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 (第2版) | 誠品線上

社會學概論 (第2版)

作者 葉至誠
出版社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社會學概論 (第2版):社會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社會現象被認為是一種動態形式。凡社會生活的形式、內容、組織、作用以及過去和現在的種種事實和人類策劃改進社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社會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社會現象被認為是一種動態形式。凡社會生活的形式、內容、組織、作用以及過去和現在的種種事實和人類策劃改進社會生活的種種理想、計劃和方法都屬於社會學研究的範圍。 本書以清晰簡要的筆調,概括性、通論性及整體性的方式,說明社會學知識的主要內涵,期望提供閱讀者:能運用社會學的知識,檢視我們生活的周遭世界,達到「學與思」的緊密結合,進而「宏觀思維,微觀作為」,懷抱理想社會,落實身體力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葉至誠葉至誠學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現任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經歷普考社會行政類科及格高考勞工行政類科及格東南工專兼任講師空中商專兼任副教授德育護專專任副教授世新大學專任副教授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任副教授實踐大學人力資源室主任實踐大學主任秘書著作《高齡者社會參與》《老人長照政策》《老人福利服務》《社會科學概論》(第四版)《社會工作概論》《社會福利概論》《教育社會學》《社會學是什麼》《當代社會問題》《社會福利服務》《社會學概論》(第二版)《社會學》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 錄 序 i Chapter 1 社會學的意義與性質 1 第一節 社會學的起源 2 第二節 社會學的性質 5 第三節 社會學的學者 8 第四節 社會學的探究 15 第五節 社會學的應用 17 Chapter 2 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 19 第一節 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20 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29 Chapter 3 社會互動與集體行為 37 第一節 社會機制 38 第二節 社會互動 42 第三節 社會角色 50 第四節 社會團體 57 第五節 集體行為 63 Chapter 4 社會教化與人格形塑 71 第一節 社會化的意義 72 第二節 社會化的功能 73 第三節 社會化的形成 75 第四節 社會化的理論 78 第五節 社會化的類型 84 Chapter 5 人口結構與人口變遷 87 第一節 人口研究 88 第二節 人口變遷 95 第三節 人口現象 97 第四節 高齡社會 102 Chapter 6 文化薰陶與社會規範 105 第一節 文化的界說 106 第二節 文化的功能 110 第三節 文化的組成 112 第四節 文化的影響 119 第五節 文化的差異 124 Chapter 7 社會制度與性別平權 129 第一節 社會制度 130 第二節 家庭制度 131 第三節 性別平權 136 第四節 宗教信仰 140 第五節 職業生活 144 第六節 休閒生活 148 第七節 傳播媒體 151 Chapter 8 都市生活與社區營造 157 第一節 都市的現象 158 第二節 都市的特徵 160 第三節 都市的生態 162 第四節 都市的問題 165 第五節 社區的營造 169 Chapter 9 社會組織與科層制度 175 第一節 社會組織的定義 176 第二節 社會組織的特性 177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類型 180 第四節 社會組織的理論 183 第五節 科層制度的特質 186 第六節 社會組織的變革 189 Chapter 10 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 193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 194 第二節 社會階層的理論 196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測量 200 第四節 社會流動的意義 204 第五節 社會流動的模式 205 Chapter 11 社會問題與社會控制 209 第一節 社會問題的定義 210 第二節 偏差行為的性質 211 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理論 212 第四節 社會問題的控制 215 Chapter 12 社會變遷與社會發展 219 第一節 社會變遷的意義 220 第二節 社會變遷的類型 220 第三節 社會變遷的導因 221 第四節 社會變遷的理論 224 第五節 社會發展的意義 234 第六節 社會發展的特徵 237 參考書目 243

商品規格

書名 / 社會學概論 (第2版)
作者 / 葉至誠
簡介 / 社會學概論 (第2版):社會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社會現象被認為是一種動態形式。凡社會生活的形式、內容、組織、作用以及過去和現在的種種事實和人類策劃改進社
出版社 /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983973
ISBN10 / 9862983973
EAN / 9789862983973
誠品26碼 / 2682232777004
頁數 / 25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56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黑格爾(G. W. F. Hegel)的名言「理性就是根據現實來思考」,闡明理想並非空洞冥思,也不是全然遙不可及的桃花源。隨著人類生產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門社會科學之間以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都有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和相互合作的趨勢。社會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社會現象被認為是一種動態形式。凡社會生活的形式、內容、組織、作用以及過去和現在的種種事實和人類策劃改進社會生活的種種理想、計劃和方法都屬於社會學研究的範圍。
社會學一直到十九世紀三○年代才正式成為一門學科,促成社會學發展的關鍵是「啟蒙運動」的出現。啟蒙運動認為,人類的進步不僅是可能的,同時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於社會生活範圍極廣,所以社會學知識浩繁。社會學的知識不是哲學的思辨,它具有相當程度的可驗證性。社會學所要解釋的對象也不是包羅萬象的。有的理論是解釋社會結構的,有的理論是解釋人際關係的,有的理論是解釋社會變遷的。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無論是政治、經濟、法律等,其最底層均為社會學;而研究此共同生活的領域,正是社會學的主要內涵。在資訊爆炸的新時代,在知識型社會中,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學習,因此終身學習將非常重要,卡爾.羅杰士(Carl Rogers)即稱:一個受教育的人是一個學到如何去學習、應變,只有不斷追求知識過程的人,才是可靠的人。而學習社會學的知識絕非僅止於熟悉社會運作的法則,而是經由對該知識的理解,為共同建構一個理想的社會而善盡社會成員一己的本分。
隨著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的風潮,生活世界「資訊化」的波濤,開啟了文明無限拓展的新疆域,開啟無限的希望,也預埋了深陷危機的威脅與挑戰。哈佛大學教授梭羅(L. Thurow)強調「在競爭激烈的當今世界,新知識的創造與運用比傳統的因素更加重要」。在面對一個變動不羈的社會生活,導以理性探索,使人們得以解除蒙昧,以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啟迪,為人類指出一條發展門徑,顯然這是社會學努力的目標之一。
社會學之父孔德(A. Comte)於建構社會學時,即強調該學問是一種科學。其後的社會學家無不企圖運用科學的程序和方式用以建構這門知識。經過對社會現象的理性探討,形成了模型理論。所謂「模型」是由於理論的抽象層次較高,為了能具體的說明某些事實,因此運用「模型」,以期概化到實際的社會現象。本書的撰述即是期盼能以清晰簡要的筆調,以概括性、通論性及整體性的方式,說明社會學知識的主要內涵,期望提供閱讀者:能運用社會學的知識,檢視我們生活的周遭世界,達到「學與思」的緊密結合,進而「宏觀思維,微觀作為」,懷抱理想社會,落實身體力行。倘使人人如此,在理性的剖析及積極的參與之下,將能夠改善人類的生活,增進人群的幸福。
本書能順利的印行,特別感謝揚智文化公司閻富萍總編輯的玉成。惟知識分子常以「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之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揣譾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至誠 謹識
一一一年六月一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清晰簡要的筆調,概括性、通論性及整體性的方式,說明社會學知識的主要內涵,期望提供閱讀者:能運用社會學的知識,檢視我們生活的周遭世界,達到「學與思」的緊密結合,進而「宏觀思維,微觀作為」,懷抱理想社會,落實身體力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