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 | 誠品線上

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 陳蒨蒨/ 李艾倩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不僅能為教授和學習舞蹈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大量的實用指南,而且還能為喜愛舞蹈的朋友們提供不少圈內的祕密。」--歐建平教授「本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僅能為教授和學習舞蹈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大量的實用指南,而且還能為喜愛舞蹈的朋友們提供不少圈內的祕密。」--歐建平教授「本書是一份學習筆記,書中毫無保留的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實務經驗,相信能啟迪讀者對於藝術管理的探究興趣。」--伍曼麗教授「行政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周邊」要從大學就開始紮根在學生舞者們的腦子裡,有了『舞蹈周邊』意識,才有可能站在整體產業鏈的頂端。」--肖向榮副教授在舞蹈這個大學科之中,行政管理是一件「吃力而不討好」的工作,績效評估、職稱晉升、學校評優都不會以某位教師的管理能力優越而重視,也不會以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鍛煉而嘉獎,那些真正的管理部門制定的表格中,永遠沒有這些選項。然而,行政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周邊」課程要從本科就扎根在學生舞者們的腦子裡,了解和熟悉舞蹈產業的全過程,有了「舞蹈周邊」意識,才有可能站在整體產業鏈的頂端。本書以綜合大學舞蹈系學生演出製作為主題,從舞蹈管理(課程)的視角,討論一些實際的情況與實用的方法,舞蹈管理目前在學界有許多別稱,按(課程)側重點不同,有舞蹈行政、舞蹈文化產業、舞蹈劇場實踐…等等,但無論採用哪一個名稱,其關注目標都是聚焦在舞蹈從無到有,從臺下到臺上,臺前幕後的工作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蒨蒨台灣省宜蘭縣人。大學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2004赴北京進修,師承著名舞蹈家 呂藝生教授,2007年取得北京舞蹈學院文學碩士學位後,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跟隨著名舞蹈理論家 歐建平教授學習,2010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負責舞蹈學概論、舞蹈美學、外國舞蹈藝術史、舞蹈藝術管理學等課程。著有《用文化舞蹈-林懷民的舞蹈文化觀》一書。李艾倩台灣省屏東縣人。大學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2013年取得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學位證書,現職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擔任行政人員、士林社區大學程人芭蕾教師。碩士論文:「家將團演出形勢變化之研究-以屏東慈鳳宮家將比賽得獎團體作比較」,更獲得2014年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碩士論文菁霖獎。發表文章有:舞蹈系畢業班展演之行銷策略比較-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台灣中小學九年一貫制 「藝術與人文」領域初探、大學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規劃之初探-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譯者簡介李宛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推薦序二推薦序三作者序一作者序二上篇 實用基礎概念與方法 Q1. 舞蹈大學生為什麼要自己做演出? Q2. 舞蹈大學生為什麼要學管理? Q3. 大學生製作舞蹈演出有哪些類型? Q4. 舞蹈演出製作該如何分工? Q5. 藝術總監和行政總監是做什麼的? Q6. 大學生舞蹈演出有什麼特點? Q7. 如何與未來舞蹈家相處? Q8. 舞蹈大學生也有人脈嗎? Q9. 舞蹈演出製作如何展開公關工作? Q10. 舞蹈演出製作也要準備企劃書嗎? Q11. 舞蹈表演一定要有節目單嗎? 下篇 舞蹈管理相關論文收錄 Topic 1. 舞蹈管理概念研究 Topic 2. 舞蹈管理在學校行政中的應用 Topic 3. 大學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規劃之初探 Topic 4. 舞蹈管理課程模式初探 Topic 5. 舞蹈管理課程的創意從何而來? Topic 6. 校園舞蹈文化產業之特性初探 Topic 7. 舞蹈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之人力素質研究 Topic 8. 品牌行銷對舞蹈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寫在最後

商品規格

書名 / 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 / 陳蒨蒨 李艾倩
簡介 / 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不僅能為教授和學習舞蹈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大量的實用指南,而且還能為喜愛舞蹈的朋友們提供不少圈內的祕密。」--歐建平教授「本書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98682
ISBN10 / 9571198684
EAN / 9789571198682
誠品26碼 / 2681663390004
頁數 / 2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一
我不想在這本書裡跟大家談教育的弘大目標,也不會拿那些空洞的理論來給大家解釋舞蹈管理在這個學科體系中多麼地任重道遠,那些想法太虛,我們還很年輕,不想背著道統的包袱爬行。在這個資訊來不及消化的時代,我想跟與我有相同目標的朋友們分享一些經驗,一些關於舞蹈展演製作的實際經驗。
我的朋友們大多是學生,或是剛開始從事舞蹈管理、行政工作的同行,相對於紙上談兵的理論,他們更需要的是先行經驗的分享和探討,於是我開始構思這本書的框架,怎麼去寫這麼一本書,一本不再只是學術論文註腳中會出現的書目,而是一本真正能幫助人實踐舞蹈展演製作,一本讓人讀得下去並感到受用於實際操作的書。
5歲開始亂跳舞,11歲開始接受系統化的專業舞蹈訓練,我從小就喜歡舞蹈,我的技術技巧也很好(自己覺得),但因為我熱衷生活、酷愛美食,所以現實的舞台並沒有給我太多機會,我在一個舞者最精華的20歲出頭便告別了舞台。
經歷了多年的翻騰與掙扎,我終於成為一名舞蹈教師……一名舞蹈理論教師。我發現很多學生和我當年一樣,因為各種主動或被動的因素,選擇與被選擇,不知從何時開始便無法停下與舞台漸行漸遠的步履,最終不得不與舞蹈背道而馳。
我是一名理論教師,所幸至今為止尚未加入舞蹈教育圈子中的紛爭……那場究竟是以實踐為主還是以理論至上的論戰。沒什麼可爭執的,若是缺乏大量的實踐作為基礎,一切理論都是空談,特別是舞蹈管理這種應用性質較高的科目。在舞蹈管理的課程中,我始終堅持,就讀舞蹈系的學生是一定要上台表演的!對著教科書劃重點的管理課,那背誦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大學、每一個班級的情況,只有透過自身實踐經驗的積累,消化成自己的管理方法,那才是真正學到了什麼。對自我的反省和提煉,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種思維。
跟學生們一起做舞蹈演出,有時候學生會跟我說:「我跳得不好,不想丟臉……。」「我想等我的作品成熟一點……。」或是「最近比較忙,想等不忙的時候再來專心做演出……」,試問,好與不好,成熟與不成熟的界定在哪裡?況且事實已不證自明,永遠都不會有「不忙」的時候。只要有心要登台,大幕升起的那一刻,還有多餘心思去惦記那些顧慮嗎?喜歡舞蹈的人都可以上台,舞台將要留下的不是技藝高超的人,而是對舞蹈有誠摯熱愛的人,還有那些充滿熱情義無反顧的瞬間!
中國的菁英式專業教育培育出了無數優秀的演員,但大家都知道,一次舞蹈展演的製作,光有演員是不行的,幕後人員跟舞蹈明星一樣重要。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舞蹈表演本身是最單純的執行部分,儘管它將獲得最多的掌聲……而這是身為行政管理人員,從一開始就要有所覺悟的事……在黑暗中確保一切流程的萬無一失,卻沒有掌聲。
正常情況下一個90分鐘的展演,可能花費比它時長達1500倍(3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去做前期準備,前期工作所耗費的人力更不用說了,撰寫企劃書、資金籌措、宣傳、公關……等繁瑣的業務,這些都是單純的學生或演員難以釐清和勝任的事務。然而客觀地說,這些令人頭大的瑣事並不難,只要規劃得當,按部就班,哪怕你是從來沒接觸過演出策劃的菜鳥,也能跟那些專業的團體站在一樣的起跑點上。
本書以綜合大學舞蹈系學生演出製作為主題,從舞蹈管理(課程)的視角,討論一些實際的情況與實用的方法,舞蹈管理目前在學界有許多別稱,按(課程)側重點不同,有舞蹈行政、舞蹈文化產業、舞蹈劇場實踐……等等,但無論採用哪一個名稱,其關注重點都是聚焦在舞蹈從無到有,從台下到台上,台前幕後的工作內容。
書中文字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我與學生們的經驗,舞蹈展演、舞蹈公演、舞蹈表演、舞蹈演出是幾個近義詞,為了行文之便利可以相互替換,沒有其他特殊的語義指向。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幫助到那些對舞台存在著夢想的人,舞台是自己創造的!沒有夠不夠好,只有願不願意堅持。
共勉~

陳蒨蒨
2017年7月,北京

作者序二
早年熱愛跳舞,但傳統的鄉下家庭認為跳舞不能成就什麼,用處不大。鄉下人理解的跳舞大概就是廟會中所跳的脫衣舞,跳舞也賺不了錢是無法謀生的職業。此時感謝我的貴人(隔壁國小老師)花了很長時間不斷的說服我爸媽,說服的理由不外乎;舞蹈的小孩很有氣質,舞蹈的出路可以當幼稚園的老師等等,直到14歲後有了機會進入正式的舞蹈學校,這個機會得來不易而沉浸在舞蹈中的我以為最終能成為一位站在舞台上跳舞的職業舞者。
但是舞台上的現實與殘酷無法改變自身條件的不足,我沒有芭蕾人的巴掌臉,我沒有中國舞蹈舞者筋開腰軟的無骨功,現代舞的世界不是我追求的目標。我開始徬徨、無助,如果不能站在舞台上,那我還能做什麼?在機緣巧合下,我由幕前轉成幕後,開始了我的舞蹈行政生涯至今。
工作的生涯中發現每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工作者都有一套屬於自身的工作邏輯和哲學。筆者長期在大學內協助系、所學生從事舞蹈展演及行政相關工作,並有數年的大型表演活動籌劃經驗。因此想藉由以上經驗與大家分享其成果與想法。但想要成為一位有能力的舞蹈(藝術)行政者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並不是坐在辦公室打打文件或接接電話就能完成。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必定不可少:
1.藝術知識(專業舞蹈領域學識、非領域常識、學習力)
2.表演領域之技術(藝術或表演處理能力、舞台、電腦等技術能力)
3.敏銳度(外在環境和未來趨勢、務實力)
4.真誠與熱情(把每一件工作當作一個事業、包容所有與自己意見不同之人、事)
5.領導統馭(組織能力、協調調度力、團隊精神)
6.表達力(口語溝通、書寫能力、說服力)
7.使命感(責任感、控管能力、意志力)
8.企劃/節目規劃(創造性、彈性和可行性評估)
9.財務管理(財務控管、分析)
而這些能力雖然不是天生就有,卻都需要後天的練習與經驗累積。為了未來更多已無法繼續站在聚光燈下的舞者們,也沒有從事教職機會的你們,開出另外一扇窗,我與陳蒨蒨博士將展開我們的「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之旅,請所有的乘客繫上安全帶,我們將開始我們的行程。出發!

李艾倩
2017年8月,台北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為我帶過的舞蹈學博士和訪問學者們出書作序,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而這是陳蒨蒨的第二本書了,因此,我這是第二次為她出書作序了。由於她的第一本書《用文化舞蹈—林懷民的舞蹈文化觀》是我指導的博士論文增補版,自然會帶有些許學理性和思辨性,雖然娓娓道來且能自圓其說,卻難有一發而不可收的快感。但讀這本書的感覺可就大相逕庭,真可謂「文如其人」了—從文字的開門見山和文風的痛快淋漓中,我們不難想見作者為人的真誠和為學的坦蕩!我確信,這將是未來讀者們的共同感受!
首先,抓住我眼球的是她在「作者序一」中夾雜著坦誠、靈性、自嘲與自信的自白—「5歲開始亂跳舞,11歲開始接受專業化的系統舞蹈訓練,我的技術技巧也很好(自己覺得),但因為我熱衷生活、酷愛美食,所以,現實的舞台並沒有給我太多機會,我在一個舞者最精華的20歲出頭便告別了舞台……」;接著,讓我心動過速的是她以自我設問、研究個案和Tips三段式為全書提供的目錄與正文。讓我頗感欣慰的是,其中的「問題意識」與「學以致用」,應該與她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這三年中所受的教育和訓練有關,比如「舞蹈大學生為什麼要自己做演出?舞蹈大學生為什麼要學管理?藝術總監和行政總監是做什麼的?如何與未來舞蹈家相處?舞蹈管理概念研究;舞蹈管理在學校行政中的應用;大學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規劃之初探;舞蹈管理課程模式初探;理論課程的創意從何而來?校園舞蹈文化產業之特性初探;舞蹈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之人力素質研究;品牌行銷對舞蹈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等等,而在通讀了全書之後,我禁不住感歎,陳蒨蒨在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這個平台上磨練了多年之後,儼然成為一位具有豐富的舞台製作經驗,並能靈活運用各種理論的青年專家!
第三,我在通讀全書的過程中,不計其數地為作者迸發的激情、噴湧的才情、超常的敏銳、細膩的洞察、難得的幽默、精到的語言而讚歎不已,甚至熱淚盈眶,因而頗有信心地認為,這本書的出版將不僅能為教授和學習舞蹈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海量的「How」(實用指南),而且還能為所有識漢字的舞蹈發燒友提供不少圈內的祕密,並在不經意中告訴大家:要把舞蹈這個「身-心-靈」三位一體的行當做好,我們需要「四肢與頭腦同步發達」的專業人才!
對於本書的另一位作者李艾倩,我也很想隆重地推薦給大家!不過,我以為,最好的推薦方式,莫過於請諸位細品她寫的「作者序二」了,其遣詞造句的精準和入木三分的本事可與陳蒨蒨媲美,而她對三類職業舞者的生動描述,以及對自我認識的坦言,更是令我忍俊不止,甚至瞠目結舌:「首先我沒有芭蕾舞人的巴掌臉,我沒有中國舞蹈舞者筋開腰軟的無骨功,現代舞的世界不是我追求的目標」,並由此順理成章地交代了她為了繼續愛舞而走向舞蹈行政,或稱幕後工作的原因。
實話實說,我從這兩位台灣作者的自序中,清楚地看到了台灣舞蹈教育對於受教育者個性發展與直抒胸臆能力培養的成功;我願借此機會,向親愛的台灣同行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行文至此,我欣喜地得知,已有大陸學子從台灣獲得舞蹈博士學位後歸來,繼而又有大陸學子開始在寶島攻讀博士學位!因此,我滿心歡喜地期待,在未來的歲月裡,將有更多的兩岸學子頻繁走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爭取為全人類的舞蹈發展做出中國人應有的貢獻!

歐建平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
2017年12月22日於北京

推薦序二
近年來各類表演藝術活動蓬勃發展,表演場館陸續新增,藝文環境也充滿著活力,越來越多個人或團隊競相在表演藝術領域貢獻所長。以往舞蹈系畢業生的出路多以舞者、編舞者、舞蹈教師等為主,近來更增加了藝術行政工作者的選項。本系有鑒於此,除多次開設藝術行政領域課程提供學生修習外,並經常邀請業界藝術行政、公關、行銷、法律等專業人士進行經驗傳承之講座;對於有志於藝術行政經營的學子們受益匪淺。
為了讓更多人對表演藝術行政實務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系兩位優秀校友陳蒨蒨及李艾倩共同攜手完成「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的撰寫;陳蒨蒨為北京師範大學傳媒學院舞蹈系講師,李艾倩在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舞蹈學系擔任行政職務近20年,兩人對於輔導學生演出的行政執行,以及藝術管理等相關經驗豐富;本書是一份學習筆記,兩位作者將藝術行政管理視為一項創作,期盼利用本身對表演藝術的理解並結合既有經驗作為問題解決的基石。文章中的一些提示單,是輔助讀者們了解行政管理執行時的「小竅門」,而這些「竅門」也正是藝術管理的精髓所在。兩位作者毫無保留的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實務經驗,相信本書能啟迪讀者對於藝術管理的探究興趣,同時對策劃表演活動遇到困境的學子們,亦能洞悉解決的方向。

伍曼麗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主任

推薦序三
為不務正業的同事寫序
沒有嘗試過給人寫序,但是基於對同事的尊重應允了這件事,才開始看這本書。看標題以為是一本將企業管理概念套用到舞蹈教育上的書,事實上現在有大量我稱之為「概念販子」的一系列書,從心理學、身心學、人類學、經濟等等領域嫁接到舞蹈的生硬冷澀理論,除了彰顯作者莫測高深之外,其餘就是閱讀的尷尬。然而一讀再讀,讀出另一個陳蒨蒨。蒨蒨老師是我們學院唯一的台籍,師從呂藝生老師(碩士)、歐建平老師(博士),可以說是名門高徒,她也是舞蹈系第一個引進的舞蹈學博士,在眾多特殊的學術「光環」籠罩下,她並沒有按照歐老師規定目標做起西方舞蹈理論研究,也沒有繼承呂老師基礎舞蹈教育衣缽,而是做起舞蹈行政管理。
看似不務正業,作為她的系主任,我也不太清楚舞蹈與行政之間的距離如何銜接。事實上,多年的系主任管理經驗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快感,相反時時被行政、被管理所累,因此,也就放手成全。一來是為了自己可以偷懶,二來是覺得也許這是蒨蒨老師從台灣帶過來的課程,可以借鑒學習。時隔幾年,到台灣走訪幾所大學竟發現都沒有這類課程內容,才發現上了蒨蒨的當,她是將自己的舞蹈行政理念在北師大舞蹈系做了一個實驗。一年又一年過去,我非但沒有解脫,反而被她催促做了各種國際會議及各種展演,疲於應對,兩鬢見白,心中悄悄懊惱這位「不務正業」的台灣同事。
然而,事實是北師大舞蹈系這幾年略有聲色,頻頻在媒體和國際舞台上亮相,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舞蹈系整體運行良好互動,在這本書中的案例可以看到如何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以及參與到整體舞蹈系的行政管理運作之中,案例鮮活,歷歷在目。我漸漸明白舞蹈行政管理的要義不在於系主任或院首長擁有多大權力或是多大能力,舞蹈管理也不是一門坐在教室裡娓娓道來的空談,而是一種激發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管理運行機制。以上百場的活動案例出發,我漸漸理解為什麼蒨蒨老師永遠在課堂、練功房、劇場以及學院的各個角落神出鬼沒。
這本書的每一個字都是在她們和學生每一分每一秒的相處、對峙、妥協、激辯、失望、征服、喜悅的輪迴中凝結而成。在書中我看到「舞蹈周邊」這個概念,營造好「舞蹈周邊」才有「舞蹈中心」在整個舞蹈教育轉型的今天,周邊素質的優劣往往直接影響舞台中心。我們不缺像紐瑞耶夫這樣的大明星,但我們缺少如狄亞格列夫這樣運營明星的管理者。舞蹈是一個大學科體系,以表演、教育、創作三位一體的傳統模式需要做一些改變,行政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周邊」課程要從大學就扎根在學生舞者們的腦子裡,了解和熟悉舞蹈產業的全過程,有了「舞蹈周邊」意識,才有可能站在整體產業鏈的頂端。
在舞蹈這個大學科之中,行政管理是一件「吃力而不討好」的工作,績效評估、職稱晉升、學校評優都不會以某位教師的管理能力優越而重視,也不會以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鍛鍊而嘉獎,那些真正的管理部門所制定的表格中,永遠沒有這些選項。作為一位博士,放棄傳統意義上的學術探究而扎根於學生基層,作為台籍教師放棄了熟悉生活環境扎根於他鄉,默默做著這些「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這是什麼精神?這是何種境界?我想正是北師大校訓所言「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為人師的標準絕不在表格上,而在於為學生的「世範」之中。作為她的系主任,我支持這樣「不務正業」的老師,作為她的同事,我佩服她的勇氣和擔當。推薦這本書給同學們,因為它是真實可信的;推薦這本書給同行,因為它是即時有效的。

肖向榮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舞蹈系主任
2017年10月,北京

試閱文字

內文 : 不知道幾歲開始就跟著同學買票看演出,舞台上的世界,如夢似幻。那是一個彷佛竭盡畢生之力也無法到達的世界。童年時期的我,好像一直在不斷不斷地奔跑,有如執念降咒了一般,即使追趕著光陰,也無法快轉進入那個完結篇。長大後才發現,最美的片段是不曾定格在回憶裡追逐著的自己,那種赤子般的相信,是我們成年後儘管不願意承認,卻再也無法保持的那份初心。

這個圈子裡有很多愛舞蹈的人,他們會跳舞,所以他們愛跳舞,他們的生活裡充滿了各種以舞蹈為名的事件,他們透過舞蹈的經驗構建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觀;然而這個圈子裡還有一些不是那麼擅長跳舞的人,他們也愛舞蹈,他們圍繞著舞蹈做了一堆「非關舞蹈」的雜事,冒著「褻瀆高尚」的罪名,將舞蹈演出製作訂製成了流水線,雖然尚未造成批量生產的惡行,但令觀眾們成為消費者的事實,已令他們被冠上「販賣藝術品」的褻瀆之名,他們,就是懷揣著對藝術的熱愛,默默從事著舞蹈工作的管理人員。

從事舞蹈管理工作的人,他們與舞蹈演員辛勤練功所付出的心力是一樣的程度,很多時候他們在做的工作只是填滿,一絲不苟地填滿一場展演,從初創朦朧階段到問世輿論時期之間的方方面面,然而這當中如果沒有透過「填滿」來銜接舞蹈與觀眾之間的聯繫,再完美的藝術品也終將面臨曲高和寡的慘澹收場。這些「填滿」工作大致上分成三種,一是行政會議,二是資訊傳遞,三是財務管理。這些名目上與舞蹈創作無關的事情,常被歸為誰都能做的打雜工作,但這些工作真的如大家所說的,「是人就能做嗎?」答案是必然是否定的。

舞蹈管理跟一般藝術管理有什麼不同呢?看看發燒友們對音樂家的痴迷追捧,再看看拍賣廳裡對中外美術品的天價搶購……這樣的情況,在舞蹈界除了狄亞格列夫時期曾經彷佛迄及過,後來就再也沒聽說了。所以舞蹈管理的難度並不在與舞蹈的特性對抗,而是管理者如何面對舞蹈這種即時性、唯一性的特點並與之共存。與「沒譜」的舞蹈家共事,成為一個音樂、舞蹈、包裝、宣傳什麼都懂、很講究的超級打雜人士,這些舞蹈管理工作,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

TIPS.「藝術管理」怎麼解釋?平時都在做些什麼?
藝術管理(Art Mangement)
指在藝術與社會大眾之間的管理中介,迄今,藝術管理還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根據賴瑛瑛在《當代藝術管理》一書中,提及狹義的藝術管理可以是藝術活動管理的技能;廣義的範疇則是與文化藝術相關的政策、機制、法規、辦法、實務案例及理論探討的統稱。

舞蹈行政(Dance Administration)
是行政與管理兩件事情加在一起,廣義上來說是把對外公部門(如:對外部補助單位或公家單位)、私部門(如對系上或校內單位),以及第三部門等單位、團體、組織中的計畫、決策、協調、人事、庶務等管理活動,通稱為行政。透過行政策略,將舞蹈與藝術表演實踐與推廣具體化,達到形象建立和行銷的目的,這即是舞蹈行政。這些行政的人員針對舞蹈演出進行內容規劃、行銷策略(包括:宣傳、公關、贊助)等通路的開發。

而舞蹈行政工作者在演出前有以下幾點的工作需執行:1.企畫案撰寫。2.經費編列與控管。3.對私人團體或公部門接洽或進行公文往來。4.演出節目資料整合。5.一般日常工作流程(場地借用、海報、節目單設計、節目宣傳或發新聞稿等)。6.工作性質規劃(文書宣傳任務編排等等)。這些都還不含編舞者及舞者那些臨時的「go idea」。我想有些人懂的。


Q1.舞蹈大學生為什麼要自己做演出?
你有想過除了跳舞你還能做什麼嗎?
舞蹈系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後將如何與人競爭呢?


只有「個別」學生上台表演的舞蹈教育是存在缺陷的,因為我們培養的不是「舞匠」,特別是在綜合型大學裡面。學生對老師來說是流水的兵,幾百個總能有一兩個可以納入「愛徒」名單,然而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舞蹈的大學教育不應該是為某位大師培養「傳人」,而應集眾家之長,培養為整個舞蹈界,乃至為社會服務的人(歐建平,2016)。舞蹈的社會功能是什麼?舞蹈將如何使它的社會功能作用於社會之中?這往往不是那些「個別優異」的學生們可以單肩扛起的沉重任務。

學生為什麼要自己做演出呢?首先要明確一下對象,我們這裡談的是舞蹈系學生,並非是一般有舞蹈專長的文理科學生,而接下來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將要討論的主要事件,則是大專院校裡面選擇修舞蹈管理課程的學生們,他們將用什麼樣的方式,認識舞蹈管理所關注的內容。

這些舞蹈系的大學生有什麼特質呢?我們難以斷言學舞蹈的學生都能為舞痴狂,但在大學四年中,舞蹈表演將會是舞蹈系學生最重視的事情之一。然而我覺得,只是把一支舞蹈跳好,單純掌握了作為一名舞者的技術技能,對於一個舞蹈系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更別說學生們畢業後如何將所學投入社會了。

近年學界開始強調對非專業領域進行舞蹈的「素質教育」,我覺得這對以舞蹈為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陷阱,彷彿學舞的學生就能擁有比較良好的「素質」一樣……其實不然。素質的養成一部分仰賴於生活環境的潛移默化,但大部分的素質卻須透過意識推動,刻意使之強化而進行培養。舞蹈的素質不單單是舞蹈表演能力的養成,而是包含鑑賞、管理在內的一系列舞蹈「周邊能力」,而舞蹈演出的製作過程,實際上就是這些綜合能力養成的路徑之一。

現代大學課程的設置基本已將傳統藝術教育的菁英理念逐步推翻,為什麼我們鼓勵學生做自己的舞蹈展演,而不是僅僅在由教師組織的展演中做個好演員呢?試想,只有「表演技能」的人才,過了學生時期的青春輝煌年代,他/她與舞台的關係,就剩下倒數計時了……而一個舞蹈要在觀眾面前呈現,除了「表演」之外的其他技能,都是可以經年累月不斷疊加的。

很多學舞蹈的大學生以「愛跳舞」為名義,懷抱著各種理想的抱負,覺得只要把舞跳好即可,對其他瑣事一概置之不理。試問,在這樣一種「把舞跳好就好」的心態下,你們是否真正能夠滿足於封閉的課堂中享受舞蹈本身,而不是舞台上的輝煌呢?是否即便在幾十人的舞蹈中,做一位群舞演員亦能甘之如飴?如果是,你便應即刻闔上此書,回到練功房去沉浸於舞蹈之中;不是的話,學會去做那些「舞蹈之外」的事情(那些事情便是「舞蹈管理」的範疇),在學生時期完成一場自己的舞蹈演出,將會是你「愛跳舞」最好的證明和紀念。

TIPS2.藝術管理相關科系於兩岸高校紛紛建立
當今社會有很多企業除了專業領域的人才外也希望擁有跨界背景的人才,以提升企業的形象,尤其是具有藝術管理相關背景的人,因此念藝術管理也變成一門很熱門的科系。
藝術管理最早於1970年成立於紐約,台灣近年因各地表演藝術館場的增加,藝術管理人才的需求倍增,大學中加倍設立藝術管理相關系所。中國也隨著經濟飛躍地發展,對於大型世界性活動的重視與蓬勃發展,而對藝術行政管理開始重視,紛紛成立藝術管理系所,提供大家作為進修或學習的參考。以下為兩岸三地成立藝術行政相關之校系,供大家參考:

大陸
A.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
B.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藝術品管理碩士;
C.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
D.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傳播系;
E.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藝術管理專業;
F.廣州星海音樂院藝術管理系;
內地學校眾多,尚無法全部收錄。

台灣
A.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B.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
C.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D.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E.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及產業組/美術研究所理論碩士-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
F.高雄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
G.真理大學音樂應用系-行政管理組;
台灣大專院校中,部分藝術行政相關系所經整併後,並未在此表列。

香港
A.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管理及文化企業行政人員文學碩士;
B.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管理碩士;
C.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碩士;
D.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視覺藝術碩士(藝術行政)。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本書不僅能為教授和學習舞蹈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大量的實用指南,而且還能為喜愛舞蹈的朋友們提供不少圈內的祕密。──歐建平教授
本書是一份學習筆記,書中毫無保留的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實務經驗,相信能啟迪讀者對於藝術管理的探究興趣。──伍曼麗教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