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質學 上下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普通地質學 上下 (2冊合售)

作者 劉聰桂/ 傅學海/ 曾泰琳/ 胡植慶/ 陳文山/ 劉德慶/ 宋聖榮/ 吳樂群/ 蔡金河/ 郭陳澔/ 李錫堤/ 林俊全/ 洪奕星/ 陳文福/ 張竝瑜/ 顏君毅/ 劉平妹/ 張英如/ 鄧茂華/ 羅立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普通地質學 上下 (2冊合售):由二十位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的地質學者執筆,臺灣第一本全彩色印刷、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圖文並茂、取材最新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問世!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由二十位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的地質學者執筆,臺灣第一本全彩色印刷、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圖文並茂、取材最新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問世! 隨著全球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加劇,人與地球的關係更為密切。地質科學的研究雖以固態地球為主體,事實上也與大氣、海洋,乃至生物圈密切相關,已成為現代人必須修習的基本學科知識之一。本書綜論地質學重要內涵,包羅地質學基本原理與必備知識,是大學唯一綜合性的地質學教材。 臺灣的地質有許多精采與特殊之處,本書精選國內、外地質範例,可供讀者實地觀察、具體驗證。生動活潑又豐富的插圖與照片,可增進讀者對地質現象及地質作用的理解;除了奠定學生堅實的地質學基礎,也可供大眾自行進修、探索地球的奧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劉聰桂主編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傅學海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天文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退休教授。曾泰琳美國伊利諾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胡植慶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地體構造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陳文山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劉德慶美國德州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退休教授。宋聖榮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吳樂群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蔡金河美國史丹福大學地質與環境科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郭陳澔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地球物理與地震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李錫堤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林俊全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洪奕星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退休教授。陳文福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嘉南藥理大學溫泉研究所副教授。張竝瑜(Chang, Ping-Yu)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地質工程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顏君毅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劉平妹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退休教授。張英如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鄧茂華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羅立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上冊序/劉聰桂作者簡介緒論0.1 地質學的定義與範疇0.2 地質學史大略0.3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0.4 為什麼要研究地質學0.5 本書要旨第一篇 太空中的地球●第1章 宇宙與地球的誕生1.1 前言1.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3 太陽星雲1.4 太陽系形成初期1.5 地球形成初期演變●第2章 地球的內部2.1 前言2.2 地球形貌及地表特徵2.3 地球的基本組成物質2.4 地球深部構造的探索2.5 地球內部的分層及組成2.6 重力與地殼均衡2.7 地球的磁場2.8 地球內部的溫度●第3章 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3.1 前言3.2 韋格納的大陸漂移證據3.3 大陸漂移的古地磁證據3.4 海底擴張假說的序幕3.5 海底擴張的證據●第4章 板塊構造學說4.1 前言4.2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概念4.3 分離型板塊邊界4.4 聚合型板塊邊界4.5 轉型斷層板塊邊界4.6 板塊的趨動力第二篇 地球物質●第5章 礦物5.1 前言5.2 礦物的定義5.3 礦物的生成5.4 礦物的物理性質5.5 礦物的分類5.6 寶石5.7 岩石簡介5.8 岩石是什麼5.9 岩石的產狀5.10 岩石的分類5.11 如何認識岩石●第6章 岩漿與火成岩6.1 前言6.2 岩漿的性質6.3 岩漿的活動6.4 包溫反應系列與岩漿的演化6.5 火成岩的礦物組成6.6 火成岩的化學組成6.7 火成岩的特性與產狀6.8 火成岩的組織與構造6.9 火成岩的分類6.10 常見火成岩各論6.11 臺灣火成岩的分布●第7章 風化作用與沉積岩7.1 前言7.2 沉積物的形成:風化作用7.3 土壤7.4 沉積岩的分類與形成7.5 沉積構造7.6 沉積環境與沉積層序●第8章 變質岩8.1 前言8.2 變質作用的結果與原因8.3 常見的變質岩與分類8.4 變質度與變質相8.5 變質作用的類型8.6 變質岩代表之地質意義8.7 岩石循環第三篇 地體構造活動●第9章 火山9.1 前言9.2 火山分布與板塊構造9.3 火山研究9.4 火山活動的種類9.5 火山噴發產物9.6 火山災害9.7 活火山的定義9.8 臺灣北部的火山活動●第10章 地震10.1 前言10.2 地震發生的原因10.3 地震波10.4 地震定位10.5 地震規模與震度10.6 地震與板塊活動10.7 地震災害10.8 地震預測●第11章 地殼變動11.1 前言11.2 地殼變動的跡證11.3 應力與應變11.4 常見的地質構造11.5 山脈11.6 山脈的興衰始末11.7 臺灣島的蓬萊造山運動下冊第四篇 地球歷史●第12章 地質時間12.1 前言12.2 地質時間12.3 判定地質相對年代所依據的原理12.4 不整合:地質紀錄的間斷12.5 數值年代的測定12.6 地質時間表12.7 地球的年齡●第13章 地球歷史13.1 前言13.2 地球的形成13.3 冷卻的地球13.4 水世界13.5 大陸地殼形成13.6 生命出現13.7 大氣改變13.8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13.9 臭氧層與陸地生物出現13.10 生物大滅絕13.11 環境與演化第五篇 地表作用●第14章 山崩14.1 前言14.2 山崩的類型14.3 山崩的原因14.4 臺灣常見的山崩14.5 山崩的地形演變14.6 山崩的次生災害14.7 山崩的辨認與測繪14.8 山崩的防治●第15章 河流15.1 前言15.2 水文循環15.3 河道剖面15.4 河流的搬運與沉積作用15.5 河道類型15.6 河流型式15.7 河川襲奪15.8 常見的河成地形●第16章 海岸16.1 前言16.2 大陸與海岸的增長16.3 海岸的分類16.4 海底地形16.5 臺灣周邊海底地形16.6 海岸的水力作用16.7 海濱剖面16.8 海濱沉積物的搬運16.9 海岸的變遷●第17章 地下水17.1 前言17.2 地下水的分帶17.3 地下水的流動17.4 地下水開發17.5 溫泉17.6 地下水相關的環境問題案例17.7 地下水水質●第18章 沙漠18.1 前言18.2 沙漠的位置與本質18.3 沙漠是什麼18.4 沙漠的種類18.5 沙漠的風化與侵蝕作用18.6 沙漠中的沉積環境18.7 沙丘18.8 沙漠的問題與其重要性●第19章 冰川19.1 前言19.2 冰川的侵蝕與搬運19.3 冰川的堆積物19.4 冰川的堆積地形19.5 大陸冰川的消退與影響19.6 更新世及更早的冰期19.7 冰期發生的因素19.8 冰緣區的環境第六篇 地球資源●第20章 地質能源20.1 前言20.2 傳統油氣資源(非再生能源)20.3 非傳統油氣資源20.4 煤20.5 核能20.6 天然氣水合物20.7 地熱●第21章 礦物資源21.1 前言21.2 礦物資源與人類文明21.3 金屬的分類與特性21.4 礦物、礦石礦物以及礦床21.5 礦床的探勘與開採21.6 非金屬礦物資源21.7 全球礦物需求量●第22章 全球變遷22.1 前言22.2 全球氣候變遷的能量平衡22.3 氣候系統內部的交互作用22.4 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遷22.5 研究方法22.6 研究材料22.7 地球歷史的氣候變化22.8 近代全球氣候變遷常用單位與符號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詞彙圖片來源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普通地質學 上下 (2冊合售)
作者 / 劉聰桂 傅學海 曾泰琳 胡植慶 陳文山 劉德慶 宋聖榮 吳樂群 蔡金河 郭陳澔 李錫堤 林俊全 洪奕星 陳文福 張竝瑜 顏君毅 劉平妹 張英如 鄧茂華 羅立
簡介 / 普通地質學 上下 (2冊合售):由二十位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的地質學者執筆,臺灣第一本全彩色印刷、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圖文並茂、取材最新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問世!隨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02678
ISBN10 / 9863502677
EAN / 9789863502678
誠品26碼 / 2681612166001
頁數 / 6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7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劉聰桂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增加,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加劇,人與地球的關係更為密切。地質學的研究雖以固態地球岩石圈為主體,事實上也與大氣圈和海洋水圈,乃至生物圈密切相關,因此地質學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學科知識之一。「普通地質學」這一科目綜論地質學重要內涵,是大學地質教學唯一綜合性的教材,包羅地質學的基本原理與必備知識,是地質學科系的基礎課程,也有不少其他科系列為必修。雖然國外也有改用較淺顯通俗的名稱如「地球」或「地球科學」等,但「普通地質學」的內涵與重要性已早為大家熟知,故本書仍續沿用。

據了解,目前國內地質科學相關科系教師的普通地質學授課,多採用國外出版、以英文編寫的教科書。其優點是全書以彩色印刷,附有生動活潑的插圖與豐富照片,可增進讀者對地質現象及地質作用的理解與印象。反觀現有的中文版教科書,例如何春蓀先生編著的《普通地質學》已出版三十多年,當年板塊構造學說仍處初期階段。此後地質學已有許多進展,豐富內涵已非昔日可比。此外,不論是國外出版以英文編寫或前述以中文編寫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所舉例子幾全為國外地點。除了不易理解之外,也喪失了認識臺灣地質的寶貴機會。事實上,臺灣的地質現象與地質作用有許多精采或特殊之處,可供讀者實地觀察、具體驗證,僅讀前述現有教科書難免有所缺憾。換言之,編寫一本資料新穎又充實、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的中文版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臺大出版中心近年來除了學術論著,亦積極推動教科書之出版。筆者受出版中心之約擔任主編,邀集臺灣地質科學界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且熱心的學者共襄盛舉,編寫此一新的《普通地質學》,期奠定學生堅實的知識基礎,也可供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自行進修。

本書除了介紹傳統地質學的基本原理與觀念,說明各種地質作用、現象,也特別著重地質學重要的新知識與進展。一方面,板塊構造學說的內涵更為細緻與深入;另一方面,「地球系統」與「全球變遷」已是當今地球科學界矚目的研究焦點。地球是一個巨大且多面向的系統,由許多環環相扣且互動的個別「零件」組成。任何一個「零件」改變,可造成其他一個或全部「零件」的改變;也許短時間沒那麼明顯,日積月累卻足以造成難以承受的災害。了解科學家如何探究地球奧祕、如何應用地質學知識,進而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及其所造成的問題,也是本書的要旨。

地質學是極具視覺性的學科,許多地質現象、作用與地質歷史很難以文字描述清楚,須輔以繪製或照相的圖片,故本書在預定的整體篇幅內盡可能充實圖片。除了引用國外著名實例,特別著重使用臺灣本地的圖片。在篇章的編排順序方面,即使英文編寫者亦因版本不同而異,大部分教科書將有關地球組成物質與內部地質作用的篇章放在前,地表地質作用在後。本書採用由地球內部而地表、由巨觀而微觀的章序,惟教師可依自己的教學經驗調整授課的篇章順序。每章導言提示「觀念焦點」;章末則列出中文專有名詞及「問題與思考」,以供回顧該章重要觀念及啟發相關問題的探索。為了提供讀者易於銜接閱讀英文撰寫的書籍、期刊與網路資訊,主要的中文地質名詞首次出現時以粗體字呈現、並附註英文以供對照。書末附有:各章的延伸閱讀資訊(包括參考書目、期刊論文、網站);地質詞彙,即地質專有名詞的英文-中文對照及其中文簡明解釋;中英名詞對照表;圖片來源。地質圖與地形圖是地質與地形調查研究成果彙整與展示的主要方式;書前拉頁特別提供臺灣地質圖、臺灣地體構造圖、臺灣周圍海域數值地形立體投影圖及全球海底地形圖,方便讀者了解書中所述及的本地範例所處的區位。這些對就讀大學初習地質學的學生與其他人士應有所幫助。當今網際網路非常發達且科學發展迅速,大量資訊可在彈指之間搜尋,本書可作為讀者進一步探索相關知識的起點。

本書內容涵蓋地質學主要領域,篇幅相當豐厚;基本上配合大學一個學年的上課週數,共有二十二章,分上、下兩冊裝訂。為兼顧專業並儘早出版,共由二十位作者編寫。各章作者如後:第0章緒論(劉聰桂);第1章宇宙與地球的誕生(傅學海);第2章地球的內部(曾泰琳);第3章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胡植慶);第4章板塊構造學說(陳文山);第5章礦物(劉德慶);第6章岩漿與火成岩(宋聖榮);第7章風化作用與沉積岩(吳樂群);第8章變質岩(蔡金河);第9章火山(宋聖榮);第10章地震(郭陳澔);第11章地殼變動(陳文山);第12章地質時間(劉聰桂);第13章地球歷史(陳文山);第14章山崩(李錫堤);第15章河流(林俊全);第16章海岸(洪奕星);第17章地下水(陳文福、張竝瑜);第18章沙漠(顏君毅);第19章冰川(劉平妹);第20章地質能源(張英如);第21章礦物資源(鄧茂華);第22章全球變遷(羅立、陳文山)。

本書得到許多人協助才能順利出版。感謝臺大出版中心,尤其總編輯湯世鑄先生協助解決出版有關疑難事務,吳育燐先生細心與耐心編輯、力求完善,曾双秀小姐研擬本書出版計畫以及協助前一階段的編寫與連絡事宜,奠定本書出版的基礎。其他協助編寫者包括第2章:紀蕙青小姐、謝雨寰小姐、林志銘先生、張碩芬小姐、許哲豪先生;黃志展博士與陳勁吾教授提供文章修改意見。第3章:王珮玲小姐、李秀芳小姐、陳惠琪小姐、曹祉晏小姐。第5章:陳筱薇小姐。第6章:盧乙嘉小姐、陳召宜小姐、邱玉嵐小姐。第7章:朱曜國先生、許錕安先生、林珈右先生、邵昀霆先生、劉羽珊小姐、陳儒穎先生、林祺祐先生、徐鴻元先生、石鎂鈺小姐、歐子銘先生、陳秋瑋先生、張瑋宸先生、李尚謙先生、張筠小姐、陳昭岑小姐、溫思逸小姐、曾鍾儀先生;王士偉博士、柯明淳先生、吳琮壬先生、林英勝先生、王聖宗先生;吳冠何先生提供照片。第8章:黃會婷小姐;Tatsuki Tsujimori教授提供照片。第9章:盧乙嘉小姐、陳召宜小姐、邱玉嵐小姐。第12章:陳筱薇小姐、陳郁挺小姐、林啟文博士、唐懷昱先生。第15章:葉力瑋先生、鄭遠昌先生、楊啟見先生。第17章:王書斌先生。第18章:宋國士教授、林佳紅小姐。第21章:方雯小姐、連維帆先生;陳文山教授與余炳盛教授提供照片。第22章:林荷雅小姐。其他尚有許多提供照片或資料的人士及機構,謹註記於附錄「圖片來源」,一併致謝。

本書初版,疏誤之處難免,尚祈讀者賜教,以供下次修訂再版之參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