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真教學之應用與實務 | 誠品線上

擬真教學之應用與實務

作者 沈靜宜/ 林慶忠/ 侯嘉殷/ 徐永偉/ 陳昭賢/ 黃增裕/ 趙川磊/ 劉彥佑/ 蔡維德/ 劉家源; 劉建良/ 總校閱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擬真教學之應用與實務:航空界使用飛行模擬器訓練機師,同時應用模擬器考核機師的應變能力;新進的醫療人員面對各種病患的突發狀況,壓力自然是不在話下,為了確保病人安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航空界使用飛行模擬器訓練機師,同時應用模擬器考核機師的應變能力;新進的醫療人員面對各種病患的突發狀況,壓力自然是不在話下,為了確保病人安全與提升醫療品質,各教學醫院普遍採購了模擬人,進行擬真訓練。擬真訓練已經被許多專科醫學會列為教學訓練的必備課程,更有醫學會參考航空界,將擬真訓練列為專科醫師考試的項目之一。本書介紹馬偕紀念醫院麻醉、急診、重症醫學的擬真訓練課程,作者群也分享擬真教案,期待透過本書可以讓臨床教師們了解擬真訓練是如何進行,作為課程改善的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沈靜宜沈靜宜醫師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兼任臨床講師美國心臟學會(AHA)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導員林慶忠林慶忠醫師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醫院臨床技能中心主任馬偕醫院醫教部副主任 馬偕醫學院專任助理教授侯嘉殷侯嘉殷醫師馬偕醫院內科部主任馬偕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偕醫院門診管理中心主任馬偕醫院院長室高級專員徐永偉徐永偉醫師馬偕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馬偕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馬偕醫院淡水院區開刀房主任陳昭賢陳昭賢醫師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馬偕醫院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病房主任馬偕醫學院兼任臨床講師黃增裕黃增裕醫師馬偕醫院一般內科及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臨床助理教授趙川磊趙川磊醫師臺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臺東馬偕醫院內科加護病房專責主治醫師劉彥佑劉彥佑醫師馬偕醫院淡水院區內科加護病房專責醫師馬偕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臨床講師蔡維德蔡維德醫師馬偕醫院診醫學部內科主任暨教學負責人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臨床助理教授美國心臟學會(AHA)亞洲區主任導師(Regional Faculty)急診醫學會(AHA)國際培訓中心總監劉家源劉家源醫師馬偕醫學院助理教授兼內科學科主任馬偕醫院內科部副主任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葉宏一葉宏一醫師馬偕醫院副院長吳懿哲吳懿哲醫師馬偕醫院醫學教育部主任徐永偉徐永偉醫師馬偕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劉建良劉建良醫師馬偕醫院院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出版序/劉建良院長 推薦序/葉宏一副院長 PART 1 麻醉醫學擬真訓練的應用與實務 Chapter 1 建構麻醉醫學擬真訓練的架構 Chapter 2 建構麻醉醫學擬真評量系統 PART 2 急診醫學擬真訓練的應用與實務 引言 急診醫學教育的擬真訓練 Chapter 3 呼吸困難 Chapter 4 意識不清 Chapter 5 休克 PART 3 內科部重症醫學擬真教案撰寫及執行概況與成效 引言 內科部重症醫學模擬訓練課程之源起 Chapter 6 ICU急救過程之團隊合作SOP與模擬操作 Chapter 7 肺動脈導管之置入及數據判讀 Chapter 8 呼吸衰竭、困難插管、呼吸器使用與脫離 Chapter 9 敗血症照護 Chapter 10 ICU醫療爭議與醫病溝通 Chapter 11 重症醫學模擬訓練工作坊執行概況與成效分析

商品規格

書名 / 擬真教學之應用與實務
作者 / 沈靜宜 林慶忠 侯嘉殷 徐永偉 陳昭賢 黃增裕 趙川磊 劉彥佑 蔡維德 劉家源; 劉建良 總校閱
簡介 / 擬真教學之應用與實務:航空界使用飛行模擬器訓練機師,同時應用模擬器考核機師的應變能力;新進的醫療人員面對各種病患的突發狀況,壓力自然是不在話下,為了確保病人安全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634610
ISBN10 / 9577634613
EAN / 9789577634610
誠品26碼 / 2681793679000
頁數 / 216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出版序
近年來醫學教育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改變的原因之一是病人安全的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美國醫學研究所(IOM)於1999年發布的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指出「孰能無過」“To Err Is Human”,估計在美國每年可預防的醫療錯誤,導致大約3%的醫院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導致至少44,000人,可能多達98,000人死亡。這份報告不僅讓美國的社會大眾警覺到醫療錯誤的嚴重性,也讓全球醫療界積極採取各項措施,來減少醫療錯誤的發生。
多年來,航空界一直將模擬器作為教學工具。模擬器現在也廣泛用於各種高風險專業的教育和培訓,包括軍隊、航空公司、核電廠、醫學界等。最近幾年,將臨床技能培訓納入醫學課程,已經看到顯著的增長。許多的醫學院或醫院,都有課程改革的例子,包括臨床技能培訓、模擬器的使用,以及設立臨床技能中心等。
醫學模擬的定義是人工創造出的一個臨床特定情境,透過這個情境學習,以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其主要目的是培訓醫療專業人員,以減少手術、處方、危機處理和日常照護中的錯誤。學員透過體驗式學習,將課本的知識與新的經驗作連結,建構成為學員很紮實的臨床能力。
馬偕醫院自從2008年設立臨床技能中心以來,各臨床科積極發展模擬訓練課程,充分利用各項模擬器與標準化病人,讓住院醫師透過體驗式學習,不僅學習到各項操作型臨床技能的正確技術,也學習到危急情境的處理、醫病的溝通技巧等。
近年來一方面社會各界對病人安全議題的重視,危急情境在各醫院導入標準作業流程後,減少了發生的機會,另一方面政府也將於2019年9月將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因為有工時的限制,導致住院醫師臨床學習的時間受到壓縮,住院醫師學習到這個危急情境處理的機會,也就相對變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更加凸顯透過模擬情境學習的重要性。
馬偕醫院的三個急重症科部,包括麻醉、急診、重症醫學,過去幾年非常積極推動擬真教學,也建構了許多完整的擬真教案,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分享我們的擬真訓練模式與教案,同時也分享我們執行的概況與成效,這些寶貴的經驗,我相信可以提供國內醫學教育最好的教材。

劉建良
馬偕醫院院長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馬偕醫院擬真訓練的發展概況

今日的醫療環境日益重視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病人也愈來愈關注自己是否成為學生練習的對象,這些臨床環境的變化,讓擬真醫學教育的發展剛好順勢推舟,藉由醫學會的推廣,各醫院也都投入資源,設立臨床技能中心。同時科技的進步,也讓模擬工具更逼真更加方便使用。
有感於教育訓練的需要,馬偕紀念醫院於2008年設立臨床技能中心於淡水院區,開啟了馬偕醫院擬真醫學教育的時代。擬真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供了體驗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同時也提供了學員學習團隊技能的機會,這樣的訓練正好回應了社會大眾對於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重視。
馬偕的臨床技能中心是不斷創新的團隊,時常導入創新的元素在擬真訓練中,不論是初期的操作模型,搭配標準化病人的演出,讓學員在操作技能時,亦能學習與病患溝通,安撫病患,達到Hybrid Simulation的效果,這種強調知識、技能、態度,三合一的臨床技能訓練模式,頗受各界好評。
近年來,團隊合作TRM訓練課程,臨床技能中心使用擬真假人,在各個病房或是檢查室,進行危急情境的原地模擬演練(in-situ simulation),讓受訓學員透過情境體驗,能更深刻了解TRM的意義,並且能夠應用於臨床照護中。
擬真教學需要投入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有教師願意投入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本院急診醫學部每個月的住院醫師教學日課程,導入擬真教學課程,同時培訓資深住院醫師擔任助教,實踐了“See One, Do One, Teach One”教學法。此外,本院的重症醫學部更使用擬真教學模式,發展出初階與進階的加護病房的訓練課程,課程使用翻轉教室的概念,強調事先預習,課程當中重視實作與回饋討論,學員與老師都肯定此種新的教學法。
回顧馬偕醫院擬真訓練的發展,我們雖然沒有購置昂貴的模擬器,但是藉由一群熱心的教師以及臨床技能中心同仁的努力,不斷開發創新的課程與實用的訓練,這幾年可以說是成績斐然,這本書記錄了馬偕醫院擬真訓練的發展,我很高興能向所有讀者推薦這本書。

葉宏一
馬偕醫院副院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手術麻醉過程中的危急症,需要麻醉醫師立即做出正確的反應,才能確保病人安全,然而這些攸關生命的危急症,無法保證在4年的專科訓練過程中,學員都能親身經歷體驗學習。利用擬真訓練的方式,剛好可以補足這些危急症的學習,擬真訓練的最大優點是,學員不必擔心會傷害真正的病人,對病人安全與權益而言是一大保障。並且學員在安全擬真的環境下,不僅能練習臨床技術,也能學習非技術性的能力(non-technical skills,例如收集資訊、判斷情況、溝通與團隊合作、做決策等)。

1-1 麻醉醫學擬真訓練的歷史與發展
麻醉醫學擬真的發展動機,可以說是來自麻醉醫師與麻醉護理師工作環境,與航空業工作環境之間有相似之處,航空業使用擬真器進行技能培訓和維護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在危機管理方面。第一具飛機擬真器於1929年製造,目前的飛行擬真器設計非常逼真,飛行員可以通過飛行擬真器進行訓練和認證,這些擬真器讓機師重複練習緊急情況下的正確應變步驟,以便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機師能有最正確的決策與表現。
第一個麻醉擬真器SIM one是由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Denson和Abrahamson在1966年發明,最初功能是作為學習插管以及誘導麻醉的輔助練習用。它由一個人體模型組成,包括一個可插管的氣道和上半身身軀及手臂。SIM one擬真器在當時可以說是採用了尖端技術,但成本極大也限制了它實際的應用,並且阻礙了SIM one進一步的開發。
電腦麻醉擬真器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重新出現,一開始僅是電腦螢幕版本的擬真情境,如SLEEPER和BODY擬真器,這種電腦擬真器可以在螢幕上顯示患者的臨床數據,同時具有和麻醉工作環境中類似的監視器控制面板。它們價格低廉使用靈活,同時又有複雜的藥理學和生理學計算能力,以擬真對藥物或輸注液體的適當生理藥理反應,因此可以測試麻醉醫師對於處理病患突發狀況的能力。
1988年,史丹佛大學的Gaba和DeAnda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綜合麻醉擬真環境(Comprehensive Anesthesia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ASE)的全人擬真器,專門用於訓練麻醉醫師在重大事件中的決策過程。在同時期,航空界已經開發了一種,稱為機組資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CRM)的訓練模式,以幫助飛行員與組員,理解和處理緊急情況中涉及的人為因素,以及團隊的運作。Dr. Gaba 從CRM模型中獲得了靈感,隨後對CASE進行了改進,用於開發麻醉危機資源管理(Anesthesia Crisis Resource Management, ACRM)課程。大約在同一時間,佛羅里達大學Dr. Good領導的另一個團隊,開發出了Gainesville麻醉擬真器(Gainesville Anesthesia Simulator, GAS),後來GAS成為醫學教育技術公司(Medical Educ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I)生產高擬真擬真器的原型。
目前高擬真擬真人的使用,已經遠超出其在麻醉危機資源管理(ACRM)教學中的特定用途,進展到麻醉培訓和評估的更廣泛使用。此外,其他各項麻醉技術訓練的擬真器,如氣管插管模型、中心靜脈導管擬真器、經食道超音波(TEE)等,均廣泛應用於麻醉醫師的培訓。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馬偕紀念醫院麻醉、急診、重症醫學的擬真訓練課程,作者群也分享擬真教案,期待透過本書可以讓臨床教師們了解擬真訓練是如何進行,作為課程改善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