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形式的感受: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
作者 | 李雨鍾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渴望形式的感受: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作為對先秦儒家政治的考古學研究,本書並不試圖建構一套儒家政治哲學體系,或真實還原出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史脈絡,而是想要重新考 |
作者 | 李雨鍾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渴望形式的感受: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作為對先秦儒家政治的考古學研究,本書並不試圖建構一套儒家政治哲學體系,或真實還原出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史脈絡,而是想要重新考 |
內容簡介 作為對先秦儒家政治的考古學研究,本書並不試圖建構一套儒家政治哲學體系,或真實還原出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史脈絡,而是想要重新考掘出先秦儒家所親歷的某種政治經驗。這種政治經驗能夠突破道德人性論的傳統設定,並通過「感受」與「形式」之間的共構,與當代政治哲學中的「複數性」(plurality)、「共通體」(communauté)等關鍵性概念相連通。乍看起來,「感受 形式」只是儒家原有的「仁—禮」結構的概念化別稱,然而這兩者所構成的張力結構卻能夠彰顯出更為普遍的政治處境,揭示出早期儒家在其曲折的思考、實踐過程中,所觸及的複雜政治經驗。 在「感受」的相互接觸所產生的錯位與挫敗中,人們召喚「形式」來消除這種痛苦,「形式」使得人們不必展露自身的「感受」就可以共處,通常認為這就是政治領域的運作原理。然而儒家所理解的「政治」,卻是希望在人類共同生活中保留「感受」的優先性,這種理解也必然需要面對由此帶來的困境。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論語》為主軸,並追溯到早期儒家「仁禮」所引發的「感受」與「形式」之間的交織歷程,並揭示儒家政治的獨特構造。下篇則以《孟子》、《荀子》及同時代的思想文本作為討論對象,探討儒家政治形態如何在新時代的政治話語結構下演變?如何重新塑造出「天命—共通」的政治共同體模式?
作者介紹 李雨鍾李雨鍾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先秦儒家哲學、道家哲學、當代歐陸哲學、政治哲學。曾連續兩屆(2017、2019)獲得國際中國哲學大會(ISCP)評選的「傅偉勳亞洲論文競賽獎」,著有〈從人「性」論到共「同」體:孟子與荀子的方案〉、〈非對稱的相互性:從列維納斯與呂格爾之爭到《論語》中的「仁禮」關係〉等二十餘篇研究論文。
產品目錄 目次 序篇:核心故事 導論 第一節「軸心時代」的兩個世界 第二節 雙層考古學:方法論的試探 第三節 重訪「政治」:觀念梳理與章節概述 上篇 第一章 作為多幕劇的《論語》:考古學方法的試探 第一節 從文本性質到考古學方法:論戲劇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節 子路、顏回之死 第三節 子貢 第四節 夫子何居:從「仁禮」到「天—命」 第二章 「仁禮」結構初探:為「形式」奠基的「感受」 第一節 三種關係層次:在〈學而〉首章中遭遇疏異他人 第二節 從「學」到「好學」:召喚「感受」的「形式」 第三節 「感受」的錯開:宰予的三個挑戰 第三章 儒家政治的發生機制 第一節 《論語》中的「莫己知」:早期儒家的深層處境 第二節 三個層次:「修身」、「人己」、「共同體」 第三節 「克己復禮」:儒家政治的悖論結構 第四節 「正名」與「天命」:斷開權威性的連接 第四章 「義外」的挑戰:「感受」對抗「形式」 第一節 「仁內義外」:「感受」與「形式」的分隔 第二節 不意外的「義外」:墨家與法家 第三節 情感與天道:郭店楚簡的回應或徬徨 第四節 儒家「政治」的構造:「感受」與「形式」的發生系譜 下篇 第五章 權力的調音:宇宙論化的形式系統 第一節 「天命」與「天道」的分殊:宇宙論的醞釀 第二節 「道」的分岔口:《老子》與〈太一生水〉之間 第三節 兩種類型的分析:《黃帝四經》與《管子》四篇 第四節 戰國時代的共同體方案:「天道宇宙論」與「天命共通」 第六章 孟子的抉擇:「不忍」與「四端」之間 第一節 話語結構的試探:小國模式的悲劇敘事? 第二節 力斥楊墨:「義」與「性」的重構 第三節 感受原則:優先於「四端」的「不忍」 第四節 脆弱的善性:「四端」之作為「形式」 第五節 自反難題與誠身之道 第六節 「知天」與「知命」:「天命」觀的演進 第七章 荀子的抵抗:情性、定分與先王 第一節 儒者的立身處境:從〈非十二子〉談起 第二節 有欲與無分:「羣」中之「性」 第三節 積偽與禮義:朝向「形式」的安頓 第四節 君子Vs君王:才能與權力的分離 第五節 另一種「知天」:「性—偽」結構的隱秘翻轉 第八章 朝向當代對話的孟荀政治哲學:阿岡本、漢娜鄂蘭、儂曦 第一節 人的兩種潛能 第二節 潛能之用:剝奪與反抗 第三節 「複數性」:「感受」與「形式」的交錯 第四節 「天命」與「共—通」:打斷神話的共同體 結論 參考文獻
書名 / | 渴望形式的感受: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 |
---|---|
作者 / | 李雨鍾 |
簡介 / | 渴望形式的感受: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作為對先秦儒家政治的考古學研究,本書並不試圖建構一套儒家政治哲學體系,或真實還原出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史脈絡,而是想要重新考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7637468 |
ISBN10 / | 9577637469 |
EAN / | 9789577637468 |
誠品26碼 / | 2681871624007 |
頁數 / | 356 |
開數 / | 20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論語》為主軸,並追溯到早期儒家「仁禮」所引發的「感受」與「形式」之間的交織歷程,並揭示儒家政治的獨特構造。下篇則以《孟子》、《荀子》及同時代的思想文本作為討論對象,探討儒家政治形態如何在新時代的政治話語結構下演變?如何重新塑造出「天命—共通」的政治共同體模式?
自序 : 序篇:核心故事
據說有這麼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叫做丘生的知識青年,他在讀書、思考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古老的真理,他覺得如果這個真理得以實現,那麼人類將從此消除一切紛爭、衝突,永久和諧地共同生活在一起。於是丘生帶著先知式的微笑走向人群,希望讓人們知道這個真理。他先是向一個扛著鋤頭的農夫,講述他發現的真理,可是對方只聽了兩句,就不耐煩地走掉了。我們的丘生覺得有點灰心,但馬上又振作起來,繼續向遇到的第二個人,一個面目威嚴的官員講述他的真理。這一次,官員耐心地聽完了講述,卻禮貌地表示不知道丘生為何要跟他說這些,然後他因為還有更重要的公務要辦,就走掉了。接下來,丘生又對第三個人、第四個人、第五個人講述,他們大多顯得興趣缺缺。有時也會有人興致勃勃地聽完丘生的真理,然後稱讚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域外奇聞。
這樣的經歷讓丘生強烈地感受到,兩個人的想法竟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差異往往不僅來自理性認知,更是感受上的斷裂。不過真理總是渴望被認同為真理,因此丘生仍繼續向他人講述他的真理,雖然每一個人感受到的東西各不相同,真理終究只能成為一個故事,可是講述的過程開啟了一個共同分享的空間,讓人們有機會相互接觸,並在聆聽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故事。丘生開始覺得這樣或許也不錯。
於是丘生堅持他講故事的旅程,他仍然常常遭受冷遇,但有時也會有意外的感動。不過,有個發現逐漸開始折磨丘生。有一天,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的好朋友翟生。翟生聽了之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真理,而丘生卻不這麼認為。於是在兩人的爭論下,翟生離開了丘生,獨自去撒播他所認定的真理。這個讓讓丘生覺得不安的發現就是,雖然要讓另一個人完全認同自己的真理是如此困難,但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內心中的感受被他人認同,卻懼怕因挫敗而產生的孤獨感。因此,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人們放棄自己真實感受上的認同與否,純粹去接受一套說法、一個命令,並確信其他人也都同樣如此,那麼這毋寧是一種極大的誘惑。人們將由此成為一個巨大的整體,不再有分歧,不再有孤獨的人。因此在翟生看來,需要的不是丘生那樣人言人殊的故事,而是一個將所有人凝聚成一體的強有力的神話。
丘生雖然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聚集起了一些人,但他的事業始終是比較脆弱的,因為純然訴諸感受的分享,很容易因感受間的錯位而相互傷害,而偶然間的交匯也總是變幻不定,無法預測。不過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如果對方並沒真的在感受上有所共鳴,但還是禮貌地表示了稱讚,這樣的反饋終究是比赤裸裸的冷漠或嘲笑更讓丘生好受一些吧。因此丘生承認,並非源自真實感受的行為有時確實還是必要的,雖然這只是一種排除了感受的形式。
可是在翟生的真理中,形式不僅僅是必要的,更可以不受限制地無限擴張。翟生發展起的事業迅速贏得了巨大的影響力,許多人由此成為他虔誠的信徒,也有一些人開始複製、改造翟生的模式。後來又出現了影響更加巨大的黃生,他更將形式的範圍擴展到了整個宇宙,人與天地萬物由此成為一體。但在黃生的信徒們看來,這並沒有排除人自身的感受,而是所有人的感受得以共通為一。感受與形式在此弔詭地成為了同一個東西。
在丘生的故事和翟生的神話中,都有一個神。只是翟生的神看起來是強有力的,祂每每直接告訴人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必須怎麼做,而丘生的神則顯得有點弱,在丘生遇到挫折而沮喪的時候,祂只是默默聽著,一起嘆氣。在丘生的朋友中時不時會有人受到翟生神話的強烈誘惑而叛離,但奇怪的是,在翟生的信徒中,陸陸續續地,也總是會有人選擇退出。有時,當丘生坐在荒涼的山頂,仰望天空嘆息,會有一個不知從哪裡來的人默默跟他坐在一起。然後小鳥會停在他們的肩頭。
丘生常常是孤獨、不被人理解的,但孤獨又正是講故事的前提,故事所召喚的往往是另一個孤獨者的聆聽。他們在故事中相遇,並觸摸彼此的傷口。
丘生活到了很大的年紀,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都去世了,後來丘生也死了。然而,終究有人繼續講述丘生的故事。或許,他們所講述的已經不是丘生所說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丘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