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驛境. 鐵道記憶: 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
作者 | 謝明勳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驛境. 鐵道記憶: 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日治末期,高雄市區逐漸擴大,作為新興高雄市的鐵道門戶,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於1941年落成啟用。二十一世紀初, |
作者 | 謝明勳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驛境. 鐵道記憶: 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日治末期,高雄市區逐漸擴大,作為新興高雄市的鐵道門戶,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於1941年落成啟用。二十一世紀初, |
內容簡介 日治末期,高雄市區逐漸擴大,作為新興高雄市的鐵道門戶,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於1941年落成啟用。 二十一世紀初,高雄捷運工程及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全面啟動,帝冠式車站主體幸運地保留下來,以十七天的時間大挪移,搬遷至臨時位置,作為高雄願景館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展示館。 2002年至2018年,第四代臨時車站擔負起鐵路地下化工程進行與大高雄縣市合併後的交通重任。2021年9月,移位十九年的歷史建築高雄火車站,回歸新高雄車站中軸線定位。高雄鐵路地下化全部工程於2025年完成,本書收錄長達二十年的影像紀錄,見證二十一世紀以來高雄城市風貌的大躍進,尤其是從左營到鳳山,沿線十五公里鐵路切換下地後,都市縫合地景的蛻變,成為大高雄煥然一新的都會風貌。 本書特色: 1.集高雄鐵路地下化20年影像史,一方面記錄地下化工程發展,一方面保存了消失的鐵道地景紀錄,具有鐵道文化資產面向的影像書。 2.忠實紀錄下都市演變的過程,將高雄老車站遷移保存及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的過程影像,透過書冊影像說故事的方式,收藏鐵道與市民依存的生活記憶。
作者介紹 謝明勳謝明勳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交通部鐵道局簡任正工程司。高雄市政府古物審議會委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典藏委員。
產品目錄 館長序|由鐵軌到綠帶:縫合城市、保留記憶 李旭騏 作者序|見證都市地景的改變 chapter1 高雄帝冠式車站遷移保存 The preservation and moving of the imperial crown-style Kaohsiung Station building chapter2 左營舊城 Zuoying (Jiucheng) Station chapter3 內惟、美術館 Neiwei Station - Museum of Fine Arts Station chapter4 鼓山車站 Gushan Station chapter5 愛河鐵橋 Love River Bridge chapter6 三塊厝 Sankuaicuo Station chapter7 高雄車站 Kaohsiung Main Station chapter8 機檢段、鐵路新村 Railway Workshop.Railway New Village chapter9 民族、科工館 Minzu Sta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tation chapter10 正義、鳳山 Zhengyi Station - Fongshan Station 高雄車站地下化重要大事記
書名 / | 新驛境. 鐵道記憶: 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 |
---|---|
作者 / | 謝明勳 |
簡介 / | 新驛境. 鐵道記憶: 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日治末期,高雄市區逐漸擴大,作為新興高雄市的鐵道門戶,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於1941年落成啟用。二十一世紀初,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171127 |
ISBN10 / | 6267171124 |
EAN / | 9786267171127 |
誠品26碼 / | 2682302300002 |
頁數 / | 20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26X1.8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由鐵軌到綠帶:縫合城市、保留記憶
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李旭騏
120年前鐵路建設帶動港口發展,奠定年輕城市的發展雛型。隨著城市擴大,貫穿都市的鐵路線限縮了發展幅度,更帶來嚴重的市區交通壅塞問題。1989年臺北市第一階段鐵路地下化完工,有效疏解市區車潮,遂使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成為市民引頸期盼的公共建設。2006年1月,行政院正式核定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全長共約15.37公里,並將原有之左營、高雄及鳳山等車站全部納入地下化工程計畫。
面對地下化工程完工後,騰空的鐵路路廊該如何運用?早期有用作開發及鋪設高架橋的種種案例,高雄鐵路地下化後的廊道面積約有6個中央公園,該如何利用,頗受矚目。在市府積極爭取下,提出了綠廊道計畫,將全線規劃為綠化園道,提供民眾有休憩、展演、廣場、綠地的空間,讓土地從喧囂的交通用地中釋放,變身成貫穿市中心,長達15公里少見的城市綠色園道,不僅提供城市最需要的大片綠地,更給予周遭居民廣大的休憩空間。從高空俯瞰,愛河經過市區,加上有綠園道相互輝映,也使得高雄邁向更綠化、宜居的城市發展藍圖。最終,2016年交通部允諾臺鐵綠園道土地無償提供予市府,城市綠園道的計畫終能落實。
2018年10月14日,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第一階段完工。高雄市府著手處理鐵路地下化後騰出的路廊,並進行城市縫合。首先取消沿線7處平交道及16處公路立體交叉設施,並陸續拆除及填平橫跨市區的大順陸橋、中華地下道等,直至2021年2月最後一座穿越鐵路線的中博高架橋拆除後,象徵高雄市區內已無跨越鐵路的立體交叉路廊。地下化工程解決了因平交道所衍生的交通壅塞,亦使交通路網更趨完備,如新庄子路的貫通,不再因鐵路線而阻隔,串聯鐵道兩側生活圈,縫合高雄南北地貌及景觀,達到區域平衡發展。
隨著地下化工程的完工及綠園道的設置,有效消除鐵路沿線兩側地區發展阻礙,帶動沿線周邊土地整合利用,營造交通、生態與綠建築環境等諸多效益,然而,城市紋理及景緻也將隨著鐵路地下化後有了翻轉。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紀錄鐵路地下化前後城市容貌改變,與謝明勳老師合作共同出版影像集,為百年城市發展留下鐵路地景的記憶。
自序 : 見證都市地景的改變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通車後,同時新增七座捷運化車站,我每天上下班搭車,也從過去的高雄車站,就近改在民族車站。
從地底最深處的民族車站上來,出口階梯外就是以前的臨港線及屏東線鐵路,右手邊的道路,曾是第二階段的屏東線鐵路。往民族陸橋方向走去,機車便橋拆除了,變成寬敞的民族一路。民族陸橋下,曾經舖有四股軌道,從橋孔穿越,西邊原本是高雄檢車段和洗車場,前方的鐵道二街,本來是火車走的地方。
每天走在綠園道上,眼前的全新景觀,也漸漸習以為常,當我再從硬碟中看到火車三年前還在同一個地方跑的照片,竟然覺得陌生,「啊!以前是這個樣子呀!」,再仔細比對周圍明顯的地標,才能清楚定位現在的位置。
高雄帝冠式車站於2021年遷回都市中軸線,再度坐落在中山路的地景端點,陳其邁市長在老站遷移定位典禮致詞:「偉大的城市珍惜過去一起奮鬥打拚的建築跟歷史,代表這個城市是真心對待每一個組成的市民,因此,車站的保留,不僅是保留建築,亦是保留記憶,更重要的是,保留高雄人共同的感情。」
都市是有生命的,每天都在變化,習以為常的市街風景,其實隨時都在新陳代謝,構成市民歷史記憶的連續性。
近二十年來,隨著數位相機的普及,甚至口袋裡的行動電話也可以隨手拍出好的影像,紙本照片已經不再作為記錄日常生活的媒體,取而代之的是存在手機、電腦硬碟、甚至網站、雲端的電子圖檔。看似紀錄方便、數量龐大,分享容易,卻也一段時間就可能消失無蹤。
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五十年以上的公有建造物及附屬設施,就得要評估文化資產價值,不可隨意拆除消滅。可是每天連續變化的都市地景,可能不到十年,就已經認不出來,甚至永遠消失了。
為了忠實紀錄下都市演變的過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特別提案,將高雄老車站遷移保存及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的過程影像,編輯成冊,希望建立核心地景的「當代典藏」。
為了凸顯數位時代的影像紀錄特質,書中所有圖片,全部由數位相機或是附有鏡頭的手機所拍攝,時間介於2002年至2022年,正好也是高雄老站建築初次遷移,又歸回定位坐落,以及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核定動工到切換通車的時間帶。
這二十年來,拍攝的相關影像數量非常多,選擇的標準,以忠實記錄「消失的地景」為原則。例如帝冠式車站移過去,又遷回來的歷程;或是火車行駛在高雄市區地面的風景;高雄機務段、檢車段、鐵路新村拆除前的規模;陸橋、地下道原本的樣子等等。
第一輪挑出兩千多張數位影像,可是受限於篇幅,只能先將鐵路地下化施工過程,以及記錄鐵道營運變遷的照片剔除。如此斷捨離後,第二輪仍然有六百多張,對作者來說,要講的故事太多,實在難以取捨,只好借助王御風、張曉旻、鍾宛君、莊建華等學者委員,從歷史專業及市民觀點,逐一檢視討論,最後決定這二百多張圖片。
至於鐵路地下化施工過程,已消失的地面車站、設施和作業,還有高雄港站、前鎮、草衙、中島等臨港線鐵路地面風景,隨著亞洲新灣區及輕軌的成形,沿線地景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希望有機會以續集來呈現。
書中所有的數位影像,印刷出版的同時,也捐贈給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希望藉此拋磚引玉,鼓勵大家,隨手記錄我們的都市變遷,留下共同的城市記憶。
內文 : Chapter01
高雄帝冠式車站遷移保存
The preservation and moving of the imperial crown-style Kaohsiung Station building
1940年3月,建於高雄市大港四六三番地(今三民區建國二路與中山一路口)的高雄新驛竣工,1941年6月啟用,成為進出大高雄的新門戶。
高雄新驛設計時,正值日本軍國主義高漲,在中國、朝鮮、及南洋各地積極擴張勢力之際,作為南進基地門戶的高雄新驛,遂於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上,加上散發濃厚東亞民族意象的帝冠式屋頂。
1990年代初期,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南北高速鐵路、及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展開實質的評估規劃。其中,高雄車站將是高鐵、臺鐵、捷運「三鐵共構」的主要核心,而且三條路線均採地下隧道的形式進入高雄車站。
由於高雄捷運紅線R11站,亦即三鐵共構高雄車站,為BOT 合約之政府應辦事項。為了達成2004年6月R11臨時站交付鋪軌的時程,交通部地鐵處於2000年8月,研提「高雄車站配合捷運紅線R11站預訂時程調整施工方案」,優先進行臺鐵臨時車站新建、帝冠式車站保留及遷移、中博臨時高架橋、捷運紅線隧道及R11臨時站等工程。
其中帝冠式車站遷移之規模、重量、及工程經費等,均為臺灣國內之最。
帝冠式車站遷移工程,採工期最短、費用最低、風險最小之總掘工法。並局部保留最精華的中央帝冠建築,包含車寄、玄關、由四根獨立柱支撐的挑高大廳、售票房、賣店等部分。保留面積合計約570 平方公尺,最大寬約25 公尺,縱深約26 公尺,重量2,500 噸。
這項工程,由1940年當時承建高雄新驛的包商「清水組」在臺子公司吉普營造承攬,頗有技術傳承一甲子的使命感。2002年3月27日午夜老車站最後的尾班車開出後,隨即熄燈打烊,翌日喬遷臨時車站營業。4月起進行老車站屋瓦拆除保存、地坪開挖、牆體切割保存、移動路徑開挖、耐壓版施作、軌道鋪設、移動裝置安裝等工作。
由於舊站建築只作局部保留,因此在遷移之前,先將西翼原候車室立面,切割為4個單元保存牆;東翼原鐵路餐廳立面,切割為5個單元保存牆。切割後的9塊保存牆面,以鋼架固定,包裝妥當後,吊移至帝冠式車站保存區東側暫存。
不在保留範圍之內的貴賓室馬賽克花磚地坪,也小心翼翼地切割下來,和原始的兩扇木門,暫存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未來老站遷回,作為新車站的出入口時,將重新鋪裝在大廳地坪,成為連結歷史記憶的見證。車站後方的月臺雨棚舊軌,則局部拆解後,移至二號運河旁的新興公園,及紅毛港文化園區,重新組立以為紀念。
帝冠式車站的移動過程,先於移動路徑施作厚度25 ~ 40公分的承壓版,再鋪設斜向45度的平行鋼軌。在站體下方安裝千斤頂及圓形鋼棒,作為傳遞壓力及往前滾動之用,就好像為站體穿上溜冰鞋一樣。
推力來源為水平油壓千斤頂,由一部電腦同步控制及監測出力狀態,大約6分鐘移動40公分,再將推進千斤頂及鋼棒組裝替換,拆卸走過的鋼軌,並移到前方鋪設,如此重複反覆操作,直到8月29日走完82.6公尺就定位。
帝冠式車站建築2003年8月起,以「高雄願景館」之名開放參觀,2013年11月,再改作「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2018年10月14日高雄市區鐵路下地營運後,陸續拆除原有地面設施,帝冠式車站也準備遷回都市中軸線。
與第一次遷移不同的是,由於地下已有捷運車站、地下停車場等結構物,二次遷移路徑有高有低,還要配合永久位置的高程,不能再採一路平推的「總掘工法」,而必須先將帝冠式車站頂升3.94公尺。接著在老站結構物基礎下方,及移動路徑上,打出一片承壓版,鋪設鋼軌、鋼棒及架設移動裝置,然後北移4.8公尺,鋼軌及移動裝置轉向後,再往西側移57.86公尺,接著分段卸降2.19公尺,完成永久定位,技術上比第一次遷移更為複雜。
2月開始,帝冠式車站建築以每小時8.3公分的速度,展開兩階段頂升作業。3月中博高架橋拆除後,7月26日開始往北移動4.8公尺,8月22日開始往西移動57.86公尺,是日由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等主持啟動儀式,並由十九年前第一次遷移表演的左營高中舞蹈班學生,再次拉著紅色彩帶,重現當年歷史場景。
帝冠式車站建築從東往西持續移動,9月中旬,在中山一路上,已經可以看到漸漸冒出來,久違的老車站形體。接下來,老車站建築繼續往都市中軸線逼近。許多高雄的老市民,沿著中山一路北行,看到龐大的老車站,睽違十九年,再度出現在眼前,不禁感動掉淚,並且對高雄市對老車站保存的用心,感到非常驕傲。
9月26日蔡英文總統親臨主持「復位遷移工程挪移座落儀式」。前幾天晚間,先在站體上打上雷射光雕,展示高雄車站的歷史。
陳其邁市長對於老站回歸定錨,表示「偉大的城市珍惜過去一起奮鬥打拼的建築跟歷史,代表這個城市是真心對待每一個組成的市民,因此,車站的保留,不僅是保留建築,亦是保留記憶,更重要的是,保留高雄人共同的感情」,「未來也會有很多人將從高雄車站開始實踐屬於自己的高雄夢,為這塊土地帶來更多的夢想,把高雄從他鄉變故鄉,相信高雄車站的保留、遷移興建,意味著高雄精神從來不是速成,而是淬鍊、專一及打拚,所有高雄市民也會帶著這樣的精神,迎向未來」。
2025年之後,當旅客從中山路建國路口,步上站前廣場,經過紅色鯉魚雕像,這裡曾是有許多鯉魚的打狗川支流「大港庄」。接著走進舊站大廳,穿越1940年帝冠式車站的歷史氛圍,然後從站體北面步出,走下寬廣的大階梯,眼前是國內跨距最大的下沉式廣場,也就是新車站的地下一樓大廳,藉由這樣穿越時空廊道的過程,再次連結市民的歷史記憶與情感,創造新的城市認同與光榮感。
最佳賣點 : 集高雄鐵路地下化20年影像史,具有鐵道文化資產面向的影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