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作者 |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原著; 朱熹/ 注疏; 杜明德/ 導讀/ 解題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語:《論語》是二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的影響,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和它比擬。 ──梁啟超《論語》是儒 |
作者 |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原著; 朱熹/ 注疏; 杜明德/ 導讀/ 解題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語:《論語》是二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的影響,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和它比擬。 ──梁啟超《論語》是儒 |
內容簡介 《論語》是二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的影響,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和它比擬。 ──梁啟超 《論語》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幾千年來士人、學子在生活各方面奉行的不落架傳世寶典。 《論語》主要是記載春秋時代孔子及其弟子之間的言行談話,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至南宋時,南宋理學家朱熹將其和《大學》、《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也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 現存的《論語》共20篇,492章。每篇篇名取自正文的開頭。從「學而」開始到「堯曰」等20篇,主要探討道德之門、治理國家的方法、談論禮樂治國之道、對古人的評論、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等等。 雖已歷經幾千年,但書中所提及的內容仍然適用於現今社會,可藉此發揮經典傳世的作用。
作者介紹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原著: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注疏:朱熹導讀、解題:杜明德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其為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為宋國人,東周春秋末期成為魯國的教育家、哲學家,曾在魯國為官。孔子也是「儒家」的創始人。至漢武帝時,經由董仲舒倡議施行「獨尊儒術」政策,後世開始尊稱孔子為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等。孔子在周遊列國後,其學說及儒家行誼傳承至今,對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都有深遠的影響,對儒家文化奉行不輟。朱熹(西元1130年10月22日~西元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又稱紫陽先生、紫陽夫子、又稱朱文公。生於福建路南劍州尤溪縣(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為南宋理學家,也是程朱理學集大成者,後世尊稱其為「朱子」。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很多,並訂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四書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考試科目,並傳承至今不止。杜明德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產品目錄 出版緣起 導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孔子生平年表 精進書目
書名 / | 論語 |
---|---|
作者 / |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原著; 朱熹 注疏; 杜明德 導讀 解題 |
簡介 / | 論語:《論語》是二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的影響,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和它比擬。 ──梁啟超《論語》是儒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7631732 |
ISBN10 / | 9577631738 |
EAN / | 9789577631732 |
誠品26碼 / | 2681830745002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論語》主要是記載春秋時代孔子及其弟子之間的言行談話,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至南宋時,南宋理學家朱熹將其和《大學》、《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也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
內文 : 《論語》導讀
西元前八百年到西元前二百年間,是人類思想史上極其輝煌的年代,以致於有西方學者將之稱之為「軸心突破」年代。在這個期間,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等地的人,對於宇宙和人生的體認及思維,都跳上了一個新的層次。希臘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建立了充滿智慧和思辨精神的西方哲學體系;以色列和印度地區的思想發展,都與宗教相關,分別創生了基督教及佛教文化;中國則誕生了孔子,之後兩千多年,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包括思想道統的形成、民族意識的凝聚及民族精神的展現,都受孔門言論的啟發。在這樣的層層積累下,逐漸融合成我們的民族性。《論語》一書,正是孔門弟子記述孔子生活和孔子與弟子間的談話或與當時人的談話,以及弟子們相互間談話的記載,可以說是孔門師弟的言行錄,是研究孔子學說及精神最重要的原始資料。因此,梁啟超在其著《論語》一書中,說《論語》「是二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對後來中國文化所發生的影響,沒有第二本書可以和它比擬。」從這部寶典之中,我們可以講倫理道德的實踐,求人格修養的圓滿;也可以學知識道理的追求,探人生理序的確立;更可以建社會國家的秩序,在天地間安身立命。它不是宗教典籍,卻比宗教典籍更能安定人心;嚴格來說,它也不算哲學著作,卻比哲學著作更有智慧。可以說是我們人人都應該研讀的一本書。
孔子,名丘,字仲尼,西元前五五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先世是宋國貴族,其六世祖孔父嘉,是宋襄公的五世孫,屬於殷紂王庶兄微子的血統,所以,孔子先祖的宗法世系,可以追溯到殷商開國君主商湯,孔子屢言自己是「殷人」,也是這個原因。不過,孔父嘉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被華父督所殺,其子孫畏華氏之逼,亡逃魯國,從此公卿轉為平民,家道中落。孔子父親叔梁紇(名紇,字叔梁),是當時著名的勇士,曾擔任陬邑大夫,立有戰功,孔子母親顏徵在,在很年輕的時候,嫁給與自己有一定年齡差距的叔梁紇,生下了孔子,孔子年幼,叔梁紇即去世,孔子遂由母親照料長大。由於魯國原是周公的封地,保存較完善的成周禮樂制度,孔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受到一定的薰陶。孔子在成年以前,做過地方上的一些小吏,看管倉庫、管理牛羊,所以他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大約從二十歲開始,孔子就開始教授生徒,漸漸嶄露頭角,有了一些聲望,甚而有魯國的貴族來向他求教。魯昭公二十五年(西元前五一七年),魯國發生政變,魯昭公敗逃齊國,孔子也跟著前往齊國,齊景公曾問政於孔子,但並未重用他。由於在齊不得志,孔子遂又返回魯國,致力於教育工作,這段時期應該是孔子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魯定公九年(西元前五〇一年),孔子正式出仕,擔任魯國的中督宰,由於頗有政聲,一年後就升任司空,旋即又升任大司寇,位列三公,兼行相事。魯定公十年,魯齊兩國國君在夾谷盟會,齊國想趁機劫持魯君,幸賴孔子的臨機應變及事前的武力準備,才能化險為夷。孔子在「夾谷之會」中,證明了自己的才幹,也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後來孔子主導的「墮三都」卻功敗垂成。魯國的朝政,長期以來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大夫把持,三家大夫在自己采邑中建有都城,是謂三都,孔子想要剿滅這樣的現象,但並未成功。之後,齊國餽女樂,季孫氏因之三日不上朝;魯國祭祀後,也不把祭肉分給孔子,孔子對魯國的政治狀況徹底絕望。魯定公十三年(西元前四九七年),孔子五十五歲,率領一群弟子,開始周遊列國。他所到之國,有周、齊、衛、陳及楚國的葉地,或講學,或論政,或訪友,或尋求任用,當然也有三餐不濟、生命安全遭受威脅的時候,這段期間的歷練,也是孔子生命中重要的養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當孔子及弟子在陳、蔡之間絕糧,顏淵曾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這種氣魄與自信,就很是令人敬佩。魯哀公十一年(西元前四八四年),因著弟子冉求的推薦,季孫氏(季康子)派人迎孔子歸魯,孔子得以結束十多年漂泊不定的日子,回到故國,受到很優厚的禮遇,魯哀公、季康子都以元老的地位尊待他,不過這時孔子年事已高,也不願再參與政治活動,主要的精力還是用在授徒講學及文獻的整理,儒學思想的系統與開展、儒家典籍的整理與傳承是孔子晚年的主要成就。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夏曆四月己丑日,孔子離世,享年七十二歲。
《論語》就是孔子精彩一生的主要記載,其內容以記載孔子言論為主,旁及孔子的行為、儀態,乃至於飲食、衣服等,並附載孔子弟子的言論。《漢書‧藝文志》言:「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可知此書主要是成於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之手,而此書之所以命名為《論語》,則或許是「論纂夫子之語」的原因。近人陳大齊在《孔子學說》一書中主張:「在《論語》命名的時候,其用『論』『語』兩字,應當與《論語》書所用『論』字與『語』字同其意義,不應當別做他解。」而綜合《論語》書中所用「論」「語」兩字意義,則可知「《論語》書中所用『論』字,是『討論』的意思,所用『語』字,只是『告知』的意思。《論語》所載,以孔子言論為主。而孔子言論可大別為二類:一為與人問答討論,二為未經人問而自動告人。前一類,正是『論』,後一類,正是『語』。故書名《論語》者,意即孔子的『論』與『語』。」從《論語》內容的形式特色說明《論語》一書命名之因,其說可從。在漢代,《論語》本有三個版本:一為魯論,是魯人所學,共分二十篇,分篇與現在的通行本相同;二為齊論,是齊人所學,有二十二篇,比魯論多〈問王〉、〈知道〉兩篇;三為古論,是古文經的版本,得之於孔壁,把末篇〈堯曰〉拆成〈堯曰〉及〈子張〉兩篇,全書便有兩〈子張〉篇,共有二十一篇。漢人張禹原學魯論,兼學齊論,於二書之中擇其善者,合為一書,稱張侯論,甚受歡迎,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論語》版本。原魯論、齊論、古論在張侯論出現後,漸漸遭廢棄而亡佚。後代學者因為《論語》的前十篇與後十篇,在篇章組織、記言體例、字彙常性等處頗有不同,而習慣將《論語》前十篇稱為「上論」,後十篇稱為「下論」,進而推論「上論」、「下論」並非同時結集,「上論」為《論語》之初編,內容較純;「下論」為《論語》之續編,內容較駁雜等。事實上,《論語》並非成於一人一時,內容本來就可能真偽相混、純駁不一;加以時代久遠,在流傳過程中,篇章分合、錯置,乃至於竄入他書資料,亦不無可能。所謂「上論」、「下論」的諸多不同,許多都是比較而生的差異,未必代表「上論」內容全無問題、「下論」資料全不可信,這是我們在研讀《論語》時,必須謹慎判別的。
《論語》的核心思想,在「仁」與「禮」。整部《論語》之中,「仁」字出現了一一〇次,「禮」字也出現了七十五次,可以看出這兩個字在《論語》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仁」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君子所必備(「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也是志士仁人所必備(「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更是一般人民所必備(「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衛靈公〉)。但是,究竟何謂「仁」?從《論語》的章句記載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孔子對於「仁」,似乎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有很多弟子都問過孔子何謂「仁」,孔子對每位學生的回答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問「仁」,孔子每次的說法也不一樣;不論是孔子「論」或「語」,「仁」似乎都有不同的風貌。但若具體加以分析,這些對於「仁」的不同說法,大多是針對特定的人和事,或者可以說是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仁」的各種表現,並不是「仁」真正的內涵。《說文解字》云:「仁,親也。从人,从二。」段玉裁在註解「仁」字時,特別說明「仁」是會意字,讀如「相人偶之人」、「人偶,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偶,偶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意思就是說,「仁」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因為同理心而產生的同類情感,人與人之間自然會相親相愛。是以,「仁」的主要意涵,應該就是〈顏淵〉篇中,孔子回答樊遲的「愛人」兩字。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與自身之外的其他人產生密切的關係,當然,這種關係連結是先從自己的家人開始,也因此《論語》中有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接著層層向外擴散,不論是親戚、朋友或社會群體裡的人,都可以透過「愛」來連結情感,如此一來,我們的人生就有了安定的秩序,社會國家也才能和諧、穩定與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仁」展現出來的本質就是「愛人」,在與父母兄弟之間,就會發展出孝悌之道;與朋友之間,可以發展出信義之道;與社會國家之間,可以發展出忠勇之道。換句話說,「仁」便是眾德行的基礎,有仁愛之心,眾德行才有真正的意義;同樣的,「仁」也是眾德的總稱,是由眾德合構而成的。明乎此,我們就可以明白何以《論語》中要用那麼多的章句來說明「仁」的內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