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 | 誠品線上

Mothers and Sons

作者 Toibin, Colm (Colm Tóibín)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母與子:九則短篇故事,敘述了人生裡每一個不同的重要時刻。這是由九篇故事所組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故事都有一共同點:在面臨人生中不同重要時刻時,人們如何面對自身的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九則短篇故事,敘述了人生裡每一個不同的重要時刻。 這是由九篇故事所組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故事都有一共同點:在面臨人生中不同重要時刻時,人們如何面對自身的母子關係。 柯姆‧托賓藉著筆下的每個事件,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情感面向,包括母親對兒子的期望、兒子對母親的依靠;以及身為人母、人子的角色,錯綜複雜卻又彼此依賴的情感。雖然這些故事都是取材自愛爾蘭,但卻不會讓人覺得有文化上的差異。畢竟,親子關係是與生俱有的,也不受國家種族限制的。 故事中多數的母親主角,年紀往往已經老邁,在描寫獨居老年人生活時,其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作者的敘述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像是在故事《我兒是神父》裡,年老的媽媽為了與擔任神父忙於傳教的兒子有更多聯繫的機會,特地到圖書館跟年輕的女孩們學習使用電腦、收發電子郵件。這讓我想到最近一則電視廣告:一位年長的媽媽跟面對螢幕敲打鍵盤的女兒說:「如果我也會電腦,就可以跟你聊聊天了。」 本書作者的文筆簡潔有力,沒有太多浮華的綴字,直指人類最真誠的感情。 含蓄雅潔的訴說中,《母與子》讓我看到了 社會的幽暗與光明,失望與希望。那其中,更重要的主題是,人如何成為一個人、如何更真實的活著。-凌性傑/作家.建中國文科教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 愛爾蘭作家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生於1955年,曾擔任記者,現為專職作家。1999年曾以《黑水燈塔船》(The Blackwater Lightship)入圍布克獎,2004年作品《大師》(The Master),甫出版便立刻引起各界注目,被譽為2004年美國書評人的最愛,也入圍英國布克獎,並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最新作品《布魯克林》(Brooklyn),獲得2009年科斯達文學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一個理由 第二章 母親的歌 第三章 遊戲規則 第四章 著名的藍雨衣 第五章 我兒是神父 第六章 回家的路 第七章 搖頭過後 第八章 外婆的愛 第九章 漫漫長冬

商品規格

書名 / 母與子
作者 / Toibin, Colm (Colm Tóibín)
簡介 / 母與子:九則短篇故事,敘述了人生裡每一個不同的重要時刻。這是由九篇故事所組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故事都有一共同點:在面臨人生中不同重要時刻時,人們如何面對自身的母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774213
ISBN10 / 9861774211
EAN / 9789861774213
誠品26碼 / 2680536880000
頁數 / 29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秘密人生-《母與子》
建中國文科教師/凌性傑
愛爾蘭作家托賓在面對大陸媒體的時候,曾經提到自己為什麼要寫作。他說愛爾蘭人與中國人同樣都經歷革命,父母親那一代經歷了革命,下一代則質疑那些革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世代之間要相互理解,必須先解決命運造成的祕密。唯有透過閱讀,才能理解上一代究竟經歷了什麼。也唯有透過書寫,可以抵抗這一代人的遺忘。用書寫留下記憶,托賓的小說或許刻意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力求完整而準確的呈現人生。所以他著力於刻劃人物,特別是被命運糾纏的小人物,以「母與子」命名、統括全書,除了證明血脈的繼承、傳遞,更讓我明白愛爾蘭家庭倫理的變遷。
托賓一九五五年生於愛爾蘭東南部,曾擔任愛爾蘭新聞月刊《麥吉爾》的編輯。記者的經歷讓他有許多故事好說,尤其是那些帶有祕密的故事。一九九○年,他三十五歲,發表處女作小說《南方》,成為人生的轉捩點。由新聞報導轉換跑道,他以三部長篇小說《黑水燈塔船》、《大師》、《布魯克林》入圍布克獎。《母與子》中收錄了九篇短篇小說,每一個故事中,主角人物都帶著沉重的生命經驗在生活。他們有複雜的、或不堪回首的過去,而托賓總能以簡馭繁,藉由情節的推動理清那些生命的糾結與無奈。這可能與他的記者背景有關,面對事件本身,說清楚、講明白才是王道。抽絲剝繭,逼近事物的核心,是他的拿手本領。不管是青少年嗑藥、同性愛欲、宗教醜聞、家庭倫理崩毀……,這些題材他總能娓娓道來,讓故事本身說明一切。那幾乎不帶意識型態、價值判斷的書寫中,讓我們享受到聽故事的樂趣,的確高明。
他刻意隱藏了作者的意見,把判斷的權力留給了讀者。他筆下的人物,總是在面對命運,朝向未知前進。為了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命運就有了轉折。托賓試圖讓每個生活片段「戲劇化」(雖然那有點不健康),生與死、愛與怒,就顯現在完整的小說結構、精彩的敘述腔調上。《母與子》裡頭,母親的憂傷、慈愛、寬諒……,兒子的叛逆、脆弱、悔愧……,往往是對舉的。當然,其他形式的人際關係托賓亦多有著墨,如祖母與孫、父與子、兄與弟。在人我關係的兩端,藉由他人來驗證自我,藉由自我來揭示他人,相互絞纏的命運便深刻浮現了。
《母與子》一書,訴諸奇情之處不少,〈我兒是神父〉、〈搖頭過後〉、〈漫漫長冬〉諸篇,即以情節鋪排引人入勝。〈我兒是神父〉寫了神父性侵事件,重點卻不在性侵的細節,而是小說中這對母子如何接受事件的後果。小說結尾處,擔任神父的兒子回家與母親對話的內容,實在是簡單又精彩。兒子看著媽媽的神情就像個小男孩(然而再也回不去純真年代了不是嗎?),而最後母親目送兒子驅車離去的眼神,在哀傷中有溫暖。作者不著痕跡的點明了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理解、包容與寬諒。而且,永遠都在。托賓就是這樣,把容易流於俗套的家庭倫理悲喜劇,做了藝術化的處理,避免了庸俗與濫情。
壓卷之作〈漫漫長冬〉亦是如此。在家庭關係破裂之際,酗酒成習的女主人離家出走,可能死於一場雪災。父與子趕在雪融之前搜尋她的遺體,帶著來福槍轟擊禿鷹,避免她的遺體被啃噬。而這之中,有些祕密正在一步步揭露,有些祕密則是不知不覺的形成。舊的關係瓦解了,新的關係又是那麼難以捉摸,有待確立。人總是不斷的彼此遠離,不斷的彼此靠近。命運所致,讓人懷疑哪裡才有真正的體貼與安慰?在槍聲響起時,托賓或許也在暗示著,傷害來時,我們更能知道什麼叫做溫暖。
含蓄雅潔的訴說中,《母與子》讓我看到了愛爾蘭社會的幽暗與光明,失望與希望。那其中,更重要的主題是,人如何成為一個人、如何更真實的活著。人的自我定位、身體移動、性別認同,乃至於如何面對情慾與死亡,在《母與子》之中有深刻的關懷。因為關懷,人才有能力去面對那些可說、或不可說的祕密吧。祕密人生若還有一點意義,那意義就是,因為身在其中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