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情感的譜系: 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
作者 | 崔基淑/ 編 |
---|---|
出版社 | 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集體情感的譜系: 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本書即是以東亞的集體情感為關鍵字,探索東亞共鳴如何形成和擴大的研究成果。以韓國和中國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為主要對象,本書試 |
作者 | 崔基淑/ 編 |
---|---|
出版社 | 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集體情感的譜系: 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本書即是以東亞的集體情感為關鍵字,探索東亞共鳴如何形成和擴大的研究成果。以韓國和中國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為主要對象,本書試 |
內容簡介 本書即是以東亞的集體情感為關鍵字,探索東亞共鳴如何形成和擴大的研究成果。以韓國和中國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為主要對象,本書試圖分析特定「情感」如何支配一個時代,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認同的體系,並發揮歷史影響力。藉此研究希望能促進雙方的學術對話,相互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為近幾年來有關非文字化情感的研究成果,本書致力於探究情感在歷史和現實中如何發揮其實質的作用,影響人類、社會、生活及其相互間的作用。情感研究試圖從存在論式的問題意識出發,重新反思在遭遇新自由主義正面衝擊的韓國現代社會和全球化時代裡人文性所能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恢復人文學科的活力。 本書第一部,試圖以建立譜系的方式,分別聚焦啟蒙知識分子登場的近代初期,殖民地統治時期,發生5‧18事件的80年代,以及發生世越號慘劇的當代這四個歷史時期的經驗,試圖探討韓國在特定歷史事件和社會契機下形成的集體情感是如何運作及延續的。 本書第二部。透過韓國和中國的事例考察集體情感運作的文化政治方式,揭示東亞集體情感的政治化和制度化的過程。從中國宋代到現代,從15世紀的朝鮮時期到光化門燭光示威發生的當代,第二部的研究藉由實際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經驗分析情感在歷史時空中運作的方式。以中國史為研究對象的有河炅心,胡曉真和李珠海的論文,以韓國為研究對象的則有金志修,Lee Hana和朴晉佑的論文。 本書透過分析歷史,社會,主體和它們各自的相互作用,將無限增值和擴張的「影子-關係」的世界解讀為非文字化的符號,從而揭示出無視和輕蔑、隱匿和剝奪、排斥和厭惡、負罪感和羞恥、恐懼和受辱感、挫折和達觀、共鳴與排斥的集體情感如何牽引歷史的發展脈絡,在韓國,東亞和全球化時代裡翻湧綿延。另外,本書還試圖批判地考察管控和調節集體情感的情感政治如何運作,以及在全球化時代形成和傳播共鳴的文化裝置如何發揮作用。
作者介紹 崔基淑: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 HK教授蘇榮炫: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 HK研究教授金明姬:慶尚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徐東振:桂園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系 教授河炅心:延世大學中文系 教授胡曉真: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所長李珠海: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 研究教授金志修:喬治·華盛頓大學韓國學研究所 所長Lee Hana: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高級研究員朴晉佑:建國大學媒體通訊學院 教授
產品目錄 臺灣中文版序/辛炯基導言:影子閱讀,關於「非文字化情感研究」的學術實驗與聯合/崔基淑第一部:集體情感的文化史譜系鄙視與厭惡鄙視與厭惡,啟蒙背後的情感政治崔基淑恐怖與犯罪殖民地時期親密性暴力與女性犯罪蘇榮炫羞愧與創傷韓國轉型期正義的情感動力學/金明姬挫折與受辱感煽情或物化的情感/徐東振第二部:東亞集體情感的政治化與制度化挫折與達觀散曲與元代文人的心理/河炅心通俗與審美中國西南地區女土司的貢物/胡曉真經驗與記錄以父之名,為兒作文/李珠海嫉妒與暴力15世紀朝鮮的婚姻、家庭、儒家父權制/金志修感性與規制1970年代「通俗」的政治學與威權主義體制/LeeHana政治與感性2016年燭光示威的文化政治學/朴晉佑
書名 / | 集體情感的譜系: 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 |
---|---|
作者 / | 崔基淑 編 |
簡介 / | 集體情感的譜系: 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本書即是以東亞的集體情感為關鍵字,探索東亞共鳴如何形成和擴大的研究成果。以韓國和中國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為主要對象,本書試 |
出版社 / | 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517704 |
ISBN10 / | 9571517704 |
EAN / | 9789571517704 |
誠品26碼 / | 2681646828005 |
頁數 / | 35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注意事項 / | 海外折扣為37% |
最佳賣點 : 透過對話和反思,集體情感在每一刻做出有力的判斷,決定前進的方向。本書試圖展開的正是以集體情感這一命題來理解那些驅使影子曳動的社會力量,以此闡明韓國和東亞的情感譜系和動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