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Give Up Plastic: A Guide to Changing the World, One Plastic Bottle at a Time
作者 | Will McCallum |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減塑生活: 與塑膠和平分手, 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 |
作者 | Will McCallum |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減塑生活: 與塑膠和平分手, 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 |
內容簡介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 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 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 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 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本書正提供最佳解答。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有一天會比所有魚類還要多? 這已不是假設,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避免這一天的加速到來。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 全球最實用手冊——由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 收錄最新研究和建議, 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每一年,大約都有1,270萬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系統,奪走超過一百萬隻海鳥和十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命。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總重,甚至會多過所有魚群。塑膠汙染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環境大患,身處這個世代的「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反轉這股趨勢? 各方推薦 RE-THINK重新思考 創辦人 黃之揚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張卉君 荒野保護協會 第九屆理事長 劉月梅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 劉和然 真情推薦 《減塑生活》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最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舉凡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或是自發性清掃自家附近公園或海灘環境等簡單的小動作,都可以輕易改變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是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他不僅收錄最新研究與實用建議,以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的軼聞,還有全球各地社區的成功案例,使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手冊,教導人們如何在自家、社區和工作場所,開始終結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書中提出的建議從用環保杯買咖啡等簡單動作,到較鮮為人知的方法:例如用洗衣袋裝衣物,減少洗衣過程中衣物纖維釋出等,無所不包。此外,本書也引導讀者一同監督大型機構如企業和政府等,迫使他們擴大施行減塑措施,為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 我們必須動員數十億人跟我們一起行動,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將這股減塑的風潮推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書要給世界各地每天為這股塑膠汙染浪潮奮戰的每一個你! 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 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 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面對繼氣候災難之後的海洋塑膠危機,我們該如何採取行動?這本書提供系統性的方法,讓你我一起創造改變、站在減塑最前線。」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從生活中減塑,無塑藍海的美景就在前方。」 ——荒野保護協會 第九屆理事長劉月梅 「創造與毀滅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塑膠製品大量生產廣推尚不到百年的時間,卻可能成為遺留在自然環境裡數百年以上的餘毒;然而所有的「材質」都是中性的,如何被使用才是關鍵。 本書從每個人的行為改變提出行動指南,讓生活中的減塑從消費選擇開始,從現在起就為海洋養成好習慣吧!」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張卉君 「呼應本書作者推動的減塑生活,政府部門的確責無旁貸。這幾年新北市推出『環保兩用袋』、『袋袋相傳reBAG平台』、『不塑之客友善店家』、『新北Ucup』等,努力讓市民朋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 環保和教育一樣,都是在做未來的事,期待有更多人關注環境議題,使環保行動成為必然的生活習慣。」——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劉和然 本書特色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 受國際熱烈回響與矚目,甫出版即售出15,000冊以上,版權至少售出十一種語文。 ‧ 作者說他倡導減少塑膠污染,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那我可以做些什麼?」這本書正提出解答。 ‧ 從自己家裡和社區開始改變,人人都能保護海洋不受塑膠危害。【迷誠品編輯推薦】標題|塑膠袋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其實習慣才是破壞環境的關鍵撰文|FLiPER(Oliver)隨著塑膠垃圾的大量堆積,各國紛紛祭出限塑政策期望達到友善地球,但你知道塑膠袋原本其實是設計來幫助地球的嗎?從別的角度來看,棉布袋與紙袋反而會環境將造成更大的負擔,對環境友善的最佳做法依然是那句「重複使用」。☞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
作者介紹 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的負責人。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反塑膠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他常常拜會政府和各家公司機構,懇求他們協助處理這場塑膠危機。他還領導全球的綠色和平組織,在南極洋創立世界最大的保護區。近年他和他的團隊在南極洲駐守了一個月,打算了解塑膠汙染是否已經入侵這個星球最偏遠的地區。他熱愛長跑,也常常划海洋獨木舟探索英國海岸。他認為他之所以會如此鍾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都是受到他祖父母、兒童文學《杜立德醫生》(Doctor Dolittle)影響,和英國BBC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影片的啟蒙。王念慈王念慈熱愛文字與閱讀,人生中途轉了個彎,從學術臨床走進了天天與文字為伍的譯者世界。享受做中學的翻譯生活,更希望透過文字傳遞正面能量,使世界更美好。譯有《優雅的告別》等。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www.facebook.com heyallofu
產品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反塑膠之戰的概況 第二章 塑膠所衍生的問題 第三章 希望與成功的故事——全球的反塑膠運動 第四章 如何發揮個人的力量,讓世界有所不同? 第五章 與浴廁裡的塑膠分手 第六章 與臥室裡的塑膠分手 第七章 與廚房裡的塑膠分手 第八章 與外食時的塑膠分手 第九章 與育兒時的塑膠分手 第十章 與辦公室處的塑膠分手 第十一章 與你生活圈裡的塑膠分手 第十二章 未來的路會怎麼走下去?致謝
書名 / | 減塑生活: 與塑膠和平分手, 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 |
---|---|
作者 / | Will McCallum |
簡介 / | 減塑生活: 與塑膠和平分手, 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 |
出版社 /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532296 |
ISBN10 / | 9570532297 |
EAN / | 9789570532296 |
誠品26碼 / | 2681800039001 |
頁數 / | 26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自序
就跟近代其他環境議題一樣,海洋和環境裡的塑膠汙染問題已經擴張成一種公眾意識(public consciousness)。大衛.艾登堡賣座的自然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就讓全球上千萬人口親眼目睹了信天翁將塑膠碎屑誤認為食物,餵食給雛鳥的震驚場面。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漫步在某個美麗的小徑上,然後發現路上或路邊出現了一塊或一堆的塑膠廢棄物,破壞了整個環境的美好。目前科學界已著手了解塑膠汙染對大環境的衝擊,並試圖找出防止衝擊擴大的對策──雖然一切都還在初步階段,但我們越了解這個問題對環境的深遠危害,就越想積極地為此展開行動。
這些年,我在反塑膠活動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我們的環境?」《減塑生活》正是以這個問題出發,提供你各種減塑所需知識,讓你與日常生活中的塑膠和平分手。當然,我絕對不可能透過這本書區區幾頁的內容,道盡所有可以取代塑膠製品的其他選項,況且近代的科技日新月異,說不定就在我寫完這本書的幾個月之後,市面上又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新選項;所以,我在書中也附上了不少資訊來源,方便你了解本書未提及的其他塑膠替代產品。同時,本書也會向你揭露了大量與塑膠汙染有關的事實,並告訴你說服其他人(包括朋友、家人、同事、當地企業和政治人物等)加入這場反塑膠運動的方法,讓他們與你一起共創一個不再有塑膠汙染的未來。
本書中我所提及的塑膠大多是指「一次性塑膠」,即:用過一次就會被丟棄,卻需花好幾個世紀才會分解的塑膠製品。諸如塑膠袋、吸管、咖啡杯和塑膠包裝等,皆屬於一次性塑膠。我之所以會把重點放在這些塑膠製品上,是因為它們對全球海洋環境的衝擊日益嚴重,而且它們也是每個人最能從日常生活中減量的塑膠製品。除此之外,就我個人之見,我認為一次性塑膠才是整個塑膠汙染的癥結所在。我要強調的並不是塑膠這種材料本身不好,因為它確實具備便宜、可塑性高的特性,對醫療上的幫助更是非常大;我真正要大家正視的問題是,我們因一次性塑膠製品所衍生出的「拋棄式文化」──不論是對整個社會或是海洋而言,這都是一種不健康的文化。此刻,如果本書能發揮一點拋磚引玉的功能,讓這場在海洋中蔓延的塑膠危機出現一道曙光,或許我們就有機會打斷這股不斷入侵海洋的惡勢力,找回清澈藍海。
最後,我還必須提醒一點,塑膠對某些人的生活確實有其必要性。比方說,有的人可能不方便直接以口就杯喝水,必須靠吸管才可喝水;或是某些人居住的地方並非打開水龍頭就有潔淨的水可喝,必須飲用瓶裝水──這些情況有時候都會成為使用一次性塑膠的合理原因。列出這些特例,就是希望大家在要求他人與塑膠分手之際,務必先充分了解對方的處境,而非馬上指責別人的作為。然而,對政府和企業而言,他們就不該以任何藉口迴避這個問題,放棄任何尋找塑膠替代品的行動和研究。我在書中(見頁145)節錄了吉米.辛克儀克(Jamie Szymkowiak)針對反塑膠運動所寫的文字,他是提倡身障者權益組織「五分之一」(One in Five)的創辦人,他所說的這段話,正是我們面對塑膠該有的態度。塑膠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無所不在,若想要成功讓它們從我們的日常中退場,必定需要集結來自各方的眾人之力投入這場革命。
內文 : 「可以跟你借點時間嗎?來看看這個。」
我們綠色和平組織破冰船「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上的生物保全員格蘭特.奧克斯(Grant Oakes)匆匆將我叫出食堂,帶我走向艦上設置的臨時實驗室。當他走進實驗室,坐在顯微鏡前,轉動顯微鏡鏡頭下的培養皿時,我才注意到培養皿裡的東西──一塊硬質、亮粉色的鋸齒狀碎片,從它的外觀就可以明顯看出它不是一個天然的物質。這是我們在航行時打撈到的東西,打算下個月上岸後,把它帶到我們位在艾希特大學的實驗室檢驗,看看它是不是塑膠。不過此刻在顯微鏡前,我和幾位同事輪流檢視這塊碎片的樣貌,除了塑膠,我們實在是很難想出它還能是什麼東西。看來這次航行,我們首次在這片純淨的南極洋發現了塑膠入侵的蹤跡(幾週之後,檢驗的結果顯示,我們在距離人類居住地數百英里外的水域裡,發現了兩片塑膠碎片)。
艦上的夥伴在發現這塊疑似塑膠的碎片時,並沒有感到太意外;事實上,我們甚至早就料想到了這個結果。自一九九年代中期,綠色和平的艦隊就一直有在觀測海洋裡的塑膠汙染狀況,而過去幾年,我們在每一個海域航行,用拖網打撈到的塑膠量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用第二種拖網(manta trawl)這種網口約一米寬的細網打撈海洋裡的塑膠,已成為綠色和平的三艘船艦出海時的例行公事。在此之前,科學家就曾在北極的凍原和海洋最深的壕溝裡發現過塑膠的蹤跡,或者該說,他們早就已在他們採樣的每一個地方發現過塑膠的蹤跡,所以,如果現在我們在位處世界底端的南極打撈到了塑膠,又有什麼好意外的,即便此處沒有什麼人跡。
我們現在已經在這片海域航行了快兩個月。此行與我們一起工作的夥伴有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名人,我們希望藉由他們的力量喚醒大眾需要挺身保護這片大地的意識。這趟航行我體驗到了前所未見的景致──雖然多數時候,眼前的視野都被濃霧遮蔽,但雲霧偶爾散開的時候,周圍壯觀的山峰和冰川淌流入海的畫面就會映入眼簾。在船上,我們最常談論的話題就是這片壯闊景觀裡,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物種,因為我們的四周時時刻刻都環繞著各種野生動物。只要你盯著水面一段時間,幾乎就一定會看到座頭鯨的尾鰭從水面劃過,或是在巨大浮冰交錯的水域之間,看到一小群企鵝從水面竄出。然而,現在就連這些蘊含大量野生動物、杳無人跡的寒冷水域,也開始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塑膠製品汙染,這一點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其實,即便你沒有來南極一趟,也可以從生活中體會到這個嚴肅的結論。我跟每一個人談論到這個議題的時候,大家腦中一定或多或少都會想起自己親眼目睹,天然美景被塑膠廢棄物侵吞的真實畫面。因為在造訪我們最愛的海灘或漫步河岸的時候,我們幾乎一定會看到水面載浮載沉地漂蕩著些許塑膠垃圾。塑膠汙染就是這麼一個多數人心有戚戚焉的問題,因為它每一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環境。你可以在小報的頭版上看到政治人物在國會大廈裡,針對此議題發表的長篇大論,也可以看到各界名人為主打友善環境的產品背書,抑或是一般家庭為了減少生活中的塑膠用量採取的各種行動;總之,當前每一個人最迫切的目標就是找到一個對策,防堵這股塑膠浪潮繼續流入我們的大海。
世界各地的民眾都已紛紛意識到我們目前身處的荒謬處境:我們費盡心力創造了一種材料,並以令人無法置信的規模大量使用它,可是,我們竟然完全不曉得往後該如何處置它們。一次性的塑膠餐具、塑膠袋和內襯塑膠淋膜的咖啡杯,早就佔據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它們只會被我們使用短短的數分鐘,卻長達數百年都無法分解。這樣的行徑絕對不能再持續下去,因為此舉會讓我們債留子孫,到了二五年,海洋裡的塑膠總重,甚至會比生存在裡頭的魚群總重還重。這個驚人的數據,加上眾人對過度包裝和濫用塑膠製品的不滿,終於讓全球各地陸續發起反塑膠運動,打算以實際的作為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這本書就是為那些想要採取行動,但不曉得該從何下手的人而寫。面對這種大規模的問題,一時之間你恐怕很難定位自己的角色,也很可能不太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能讓這一切有所不同。我絕對不是自以為無所不知,可以解答你在這方面的所有疑難雜症,相反地,我知道自己在這方面仍有許多需要精進的地方;只不過這些年來我持續投身減塑運動,與大家討論這方面的體會,並周旋於企業和政治人物之間,協商他們可以為這個問題採取的行動,對如何減塑也算是小有心得,因此才將這些經驗編寫成冊,希望能藉此幫助你成為終結這場海洋塑膠危機的一員。小從自家廚房的櫥櫃,大至跨國公司的會議室,這場阻擋塑膠汙染繼續蔓延的運動,需要你我的齊心戮力、盡心盡力,方能讓塑膠製品不再出現在我們的家庭、工作場所和生活圈中。
如果你問我,看完這本書你一定要明白的理念是什麼,我會告訴你,你必須了解到:塑膠汙染是一個會影響到全人類的問題,所以在這場反塑膠運動中,我們每一個人除了要善盡自己的責任外,更必須團結合作,共同承擔這項重責大任。就個人而言,雖然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和盡量少用塑膠製品,減少塑膠的整體使用量,但若我們可以集結眾人之力、相互合作,我們還能做到更多事情。不要獨善其身,請把這份理念分享給你的朋友、同事甚至是社群媒體,此舉不僅能夠放大你的行動力,更能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力。如果可以的話,你最好還要與你生活圈裡的其他夥伴聯手,將你們的訴求清楚表達給那些在政界或商界更具權威的人物,因為這或許是我們最有機會讓世界不再受塑膠汙染的方法。
塑膠汙染是一個會影響到全人類的問題,所以在這場反塑膠運動中,我們每一個人除了要善盡自己的責任外,更必須團結合作,共同承擔這項重責大任。
我與塑膠分手的五大步驟
假如你在看完前言後,就無法再繼續往下看──或許是你把這本書搞丟了,又或許是你沒有時間詳讀整本書的內容──那麼秉持著這本書的實用精神,我特地在本書的一開頭,就先列出了我與塑膠分手的五大步驟,不論是誰、身處在什麼環境下,都可以藉由下列的五大步驟與日常生活中的塑膠和平分手。
1. 採買無塑生活小道具。誰會想到一本談論該如何與塑膠分手、減少日常廢棄量的書,要我們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買一些東西?想要展開無塑生活,有幾件物品你非有不可,包括:一個精巧的水瓶、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一個購物用的大手提袋(甚至是後背包也無所謂)、一個便當盒,還有數個保存廚房食材的容器。
2. 為無塑生活進行大掃除。從你的浴廁開始,再一路清掃到你的臥房和廚房。看看你化妝品背面的成分表,確認它們不含任何塑膠微珠;清空你櫥櫃裡的一次性塑膠餐具和吸管。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東西?你永遠都可以將這些東西送回你原本購買的店家,然後告訴他們,你的家裡再也不歡迎這類一次性塑膠產品。
3. 推廣一些無塑生活的理念。比起書裡和電視裡說的話,我們大多會比較容易接受親朋好友給予的意見。把這些隨手可做的減塑小技巧,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你甚至可以直接把這本書送給他們),讓他們了解到,擁抱無塑生活比他們想像的容易許多,而且我們的每一點小改變,都可以對整個環境有所幫助。
4. 為無塑生活擬定一些計畫。老實說,與塑膠分手確實需要擬定一些計畫。找個下雨天,坐下來好好想想,你附近已經有哪些店家開始減少塑膠的使用量。你家附近有裸賣蔬果的蔬果攤嗎?如果你公司附近只有速食餐廳,請你花一點時間先為自己準備好一週的午餐便當。開始規劃你的無塑日常,並將它們註記在你的行事曆上。
5. 展開你自己的無塑運動。在你家附近的街坊走動,觀察有哪些商家過度使用塑膠製品,又有哪些店家的塑膠使用量位居各店之首。與店家老闆談談,讓他們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減少塑膠的使用量。問問他們為什麼只使用塑膠餐具和一次性的咖啡杯?他們有考慮過將塑膠餐盤換成紙製餐盤嗎?邀請你的朋友加入你的行列,跟你一起要求這些商家改變他們販售商品的方式——別忘了,店家都是以客為尊!
最佳賣點 :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
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
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
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
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