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視新聞60年 | 誠品線上

台灣電視新聞60年

作者 彭芸/ 柯舜智/ 主編
出版社 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灣電視新聞60年:,1962年,台灣電視史的元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成立了,電視與我們展開60年的親密關係。這60年來,電視新聞讓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政治社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62年,台灣電視史的元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成立了,電視與我們展開60年的親密關係。這60年來,電視新聞讓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政治社會經濟的大小事,而電視新聞的「變」與「不變」,更成為我們討論的駐新,這本《台灣電視新聞60年》,就是以這個主題為探討核心。 這60年來的電視新聞,無論是製播技術、新聞生態及法律規範等內外在環境,都有著翻天覆地劇烈變化,它一方面反應科技的進步、社會的需求及政治的變化;另一方面,新聞的本質、促進公共利益的天職、以及維護自由民主的使命,更一直是新聞媒體與新聞人的永恆堅持。 《台灣電視新聞60年》專書共十章,分別從「理論」、「產業」與「環境」三個面向探討台灣電視新聞的發展。每一篇均以台灣電視新聞為研究主題,並嘗試以國際發展做為借鏡,同時秉持「理論、實務並重、台灣為先、放眼未來」為撰寫理念。十位作者:彭芸、林照真、王亞維、何日生、許志明、劉蕙苓、許瓊文、柯舜智、何國華、何吉森等教授專家,都曾於其年輕歲月參與電視新聞工作,因此,本書完全不打高空不掉書袋,而是以生命上的體驗與經驗來書寫。 關心匯流、重視研究,本書做為「台灣匯流研究學會」的第一本書,呈現我們對台灣電視的關懷;追求更真、更善、更美的電視新聞,你我都有責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者序:電視新聞60年的變與不變/彭芸、柯舜智 推薦文:電視還是強勢媒體嗎?/郭冠群 中天是媒體的出路?/周韻采 電視人的甘與苦/陳依玫 第一篇.電視新聞:理論篇 台灣電視新聞與民主:時空脈絡下的演變/彭芸 壹、前言 貳、新聞與民主 參、無線電視新聞、有線新聞、網路新聞 肆、從民主進程看台灣電視新聞發展(戒嚴、解嚴、政黨輪替) 伍、網路新聞對傳統新聞產製的挑戰 陸、再論獨立機關之必要 柒、小結 元宇宙與新聞真實:電視後的影像新聞挑戰/林照真 壹、問題背景 貳、理論文獻 參、深度訪談與討論 肆、結論 台灣電視新聞發展初期的產製框架與文化形式探討/王亞維 壹、前言 貳、電視台的成立之前的新聞傳播:報紙、廣播與新聞片 參、電視新聞的開始:政治、經濟與技術的作用下的形貌 肆、電視新聞的形成與限制 伍、結語 台灣電視新聞的前世今生:真理、金錢與權力的競合/何日生 壹、第一階段-權力主導真理 貳、第二階段-權力爭取真理 參、第三階段-商業主導真理與權力 肆、第四階段-權力與商業主導真理 伍、第五階段-科技與權力主導真理 陸、第六階段-真理主導權力與商業 第二篇.電視新聞:產製篇 台灣電視新聞性節目與感官主義/許志明 壹、緒論 貳、台灣電視新聞性節目發展史 參、從《社會秘密檔案》到《社會追令》 肆、電視感官主義與小報新聞 伍、感官主義節目的變形與擴散 陸、結論與建議 新聞場域變遷中的電視記者樣貌/劉惠苓 壹、電視興起與六十年變遷 貳、六十年世代交替的樣貌 參、一條顛簸的新聞自由之路 肆、電視記者的變與不變 災難新聞的過去、現在、未來/許瓊文 壹、前言 貳、災難、新聞與媒體 參、台灣電視災難新聞重要回顧與評析 肆、災難新聞的未來 伍、小結 第三篇.電視新聞:環境篇 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的發展與挑戰/柯舜智 壹、前言 貳、啓航-大眾傳播的電視新聞 風平浪靜三台時期 參、揚帆-解禁後的分眾化電視新聞 潮起潮落的多頻道時代 肆、出海-24小時電視新聞成為主流 波濤洶湧惡化媒體生態 伍、海嘯-數位匯流排山倒海 網路時代的電視新聞 陸、乘風破浪-電視新聞面對的挑戰與未來發展 台灣電視新聞公評人之實踐:以鏡電視和華視52台為例/何國華 壹、前言 貳、新聞公評人 參、新聞可信度 肆、美國公評人思辨 伍、台灣公評人思辨 陸、研究分析 柒、結論與檢討 液態社會下新聞體之創新與永續/何吉森 壹、台灣電視新聞一甲子 貳、液態社會下之新聞事業 參、將資訊視為公共產物 肆、國内外新聞媒體之營運創新 伍、新聞專業在新傳播生態下之價值 陸、結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灣電視新聞60年
作者 / 彭芸 柯舜智 主編
簡介 / 台灣電視新聞60年:,1962年,台灣電視史的元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成立了,電視與我們展開60年的親密關係。這60年來,電視新聞讓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政治社會
出版社 / 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651597
ISBN10 / 626965159X
EAN / 9786269651597
誠品26碼 / 2682302473003
頁數 / 29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新聞,民主理論強調新聞媒體的監督、制衡,是為「第四權」。不論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執照取得皆基於「公共利益」的出發點,站在權力的對立面,提昇民主的素質與建構良好的公民社會。
 著名的新聞學者James Carey說:新聞學與民主指的是同一件,更適切的指:你不能在沒有民主下有新聞學,民主奠基於「獲知曉的公民」。新聞可以促進民主是西方發展出的理念,共黨、獨裁國家也有新聞,不論是宣傳或維護政權用途,民眾還是需要知道氣象、財經、生活、體育等民生資訊。
 在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堅持下,規範性新聞學強調新聞的真實、客觀,尚屬基本底線,所謂公民社會的利害關係人(政府、政黨、政治人物、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平台等)若可以主動、被動扮演民主社會的良善角色,一個社會的民主當可受到期盼。記者採寫新聞需符合「公共利益」,新聞守門人做為新聞媒體建立公信力的重要環節,須嚴格把關,減少錯誤、避免偏差,幫助閱聽人獲得正確資訊。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