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魏晉南北朝 | 誠品線上

中華の崩壊と拡大: 魏晋南北朝

作者 川本芳昭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魏晉南北朝:舊中華在此時崩潰,新中華取而代之崛起擴大。一般認知中隋唐帝國前的黑暗時代,卻是東亞諸國「中國化」的開端。  「然而這段『亂世』卻一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舊中華在此時崩潰,新中華取而代之崛起擴大。一般認知中隋唐帝國前的黑暗時代,卻是東亞諸國「中國化」的開端。「然而這段『亂世』卻一點也不『黑暗』。(中略)就某一些方面來看,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極度豐饒而繁華的時代,不僅為後來充滿國際色彩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礎,也間接對日本古代文化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日本九州大學教授 川本芳昭三國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接續在五胡亂華之後,常被誤解為一個動盪不安的黑暗時期,但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雲岡、龍門石窟那些壯麗的佛教遺跡,還有以王羲之、陶淵明等文人或詩人為代表的六朝文化,亦是誕生於這個時代之中;還有畫聖顧愷之、老莊思想的盛行等等,如同秦漢統一大帝國之前的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展現出其繁榮華麗的一面。◎「貴族制」帶來的不只有階級差異,還有保存文化的貢獻。雖是兵戎連天的亂世,在文化上卻有光彩奪目之處。這種矛盾的現象,歸功於東漢末年一群富有文化素養和學識涵養的貴族,他們分散在農村社會的領頭人物、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統治階級中,無形中讓首次接受胡夷文化洗禮的中華世界,得以激盪出豐沛的六朝文化。◎東漢末年公權力的瓦解,代表秦漢帝國的中華秩序崩潰。原本專屬於皇帝「萬人之上」的統治權,遭到「階層化」後出現的豪族階級所瓦解,造成東漢末年黨錮之禍等干政亂象,占據本應由國家擁有的諸多資源。這個現象到司馬氏短暫一統三國分裂的局勢後,依舊存在這種「以下犯上」的風潮,進入俗稱「五胡亂華」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政權不斷交替更迭,但無人可撐起亂世中的領頭地位。◎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將自己定位成正統中華皇權。北魏文帝不只進行一連串的漢化政策,同時藉由重組胡漢兩族舊有的世家序列,用「姓族評定」分出上下關係,區分統治與非統治階層;加上遷都洛陽、改變祭祀地點以及變更北魏的「五行行次」,便能看出他致力於追求成為中華皇帝,及讓北魏成為中華帝國的決心。◎新‧中華意識的擴大,改變了整個東亞的國際秩序。魏晉南北朝時代存在著承襲自漢朝的世界秩序,以及五胡十六國、北朝及隋唐各朝為華夷關係帶來改變的新世界秩序,而這兩種世界秩序互相牴觸,終於在進入隋唐帝國之後,由前者轉變為後者。這股新的「中華意識」,在古代日本與古代朝鮮三國形成,便是這股巨大潮流下的「中華的擴大」。作者川本芳昭教授長期研究古代東亞民族與國際秩序,在《中華的崩潰與擴大》中,一探現今的中華文明與漢文化的形成軌跡,並以東亞史的宏觀角度,檢視當時周邊地區的日本、高句麗、百濟等國與中華文明互動後的關係變化和火花。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川本芳昭 (Yoshiaki Kawamoto)一九五○年出生。九州大學文學系畢業。九州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現任九州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主題為東亞古代與中世民族問題、國際交流、政治史。主要研究時代為漢朝至唐朝之間。深入探討諸多議題,如漢族作為世界最大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華文明的本質、以及包含日本在內的周邊民族如何一方面對抗中華文明一方面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及民族特質等等。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民族問題》(汲古書院,一九九八年)、《北朝國家論 岩波講座世界歷史9》(岩波書店,一九九九年)、《中國史內的諸民族》(山川出版社 世界史Libretto 61,二○○四年)等。■譯者簡介李彥樺1978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台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長達四百年的大分裂時代/活躍於農村社會及中央政治界的貴族/漢族與非漢族的鬥爭與融合歷史/「中國化」的浪潮與其歷史意義【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序幕】邁入嶄新時代的動向公權力的濫用與「公」體制的重建/爆發於東漢末年的大規模群眾叛亂:「黃巾之亂」/從掃蕩宦官勢力到群雄割據/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架構成形/地方首長掌握軍事實權的政治體制/官吏錄用制度「九品官人法」司馬氏的時代司馬懿的登場/虛虛實實的戰術,司馬懿七十一歲時的權力鬥爭/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時代/蜀的滅亡與晉王司馬昭的誕生司馬炎統一中國司馬炎的登場/吳的滅亡與天下再次統一/軍隊裁撤與戶調式/排除齊王司馬攸的圖謀/愚昧的皇帝司馬衷/司馬氏三代的功過【第二章 胡漢相爭】五胡十六國的時代八王之亂與永嘉之亂/五胡十六國/匈奴的國家/羯族石勒的登場/佛教與後趙/鮮卑的崛起胡漢雙方的情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族的意識結構/胡漢之間的相互認知漢族、胡族的變化華北士大夫與江南政權/宋的正統性/漢族士大夫追求的正道/胡族與正統王朝【第三章 跨越胡漢隔閡】苻堅的時代冉魏的興亡/苻堅的登場/苻堅的施政/民族融合政策的功與過北魏的登場及時代狀況北魏的建國/拓跋珪的部族解散/非漢族國家北魏與漢族士大夫漢族的變化與崔浩士大夫的變化/崔浩的立場/一般漢族士大夫的立場太武帝與皇太子太武帝與時代狀況/太武帝的意識結構/皇太子的立場/帝權擴張與反對勢力/皇太子拓跋晃之死/一般胡族的立場【第四章 江南貴族制社會】東晉的貴族制社會張昌、石冰之亂/司馬睿政權的成立/不安定的政權/蘇峻之亂北府、西府的鬥爭與南朝政權的建立過程北府、西府的形成/桓溫的崛起/桓溫與拯救東晉的名相謝安/宛若王導再世的謝安施政風格/孫恩之亂/桓玄的霸權/劉裕的反叛/劉裕北伐/土斷制度的實施貴族制度的變化與宋、齊軍事政權武人政權宋朝的誕生/宋文帝的政治/元嘉之治的終結/疑心生暗鬼的連鎖反應/出現於社會各階層的以下犯上風氣/貨幣經濟的發展/貨幣經濟盛況的極限/南齊的興亡【第五章 南朝後期的政治與社會】梁武帝時代梁朝建國/梁武帝的改革/學術文化的興盛/梁武帝與其虔誠佛教信仰/梁武帝的四度「捨身」/梁武帝的失政/梁武帝的通貨政策/侯景之亂/建康淪陷梁元帝與江陵的淪陷蕭繹打倒侯景,自立為帝/江陵淪陷的悲劇/顏之推的《觀我生賦》/俘虜後來的命運陳朝的興亡陳霸先與陳朝/梁末陳初的叛亂/陳朝的滅亡與隋朝統一中國【第六章 江南的開發與民族鬥爭】孫吳與山越六朝時代的大象/山越與短人/江南的「矮奴」中國南方的非漢民族長江中游流域的非漢民族/山丘連綿的福建/範圍大過整個日本的四川非漢民族的漢化契機國家公權力名義下的大規模討伐戰爭/蠻族與一般漢族的交流/蠻漢結合與土豪/蠻族出仕為官何謂蠻族?漢族的蠻化/桃花源的時代背景/蠻漢之別【第七章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前期的諸制度北魏前期的國家制度/服侍拓跋皇帝的近臣集團「內朝」/凝聚鮮卑族的象徵:祭天儀式孝文帝的改革孝文帝是魏晉南北朝時代少見的明君/孝文帝諸般改革促成了北魏的漢化/廢除內朝的理由/國家祭祀的改革/姓族的分定/風俗與習慣的改革/均田制度的創立/是孝文帝的改革,還是文明太后的改革?孝文帝的人格特質為什麼要推行顛覆王朝基礎的諸般改革?/孝文帝與文明太后的「母子說」/胡族的收繼婚風俗孝文帝追求的世界孝文帝的階級意識階級意識與孝文帝的民族意識為何孝文帝的民族意識如此淡薄?/朝中國皇帝邁進之路/「五胡十六國」這個時代稱謂的由來【第八章 北朝後期的政治與社會】北魏後期的政治與社會洛陽的繁榮/北魏與佛教/太和謀反事件北魏末年的動亂北方胡族中下階層的不滿/北鎮之亂/爾朱榮的登場/高歡的出身西魏和北周統治下的新動向北魏的東西分裂/東魏與西魏的角逐/《周禮》的採行/胡漢融合的狀況北周武帝與華北的統一東魏、北齊的動向/北周武帝統一華北【第九章 古代的東亞與日本的形成】倭國與邪馬臺國東亞的歷史發展與古代日本/倭國的出現/親魏倭王卑彌呼的時代充滿神祕的四世紀邪馬臺國的歷史發展/中斷遣使的原因/神祕的四世紀倭之五王的時代恢復遣使與東亞國際情勢/古代的中日往返路徑/高句麗恢復遣使/稻荷山鐵劍/《宋書》〈倭國傳〉的記載倭國與天下古代日本的中華意識的形成/「獲加多支鹵」時代倭國的天下觀/倭人心中的「天」【第十章 中華世界的擴大與「新」世界秩序】古代東亞與日本的關聯世界秩序的相剋/高句麗的中華意識/高句麗對中國政治思想的吸收/百濟的中華意識/新羅的中華意識古代日本、朝鮮形成中華意識的濫觴五胡中的中華意識的形成/北朝的中華意識/來自中國的巨大影響/征夷大將軍與中華意識中國政治思想的傳播中國政治思想的傳播者/「部」的制度/《翰苑》與「部」/倭國與百濟的上表/舊人與新人魏晉南朝的世界秩序及北朝隋唐的世界秩序外臣的內臣化與魏晉南朝的世界秩序/華夷秩序的變貌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字解說/參考文獻/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魏晉南北朝
作者 / 川本芳昭
簡介 /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魏晉南北朝:舊中華在此時崩潰,新中華取而代之崛起擴大。一般認知中隋唐帝國前的黑暗時代,卻是東亞諸國「中國化」的開端。  「然而這段『亂世』卻一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531312
ISBN10 / 9570531312
EAN / 9789570531312
誠品26碼 / 2681549763007
頁數 / 3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倭國與邪馬臺國〉

東亞的歷史發展與古代日本

到前一章為止,我們站在中國歷史的觀點探討了魏晉至南北朝時代的諸般歷史現象。但是在這個時代,還有許多中國歷史的框架所無法涵蓋的問題。這些超出中國歷史框架的問題該如何解讀,在理解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上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以下便針對這些進行探討。

現在我們將視野稍微放寬,以東亞歷史發展與中國歷史發展的關聯性為觀點,重新審視這個夾在統一帝國秦、漢及隋、唐之間的時代。

中國的《三國志》時代,正好與日本的邪馬臺國時代重疊。至於南北朝時代,據推測應大致相當於日本的應神天皇或仁德天皇的時代。古代日本中的邪馬臺國時代至應神、仁德天皇時代之間的歷史發展,與整個大陸的歷史發展,有著什麼樣的關聯性?現在讓我們基於前述的焦點,先就這個問題稍作思考。

關於日本古代國家的形成過程,江上波夫的騎馬民族國家論相當有名。根據其推論,一群擅長騎馬的民族在本書所探討的時代沿著朝鮮半島南下,最後進入日本列島,征服原有勢力,建立新的王朝。雖然這個理論的真實性不在本書的探討範圍內,但是在前面的章節裡,我們已談過了這個時代發生在中國華北的長期動亂及伴隨而來的大量人口流動,而這個現象勢必會對周邊地區造成巨大的影響。

面對東亞的動亂時代,日本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應對,並有著什麼樣的歷史發展?要探討這個問題,當然也會涉及日本這個國家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其根源到底來自何方這個問題。

倭國的出現

日本的英文為Japan,但在魏晉南北朝的時代,別說是Japan,就連日本這個名詞也還沒出現。日本被稱為日本,那是後代的事。在魏晉南北朝的時代,雖然疆域並非完全一致,但相當於現代日本的地區被稱為「倭國」。不過這是外界對這個地區的稱呼,至於當時的倭國人如何稱呼自己居住的地方,則未有定論,較可靠的說法之一是「大和」(Yamato)。

記錄中國東漢歷史的史書《後漢書》中,曾提到了古代的日本(《後漢書》〈倭傳〉)。上頭記載著倭國國王帥升向東漢朝貢(西元一○七年)。

此外,日本九州福岡縣太宰府天滿宮收藏的國寶《翰苑》中,也引用了《後漢書》的內容,有著相同的朝貢紀錄,上頭稱帥升為「倭面上國王師升」。《翰苑》是唐朝的「類書」,原本共有三十卷,現已散佚,日本太宰府天滿宮收藏的是第三十卷的抄本,據推測抄寫於日本平安時代初期。此外還有另一部同樣成書於唐朝的《通典》,也引用相同的內容,卻記載為「倭面土國王師升」。這些稱呼上的細微差異,引起研究學者相當大的興趣。

關於這個時期的倭國,最大的爭議點就在於整個國家是否已統一。倘若在西元二世紀初期,倭國已藉由某種形式達成統一,這意味著當時有著統治全疆域的倭國國王。相反的,倘若倭國還沒完全統一,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倭國國王。若站在後者的立場,則前述「倭面土國王」只統治了全倭國的一部分地區而已,就如同日本江戶時代在九州志賀島上發現的金印上所刻的「漢委奴國王」一樣。

不過在《魏志》〈倭人傳〉中,有一段關於卑彌呼遣使朝貢的紀錄,上頭記載著:



其國本亦以男子爲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爲王,名曰卑彌呼,(中略)今以汝爲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



由《後漢書》及《魏志》〈倭人傳〉看來,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在倭王卑彌呼出現之前,倭國曾有過男性的國王。換句話說,早在卑彌呼之前,便存在著擁有一定程度政治結構的「倭國」這個國家,而這個國家當然有其國王。

但是《後漢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這些國王是否曾以臣下的身分受中國皇帝冊封並賜予印綬。

關於著名的「漢委奴國王」金印(志賀島出土的金印)的賜予,在《後漢書》〈倭傳〉內的記載雖然相當短,但就放在帥升遣使朝貢的記載之前,而且兩文相接。由此看來,雖然無法就此武斷認定,但很可能帥升尚未以臣下身分受冊封為倭國國王。

親魏倭王卑彌呼的時代

卑彌呼是繼帥升之後的倭國之王,在三國時代向魏國派遣使節,受封為倭王。事實上這樣的事蹟,意味著整個倭國明確地被納入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政治秩序之中。

中國歷史上首次成功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想出了一個作為全中國統治者的最合適稱號,那就是「皇帝」一詞。他自己成了第一代的皇帝,因此被稱為「秦始皇」。原本代表一國之主的「王」字,被放在「皇帝」的底下。自此之後,王成了必須受皇帝冊封才能獲得的身分。

換句話說,自秦始皇之後,「王」已不再是位居頂點的人,與英文中的King的意義已不相同。所謂的王,不過是皇帝底下臣子的稱號之一而已。

自秦漢之後,中國的皇帝開始建立起一套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皇帝冊封王爵的對象延伸到了從屬於中國的外國統治者,而不再僅限於中國內部的臣子。例如因志賀島出土的金印而聞名的「奴國」國王,正是因為向東漢光武帝朝貢,才受冊封為奴國國王。若站在中國的觀點,這意味著奴國的國王成為由中國皇帝所主宰的世界秩序內的臣子。後來的卑彌呼,同樣受魏國冊封為親魏倭王。卑彌呼接受這樣的冊封,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就跟奴國國王一樣。但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卑彌呼受封的是「倭王」,這意味著其名義上受封的土地是其統治權可及的倭國全體,而不是像「漢委奴國王」一樣僅止於倭國中的「奴國」。

卑彌呼向魏國朝貢的歷史背景,建立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所造成的東亞地區複雜國際關係之上。其詳情請參見本系列叢書第四集《三國志的世界》,此處不再贅述。筆者在此想要強調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在本書所探討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初期的倭國,是以一個對邪馬臺國、奴國、伊都國等小國擁有控制權的大國身分,成為中國的朝貢國,加入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之內。至於志賀島金印(漢委奴國王金印)時代的奴國,則只是以日本列島上一個小國的身分參與中國所建立的國際秩序,兩者在層級上有所不同。以下筆者便針對魏晉南北朝之後東亞與倭國之間的關係進行具體的考證。

〈充滿神祕的四世紀〉

邪馬臺國的歷史發展

倭國是一個以邪馬臺國為核心勢力的聯合國家,但在日本歷史上,當時還有另一個國家的實力足以與之抗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就是狗奴國。值得注意的是,邪馬臺國的「邪」及「馬」、卑彌呼的「卑」、狗奴國的「狗」及「奴」這些負面的字眼,都反映出了當時魏國政權對倭人所抱持的態度。

名稱的問題姑且不談,總之當時狗奴國的攻勢相當猛烈,倭國招架不住,只好向魏國求援。魏國站在宗主國的立場,曾派遣張政作為皇帝的使節,前往瞭解倭國與狗奴國之間的紛爭,並下達了雙方停戰的檄文。

其後卑彌呼去世,倭國一時陷入內亂,最後由卑彌呼的族人壹與即位。壹與繼承卑彌呼的方針,持續與中國維持往來,直到魏國被西晉取代為止。

自西元二六六年之後,倭國不再向中國派遣使節。從卑彌呼的時期到壹與的時期,倭國的朝貢開始於二三九年,結束於二六六年,算起來約二十七年的時間。倭國下一次再向中國派出使節,已是西元四一三年的事,前後相隔了一百年以上,而中間沒有派遣使節的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倭國可說籠罩在神祕的面紗之中。

中斷遣使的原因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長期處於對立關係的日本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交至今也已過了約三十個年頭。大家都知道,日本與中國的重新建交,與越戰終結等當時國際情勢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日本歷史上平安時代的遣唐使遭到廢止,也是因為菅原道真主張中國政局陷入混亂才下的決定。此外,卑彌呼於西元二三九年開始向三國的魏國朝貢,而不是二三八年或二四○年,也是與當年朝鮮半島的情勢有著密切的關係,絕非單純的偶然。由此想來,自二六六年至四一三年這段漫長歲月裡,日本與中國完全斷絕政治上的往來,勢必同樣有著國際情勢上的重要肇因。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我們需要往兩個方向思考。第一個方向,是開始往來與斷絕往來的直接原因。卑彌呼開始派遣使節的原因,在於自東漢末年以來便盤踞於遼東半島的公孫氏政權(公孫度等人)終於遭到曹魏消滅。原本日本與中國的交流受到公孫氏勢力的阻撓,因此難有進展。但公孫氏勢力於二三八年遭到消滅,因此卑彌呼才在二三九年派出了使節。此外若以較長的時間觀點來看,還會發現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日本原本在東漢時期曾向中國遣使朝貢,後來中斷了一段漫長的時間,直到卑彌呼的時代才又恢復遣使,其原因就在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而這個亂象到了魏晉的時代逐漸平息,中國重新恢復統一。倭國的決策高層將國際動態看在眼裡,當然會採取不一樣的因應方針。

若以這種宏觀的角度來看,倭國自西元二六六年之後,有一段漫長的歲月不再向中國派遣使節,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原本應該接納使節的中國方進入了極度的亂世之中。東漢末年的混亂局面雖然由西晉所統一,但從本書前面各章節便可以知道,在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發生後的長期亂世,與東漢末年相較之下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必須等到大約三百年後隋朝再次統一中國,戰亂的時代才大致上宣告結束。這可以說正是日本方面停止派遣使節的最大原因。

但是可能的原因並不止以上這些。筆者在第二章及第三章也曾提過,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中國政局的瓦解,同時也是魏晉時代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瓦解。現代人親眼目睹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瓦解,還是不久前才發生的事情。蘇聯瓦解的前後時期,以東歐諸國為首的許多社會主義國家都跟著瓦解。就連日本的政治結構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直到現在其影響都還未完全消失。筆者在前面已提過,倭國參與的是一個以魏晉政權為中心的世界秩序。這個世界秩序的瓦解,對華北、華南及西域等地區帶來多大的改變,相信讀者們已在前面的章節中看得一清二楚。

如此推想下來,這個瓦解現象當然也會對倭國造成衝擊。在神秘的四世紀期間,倭人在倭國各地建造了許多巨大的「前方後圓墳」,並開始廣泛使用鐵製的馬具及武器,由此便可看出在世界秩序徹底崩盤的大環境下,日本絕對無法置身事外。

現在讓我們更進一步追究,倭國對中國的遣使為何挑在西元二六六年這個時間點斷絕?二六六年是蜀國滅亡、西晉建國的前一年。到了二八○年,南方的吳國也遭到消滅,西晉成功統一了中國。換句話說,這段時期是西晉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何況在發生八王之亂之前,西晉不僅是一個統一的帝國,而且發展出了絢爛的貴族文化。為何倭國會在這個時候停止對中國派出使節,由目前可知的歷史來看,可說是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或許在二六六年到西晉王朝因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而陷入混亂的這段期間,倭國還是曾對中國派出使節。倘若真是如此,這意味著這段空白只是史料缺失所造成的虛假現象。目前筆者的推測確實是傾向倭國自三世紀後半開始廢止遣使,只是史料缺失造成的假象。但是自永嘉之亂之後的廢止遣使,可就不能以史料缺失來解釋了。

神祕的四世紀

正如前文所述,倭國再度向中國遣使朝貢是在西元四一三年。距離前一次遣使的二六六年,相隔足足有一百四十七年之久。這一百四十七年之間,倭國內部發生了什麼事?邪馬臺國後來怎麼了?倭人在這個時期興建那麼多巨大的古墳,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據推測製作於四世紀、且是由百濟傳入的七支刀(日本奈良縣天理市石上神宮藏),傳達給我們什麼樣的訊息?建造於五世紀初期的好太王碑,上頭記錄的是四世紀後期倭人於朝鮮半島上的事蹟,而這又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以上種種議題,都是令學者們爭論不休的焦點。

然而想要找出以上議題的答案,還得先釐清許多難以解決的疑點。例如七支刀真的是在四世紀傳入日本嗎?好太王的碑文會不會早已經過竄改?這些疑點沒有釐清,就沒有辦法建立穩固的立足點。正因如此,這個時代被稱為「神秘的四世紀」。

此外,據說是仁德天皇陵的古墳巨大得令人嘆為觀止,當年有實力蓋出這種建築的政權,是邪馬臺國發展而成的勢力嗎?還是某種其他的後繼勢力?這個政權與朝鮮建立深厚的關係,真的只是為了獲取朝鮮半島上的鐵資源?好太王碑文上記載的倭,是否就是大和政權?要找出以上這種種問題的答案,也只能期待今後的努力。

但有幾點是筆者可以肯定的事。第一,這個時期東亞地區的動盪不安確實對日本造成了深遠影響。第二,日本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政權。第三,這個政權憑藉其力量優勢與朝鮮建立了深厚的關係。第四,這個政權與現在的日本天皇家系有著極深的淵源。

而這個政權的時代,正是所謂倭之五王的時代。

〈倭之五王的時代〉

恢復遣使與東亞國際情勢

所謂的倭之五王,指的是中國南北朝時代記錄南朝宋國歷史的史書《宋書》中所記載的五個倭國國王,分別為讚、珍、濟、興、武(《宋書》〈倭國傳〉)。在這些倭王的時代,倭國恢復了對中國派遣使節,但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其理由。不過倭國恢復派遣使節的時期,正好是魏晉南北朝中的南北朝時代剛揭開序幕的時期,這點或許提供了我們一些線索。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情勢由原本以華北為中心的極度混亂局面,逐漸轉變為統一華北的胡族政權(北魏)與江南的漢族政權(東晉至宋的諸朝),形成南北兩大勢力對峙的局面。就在這個時候,倭國恢復了遣使朝貢。

卑彌呼向三國時期的魏國遣使朝貢的時候,蜀國的諸葛孔明與魏國的司馬仲達(司馬懿)已發生了二三四年的五丈原之戰,蜀國國力減弱,而魏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不僅如此,在對日本亦有重大影響的遼東問題上,魏國與吳國之間的南北勢力角逐也是由魏國占了優勢。如此推想下來,五世紀初期的倭王恢復向中國遣使,應該也是基於某種國際情勢變化的影響。

倘若回頭審視五世紀初期的東亞情勢,我們會看到一個英雄的崛起,那就是建立南朝宋國的劉裕。劉裕在建立宋國之前,是東晉的將軍。他率領江南的軍隊北伐,以收復遭異族占據的中原故鄉為目標。經過一番努力,他攻破了當時鮮卑慕容部盤踞於山東半島的勢力,也就是南燕,那一年是西元四一○年。三年後,倭國重新恢復了遣使。

劉裕後來自山東繼續往西邊挺進,直抵洛陽及長安,消滅了氐族所建立的後秦勢力,暫時光復了中原。其後他退回江南,接受東晉的禪讓,建立了宋朝(西元四二○年)。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