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totle: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作者 | Jonathan Lear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 理解的欲求:,★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導論,引領讀者走進亞里斯多德的世界一起思考。★一本真正帶有哲學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亞里斯多德思 |
作者 | Jonathan Lear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 理解的欲求:,★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導論,引領讀者走進亞里斯多德的世界一起思考。★一本真正帶有哲學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亞里斯多德思 |
內容簡介 ★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導論,引領讀者走進亞里斯多德的世界一起思考。 ★一本真正帶有哲學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 亞里斯多德思想系統清楚、邏輯嚴謹,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要為亞里斯多德的思想撰寫導論相對比較容易處理,只要把他的思想系統呈現出來,大體上都不會太離譜。但也正是因為亞里斯多德的思想框架清晰,不同版本的亞里斯多德導論讀起來又難免不讓人感到大同小異,讀起來意興闌珊。在這個意義上,想寫出一部優秀的亞里斯多德導論,又格外困難。 本書有非常精巧的構思,不偏頗於亞里斯多德個別著作或觀點,而是從亞里斯多德《形上學》開篇名言——「所有人都依據自然欲求認識」(All men by nature desire to know.)為核心展開,巧妙编排、深入淺出,將其各個哲學思想串聯在一起,全方位講述「亞里斯多德哲學」,對理解亞里斯多德哲學思想及西方哲學史重要問題都極具啟發,是一本精采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亦是一本優秀的古希臘哲學入門讀物。
作者介紹 強納森‧李爾Jonathan Lear強納森‧李爾(Jonathan Lear)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哲學博士、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哲學系,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系暨約翰.內弗社會思想委員會傑出貢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哲學、精神分析哲學、人類心理的哲學概念。 著有Aristotle: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Aristotle and Logical Theory、Open Minded: Working Out The Logic of the Soul、Happiness, Death and the Remainder of Life等。劉瑋劉瑋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古希臘哲學、西方倫理學、政治哲學史。 著有《馬基雅維利與現代性——施特勞斯、政治現實主義與基督教》、《公益與私利: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研究》,並發表多篇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英文論文,以及翻譯、編校多部古希臘哲學專著、論文集。
產品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理解的欲求 第二章 自然 一、自然作為變化的內在原理 二、理解與「為什麼」 三、四種方式 四、動物的心臟 第三章 變化 一、巴門尼德的挑戰 二、對變化的分析 三、變化的媒介(一):無限 四、變化的媒介(二):時間的無限性 五、變化的悖論:芝諾的飛矢 第四章 人的自然 一、靈魂 二、感覺 三、理智 四、主動理智 五、行動中的理智 第五章 倫理學與欲求的組織 一、《尼各馬可倫理學》的要點 二、幸福與人的自然 三、德性 四、不自制 五、自由與德性 六、主奴辯證法 第六章 理解存在的普遍結構 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 二、亞里斯多德的數學哲學 三、形上學: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 四、關於存在最確定的原理 五、什麼是實體? 六、《形上學》第七卷的旅行指南 七、自然之外的理智 八、人在自然之外的位置 參考文獻 索 引 譯後記
書名 / | 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 理解的欲求 |
---|---|
作者 / | Jonathan Lear |
簡介 / | 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 理解的欲求:,★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導論,引領讀者走進亞里斯多德的世界一起思考。★一本真正帶有哲學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亞里斯多德思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431799 |
ISBN10 / | 6263431792 |
EAN / | 9786263431799 |
誠品26碼 / | 2682300394003 |
頁數 / | 40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2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我寫這本書是當作某種告別。1970 年從耶魯大學畢業時,我得到梅隆獎學金(Mellon Fellowship)的資助首次來到劍橋,後來的十五年中,除了偶爾回到美國,我在那邊待了差不多十二年。劍橋在很多方面都是我思想與情感的家園:此前我從沒見過這樣一個對人帶來溫暖、鼓勵,同時又極富挑戰的思想環境。或許這就是我逗留如此之久的原因。1985 年,當我決定返回美國時,我就想在思想上(如果不是情感上的話)標記下我在劍橋度過的時光。我關於亞里斯多德的大部分研究都完成於我在克雷爾學院(Clare College)的那段時間,一開始是學生,之後是研究員。所以我決定寫一本亞里斯多德哲學的導論。我喜歡寫導論這個想法,首先是因為,我認為這會迫使我在一個寬廣的背景下工作,我需要澄清很多年間的思想,而不是聚焦於某個單獨的論證;其次是因為,我想寫一本那些不是亞里斯多德專家的朋友們也能理解的書,他們會在平常的交談中無數次地問我:「你覺得亞里斯多德對這個問題會怎麼看?」
我不想逐一列舉我在劍橋的諸多友人,如果你是其中之一並且正在閱讀這些文字,我想說你在我的內心和思想中非常重要。然而,我要提到那些曾經幫助過我進行亞里斯多德研究的朋友們。首先,我要感謝我在劍橋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也陪伴我回到了美國:我的妻子,辛西婭.法拉(Cynthia Farrar)。但是我不會陷入通常的陳腔濫調,說「如果沒有她的幫助會如何如何」,部分原因是,這些確實是陳腔濫調;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事實:即使辛西婭沒有這樣支持我,我覺得我也會寫完這本書。我在這裡提到她,僅僅是因為她幫助我理解了亞里斯多德說的「人依據自然是政治的動物」。正是透過參加她在劍橋關於修昔底德的課程,並且透過觀察她的生活,我懂得了如何將政治理論研究與積極的城邦公民生活結合成一個協調的整體。我還要感謝那個「古代哲學幫」,我曾經是其中的一分子。在與邁爾斯.伯恩耶特(Myles Burnyeat)、傑佛瑞.勞埃德(Geoffrey Lloyd)、M. M. 麥肯齊(M. M. Mackenzie)、大衛.塞德利(David Sedley)、馬爾科姆.斯科菲爾德(Malcolm Schofield)以及格里高利.弗拉斯托斯(Gregory Vlastos,和他只共事了兩年時間)進行的無數研討班、課程和私下討論中,我學會了如何閱讀古代哲學文本。實際上,我在劍橋幾乎每週都會有一天和他們中的某一位在一起,翻譯和闡釋某個亞里斯多德的文本。最後我想要提到提摩西.斯麥里(Timothy Smiley)和伯納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我從這兩位朋友那裡最多地學到了如何「做哲學」。然而,我不想獻給他們一個深情的告別。我在向一種生活方式告別,而不想和那些幫助構成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告別。
我確實想要向一個人告別,但是卻不可能了。查爾斯.帕金(Charles Parkin),克雷爾學院的靈魂,1986 年秋天他突然死於心臟病。他是那種非常謙遜的人,無所不知卻不發表任何東西。他愛他認識的人,一直在學院裡獨身生活。他並不為世人所知,而克雷爾學院的學生和研究員們都很愛他。他是政治思想史家,而他的興趣包括整個世界。在我剛到劍橋的時候,有幾個夜晚,我們一起觀察他顯微鏡下的細菌,透過他的望遠鏡拍攝月球的環形山,安靜地坐著聽火車駛出各個歐洲車站的錄音。我們也會討論亞里斯多德。就在二戰後,查理斯得了肺結核,在劍橋外的療養院待了兩年。在這期間,他有了一種領悟,感到自己真正理解了主體與客體的同一。他曾經告訴我,他認為自己的餘生都是在試圖重新抓住那個瞬間,我想他會喜歡這本書。
我要感謝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Humanities)提供的獨立研究獎學金,使本書的部分研究和寫作得以完成;感謝安德魯.梅隆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給我的獎學金,讓我初次訪問劍橋;感謝劍橋大學及克雷爾學院的院長和研究員,為我提供了進行研究的理想環境;耶魯大學惠特尼人文研究中心(Whitney Humanities Center),為我提供了遠離塵囂的辦公室,在那裡我可以不受學期中日常事務的干擾寫作本書。阿蘭.寇德(Alan Code)、傑佛瑞.勞埃德、傑瑞米.麥諾特(Jeremy Mynott)、馬爾科姆.斯科菲爾德、提摩西.斯麥里、伯納德.威廉斯和麥可.伍茲(Michael Woods)閱讀了本書先前的草稿,他們都給了我詳細而有價值的評論。寇德和我頻繁而長時間地在越洋電話裡討論亞里斯多德—我甚至懷疑我們支持了一顆通信衛星的發射。我要特別感謝他建議我把科米蛙1 當作我需要的「非人的個體」,來說明潛能與現實的不同等級。我在耶魯的助教—克里斯多夫.達斯汀(Christopher Dustin),就我的課程內容寫了大量的評論,極大地幫助我統一了本書中用到的資料。
最重要的,我要感謝劍橋和耶魯那些聽我講授亞里斯多德的學生。他們使我相信,這種難度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很有趣,而這類書籍會對他們很有幫助。
內文 : 第三章 變化
一、巴門尼德的挑戰
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然是變化的內在原理。如果我們要充分理解對人而言擁有自然意味著什麼,就必須理解亞里斯多德的「變化」概念。這並非無關緊要的問題,因為在亞里斯多德成長的思想環境中,「變化是可能的」這一點絕非顯而易見。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
最早研究哲學的人,在追尋真理和事物自然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經驗而被誤導,可以說,正是缺乏經驗將他們推向歧途。因此他們說沒有任何東西生成或毀滅,因為生成的東西必然要麼從存在中生成,要麼從非存在中生成,而這兩者都是不可能的。存在的東西不可能生成存在(因為它已經存在了),也不可能有東西從非存在中生成。
這很明顯是指蘇格拉底之前的巴門尼德及其追隨者,他們認為變化是不可能的。巴門尼德論證,要有變化,就意味著有某物從非存在的狀態變成了存在。但是從非存在中不能生成任何東西,而存在的某物也不能生成什麼東西,因為它已經存在了,所以就不會生成。
亞里斯多德對巴門尼德的回應,提供了他的哲學方法的範例。一方面,亞里斯多德確信,沒有好的理論會導致明顯錯誤的結論。正如他所說:
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靜止的,並且為了表明這一理論是合理的而不顧感覺,這是理智貧弱的表現,這會導致對整個體系的質疑,而不僅是某個細節。此外,這不僅是對物理學家,也是對幾乎所有科學和所有公認意見的攻擊,因為變化和所有這些都有關係。
自然是變化的內在原理,而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應當直接承認它的存在:
要試圖證明自然存在是荒謬的,因為顯然有很多這種東西存在著,而且要用不明顯的東西去證明明顯的東西,就是一個人無法區分自明的和不自明的東西的標誌。
巴門尼德顯然不會對亞里斯多德的這種進路感到滿意,我們相信感覺會引領我們走向實在的自然,而巴門尼德論證的目的,就是要破壞我們對感覺的信任。所以,指出我們在周圍見到的變化的明顯例子,是沒有用的。一旦我們沿著他的論證前進,就會認為感覺的證據本質上是虛幻的,並將它們拋棄。在巴門尼德看來,從虛幻的井中汲水來救濟我們對實在的飢渴是荒謬的。然而這正是亞里斯多德所做的,至少在巴門尼德看來是這樣。
至於亞里斯多德,他對懷疑論沒有什麼耐心。他確信,真理必定與我們在周圍明顯所見的實在和諧一致。哲學的要義不是要破壞我們前理論的信念,而是幫助我們理解它們。哲學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我們平常的信念為什麼是真的。所以,我們平常對這個世界的信念就成為哲學活動的起點,這些信念可能被修正,但絕不能被完全拋棄。因此,亞里斯多德哲學方法的一個公理就是:如果一個論證的結論與我們平常對這個世界的信念極不一致,那麼,無論這個論證看起來多麼強而有力,其中必定蘊含缺陷。
雖然亞里斯多德很快就否定了那些極端論證有可能正確,但他仍然非常嚴肅地對待它們。因為,如果真理確實與我們平常的信念和諧一致,那麼一個強而有力卻與信念不一致的論證必定會成為我們理解真理的阻礙:「因為結論不能滿足思想,思想就不會安定下來,它被緊緊束縛住,因為不能駁倒這個論證而無法前進。」真理不僅與平常的信念和諧一致,還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只要理論論證和明顯的感覺證據從相反的方向拉扯我們,我們就依然處在被放逐的境地,遠離真理。此外,我們還會覺得這樣的放逐令人懊惱。當思想打了結,我們就感到很不自在,尋求理解的自然欲求遭受了挫折。7亞里斯多德認為,正是透過解開思想的結,我們尋求理解的欲求才獲得了真正的滿足。如果我們理解了,一個表面上強而有力的論證為什麼僅僅是表面上強而有力,我們就既從疑難的束縛中解放了思想,又更深刻地理解了我們平常的信念為什麼是真的。透過解決令人困惑的難題,比如巴門尼德的挑戰,我們就從一般的知識上升到了理解,從平常的信念上升到了哲學的智慧。因此,儘管亞里斯多德從不認為巴門尼德有絲毫正確的可能,他還是以最大的尊重對待巴門尼德的論證。
亞里斯多德哲學方法的另一個標誌性特點,是他從自己反對的觀點中尋找某些真理。我們已經看到,他說真理「看起來是一扇眾所周知的門,任何人都不會錯過」。一定有某些理由使一個強而有力的論證顯得有說服力。只有我們理解了隱藏在(根本上是錯的,但乍看起來有說服力的)論證之中真正的真理,才能理解這種表象—真理的表象。亞里斯多德贊同巴門尼德的原理,即非存在不能產生任何東西。9他贊同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共同信奉一條更為基本的原理:充足理由律。如果某物從非存在中生成,那麼就沒有理由解釋為何它現在生成而不是早些或晚些生成,也沒有理由解釋它為何在這裡而不是別的地方生成。巴門尼德和亞里斯多德都會同意下面這個條件句:
如果有變化這麼一回事,我們必然能夠理解它。
巴門尼德和亞里斯多德都相信,在思想和存在之間有著深厚而緊密的關聯。因為巴門尼德認為變化不可理解,所以否認變化的實在。他相信他可以從變化的不可思想性(unthinkability)得出其非實在性(unreality),亞里斯多德基本上同意這一推斷,他的任務是表明變化的概念是融貫的、可理解的。亞里斯多德認為變化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做的是對變化進行分析,這個分析可以說是將世界以可理解的形式歸還給我們。在某個意義上,這確保了變化的實在性,因為世界的實在性必然是可理解的。
亞里斯多德相信,變化需要一種實在與非實在的混合。如果完全沒有任何東西存在,那麼什麼都不會產生,但這不是變化之前存在的情況。對亞里斯多德來說,變化總是一個主體的變化,這個主體在變化之前、變化之中和變化之後一直存在。例如:一個學習樂器的人從不懂音樂變成了懂音樂的。我們可以用很多方式來描述這個事實。比如:考慮下面這兩句話:
1. 這個人變得懂音樂了。
2. 不懂音樂的變成了懂音樂的。
儘管這兩個描述都是真的,第二句可能在形上學上有誤導性。因為2. 並沒表明在變化的過程中有某個東西是持存的。人們或許會錯誤地將其解釋成:存在可以直接從非存在中產生—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限定。相反地,1. 使我們認識到存在一個在變化中持存的主體。「懂音樂」是主體(一個人)的性質,而這個人在獲得了音樂的才能之前已然存在,在那之後也繼續存在。所以亞里斯多德贊同一個懂音樂的人不能從非存在中產生,但是他並不認為這裡發生了從非存在中產生存在。一個懂音樂的人是從某種東西中產生的:源自一個人(這個人在學習之前,沒有演奏樂器的能力)。亞里斯多德也贊同如果一個人已經懂音樂了,他就不能再變成懂音樂的人了。儘管必然有某種東西是變化的主體,然而還必須有某種它所不是的東西:也就是說,變化要導向的東西。
然而這一分析似乎並沒有解決問題。就算有某個人存在,如果他不懂音樂,那麼從變得懂音樂這一點來看,他似乎還是另一種非存在。問題似乎再度產生:存在(懂音樂)如何從非存在(儘管是個人,卻不懂音樂)之中產生?亞里斯多德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用潛能與現實的理論來解決它。對於那個不懂音樂的人,除了不懂音樂之外,我們還能說點別的。一個不懂音樂的人實際上擁有學習音樂的能力。那麼,在一種意義上,存在從非存在中產生—— 一個曾經不懂音樂的人變得懂音樂了,這確實是一種變化。然而,在另一種意義上,也是存在從存在中產生——那個潛在地懂音樂的人變得(現實地)懂音樂了。如果想要掌握變化的實在性和可能性,我們就需要將這兩種意義都牢記在心。
一旦我們認識到潛能與現實在亞里斯多德關於變化的解釋中發揮關鍵作用,另一個乍看起來令人困惑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亞里斯多德說,即便是自然有機體(也就是一種實體)的生成也需要一個作為基礎的「基底」(substratum)。實體的生成提出了一個難題,因為生成的實體不能被理解為某個性質在一個持存的主體中產生。實體不是任何東西的性質,然而亞里斯多德說,在動植物的生成中,有某種東西是變化的基礎,它就是有機體從中生成的種子。這似乎很奇怪。當然,種子在實體生成之後就不存在了。種子並不是實體,(生成的)實體也不是種子。那麼,在變化過程中持存、作為基礎的基底去哪裡了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種子自身是形式與質料的複合。比如說,一個人的形式來自父親,由於擁有這一形式,我們可以說這個種子(潛在地)是一個人。我們這樣說的意思是,如果這個種子被植入女性的子宮,在一般情況下它會成長為一個人。形式先於自然實體的生成而存在,並且持續存在,變成了那個實體的形式。儘管在這個過程中,它從潛在存在的實體形式變成現實存在的形式。質料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也是持存的,然而它本身不能被認為是變化的主體。如果在生成之前就存在於種子中的質料沒有被人的自然(作為一種能力或潛能)賦予形式,它就不能變成一個人。
最佳賣點 : ★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導論,引領讀者走進亞里斯多德的世界一起思考。
★一本真正帶有哲學性的「亞里斯多德哲學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