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思想 | 誠品線上

禅の思想

作者 すずきだいせつ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禪的思想: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也就是生活,即每天的體驗----------------------------------------鈴木先生按照知、行、問答的順序編撰而成,分為禪思想、禪行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也就是生活,即每天的體驗 ---------------------------------------- 鈴木先生按照知、行、問答的順序編撰而成,分為禪思想、禪行為、禪問答三部分。透過解說達摩遺作、禪宗史書和古代韻文著作中的禪意,揭示出「二入四行觀」「安心法門」 「信心銘」等禪學思想的內涵及「無功用」 「超個我」等禪學行為原理,梳理了禪的思想體系和行為原理,既有禪的思想精髓,又有對生活體驗的意見和建議,尤其對一些參禪趣事的描繪細膩生動,增添了新鮮感,無形中發揮了啟迪智慧的作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鈴木大拙 すずき だいせつ鈴木大拙(すずき だいせつ、D.T.Suzuki,1870年10月18日-1966年7月12日) 本名貞太郎〔ていたろう〕,別號也風流居士。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人。曾於1963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是日本著名的禪學思想家,比之同時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學者更具有世界性,因此在日本有「世界禪者」之譽。一生著述宏豐,撰寫了大量有關東方禪學和文化的英文著作,使得歐美人文學界真正認識到東方思想的精髓,對西方思想影響頗深。著作有《般若經的哲學與宗教》、《禪的研究》、《禪的諸問題》、《禪思想史研究》等。李濯凡李濯凡,副教授。 教授課程包括:日語精讀、泛讀、報刊選讀、日本政治與社會、日本文化、中國文化、日本歷史、口譯、筆譯等。研究主要側重於日本古典文學、古代文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第一編 禪思想 導論---無知之知 無分別之分別 二入四行觀 安心法門 信心銘 頓悟無生般若頌 參同契 坐禪箴 第二編 禪行為 導論---無功用的行為 無作之作 無功德 超個我 矛盾與戲劇 超個的邏輯 無功用行為 哪個是夢幻 超個與無我 無功用 三昧 道德的與宗教的 獅子顰呻三昧 臨濟之喝 羚羊掛角 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按劍者 無刃劍 驢覷井 無手人行拳 依靠道德搞不懂的東西 內在的知覺 能知者 知者為超越者 能所的分別 埃克哈特的眼 佛魔一念 宇宙靈 反射性之外的東西 用是知,知是用 法身 一人 行腳的法眼 第三編 禪問答 參考書目 解讀 伊豆山 善太郎

商品規格

書名 / 禪的思想
作者 / すずきだいせつ
簡介 / 禪的思想: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也就是生活,即每天的體驗----------------------------------------鈴木先生按照知、行、問答的順序編撰而成,分為禪思想、禪行為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173286
ISBN10 / 6263173289
EAN / 9786263173286
誠品26碼 / 2682135894006
頁數 / 33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禪是行為,是生活,是每天的體驗,是日常的行住坐臥,因此我們說「平常心是道」,說「日日是好日」。人類也必須像其他生物那樣生存,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這是每一個人最為切實而親近的事情。但是,我想問一問,是誰在做這些行為呢?是誰在被人招呼之後應聲作答?是誰遇到熟人就會適當地寒暄打招呼?是誰受到表揚就會高興,被人罵就會生氣?這些是誰的行為呢?我們有配偶、父母、子女,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出生或死去,他們從哪裡來,死後又去了哪裡呢?當不再把這些事情看成家常便飯的時候,禪就產生了。在此就有了概念性的把握和原理性的構成。但是,禪的生命並不存在於借助某種媒介對日常經驗加以解釋的地方。再強調一下,將「大都日用光中,回頭換面,左之右之,物物上、頭頭上現前,曾無有間隙」之處的東西,在當下隔斷前後聯繫地加以把握才是禪之機要。
因此,如道元禪師所說,禪就在「魚行似魚,鳥飛似鳥」之處。如果試圖從思想的角度來評述,那麼禪已經不在這裡了。從知的角度來看,禪是無知之知、無分別之分別;從行的方面來看,禪是無行之行、無作之作。但是,無論怎樣,人沒有思想是不能生存的,所以禪也必須找到講述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禪的問答。因此本書按照知、行、問答的順序編撰而成。實際上最先寫的是「行」(第二編)。行即生活,乃禪的主體,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就從此下筆了,於是本書的中心也就擱在了此處。
我本想在第一編將禪的思想的發展軌跡條分縷析地敘述一下,但這或許是本書無法完成的工作。第三編的「問答」部分,還希望讀者參考《禪問答與悟》一書。


鈴木大拙
1943年正月於湘南風流庵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 論
無知之知 無分別之分別

禪原本是離不開經驗的,即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最終就是禪思想。


如今日本以「禪」冠名而廣為世人所知的訓練或修身之法(śiksā),早在一千兩百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由漢族人完成了。它完成于唐代,而其起源則要向前追溯三百年,也就是六朝時代。
禪原本是在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毋庸諱言,它的思想淵源來自印度。也就是說禪的依據是大乘經典。但是禪在中國卻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禪」字源於梵語的「禪那(jhàna)」,但今天的禪與印度的禪那已大相徑庭。結跏趺坐的方式仍然是傳統的,但是內容已經不同。這並非是完全放棄印度式的傳統,但如果用它來解釋今天的禪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今天的禪是在中國的漢民族當中形成的,所以它將漢民族特有的性質融入其中,已經不是具有印度民族特性的東西了。我們在理解禪的思想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
禪思想的根源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但是在中國形成的禪有其特有的表現形式。也可以說佛教在印度已經消亡了,但是在中國和日本還活著。雖然今天在有些地方不得不說它幾乎是徒有其表,但在東方各國還不能說佛教已經消亡。也許在印度還能看到佛教的一部分精神仍然存在,至少我覺得像聖雄甘地這樣的人物只能在印度出現。
可以說,禪思想在中國大大發展了它的行動性。印度式的禪那是一種觀法,凝心守靜。而禪在中國則力圖在生活本身,即在我們平常的行為方面發揮功用。禪遠離了印度式的靜態性,而向動態的方向發展,但這並不是說它忘記了禪定。菩提達摩6世紀初來到大樑,直到一百多年後的唐代時惠能出現,禪都沒有充分顯露出它本來的特性。從達摩到惠能的五六代一直主張守一、看淨、看心,並宣導實修。到了惠能時,他主張定慧不二,重視見性經驗,奠定了中國禪的基礎。見性經驗並不能與平時思考的神秘論的見神經驗或凝心狀態相提並論。總之,在見性經驗看來,知與行是合一的,所以禪也自然兼具動靜兩個方面。佛教稱靜態為體,動態為用。與其說體用兩個方面並行不悖,不如說兩者相互交融,形成禪的經驗,構成禪的思想。
一句話,禪的思想是用無知之知、無念之念、無心之心、無意識之意識、無分別之分別、相非之相即、事事無礙、萬法如如等成語、短語來表述的。禪的行為被解釋為無功用、無行之行、無用之用、無作之作、無求之求。對於禪,如果我們用語言來表述、說明的話,總是會使用悖論式的文字。可以說,這表明禪思想的超越性。禪是無法用常人的平常語言來表述的,必須通過非常的語言,即充滿矛盾的語言來表述。
禪原本是離不開經驗的,即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最終就是禪思想。這是因為人類的經驗一方面是行為,另一方面是思想。一般情況下,我們將思想與行為分開表述,但是禪在闡述它的思想時也在闡述它的行為。總之,禪的「思想」的幽旨專門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闡明,這也是禪思想史的獨特性。但是並不忽視其他的方法、形式。禪從一開始就回避建立像天臺宗、華嚴宗那樣的宏大的思想體系,但是禪也沒有忘記用韻文的形式形象地吟詠,或是按照一定的韻律通過吟詠漢民族洗練的、一流的詞句來弘揚禪意。這是達摩西來之後的習慣。隋唐時期,三祖僧璨的《信心銘》、傅大士的《心王銘》、法融的《心銘》、僧亡名的《息心銘》、永嘉大師的《證道歌》等被記載在《傳燈錄》中的自不必說,如果再加上那些已經湮滅的,以及近年來敦煌等地出土的文獻,我相信這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本書將從達摩的遺作開始,將幾部韻文著作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加以解說。這樣做,一方面是希望讀者能欣賞到原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禪與漢語有著無法分割的關係。

二入四行觀

可名之曰同一真性的東西實際存在于萬有之中,只是被外來的妄想之塵所蒙蔽,所以必須通過壁觀來與真性冥符。

下文是對漢文原文大意的翻譯或解釋。為了特別說明而添加的文字收在括弧內。讀者唯讀譯文就已經能夠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了,但我還是希望能夠為想確認譯文的正確性的讀者提供參考,就列出了漢文原文。

1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可入道之路,多倒是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2
理入者:謂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所謂「理入」,就是通過經典之教誨來體悟玄理。如此便可明白——深信所有的人都具有同一的真性,但被妄想(迷)這個外來的汙塵所遮蔽,未能顯現出來。若能捨棄妄想,回歸真性,凝住壁觀,就能明白,既沒有自己,也沒有他人,無論是凡人還是聖人,都是平等的。堅定不移地守住這種體驗,不要被文辭麗藻迷惑。如此這般,就可與真性之理冥符,其間再不會有任何區隔。這樣得到的寂然無為的境界,叫作「理入」。

3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行入」包括四行,其他諸行都可包含在其中。何為四行?一是報冤行,二是隨緣行,三是無所求行,四是稱法行(此四行的意思容後說明)。

4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所謂「報冤行」,是指修道之人在面臨苦難的時候,必須作如是想:自己歷經過去無量劫,舍本求末,在各種世界流浪,使他人對自己抱有冤憎之心,做了無數的違害本心之事。雖然今生沒有犯下別的什麼罪業,但是自己過去罪業的果報而今已經成熟,並被施加到自己身上。這不是天降之業,也不是他人強加的。沒有人知曉,必須自己忍受,不能有不平之心,不能怨恨任何人。經書上說,即使遇到困苦,也不必憂煩,為什麼呢?因為窮究其理,自然會曉暢明白。無論是誰,如有此心,都能與自然之理相合,這是因為通過體驗冤憎,才能走上大道。

5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二是所謂「隨緣行」,因為眾生的本質本就是無我(這將在後文解釋),所以才超越了因果,而且都因業而流轉,時而受苦,時而享樂。這些都源自當時的業緣。即使在人世間有什麼好事情,那也是因為自己過去的宿因感動了佛而得來的。如果緣盡,則一切皆無,所以也沒有什麼值得特別高興的。得失都是因緣而生,所以最好是心中不抱增減(即喜憂),泰然不動。因為冥冥之中順道而行,才叫隨緣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禪思想最終就是禪行為,禪行為也就是生活,即每天的體驗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