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 誠品線上

甘露

作者 張英珉/ 葉琮/ 姞文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甘露:2019年第9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新增短篇歷史小說獎項,字數設定在兩萬字到三萬字之間。本書為得獎作品集,書名「甘露」,取自二獎篇名。得獎作品皆深具歷史感,首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19年第9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新增短篇歷史小說獎項,字數設定在兩萬字到三萬字之間。本書為得獎作品集,書名「甘露」,取自二獎篇名。 得獎作品皆深具歷史感,首獎〈馬馬的山丘〉以新竹道卡斯族眩眩社為舞臺,呈現臺灣族群的衝突,以父愛貫穿,訴說漢移民與原住民間的爭奪與融合,再現這段失落歷史的原委。 二獎〈甘露水〉寫日治時期英年早逝的台灣雕刻家黃土水的故事,傳達了創造、突破的意志和訊息,展現了藝術創新背後的努力、挫折、傳承、師法與情感;對母親和愛人的深情,讓人讚歎。 三獎〈佛陀回家〉寫一段南京大報恩寺玄奘頂骨舍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出土的歷史公案,小說虛實交相,時間背景貼近當代,分別為1942年、2008年,玄奘舍利分供四方,及至2016年大報恩寺重迎玄奘舍利供奉,想像釋迦牟尼佛等待玄奘歸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英珉、葉琮、姞文作者簡介・張英珉/編劇、文學創作者作品名稱/馬馬的山丘學歷/台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博士班經歷/《阿香》獲台灣歷史小說獎佳作《血樟腦》獲鍾肇政長篇小說獎正獎《雪線》獲時報文學獎影像小說獎首獎・葉琮(本名:葉琮銘)/文字工作者作品名稱/甘露水學歷/輔仁大學中文系經歷/磺溪文學獎小說首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首獎鍾肇政文學獎散文首獎・姞文(本名:周斌)/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永久會員作品名稱/佛陀回家學歷/大學經歷/二○一七年六月《歌鹿鳴》獲首届愛奇藝文學獎二○一八年十月《琉璃世琉璃塔》獲首届泛華文網絡文學獎二○一九年六月 入選加拿大北岸作家集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李瑞騰 序/陳雨航 值得挑戰的領域 首獎/張英珉 馬馬的山丘 評審意見──甘耀明 獲獎感言 貳獎/葉琮 甘露水 評審意見──陳雨航 獲獎感言 叁獎/姞文 佛陀回家 評審意見──蘇偉貞 獲獎感言 委員名單

商品規格

書名 / 甘露
作者 / 張英珉 葉琮 姞文
簡介 / 甘露:2019年第9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新增短篇歷史小說獎項,字數設定在兩萬字到三萬字之間。本書為得獎作品集,書名「甘露」,取自二獎篇名。得獎作品皆深具歷史感,首獎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575305
ISBN10 / 9574575306
EAN / 9789574575305
誠品26碼 / 2681846647000
頁數 / 2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2019年第9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新增短篇歷史小說獎項,字數設定在兩萬字到三萬字之間。本書為得獎作品集,書名「甘露」,取自二獎篇名。

試閱文字

導讀 : 〈馬馬的山丘〉
以新竹道卡斯族眩眩社為舞臺,呈現台灣族群的衝突,訴說移民文化與原住民間的爭奪與融合。消失的語言,消失的族群,〈馬馬的山丘〉再現這段失落歷史的原委,為了子嗣生存,小說中的父親南茅與苛刻的鄭軍奮戰下去,吩咐兒子馬馬躲在樹洞,忍住父死的傷悲,活下去。弱者的生存哲學,要嘛是死,要嘛是融合到其他族群,生死之隔,以父愛貫穿,將小說的後勁提升,令人動容。這篇小說如果再融入更多的道卡斯族文化與歷史,會擺脫少年小說的味道,更符合歷史小說的壯闊宏觀。
——甘耀明

〈甘露水〉
小說選取了英年早逝的日治時期台灣雕刻家黃土水破繭而出的那段歲月來鋪底,呈現的勵志故事。
一個藝術家,如何跳脫以技巧是尚的匠人之路?作者生動的調度了故事的場景:台北城裡艋舺的廟宇石雕,大稻埕雕刻鋪的木雕師傅,東京美術學校的磨刀與業師注重的手路,還有羅丹雕塑和不斷呢喃的關乎羅丹的種種……柔性的傳達了創造、突破的意志和訊息。也暗示我們,傑出作品的靈感來自生活也來自許多古老傳說,自然優雅或荒誕不經,都是藝術的豐實養分。
作者文字優美,情感流露,情節安排妥適,成功展現了藝術創新背後的努力、挫折、傳承、師法與情感。而在藝術的追求與探討這個主題上,基於對母親和愛人的深情所導致的靈光乍現,最是使人讚歎。
——陳雨航

〈佛陀回家〉寫一段南京大報恩寺玄奘頂骨舍利、釋迦牟尼佛出土的歷史公案,出土時間分別為一九四二年、二○○八年,時代滄桑,玄奘舍利分供四方,及至二○一六年大報恩寺重迎玄奘舍利供奉,想像釋迦牟尼佛等待玄奘歸來畫面,佛對佛,如有神,扣準信仰的時代離散情節。
小說虛實交相,時間背景貼近當代,突顯了歷史小說虛構的難題,以至於結尾寫玄奘頂骨舍利分供較流於報導而非小說;至於人物塑造上,有些關鍵人物的作為啟人疑竇,如不惜以死止密大報恩寺另有釋迦牟尼佛舍利的劉太夫人,另把文學讀者也熟的胡蘭成、政治人物汪精衛寫進小說,可惜二人的角色功能沒有達到預期。
作者鋪寫廣義的「佛陀回家」深衷,流露「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意圖。
——蘇偉貞

試閱文字

內文 : 〈馬馬的山丘〉

隔了數日,許多鄭克塽部隊的牛車、人力拉車走著小徑過來了,上面用箱子堆滿著糧草與武器。南茅走出部落,看著遠方有數百人的軍隊過去,聽通譯說,要把這些東西全帶到漢人的囤社去,載運到最北方的雞籠去。
「集合全社!」漢人軍官又出現,全身盔甲拿著劍,監督著徵募族人的工事。通事劉文秀也對著眩眩社眾人高聲喊著。
「現在要徵用各位社民,協助搬運我們的物品!」
南茅站在社內,看著一群漢人軍官威嚴神情,若是和通譯說話,還可用族語,但漢人軍官一身盔甲,話語不通,讓人不免感到威壓。
「徵用熟番」這事已久,全眩眩社的成年人都知道該怎麼作,全停下手上勞務,被軍官帶出,在小徑上幫忙搬運物品,直到下一段之後,再交給下一段番社的協助,所有社民都要勞務,以人取代獸力,運送糧草與彈藥。由於社民還要打獵維生,但不去勞務會被漢人士兵責罰,之前糧倉被徵用已空,現在又被徵用,社民無法打獵耕作,都在協助搬運勞務,社民可是會被活活餓死,大家便又紛紛與南茅抱怨。
「我們為什麼要幫助這些漢人,我們到底有什麼好處?」入夜後,達比氣憤看著南茅追問,南茅身旁的長老都回答不出來。
「這些漢人很可怕,你們還年輕沒有遇過,當年他們殺了好多荷蘭人……你們要知道,當年我們社人連荷蘭人也無法對付……還是忍耐吧,像過冬一樣忍耐,時間會過去的。」
儘管南茅與長老盡力安撫,社內的氣氛平穩幾天,但沒過數日,載運糧草的軍隊又到來。軍官同樣要求全眩眩社人都要來幫忙,這次還要幫忙開路,讓牛車道更穩定通行,此時,就連南茅懷孕八個半月的妻子瑪塔娜,也被要求拿著鏟子鏟土,擴大清出一條穩定的牛車道,加速運輸。
南茅和馬馬這天終於打獵歸返,南茅正背著隻鹿,走進社邊時竟看到妻子瑪塔娜竟在拿著木鏟鏟土,便趕緊將鹿丟下,衝上前去。
「大人,我的妻子快要生了,不適合勞務。」南茅高聲喊著,但軍官聽不懂,此時通事不在附近,漢人軍官便是怒斥。
「番人,你們只要是成年人,全都要來勞務!」
漢人軍官高聲,這些話語部落人當然聽不懂,就連南茅這曾與漢人接觸許久之人,依舊無法聽懂全貌,滿頭汗珠的瑪塔娜轉身和南茅說起。
……

〈甘露水〉
……
那一年,太陽倒映在淡水河口,上下浮沉,形成滿滿鑲金邊的波浪,此時,法國水兵正光明正大地從沙崙登陸,兵分五路,每路一個連,還配備兩個水雷班。叢林終於響起了槍聲,越響越密集,有人看到停泊於港灣外的,是好幾艘觀音山一樣高的軍艦,它們先朝新砲台進攻,隨後轉往白砲台進逼。
砲台噴出滾滾的白煙。
然後,淡水冒出神明遶境才聞的到的鞭炮的味道,街邊傳來「番仔鬼登陸了」的消息,人心惶惶。信眾趕忙從艋舺將祂迎到淡水,焚香禱告,果然不負眾望,祖師顯靈,真讓淡水人打贏戰爭。
外面的戰爭結束了,裡面的戰爭卻開始了。
艋舺的信徒說:「落鼻祖師該回家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淡水的信眾說:「落鼻祖師是我們家的,只是淡水還沒蓋廟,寄住艋舺而已。」吵來吵去沒完沒了,鬧到清朝敗了,阿本仔來管台灣,都隱隱聽說哪天淡水人會來搶奪神像。憑他們祖先當年的剽悍,哪天清水祖師不翼而飛,也不是不可能。
吵什麼?我刻一尊便成了。
離開艋舺十幾年了,他還是那個愛玩雕刀、愛刻木頭的少年嗎?
東美的頭一堂課,他就磨掉了五十把刀,指紋都被木頭給擦拭乾淨。他有自信,模仿祖師的神情、體態,與那隻貪玩的鼻子,打造一尊以假亂真的新祖師,與原作絲毫不差!這都來自高村先生的訓練。
……
〈佛陀回家〉
「號外!號外!《申報》特刊!」報童高聲叫嚷著,揮舞手中的報紙:「驚天大新聞!玄奘舍利出土!」接過一個一個銅板繼續高聲喊:「玄奘法師舍利出土!大報恩寺出土玄奘法師舍利!十二月二十三日,南京大報恩寺出土玄奘法師舍利!」
這麼快!果然比我坐的火車還快!劉衡丟下兩枚銅板,搶過一張報紙。黑色的大標題赫然醒目「玄奘舍利出土!國寶不容外流!」
作者是「林槐」。
這一趟上海沒有白跑。不枉與老卞二十年交情,更不枉兩個中國人的一番熱血苦心。玄奘舍利這種國寶中的國寶,怎麼能任由日本人搶了去?
不錯,是日本人高森隆介挖出來的。在這一九四二年的南京,最肆無忌憚的就是日本人,憲兵隊少佐而已,準備在大報恩寺舊址上修建稻禾神社,帶著十幾個憲兵就去了。結果一挖挖出了玄奘舍利,就在三藏殿遺址下面!劉衡聞訊趕到時已經來不及,因舍利封在石函中,石函外刻著的小字詳細記載說明了裡面玄奘舍利輾轉遷葬的過程,日本人沒費什麼事就已判定確實是玄奘法師的舍利,高隆少佐歡天喜地鄭重其事地親手放回石函中的納骨小龕珍藏。旁邊卑躬屈膝的通譯—後來知道叫錢三錢平和—討好諂媚地奉承介紹:玄奘啊,就是三藏法師,那個一生捨身為法、與乾坤永大的唐三藏啊!唐太宗讚他「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以智通無累, 神測未形, 超六塵而迥出, 隻千古而無對」!北京大學有「朗潤園」,清華大學有「清華園」,可見玄奘的地位之高!
劉衡擺出文物保管委員的專家身分,不動聲色地與日本人大聊大報恩寺的歷史、聊玄奘舍利的由來。「簡單地說,玄奘在長安圓寂,兩度改葬後葬在樊川北原興教寺,唐末黃巢攻陷長安,興教寺的玄奘墓塔被毀,靈骨遷到了終南山紫閣寺,史稱『發塔』事件。北宋端拱元年(九八八年),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朝終南山,因緣巧合地發現寺荒塔廢,親身背負玄奘頂骨舍利迎回天禧寺,建玄奘三藏塔供奉。明永樂十年(一四一二年)天禧寺改建為大報恩寺,三藏塔墓前建三藏殿,玄奘舍利一直小心供奉。」
寒風凜冽中夕陽正好,灑得這個清癯峭直的「專家」一身橙紅,顯出分外的凝重莊嚴。高森少佐聽劉衡講的大致經過與石函上一致,但更詳細更有根有據,不由得來了興致,「唷喜唷喜」連聲不絕,問後來怎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