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腔體與曲牌體 (增訂初版) | 誠品線上

板腔體與曲牌體 (增訂初版)

作者 施德玉; 曾永義/ 總策劃
出版社 國家出版社
商品描述 板腔體與曲牌體 (增訂初版):板腔體與曲牌體除了在說唱和戲曲音樂中,為兩大重要的曲體,它們也深深的影響了我國各地方音樂中聲樂曲與器樂曲的曲式。並且其唱詞形式變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板腔體與曲牌體除了在說唱和戲曲音樂中,為兩大重要的曲體,它們也深深的影響了我國各地方音樂中聲樂曲與器樂曲的曲式。並且其唱詞形式變化,對於我國文體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本書內容涵蓋文學文體的格律形式、音樂的曲式和變化,以及二者的關係。本書之主要內容為:從歷代的文體形式,探討板腔體的齊言體之形成、體製內容與發展情形,以及齊言體與板腔體的必然關係;從歷代的文體形式,探討曲牌體的長短句形成、體製內容與發展情形;論述曲牌體成立之前奏曲「諸宮調」的套曲套式;從南北曲牌的體製規律現象與套曲形式內容,分析精緻的曲牌規律已形成,並且有廣泛的運用與發展;從《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選錄585首南曲之集曲,進行分析探討曲牌體製發展之極至的「集曲」之類型、數量及其體式;分析板腔體音樂基礎規律性、靈活變化性與調適性之特色;探討構成曲牌體音樂的要素、曲牌組合的規律、套曲的性質和曲牌音樂之特色;最後從歷代文體的現象論及曲牌體與板腔體是同時並起且互相流轉,和板腔體中常用的板式名稱、形成原由、常用板式的性格、板腔的運用;以及曲牌的性格、曲牌名稱的來源和曲牌的運用與發展等。著者借由對板腔體與曲牌體的源由、形成、體製、發展以及各自的特質之研究,希望能對於從事說唱、戲曲音樂和傳統音樂創作與研究者,提供一些曲體的現象與資料,並期能對未來我國音樂的發展略盡棉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施德玉學歷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學位美國Lindenwood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學位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學士學位現任職務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和編著1988《北曲中可增減曲牌的研究》1993《董西廂曲樂之研究》1996《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之研究》2004《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2005《台南縣車鼓竹馬之研究》2010《板腔體與曲牌體》初版2011與曾永義合著《地方戲曲概論》2012《鄉土戲樂全才林竹岸》工作經歷1997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任2005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務長2007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2007全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秘書長2013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副理事長2016台南市文化局文資處〈台南市小戲類藝陣調查及影音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得獎紀錄1998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勵1999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勵2003獲得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論文獎2006獲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2011獲得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獎

商品規格

書名 / 板腔體與曲牌體 (增訂初版)
作者 / 施德玉; 曾永義 總策劃
簡介 / 板腔體與曲牌體 (增訂初版):板腔體與曲牌體除了在說唱和戲曲音樂中,為兩大重要的曲體,它們也深深的影響了我國各地方音樂中聲樂曲與器樂曲的曲式。並且其唱詞形式變化,
出版社 / 國家出版社
ISBN13 / 9789573615262
ISBN10 / 9573615266
EAN / 9789573615262
誠品26碼 / 2681414397009
頁數 / 415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6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