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自我、人際與家庭篇
作者 | 李怡青/ 利翠珊/ 林瑋芳/ 孫蒨如/ 許功餘/ 許詩淇/ 張思嘉/ 張曙光/ 莊詔鈞/ 黃囇莉/ 楊宜音/ 楊淑娟/ 蔡沂珊/ 簡晉龍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自我、人際與家庭篇: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 |
作者 | 李怡青/ 利翠珊/ 林瑋芳/ 孫蒨如/ 許功餘/ 許詩淇/ 張思嘉/ 張曙光/ 莊詔鈞/ 黃囇莉/ 楊宜音/ 楊淑娟/ 蔡沂珊/ 簡晉龍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自我、人際與家庭篇: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 |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與互動」三大主題,並由對此議題長期耕耘之學者專家所撰寫整理。 在「自我與性格」中,又分為四章,依舊探討華人自我結構、內涵,到性格特質之機制特性。而在「愛情、婚姻、家庭篇」,則逐次華人婚姻與調適,進而到婆媳關係與衝突處理。最後,在「人際關係與互動」,則先從深具華人特性的「忍」與「和諧」,乃至於對親疏與尊卑、人己與群己之不同人際關係予以分析。
作者介紹 李怡青李怡青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大心理系教授,目前擔任Political Psychology、PLOS ONE、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主編群。利翠珊利翠珊美國普度大學博士(主修家庭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家庭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林瑋芳林瑋芳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孫蒨如孫蒨如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兼任理學院副院長。AASP執委及APPA臺灣代表。許功餘許功餘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許詩淇許詩淇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張思嘉張思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心理系訪問學者,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張曙光張曙光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莊詔鈞莊詔鈞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黃囇莉黃囇莉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心園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國家考試合格),曾任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中華心理學刊總編。楊宜音楊宜音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淑娟楊淑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博士,中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蔡沂珊蔡沂珊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簡晉龍簡晉龍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產品目錄 序 第四篇 自我與性格(孫蒨如主編) 第十二章 華人自我四元論之概述及相關研究/孫蒨如 第十三章 華人的自我構念/楊宜音、張曙光 第十四章 多元研究取徑下的華人性格特質:結構與發展/許功餘、莊詔鈞、蔡沂珊 第十五章 多元研究取徑下的華人性格特質:動力歷程與適應/莊詔鈞、許功餘 第五篇 愛情、婚姻、家庭篇(葉光輝主編) 第十六章 華人的愛情與婚姻觀之歷史演化/張思嘉、楊淑娟 第十七章 婚姻調適與經營/利翠珊 第十八章 嫁娶vs.結婚:父子軸與夫妻軸下的華人婆媳關係及其衝突/許詩淇 第六篇 人際關係與互動(李怡青主編) 第十九章 華人文化下的忍/林瑋芳 第二十章 華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陰陽辯證觀之取徑/黃莉 第二十一章 人己與群己:性別與族裔關係之探討/李怡青 第二十二章 親疏與尊卑:華人的人際關係與互動/許詩淇、簡晉龍
書名 / | 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自我、人際與家庭篇 |
---|---|
作者 / | 李怡青 利翠珊 林瑋芳 孫蒨如 許功餘 許詩淇 張思嘉 張曙光 莊詔鈞 黃囇莉 楊宜音 楊淑娟 蔡沂珊 簡晉龍 |
簡介 / | 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自我、人際與家庭篇: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179943 |
ISBN10 / | 6263179945 |
EAN / | 9786263179943 |
誠品26碼 / | 2682219869005 |
頁數 / | 400 |
開數 / | 20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2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序
由楊國樞先生所創建之華人本土心理學,發展至今數十餘載,從起先的為何本土,何為本土,積累至今而出如何本土,乃至於整合本土。就先從基本的發展來看,自1991年出版的《本土心理學研究》剛過第五十期。同一時期,又陸續出版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系列叢書(1991年到1993年)。之後,於2005年,更是由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共上下兩冊,匯集了當時本土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內容,這套叢書不僅是在學術界深獲好評,在兩岸三地華人心理學術社群中有諸多回響,且也成為大專院校(尤其研究所階段)本土心理學知識的重要教材。然而,楊國樞先生於2018年辭世,學術界不僅深感遺憾,也由此讓諸多本土心理研究學者重新反思,自上次成書至今,時過境遷已久,本土心理學知識內容至今積累更甚,係以更需要再次進行爬梳整理。據此,本叢書不只是對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再次匯聚,同時也是紀念楊國樞先生一直以來對本土心理研究的引領投入,以他帶領創辦《本土心理學研究》一學刊,及開啟「系列叢書」的1991年為標記,到本書預期出版的2021年,正好30年,是故取名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
從2018至今,主編群廣邀相關學者多次討論,我們也重新沉澱反思,這數十年來自身所涉入的本土心理學領域,於內部(華人社群)之演進和與外部(國際學界)之對話。至終,透過將近三年的時間,由諸位作者撰寫內容,再由各自子領域專輯編審統整集合,並先提供初步的書寫意見,待該章作者修改回覆後,才再整理匯集。故此次更新再版,於質與量都有極大的突破。首先,以冊數來論,由之前的兩冊(上、下)拓展延伸至三冊,字數更高達一百多萬字。於內容來看,更強化了主題性,上、中、下三冊依序為《華人本土心理學(上冊):本土研究取徑及理論》、《華人本土心理學(中冊):自我、人際與家庭關係》、《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冊):工商管理與臨床療癒》,即是從本質方法論,到以個人延伸至他者的主題脈絡,乃至於生活場域中的具體實踐。此外,上、中、下每冊各自又含有三大部分(篇),共九大篇,共計三十一章。
更進一步地,對照於2005年初版之作者序中,其中提到希冀於未來能擴增相關章目,包含華人本土自我歷程、華人性格研究、中庸思維、華人家庭教養、華人家長式領導、華人本土心理治療等。這些內容均於此次更新再版都有專章論述之,故也是補充且延伸甚而突破了初版內容。以下,我們將依序說明三冊內容之安排,並介紹其中增添與亮點。
1. 上冊:本土研究取徑及理論
首先,在這一冊的內容,主要是追蹤「華人本土心理學」第一版出版之前後,過去30 年間「憑文化的根基闖天地」,在三個方面的研究進展:(1)如何做本土研究的理論探討;(2)傳統概念的心理學研究成果;(3)現代化對華人社會帶來的價值變遷及融合方式的報告及反思。
本冊第一部分的內容,主要就是在追蹤第1版出版之後,在本土理論研究方面的進展,包括了黃光國、翟學偉及楊中芳所寫的三篇文章。他們三位在本土研究這個領域都算是老兵了,各自對要如何進行本土研究有他們不同的切入點及領悟。對比他們在這兩版中的論述,提供讀者一個機會看到個別本土理論發展的歷程。在這一部分的最後,鍾年記錄了早年一些有影響力的學者在出洋考察學習後,對國人要如何革新所作的深思,提供了一個作本土研究的初心,是一個很重要的補遺及喚醒。
黃光國由其早年對人情、面子、關係的本土建構出發,走入用西方建構實在論去重新思考作本土研究的取徑,到近來提出做本土研究不能困於心理學或社會學的門戶之限,要用一個社會科學整合的宏觀角度來構思華人的生活世界。翟學偉早年是從面子開始研究的,他歷經了以各種視角來詳盡探討的過程,也經過與自我、人情、人際關係等放在一起探研的階段,促使他提出建構以一個宏觀社會交往架構來做本土研究的取徑。楊中芳多年對傳統中庸概念所做的心理學研究,讓她領悟到中庸實踐思維,有別於我們現在視為當然而的主流心理學思考進路,因而主張將之發展成為一套本土研究取徑。編者認為三者反映了難得的「殊途同歸」。
在本冊第二部分中,記述了三個將華人文化傳統概念進行心理學研究的案例。這一研究取徑,相對於換用其他科學範式來作本土研究的取徑,可以說是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保守的嘗試。只是把在現今華人社會中,尚在運作的傳統概念,孝道及中庸,沿用主流心理學現有的實證研究範式,加以探研之。然而,這樣原本簡單的構想,經過多年的探研及浸泡,反覆地與西方主流研究進行交流與對話,卻最終各自走上不同的本土道路。楊中芳藉之領悟到主流思考進路對貼切地研究本土心理課題的「力不從心」之處,從而提出換用中庸思維進路,來做本土研究的建議。而曹惟純、葉光輝多年研究孝道的經歷及成果,卻引領他們走向將所得的認知發展理論應用到其他研究課題,甚至到普世領域之中。編者認為這兩個案例反映的是和諧的「分道揚鑣」。韋慶旺的研究固然也是在探討中庸這個課題,但是確對「中庸」到底是什麼,作了更細緻、深入的剖析,並用了一個普世價值的架構,來加寬對它涵義的理解。
在本冊的第三部分中,主要是記敘臺灣及中國大陸社會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吸收及融合外來文化,從而促成自身文化改變的實例。王叢桂的重點是放在臺灣工作價值觀的流觴;周玉慧則是放在臺灣對家庭價值觀的變遷;彭泗清則從中國大陸社會快速轉型的過程中,在消費價值觀及行為方面的轉移。楊世英則是從她多年探討的智慧研究資料去發現臺灣社會有很容易接受及融合外來文化的價值取向,從而建議在今後的本土心理研究中要加強探討文化複合的各種取徑的研究。研究價值觀不免要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全球普世性/文化特殊性;另一個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四位作者在文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這些問題。價值觀本身肯定涉及的是理想層面,其中確實有許多普世的成分在內;然而,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將之付諸實行,倒真應該是本土研究者的關注點。本書這一部分的四位作者都非常盡力地反映了這一點。
2. 中冊:自我、人際與家庭篇
到了中冊,則是進入更為具體之領域主題,三大主題分別是「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與「人際與群際關係」,也由此呼應2005 年初版中對於這些領域的疏漏補遺。
對於自我與性格的部分,共有四章,先由孫蒨如對於楊國樞先生在華人自我四元論的建構進行縝密豐富的說明,尤其分析了此四種自我取向: 個人取向、關係取向自我、家族(團體)取向自我、他人取向之特性,以及可透過實驗方法進行區辨和機制探討。楊宜音與張曙光一文則更進一步地從宏觀文化層次,探討華人自我觀中之「公」與「私」之運作和內涵, 且更回歸到思考「關係」作為華人自我構念之本質意義。最後,許功餘、莊詔鈞、蔡沂珊則對於華人性格研究進行極完善的闡述跟分析,且是透過兩章之篇幅,先說明華人性格在「因素與結構面」的特性,並且比較了不同研究取徑所得的結果。之後,再細部探討華人性格對於各種心理功能和適應的影響機制,從個人層次(如心理健康)到人際層次(如關係品質) 之關聯與路徑,都有相當詳實統整的介紹。
中冊的第二部分,則是探討華人社會心理中的愛情、婚姻、家庭關係,共有三章。首先,由張思嘉、楊淑娟透過華人歷史文化的追溯,對比於西方以浪漫為基礎的愛情觀,進而分析兩者對於現下社會的影響。利翠珊一文則探究進入婚姻中的夫妻關係,並且也分析社會與法律政策的影響,以及不將婚姻關係視為一停滯不動的狀態,而是富含不同階段性的「起、承、轉、合」,係由此探究在這階段中的婚姻適應與調節。最後, 許詩淇更是聚焦於華人社會中耳熟能詳的「婆媳關係」,其文章標題就以「嫁娶vs. 結婚」,直接道出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對婚姻關係上的認知與定位差異,且由此思考「家庭」之功能和內涵在本質意義的出入。有趣的是,這三章都多少提及現今的小說、散文甚或連續劇內容,並也提及古文經典中之語句論述,甚能感受到華人心理對於「愛、婚、家」的不變與變。
中冊的最後一部分則是人際與群際關係,共有四章。首先,由林瑋芳對於華人在「忍」的樣貌與機制做了更完整的說明,並且比對近期北美心理在情緒壓抑和犧牲行為上的差異,更精緻地展現出「忍」在華人人際中的多層次性與正向功能。黃囇莉一文則對其早先提出的人際衝突與和諧模型進行了更完整的回顧,歸納整理的其自博士論文至今的相關文獻,並也針對不同人際關係(如職場主管部屬、青春期友誼、親子家庭)下的衝突與和諧歷程予以闡述,展現了其理論觀點更豐富的延伸與突破。之後,再由李怡青對於華人群際關係進行深入探討,尤其聚焦在群族和性別領域,這也是近代華人社會中相當迫切的議題,從個人層次延伸至社會認同層次,並且也充分整理兩岸三地之間的資料和觀點。最後,許詩淇與簡晉龍則再聚焦於華人社會互動中的親疏尊卑關係,反思在先天既有名分與後天實然互動中,並且搭配權威而形成所謂親親尊尊之人情往來,由此衍生出更富層次性與交織性的互動角本。有趣的是,這四個章節在上一次的版本中均有,都是本土心理早先關注的議題,但熱度不僅沒有隨時間削弱,反而是更加獲得關注,理論拓展跟實際面向也愈趨豐富。
3.下冊:工商管理與臨床療癒
本書的最後一冊,則是聚焦於實務應用場域—工商與心理治療,這部分也是三大部分,依序為「組織與領導」、「組織行為與廣告說服」、「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本土化」。首先,在工商組織心理與行為的研究中,新版篇幅擴大許多,增益了兩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主要是以鄭伯壎教授研究團隊之華人領導研究,係由他與黃敏萍完整地回顧其家長式領導的三元模式:威權領導、仁慈領導以及德行領導,並闡述其中機制跟對組織效能的影響。接續於此,其後由林佳樺、姜定宇則深入探究差序式領導,即是點出了「關係」於華人職場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並且仔細審視出才(庸)、忠(逆)、質(劣)、群(孤)、親(疏)之內涵與影響。最後,周婉茹則更進一步地聚焦於威權領導之獨特意涵,且對於已發表的一百多篇文獻進行大規模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與系統性回顧,此般呈現不只能見作者之用心,更讓人意識到該領域的蓬勃發展。
下冊的第二部分承接前脈絡,先是由姜定宇與鄭伯壎對於華人組織中的「忠誠」,他們先是對比了西方相近概念如組織承諾與組織公平行為,在由此回顧出《忠經》於更後設層次中對華人社會的影響,是以點出了犧牲、服從、配合、輔佐的華人文化組織文化特殊性。林姿葶一文則開拓了一個新興華人組織議題,即是從動態的「時間觀」予以著手,尤其從《周易》與佛學的角度,探究華人組織在面對不同時間尺度之變動知覺,並由此帶出特有的華人組織中的時間觀領導。最後,林升棟一文則進入更為貼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面向:消費與廣告說服。其細緻比較了經典廣告在東西文化間之差異,且點出了典型西方說服研究中在「情」與「理」之二元架構限制性,進而提出了華人說服歷程中乃需要「情理交至、主客相容」的整合觀點,而非僅以「以理束情;主客相分」的侷限立場。
下冊的最一部分則是探究華人心理治療實務現場,共有三章。首先,林耀盛與劉宏信從「倫理療癒」之本土化切入臨床心理場域,並以詮釋現象學的觀點和方法探究人文臨床的可能,是以不只是心靈上的療「癒」,更是貼近生活上親臨的療「遇」。李維倫更承接於此,先從民間宗教行巫探究華人「受苦」轉化甚或昇華,進而帶出整合「心性」與「倫理」的「柔適照顧」。最後,彭榮邦以自身在大學場域中教導本土心理學的經驗為起始,反思華人臨床心理學訓練在實習現場中感知到的「學用落差」,進而重新解構「本土心理學」一詞,由此衍伸出生活即是本土、生命即是學習,兩相並至而出的「本土心理+學」。最後這一部分,在15年前的初版書中,主要是由余德慧老師主筆撰寫。惜天不假年,余德慧老師也於2012年辭世,然而從這次再版內容來看,能見其發展並沒有因此中斷,而是有更積極的開拓,且更是將理論面和實務面完好接合,為本土心理學應用上提供了一個良好典範。
最後,我們要再次深深感謝本書的所有作者(超過三十名學者專家),爬梳彙整了如此豐富的內容。起先,我們本來預計以一年的書寫期程(自2018年開始),再搭配審查與出版程序,期望能在2021年出版,以趕上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該會也是由楊國樞先生於1995年發起籌辦至今。本想於會議前完書,也同時紀念楊國樞先生在本土心理學上的奉獻。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打亂了世界秩序,對於學術界也帶來巨大衝擊,本書篇章之作者們多於大專院校服務,因應著各式臨時變動,著實費心費力。所幸且感佩的是,即使在面對如此紛擾,作者群依舊再接再厲,僅以又額外一年的時間完成書稿,且「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也因應疫情延期至2022年,如此這份紀念仍然可能。於末,我們期許本土心理學能因本叢書出版,讓本土心理學術社群更由此啟發激盪,引領出更具深度與廣度的本土心理研究,並且期待下一個15甚或30年,能看到更嶄新的一頁。
內文 : 第十二章 華人自我四元論之概述及相關研究
一、不同文化下的自我
在心理學領域當中,個體的自我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且持續被關注
的議題。在近代心理學發展之初期,William James(1890)便已針對自我
此一主題撰文進行專門的論述。隨著心理學的持續發展,與自我有關的心
理學研究,至今仍然層出不窮,以Self 作為論文關鍵字查詢社會心理學
指標性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所刊登之論文,
從1965 年第一期開始,至2020 年第118 期第二卷為止,此期刊共刊登了
10,142 篇文章,而其中有2,139 篇論文與自我之主題有關。換言之,總共
有超過兩成的研究論文與個體自我具有某種關聯性,足見此一議題在心理
學領域之重要性。
自我除了與個體對於自身的認知有關,同時也包含展現於社會上他
人所見的部分(Kassin et al., 2010),這顯示了自我並非僅限於個體本
身,亦具有社會性意涵。由於不同文化下之社會結構、形態、風俗習慣
皆有所不同,因此身處於不同文化中之個體,其所擁有的自我特性也會
有所差異,進而影響到個人與他人、團體乃至整體社會的互動方式。如
Greenwald 與Breckler(1985)就認為個體的自我目標(ego-goal)會同
時受到個體本身性格與外在情境條件的影響,進而區分出四種類型的自
我目標,對應自我的四個面向,分別是擴散自我(diffuse self)、公眾
自我(public self)、私人自我(private self)以及集體自我(collective
self)。擴散自我又被稱為前自我(preself),是一種尚未明確區分他人
與自己的自我,具有享樂的行為傾向,也追求正向的情感狀態。公眾自我則在意社會他人的評價,對於他人與自身有明確的區分,追求的是在他人(例如家人、伴侶、社會大眾等等)眼中的良好名聲與形象。私人自我則在意的是個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在意的是個人的成就,並以內在的道德原則來判斷自身行為。最後,集體自我則是將個人(I)擴展到群體(We),意即這部分的自我有明確的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此面向的自我追求的是參照團體的集體目標,同時個體會將參照團體的標準內化,並以此對自身進行評價。
在探討不同文化下個體的自我時,一種經常被使用的文化區隔方式
是以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來進行區分
(Triandis et al., 1988)。集體主義文化下,個體與團體之間有穩定的聯
繫,這個團體也是比較特定的,例如家人或者是氏族等團體。集體主義下
的個體會將團體目標置於個人目標之上,或者以配合團體目標的方式訂定
個人目標。而當團體對個體有所要求時,即使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個體
多半仍會努力做出回應。另一方面,在個體主義文化中,個人和群體之間
的連結較為脆弱,也相當多樣化。所指涉的群體可以是同事、同學、俱樂
部成員等等,不如集體主義那般穩固及具有特定性。而在個人主義文化
中,所強調的是個體本身的特色與特性,凸顯的是個人的利益及成就,所
以個體會根據自身目標來選擇團體,而較少因團體目標而影響到個人目
標。此外,個人主義的個體會對團體的需求進行評估,未必總是會對團體
需求做出回應。
最佳賣點 : 本書為華人本土心理學30年叢書之中冊,聚焦於自我、家庭與人際關係,依序探究「自我與性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與互動」三大主題,並由對此議題長期耕耘之學者專家所撰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