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20年代受到廣東政局動盪與戰亂的影響,地方社會漸趨失序,海盜問題也隨之日益嚴重,從而對華南水域航行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香港毗鄰廣東,本易受池魚之殃,而英國在華航運利益又居各國之冠,懸掛英旗的船隻頻繁往來中國各口岸,卻因此成為廣東海盜劫掠的對象。故廣東海盜猖獗,英國受害最深。為了因應廣東海盜威脅,確保英船航行安全,同時維護帝國尊嚴,英國窮盡心力,苦思看似可行的四大解決方案:從商船防盜立法、軍事防盜策略,到中英合作剿盜行動,以及英軍自行剿盜報復等。本書利用英國第一手的外交、殖民部檔案,以及其他中外重要史料,從外交史的視野,深入探究1920年代英國政府如何看待廣東海盜問題,如何謀求解決之道,並評估其反制措施的成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應俊豪臺灣臺南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計畫」兼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外關係史、北洋外交史、列強在華海軍史(砲艦外交)、華洋衝突史等。目前則關注民國時期列強因應處理中國海盜問題的外交與海軍對策。著有《公眾輿論與北洋外交:以巴黎和會山東問題為中心的研究》(政大歷史系出版,2001)、《丘八爺與洋大人:國門內的北洋外交研究》(政大歷史系出版,2009)、《外交與砲艦的迷思:1920年代前期長江上游航行安全問題與列強的因應之道》(臺灣學生書局出版,2010)以及學術期刊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