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堂車頭風華煙塵 | 誠品線上

九曲堂車頭風華煙塵

作者 梁明輝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九曲堂車頭風華煙塵: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大樹東臨高屏溪,西為低丘陵。九曲堂位置更是各支流匯集,水源豐沛之地。從道光年間的曹公圳建造,到明治大正臺鐵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大樹東臨高屏溪,西為低丘陵。九曲堂位置更是各支流匯集,水源豐沛之地。從道光年間的曹公圳建造,到明治大正臺鐵與糖鐵九曲堂火車站的建立,具有遠見的當政者,無一不是出自「利民收稅,為國家千秋計」的考量,尤以日治時代在此地的建設,更為鮮明。 本書即在書寫這一段過往,尤主要以日治時期,臺鐵和糖鐵兩大鐵道交會的久堂里為中心,探訪九曲堂車站街區的代表家族,和曾經擁有過的商業活動,也收集九腳桶相關的鐵路變遷,探訪竹仔寮與小坪頂,而這些正是構成了九曲堂車頭的種種風華,是鐵道迷、文史工作者不能漏掉的,是鐵道迷、文史工作者不能漏掉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梁明輝 著梁明輝1956年生,高雄市大樹區久堂里人,曾獲2005年臺灣史蹟源流會歷史論文徵選第一名、2008年教育部臺語詩社會組徵選第一名、第三屆鄭福田生態文學獎臺語詩組優選獎、第二屆臺南文學獎臺語散文佳作,自2011年起連續三年榮獲打狗鳯邑文學獎臺語新詩優選獎。著作有詩集《獨攀之歌》、《打狗神話的花蕊》、《大樹的辦桌》,散文集《阿猴林開基的啼叫》,以及地方史著作《千尋萬年溪》(〈第一章 阿猴的古溪與舊岸〉)、《打狗社最後的身影》、《無水寮史地文化誌》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推薦序 撥開煙塵還原曾有的曾經 序 前言 第一章 庄內時期的九曲堂驛頭 第二章 久堂時期的九曲堂驛頭 第三章 日治時代圍繞著九曲堂驛頭的建設 第四章 從商業與家族探訪久堂早期的繁華 第五章 陪伴鐵道的老行業 後記:灼見九曲堂 本書調查採訪新發現 要事紀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九曲堂車頭風華煙塵
作者 / 梁明輝
簡介 / 九曲堂車頭風華煙塵: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大樹東臨高屏溪,西為低丘陵。九曲堂位置更是各支流匯集,水源豐沛之地。從道光年間的曹公圳建造,到明治大正臺鐵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65469
ISBN10 / 9865465469
EAN / 9789865465469
誠品26碼 / 2682069013009
頁數 / 14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5X17X0.9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50

試閱文字

自序 : 這一天,我好像被放入故鄉的產道,赤裸、滑溜的,重新又生了出來。
一切幼年時期,聽過的故事,耳聞過的傳說,本以為即將老去,卻在這一天,生動地,哇哇大哭起來。
田調期間,所有的事物,似乎又都回到了當初的原貌,在那樣的星空下,閃閃地活著。沒有人不再傳述當時的景像,也沒有人不再居住在當時的古厝裡,更沒有人不再走踏著當時響滿木屐聲音的老街。
牛車拖運甘蔗經過家門口的吆喝,還有大小火車的吼叫、鐵輪滾過鋼軌或鐵橋的轆轆鏘鏘與硿硿,更有苦力揹負的身影伴著濃烈地驛站煙塵。每一個家族曾經的繁榮又繁榮了,每一個商家曾經的富有又富有了,每一個人曾經的年輕又年輕了。照片不再皺褶泛黃,人物不再只是記憶,笑聲與話語,沿著久堂老街,就在這一天,生動地繁忙起來。
在開始辛苦收集文獻、田調、寫書,三年多之後……
這一天,彷彿我的故鄉,赤裸、滑溜的,重新又生了出來。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庄內時期的九曲堂驛頭
第一節 鐵路建成之前的時代背景

除了〈前言〉所提「高屏溪溪水清甜,九曲堂附近一帶位置偏在南方,更是各支流匯集後,水源豐沛之地」之外。不可忽略的,九曲堂昔稱九腳桶,自乾隆33年(1768)黃教事件開始之後,歷經莊大田、蔡牽,直到道光4 年(1824)楊良斌等各有關淡水溪溪岸事件中,九腳桶一帶地方即被官方認為是賊匪猖獗之地。
不過,自道光24年(1844)曹公新舊圳建成之後,至滿清政府離臺,九腳桶地方未再有反清事件發生。這種官方施予水利,整治地方的方法,在當時,即可見諸於臺灣府知府熊一本所撰〈曹公圳記〉碑文。其中書寫治臺本務之觀點,表明一開始就不相信以前官員所謂「治臺之法,惟在弭盜而已」,也不相信「臺地沃饒千里,戶有蓋藏,民食不待籌也」,而認為「治臺之本計」在於「勸興水利,教以鑿陂開塘之法」,以灌溉水田,遠離饑饉之患。
但在曹公新舊圳建成,九腳桶地方稍稍平靜半世紀之後,清國割讓了臺灣。就在明治28年(1895),日本政府剛接收臺灣之際,就有一位林少貓,世居阿緱(屏東)召集人民抗日,經常於阿緱、潮州地區攻擊日人。尤其在明治30-31年間(1897-1898),率眾三、四百人,忽而圍攻東港日軍營房及東港辦務署、內埔辦務署及警察署,忽而襲擊潮州憲兵屯所、阿緱憲兵屯所,又擬攻鳳山而與日軍作戰。不止如此,更攻下潮州,在城內舉行日人受降儀式。再又南下攻擊恆春,直到日人援軍自車城登陸,並從海上發射艦砲兩面夾擊,林少貓所率領的抗日部隊才進行撤退。可說從阿緱、鳳山到潮州、恆春的大地區,都有林少貓的抗日足跡,讓日人頭疼不已。直到明治32年(1899),林少貓才提出十大要求,在日治總督兒玉源太郎同意之下停戰。但是,明治35年(1902)日人毀約反悔,總督兒玉源太郎下達命令消滅林少貓,突擊其住宅,致使林少貓戰死,全族皆亡。
又依據萬丹李明進老師未及成書,在網頁留下的〈亦匪亦盜抗日豪傑林少貓〉採錄文章。其中,就訪問了住在磚仔窯寮大正13年(1924)出生的洪老來先生自述十三歲時,常聽一位比他年長四十多歲的黃福港伯,說到他參與林少貓抗日義勇軍的故事和林少貓的生平事跡:「林少貓率領了一群黨徒,盤踞在下淡水溪『大崙』的地區,剛好位在磚窯寮與社皮村西邊溪埔『粿葉樹崙』的地方,大崙地勢高,土地肥沃,長滿粿葉樹,面積大約三十八甲,林少貓之夥除了農耕,養牛養豬,時常結群到附近村落,磚窯寮、社皮、廣安、玉成、大洲、溪洲,偷豬、偷牛到大崙來宰殺,魚肉鄉民,造成鄉民怒罵不絕。」
所以「大崙」,也就是磚仔窯寮與社皮村西邊溪埔的「粿葉樹崙」,不過,和九曲堂又有什麼地緣關係呢?筆者從日治臺灣總督府檔案中查閱,發現有關林少貓地方活動的地圖與文件資料,其中提到林少貓在頭前溪和磚仔窯之間溪埔地原野活動的情形。簡略翻譯文件中有關片段:「匪首林少貓因嚴密的偵察,為尋容身之地,率領其一家人住居本地(即前述溪埔地),後又掠奪其附近部落,去年(明治35年[1902])2月底軍隊襲擊其住處,燒棄其家,殺其一族」(圖1-1-1)。
又從公文附圖(圖1-1-2)比對極為接近當時的「西元1898年日治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即可判讀林少貓居住與活動的粿葉樹崙,即位於九腳桶正東稍南的溪埔地位置(圖1-1-3)。
可知林少貓事件抗日期間,接近九腳桶的東鄰溪埔地,是林少貓一家人居住及其黨人的聚集之地。沿著歷代執政者一面消極弭盜,一面積極經濟建設,朝向有利於執政者方向發展的思維來看:日人所以開發阿緱鐵路,九曲堂所以會成為大小火車交會的重要位置,歷史的軌跡一直都在,不曾隱瞞,只留待吾人細心的發掘。

第二節 時空交錯的曹公圳與鐵路

庄內,又稱九腳桶,即現今的九曲里,道光24年(1844)以後是曹公新舊圳的圳頭地方,一年一度的埤肚重築,其所需求人力,為九腳桶和鄰近庄頭帶來極大的利益。何其幸運,明治40年(1907),九腳桶被日本官鐵建了九曲堂火車站,10月1日開始鐵道運輸營業,與鳳山同時成為打狗以東的兩大驛頭,如圖1-2-1。此時的九曲堂大驛頭不只搭載旅客,從當時郵便線路建設來看,也是最接近淡水溪岸,可向屏東傳遞郵便文件,屬阿緱郵局的重要驛頭,如圖1-2-2。
隨著庄內大驛頭的建置,明治40年8月提案申請,而於明治41年(1908)6月獲得補助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也開始架設簡便橋樑跨過淡水溪(圖1-2-3)。明治42年(1909)1月10日來往九曲堂與阿緱之間的糖業鐵道先以郵便線路先獲得開通(圖1-2-4),同年6月30日又獲得運輸營業的許可(圖1-2-5),以六噸機關頭牽引貨車(圖1-2-6),開始貨運業務。這時期跨越淡水溪的鐵道橋,為輕便的簡易橋樑,雨汛過後每有橋段流失,即需要施行修復工程,一年在流失復舊的花費接近兩萬圓(圖1-2-7)。依據當時運輸估算,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這段淡水溪便橋的投資,主要僅有砂糖與米貨的運輸收入,是一條專用來運貨的「小鐵枝仔橋」(圖1-2-8),一年至少要虧損七成五。
又從當時的「淡水溪架橋路線圖」(圖1-2-9),可以見到官鐵與糖鐵末端交錯位置在九腳桶舊部落的東北角,經過作者調正比例套圖之後,官鐵與糖鐵末端剛好在曹公新圳圳頭「三空頷」西側位置交錯(圖1-2-10)。官鐵末端之大驛頭偏在三空頷之北,就在現今錦祥產業公司之內,也就是三空頷北側附近土地;臺糖末端之小驛頭偏在三空頷之南,就在現今河濱二巷萬應公廟北側附近位置。
這幅「淡水溪架橋路線圖」,經過筆者依兩個時期套圖之後,呈現出明治42-44年(1909-1911)初始的地景,也呈現了當時架橋路線與現代地圖的比對樣貌(圖1-2-11)。尤其,當時架橋路線與現代地圖的疊合,比對出此橋樑,雖在六塊厝端有偏北的呈現,但在九曲堂端卻極為接近現代鐵路橋。這可以說明,為配合大正2年(1913)年底開始營運的淡水溪新鐵橋,其建橋工程前置作業所需,致使本段舊的淡水溪架橋路線提早兩年在明治44年(1911)年底就廢止運輸營業(圖1-2-12),僅僅營運了三年。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書寫主要以日治時期,臺鐵和糖鐵兩大鐵道交會的久堂里為中心,探訪九曲堂車站街區的代表家族,和曾經擁有過的商業活動,也收集九腳桶相關的鐵路變遷,探訪竹仔寮與小坪頂,而這些正是構成了九曲堂車頭的種種風華,是鐵道迷、文史工作者不能漏掉的,是鐵道迷、文史工作者不能漏掉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