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
作者 | 林思偕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落在病歷那端的筆尖,紀錄的不僅是病症與數據;而是醫病間相互療癒,彼此救贖的書寫見證。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但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 |
作者 | 林思偕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落在病歷那端的筆尖,紀錄的不僅是病症與數據;而是醫病間相互療癒,彼此救贖的書寫見證。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但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 |
內容簡介 落在病歷那端的筆尖,紀錄的不僅是病症與數據;而是醫病間相互療癒,彼此救贖的書寫見證。 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但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無價的人生課程…… 從「拙」樣百出的菜鳥醫師到經驗豐富的資深主治,漫漫行醫生涯裡,積累的不只是日趨嫻熟的經驗與知識,更豐厚了診間案牘上一份份的病歷。 秉著「醫生是助人志業,行醫是一種浪漫追求」的初心,林醫師在一頁頁病歷上的振筆疾書,不輕忽「病」,更關注「人」,以詼諧、感性的文字交疊,終構築成一幅幅情感細膩的診間映畫:是荒謬劇,是溫馨情,更是行醫三十多年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 當醫學的「理」遇上文學的「情」 語言仍是臨床醫療的基石;如果沒好好聽病人說,就不是真正的醫師;要知道更多病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病的能力和溝通技巧是無法分割的,兩種能力也絕不互斥。而且醫師要讓病人覺得他真的對病人說的感興趣,病人或許就會說出醫師原先沒想到的線索。-------哈佛醫學院血液疾病、癌症科與免疫學教授 古柏曼醫師(Dr. Jerome Groopman) 在強調科學與效率的現代醫療裡,臨床診療愈來愈依賴檢驗數據和科技產生的影像,醫療照護人員在此醫療環境與模式中,成為治病與照護的工具;這個走向也迫使醫療人員眼中病人逐漸被簡化為只剩下疾病,而不再是一個活生生、有情感與社會關係的存在。 但透過林醫師的筆觸,我們卻看到了醫師們面對病人的耐心傾聽與細細叮囑。林醫師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讓醫病之間逐漸相互理解,不但診療了病痛,也同時醫治了人心,這也正是醫界逐年倡導與推廣的敘事醫學所表彰:給予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了自己。 本書除了收錄林醫師行醫生涯中種種令人揪心、難忘的醫病故事,還包含了來自其他診間醫師心聲,更有資深醫師給予新進菜鳥醫師們的鼓勵與忠告,包含了醫師前輩對於後輩滿滿的關懷與提攜,值得一讀再讀。 本書特色: 1.從真實生命中提煉出的醫病故事,讓我們看見人生的無奈、挫折,打從心底揪出每位讀者滿滿的關愛與共鳴。 2.敘事醫學執行典範的優良實證紀錄,值得想成為醫師或已是醫師的你細細品味。
作者介紹 林思偕林思偕診間內,他是一位小兒科醫師;診間外,他是一位穿著白袍的詩人。看透人間無常,更懂得醫病之間當溫柔以待。行醫路上笑中帶淚,努力不懈只為抓住那雲系中的一煦曙光。◎現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學術組教授《長庚醫訊》發行人、總編輯◎經歷台大醫學系畢,曾任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總醫師,並曾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醫療中心(UCLA Medical Center)擔任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員。1994年起於長庚醫院服務至今,目前也是長庚醫院學術組教授。
產品目錄 自序/ 寫病歷,也紀錄故事 ◎菜鳥醫師 讀病人的心 手槍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 看到「東西」 折翼的鴿子 人生苦短 ◎舊版醫師 舊版醫師 病歷 病歷背後的人 電子病歷 突襲 查房 醫病相互撫慰 老人 加掛 乖孫也要當醫師 換證 ◎真的,我也不確定 腸病毒? 不確定 病毒感染 PALS訓練 同一陣線 咖啡 血管瘤 精神疾病無法剝奪的 不能任她去病 ◎病歷會忘卻,但故事不會 最難忘的病人 欲哭無淚 感同身受 不悔的愛 返校日 醫師的名片 斷指 神明勉予同意 探病 ◎臨終的樣貌 訃聞 廢棄的月台 死亡證明 令人揪心的病人 育幼者 神醫 醫學與文學 因有你而美好 ◎不讓你孤獨倒下 使它恢復原狀 不是看這科 老李與老張 獨特的存在 Gap 寫給一位癌症朋友的信 謝謝有你(一位癌症病友的自述) ◎再選一次,還是要當醫師 醫師仍然是一個高尚的志業 工作到不要命 應許之地 院長信箱 被告的可能 副教授 違點法 ◎診間醫「聲」 麻木(一位精神科醫師自述) 小玲(一位感染科女醫師自述) 最珍貴的禮物(一位腫瘤科醫師的反思) DNR(一位內科住院醫師自述) 告別式(一位小兒腫瘤科醫師自述) ◎醫師!你準備好了嗎? 給年輕醫師的信 給醫學新鮮人 神聖時分 萬花筒 教學
書名 / | 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 |
---|---|
作者 / | 林思偕 |
簡介 / | 病歷的彼端, 未盡的故事:落在病歷那端的筆尖,紀錄的不僅是病症與數據;而是醫病間相互療癒,彼此救贖的書寫見證。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但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200562 |
ISBN10 / | 6263200561 |
EAN / | 9786263200562 |
誠品26碼 / | 2682127848000 |
頁數 / | 25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3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寫病歷,也紀錄故事
兒童醫院L棟一樓,電梯對面的佈告欄,總會定期在上頭公布優秀論文榜,領域排名前25%,影響係數5點以上。優異的學者相片及其著作整齊並排著,亮澄澄的,發出懾人的威嚴。
真是後生可畏啊!我衷心恭賀他們。
事實上,佈告欄上已經很久沒有我的名字了,這輩子,我花在論文追逐上的時間已經太多,寫不出論文的恐慌感,縈繞了我大半生。我想為我的人生尋求「第二意見」。
我開始寫些短文,像運動一樣持之以恆。我逼著自己要定期寫一點文字:有關病人病歷後面的故事。
每次的醫病相遇,都可能是拉動寫作的線頭,病人帶給我的真實感跟細節感太豐富了,我拚命偷時間與它歡快相聚,像料理一道菜,企圖把回憶的美味鎖在筆尖、落在紙上,當我為描寫它擠出一些字句時,永恆的歲月便又過了一天。
小心探測,初逢乍見的不安,隨之而來的釋然,像滾滾前行的溪水,有些時候給我堅定,另一些時刻令我懷疑,不知身將漂向何處。
某些孩子,因我的診療少受一點苦;某些家長,因我的安慰而多一點笑容;某些傷口,因為我的撫觸,而不那麼痛;曾經某些話被當真,曾經某些朋友相信你,作了一些正確的決定……
去年二月,我出版了《我願與你同行》。這本多年書寫結晶。有點虛張聲勢,有時言不由衷,感覺比真實的我好太多……
沒有找人寫推薦序,沒有辦簽書會,沒有驚動朋友,因為疫情而促銷活動等於零。它只是默默的被放在書架上,很快就撞上書市慘淡無夢的沉重面。
其間很多人問我賣了幾本。我不知道。「記錄」才是重要的。至少我新印的名片,上面多了作家的頭銜。
魯迅寫的《狂人日記》,在故事的前一小段,是用正經八百的文言文寫的:
話說有這麼一個人,他去看朋友。朋友告訴他說:「我有個弟弟,幾年前失心瘋了。他瘋的時候就瞎胡鬧寫了一些日記。這些日記斷斷續續,內容十分離奇,我都留在這兒,你有興趣就拿去看一看吧。」
這個弟弟後來怎樣呢?朋友說,現在已經好過來了,在公家機關當後補官員呢!然而,寫完這本書,我好像沒有好過來,反而變本加厲……寫作成為我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甜蜜分神。
「寫論文」讓別人看到我,「寫散文」讓我看到我自己。
反正這只是一個醫師走到人生某刻心血來潮的衝撞,我是一個闖入者,宛如天外飛進來的一縷輕煙,隨時會散去也不奇怪。
寫作使我謙卑,也使我得到許多相同頻率的讀者,在文字裡「歡言得所憩」。因著他們的回饋,我學習做一個善良的人。我相信:醫生是助人的志業,行醫是一種浪漫的追求。
幾天前,出版社告知:「該寫下本書了。」
各位舊雨新知,謝謝您們願意與我同行,請繼續支持這本書,推廣它,讓更多人知道。
不敢再設定新目標了,就繼續工作並書寫到最後一刻吧,並努力像自己寫的一樣厲害。
內文 : 越老越相信,了解一個病人,必須從病歷之外的角度,「面對面」熟悉他的職業、家人、嗜好;越老越喜歡,像「老朋友」一樣,告訴病人我自己的見解和興趣,update一下彼此的生活。
總是習慣聆聽病人在病歷之外的那些故事,掌握最真實的「病人敘事」。
以簡馭繁,三言兩語交代病況的電子病歷,令我覺得堅硬難以穿透,電腦就像我和病人之間的「第三者」。
我更喜歡那些堆滿檔案櫃,散發溫度的手寫病歷,我是個舊版醫生……
舊版醫師
查房時,我問住院醫師一個病人的實驗室數據,他拿出他的iPad,簽入,開始滑……
在他還沒查到之前,他驚訝地發現,我居然能不用查什麼,就說出四個病人三天前的血清鉀離子濃度……
對一九九○年後出生的這一代,「何處可以找到資料」比「資料是什麼」還重要。
他們認為,數秒內可以查到的事,為什麼要「知道」?我再也回不去那個可以電人而後快的尊師重道年代。
我發現自己是一隻恐龍,只是還沒完全絕跡而已。
過年前幾天,管理處給我一個Email,告訴我,我是全科唯一仍在用His2.0(舊版電腦)的主治醫師。
(我是個念舊的人。)
我曾經歷一段不算短的手寫病歷年代。自從有了電子病歷,電腦成為我和病人之間的「第三者」。
(我很氣它破壞我跟病人之間的好事。)
我越老越相信,了解一個病人,必須從病歷之外的角度,「面對面」熟悉他的職業、家人、嗜好……
我越來越喜歡,像「老朋友」一樣,告訴病人我自己的見解和興趣,聊聊彼此的生活,這樣,我就會得到的更多……
看到「報表」上敬陪末座的,我的「劣跡」。要是我年輕幾歲,一定打電話去抗議的。
這些年「電腦」所企圖阻擋我不成、我和病人間建立「深刻連結」所產生的喜悅,終究化解了我的衝動。
某天門診,一位建築設計師鉅細靡遺告訴我他一天的「生活日常」,我聽得入神。
他離去後,我對護理師說:「他說那麼多,應該要向我收錢的。」
她一面理解表示同意,一面微笑對我說:「林醫師你要看快一點,後面還很多人呢!」
病歷
「大腸桿菌泌尿道感染合併敗血症」,我的手機簡訊顯示。這就是這男孩在醫院的唯一辨識記號。堅硬而難以穿透,他已經不能多嘴。
醫學訊息要求以簡馭繁。三言兩語就把病人交代清楚,當然最好。「電子病歷」井然有序,或許可以勝任吧。
可是一旦戰線拉長,醫病的交鋒超過數週、甚至數月,電子病歷提供的訊息就不知所云了。它總結疾病還可以,但不足以捕捉病人的全貌。
病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醫師?
我們的醫療照顧把病人變成什麼模樣?他的生活品質有提升嗎?疼痛減除否?
我們需要觀察在病房之外行動的病人,並且聽到他們講的話。我們需要一些「病人敘事」。
可惜電子病歷上看不到故事。它的功能是把每個疾病都編個代碼(Code),以便向健保局申報費用……
一個許久前看過診的小朋友長大要當兵了,回來找我要病歷。我從大學校本部倉庫借到,應該是所剩無幾的手寫病歷了,在我還是住院醫師的那個年代。
我一頁頁小心翻動,這斑駁而滄桑的回憶,深怕它破碎。
他的童年風雨飄搖,還住過幾次加護病房。我看到好友二十幾年前當實習醫師時在急診的筆跡,那麼果斷,那麼殷切,像現在一樣。
我也看到當時醫學系四年級生寫的progress note,端正而拘謹,現在是某科的當紅炸子雞;我更看到寫過這本病歷的醫師與護士,有的退休,有的逝世,有的則成了另一部病歷上的主角,正在生死線上掙扎。
最後我看到我自己的文字,上頭記錄著現在早已遺忘,但曾確確實實參與病人生命的那一小段旅程。
多寫幾個字,總是好的。
昨天門診來了一位我在二○○一年診斷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病患,那時她才六歲。
她的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免疫球蛋白。李醫師和我已經追蹤治療她近二十個年頭。方法就是按月注射IVIG。(註)
正處荳蔻年華的她,從事醫療器材相關行業。生活與常人無異,只是還得每個月向醫院報到。
記得診斷之初,我向她爸爸說,別灰心,基因醫學的研究終會找出根治的方法,有一天她將不必再依賴藥物。
但仍不免擔心,這孩子有未來嗎?她能活到我退休那一天嗎?
二十年過去了。這病根治的希望依然像「隧道盡頭的微光」,治療的方式還是和二十年前一樣。但孩子勇敢茁壯,李醫師和我的頭已灰白。
我們照顧她,曾經混亂、曾經遲疑、曾經恐慌,且情況勢必仍會持續。
她的故事並非全然關乎科學,我們更從她身上學到了無價的人生課程。
那是面對人生無法改變的逆境時,人的決心和勇氣。
拉下病歷捲軸(現在已經不能用翻的),仔細審思。病人教我們,面對自己人生劇變時,保持樂觀,欣然接受挑戰。
註:IVIG,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病歷背後的人
病人明天要做「心導管」,我必須確定病人所有「過去病史」都已經「問好問滿」。
我先看了一下病歷,一個四十五中年男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加上痛風……
「他不得心臟病才怪……」我在心裡嘀咕。
他是再「典型」不過的病人,即使對我這個實習醫師來說。他的病歷還真的有點厚。他曾經走到末期腎病,接受透析四年,後來幸運接受「腎臟移植」……
裡面有許多我看不懂的「術式」和「移植藥物」。總之,他最近心臟功能有點下降。
雖然心裡有個底,我還是得進去病房問一問。
我(自認)很親切的自我介紹並打招呼,可是病人看起來十分遙遠而焦慮。病史詢問時,他顯得不耐煩,甚至有一點惱怒。
我問他:「了不了解明天要做的手術?」他竟然大聲咆哮。
「你最好別傷到我的腎臟!」
我向他詳細解釋手術的流程,包括會用到一些含碘的顯影劑,他又再次打斷我。
「如果會傷我的腎臟,不如就把我殺了。」
病人如此絕決的宣示,使我懷疑,他是不是患了「憂鬱症」,正不知如何回話時,他又說:「你大概不知道我做血液透析那四年,日子是怎麼過的。我被迫換工作,家人朋友遺棄我,直到我接受腎臟移植,生活才回歸正途……」
我還是很盡職的說明手術可能的「風險」。
他搖搖頭,挑釁的說:「我不能接受任何風險。我寧可死,也不能再讓我的腎臟壞掉……」至此,我已經完全確定我無法完成他的「術前表格」了。
這是我接過第一個病人如此清楚表達:腎臟疾病對他造成的,深刻的身體創傷和心理波折。他的哀傷跟憂慮「信而有徵」。那些待填的「表格」聽起來如此敷衍,顯然無法化解他對「風險」的疑慮。
我有深深的罪惡感,覺得自己不該以「病歷」取人,只給他一些輕率而制式的回應。不要因為病人住了院、穿著「病袍」,就把他看成是某種「病」。別忘了,他也是一個「人」。而「人」,有時遠比你看病歷所能想像的,複雜而難解。
電子病歷
一位阿公帶著孫子來看病。他們是「常客」,孫子有氣喘,規律回來拿藥。我跟阿公也熟了起來。
看完孫子,阿公問我,可不可以幫他掛號,他說他最近不太舒服,也想給我看看。
他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本來在內分泌科定期追蹤。最近因太常爽約,掛不回原來的主治醫師。
我說好。阿公遞給我健保卡,我在電腦上操作。我心想,頂多按照原來的藥開給他。
電子病歷有一種好處,看不出病歷有多厚。
阿公上次抽血報告,HbA1C(上個月的平均血糖值)8.2,超標。他的血壓,170/110,也偏高。
「阿公,你的血糖和血壓都不及格。是不是沒吃藥?這樣不行喔。」
阿公說:「對不起,醫師,我是一個很壞的病人。最近我老伴走了,走得太突然了。」
我把目光從電腦螢幕移到他的臉。驚鴻一瞥,這才看到,一張憔悴的臉。歷盡滄桑的臉。目光泛淚的臉。
「平常都是她測我的血糖、量我的血壓,把我該吃什麼藥,整齊排列在藥盒子裡。」
「她生病的時候,換我很用心照顧她。不知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她……」
「孩子們都長大離開了。我們有筆積蓄,正要購置新房,安度餘年,沒想到她……生病不到五個月就走了。」
「梳妝台上堆了一山的藥,我老是忘記吃。我哪有心情吃?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我看到一個極度疲憊、眼神呆滯的男人,雙手交疊放在膝上,坐在懸崖邊緣。
我感到驚慌失措,久久不能自已。
沉默半晌,我對他說:「阿公你不要自責,有些病,發現時就很嚴重。你一定要節哀。我猜,夫人在天上一定希望你好好照顧自己,乖乖吃藥。」
阿公哽咽的說:「我太太是很仔細的人。我該吃的藥有四組:起床吃的、飯後一小時吃的、空腹吃的、需要的時候吃的,她清清楚楚。」
「我建議您按照太太的方法,整理那堆藥,你就不會忘記吃了。」我說。
阿公點點頭說:「她在的時候,看到我乖乖的把藥吞下,才放心走開。」
吃藥的時候,感覺太太就在身邊。也算是紀念她的一種方式吧?
電子病歷有一種壞處,使你只看「數字」治療病人。
螢幕上看不出,坐在你前面這個病人,他的氣色如何,他過得好不好,他到底怎麼了。
一切都得要你關掉電腦,轉過頭來,看著他的眼睛,好好的聽,好好的問。
突襲
很久沒有孩子拿我的書來「突襲」我了。上星期六又來一次。
作為一個提倡「敘事醫學」的老師,我承認看診時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
我是指再挖掘「深入」一點;了解孩子做什麼、爸媽是怎樣的人?疾病帶給孩子的困擾?什麼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
齊一公式的症狀列表容易陷入疲憊。只有問點別的,可以打破看診的沉悶和枯燥。
孩子進門那一剎那,我會給他一聲大大的招呼,去掉姓,直呼其名,試圖尋找共同點,問他住哪兒、學些什麼,給他一個真心的問候。
有時候病人說的一句話,像不知哪裡傳來的一陣花香,引發我繽紛的幻想,使我覺得,這輩子當醫師值了。
所以病童回診時,我會多問一句:「最近有沒有去哪裡玩?」
「回外婆家。」
「在附近公園走走。」
「去小人國六福村玩。」
「去澎湖。」
「去花蓮。」……
我順著線索一路問下去,像當場打開孩子送我的禮盒,裡頭有無限的驚喜。
直到有一位病童說:「哪兒也沒去,在家吃你的藥。而且一點也沒效。」
(是不是該拖出去……)
一位約五歲男童不時探頭進診間問我:「醫師,你欸賽看卡緊欸否?」(台語,意思是你可以看快一點嗎?)
終於輪到他。我問孩子:「我講台灣話,你聽有否?(我講台灣話,你聽得懂嗎?)」
他不作聲。
「恁叨有幾欸人?」(你家幾個人?)
他不作聲。
「你呷飽未?」我再問。
他回:「你呷飽太閒啦。」
媽媽連忙喝止。
他是阿嬤帶大的,啥米攏嘛會曉貢……
病人媽媽說孩子的爸學做紅豆餅(純興趣),看病送來一盒五個:抹茶、紅豆、起司、玉米、芋泥;要我試吃看看。
個個晶瑩飽滿,皮薄餡多。我拿回家,用烤箱烤五分鐘,端上桌,孩子們一掃而光。絕對到達開店水準。
老三說:「下次可不可以叫他多做一點紅豆的……」
醫師不只是開藥者、旁觀者,還會交到朋友、成為一樁美事的參與者……
醫病間詼諧的對話,讓人得到片刻喘息。雖然隱藏在所有笑容下的,是不折不扣的嚴酷人生。
診間永遠充滿不請自來的意外……
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世界,必須跳脫傳統醫病框架,和孩子一起探索,用微笑找回行醫的感動。
於是我寫了《我願與你同行》。
最佳賣點 : 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但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無價的人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