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終極基礎: 經濟學方法論 | 誠品線上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Science: An Essay on Method

作者 Ludwig von Mises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經濟學的終極基礎: 經濟學方法論:◎經濟學巨擘米塞斯奠定經濟學基礎的大作。將經濟學從爭論不休的紛紛擾擾中解放,終結所有錯誤的推導和研究結論,米塞斯用盡其畢生的學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經濟學巨擘米塞斯奠定經濟學基礎的大作。將經濟學從爭論不休的紛紛擾擾中解放,終結所有錯誤的推導和研究結論,米塞斯用盡其畢生的學術涵養,把經濟學的討論回歸到這門科學最基礎的本質,其論述之精煉,意義之深遠,擲地有聲、耐人尋味。這本書包含兩項重大意義,第一,論述關於經濟學做為一門科學最核心的部分,帶來深遠的影響;第二,這是米塞斯留給後世的最後一本書,是他最後一次的慷慨激昂,也是他生涯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米塞斯認為經濟學家應研讀精通各個學科,以避免使用歪曲的方法研究經濟學,尤其在傳統邏輯學和認識論領域,整體上,只看得到關於數學和自然科學方法的研究和論述。哲學家一向把物理學視為科學的模範,自以為是的認為,未來世代總有一天會成功把生命現象分解為某些因素如機械般運作的表現,他們鄙視歷史學,並且無視經濟學。但實際上經濟學是關乎人的行為、人心的思考邏輯與行為邏輯結構的一門科學,本書繼《人的行為》之後,再次強調了這個意念,這門科學最終極的基礎。人的行為,是人類知識的根本概念。它必然包含邏輯的一切概念,以及規律性和因果觀的概念。它也必然包含時間概念和價值概念。它涵蓋人的生命特有的一切表現。米塞斯語錄「如今在多數大學裡以「經濟學」這個叫人誤會的名稱傳授的那一門學科,毛病並不在於任課的老師和教科書的撰寫者若非正牌商人就是經商失敗,而在於他們不懂經濟學,以及欠缺邏輯思考的能力。」--第五章第三節「總體經濟學的國民所得概念,只是一個毫無認知價值的政治標語。」--第五章第六節「在馬克思主義的術語裡,一個意識型態,就是指一個錯誤的學說,然而,恰恰就因為它的錯誤,所以才有助於增進它的撰述者所屬階級的利益。任何針對社會主義計畫的批評,都無須回答。只要將批評者屬於『非無產階級』的背景予以揭穿,就夠了。」--第八章第四節「有一位年輕人表示反對。他說:『你對於經濟學家的要求太多了;沒人能強迫我花時間去研究所有這些學科』。我當時的回答是:『沒有人求你,或強迫你成為經濟學家。』」--導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奧地利裔美國人,知名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與作家。自由主義學派的主要領導人,被譽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院長」。他的理論也影響了之後的弗利曼、海耶克等著名經濟學家。1982年米塞斯研究院成立,成為研究和推廣自由主義的機構。2000年美國的《自由》雜誌稱米塞斯為「自由至上主義的世紀人物」。著作:《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反資本主義者的心境》■譯者簡介謝宗林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譯作:《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原富》、《道德情感論》、《資本主義與自由》與《反資本主義者的心境》。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譯者序作者序導論:關於行為學的一些初步心得第一章 人心第一節 人心的邏輯結構第二節 一個關於先驗概念起源的假說第三節 先驗的概念第四節 真實世界的先驗形象第五節 歸納第六節 經驗主義機率觀的悖論第七節 唯物論第八節 任何唯物論哲學的荒謬第二章 知識的行為實踐基礎第一節 人與行為第二節 目的因第三節 價值判斷第四節 統一科學的妄想第五節 人的行為科學的兩個部門第六節 行為學的邏輯特性第七節 歷史的邏輯特性第八節 情理學的方法第三章 必然性與意志第一節 無限第二節 終極給定的事實第三節 統計第四節 自由意志第五節 必然性第四章 確定與不確定性第一節 精確定量的問題第二節 確定的知識第三節 未來的不確定性第四節 行為和歷史中的量化和了解第五節 人情世事的預測不可靠第六節 經濟預測和趨勢教條第七節 做決策第八節 確認和駁倒第九節 行為學理論之檢討第五章 經濟學的範圍與方法:一些流行的錯誤第一節 蒐集與分析資料的研究神話第二節 動機的研究第三節 理論與實際第四節 概念實體化的陷阱第五節 論排斥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第六節 總體(或宏觀)經濟學的方法第七節 真實人生與遊戲第八節 對思潮變化的誤解第九節 對思想萬能的信仰第十節 政府體系完美的概念第十一節 行為科學第六章 由於忽視經濟思想而另外衍生出的一些問題第一節 以動物學的觀點研究人的問題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觀點第三節 經濟學的觀點第四節 關於法律術語的一點意見第五節 消費者至高無上第七章 一元論在認識論方面的根源第一節 一元論的非實驗性質第二節 實證論的歷史背景第三節 實證論與自然科學第四節 實證論與人的行為科學第五節 實證論的謬誤第八章 實證論和西方文明的危機第一節 對這宇宙的誤解第二節 對人的處境的誤解第三節 對科學的宗教式膜拜第四節 認識論方面對極權主義的支持第五節 一些後果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經濟學的終極基礎: 經濟學方法論
作者 / Ludwig von Mises
簡介 / 經濟學的終極基礎: 經濟學方法論:◎經濟學巨擘米塞斯奠定經濟學基礎的大作。將經濟學從爭論不休的紛紛擾擾中解放,終結所有錯誤的推導和研究結論,米塞斯用盡其畢生的學術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98569
ISBN10 / 9571198560
EAN / 9789571198569
誠品26碼 / 2681629794006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關於行為學的一些初步心得

認識論的永恆基底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說,萬事萬物皆在流變,沒有什麼永恆存在,一切都在變化與形成中。這個說法能否從某個超越人類心思的觀點予以證明?人心能否想像改變,而同時無須設想存在某一基底,其狀態即使也在改變,但在狀態更迭中,就某一方面和某一意義而言,保持不變?這些問題必須留給玄學家去處理。對認識論(或人的知識的理論)來說,肯定有某樣東西是不能不認為永恆不變的,那就是人心的思考邏輯與行為邏輯結構,以及人的各種感官能力。儘管現在我們所知的這種人性,在宇宙演化更替的過程中,並非一開始就存在,而將來也不見得永遠維持不變,但是,認識論必須把人性視為宛如不會改變。自然科學或許會嘗試更進一步,去研究人性演化的問題。但,認識論是科學的一個部門──更確切的說,是科學的基礎,探討人性的某一面向,而這人性是人類從宇宙歷史的長河中演化出現以來,直到目前這個時期,都一直具備的。認識論不探討一般的思考、見解和求知活動,而只探討「人的」思考、見解和求知活動。對認識論來說,有某樣東西必須視為不變,那就是人心的思考邏輯與行為邏輯結構。
我們絕不可混淆知識與神祕主義。神祕主義者也許會說「陰影和陽光是相同的」。 但,知識的出發點在於清楚區別A和非A。
我們知道,在過去很漫長的一段宇宙時期,我們稱為「智人」的這種生命並不存在,而我們也大可假設,未來某段漫長的宇宙時期,將不存在這個人種。但如果某些生命的心思邏輯與行為邏輯結構,以及他們的感官能力,基本上和我們所知的人不同,也和我們自己不同,那麼,對我們來說,去猜想那些生命的情況,是徒勞無益的。就認識論而言,尼采(Nietzsche)的超人概念毫無意義。

行為

認識論探討人的生命中的心思現象,也就是,探討人怎樣思考與行為。傳統認識論者的努力,主要的不足在於他們無視行為根本的邏輯面。他們探討人的思考,宛如那是和生命的其他表現完全分離的領域。他們探討邏輯學和數學的一些問題,但他們沒注意到人的思考涉及行為實踐的那一面。他們無視人的行為根本先驗的那一面。
傳統認識論在這方面的不足,可以從(和天啟神學對壘的)自然神學的教義裡清楚看出。自然神學認為,神的特徵在於完全沒有各種限制人的心思與意志運作的缺憾,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然而,哲學家在詳細鋪陳前述這些觀念時未能看出,他們這個神的概念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它隱含神在行為,也就是,神像人那樣行為。然而,人之所以行為,乃因為如果他沒採取行為去干預他所關切的事態發展,結果將令他不滿意。人之所以行為,乃因為他欠缺那種使情況變得令他完全滿足的能力,於是他必須採取適當的手段,希望使情況變得令他比較少覺得不滿意。但,對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來說,絕不可能出現任何令祂不滿的情況。無所不能的神不會去採取什麼行為,因為無須祂採取任何行為,也就是,無須祂訴諸任何手段,便可使任何情況變得令祂完全滿意。對祂來說,目的與手段的區分,完全沒意義。所以,認為神也像人那樣行為,顯然是犯了神人同性論的謬誤。人的推理論證,既然本於人性的種種缺憾,那就絕不可能框住與定義「無所不能」的本質。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人們並非因為專注於神學研究,才沒注意到行為邏輯的議題;而是由於熱烈的渴望在這人世間實現蓬萊仙境才配有的那種夢幻景象。譬如,截至目前為止被闡述得最為完善的那一部分行為學──經濟學──之所以被汙名化為非科學而遭到取締,就因為它徹底駁倒每一門派烏托邦思想的各種謬誤。
現代認識論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就在於完全無視經濟學,儘管該門知識的發展與實際應用是近代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事件。

經濟學

經濟學的研究一再被一個錯誤的觀念引入歧途。該觀念認為,經濟學必須模仿其他科學的榜樣。要避免該錯誤觀念的惡劣影響,僅僅告誡經濟學家別再東施效顰其他知識部門,甚或勸告他們應該完全無視其他知識部門,那是沒用的。無視的態度,無論是對哪一門學科無視,絕非有助於追求真理的品行。要防止學者採用數學、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或法理學的方法,避免歪曲經濟學的研習,因應之道並非鄙視或無視這些學科,而是正好相反,必須努力去理解與精通這些學科。任何人若想在行為學方面有所貢獻,那就必須熟諳數學、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和法理學,以免將行為學的任務與方法,同任何其他這些知識部門的任務與方法搞混了。例如,經濟學各歷史學派的毛病,主要就在於這些學派中人只不過是半吊子歷史學家。形形色色的所謂數理經濟學的基本謬誤,尤其是計量經濟學的基本謬誤,沒有哪一位合格的數學家看不穿。Paul de Lilienfeld之流所鼓吹的那種半吊子有機論(organicism),絕對愚弄不了任何生物學家。
我有一次在講課時提到前述看法,當場有一位年輕人表示反對。他說:「你對於經濟學者的要求太多了;沒人能強迫我花時間去研究所有這些學科」。我當時的回答是:「沒有人求你,或強迫你成為經濟學家」。

行為學思想的出發點
行為學的先驗知識,和數學的先驗知識,或者更確切的說,和邏輯實證論者所理解的數學先驗知識,完全不同──基本思維性質的不同。行為學一切思維的出發點,並非某些任意選定的公設(axioms),而是一個必然的,完整的清楚呈現在每個人心中的自明之理。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把那些心中認識此一自明之理的動物,和此一自明之理不完整清楚呈現於心中的那些動物分隔開來。只有前者才叫做「人」。人的特徵,就在於他有意的行為。人是行為的動物(Homo agens)。
所有曾經被動物學以外的科學用來區分人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的那些性質,都隱含在「人有意的行為」這句話裡。行為的意思,是追求某些目的,也就是,選定某個目標,並訴諸某些手段,希望達到該選定的目標。
邏輯實證論的精髓,在於主張所有先驗的見解都只是分析性見解(analytic proposition),從而否定任何先驗知識的認知價值。邏輯實證論者說,先驗的見解沒提供任何新知識,都只是同義反覆的耍嘴皮,盡說一些已經隱含在定義和前提裡的空話,只有經驗才能導向(指涉真實的)合成性見解(synthetic proposition)。對於前述這個邏輯實證論的根本信條,有一個明顯的反對理由,那就是:所謂「不存在合成的先驗見解」──儘管在本書作者看來,是一個錯誤的見解──本身卻是合成的先驗見解,因為它顯然不能由經驗確立起來。
然而,這整個爭論,對行為學來說,其實毫無意義,因為它基本上指涉幾何學。這個爭論目前的態勢,特別是邏輯實證論者所採取的爭論態度,深受非歐氏幾何學(non-Euclidian geometries)的發現給西方哲學帶來的那種沖擊的影響。在Boylai和Lobachevsky之前,幾何學,在哲學家眼中,是完美科學的模範。當時的哲學家認為,幾何學永遠能給每一個時代和每一個人提供不可動搖的確定知識,而當時其他知識部門的研究與論述,更貼近幾何學的模式,也是追求真理者的偉大理想。可是,當嘗試建構非歐氏幾何的努力居然獲得成功時,所有傳統的認識論概念便開始動搖。
然而,行為學並非幾何學。所有迷信中最為惡劣的,莫過於任性的認為:某一知識部門特有的認識論,必定也適用於任何其他知識部門。在探討人的行為科學的認識論問題時,我們絕不可以有樣學樣,取法於幾何學、力學或任何其他科學。
歐氏幾何的那些假設,過去曾被視為自明的真理,而當今的認識論則認為:它們是學者任意選定的基本條件或公理(postulates),充作一系列假言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 的起點。但,無論這種看法的意義為何,都和行為學的問題沒有半毛關係。
行為學的起點是一自明的真理──對行為的認知,也就是,對這世界確實存在「有意追求某些目的」這回事的認知。假借一些和行為學無關的哲學問題,來對前述這些話說三道四,是沒用的。這種認知的真實性,對人心來說,就像A和非A的區別那般自明與絕對必要。

外在世界的真實性
在行為學看來,人,絕不可能質疑物質的存在,或質疑各種物體和外在世界的真實性。對人來說,它們的真實性,被「人並非無所不能」這個事實顯露出來。這世界有某種事物抗拒他滿足各種希求與渴望。任何人若想去除某個使他煩惱的情況,或想以某個比較愜意的情況取代另一個比較不愜意的情況,那麼,僅憑命令是無濟於事的。如果他想得遂所願,那就必須因應所察覺到的外在世界結構,採取某些適當方法。我們可以把外在世界定義為:決定人的行為行得通或行不通,成功或失敗的那些事物的全部。
過去有許多人爭論:各種物體是否能視為獨立存在於人心之外?這其實是一個無聊的問題。曾經有好幾千年,無數醫生的心思並未察覺到,也沒猜到細菌存在。但,他們能否成功維護病人的健康與生命,取決於細菌如何影響,或如何不影響病人身體的各種器官。當時和現在一樣,細菌都是真實的,因為它們的干擾或不干擾,存在或不存在,是決定治療結果的一個條件。

因果觀和目的論
行為是自然科學不會去考慮的一個概念。當自然科學家從事他的研究工作時,他是在行為,但他所探索的外在世界自然事件範圍內,沒有「行為」這回事。該範圍內,有擾動,有刺激和反應,而且無論某些哲學家曾提出什麼不同的看法,我們也都可以說,該範圍內有原因和結果。那裡,就某些現象的連結和發生順序而言,似乎存在著不可動搖的規律性。那裡,在某些獨立的物體間,有固定的關係,從而讓科學家得以設立所謂「測量」的步驟。但,那裡沒有什麼事件意味著有什麼東西想要達到所追求的目的。
自然科學只研究因果關係(causality) ,而人的行為科學則是相信目的論的(teleological) 。我們這樣按有無「目的」概念來區分這兩種知識部門,並不表示我們對於「所有宇宙事件的演變是否最終由某一超凡存在的意圖來決定」這個問題有任何看法。該問題的討論,超越人的理智範圍,因此不屬於任何科學的領域。它屬於玄學和神學自我圈定的那個領域。
人的行為科學所指稱的目的,並非神的計畫和道路,而是眾多行為人為落實各自的計畫所追求的那些目的。通常稱為歷史哲學的那種玄學學說,企圖揭示神或某種神祕力量(例如,馬克斯所謂的「物質生產力」) 隱藏在歷史變遷中的計畫,這種玄學的努力,顯然一點也不科學。
歷史學家在處理某一特定歷史事實時,例如,在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問題時,必須探究那些發動一連串戰役或抵抗侵略的關鍵性個人與群體所追求的目的。他必須考察所有相關人等的行為所導致的後果,並且拿來和行為實施前的情況,以及該等行為所意圖的情況做比較。但,歷史學家不會去探究有什麼「更高」或「更深」的意義體現在相關的歷史事件中。也許真有某個「更高」或「更深」的目的或意義,隱藏在一連串歷史事件中。但,難免一死的凡人,根本沒辦法去探究這種「更高」或「更深」的意義。

「行為」概念的分析
人的行為科學所有的理論概念,都已經蘊含在「行為」這個基本概念當中,只消詳細述說「行為」概念的內涵,便可闡明所有相關的理論概念。由於在這些目的論的概念當中,也有「因果」這個基本概念,所以「行為」是認識論的根本概念,是任何認識論分析的起點。
「行為」這個基本概念,包含手段與目的、取與捨(亦即,價值排序或價值判斷)、成功與失敗、利潤與虧損,以及成本等概念。由於在設想與從事任何行為時,絕不可能沒想到某些因果關係,所以因果觀是目的論的前提條件。
一般動物不得不調整自己,以適應所處環境的自然條件,如果調整沒成功,它們就會被消滅。人,是唯一能在一定程度內把環境調整得比較適合己意的動物。
我們可以想像,把非人的人類祖先轉變成人的演化過程,是歷經數百萬年的一連串小幅度且漸進的轉化過程。但,我們無法想像在這演化過程中,有什麼心靈所具備的「行為」概念不完整。一個完全受本能與生理衝動驅使的生命,和一個會選擇目的,也會為達成目的而選擇手段的生命,兩者之間沒有漸進或過渡階段。我們無法想像任何生命雖然會行為,但不會具體分辨目的是什麼和手段是什麼,成功是什麼和失敗是什麼,他比較喜歡什麼和比較不喜歡什麼,行為所帶給他的利潤或虧損是什麼,以及他的成本是什麼。當然,即使他對前述這些事項了然於胸,但對各種外部事件和材料在他的行為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的判斷還是可能會出錯的。
某一特定對刺激的反應方式,只有在前述這些分辨的念頭全都呈現在當事人心中時,才是行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