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格子協奏曲: 藝術建築家柯比意的心靈之旅
作者 | 王至毅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比例格子協奏曲: 藝術建築家柯比意的心靈之旅:這本書不是一本柯比意的傳記,也不是一部作品集,而是試著探討柯比意思想與理念的一本書。本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第一 |
作者 | 王至毅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比例格子協奏曲: 藝術建築家柯比意的心靈之旅:這本書不是一本柯比意的傳記,也不是一部作品集,而是試著探討柯比意思想與理念的一本書。本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第一 |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一本柯比意的傳記,也不是一部作品集,而是試著探討柯比意思想與理念的一本書。本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第一部分主要是敘述柯比意的學習與成長的過程,探討他如何從一位鐘錶裝飾的學徒進而轉變成一位藝術家與建築師的過程,這種轉變可以為我們現今多元化職場轉變提供一個借鏡實例。第二部分,也是本書的精華部分,主要是討論他的建築設計思考過程與方法,特別是影響後世最深的「模矩」理論與「四種住宅」類型研究。經由本書的引導相信讀者對於他的作品能夠有更深的了解與體會,而非停留對於柯比意在抽象建築的一般性認知上。在最後的第三部分,精要的摘釋柯比意對於未來城市的發展,以及他對於建築教育的具體說明,或者,我們也可以解釋成他對於建築理念的終極看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至毅生於1962年,畢業於逢甲大學,1992年獲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建築碩士(M. Arch.Pratt Institute) ,設計作品曾於紐約曼哈頓與布魯克林展出,1995年通過國家高等考試建築師及格。曾任職沈祖海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森海國際工程公司擔任專案設計與管理工作近二十年,主要負責參與作品有仁愛路台新銀行大樓(紐約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國立中正大學規劃設計、新店青山鎮住宅群與光復北路震旦大樓等專案。曾擔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講授設計課程,自2000年起任教銘傳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講授建築計畫與設計等課程。除了教學與研究,目前主要工作為執業建築師,並且從事建築規劃與室內設計等工作。
產品目錄 序第一章 潛藏與希望第一節帝國分裂一、帝國滅亡與神聖羅馬帝國二、教宗國三、基督教分裂與封建制度瓦解第二節歐洲曙光一、文藝復興二、啟蒙運動與歐洲革命三、工業革命與新希望第二章 機遇:藝術、科技與建築第一節孕育的世紀一、新材料與新技術二、新觀念與新風格第二節出生地:拉紹德封一、小鎮源起二、向自然學習三、發現學習之旅四、啟程巴黎第三節立體主義與柯比意一、立體主義新生活二、邁向純粹主義建築:歐贊凡工作室住宅與拉候煦別墅第三章 建築之道第一節程序的起始一、何謂建築二、如何設計建築三、量度的中心四、基本元素第二節模矩與和諧性理念一、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二、導線控制圖三、比例格子(the Proportioning Grid)四、國際性模矩五、和諧性精神第四章 比例格子建築一、建築或革命二、生活的機器三、風與陽光控制四、住宅計畫:從多米諾到新建築五點五、公寓式建築六、比例格子教堂第五章 大計畫:都市人類生活理念一、當代城市1922二、光輝城市1935三、區域計畫1939第六章 教育:知識永恆傳遞一、改革教育二、觀察、分析與組織力三、革命或演化:建築教育何去何從?後記註解書目編號記延伸閱讀記重要譯名對照記
書名 / | 比例格子協奏曲: 藝術建築家柯比意的心靈之旅 |
---|---|
作者 / | 王至毅 |
簡介 / | 比例格子協奏曲: 藝術建築家柯比意的心靈之旅:這本書不是一本柯比意的傳記,也不是一部作品集,而是試著探討柯比意思想與理念的一本書。本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第一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197647 |
ISBN10 / | 9571197645 |
EAN / | 9789571197647 |
誠品26碼 / | 2681595406002 |
頁數 / | 288 |
開數 / | 20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歐洲的歷史複雜多變,自從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與西羅馬之後,經過幾次曇花一現的局部統一,至今未曾再出現真正的統一帝國。為了理解柯比意的作品,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歐洲的歷史與發展脈絡,對於理解柯比意的作品與建築理念是有所助益的。
歐洲從羅馬帝國分裂開始,在政治上再次歷經了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再生與分裂,在宗教上則由基督教進行長期的政教統治。最後在十八與十九世紀的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使得人類在歷史上有了全面性的演變,推動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世界的誕生。
在建築發展上,建築樣式與技術的演進從羅馬建築、哥德式建築到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產生了巨大的演變。但是無論如何,不可忽視的是在歐洲的建築歷史上,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前,宗教對於建築歷史發展的影響,是非常的重要的一環。
第一節 帝國分裂
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歐洲的文化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如同道家的「太極」般似的,形成目前多元文化的歐洲。而基督教的力量,更在背後持續主導著中古世紀的歐洲政冶與文化。這種影響並且持續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與藝術。
一、帝國滅亡與神聖羅馬帝國
在西元293年的時候,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244~312)為了治理廣大的帝國彊域,將帝國分成東西兩半。也為了皇帝繼承爭議問題遂採行了四帝共治制,兩位皇帝與兩位副皇帝(圖1-1)。除了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從西元324至337年曾經再度短暫的統一了羅馬帝國,然而到了西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為了政治因素直接將帝國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帝國正式分裂成兩部分,分別稱之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拉文納(Ravenna),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現今土耳其伊士坦堡)(Constantinople or Istanbul)。自此之後,帝國逐漸走向衰敗之路,也象徵著歐洲走向複雜多變的歷史。
西元476年,北方蠻族西哥德人發生政變,使得最後一任的西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之後,雖然義大利國王取代了帝國部分領土權利,但是,帝國其餘的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因此西羅馬帝國從此徹底完全解體。同時期在東方的羅馬帝國,歷史上又稱為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歷經了興衰與領土不斷地變更,直到西元1453年才被土耳其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北方蠻族自此紛紛各自建立王國,開始形成現今的歐洲雛形。在西元486年之時,日耳曼民族的分支法蘭克人部落首領克洛維一世(Clovis I)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Francia)的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漸漸的法蘭克王國不斷地發展壯大,到了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時期,在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的統治之下王國達到鼎盛,征服國土範圍達到今日的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義大利、波希米亞、奧地利西部、伊比利亞半島東北角的領土。
西元800年時,法蘭克人掌控了歐洲主要部分。其間查理曼大帝在羅馬禮拜時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整個法蘭克王國也因此被稱為查理曼帝國。西羅馬帝國就象徵性地以皇位轉移至法蘭克國王的方式復辟,為了與古代的西羅馬帝國有所區隔,所以又被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查理曼大帝之子路易一世(Louis the Pious)在西元840年去世之後,他的帝國也隨之瓦解。在西元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將全國分為三部分(圖1-2)。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泰爾一世(Lothair I)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今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Charles the Bald)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
這樣的分裂漸漸地形成了現今的義大利、德意志、法國三個國家的雛形,加上隔海相望的不列顛島,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化與建築風格。但是,由於條約中關於領土的劃分沒有考慮到語言和文化的連續性,導致了西歐延綿不斷的衝突直至二十世紀。
二、教宗國
依據基督教在四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大約在西元33年由耶穌的門徒所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快速傳播。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期更訂定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由於基督教影響日益壯大,在西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1(Donation of Pepin),因此形成立了一種政教合一的「教宗國」2(Papal States),範圍廣及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到了西元1076年,教皇格歷高里七世革除了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此後發生了有名的「卡諾莎之行」3(Road to Canossa),從此教皇地位漸漸高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甚至到了西元1198年教宗諾森三世成為教皇,教皇權力達到最大化,可隨意廢立皇帝,從此教皇權力高於神聖羅馬皇帝。這種政教制度直到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滅亡為止,歷史上將這種君主封建制度與教皇的影響稱之為歐洲的「黑暗時期」。
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基督教在十一世紀引發了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即天主教),與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正教會(即東正教)。中古時期的建築,形成了以基督教掌控歐洲的建築式樣。到了十二世紀,大約在西元1143年間,巴黎近郊的聖丹尼斯教堂(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發展了一種從古羅馬教堂建築中演化而來的「哥德式建築式樣」,在當代哥德式建築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屬於宗教性的建築,追求光與色彩形而上的思考。該風格始於十二世紀的法國,盛行於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末期。
此外,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之下,開啟了影響西方世界很重要的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伊斯蘭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主要戰爭時期從1096年到1291年。由於十字軍東征的長年戰爭,使得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力日益衰落,也造成了目前伊斯蘭人與法蘭克人的對立。
三、基督教分裂與封建制度瓦解
十六世紀時,西歐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馬丁.路德、烏里希.慈運理、約翰.喀爾文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先後脫離天主教會而另立教會,之後又分化出一系列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後世所統稱的「新教」。然而,新教與羅馬教宗為首的天主教與東正教分別影響著基督教世界。
由於歐洲在十七與十八世紀的黑死病與瘟疫的因素,使得神聖羅馬帝國日後終致瓦解。黑死病與瘟疫使得歐洲人口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也動搖了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使得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這種社會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歐洲人產生了「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
象徵羅馬帝國精神的神聖羅馬帝國直到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加入邦聯脫離帝國。最終導致拿破崙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到了十九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義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得教宗國在義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皇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掌握義大利政權後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聖座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岡城,稱為梵蒂岡城國,為中立國。至此,羅馬天主教教皇完全退出政治,而且,僅限於宗教上的影響。
第二節 歐洲曙光
歐洲從十四世紀末與十五世紀開始,逐漸脫離了帝國與宗教的約制,以人為本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思想站上了歷史的舞台。文藝復興所象徵的另一層意義,則是將在西元1453年被土耳其滅亡的東羅馬帝國,從拜占庭文化中以另一種新文化型態重生,之後又歷經十七與十八世紀以知識為力量的啟蒙運動。到了十九世紀,由於民智已開,為了爭取平等與自由,歐洲人民發生了數次的歐洲革命,其革命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打破歐洲千年以來的封建制度,將歐洲自中古世紀以來的黑暗中釋放,帶來新的曙光。
一、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這個詞在1855年被法國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首次提出,用以描述15世紀時「對世界與人類的探索」的一種文化重生。文藝復興的起始可追溯到14世紀早期起源於義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當時的世界雖然還是屬於中世紀的文化氛圍,但是在局部富庶的地域和文化層面已經開啟了歷史學家意義上的的文藝復興時期。最能被人接受文藝復興時期開端的論點是以1401年洛倫佐.吉貝爾蒂(Lorenzo Ghiberti)和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這兩位天才雕塑家競爭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洗禮堂銅門的合約為啟始。
這是一場大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發源地,是在義大利北部首府佛羅倫斯的托斯卡那(Toscana)地區,它接著往南傳佈。文藝復興在15世紀晚期達到全盛時期,成為歐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雖然當時曾有外國入侵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但是,文藝復興的想法跟理念卻散布到歐洲其他地方,開啟了歐洲整個文藝復興,並且影響與帶動了整個歐洲新文明。
義大利文「rinascimento」的字面意思是「重生」,在經歷了被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稱為黑暗時代之後,人們重新對古羅馬的古典文化產生興趣。這個時期對於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建築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對於視覺透視法與教育改革都有重大的發展。這些改變雖然很有意義,卻集中在精英階層,大多數的人民生活跟中世紀比較起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著名神曲作者但丁(Dante Alighieri)在當時喚起古典文學的興起也幫助了古羅馬建築復活。富可敵國的義大利商人麥迪奇家族(Medici)是其最主要的推手,這個家族誕生了二名教宗與二名法國王妃。十六世紀初麥迪奇家族出身的教宗李奧十世為籌措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的修復資金,在該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地區大肆販售贖罪券榨取民眾資金,在西元1517年引發了日耳曼神學教授與修道士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致使以羅馬教宗為主的天主教會分裂許多的新教會。
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技術革新是火藥、羅盤與活字版印刷,尤其是活字版印刷術使當時的新約聖經得以大量印刷傳遞知識,因此各國基督新教各派紛紛獨立,如此新舊基督徒產生對立甚至發展成國際戰事,宗教改革把以教會為主的生活模式改演成以人性為主的宗教是非常重要的轉變。這種轉變也反應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質,以透過復興古希臘羅馬建築文化,對人與自然的探索以追求人類豐富合理的生活方式,亦稱之人文主義運動。
二、啟蒙運動與歐洲革命
從十七、十八世紀開始,歐洲文藝復興發展的末期,在資本主義興起與自然科學的發達之下,大自然逐漸被人類認為是可以征服的,在此氛圍之下,啟蒙運動孕育而生。啟蒙運動持續了近一世紀,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各個領域的層面,譬如在自然科學、哲學、文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各方面。
在自然科學方面的重大影響有牛頓(Sir Isaac Newton,1642~1727)的萬有引力理論、動植物分類的發明,以及澳大利亞新世界的發現。此外,其他重要人物有盧梭民約論(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倡天賦人權的約翰.洛克(John Loke,1632~1704),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與他的三權分立理念作品「法意」,以及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對於個人信仰、言論自由、自由與平等的理念的主張。
啟蒙運動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德意志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影響近代西方哲學,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
從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獄開始,爆發了「法國大革命」,推翻帝制成立了法蘭西共和國,也開啟了歐洲各國全面的革命。法國經歷了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1804年自行加冕成為法蘭西人皇帝,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然而,他最後在1815年6月在滑鐵盧戰役中再度失敗,法國國力因此逐漸下降。各國為了解決拿破崙帝國之後的法國,從1814年到1815年之間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了「維也納會議」。自此,法國從拿破崙領軍的世界性帝國而逐漸衰弱。維也納會議開啟了近代國際會議的型式,這些國際會議最終目的,促成了歐洲的協調,試圖在歐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權力平衡體系,並成為了日後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範本。維也納會議的決議在日後雖有修改,但是仍然奠定了歐洲政治的框架,直到延續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工業革命發展多年之後,十九世紀在歐洲漸漸也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階級,造成了勞動者與資方的嚴重對立與衝突。到了30、40年代期間,歐洲發生了重要的三大工人運動。他們是法國里昂工人運動(1831~1834),1844年的德國西利西亞工人運動,以及影響最大的英國憲章運動(1836~1848)。憲章運動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階級獨立的全國性政治運動,其經驗影響了以後的工人運動。由於工業革命產生的資本家與封建制度殘餘國度的繼續對抗與惡化,在1848年終於產生了全面性的歐洲革命。遍及法國、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匈牙利各地。雖然這次革命失敗,但已經重重打擊當時的歐洲封建制度,也摧毀了維也納會議所建立的歐洲秩序,間接地導致德國與義大利的統一運動。
同年1848年,馬克斯主義誕生,卡爾.馬克思(德語:Karl Marx、1818~1883)是一位德國哲學家、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者、社會改革者。與另一位德國哲學家恩格斯(1820~1895)在英國倫敦共同起草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指導性文件,也就是「共產黨宣言」發表。此宣言,認為當時歐洲興起的資本主義社會有其內部矛盾,此宣言,第一次有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也影響了現今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馬、恩兩人在50至60年代重大理論研究,為無產階級國際組織建立理論與思想。在1864年至1876年成立了「第一國際」組織。馬克斯去世後,1889年恩格斯再次建立了「第二國際」組織,推動工人政黨與工人運動,將社會主義運動擴及歐美,傳播至亞洲和拉丁美洲。
另一個十九世紀重要的主流思想「唯意志論」,他是由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為主要代表,尼釆是一位著名德國哲學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主張強力的意志是生命本能的動力,意志力決定一切。這種主張受到當時德意志東部地區的地主、富人、貴族的青睞,進而鼓動了德國對外擴張的欲望,也間接引發了二十世紀的世界大戰。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