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圖解經濟學: 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 | 誠品線上

たった1つの図でわかる! 図解経済学入門

作者 高橋洋一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懶人圖解經濟學: 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安倍晉三的內閣智囊團˙知名經濟學家˙教授專業執筆◎沒有理論公式,只用一張「需求供給圖」解釋經濟!易讀好理解!「物價變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安倍晉三的內閣智囊團˙知名經濟學家˙教授專業執筆 ◎沒有理論公式,只用一張「需求供給圖」解釋經濟!易讀好理解! 「物價變動」是因為什麼?「經濟政策」與我有什麼關係? 從關鍵命題「需求供給圖」,把複雜知識變成秒懂的懶人包, 掌握經濟就是掌握自己人生 你可能對世界經濟趨勢不感興趣,但你一定想知道: 為什麼物價漲但薪水沒漲?定存好還是投資好?該不該買房? 我該在什麼時候買進美金?中美貿易戰會影響到我嗎? 經濟就是我們的生活,懂一點經濟學, 遇到漲價,你的感想就不會只有「怎麼又漲價了,真討厭。」 且能讓你在關鍵時刻,擁有更好的邏輯思維,增加選擇的機會。 ‧經濟學新手能確實理解經濟 ‧不再被大眾傳媒、學者或政客牽著鼻子走,當個有判斷力的公民 本書不賣弄艱澀的理論,易讀、好消化, 讓一般人望而生畏的經濟學,變得親近好理解。 ●「商品價格」是如何決定的? ——【個體經濟學】請牢牢記住需求供給曲線! ●探討「金錢政策」 ——【總體經濟學】擴展你的觀點! ●探討「中央銀行和經濟」的關聯性 ——貨幣政策是一場「利率」和「貨幣量」的蹺蹺板遊戲 ●探討「政府和經濟」的關聯性 ——財政政策就是政府如何「徵收」、「借用」、「分配」金錢 看懂需求供給圖,可以套用到所有經濟情況! 作者說經濟活動可以用一個非常簡單的理論來解釋。即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之間的關係。商品價格會變動,有「需求變化」和「供給變化」這2個主要因素。「需求產生變化」是指「想要購買」某個特定商品的人是增加還是減少。如果「想要購買」的人增加,需求曲線往右移動,商品價格就會上漲。 本書將以及失業率、幼兒園不足等生活中常見問題舉例,並解說日本央行如何在通貨緊縮時期增加總需求,來控制市場。 用自己的頭腦思考, 領略個人資產與市場、世界經濟的相對關係! ◎讀者好評推薦── 「沒有艱澀的公式,而是以簡單的圖表教授概念。如果你頭腦中觸及這些圖表的概念,你將能夠通過想像,來學習經濟學。」 「容易理解的一本書。我讀了兩遍。 如果你想瞭解經濟學,我想是時候讀這本書了。」 「經濟是由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之間的關係決定的。重要的是理解它的原則。原則很簡單。」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高橋洋一高橋洋一(Takahashi Youichi) 195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曾就讀都立小石川高等學校(現為都立小石川中等教育學校),之後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博士(專研政策研究) 1980年進入日本大藏省(現今的財務部)工作,曾擔任大藏省理財局資金企劃室長、普林斯頓大學客座研究員、內閣府參事官(經濟財政諮詢會議特別任命室)、內閣參事官(首相官邸)等職務。 在小泉內閣和第一次安倍內閣時期,以智囊團之姿大展身手,發表過「霞關埋藏金」、「故鄉稅」、「年金定期便」等大量政策提案,致力實現政策。於2008年辭去官職。 目前擔任嘉悅大學企業創造學院教授、株式會社政策工房代表取締役會長。 著有多本暢銷書籍,包含《愚蠢的經濟論》(バカな経済論)、《愚蠢的外交論》(バカな外交論)、《圖解皮凱提入門 只要21張圖就能讀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図解】ピケティ入門 たった21枚の図で『21世紀の資本』は読める!)(以上出版社皆為ASA出版)、《圖解地緣政治:主權、資源與戰爭》(十力文化)等等。並以《再會了財務部!與所有官僚為敵的男子告白》(さらば財務省! 官僚すべてを敵にした男の告白)、(講談社)榮獲第17回山本七平獎。邱顯惠邱顯惠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看漫畫學習Excel的32個規則》、《無痛離世:2000人臨終照護醫師,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筋膜系統伸展全書:日本筋膜伸展博士教你解決下肢浮腫、小腹凸出、頸椎僵直、腰酸背痛、慢性疲勞!》、《為什麼父母的愛令人痛苦:完美的親子關係只是幻想》、《你的綠茶必須有點生薑:想讓血管年齡年輕20歲?保健「超級飲品」出現了!》、《發酵: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等書籍。享受從翻譯中汲取新知的樂趣,並期許自己如實呈現作者想法。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章 經濟九成「只要一張圖」就能搞懂! 理解經濟學,不需要困難的理論 在學校所學的「需求供給圖」,為什麼會變成這種形狀? 為了以「少量手段」去「說明眾多事物」 第1章 「商品價格」是如何決定的? ——【個體經濟學】牢牢記住需求供給曲線吧! 「又漲價了,真討厭」,只會這麼想就看不見市場 不管價格是昂貴還是便宜,都有「要買的商品」和「不買的商品」 「不動產」和「農產品」之間的意外共通點 「以唯一為目標!」—追求「品牌差異化」的理由 「唱片行」和「家電量販店」有什麼不同? 如果不暢銷,打算降價出售是很正常的 「無法提高價格的牛丼」和「能夠提高價格的拉麵」 為了解決「待機兒童問題」,該怎麼做?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也是在探討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關係 │專欄│物價是以商品的「貨幣總量」來決定 第2章 立刻搞懂!探討「金錢政策」 ——【總體經濟學】擴展你的觀點! 「總體經濟政策」會使「總需求曲線」往右或往左移動 抓住重點,立刻搞懂必要的經濟政策 失業率的供需曲線──養成自行思考的習慣? 歸根究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哪一種比較好? │專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沒有極限 第3章 充分理解並不難!探討「中央銀行和經濟」的關聯性 ——貨幣政策是一場「利率」和「貨幣量」的蹺蹺板遊戲 「利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 「利率」和「貨幣量」是一體兩面的關係 為了繼續探討,必須了解「實質利率」 為達成「通貨膨脹目標」而進行「量化寬鬆」 「負利率」是什麼意思? 偏離焦點的「負利率」批評 貨幣寬鬆=朝向貨幣貶值的政策 │專欄│「長期利率」會受市場預測影響 第4章 知道這些超有用!探討「政府和經濟」的關聯性 ——財政政策就是政府如何「徵收」、「借用」、「分配」金錢 直接操作總需求的「財政出動」 財政政策的拿捏,既是毒藥也是解藥 政府花錢好,還是民間花錢好? 關於提高消費稅,我的看法 日本的財政「完全不糟糕」 提高消費稅導致景氣惡化的真正理由 為什麼自由貿易是個不錯的政策?透過供需曲線就能搞懂 │專欄│一定有大家都能活躍的領域 結語 透過「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能夠發揮作用的才能稱為知識 「因為不懂,乾脆不去思考」,請擺脫這種想法 主動掌握分析力、預測力,解讀市場

商品規格

書名 / 懶人圖解經濟學: 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
作者 / 高橋洋一
簡介 / 懶人圖解經濟學: 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安倍晉三的內閣智囊團˙知名經濟學家˙教授專業執筆◎沒有理論公式,只用一張「需求供給圖」解釋經濟!易讀好理解!「物價變動」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8799998
ISBN10 / 9578799993
EAN / 9789578799998
誠品26碼 / 2681808173004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10.4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安倍晉三的內閣智囊團˙知名經濟學家˙教授專業執筆
◎沒有理論公式,只用一張「需求供給圖」解釋經濟!易讀好理解!

試閱文字

自序 : 經濟很難。
因為很難,所以更懶得動腦思考、理解。
世界上似乎有很多人抱持著這種想法。
所以,為一般讀者量身打造的經濟入門書接二連三地出版,其中也有不少成為暢銷書。
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就能理解,應該已經不需要新的入門書籍了吧。
但標榜「經濟學入門」的書到現在仍陸續出版,就說明一定有很多讀者看完之後,「總覺得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是很懂……」或是「這是入門書?我一點也不明白!」是以這種滿頭問號的想法收場。
本書日文版的責任編輯恰好是這樣的讀者之一(說不定是「我一點也不明白!」的急先鋒)。所以我收到對方的邀請,表示這次「希望您寫一本書,是完全的門外漢能夠理解『何謂經濟?』的真正入門書。」
「每次看到所謂的『熱賣經濟入門書』,心裡就會想著『就是這次了!』而買看看,但每一本都完全看不懂!」編輯和平時一樣嘰哩呱啦地抱怨。
經濟看起來很複雜,但基本上是非常簡單的世界。
只要知道基礎,就能理解大部分的內容,但為什麼還是很多人無法理解……?
收到邀請之初我覺得很奇怪,不過我將編輯到目前為止出於無奈而收集(?)的幾本書籍,作為「參考文獻」看了一下,在某方面來說已經有所領悟。
雖然是透過圖解或插圖讓書「看起來很容易理解」,但是內容上幾乎如同經濟學的教科書。
雖然強調「入門」,卻又增添初學者即使知道也沒有任何幫助的一些理論。
一言以蔽之,根本不是「為初學者量身打造」。
既然如此,那位責任編輯會中途放棄也是理所當然的。
覺得「好像很容易理解」,試著翻開書本,卻出現許多艱澀的理論,令人覺得很混亂,還沒讀完就想放棄。或許就是這樣吧。
類似責任編輯這樣的人,想必不少。
所以我決定,那些無用的知識全都不會放入本書。
更進一步地說,就是只用一張圖來解說經濟學。

‧經濟學素人、新手都能確實理解經濟。
‧理解之後,不再會被大眾傳媒、學者或政客牽著鼻子走,能以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以上兩點就是本書的目的。

我並非一開始就以刪除法作為目的,而是為了滿足這兩個目的,去思考經濟入門書真正需要的知識是什麼?最後自然抵達的終點就是本書。
隨著閱讀進展,我認為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麼我會說「經濟看起來很複雜,但基礎很簡單」,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咦,真的只要這樣就好了?」—一定有很多人會這樣想吧,但是真的只要這樣就好了。
不僅能搞懂經濟新聞、理解世界經濟脈絡,還能對搞錯情況也相當多的學者和名嘴,提出尖銳的吐槽。
經濟就是我們的生活,誇張一點說,理解經濟和肩負改善市場一端的思考力有所關聯。
不只是專家,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方式,有條理地去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確實掌握接下來要討論的「經濟基礎知識」之後,要如何看待這個市場?預測未來?
如果大家能更加切身感受到經濟這件事,將本書作為正確解讀的「思考練習本」去活用本書,我會深感榮幸。

試閱文字

內文 : ◎理解經濟學,不需要困難的理論

經濟學九成只要一張圖就能搞懂。
如果這樣說,或許會令人覺得很吃驚,但這是千真萬確的一句話。老實說,可能有點誇張,但所謂的「九成」,可以解釋成是「大多數情況」,就不是謊話。
可能許多人曾經抱著「希望搞懂經濟學」的想法,拿起經濟學入門書,結果卻彷彿在看天書,覺得挫折無比吧。
充斥於市面的經濟學書籍,有各種看起來艱澀的理論。
強調「入門」,卻突然出現專門用語,除了英文縮寫的內容之外,還有許多宛如是要逼人陷入絕境的計算公式。
雖然寫著「容易理解」等字眼,讀了卻「完全不懂」︱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說不定只讀了僅僅數頁,就覺得「經濟學果然很難」而自暴自棄,便在中途放棄、闔上書本。
但是,我希望大家放下心來,本書不會出現任何一個困難的經濟學理論。
「只要一張圖」,就能說明經濟學。
其實,要理解一般社會上必須事先知道的經濟學內容,完全不需要困難的理論。
只要知道一張圖就足夠了。
下面這張圖正是「需求供給圖」,大概每個人都曾經看過一次的那張「曲線交叉圖」(圖1)。
一言以蔽之,所謂的「經濟學」,其實只是「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問題」。

說到「理解經濟學」,大概有許多人連要從哪裡著手才好,都完全沒概念吧。
但是,要理解與我們生活相關的經濟學所需要的事物,歸根究柢就只是「物價變動」和「經濟政策」,而這些透過一張「需求供給圖」就能說明。
如果想成為經濟學者,就必須大略理解涉及大範圍的經濟學。
然而,就個人而言,培養對社會上各種現況的「思考力」這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要說經濟學書籍的理論大半內容是「無用的」,是一點也不為過的說法。
不如說,談論經濟學,若需要用到各種理論,就是本質上沒有理解的證據。因為只要搞懂本質,反而能夠簡單地進行說明。
如果工具箱裡放著一個萬能工具,就不需要裝滿各種按照用途區分的工具吧。
在經濟學領域,「需求供給圖」正是那個萬能工具。

對於學問的發展,可以說的確需要有「為了理論而出現的理論」,但即又是另當別論的情況了。
複雜的理論不容易應用。
而且因為很抽象,又設立了非現實的前提,所以經常無法說明現實社會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極為簡單的理論,因為很簡單,所以能夠應用。因此透過簡單的理論,就能說明在現實社會發生的各種事情。
學習很多困難的理論,只是浪費時間。
在我看來,特地花時間去學習無法發揮用途的東西,是「具有好奇心的人」做的事,當然我並不是要否定這種人,但若有更具效率的學習途徑呢?專精深入理解獨一無二的「需求供給圖」就是那個有效率的途徑。
只要事先記住那張曲線交叉圖,就能搞懂在世界上發生的各種經濟的大半情況。

◎在學校所學的「需求供給圖」,為什麼會變成這種形狀?
那麼,就立刻來說明基礎的「需求供給圖」。
那兩條交叉的曲線,到底表示什麼?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會在某一點交叉。根據交叉的位置,價格會有所變動。
確實就是如此。
但是,究竟為什麼需求供給曲線會變成這種形狀?
聽到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吧。
首先就先從這裡開始說明。
幾乎所有商品都有「市場」。

所謂的「市場」,就像是買賣商品的「舞台」一樣。可以想成是消費者(需求者)和供給者抱持著「要以多少錢交易買賣?」的意識,聚集在一起的場所。
那麼,請大家想像一下,假設有一百個消費者,在思考某個商品「要用多少錢購買?」的問題。
有幾個人「要用100元購買」、有幾個人「要用200元購買」,另外有幾個人「要用300元購買」……就像這樣,每個人有各自的期望價格。
將這些價格由高到低排列,就如【圖2】所示。另一方面,這個商品有一百個供給者。
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考「要用多少錢出售?」的問題。
有些人「要用1000元出售」,也有一些人「要用900元出售」,另
外還有幾個人「要用800元出售」……就像這樣,供給者也有各自的期望價格。

將這些價格由低到高排列,就如【圖3】所示。
上述的【圖2】和【圖3】這兩張圖當中,前者是關於消費者的圖,所以表示「需求=Demand」。
另一方面,後者是關於供給者的圖,所以表示「供給=Supply」。
將這兩張圖重疊形成的【圖4】,就是「需求供給圖」。
話說回來,為什麼【圖2】的需求曲線是往右下方,【圖3】的供給曲線是往右上方?(雖然一般稱為「曲線」,但是在本書是以容易理解的直線來表示)
這是因為消費者「想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而供給者「想以更貴的價格出售」。不論是誰,出售時都想以更貴的價格出售,購買時都想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只要試著套用在自己身上,馬上就會出現這種想法吧。
換句話說,【圖4】的Q(數量),就是表示銷售個數。
對買方來說,價格越低「購買個數」就增加越多,對賣方來說,價格越貴「出售個數」就增加越多。

換句話說,相對於需求曲線,所呈現的就是「購買數量的多寡=需求量」,而相對於供給曲線,則是「出售數量的多寡=供給量」。
所以,需求曲線是往右下方,供給曲線是往右上方,「需求供給圖」(圖4)會變成那個「交叉」圖形。
那麼,當消費者「想購買的價格」和供給者「想出售的價格」的圖形重疊,就會出現雙方的對比。
以【 圖4】來說,左邊的淺灰色區域就是能夠成交的情況。而首先成交的,是「想用900元購買的人」和「想用100元出售的人」(在此排除0元的狀況),即最左邊的消費者和供給者的組合。
接著就是「想用800元購買的人」和「想用200元出售的人」、「想用700元購買的人」和「想用300元出售的人」……這些情況,漸漸地彼此的差額會越來越小。

然後,消費者和供給者的期望,終於來到恰好相合的一點。
以【 圖4】來說,就是「想用500元購買的人」和「想用500元出售的人」所在的位置。
在這之後,就是「想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的人」和「想以更貴的價格出售的人」,所以交易無法成交。
所謂的「市場」,就是將商品價格決定在一個數值的場所,因為實際上像「要用900元購買的人」和「要用100元出售的人」、「要用100元購買的人」和「要用200元出售的人」這種不同價格的交易,是不會成交的。
所以,最後結果會落在更多的消費者和供給者能夠同意的價格。
而這個價格就是需求和供給交叉的點。
「商品的價格」就是這樣定下來的。
在此是以一百個消費者和一百個供給者為例來說明,在現實社會中,相同的相同情況可以想成是以幾萬人、幾十萬人的規模出現。

順帶一提,這個商品的價格一旦決定為500元,原本打算「用1000元購買」的消費者,就能以便宜500元的價格購買,而原本打算「用800元購買」的消費者,則能以便宜300元的價格購買。
像這樣消費者有「賺頭」的部分,就稱為「消費者剩餘」。
相反地,原本打算「用100元出售」的供給者,就能以貴400元的價格出售,而原本打算「用300元出售」的供給者,則能以貴200元的價格出售。
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這種供給者有「賺頭」的部分,就稱為「供給者剩餘」(圖5)。

◎「不動產」和「農產品」之間的意外共通點
就像前面曾說明過的那樣,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都會變動。
但是,以實際問題來看,可以說需求曲線移動的情況比較多。
這是因為需求是根據個人的興趣嗜好而來的。
雖然需求與供給頂多就是屬於相對關係,但製造商品時並不會只生產一年左右就停止。
不過,人的興趣嗜好經常改變。
希望大家也試著參照自己的情況,試著比較每個人「喜歡什麼樣的東西?會買多少?」以及「同一個工作會持續多久?」這兩個問題。
比起工作轉職,喜好改變很快的人比較多吧。
也就是說,個別商品的需求曲線,容易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而變動。
另一方面,供給容易受到外部影響,但通常是以數年做為單位變動,如果是短時間(一年內),就沒有那麼容易變動。
舉例來說,如果無法確保原物料,供給量確實會減少。
這樣就會形成開門停業的狀況,所以原物料的供給源頭應該設為複數,儘量避免出現這種情形。
雖然供給曲線難以變動,可是原物料費用高漲,商品的成本提高,為了確保利潤,有時供給者仍會選擇提高價格。
總之,根據每個人的興趣嗜好而來的消費行為相當反覆無常,另一方面,供給者會透過固定步驟進行生產,所以和需求相較之下,可以說是比較穩定的狀態。
若這樣思考,遇到大量物品的情況時,視為需求曲線會移動到供給曲線上方是很恰當的。
但是,供給並非完全沒有變化。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哪一種契機會使企業的生產量產生巨大變化,所以希望不要打破「需求和供給雙方都會變動」這個前提。
此外,根據商品的不同,有時會出現供給量特別難以變動的情況。
舉例來說,像是不動產和農產品。
土地和工業產品等商品不同,無法增加製造。房子雖然可以蓋高一點,增加樓層、戶數,但這也是有限的。
也就是說,不動產是預先決定好供給量的商品。
這樣思考,應該就能想像不動產的價格變動主要是根據「需求的變化」而來的。
「房子坪數明明差不多,但為什麼不同地段,價格就相差這麼大?」

很多人會產生這種不講理的想法吧,不過即使有怨言,情感上應該還是理解的。
熱門城市的市中心,不動產費用會變比較貴是很正常的。
另一方面,若土地有地基鬆軟等問題遭人議論,價格就會暴跌。
但是,即便是不動產,要說供給完全沒有變化,那是騙人的。
舉例來說,如果是「開發灣岸地區,建造大量高樓大廈」這種情況,供給曲線就會往右移動。
那麼,農產品也是供給固定的情況,又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農產品培育需要花時間,舉例來說,如果需求增加,增產、增加上市次數這種事情是很難做到的。
此外,農產品不像工業產品那麼耐放,所以也不可能預先大量製造,備存於倉庫直到需求提高。
所以,農產品的情況,就是在收成出貨的時間點,供給量幾乎是固定的。

如果因為某些理由需求提高,價格就會暴漲。
這種商品的供給曲線會接近垂直(圖14)。
不動產和農產品都很難突然增加供給,所以即使需求只有稍微增加一點,價格也容易受到人為哄抬。
總之,會描繪出哪一種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根據需求和供給哪一方的變動,價格容易產生變動的問題,都會視商品情況而有所不同。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沒有「一定會這樣」的圖形,要準確弄清楚,老實說即使是專家也覺得很困難。
但是,就像目前為止所舉的幾個例子一樣,都有大致的傾向。
希望大家先牢記這些事情。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