爺信仰迎送代天巡狩的相關儀禮、宗教習俗的資產論述與學術深耕,雖然踏出的步伐稍晚,但這幾年來在臺灣也開始逐漸地獲得應有的重視。
註解1. 張瀛之〈臺灣並非「送王船」起源地,卻保留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自由時報》,2018年1月1日。
註解2. 有關媽祖接砲彈神蹟的臺灣民間傳說,請參閱戴文鋒〈臺灣媽祖「抱接砲彈」神蹟傳說試探〉,原發表於《南大學報》39卷2期,2005;又收錄於《戴文鋒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16)。
註解3. (清)林豪《澎湖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略稱臺銀,1963),卷九〈風俗〉,頁325。
註解4.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銀,1961),〈輿地志〉一,頁60。
註解5.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市:臺銀,1962),卷三〈風土志〉,頁59。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王爺信仰是臺灣漁業文化的重要儀式之一,其中王船為整個民俗祭典中重要的主角,一艘艘精美的王船在火焰中航向神域,承載著漁民們的虔祈遊往天河,燒化無痕。
本書透過林良太師傅的生命歷程、造船工序及技藝特色,帶領讀者遊覽臺灣王爺信仰地區的祭典活動與轉變。本書同時收錄大量林良太先生的王船作品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