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 誠品線上

中醫養生學

作者 陳麒方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醫養生學:,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為核心,全書內容涵蓋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為核心,全書內容涵蓋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脈道、藥典處方、茶、中醫疫情診治等。適用對象包括:中醫養生學教科書、國家中醫師執照考試教材、科學史領域延伸讀物、通識暨博雅課程用書、企業員工健康管理、個人保健參考。是為台灣本土首本在地學術中醫養生專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麒方陳麒方 醫師雲林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現任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十屆)理事長、台北天心中醫主治醫師,並為孩子的爸。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醫學士、碩士、博士京都大學訪問學人日本東洋醫學會會員東洋醫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社團法人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九屆)監事長財團法人中醫藥研發基金會叢刊執行編輯醫策會「教學醫院評鑑認定期刊」總編輯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開科總醫師、中醫部主治醫師、 肺癌醫療團隊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考選部中醫典試命審題委員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iii 推薦序三 v 推薦序四 vii 專家學者推薦文 ix 第一章 中醫養生緒論 一、概說 二、中醫養生 三、小結 第二章 節氣時令 一、廿四節氣 二、四時四季 三、小結 第三章 養生撮要 一、本於陰陽 二、陰陽自和、陰陽平衡 三、小結 第四章 東亞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從漢到唐帝國時期 一、醫藥養生文獻 二、漢、唐醫學 三、漢:《內經》與《傷寒》雙璧 四、唐:《千金方》和《醫心方》 五、小結 第五章 東亞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自中世紀迄清初期 一、醫門之分 二、宋:校正醫書局醫書 三、明:《本草綱目》、《遵生八箋》及其遺緒 四、小結 第六章 漢方醫學養生演變 一、前言 二、華夏傳統醫學在日本 三、腹診 四、小結 第七章 近現代台灣的醫藥養生演變 一、前言 二、明治維新後之漢方醫學演變與台灣概況 三、小結 第八章 鍼刺與脈道 一、前言 二、鍼刺之術 三、孔穴 四、經脈脈道 五、小結 第九章 藥典記錄之藥方 一、前言 二、藥典的藥方 三、用藥五字訣 四、草藥 五、小結 附一:《傷寒論》基本方藥 附二:《傷寒論》康治本全條文 第十章 水與火:陰陽水火平衡,談內服的茶(水)與外治的灸(火) 一、茶 二、灸 第十一章 嚴重特殊傳染病肺炎(COVID-19)疫情對治 一、基本概況 二、中醫對COVID-19的理解 三、案例 四、小結 跋 附錄一 中醫藥機關團體一覽表 附錄二 《台灣中醫藥發展法》全文 附錄三 「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品項」清單 附錄四 台灣中藥基準方200方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醫養生學
作者 / 陳麒方
簡介 / 中醫養生學:,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為核心,全書內容涵蓋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435056
ISBN10 / 6263435054
EAN / 9786263435056
誠品26碼 / 2682322957002
頁數 / 224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中醫醫學能在華人世界歷久不衰,迄今更成為全球顯學,很大原因在於它的「親民」與「實用」等特質,又中醫能治百病,療效甚佳,令世界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也能在中醫裏尋得最佳解方,足證中醫的優勢與潛力,絕對難以估量!
然而,相較於治病,中醫更常宣導民眾要重視養生,理由是中醫重視「治未病」的預防醫學觀念,概念也很簡單,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才求醫,不如平時就透過中醫調理臟腑與免疫能力,並以中醫理論安排生活作息,如此便能營造一個健康的身體,即便病毒入侵,也不容易轉成重症,再及時輔以中醫治療,就能快速康復。
中醫養生學已是當前世界醫學的潮流及趨勢,不僅可以促進全民健康、富國強民,更可以減少國庫的醫療耗費,讓老幼更加健壯,降低年輕人與照顧者的負擔,社會中堅的青壯年更可在中醫的調理下,強健體魄、衝刺事業、開創人生,對於整體國家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富揚謹此推薦由陳麒方博士撰寫的《中醫養生學》寶書,觀諸該書內容不僅是中醫養生理論的精隨,更含括當代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脈道、藥典處方、茶、中醫疫情對治與中醫藥法規等多元知識,無論是有心研究的醫者,抑或是各族群的民眾,均能毫無負擔地閱讀與吸收,富揚深信,透過麒方博士深入淺出的介紹,讀者可以簡單、易懂地進行自我保健,維護個人健康,值茲該書付梓前夕,欣喜之餘,爰鄭重推介!

柯富揚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試閱文字

自序 : 跋
一本專門著作必須負責任地交代寫書緣由。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開始爆發之前的一年,當時參加考試院考選部會議,主持的新任召集人提到目前中醫師職類國家考試 1 參考書籍不多,許多科目尚缺乏自己的教材,在命題時務必要謹慎,未來最好大家能群策群力編出參考專書。不久後,我在首次獲邀到國立大學口試碩士生學位考時,也聽到該研究生老闆(指導教授的俗稱。所長教授恰好是其他醫事職類國考典試分科召集人)向我說:您們中醫考試參考專書太少,每次都是考選部檢討的對象⋯⋯。近年來中醫各種制度如負責醫、試辦臨床分科等,都造成諸多爭議,這些紛亂的源頭之一,就是教、考、訓、用未能完全切合實際需求。台灣中醫四校五系 2 正在組織編寫教材,而專營國家出版品的五南圖書也依據考選部規劃的方案,找了中醫界不同臨床實務工作者來撰寫專書,再走學術外審,希望呈現出另一種面向,初步鎖定基礎醫學類,讓醫學生、各大專校院博雅通識修課者、有興趣的民眾,讀之都能有收穫。我由大家常接觸的「中醫養生」開始寫起,書稿經編審完畢之際(亦有專家已撰寫完中醫診斷學),也與國內醫學、史學教授群開始共同編寫台灣中醫藥通史專書。
中醫診療「生了病的人」、西醫處理「人所生的病」,標的不同,因此臨床模式有所差異。衛生福利部長於2022年5月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即表示:中、西醫系統不同,各有依據。中醫處方,較著眼於複方藥品組合、而非側重單一純化成分,這些千年來累積的實證資料,從《傷寒論》開始,一路到《肘後備急方》、《小品方》、《千金方》、《醫心方》、《傷寒瘟疫條辨》、《醫界之鐵椎》、《疙瘩瘟治法新編》等著作,都是不同時期醫者,對治大疫的臨床診療總成。在全球化的今天,認識中醫的知識演變,並將其核心概念用來養護生命,增廣健康促進之內涵,在疾病譜系愈趨複雜、人口結構大幅改變的現代,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降低醫療花費。醫學知識無窮無盡,藉由不斷去探索,找出不同方法與典範之間的交集,繼續將醫學研究往前推進、增進全民福祉,這是重要的課題。《中醫養生學》,是國家考試兼通識博雅教材的初探,接下來將持續推出《中醫證治學》、《中醫基礎理論》等書。
大約在漢成帝建始四年(西元前29年)至隋文帝開皇廿年(西元600年)間,地球氣候轉寒旱,為東亞歷史上第二個小冰河期。後漢獻帝初平四年(西元193年),夏六月寒風如冬時;獻帝興平一年(西元194年)七月,三輔(約當陝西中部)大旱。時人稱易致死之急性流行病為「傷寒」,有其時代背景,今人則需注意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新興傳染疫病。台灣於夏、秋颱風前的悶熱,或冬季、早春的寒流來襲,當留意其對身體影響。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天有天候、地有物候(農民曆系統所云:萍始生、鹿角解、涼風至、水始冰等)、人有證候,養生是以辨別「證候」為核心,證候整體(病勢)往陽、或往陰的趨勢走,會有不一樣的處置。所以說比如發燒,一樣有分往陽或往陰之不同趨向。因此,證候往陽走時喝枇杷膏、喝涼茶、含喉糖、用塞劑有效;往陰走時要喝薑湯、溫熱敷、保暖逼汗。不管是發燒、咳嗽、腹痛或各種身體的症狀與徵象,每一個證候都有偏陰或偏陽的趨勢,即便是前述這些生活輔助品也有選擇不同寒熱特性者的差異,在養生或進一步的治療,絕對不是某處方一路到底。治病、養生,皆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決定後續療法。台灣處在疫情後期,疫後保健的病生理(Pathophysiology)模型,經典醫藥文獻稱為「差後勞復」,有針對各類證候列出治療處方,使用藥品前除了要找醫師協助確認體質狀況,選適合的對症處方,幼童若疫後再次發燒,務必即刻就醫。在今本《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相關書冊已經揭示要少食、飲水、多動、寡欲、睡好、放鬆,疫病影響層面大,無法單靠日常食療保健、按摩、靜功、動功等,需由醫師診療使用合適藥品來處置。注意清潔、選擇對症醫療模式。切忌濫服營養商品,會阻礙身體內器官實質(臟腑)與流質(氣、血、水)運行,應以透過醫療院所開立合適的保養、治療處方為宜,才能保身長全。
在《中醫養生學》撰寫過程中,受到許多專家學者協助與啟發,他們是吳明賢、吳睿、林仲、林珈羽、皮國立、李德茂、金仕起、高尚德、高堯楷、馬肇選、陳三寶、陳明彥、陳寬正、趙中振、劉祖恩、賴明彥、町泉壽郎以及 顏焜熒 和 施純全 教授等人。感謝贈序、推薦本書的各界師友,還有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十屆理監事會夥伴、天心中醫全體同仁、五南專業團隊、學術外審專家群。習醫路上 鍾永祥、陳俊明 與陳淼和老師暨每個時期不同師長們的指點與提攜,加上眾多就診者的回饋,督促我精進醫道。最重要的,是太座瑞瑩跟我們的寶貝、以及家人支持與陪伴,讓我得以全力完成這本書,增益大眾健康識能之促進。希望大家都有嶄新健康平安的每一天。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中醫養生緒論

一、概說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是透過觀測(Observation)、推理(Reasoning),包含用來決定「前提」的溯因、逆推(abductive reasoning);用來決定「規則」的歸納(inductive reasoning);用來決定「結論」的演繹(deductive reasoning),大概區分成這三種方式和實驗(Experiment),來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與現象的學門。自然科學的分類,其實就是看觀察者對哪一個規模的問題有興趣:物理(Physics)是規模比較小的,化學(Chemistry)比較巨觀,生物(Biology)又更加廣闊些。針對不同規模的問題,處理的手法有所不同 1 ,最終的鑑定標準,就是觀測。
研究「人」這種生物的學問是「醫學(Medicine)」,主要鎖定在預防、診斷、治療各種疾病;西洋醫學和東洋醫學因為切入觀測的角度不同,所以有相異的闡釋模型與診療方式。自古以來,人類對身體裏頭能確知的部分有限,因此不論在東方或西方,一直都有在真正的疾病產生之前,使用各類維持人體康健平安的方式,這種「養護人的生命」,一般通稱為養生(Health Promotion in Medicine)。
養生,這樣一門保養身體、持護生命的技藝,先秦時期老子以「攝生」稱之。養生、治病,維繫人健康;人的健康,則是人類之所以能夠繁衍的基礎,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的完全安適狀態,不僅是沒有疾病或殘障發生而已。」WHO將維護健康的方法,區分為現代醫學(即所謂的西洋醫學,俗稱西醫)與傳統醫學,傳統醫學主要包含三種體系:「中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生命吠陀(Ayurvedic Medicine)」及「優那尼醫學(Unani Medicine)」。這三種體系,分別主要分布在—東亞漢字文化圈、南亞次大陸、兩河流域與阿拉伯世界。
傳統醫學三大體系中最廣泛使用者,是目前通行於東亞漢字文化圈所使用的(中)醫學,其有完整醫療保險體系〔如:中華民國全民健康保險(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及醫學教育(如:台灣的中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韓國的韓醫學系、學士後韓醫學系)。
以漢字文化圈關於醫的認知,在西洋醫學東來之前,「Medicine」一直都是以「醫藥方術」、「醫」為名。遣唐使將漢帝國時期依《傷寒論》為主體的醫藥方術知識帶往日本,東瀛開始出現漢方醫(原有本邦和醫,關於和漢醫、蘭醫、洋醫、皇漢醫學、漢方醫學以及國醫等演變源流,陳淼和、皮國立、真柳誠教授等都有詳細考察的論文與專書 2 ),江戶時期開始興起不同流派,和制漢語醫學譯詞也一路影響東亞各國迄今,比如說神經(神氣之經絡)、過敏(過覺敦敏)、動脈等。在日本京都留學後學成歸國的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946年更曾打算在台大醫院籌設漢藥治療科 3 ,使用漢藥與西藥,共同治療疾病。
韓國於1986年4月9日以後,將諺文拼音한의학的對應漢字,由漢醫學改為諺文同音的韓醫學。此即台北市中醫師公會1972年3月17日,與韓國首都漢醫公會締約備忘錄,上面韓方代表落款作「漢城特別市漢醫師會」之緣由,可參見下頁圖1.1。同樣以拼音系統取代方塊字的越南東醫、喃醫 4 檔案裏,則是以清國時期的醫學著作,作為診治核心主軸。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為核心,全書內容涵蓋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脈道、藥典處方、茶、中醫疫情診治等。適用對象包括:中醫養生學教科書、國家中醫師執照考試教材、科學史領域延伸讀物、通識暨博雅課程用書、企業員工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