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築改變日本 | 誠品線上

建築で日本を変える

作者 伊東豊雄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以建築改變日本:對於新國立競技場問題持續敲響警鐘來自代表日本之建築家的緊急建言。將來的建築之提示的所在,是「地方」!大都市因著過度均質化而走上了非人性之途。這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對於新國立競技場問題持續敲響警鐘 來自代表日本之建築家的緊急建言。 將來的建築之提示的所在,是「地方」! 大都市因著過度均質化而走上了非人性之途。這讓伊東豊雄深感「朝向都市之建築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換句話說,也就是說現代主義建築正面臨一個巨大的分岔路。為了突破這個困境,試著離開都市會是必要的。從那裡或許能夠看得到新建築的可能吧。這股強烈的心情,成了伊東豊雄整理出本書的動機。 建築必須是能夠實際感受到每一天生活中的真實場域。並不只是建築家而已,包括施作的人、生活的人、活動的人,因著大家對於建築的參與與關懷,建築因而能夠讓活生生的生命得以棲居其中。 伊東豊雄現在心目中想做的建築,是將現代主義所切離的建築與人的距離縮短,不,應該是將建築帶回到一般人們的手上這件事。他認為這件事與恢復建築中的自然、繼承地域性與歷史文化,並讓社區得以再生是聯繫在一起的。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俊銘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王喆建築茶人、方尹萍建築設計負責人/方尹萍教授、小說家、建築師/阮慶岳TA台灣建築 總編輯/褚瑞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伊東豊雄Ito Toyo一九四一年出生。建築家。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在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任職後,設立了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英國皇家建築家協會(RIBA)金牌獎、普立茲克建築獎等多項獎項。主要的作品有:仙台媒體中心、大家的森林-GIFU MEDIA COSMOS、台中國家歌劇院等等。主要著作有《從那一天起的建築》(集英社新書)、共著《建築的大轉換 增補版》(筑摩文庫)。■譯者簡介謝宗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前言第一章 面對著都市的建築時代已經結束了都市,思考東京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庭園都市、江戶從東京奧林匹克到泡沫經濟時期的東京作為都市遊牧民眾的居場所那時候所想的事情世界最安全安心的都市均質的格子世界連續的都市、活著的建築第二章 超越現代主義思想的建築是可能的嗎?現代主義所創造的現代都市如同工業產品般被製造的都市都市的繁榮在今後也能持續下去嗎?資本主義的本質朝著都市之建築的極限從成長的這個束縛中解放第三章 從地方呼出的脫離近代建築—岐阜「大家的森林 GIFU MEDIA COSMOS」從MEDIATHEQUE邁向MEDIA COSMOS從空間的流動性邁向空氣的流動性邁向脫空間至上主義如同一座市街般的建築大的家與小的家象徵小家的Globe消費能源的減半以在地的材料所製造的木構屋頂共同工作下所產生的建築市民也參與這個專案在建築物吹進生命氣息的營運體制第四章 返回建築之原點的建築—愛媛「讓大三島成為全日本最想入住的島」計畫與島的相遇回顧建築的「始原」=最初始的原點注視地方的潛在能力大三島的魅力以「在日本最想居住的島嶼」為目標作為活動據點的伊東博物館大三島版「みんなの家(大家的家)」保存大三島的建築與風景瀨戶內初次的「大家的葡萄酒廠」島民所開拓的食文化對自然打開的住宅的模式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Project思考島內的移動手段兩據點居住的這個生活形態從「都市?還是地方?」邁向「既都市又地方的」第五章 由市民所構思的、為市民而存在的建築—長野「信濃每日新聞社松本本社」地域再生所期待的新總部大樓市民參加的建築計畫信每 新松本總部 街中Project非公共的公共可能性Media Garden/媒體花園來自建築家的贈禮能夠感受風與光的空間活用自然資源市民所製作的市民居場所第六章 根植於歷史文化的建築—茨城「水戶市新市民會館(假稱)競圖」與水戶藝術館對望水戶的驕傲、櫓廣場的某棟建物大柱所創造出的祝祭空間第七章 大家的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所到達的終點新建築語言的構築建築家的任務將眼睛朝向地方的這件事所謂的建築就是賦予社區具體的形式從「大家的家」邁向「大家的建築」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以建築改變日本
作者 / 伊東豊雄
簡介 / 以建築改變日本:對於新國立競技場問題持續敲響警鐘來自代表日本之建築家的緊急建言。將來的建築之提示的所在,是「地方」!大都市因著過度均質化而走上了非人性之途。這讓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97562
ISBN10 / 9571197564
EAN / 9789571197562
誠品26碼 / 2681610884006
頁數 / 2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超越現代主義思想的建築是可能的嗎?




現代主義所創造的現代都市

那麼成為製造現代都市原動力的現代主義思想,原本又應該是什麼呢?


因著人們具備的「個體」被確立,從中世紀以來覆蓋了歐洲的是在基督教的壓倒性支配所解放,而往尊重理性的近代世界轉移。接受這個邏輯之「個體」的集合體=「都市」也遂行了它的變貌。過去人們在共同體的這個古老形式的人類關係中,作為其一份子而活著。一旦確立了自己、變成主張所謂的個人之後,就會從共同體獨立出來,作為單一個人集中於都市,進而形成市民社會。


日本在近代以前,幾乎所有的人們都是在村落共同體中生活的。那是由家族的血緣、或者是根據地緣所結合在一起、自然發生的關係,因著人心的聯繫所成立,在經濟活動上也有著「贈予」的精神。


經過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口氣有了現代化的進展下,人們為了得到新的職業離開地方、為了追求作為一個人的生活而前往東京,大量的人口移動到大都市。對於大都市而言,支持著戰後高度經濟成長的人才有大半也都是向地方需求而來的。


日本就這樣以急遽的態勢創造出現代化國家,形成了市民社會。市民社會和自然產生的共同體是對照的,可以說是以目的之達成與利益的追求、建立在利害關係基礎上的機能性共同體。也就是說,若以政治的方式來加以表現的話,近現代國家與市民社會是表裡一體的。


近代以前,人類對於自然是敬畏的,和自然一邊共存、是作為農村等的命運共同體的一員而存活著的。若借用生命科學家中村桂子先生的話來說,亦即「人類是活著的生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但這在變成了尊重人類的理性與作為個體之存在的近現代社會之後,卻變成了一邊征服自然,藉由將知識所生產出來之技術的進步與革新,變成只是按照人類的方便來支配世界的狀況。結果,人類變得只能活在與自然乖離且非常狹小的人造物當中。這正如同第一章裡所提到的,將空間格子狀化,在那裡孤立地住著的人們的意象是重疊在一起的。





如同工業產品般被製造的都市


若將這置換成建築的話,那麼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根源與基幹,就是利用日益發達的工業技術,在短時間裡於所有的場所大量建設出高精度的建築。


換句話說,就是將人類生活的空間視為一個「機械」來加以把握與認知的這件事,的確是基於機械論的世界觀,而將世界上的都市給均質化了的狀況。基於現代主義思想所創造出來的都市,是將自然、地域性,以及土地固有的歷史與文化給加以排除所成立的。


結果,根植於現代主義所製造出來的建築與都市,特別是歷史尚淺的亞洲與中東的都市,就如同工廠所大量生產的工業產品那樣,變得均質。若只從照片上來看,究竟哪個是香港?哪個是杜拜?甚或是雅加達?還真的非常難以分別。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都市與建築的樣貌在今後還會持續在世界上有更進一步的擴散及蔓延。


這個典型的例子可以說就是現在的東京。只不過才歷經1/4個世紀,八〇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那時的東京與現在的東京可以說已經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都市了。





都市的繁榮在今後也能持續下去嗎?


大多數的的日本人覺得今後即便人口減少,但只要東京圈有人聚集,那麼這樣的榮景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然而,根據東京都的資料顯示,以二〇二〇年為最高峰,東京都的白天人口將會開始減少。在東京,雖然目前人口有著微量的增加,但高齡化也是齊頭並進的,之後就會轉變為減少。雖然不知道是否會照著這樣的預測進展下去,但是我認為這是極具高度準確性的資料。


此外,若將視線轉到全世界上來看,根據聯合國所發表的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9 Revision資料顯示,自二〇一〇年左右為止,比起都市人口,農村人口還是相對較多。但是在二〇一〇年左右開始逆轉,約有六成的人居住在都市。預計到了二〇五〇年,在都市生活的人口將達到七成。從地球的規模來看的話,人們一直往都市流動的傾向還在繼續,也就是說現代化還會再繼續地進行。


另一方面,從能源消費的這個觀點來預測未來都市的話,二〇三〇年總能源的73%將在都市中被消費。也就是說,就算再怎麼主張節能、省電,只要地球規模上的現代化還持續推進的話,能源的消費量是不可能減少的。


作為其佐證的其中一項資料為,千葉大學的川瀨貴晴先生曾經在二〇〇九年做出整理過後的試算。根據這個結果,在辦公大樓工作的每一個人,在一年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值是二七〇〇公斤。另一方面,非辦公室上班族的人們的排放量則是二六〇公斤。也就是說辦公室工作者相較於非辦公室工作者的人們竟然排放出約莫10倍之多的二氧化碳。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簡單地來說就是為了維持辦公大樓所代表的都市環境之舒適度,能源消費上得具備著多麼大的負擔。然而這項資料也只是支撐著都市之莫大能源的其中一個粒子而已。現代主義思想所帶來的近代都市是何等需要能源的這件事,相信讀者們都能夠理解了吧。





資本主義的本質


就經濟學的觀點而言,有許多對於資本主義與現代主義已經面臨其極限的指謫在。例如,經濟學者水野和夫先生就在《資本主義的終結與歷史的危機》(集英社新書)中,做出了明暸的解釋。


根據水野先生的說法,資本主義是從「中心」往「周邊」,也就是拓展其前線/邊境(Frontier),來提高利潤率,進行資本的自我增殖與累積的系統。


歐洲的資本急遽擴大其疆域與邊境,是從中世紀到近代之過渡期的「漫長十六世紀」(一四五〇年~一六四〇年)的後半開始,在那之後,他們幾乎出沒在地球上的所有地方,在作為最前線/邊境的發展中國家而搾取廉價資源與勞動力,相反地將完成的商品高價賣出而獲得利潤,回歸集中到「中心」再透過財富來發展經濟。


另一方面,關於近代的部分,水野先生又是怎麼定義的呢?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水野主張「近代」是「成長」的同義詞。資本主義是讓「成長」更有效率被執行的系統,而期望環境與基礎設施整備了近代國家。


這個對於資本非得作「更快、更遠、更合理」之自我增殖與累積不可的意志,便是「近代」的人們所信奉的「信仰」。英國的社會學者Anthony Giddens也提到「近代」的特徵在於資本的自我增殖之變動的迅速與擴散。也就是說比誰跑得更快更遠,比誰都還迅速獲得「物」的這件事,被認知為便是獲得利益以及為了儲蓄累積所必要的條件,並作為近代資本主義的基礎被一直執行到現在。


然而,以「更快、更遠、更合理」的這個理念動作的近代資本主義,在進入一九七〇年代之後,卻面臨到極大的瓶頸。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實際上是在邊境/最前線的擴大上敗北,伴隨著巨大困難的,是中東的資源也因著國家主義的上升而使得原油價格高漲,要像以前那種行情購入已經變得不可能。透過邊境/最前線來獲得利潤的這個作法,變得越加困難了。


顯示出像這樣的資本主義極限的經濟指標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已經到達異常狀態的低利率。長期的儲金利息,是資本在投資之際的回報,也就是利潤率與近似值。日本與英國在一九七四年、美國在一九八一年以後,長期儲金利息的比率開始下跌,到了現在,以日本為主的多數先進國家當中,國債的長期利息已經突破零了,也就是來到了負利率的地步。就算投入資本也無法得到利潤,這就是資本主義終結的證據。


看著利率的推移所能夠了解的,本來是可以將利率從一九七〇年代起的下滑視為是這個以擴大為志向的資本主義「結束的開始」。然而,美國想盡辦法尋找延長資本主義的對策,率先察覺只靠與海外發展中國家交易下之實物經濟界限的美國,以華爾街為「中心」創造出了金融帝國,也就是實物經濟轉換為金融經濟了。


然而,這樣的金融經濟伴隨著多發性的泡沫而非常不安定。每每在泡沫的巨大崩壞後,世界經濟就會陷入大混亂,為了拯救金融體系的危機再次投入公共資金,再讓這筆帳轉嫁回到一般國民身上。結果造成了需求的萎縮、經濟的停滯,必須以「成長」作為目標作出金融混合與財政出動等政策的總動員。在這種現象的反覆出現下,根本難以逃離再次進入下個泡沫之混亂的迴圈。





朝著都市之建築的極限


若把「更快、更遠、更合理」的這個近代的信仰再次拿來資本主義與近代已經結束了的這個時代信奉的話,想要更為迅速合理的解決會變得越加困難,反而流向與近代的目標完全相反的方向。這個狀況並不僅止於依舊難以從2008年金融危機(Lehman Shock)後的後遺症解脫出來的經濟領域而已。


現在,世界上所發生的前所未有的事態,是因為在「繼續成長」的這個前提已經不存在的時代裡仍然持續追求成長所引起的。


若從建築觀點來引以為鑑的話,現代主義、資本主義象徵的「都市」、被如同工業產品般均質地製造出來的「都市」、人的生活也被作為賺錢對象的「都市」,在這些只面對著這類都市的建築,或許已經無法解決這些聳立在我們眼前的問題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我想要從「把眼光面向放在非都市的場所」這件事來著手。然後,從「更快、更遠、更合理」的這些強制性條件解放的生活開始,重新思考今後建築應有的姿態。





從成長的這個束縛中解放


京都大學教授廣井良典先生從公共政策的角度,在其著作《定常型社會  新的「豐盛」的構想》(岩波新書)中,敘述「非成長不可」的這個束縛,是如何地讓我們不自由,並使我們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


的確,就建築的世界來說,毫不自覺地破壞自然的土木事業、盡是做些讓人覺得沒用的公共事業,而這上頭的帳卻被轉到年輕人的身上。這無疑只會是將邁向未來的希望芽給摘取下來的行為。我認為若能從非得成長,不可擴大這個束縛得到解放的這件事拿來作為定常型社會之前提的話,就能看到新的社會與生活的契機。


宗教學者中沢新一先生也說到,日本人所認為的自然風景並不是那種狂放豪邁的大自然,而是人們投入漫長歲月所孕育而成、有著水田與梯田的那種里山/山間鄉野的風景。在那裡有和風景和諧並存的聚落,在聚落裡的家有著雨遮及緣側等與自然連接在一起。我認為那是原本生活在不具備西洋建築般明確內外境界的聚落與住宅裡生活的日本人,沿襲了從明治維新以來輸入的「文明開化」思維所執行出來的西歐建築與都市營造的結果,就是現在的東京。


若只用一句話來作總結,就是「思想是非得做出改變不可的了」的意思。


實施金融政策、財政政策、規制緩和等對於大企業的優惠政策,就算是為了執行高層制定的地方創生計畫在撒錢,現在所產生的問題仍然是無法解決的。針對豐盛與幸福這些更根本的部分作思想上的改變,才是現在最迫切需要去做的。


「從經濟的豐盛往心的豐盛」來做轉換。將這個想法試著置換成建築與都市的話又會是怎麼樣的呢?我想大概會是以下整理出來的四個要點吧。





一、回復和自然的關係


二、找回地域性


三、繼承土地固有的歷史與文化


四、重新創造出人們的聯繫與社區的場域





我現在正進行著幾個建築的專案,任何一個都試著從這四個主題中探尋著各自的概念。對應著這些想法,設計過程也和以前產生很大的改變。


岐阜「大家之森 GIFU MEDIA COSMOS」中是以自然與建築在今日的調和為目標,而「大三島Project」則是根植於瀨戶內這個地域獨自的風土與文化,針對社區該如何再構築以做出挑戰。至於「信濃每日新聞社松本總部大樓」與「水戶市新市民會館(暫稱)」,則是針對一種可以聚集當地生活的人們作為主體來活動的日常空間(Common Space)塑造,以及探索地方都市的新公共建築形式。任何一個設計案在東京那樣的大都市裡頭都是非常難以實現的,卻也是在思考今後的建築所不可或缺的,是從上頭所揭櫫的四個主題所發展出來的設計案。


從下一章開始會透過目前所執行的這些地方性建築案的介紹,和大家一起來思考今後建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