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中的世界史: 從全球化、文化交流到現代性的反思, 縱觀世界的形成與展望 | 誠品線上

課綱中的世界史: 從全球化、文化交流到現代性的反思, 縱觀世界的形成與展望

作者 吳翎君/ 翁嘉聲/ 張學明/ 花亦芬/ 陳正國/ 萬毓澤/ 黃文齡/ 林長寬/ 賴惠敏/ 陳思仁/ 劉文彬/ 林志宏/ 魏楚陽/ 湯志傑/ 巨克毅/ 張小虹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課綱中的世界史: 從全球化、文化交流到現代性的反思, 縱觀世界的形成與展望:本書特色:‧展現歷史的全球視野,將世界史領域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展現歷史的全球視野,將世界史領域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世界變遷與現代性」。 ‧四大主題皆收錄臺灣與香港的世界史專家學者重要著作。 ‧每篇文章皆由陳思仁和韓承樺兩位教授專文導讀解析,並提供課綱連結與延伸閱讀資訊。 ‧章末皆設計「重點掃描」專欄,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課題。 探尋現代世界形成的最佳學習地圖 吳翎君、翁嘉聲、張學明、花亦芬、陳正國、萬毓澤、黃文齡、林長寬、賴惠敏、陳思仁、劉文彬、林志宏、魏楚陽、湯志傑、巨克毅、張小虹 精選16位世界史領域專家經典論文(按目次順序) 打造立足臺灣、眺望世界的眼光,必須了解奠定現代世界的基石。 從歐洲文化的建立、多元世界的交會,到當代社會變遷等議題, 本書嚴選世界史領域的重要學者著作,深入探究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史。 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在全新歷史教學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如何面對課綱帶來的新視野和挑戰?本書配合108高中歷史課綱世界史領域的學習內容,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世界變遷與現代性」。每個主題底下皆收錄臺灣和香港史學界專家學者經典著作,呈現世界史領域的核心議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了讓讀者深入了解這些議題,特別邀請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陳思仁老師,以及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韓承樺老師,為各篇文章撰寫導讀,並提供課綱連結和延伸閱讀等資訊。此外,在各篇文章之後規劃了「重點掃描」專欄,整理文章的要點與提示,便利讀者歸納整理閱讀重點,進一步吸收與反思世界史的重要課題。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全國高中歷史教師熱情推薦(依學校筆劃排列) 八斗高中 賴彥儒三重高中 李雅玲三義高中 陳倩紋大同高中 羅丹伶 小港高中 洪慧霖中正高中 何亞宜中正高中 徐健堯中正預校 陳千惠 中崙高中 陳雪芳丹鳳高中 謝宗昇文華高中 李怡慧斗六高中 張志祥 北一女中 林佳潔北一女中 陳惠珠北一女中 楊慧娟北大高中 高小筑 永平高中 莊郁麟石碇高中 施威同成功高中 邱俊明松山高中 張育甄 板橋高中 周玉翎板橋高中 張肇祥板橋高中 許家銘花蓮女中 吳一晉 南山高中 許進玉建國中學 黃春木政大附中 李美慧政大附中 徐靜欣 員林高中 王偲宇師大附中 蘇信宇桃園高中 黃郁惠桃園高中 趙文義 崇光中學 林一琳淡水商工 萬雅筑淡江高中 莊景雅復旦高中 史曜菖 華江高中 陸淑慧陽明高中 林婉平新竹高商 林秀靜新屋高中 王隆昱 新莊高中 郭哲任聖心女中 王瑞文臺中一中 陳一隆臺中二中 方麗玲 臺中女中 胡 㨗臺中女中 蕭承先衛理女中 李亮霆曉明女中 蔡秉修 靜心高中 蔡坤良雙溪高中 林 谷羅東高中 張慧瑩蘭陽女中 林琮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翎君、翁嘉聲、張學明、花亦芬、陳正國、萬毓澤、黃文齡、林長寬、賴惠敏、陳思仁、劉文彬、林志宏、魏楚陽、湯志傑、巨克毅、張小虹吳翎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美關係史、近代中國外交史、國際史、跨國史。翁嘉聲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希臘羅馬古典文明史、希臘羅馬古典哲學、早期教會史。張學明香港新亞書院資深書院導師。研究領域為西洋史、政治史、宗教史、翻譯學、字源學。花亦芬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歐洲宗教史與文化史、藝術史跨領域研究、德意志文化史、中古晚期至近代初期藝術史與文化史。陳正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18世紀英國思想史。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社會科學哲學、政治社會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歐陸政治與社會思想、翻譯研究。黃文齡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非裔美國人研究、美國婦女社團組織、美國婦女史。林長寬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伊斯蘭文化研究、中東研究、阿拉伯研究、阿拉伯文。賴惠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清史。陳思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大西洋史、西方近代史、西方史學史。劉文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洋近現代史、西洋人權史、法國史、國際關係史。林志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學術史。魏楚陽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思想經典選讀、當代西方政治思潮、正義理論、中國政治思想史。湯志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系統理論、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巨克毅前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2012年逝世。研究領域為全球化研究、宗教(文明)衝突與國際衝突、國際恐怖主義、世界和平研究、兩岸民主化發展、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等。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文學與文化研究。陳思仁、韓承樺陳思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大西洋史、西方近代史、西方史學史。韓承樺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文化史、概念史、史學方法與理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者序 108高中歷史課綱中的世界史課題/陳思仁 編者序 108新課綱的變動與可能的肆應/韓承樺 臺灣與世界 英文學界關於「跨國史」研究新趨勢與跨國企業研究/吳翎君 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 土生土長為雅典人之憲章神話/翁嘉聲 中古基督教之正統與異端(451-1418)/張學明 誰不是文藝復興人文學者?/花亦芬 啟蒙與革命/陳正國 歷史唯物論中的結構與行動:資本主義起源論再探/萬毓澤 重塑形象之爭:1923年設置黑人姆媽紀念雕像提議案之研究/黃文齡 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 理解《古蘭經》的耶穌:伊斯蘭-基督宗教對話之起點/林長寬 十九世紀恰克圖貿易的俄羅斯紡織品/賴惠敏 大西洋史:一個史學史及其生態研究考察/陳思仁 科西嘉民族自決運動之困境/劉文彬 世界變遷與現代性 兩個祖國的邊緣人:「遺華日僑」的戰爭、記憶與性別/林志宏 哈伯瑪斯論德國學生運動/魏楚陽 重新認識現代性的必要:來自概念史與知識社會學的初步反省/湯志傑 全球化下的宗教衝突與基要主義/巨克毅 假名牌、假理論、假全球化/張小虹

商品規格

書名 / 課綱中的世界史: 從全球化、文化交流到現代性的反思, 縱觀世界的形成與展望
作者 / 吳翎君 翁嘉聲 張學明 花亦芬 陳正國 萬毓澤 黃文齡 林長寬 賴惠敏 陳思仁 劉文彬 林志宏 魏楚陽 湯志傑 巨克毅 張小虹
簡介 / 課綱中的世界史: 從全球化、文化交流到現代性的反思, 縱觀世界的形成與展望:本書特色:‧展現歷史的全球視野,將世界史領域分為四大主題「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533255
ISBN10 / 9570533250
EAN / 9789570533255
誠品26碼 / 2682020148009
頁數 / 67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108高中歷史課綱中的世界史課題
陳思仁

  2019 年施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簡稱108 課綱),社會領域目標以為培育學生在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新課綱轉變為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在此一目標下,其社會領域高中歷史課綱,計畫以「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主題安排略古詳今,空間推移由近及遠,採動態分域架構,各以臺灣、中國和世界為重點,強調分域間的互動」。在國中學習階段奠定對長時段通史架構的基礎上,普高歷史必修課程則「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透過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素養」。
  在「基本課題」的選擇上,以「108 高中歷史課綱」的世界史來說,規劃「臺灣與世界」「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世界變遷與現代性」四個主題,主題下再設計「臺灣與世界」「古代文化與基督教傳統」「個人、自由、理性」「伊斯蘭與世界」「西方與世界」「冷戰期間的世界局勢」「冷戰後的世界局勢」等七個項目,項目之下再選定以那些文化、人、物等來呈現跨區域交流史等十七則條目。新課綱期待學習者能理解當代世界是經由區域交流和全球化過程形塑而成,涵養成為具有多元文化觀的世界公民,一旦學習者自當下發展出問題意識,並有能力在溯向歷史上探索、推演並尋找答案。
  對學習者或傳授者而言,新課綱的挑戰在於以專題為導向,如「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課題來說,要以「伊斯蘭與世界」、「西方與世界」兩項說明此一專題,則該以哪些議題來呈現「交流」過程?為因應這些挑戰而有本論文集選編的構想,論文的選錄原則,主要是配合新課綱世界史課題裡的四個主題,希望呈現不同觀點,並釐清各項概念以協助思考。文章以期刊論文為主,每篇論文會輔以簡單導讀,期待讀者在閱讀論文後,對這些課題能掌握基本概念以及分辨多元觀點。
  本書依高中歷史課綱四個主題的七個項目,各選編一或三篇論文,總計收錄16篇論文,主題和論文選編原則的說明如下。
  首先,在「臺灣與世界」主題下,思考如何探究臺灣與世界關係史,傳統或是從商業、政治與外交方面辨正,本書選擇了吳翎君〈英國學界關於「跨國史」研究新趨勢與跨國企業研究〉一文,作為探究區域(跨國)交流、甚或全球交流史的史學研究而論,此文不僅從史學史釐析近年「跨國史」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並提出以「跨國企業」為對象的研究取徑,藉由公司的跨洋活動來說明全球聯結的深度與廣度,及其涉及的商品、在地消費與帝國權力問題。此文提供「臺灣與世界」一主題,建立從交流觀點探討世界史、以及提供交流史探究的取徑。
  其次,在「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主題的「古代文化與基督教傳統」項目下,延續舊課綱,以認識西方文化的歷史為目標,但本書選擇三篇論文,主要是提供讀者理解西方文化的爭議性,翁嘉聲的〈土生土長為雅典人之憲章神話〉與張學明的〈中古基督教之正統與異端(451-1418)〉兩篇文章,可以用來思考文化發展下的文化機制與政治權力關係,前者提供理解雅典民主的偏狹性,及神話、葬禮演講詞、戲劇等文化機制如何論述與建構公民權,後者提供教科書較少著墨的正統與異端爭議,以此協助讀者理解基督教文化傳播過程中,涉及的挑戰與回應;另一篇花亦芬〈誰不是文藝復興人文學者?〉一文,則藉由探討西方史家在界定文藝復興「歷史時期」的爭議上,讓讀者從概念上掌握人文主義、人文學者一詞的涵意,補充課本呈現的單一論點。
  再者,在「個人、自由、理性」項目下,探討奠定西方現代精神──個人主義與理性精神的歷史,以及現代精神在20世紀面臨的挑戰與回應。本書選錄三篇論文,皆作為探討現代西方精神在革命、理論的影響,以及面對歷史挑戰的自我批判能力。陳正國〈啟蒙與革命〉一文探討啟蒙運動與革命之間是否有直接關係?啟蒙知識分子都是革命家、殉道者嗎?反思究竟是啟蒙思想直接導引出革命?還是革命發生後才建構「啟蒙影響革命」的論述?萬毓澤〈歷史唯物論中的結構與行動:資本主義起源論再探〉一文協助讀者掌握資本主義概念在不同馬克斯思主義者詮釋下的觀點,以及思考思想與行動之間的關係;黃文齡〈重塑形象之爭:1923年設置黑人姆媽紀念雕像提議案之研究〉一文則是探討白人婦女紀念黑人姆媽的塑像行動,遭致來自黑人婦女的反對,其中涉及黑人的切身經驗與白人重構南方黑白種族歷史記憶,而產生的衝突問題,補充課本未論及的美國內戰後南方的戰敗創傷。
  四是在「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主題的「伊斯蘭與世界」項目下,以伊斯蘭文化說明區域與全球交流史,以及交流背後的政治、軍事與宗教力量的運作。伊斯蘭作為當代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然其與基督教文化關係卻受到歷史上十字軍以來建立的誤解所影響,為此,從當代問題意識出發,本書選擇林長寬,〈理解《古蘭經》的耶穌:伊斯蘭-基督宗教對話之起點〉一文,提供讀者從伊斯蘭文化角度認識耶穌外,希冀透過此文了解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也有建立對話的可能。
  五是在「西方與世界」項目下,從文化交流探討西方與世界交流的機制、在地化影響以及全球化的挑戰。本書選擇賴惠敏,〈十九世紀恰克圖貿易的俄羅斯紡織品〉補充課文較少論及的中俄物質交流史中的商業活動與消費品味;陳思仁〈大西洋史:一個史學史及其生態研究考察〉一文則提供如何從植物、動物、人、疾病說明歐洲、非洲、美洲三大洲自16世紀起的互動交流史;劉文彬〈科西嘉民族自決運動之困境〉一文補充課文未提及的歐洲境內反殖民運動的歷史。
  六是在「世界變遷與現代性」主題的「冷戰期間的世界局勢」項目下,探討被劃分為兩極對立的世界,由美國主宰的秩序而衍生的「美國文化全球化」,以及針對此波「全球美國化」的各種反抗運動。本書選擇林志宏〈兩個祖國的邊緣人:「遺華日僑」的戰爭、記憶與性別〉一文,儘管教科書已說明了二戰後重劃邊界而導致的民族遷徙或強迫移民,本文進一步探討移民產生的身分認同問題,此亦可延伸探討德國以及臺灣的例子;而魏楚陽〈哈伯瑪斯論德國學生運動〉一文則協助讀者探討二戰後出生的孩子,如何反抗美國、西歐主導的全球秩序,以及此波反抗運動如何讓西方文化走向新的思考與批判。
  最後,在「冷戰後的世界局勢」項目下,第二波全球化讓世界更趨於一致化,同時在地文化會以其獨特性反抗全球化。本書選擇湯志傑〈重新認識現代性的必要:來自概念史與知識社會學的初步反省〉、巨克毅〈全球化下的宗教衝突與基要主義〉、張小虹,〈假名牌、假理論、假全球化〉三篇文章,提供讀者理解何謂「全球化」,在掌握此一概念後,有助讀者理解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因交流而產生的在地全球化(即全球一致化)以及全球在地化(在地反應不一導致全球化在區域上有不同表現)。
  「交流」是世界史的曲調,是「108高中歷史新課綱」要引領思考的主題。理解「交流」是造就當今世界全球化現象,也因為交流而使在地或接受、或挑戰,然如何說明「交流史」,以便呈現其交流機制與權力等,期以本書編選的文章,提供讀者思考取徑。

編者序 108新課綱的變動與可能的肆應
韓承樺
一、奧林帕斯山頂的眼光
  奧林帕斯山是希臘境內最高的一座山,攀上頂端自可鳥瞰全境風光。神話情節裡,諸神就住在奧林帕斯山上,永遠以全知視野眺望底下人類的日日夜夜。這種「奧林帕斯山頂的觀點」,是政治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1936-2015)擁有以馳騁於不同國家之間操作比較史研究,以及圍繞單一國家做深描細寫工作的利器。
  他於2017年出版的《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就是以此視角帶領讀者穿梭於幾位菲律賓知識人──小說家黎剎、人類學者陸雷彝的思想、論述和抗爭實踐中──編織這幅由民族主義者串聯的反殖民跨國勢力圖像。安德森筆下的小說家和人類學者,其反殖民實踐均凸顯了「世界知識」和「地方知識」交織纏繞的特色。針對養育自己的沃土所做之民俗學研究,陸雷彝希冀去證明,菲律賓的民俗學知識及其自身都有能力進入那個「早期全球化」(Early Globalization)的世界。黎剎這位精通多種歐語的小說家,接連創作《不許犯我》、《起義者》,將菲律賓殖民社會的景像推向世界。讓兩位地方型知識人得以構築反殖民勢力的全球網絡,是來自他方的世界知識──民俗學和域外文學──是他們最重要的思想資源。二人的例子明顯反映了,地方走向世界,世界走向地方的特色。
  織就這則反殖民全球故事的安德森,自身成長、學習經歷、學術訓練及養成過程,也是「地方」與「世界」知識、經驗交織互動的例證。出生於中國昆明,成長於美國,後於英國伊頓中學、劍橋大學接受基礎古典人文教育,博士則轉入美國康乃爾大學。順著當時區域研究風潮,安德森投入印尼這塊先後經歷荷蘭、日本殖民統治的土地。此舉彷彿開啟他與「東南亞」的連結,日後他更轉入菲律賓和泰國,開展長期的田野研究工作。當時,「東南亞」作為西方世界區域研究對象,是較為偏遠、邊緣的目標,因其戰後殖民力量瓦解,遭共產勢力入侵而受到重視。
  「邊緣」似乎一直緊跟著安德森。誠如他自道,他一直有「一種位處邊緣的有益感覺。」「邊緣」就同他在自傳指出的,罩住青蛙的椰子殼。這是印尼與泰國習慣用來描述一個人眼界狹窄、容易自我滿足,猶如住在椰殼碗下的青蛙。而他自己,則是跳出殼外以其識見和文字,引領「世界」領略「邊緣」的歷史經驗,並進一步理解,「地方」與「世界」長期以來實存著的,細微卻又寬廣、多層次的互動關係。這些經歷,或許是他自許得以「奧林帕斯諸神觀點」,轉換著鳥瞰、比較、並置與連結幾種視點,在全球脈絡下寫就一則則動人又深刻的在地故事。
二、世界史新課綱的調整與挑戰
  安德森的這兩部書,是我在編寫這部《課綱中的世界史》,同時翻閱的兩部作品。這讓我不以他的經驗,針對臺灣的世界史學習歷程,做某種程度的比擬和想像。以安德森個人和「地方」與「世界」為比喻,並非直接意指臺灣的世界史知識學習,就是得在這種架構下理解。但我也不想完全迴避,安德森關切的殖民議題,是否可能在我們接觸世界史的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發現自身「受殖」的經驗和感受。無論如何,「地方」和「世界」交織互動的經驗和影響,是筆者現階段認為我們要求莘莘學子撥出一定比例時間學習世界史的重要理由。從歷史長河中,我們可以找到不少故事,都是人們嘗試通過知識汲取而迎向世界的例子。近代中國的知識人,是仰賴大量翻譯或自撰書文,才間接理解西方世界的大概模樣。林獻堂(1881-1956)則利用環遊歐洲的機會,以臺灣為基點直接觀察西方國家的風貌,並透過刊登在《臺灣民報》上的遊記,起到另類啟蒙作用。
  這兩個例子也凸顯了一個可能的缺陷,當時他們以為的「世界」,就是用「西方國家」為標準所描繪的全觀景像。這自是長期以來,西方/歐洲中心盤踞於歷史書寫上空所造成的困境。無論是「西洋史」、「世界史」或「文明史」,皆體現了以西方發展進程為標準的線性時間為預設。這點則是新課程綱要盡力避免的問題,希望能均衡地描寫和呈現國別史/世界史、西方/非西方區域之間,個別實存暨來往互動的歷史經驗。
  108課綱的調整,對世界史課本書寫的方式和內容,在時間安排、主題取捨和視角有較大影響。略古詳今是新課綱對待時間敘述和安排的原則,意在減少古代史書寫比重,增加近、現代世界的變化歷程。地理空間感的建構和呈現,力求在區域架構下描寫域外域內互動過程。書寫視角則刻意導向以本地人民為主體,循此構築我們理解世界歷史的理由、目的和方法。我們拿101課綱對照即可發現,這般調動的直接影響,就是必須整併和擴增原有子題,並新增部分項目。
  當然,這裡頭最富爭議的或許就是主題式教學。主題該如何選擇?為什麼是這些內容被選訂為課程綱要?更困難的是,主題式設計直接影響了教學現場需要的,歷史編年敘述的建立。此即為,許多教師擔心的,學生對歷史的「時間感」恐將在主題式教學中消逝。而這更進一步影響學習者對內容的理解。誠然,這問題並非筆者與本書可以解決的。目前我僅能揣想,這樣的設計是為刪汰過往教學植入過多歷史細節,而缺乏更高層次的,訓練學生掌握和理解該歷史場景所轉呈的抽象化概念的能力。然而,這談何容易?某方面來說,這得連同師培教育和學生考試制度一併改革,才可能整體地打造出新時代歷史教育需要的資源和框架。

三、課綱核心概念與本書特色暨使用方式

  必須說,本書不是為徹底解決此問題而編寫。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我們因應108課綱編纂的世界史輔助讀本。循著前已出版之臺灣史和東亞史冊的做法,我們按照課綱條目選擇相應的學術論文,以供閱讀參考。在考量出版端編寫策略和現場教師在課程準備和教學時間限制的多樣條件,這雖然不甚完美,但也不失為一折衷做法。至少,筆者希望,選編的論文配合兩位編者的導讀,能從歷史事實補充、背景脈絡串連與深化、核心概念的再闡釋,此三面向給予些許助益。
  接下來,我嘗試順著課綱條目梳理課程欲建立的核心概念,逐做介紹。我認為,若願意從概念層面來把握,或許更能順應新課綱來打造新的歷史課程和教學現場。首先,課綱增設全新的「臺灣與世界」,作為開端。從條目即可見出,它帶有「目的性」的設計是要求教學現場深入反省世界史學習的內在理路。這可能是單純的知識增益,亦或是純然國族主義以及廣闊的全球關懷;甚至是一個交織的情況,歡迎各位老師引導學生思辨。
  再者,「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是討論歐洲文化傳統和「現代」轉型的辯證關係。前半部以基督教傳統作為學生邁入世界史的開端,這或許是嘗試從文化面向把握世界史特質的做法。基督宗教是15世紀以前的歷史重心,即如強調人文精神甦醒的文藝復興,都是人們環繞著神與人反復辯證的思想、文化運動;更可延伸、連結至18世紀以降,思考關於理性精神和世俗化進程的歷史變遷。後半部則討論西方世界邁向「現代」的象徵標誌。這個自15跨度至18、19世紀的歷程,以人和教會、上帝和信仰關係的裂變開始,從而轉入對理性精神的思考。這不僅促成對「個人」本質的探究,更是在針對國家、社會形態及結構、統治和被統治者關係、生產方式與經濟成果分配的脈絡下進行反省和再造。
  接著,「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的發展」則著重於描寫「擴張、互動、交換」這類型的歷史經驗。在這裡,課綱編纂者似乎想通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發展和擴張的歷史進程,描述包括歐洲、美洲、亞洲幾大陸塊的國家民族是如何「相遇」,通過交流產生哪些後續影響,繼而奠定現代世界網絡的雛形。最後,「世界變遷與現代性」則是以冷戰為切分點,描述世界秩序於20世紀前後的重整過程中,全球體系建構與西方現代性擴張的共生關係,並反思非西方、多元現代性實存之可能與價值。
  本書透過選編專題論文的方式,以求為每位面對108課綱的現場教師,帶來部分幫助。當然,礙於書籍篇幅、論文版權與其他問題,我們選擇的文章也許並非每篇都能完全涵蓋教科書的範疇。本書選擇了專題論文和研究討論兩類型論文,各有不同側重點。前者專就單一議題在歷史細節和經驗上做較多且廣的描述,後者則就幾個史學論題,展開學術史的描述和反省。希冀各位讀者能在本書中,尋得部分能引導學子認識世界史的角度和方式。而我更衷心期盼的是,我們的歷史教育真能為學習者打造一種,立足臺灣、眺望世界的眼光。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讀 吳翎君,〈英文學界關於「跨國史」研究新趨勢與跨國企業研究〉
韓承樺
  在臺灣歷史教育環境中,學生該循何種脈絡來認識世界史,這問題其實反映長久以來,我們對於自身之國際地位的疑問與追尋。人們對歷史的提問,確與現實世界的變化密切相關。近、當代史壇議程上的「世界史」,也已非早前環繞著歐洲國家,亦或是以西方、現代世界為主體的歷史敘事構成。這部分的變化,則與史家對「自我」之於世界關連的思考交織在一起,隨著世界網路發展愈趨緊密,史家筆下考究的「自我」,從個人、民族國家逐漸發展為跨國性社群、組織及其相關活動實踐。自1990年代起,以「全球」(global)或「跨國」(transnational)為觀察歷史變化之視野,在全球化浪潮推展下,讓史家以更為寬廣多元的角度描繪現代世界發展、成形的歷史進程,並進一步從多重脈絡中探看各個國家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及身影。
  改變「單一國家」為主體的取徑,此舉不僅在史學研究議程中取得顯著成功,更可能影響歷史教育的層面。事實上,現代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歷程,就與現代民族國家建構工程,自19世紀起形成緊密的共生關係。這讓史學研究基本上離不開民族國家;而歷史教學的現場,則成為培養學生歷史感從而鍛造國家認同意識的場域。這趨勢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遭到極大挑戰,日常生活中愈趨頻繁的跨國行為實踐,促使史家想像一種跨越國家邊界的視野和方法。全球史或跨國史揭示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ing),挑戰了傳統史學以民族國家邊界所框限範圍的預設。唯此並非全盤否認「國家」實體及重要性,而是凸顯了疆域限制破除後,我們該從何種全球、跨區域、互動性網絡來觀察「國家」的生成、行動及其本質。
  在超越國家疆界,捨卻傳統史學圍繞的「歐洲」中心後,全球史或選文討論的跨國史究竟是關注何種活動,作為形構人類歷史的動力呢?我認為,我們或可以「跨越」/「穿梭」這類的行動實踐為主,循此觀察是何種人、社群、組織、物質文化、思想觀念……這些有形與無形的主體,在不同時空環境下,以何種方式織就重層複雜的全球網絡。就如本文提及的《獨立宣言:一種全球史》一書,即是描寫美國獨立宣言這份紙本文件如何在全球傳播,促動不同地區民族獨立意識的全球史。 也有史家會特別著重在民族國家、鉅型企業組織底下的「人民」,描述個人活動如何牽起國際關係,其中有合作亦有衝突。徐國琦近年陸續出版環繞著近代中、美關係,以及一戰期間亞洲區域內殖民母國及殖民地人民的往來互動,這些都是史家試圖呈現一段「共享的歷史」(shared history),是如何通過複數的個體活動構成。此外,本文還特別著重以經濟活動為核心的跨國企業,提醒我們思考民族國家經濟活動狀況的高低起落,其實是與各種跨國企業的往來密切相關。這情況隨著19至20世紀歐美企業全球擴張愈趨明顯,當全球資本、商品鏈發展成形,即意味著特定地域的經濟活動其實都是由許多分屬不同國家、區域的個人或群體投入所致。
  跨國史亦或是更為寬廣的全球史研究,拓展了史家對「空間」和「時間」的想像。在這股研究熱潮中,我們逐漸可見到鉅型敘事的復興,以跨區域、長時段的全球視野來編織歷史敘事。近年豐富的相關研究成果,也通過另類的跨國文化活動──翻譯──進入臺灣知識市場,提供充沛的資源。在世界史教學現場,教育者或可在主題選擇上嘗試以單一主體的全球/跨區移動為例,勾勒一幅簡明的全球史圖像。學習者的部分,則可在教師引導下反思日常生活中各類思想、文化與物質,是如何經由全球網絡的交織互動,進而出現在你們的身邊。這則可以較平易的方式,理解所謂「全球」或「跨國」取徑的意旨。在歷史教育現場,這種視野能幫助我們重新看見,臺灣是如何逐步參與現代世界體系建構的過程,進而思考「國家」的歷史實景,並以「共享的歷史」為基調,培養學習者具備現代世界的公民意識。從「民族國家」到「全球」,或許就是今時討論世界史較為合適的脈絡。

108課綱相關條目對照說明
吳教授的文章對應「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世界史」(條目K-V-1)。可以從「跨國史」的視野重新思考看待世界史的角度。

延伸閱讀
1.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著、劉文明譯,《書寫大歷史:閱讀全球的第一堂課》(臺北:廣場出版,2012)。
本書對應「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世界史」(條目K-V-1)

2.塞巴斯蒂安•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著、馮奕達譯,《全球史的再思考》(臺北:八旗文化,2016)。
本書對應「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世界史」(條目K-V-1)。
英文學界關於「跨國史」研究新趨勢與跨國企業研究
吳翎君
一、前言

  1990年代以後歐美歷史學界興起了一股全球史風潮(Global History),在關注如何書寫「全球時代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 in Global Ages)之際,一種強調跨越民族國家邊界的跨國史(Transnational History)研究視角也因應而生,許多研究著作將「全球史」和「跨國史」兩者連繫起來。 跨國史是一種研究取徑,在地的(local)、國家的、帝國的和世界的歷史不僅是地緣政治上的相互影響,並且是一種超跨國境的連繫網絡;探求不同國家和社會相互連接的紐帶,包括跨國網路、生產和貿易、制度、思想和過程等等,都是跨國史研究的範疇。近十年來,在歐美頂尖學者的領軍之下,跨國史研究聲勢有不少令人矚目的學術成果,可說是史學界繼「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的研究後,新一波的「跨國轉向」(transnational turn)研究,對於當前史學觀念、史學方法和歷史知識的產生有重大的影響。
  著名國際關係史學者且是倡議「國際史」(International history)的領軍學者入江昭(Akira Iriye),近年來在其編撰的著作中轉而使用「跨國史」一詞,在他看來,當前全球化時代中,各個國家和社會人群無可避免地捲入各種紐帶關係和連鎖效應,跨國史的書寫視角將有助於因應全球化時代中人類共有的過去,從歷史理解現在,並走向未來。他強調跨國經驗的共有與交流是人類歷史的重要資產,特別是過去較忽略的人權、文化、情感、環境、疾病控制和經濟資源等議題,有必要以跨國史視野重新書寫,而多元身分的知識視野將有助於未來世界秩序的和諧。
  關於全球史/跨國史的興起及其對當前史學書寫產生的範式轉移,中文學界已有專文研究,其中,國際史學者和經濟史學者以跨國史視野在研究議題上的開展成果,則較少有學者討論。 這兩個領域的學者同樣著重多元資料和國際體系的宏觀論述,在這一波史學全球化的學術轉向中,打破單一學科、互相借鑑,對形塑當前全球網絡的共同議題上有更多的交流和對話。本文介紹英文學界近十年興起的跨國史研究取徑和代表論著,並以跨國企業為考察範例,這些新研究成果,對於我們研究19世紀後半葉第二波工業革命發生以後全球企業移動、技術躍升及其關係網絡的全球大交流,提供了一個宏觀背景。從英文學界對跨國史的研究趨勢和實例,或可提供我們移轉於近代中國為主體的跨國史視角而激發出新穎的研究面貌。

二、「跨國史」研究取徑

(一)「國際史」與「跨國史」

  2009年,哈佛大學入江昭教授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人文與社會科學部梭尼耶(Pierre-Yves Saunier)教授召集來自25個國家的350位學者,合編一本跨國史辭典The Palgrave Dictionary of Transnational History,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這本書應是目前為止研究跨國史最重要的一本辭典工具書,它的編纂也說明了跨國史研究受到全世界學者的普遍認同。書中收集的400個條目以26個字母序號排比,每個關鍵詞除了有千字以上的釋義之外,還標註徵引資料和延伸閱讀(related essays),形式上更接近於學術文庫。兩位編者在序言下方以小字署名「教授與瘋子」(The Professor and Madman),自嘲此一學術工程之艱鉅,最初的詞彙條目為1,500個,或許未來將有續編。該書以十大樹狀圖說明跨國史網絡如同電流現象般環扣相連的複雜路徑,內容涵蓋十大類跨國現象:一、人口流動;二、世界秩序與失序(帝國/帝國主義、法理秩序、貨幣、標準);三、文字、聲音和訊息;四、生產與貿易;五、地球(環境、資源與基礎設施);六、空間與時間;七、身體與靈魂;八、概念與過程(文明、全球化、倫理和族群、人口流動、帝國和帝國主義);九、團體組織與事業;十、知識(生命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應用知識、技術、高等教育)。兩位編者的序言對於不同學者使用跨國史(例如美國史學者泰倫[David P. Thelen])、 世界史(World History,例如本特利[Jerry Bentley]等學者)、 全球史(Global History,例如克拉倫斯-史密斯[William Gervase Clarence-Smith]、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e]、傅瑞斯[Peer Vries]於2006年創辦的《全球史期刊》[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國際史(International History,下詳)等詞,無意提出清晰的定義,認為在不同政治與社會「之間和跨越」(between and across)的意涵上,這些詞意是相通的。該書選定以「跨國史」作為書名,似是一種不言自明的事情,在當前全球化浪潮所顯現的個人、群體、國家和世界所交織的既相互糾纏又依賴共存的關係網中,「跨國史」研究視野最契合當下全球化議題的歷史溯源。這也是本書時間定自19世紀中葉所謂近代民族國家建立的時期,令人心領神會之處。編者強調,本書所建立的條目是提供日後有志於開展跨國史研究者的入門,並沒有要建立一種新學科領域或學術支派的企圖。
  入江昭作為二次大戰以後頂尖的國際關係史學者,早期從地緣政治和華盛頓體系(Washington System)的建立探討美國在東亞的崛起及太平洋戰爭的起源,由此奠定在美國國際關係史的學術地位。 到了1990年代,他開始大力倡議國際史的研究旨趣,呼籲拓展傳統外交史的研究視野,將國家與非國家的跨國交往領域都納入國際史範疇,可謂近30年來領導國際史研究最具代表的人物。 2013年,入江昭出版《全球史與跨國史:過去,現在和未來》(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History: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一書,轉而推崇「跨國史」研究,該書回顧他自己從國際關係史、國際史到跨國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不斷推進的反省。他提到,國際史和跨國史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兩者確實有相通旨趣,但跨國史研究具有超越民族國家(beyond national state)的更大視角,比起國際史視角仍具有國家之間(inter-nation)的特性仍略有不同。儘管「國際史」將政府與非政府、個人和群體都納入國際交往的範疇,但它仍有以國家作為國際社會的實體和國家邊界的概念/精神所侷限。「跨國」(trans-national),則帶有「穿越和超越民族國家」(across and beyond national state)的意味,它不以民族國家為中心(nation-centered)的概念,且不意味著「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 入江昭從「國際史」到「跨國史」的研究轉向,顯然與他近十年更加關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共有經驗和文化普世價值有絕大關係。這位「國際史」的掌舵學者顯然更加重視非國家行為者(non-state actor)的影響力,國家行為只是影響全球歷史發展的要素之一,人類發展進程中的許多議題必須有超越國境的視野。 同時,入江昭認為「跨國史」豐富了我們對於國家歷史(national history)和國際史(international history)的理解,全球史和跨國史研究觀點也對當代的歷史研究帶來了全新視角。因此,從這角度而言,他認為1990年代以來經歷了一場「史學改造」(historiographical transformation)的歷程。
  1989年,入江昭在美國歷史學會主席就職演說〈歷史的國際化〉(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story),指出「國際史」是一種全方位的歷史研究法,它超越了傳統外交史一味強調政府之間的交涉、談判等限制,把文化、社會思潮變遷、個人情感等因素引入考察之列;國際史與傳統政治史的主要區別在於它超越國界,側重多層次對話,並以整個國際體系作為參照系,打破民族主義史學、意識形態和地域觀念的狹隘樊籬,強調國家間的政治、文化等多重交流、對話及互動。 入江昭也以中日兩國在國際社會的互動角色考察近代以來的中日關係,他在《全球背景下的中國與日本》(China and Japan in the Global Setting),以全球化觀點探討中日兩國在「權力、文化和經濟」(Power, Culture and Economic)等多元關係的互動和消長,最後強調未來中日兩國的和平繫於兩國在文化上的互相依賴(cultural interdependence)和相互理解。 本書可說是1990年代國際史的開山之作。
  事實上,就在入江昭倡導國際史之際,正是1990年代美國因蘇聯共產陣營的瓦解,登上獨一無二的世界霸主,美國史學界對於形塑美國國家歷史的內外精神和美國史研究視角,乃至於歷史教學都有深刻的反省。1991年10月,任教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的美國史教授伊恩‧蒂勒爾(Ian Tyrrell),在《美國歷史評論》撰文批評美國歷史敘事中的民族主義和「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傳統,主張揚棄純粹在國家框架內進行的歷史敘事和解釋,必須以跨國視角研究美國歷史,使美國史研究超越民族主義史學的樊籬。他還提到構建更廣泛的跨國史方法,包括像年鑑學派那樣進行區域史研究,關注環境變遷,研究國際性組織、跨國運動和國際主義觀念。此後,專攻美國思想文化史的本德(Thomas Bende)等其他學者也紛紛加入倡導跨國史的行列,提出人群、觀念、技術和制度等層次的跨國史研究。
  無獨有偶,歐洲史學界同樣對於冷戰時代的終結興起一股重新書寫歐洲史和世界史的風潮,基於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共同體的理念,研究英國史、法國史和德國史的學者紛紛提出有必要檢討過去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歷史觀,喊出應該要將把「民族國家」從歷史舞臺的中心移走。前述提到與入江昭合編跨國史辭典的梭尼耶教授,便是要求以跨國視角重新書寫法國史和歐洲史的代表學者。此外,1990年代初期,跨國史視角同時也受到研究非洲史或其他區域史研究學者的重視。專長世界史和非洲史的曼寧(Patrick Manning),於1990出版著名的《奴隸與非洲生活》(Slave and African Life)一書,以全球視野探討奴隷販運議題在人口、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等議題的沖激。 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Reorient: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一書,探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亞洲經濟圈對歐洲和全球經濟體系的影響。他考察15到19世紀全球貿易的世界勞動分工與平衡,白銀在此時期所發揮的功能以及亞洲所具有的生產力、技術、經濟制度的優勢,最後將東方的衰落和歐洲興起做橫向比較。弗蘭克認為,16至18世紀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後並未引起通貨膨脹,意味著中國經濟有能力吸收更多的白銀;中國需求白銀,而歐洲需求中國商品,這兩者的結合導致全世界的商業擴張。因此,中國在工業革命前的全球經濟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突出地位。弗蘭克刻意擺脫歐洲中心論,提出一些標新立異的見解,出版後引起不小爭議,但他所闡釋「再東方」觀點,很能代表1990年初期西方學術界的自我警醒。 20年來有愈來愈多學者投入「全球時代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 in Global Ages),倡議以全球和跨國視野重新書寫世界史的議題,可稱為一波「新全球史」風潮,已有不少學者為文論及,本文不贅。
重點掃描
一、「跨國史」的研究取徑
1.入江昭從「國際史」到「跨國史」的轉向:
國際史:仍有國家作為國際社會實體和國家邊界概念的局限。
跨國史:帶有超越民族國家的意涵,但不意味著去國家化。

2.跨國史的書寫趨勢:
重視不同人、事、物跨越國境帶來的歷史現象,及其全球關聯,例如: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如何在埃及、中國、印度及朝鮮等地造成深刻影響。

3.分析視野的不同:
全球史:將世界看作一個整體,探討在地、區域、國家、各洲和全球之間的相互作用。
區域史:傾向討論各洲或是更大政治經濟框架下的國家關聯。
比較史學:超越國境的方式,探討兩個或更多的社群(城市、區域或國家)的歷史比較。
跨國史:主題包括國際組織、個人歷史、帝國歷史、政治運動、移民、環境等。

4.目前跨國史的研究對象多集中在19世紀中葉以後,未來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

二、跨國企業研究
1.近年英文學界研究成果,於經濟史學者和國際史學者的激盪下,在跨國企業、技術擴張、跨國聯繫及其全球化網絡等議題成果斐然。
例如:跨國企業如何在全球電力化的技術革新中,壟斷整個電力市場。

2.2018年在波士頓召開的世界經濟史大會以「全球化浪潮」為題,以跨國研究案例來考察商品、貿易權、生活型態、政治影響力等議題,占了相當比重的場次。

3.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研究:
過去較少針對近代中國為個案的跨國企業研究。
跨國企業的視角,有助於了解近代中國如何與世界體系接軌,探索一個全球性質的中國。
未來展望:(1)拓展跨國企業在中國歷史的跨領域書寫(2)跨國企業、技術、人才的全球移動,或個人、群體身分的流動,對於社會階層的轉換,或是當地社會網絡造成的影響(3)創新企業、科技和環境議題(4)實業家、技術專家及其關係網呈現的全球知識文化現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探尋現代世界形成的最佳學習地圖
吳翎君、翁嘉聲、張學明、花亦芬、陳正國、萬毓澤、黃文齡、林長寬、賴惠敏、陳思仁、劉文彬、林志宏、魏楚陽、湯志傑、巨克毅、張小虹
精選16位世界史領域專家經典論文(按目次順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