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傳 | 誠品線上

武則天傳

作者 王壽南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武則天傳:◆本書的主角武則天一生波濤起伏,故事性強,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寫作係以正史及歷史研究者認為可靠的史料為依據,不虛構情節,不捏造人物,這本書不是小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角武則天一生波濤起伏,故事性強,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寫作係以正史及歷史研究者認為可靠的史料為依據,不虛構情節,不捏造人物,這本書不是小說,而是真實的歷史傳記。‧本書原是廣播講稿,務求聽眾容易接受,用平實的敘事方式呈現。‧ 忠實地敘述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中國歷史上唯一承認的女皇帝的生平故事。我,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這本書不是小說,是真實歷史。在位十五年,即位前,她就有「聖母神皇」的尊號。登基後,有許多尊號:「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大聖皇帝」、「大聖皇帝」等。退位了,兒子唐中宗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後人便稱她為「武則天」。女皇坐在御座上,紅光滿面,容光煥發,這位六十七歲的女人好像年輕了二十歲。她看著拜賀的隊伍魚貫通過面前,心裡真是既興奮又感慨,她十四歲單身進入皇宮,沒有父母親家族倚靠,只憑著她的聰明智慧和敏捷的反應,在皇宮中生活了五十多年,竟然由一個小妃嬪變成今天像唐高祖、唐太宗一般,成為開創新帝國的皇帝,尤其是自己竟成為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女性皇帝,這樣戲劇性的人生,令自己都很驚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壽南福建省崇安縣(武夷山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獲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文理學院院長、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隋唐史、中國政治史、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主要著作有《隋唐史》、《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唐代的宦官》、《唐代人物與政治》、《唐代政治史論集》、《照照歷史的鏡子》、《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再站起來》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引子一、武則天的家世二、二次進宮三、女嬰之死四、搶奪后冠五、登上皇后寶座六、輔政大臣的下場七、開始重用進士科人才八、二聖九、北門學士十、報仇十一、兩個太子的結局十二、唐中宗被廢十三、徐敬業起兵反武十四、裴炎之死十五、徐敬業失敗十六、武后的震撼教育十七、告密與酷吏十八、酷吏設計酷刑十九、聖母神皇二十、消滅宗室諸王二十一、狄仁傑的公正二十二、武后的面首薛懷義二十三、假造的天意和佛意二十四、女皇登基二十五、女皇心態在轉變二十六、走狗的危機二十七、請君入甕二十八、來俊臣之死二十九、皇嗣的憂懼三十、武承嗣的太子夢三十一、求才若渴三十二、「國老」狄仁傑三十三、女皇的男寵們三十四、太子寶座爭奪戰三十五、廬陵王登上太子寶座三十六、控鶴監和奉宸府三十七、明堂之誓三十八、張說明辨是非三十九、馬懷素秉公守法四十、宋璟勇敢抗命四十一、朝臣們的憂懼四十二、五人之謀四十三、政變四十四、上陽宮落葉四十五、無字碑

商品規格

書名 / 武則天傳
作者 / 王壽南
簡介 / 武則天傳:◆本書的主角武則天一生波濤起伏,故事性強,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寫作係以正史及歷史研究者認為可靠的史料為依據,不虛構情節,不捏造人物,這本書不是小說,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528619
ISBN10 / 9570528613
EAN / 9789570528619
誠品26碼 / 2680807078006
頁數 / 33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引子
神龍元年(西元七○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上午,洛陽上陽宮的院子裡擠滿了人,他們穿著朝服,都是朝廷的文武大臣,在皇帝唐中宗李顯的率領下來到上陽宮,向唐中宗的母親──剛退位的女皇帝問安,並且為女皇獻上一個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這位女皇在位十五年,在即位以前,她就有「聖母神皇」的尊號。登上皇位以後,她有許多尊號,包括:「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大聖皇帝」、「大聖皇帝」等。現在,她退位了,兒子唐中宗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後人便稱她為「武則天」。其實;武則天只是她的姓和尊號連在一起。她真正的名字是「武曌」,不過後人很少用名字來稱呼她。
武則天是個奇人,她的人生經歷變化曲折,多采多姿,卻也驚濤駭浪,滿地血腥。在這條路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一人獨行,不知是驕傲?還是悲哀?

一、武則天的家世
「皇帝」的尊號是秦始皇創立的,一直到清朝宣統皇帝退位才終止。「皇帝」的尊號沿用了二千多年。皇帝是擁有最高政治權力的人,皇帝的命令可以超越法律,全國人民的生死榮辱都操在皇帝手中。在二千多年來,皇帝職位全由男人担任,只有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所以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特別受到注目。
武則天能登上男性獨霸的皇帝寶座絕非偶然之事,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在武則天走到皇帝寶座的路上,充滿了人性的詭詐,灑滿了許多人的血淚。
武則天是山西文水縣人。父親武士彠是木材商,而且擁有大片森林,是個富有的商人。武士彠善於交際應酬,結交許多官場人物,在山西太原一帶的達官貴人常和武士彠來往。隋煬帝末年,李淵担任太原留守,類似太原市市長兼太原警備司令,李淵便和武士彠交情深厚,李淵到文水地區巡察時,便在武士彠家住宿。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西元六一七年),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從太原攻入長安,武士彠追隨李淵,官職是大將軍府鎧曹參軍,職務大概是掌管武器的工作。唐朝建立後,武士彠在朝廷任官,先後担任過利州都督、荊州大都督和工部尚書。
武士彠結過兩次婚。第一位妻子是相里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武元慶,次子叫武元爽。相里氏去世以後,武士彠又娶楊氏為妻,楊氏是隋朝皇室觀王楊雄的侄女,雖然隋朝已滅亡,但舊皇室的成員仍是高門望族。武士彠娶楊氏為妻,顯然是想藉與名門望族聯姻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楊氏生了三個女兒,武則天是楊氏所生的次女。
武則天是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六二四年)生於利州(四川廣元縣)。當時,她的父親正任利州都督。當武則天的年紀還很幼小的時候,據說有一位擅長看相的人名叫袁天綱,經過利州,武士彠請袁天綱為妻子楊氏看相。袁天網說:「夫人骨法非常,必生貴子。」又為武士彠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看相,袁天綱說:「你們官位可以做到刺史。」接著為楊氏的長女看相,袁天綱說:「這女孩能成貴人,但不利其夫。」最後,楊氏把次女抱來,這時武則天才七八個月大,還不會走路,楊氏把武則天打扮得像個男孩子,穿男孩的衣服,戴男孩的帽子,袁天綱看了這孩子,大驚說道:「這孩子若是女的,當為天下主。」
袁天綱為武士彠家人看相的故事出自唐人小說《談賓錄》,《舊唐書》的〈方伎傳〉也提到。但這個故事不足採信,因為袁天綱說武元慶、武元爽的官職和楊氏長女的遭遇完全正確,武則天的相看得太準了,說一個女人可以「為天下主」,這是打破傳統中國人的觀念和中國人的經驗法則。一個相士說到百分之百正確,反而讓人不敢相信。想來這段看相的故事是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有心人編造出來的,在社會裡流傳開來。《談賓錄》的作者便把這則流傳的故事寫出來。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成名的人物都有人為他們事蹟編造一些故事,例如說五代後梁太祖朱溫出生時,紅光滿室,透到屋頂,村裡的人們看到朱家屋頂有紅光,以為是失火了,竟提了水桶來救火;又如清朝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患有皮膚病,和朋友下棋,邊下棋邊抓手臂,一盤棋下完,桌上滿是曾國藩的皮屑,於是有人說曾國藩是蠎蛇轉世,因為蛇會脫皮。其實這都是人們附會偽造的說法。所以袁天綱為嬰兒時的武則天看相,說武則天「當為天下主」的故事應該是武則天做了皇帝後,當時人附會編造出來的。
武則天出生在富貴之家,童年生活似乎應該幸福美滿,其實不然,武則天的父親先娶相里氏為妻,生了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相里氏死後,又娶楊氏為妻,當時武元慶、武元爽的年齡和楊氏差不多,這兩兄弟對年紀太輕的「繼母」沒有尊敬的心理,使楊氏感受到委屈。當武則天十二歲時,父親去世,武家的產業由武元慶、武元爽兩兄弟掌管,他們對繼母楊氏和其所生的三個女兒沒有好臉色。楊氏和三個女兒雖然衣食無虞,但在家族中受到欺淩、輕視,使楊氏她和她三個女兒在心理上深深感到痛苦和滿腹心酸,覺得她們母女真是寡婦孤女。
武則天的童年是不快樂的。她那種被壓迫的感覺深深地影響到她的人格成長,造成她後來強烈的權力慾和殘忍的性格。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童年生活會影響他的人格形成和行為取向,一個生活在溫暖家庭中的兒童,成年以後的性格較容易顯現出善良、溫和,相反地,一個生活在冷漠、暴力、痛苦家庭中的兒童,成年以後較容易表現出粗暴、仇恨、詭詐的行為。武則天的一生故事正好可以給這個心理學上的說法做一個證據。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武則天十四歲,被徵召進入皇宮,做了唐太宗的才人,成為太宗的妃子。據說武則天進宮的那天,母親楊氏抱著女兒痛哭。中國人常說:「一入侯門深似海」,所謂「侯門」就是王公大臣的家,嫁到王公大臣們的家,規矩繁多,庭院深深,外面的人就很難見到面了。現在女兒要進皇宮,皇宮比侯門更深了,進去以後,恐怕更見不到面了。難怪楊氏捨不得女兒一去不回,要抱著女兒痛哭了。可是武則天卻很鎮靜地對母親說:「見天子豈知不是福呢!媽,你哭甚麼呀!」
武則天十四歲嫁人,也許有人認為年紀太小,其實唐代社會盛行早婚,唐太宗即位之初就宣布女子十五歲是合法的結婚年齡,後來又把女子合法結婚年齡降到十三歲,如果從唐朝人的傳記和詩人的詩詞裡觀察,唐朝女子實際婚嫁的年齡是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最多。所以,武則天十四歲入宮是合適的。
武則天入宮的頭銜是「才人」。「才人」的意思不是有才之人,「才人」是皇帝妃子中的一個頭銜。在皇帝的後宮中,皇后的地位最高,其次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稱為「四夫人」;再其次是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稱為「九嬪」;再其次是婕妤、美人、才人九名,最後是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寶林以下就是宮女,那是皇宮裡的ㄚ鬟婢女。所以,皇帝的妃子從貴妃到采女有一二一人。其實這是制度上的安排,實際上皇帝的妃子常超過制度上的數目,而頭銜也不斷增加。在制度上,四夫人是高級妃子,九嬪是中級妃子,婕妤、美人、才人、寶林、御女、采女都是低級妃子。
武則天是一個很想出人頭地的人,如果有機會她一定會努力抓住。表現她的才能。有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匹駿馬,召集群臣來看,唐太宗說:「這是一匹好馬,只是野性很強,你們誰能駕馭牠?」群臣都在仔細察看這馬,還不及回答,站在旁邊的武則天說: 「我能駕馭牠。」
「哦?」唐太宗驚奇地望著武才人:「你一個弱女子怎麼能駕馭得了這匹野性剛烈的馬?」
武才人回答道:「請皇上賜我三樣東西。」
「那三樣?」唐太宗好奇地問。
武才人從容地說:「一條鐵鞭,一個鐵錘,一把匕首。我先用鐵鞭打牠,牠若不服,我就用鐵錘擊牠的頭,牠如果再不服,就匕首割斷牠的咽喉。」
唐太宗雖然驚奇武才人駕馭野馬的方法,但沒有給她那三樣東西,也沒真的讓武才人去駕馭那匹馬。
不過,武則天在後來登上皇位的過程中確是用了她想駕馭野馬的手段制服那些反對她的敵人。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做了唐太宗的低級妃子,她在宮中的生活,史書上沒有紀錄,但可以確定的是她沒有為唐太宗生過孩子,她在宮裡住了十多年,直到唐太宗去世,她才離開皇宮。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