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政治解析 | 誠品線上

國會政治解析

作者 楊泰順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會政治解析:八十年代末期後,民主已蔚為全球化的浪潮,但甫由威權統治解放的台灣,卻因為憲政民主知識有欠普及,這條民主道路走得危危顫顫。若干政治人物為了滿足一己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八十年代末期後,民主已蔚為全球化的浪潮,但甫由威權統治解放的台灣,卻因為憲政民主知識有欠普及,這條民主道路走得危危顫顫。若干政治人物為了滿足一己的權力私慾,肆意的操弄錯誤的民主觀念,使得台灣一頭栽進民粹主義的深淵。三十多年來台灣的確取得若干改革成果,如實現總統直選與政黨輪替,公投的實施也比許多民主國家更為頻繁,甚至新聞傳播的自由度還超越了美國。但在這些飛躍式的民主化進程中,台灣的國會運作卻看不到水準提升的跡象,議事堂上仍然重複著三十多年前的拉扯推擠與言語暴力,席次減半並沒有如政客承諾的帶動議事效率,多數黨雖然輪替但國會形象卻沒有讓人感覺更好。台灣人似乎忽略了,代議政治仍是實踐民主的主流,國會缺乏效率就算首長直選與公民投票辦得熱鬧滾滾,也只如絢爛的煙火,光彩奪目卻讓人感覺空虛。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把國人的目光,從選舉的激情與街頭的造勢,拉回那應該屬於理性與冷靜的議事殿堂。國會政治的課題當然不是這本書所能完全涵蓋的,本書所選擇的篇章,僅是一些常被國人誤解的國會現象。作者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引發更多有關國會的討論,因為有了討論,進步才有可能出現。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泰順楊泰順於1987年在美國Indiana University完成政治學博士學位,師事選擇學派大師與2008諾貝爾經濟獎得主Vincent與Eleanor Ostrom夫婦。博士論文於1989年被美國政治學會評選為該年度全美政治思想類最佳博士論文,獲頒Leo Strauss獎。1987年8月,進入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擔任教職。1994年12月,受新黨徵召,參選第十屆省議員,以全國第四高票當選,1999年8月,廢省後離開政壇至文化大學政治系任教職迄今。2017年,擔任《理論與政策季刊》編輯委員會召集人迄今。出版專書有《到憲政之路》,《選舉》,《民主與社會》,《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利益團體政治》,《挑戰宋楚瑜》,《被誤解的國會》。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被誤解的國會 壹、大家都不喜歡國會 貳、國會:市井民眾的出氣筒 參、為什麼不喜歡國會 肆、國會:民主的磐石 伍、低滿意度的國會與民主前景 第二章 國會的硬體建設 壹、國會性格的呈現 貳、議場的格局與國會的性格 參、E世代的衝擊 第三章 議員與民代並非同義字 壹、選舉制度的重要性 貳、兩種不同的代議觀念 參、不同代議觀念下的制度設計 肆、美國國會的特殊定位 第四章 金權—民主的必要之惡? 壹、金錢操控的民主選舉 貳、美國早期的政治獻金規範 參、世紀上半葉規範競選捐款的努力 肆、《聯邦選舉競爭法》的新時代 伍、《兩黨競選改革法》與利益團體的對策 陸、選舉經費管制美國近乎全面棄守 第五章 宣誓是議員行使職權的必要條件? 壹、就職宣誓的意義 貳、就職宣誓傳統的形成 參、宣誓典禮的形式 肆、宣誓的效力 伍、我國宣誓典禮的活鬧劇 陸、對我國宣誓程序的改革芻議 第六章 議員人數與問政風格 壹、議員人數與問政風格 貳、國會席次與選區大小的拉鋸 參、國會議席的數理公式 肆、台灣的立院席次與減半過程 伍、全民承擔錯誤減半的後果 第七章 多一院增加民意管道 壹、「兩院制」與「兩個國會」的觀念 貳、採取兩院制的考量 參、第二院的組成 肆、兩院制的成長與停滯 伍、兩院爭議的解決 陸、我國國會體制的省思 第八章 沒有實權議長啥都不是 壹、吝於賦予權力,何必怨嘆國會亂象? 貳、議長的就職儀典與國會中的尊崇地位 參、沒有權力如何烘托尊崇 肆、權力運用的意志與技巧 伍、議長的道德形象 第九章 調查權—國會功能的關鍵 壹、讓行政院芒刺在背的立院調查權 貳、不能辦人談什麼調查:國會調查權的存在條件 參、國會調查權的行使方式 肆、國會調查權的限制 第十章 行政與立法的角力—檢視美國商貿主導權的移轉 壹、美國憲法的規定 貳、模糊空間使憲法的適用展現韌性 參、國際商貿主導權:延續一世紀的兩權角力 肆、非關稅因素的外溢與帝王總統的浮現 伍、商貿政策主導權的競合評議 陸、結語 第十一章 國會是庇護犯罪的天堂? 壹、媒體常見的立院場景 貳、國會議員特權的緣起與法理 參、議會有比社會更嚴苛的言行規範 肆、國會集體特權的行使:脫序的處置 伍、免受逮捕的「治外法權」? 陸、立法院的搜索事件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會政治解析
作者 / 楊泰順
簡介 / 國會政治解析:八十年代末期後,民主已蔚為全球化的浪潮,但甫由威權統治解放的台灣,卻因為憲政民主知識有欠普及,這條民主道路走得危危顫顫。若干政治人物為了滿足一己的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632869
ISBN10 / 9577632866
EAN / 9789577632869
誠品26碼 / 2681819019001
頁數 / 248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把國人的目光,從選舉的激情與街頭的造勢,拉回那應該屬於理性與冷靜的議事殿堂。國會政治的課題當然不是這本書所能完全涵蓋的,本書所選擇的篇章,僅是一些常被國人誤解的國會現象。作者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引發更多有關國會的討論,因為有了討論,進步才有可能出現。

試閱文字

自序 : 1987年完成學位回台任教後,匆匆已過了三十寒暑,在這30年間作者曾開過政治理論、政治思想、憲政思潮、民主理論、極權政府、國會政治等課程,其中覺得較得心應手的,便屬國會政治這門課。若說國會是16世紀英國都鐸王朝後才略具現代的雛型,算起來已有超過400年的運作經驗,透過400年的洗禮,許多國會的議事程序幾乎臻於定型,介紹起來宛如宣讀「操作手冊」,沒趣但也不太費勁。
1987年也是台灣開始邁步進行各項政治變革的一年,國會當然難逃各方的關注,從資深民代退職、問政秩序、選制改革、宣誓抗爭、抵制報告、議長警察權、調查權虛實、任期延長、席次減半等等,幾乎每屆立院總會出現一些新的改革主張。對在學術高牆內教授國會政治的作者而言,這些議題確實提供了不少思辨上的刺激,讓課堂上的靜態介紹注入了不少鮮活的實務觀察。
實務觀察固然提供了不少課堂上的話題,卻也同時讓授課者陷入新的困境。如前所述,國會經過400年的各種衝撞,內部程序與外部結構早已產生成熟的運作配套,讓政治人物爭鋒相對之餘,還能維持身段的優雅。這是為何,許多旁聽英美國會的觀光客經常抱怨,會議的進行沉悶而枯燥。但台灣立院這些年來的改革,多數無視於國會運作的邏輯與相關配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結果,讓立院運作逸脫了責任政治與多數決策的原則。實務觀察固然豐富了課堂的講授,但說了太多立院的現況,卻也可能破壞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有違社會科學訓練的目的。
既然教了國會政治三十餘年,行將退休之際,難免希望能出版一本專書總結這些年來的學理探討與實務觀察。但運作400年的國會,許多內容早已成為定制定規,如果從制度面介紹國會,坊間早有許多相關著作,新書也只能狗尾續貂。尤其,別人談過的話題再重炒,恐怕讀者的興趣也不會太大。故而,我決定收集國內常被關注的一些國會議題,透過文獻的爬梳說明這些議題的本質,希望藉此導正國人對國會的一些錯誤認知。
台灣所關注過的國會議題多不勝舉,本書所討論的也僅是其中的部分。如立院聲望持續低迷、國會遷址重建、民代的本質、競選經費膨脹、宣誓變成抗爭、席次減半、排斥兩院制、議長角色、國會調查權、國會介入商貿談判、議員特權等。許多議題在台灣曾引發動盪,如國會爭取參與商貿談判造成太陽花運動、反對黨利用宣誓典禮大鬧國會殿堂等,但在社會恢復平靜後,那些付出龐大社會代價的抗爭是否正確,卻已乏人問津。沒有自省能力的社會是不可能進步成長的,本書因此整理這些爭議,希望後人瞭解事件發生時也曾有諤諤之士表示過不同的看法。
身為政治學者,作者並未自外於實際政治的參與,1994年曾辭政大教職,一頭栽進末任省議員的選舉並高票當選。4年的政治歷練,讓作者的學術專業獲得難得的驗證機會。這本書有若干的觀點,便是在省議員期間所獲得的啟發。廢省後文化大學張鏡湖董事長親自約見作者,邀請作者到文大任教。由於張董事長的熱忱邀約,作者因此得以延續學術生涯,使得本書能有問世的機會。藉此一隅,表達對張董事長知遇之情的由衷感謝。
最後,我也要特別感謝文大政治系同仁們的鼓勵,有些甚至還參與部分章節的研究,若非這些同仁的敦促,這本書的完成可能還遙遙無期。

楊泰順 謹致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