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則非知不可的古典音樂概念 | 誠品線上

52則非知不可的古典音樂概念

作者 張詩欣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52則非知不可的古典音樂概念:推動通識教育與音樂欣賞時,常發現兩種狀況:一是表演者會抱怨、批評台下觀眾「聆聽水準不夠」、「素質待加強」云云,卻不積極想辦法引導他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推動通識教育與音樂欣賞時,常發現兩種狀況:一是表演者會抱怨、批評台下觀眾「聆聽水準不夠」、「素質待加強」云云,卻不積極想辦法引導他們;如此的表演者,其實可能虧負了自己具備的特別才能,以及與他人分享的「天責」。另一則是在「忙、盲、茫」的社會中,不少人常以簡單一句「聽不懂啦!」來搪塞自己的腦袋,寧花錢吃大餐或去夜市,卻拒絕品味古典音樂的妙趣,或者,看輕了自己的腦力與潛力,而不敢與之有更親密的接觸,實在可惜! 因此,很希望讀到此書的人,或許是愛樂者、通識課學生,或許是音樂科系中傾向演奏,卻又多一些好奇於相關演奏實踐背景的人,能不再邊做其他事,邊「順便」聽音樂,或者,在聽到音樂的第一時間,就輕易下定論「喜歡」、「不喜歡」。相反地,可藉由閱讀此書,增添另一種欣賞古典音樂的模式:先花些心思去理解背後的理趣,再去聆聽,也就是英文的「listen to」,而非只是「hear」。 這是一本精心簡化的古典音樂史,所呈現的內容精簡又不失重點,適合愛樂人以及音樂班系所中傾向演奏,同時也願意多懂一點古典音樂概念的學生來閱讀。 這本書裡共有52篇文章,倘若一週閱讀一篇,花一年的時間走入古典音樂世界並不嫌慢;這裡也集結整合、分析比較了不同時代背景、人物軼事、專業名詞,從中能夠釐清許多我們原本的疑問或是誤解,大大增益你我對古典音樂知彼知己的理解與感受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詩欣美國伊士曼音樂院音樂博士,任教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及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並曾於數所大學教授過通識課程,持續致力於鋼琴獨奏與合作教育,擅作音樂欣賞相關演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01音樂與一般聲音有什麼不同? 02為什麼欣賞流行音樂之外,最好也聽聽古典音樂? 03親近古典音樂時,最好先認識哪些元素? 04除了音符,花花的五線譜到底還記載了什麼? 05尋看古典音樂影音、樂譜及節目單前,要注意什麼出版資訊細節? 06古代音樂是如何發展呢? 07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發展狀況如何? 08中世紀的世俗音樂都在唱些什麼? 09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與音樂環境發展概況如何? 10文藝復興時期深切影響音樂發展的樂派有哪些? 11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樂派是哪些? 12文藝復興時期不會只有聖樂可唱吧?13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環境有何變化?14巴洛克時期的作曲手法、曲式及曲種有多五花八門? 15巴洛克時期流行的聲樂曲種有哪些?16巴洛克音樂最偉大的代表人物是誰?17韓德爾為何足以成為另一位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作曲家? 18除了巴、韓二位,巴洛克時期尚有其他舉足輕重的音樂家吧?(義大利) 19除了巴、韓二位,巴洛克時期尚有其他舉足輕重的音樂家吧?(法、英) 20進入古典時期,音樂文化有何明顯的變動? 21古典時期有什麼重要的音樂曲式與曲種發展呢? 22「海頓爸爸」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什麼典範? 23莫札特是小時了了的神童,大未必佳?24浪漫時期的音樂環境有什麼變化? 25浪漫時期盛行的管弦樂曲種有哪些?代表作曲家又是誰? 26浪漫時期的義大利美聲歌劇多指誰的作品? 27浪漫時期的義大利歌劇只有美聲風格? 28浪漫德語歌劇作曲家有誰為代表? 29貝多芬到底為什麼偉大? 30「歌曲之王」舒伯特為何在藝術歌曲發展上如此重要? 31李斯特曾在樂壇刮起什麼旋風? 32「鋼琴詩人」蕭邦的作品為何學琴者必彈、一般人必聽? 33以精神病終了一生的舒曼,原來的創作精神如何? 34浪漫時期身挺「古典骨」的作曲家,有誰可為代表? 35民族主義對北歐的古典音樂有何影響(一)? 36民族主義對北歐的古典音樂有何影響(二)? 37中歐的國民樂派是指哪些作曲家? 38史特勞斯「那一家」的德語歌劇發展如何? 39十九世紀下半到二十世紀上半葉,風格大不同的美國作曲家可舉誰為代表?40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環境發生了什麼主要變化? 41印象主義與德布西有什麼關係? 42為什麼不要硬扣上「印象樂派」大帽給拉威爾? 43「新古典樂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各展現了什麼新語法? 44英國古典音樂在二十世紀終於復活了? 45荀白克和其弟子的音樂理論與作品有什麼特別? 46二十世紀在美國發光發熱的俄裔代表作曲家是誰? 47二十世紀扎根俄羅斯土地的音樂巨匠有誰? 48作品魅力跨越整個二十世紀的三個美國作曲家是誰? 49二十世紀下半葉,歐美古典音樂界有哪些潮流與風格相互影響(一)? 50二十世紀下半葉,歐美古典音樂界有哪些潮流與風格相互影響(二)? 51二十世紀難道沒有國際級的華人古典音樂家嗎? 52想學分辨不同樂器音色,要聆聽什麼樂曲好呢?

商品規格

書名 / 52則非知不可的古典音樂概念
作者 / 張詩欣
簡介 / 52則非知不可的古典音樂概念:推動通識教育與音樂欣賞時,常發現兩種狀況:一是表演者會抱怨、批評台下觀眾「聆聽水準不夠」、「素質待加強」云云,卻不積極想辦法引導他們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94318
ISBN10 / 957119431X
EAN / 9789571194318
誠品26碼 / 2681544158006
頁數 / 372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親近古典音樂時,最好先理解的元素有哪些?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特殊、慣用的專有名詞,有的深奧難懂,如醫學上的病理名或藥品名;有的看似繁瑣卻自有巧妙,如餐飲業中的煎、炒、燉、煸;而有些名詞的道理其實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如佛學的輪迴、因果報應,或基督教的原罪等等。遇到這些專有名詞,非得儲備一些耐心以及一個「放大鏡」去看、去理解,方能漸漸去除「霧裡看花」的茫然感。


同理,想親近古典音樂,對三主要構成元素「節奏」、「音高」、「和聲」的細節與相關名詞,最好也能稍分辨一下,好幫助自己跨過粗淺的聽覺門檻,進而入內尋幽。因此,本篇將淺釋一些古典音樂常應用的專有名詞,引領大家理解他們的原理。


一、節奏


拍子(Beat):不同長短時值的音符,彼此間經各種安排形成特別關係,用來標注音樂裡的時間移動。





拍號(Meter):出現在曲首或曲中,指示每一小節拍子安排的規則,如單拍子式的三四拍子 ((□不讀成『四分之三』拍!!)),即是以四分音符為基本單位,每小節共有三拍;複拍子式的如六八拍子(□)同理,又可每三個八分音符劃一小組,溫馨流動的牧歌、船歌常使用此種拍號。


節奏(Rhythm):由不同符值的音符所形成的特定強弱模式,如同外文單字有輕重音節,例如三四拍子形成「強、弱、弱」的關係,而六八拍子第一拍為強拍、第四拍為次強拍,餘者為弱拍;輕重關係通常固定,一旦變化,即造成不同的韻律感。


三連音(Triplet):單拍子式如二四拍子的樂曲中,原本每兩個八分音符構成一拍,忽改由三個八分音符才組成一拍,當下可呈現不同的語韻趣味。


切分音(Syncopation):指一般拍子規律進行時,有意外提早搶入的拍子,打破原來的韻律感,但也替音樂增添特殊精力。二十世紀初美國黑人音樂家卓布林(Scott Joplin)作了許多鋼琴或小提琴的短曲,如「藝人」(Entertainer),即常應用切分音。


二、音高(Pitch)


每個音的物理振幅不同,因而產生不同的「音高」。然而,相異民族的音樂其實會有不同的頻率標準,如:印尼的甘美朗樂器利用「微分音」製作,與西洋依「十二平均律」訂下的音高相比,聆聽的感覺以及對旋律創作的影響大異其趣。


音程(Interval):指每二音之間的距離,自古希臘時期已依數學比例推算振幅而訂下。西洋音樂中距離最小者叫半音(小二度),另外有全音(大二度)、完全八度、小三度、增四度、減五度等許多細分名稱。如果有二個音同時出現,形成和聲音程,先後出現則叫旋律音程。


和弦(Chord):由三個以上的音所疊成的音群,彼此間有一定的音程關係,可經由「轉位」改變音的排列次序,如:由CEG三音組成的和弦,第一轉位變成EGC,第二轉位為GCE。性質上主要分為大、小、增、減四種,如大三和弦是二個互成大三度音的上方再加個小三度音,聽起來明朗而穩定;相對地,減三和弦是小三度加小三度,聽起來較擁擠、緊張。七和弦由四個音彼此間呈三度構成,基音與最上層的音相差七度;七和弦又分不同型式,以屬七和弦最重要,有引領音樂回主和弦、結束全樂段或全曲的功能。另外,還有九、十一和絃等。


音堆(Tone cluster):由一堆可確定音高的音疊成,數目不定;常出現在二十世紀音樂作品中,用來表現特殊、強烈的音效或情緒。


音階(Scale):由一群音按照高低順序排列形成。音階中的音名按序叫C、D、E、F、G、A、B,也可一個個稱呼其級名,包括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不過,歌唱時通常使用唱名Do、Re、Mi、Fa、So、La、Si。


西洋古典音樂主要以七聲音階作變化,如大調音階(Major scale)指第三至四音、七至八音間為半音,其餘為較寬的全音;小調音階(Minor scale)則是第二與三、五與六音間為半音;當一個八度內各音距離都相同、皆是全音時,叫全音音階,而全由十二個半音接續形成的稱為半音音階。可是,世界各地音樂不一定都慣用七聲音階,如日本及中國傳統音樂即以五聲音階(Pantatonic scale)為主。


三、和聲(Harmony)


指西方古典音樂中,和絃之間的各種連接、組織關係,是造成與重「旋律」的中國傳統音樂差別很大的因素。其基礎建立在所謂泛音列(Overtone series)上,即藉由一個基礎音,再求出一系列相對振動比例數的音,不同泛音列的音則造成「不和諧」的和聲。


調性(Tonality):一首曲子會被定位為「X調」((key)),通常是先看曲首主要構成音階的主音,以及曲末結束音,再觀察整首樂曲是否在該調上發展;即便中間可能轉去別的相關調,但最終通常會回歸本調。


基本上,古典音樂多數採用大、小調觀念。:


大調音樂:使用某大調音階作主體發展,再加上其他相關的調性輔助變化。雖然聆聽感覺依個人而不同,但大調音樂常聽起來較明朗、開心,所以許多民歌或流行歌以之作成,即使是古典音樂也奇妙地以大調曲居多。


小調音樂:通常聽來感覺比大調暗沉、憂鬱,因此,傷心或緊張性的音樂常以小調表達樂思。


四、曲式結構(Structure)


如同建築樓房,創作一首樂曲所需的元素繁多,由小到大,概分如下:


動機(Motive):有如人體內的細胞,也像植物的嫩芽,短而小,卻明確帶一種節奏或音高組成形態,常是作品發展的根基,也有串聯不同樂句、樂章內容與精神的作用。如:貝多芬第五首交響曲一開始「短短短 長」的著名節奏,常被認為是「命運之神敲門」的動機,之後即應用它來做延伸、變化全曲。


旋律(Melody):比起動機,旋律長得多,也較流暢,由一連串不同音高、節奏的音組成;音與音之間有可能跳進,也可能是相鄰幾個音一階一階級進,造成音樂中「空間」的變化。音串上下明確、動聽又易唱的旋律,比較容易被記住,而且上行的旋律常可展現衝刺、勇敢或快樂感覺,反之,下行者則表現嘆息、失望或結束的效果。


樂句(Sentence):旋律、節奏經過拍號規範後,以小節線分組於譜上,形成一個個小節;;不少古典音樂中的小節數以4的倍數延伸,產生對稱的前後樂句,如8 + 8小節。但要注意的是,除了一些規律呈現的舞曲,古典音樂所能創造的狀態有無限可能,不能一貫地以小節數來判定樂句長短。像「爵士樂」中常看似即興不斷,演奏得天花亂墜、神乎奇技,其實為了與其他演出者配合以及完善傳達精神與語意,骨子裡仍有樂句的組織。


樂段(Period):就像一篇文章有「起承轉合」不同段落,樂曲通常也由幾個「樂段」組合而成;多個相仿或相應的樂句,或者成組的前後樂句,經過規則性地串連、編排後,即成樂段。





二段體(Binary/Two-part form):此曲式由二大樂段(A、B)構成,皆以完全終止式(五級到一級和弦)結束、各自反覆;二段素材可相仿,但也有大不相同、互相對比的作法。


三段體(Ternary form):通常由ABA 三樂段構成,其中B也可叫Trio(可意指「三重奏」,在此則譯為中段),小步舞曲、進行曲、許多小品皆使用此曲式。


樂章(Movement):連接數個關係緊密的樂段,即可形成帶某種總體速度或精神的「樂章」,而組織幾個樂章,則能再構成大型完整的作品,如奏鳴曲、交響曲;此類作品中,樂章之間看似各自獨立、風格不同,實則常在速度、調性、個性上互補,也可於動機、主題找到對應效果。


音樂科系有一門「聽寫」課(aural dictation),訓練學生辨別並記寫下所聽到的上述各種資訊,過程有點像辦公室秘書速記下老闆所言,但不同點在於:不可以用自己的符號或部分理解來註記,一定要用古典音樂慣用的記號,並在判斷及書寫的速度上自我要求,須需越來越快且正確無誤。如此一來,不斷開發個人對音樂可累積的記憶長度與深度,以求來日無樂器演奏、或只有譜時,仍能記住正確音高、自行哼唱出旋律;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正確記錄所聽到音樂的能力,以便在萬一無錄音、影視設備時,不光仰賴口傳、短暫記憶力,而仍能精確地當場記錄下所聽所學,此技能對音樂的發展及傳承至為重要。


當然,一般聆聽者不用如此辛苦地接受訓練,只要對上述的元素及原理儘量記住,那麼聽音樂或看到樂譜時,就不會老是一頭霧水,反而能多懂究竟在觀聽些什麼,日後也更方便去深入門道,增添對古典音樂的理解與喜愛。





音樂與一般「聲音」有什麼不同?





「聲音」,是由基音和多組不同頻率的泛音(overtone)結合而成的複合波物理現象,發聲體的材質、狀態一旦不同,則出現不同的音色(imbre)。


「音樂」,是聲音的一種,不過,並非所有的聲音都能算作音樂,或是可被當作音樂的元素。正如人類溝通用的「語言」,有拼音字母、音韻、文法等元素,西洋音樂理論也常提到,要有「節奏」、「音高」、「和聲」三個基本元素,理性又感性地變化與組織起來,才能產生「音樂」。也就是說,雷鳴、水流、鳥啼、蟲唧等等,有些文章雖美化稱呼他們為「天籟」、「美聲」,但實不足以稱為音樂。


簡單地說:「音樂」是一連串聲音經過特別組織,在唱奏時表現人類喜怒哀樂的情緒,為世界各文化民族皆有的文明行為或作品;如果特別強化了其中某種器樂音色或唱腔美感、節奏、速度動感、相關意涵等等,甚至可以成為該民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寶藏。


音樂究竟起自何時、何地?


一如探討人類文明的起源,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確切回答這個問題。許多有著古老文明紀錄的民族與國家,都自認在太古時期就有「音樂」,卻又拿不出實際資料佐證。;譬如,:看古埃及壁畫、古巴比倫樂器雕刻遺跡、聽希伯來禱告歌、研究印度經典記載的宗教咒曲、或中國祭拜用的樂器等等,各有先民遺物或文獻可供辨證,卻無人能完全有把握地複製文字或圖像中「正確」的音樂與樂器使用方法。


音樂起始的問題持續被思索著,許多說法都有其合理的論點,例如:生物學家說,音樂是人類求愛時,情不自禁發出動物般叫聲,而進一步產生有韻有詞的歌唱;經濟學家認為,古人勞動時,藉著重複相同動作,形成一種節奏模式來提升工作效率;也有哲學家提倡語言說,認為不同人說話時,不同的抑揚聲調引發人們創作曲調;仿自然說則聲稱,舉凡雷聲、地震引起物體震動、鳥鳴、水流撞擊石頭,皆能誘發人類模仿,繼而創造音樂;又或者,祭拜神靈時,一串串念咒形成了特別的拍感與音韻……等等。上述說法,各自掌握了音樂複雜面貌的一部分,的確都可能是啟發創作的因素。


總地來說,音樂並非出自單一根源,也不只朝一種方向發展;它是人類生理、感情的反應相結合後,受到大自然、各民族語文、傳說等影響,再透過複雜的演化,形成不同唱奏方式的多元性文化。


呈現音樂最原始的方式是「歌唱」。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歌謠,在日常生活或勞動時,人們為了集中心力、動作確切一致,自然地發出歌聲;婚喪喜慶場合中,喜悅或悲哀的情緒透過歌聲來傳達;為了治病、祈雨,祭師或族人會向神明祈求,一邊唱音調一邊擺動身體,再加族人用手打拍子,或腳踏節奏。之後,為了能夠產生更大聲響或更悅耳的聲音,人們敲打、搖晃或摩擦身邊的東西,如石頭、木塊及貝殼等,形成了打擊樂器。漸漸地,其他吹管、弦樂器也相繼被發明出來。


音樂對於人類有什麼益處?


無論是聆聽、彈奏、歌唱或創作,皆屬人類的基本能力與反應之一,而且,不管哪一種音樂,其實不須通過頭腦思考判別,就會自動飄入耳朵;如同語言,有種神奇的力量不知不覺地牽引著我們的情緒、精神及生活步調,或上或下、或強或弱、或快或慢。不過一般來說,能與大自然韻律、或當下人類的脈動及心跳應和,表達出真性情的音樂,最容易受到喜愛與重視。


若能主動學習唱歌或演奏樂器,在應用細部肌肉上,可突破原來的侷限、發揮潛能,而練習的同時,也能加強個人獨處的習慣,提昇提升專注力與記憶力。倘若不想唱或奏,也沒關係,因為光是聆賞歌詞內涵或唱奏者的精神,就可引發人們超越現實時空,想像出另一種意象,甚至,改變了個人的感覺與性情,十分有助於修身養性。


二十世紀新興的音樂相關學門中,「音樂治療」與醫學診斷作結合,充份分應用音樂來引導人的生理與心理,如:簡易學習彈撥某種樂器或唱歌,幫助肌肉活絡及有彈性;聽平和抒情的音樂,使人體氣血和順、抒壓,並得到慰藉;反之,聽較激動熱烈的曲子,可揚昇揚升意志,使精神轉為積極。


進一步看音樂欣賞活動,一如中國的「樂記」及諸多論述已提及,具有引發人們正向思索的社會教化作用,若團體或政府善於利用它,大可引導人心避惡、向善;同時,特殊的曲式及內容、表演型態設計等,除了能抒發性情或創意外,也會滿足人類對美感的無形渴求。


所以說,「音樂」能轉化物理性的聲音,無形地幫助人的生理運作,也提供心靈另一種時間感與空間感,功能不容忽視。


特別要提的是宗教音樂。世界主要宗教中,除了回教比較排斥音樂,像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儀式,都與音樂有一定的關聯;其中,歐美的宗教音樂通常直指基督教音樂,從早期純粹輔助儀式的功能,一路演進成高深的藝術,與其他宗教大不相同。


禮讚天主時,人們借助肅穆的聖歌唱誦,表現自己堅貞、熱切的信念,以及對超脫人世、歸向神靈的想望。教堂內多樣化的儀式音樂及激發虔誠信念的頌讚音樂,不斷在質與量上成長,且藉著教會左右人民與社會的力量,持續主宰或影響整個歐洲音樂的動向,直至十九世紀;早期音樂家、理論家幾乎都出自教會環境,而民間音樂的內容也深切地受到教會音樂影響。


「音樂」究其根底是用來被聆聽與欣賞的,除了純粹沾取它的娛樂性外,若能進一步學習,拓展想聽的曲目(repertoire)、曲式(musical form)、曲種(musical genre),就能產生更多元的態度與興趣;關掉音樂之後,不知不覺地,心胸自然也會變得較寬廣,性格更靈活。看來,音樂的確是文字閱讀外,另一種輔助人們心靈成長的好幫手呢!





為什麼聽流行音樂之外,最好也聽聽「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一詞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方式,其中最廣義的是,:經過長時間考驗,且藉不同方式在各國家民族中得以傳承下來的音樂。我們;以「古典」形容,是取其因為古老又足以成典型,對人心有安定或鼓舞作用之義。


不過,今日通稱的「古典音樂」主要指歐美根源於基督教會的音樂,自十五、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積極發展至今,有「樂譜」流傳,且受人們褒貶過卻仍能留下的管弦樂曲、鋼琴曲、聲樂曲等等,有別於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傳統民俗音樂,或現代流行音樂。





相對於各國民間口傳音樂,「古典音樂」的世界通常需要三種人共同組成:


1) 一、花下一定時間長度,主觀、努力原創或巧心編曲的作曲家;


二、2) 客觀又主觀地賦予詮釋、有如「二度創作」的演唱或演奏家,甚至指揮家;


三、3) 客觀理解、欣賞的聆聽者,但也可能是主觀選擇欣賞種類、為自身製造記憶與品味的人,可算聯結三者關係最重要的一環。


以上三種人是古典音樂產生的動力,也是傳承、保存者,相互依存與影響,缺一不可。








與流行音樂作比較


一般大眾較常接觸、喜愛的,無疑是本國語言的流行音樂。這類音樂四處可聞,又能隨性播放、隨意聽聽,再加上科技化的影音、網路設備協助,以及現場演唱會的燈光音響變幻,常讓許多人產生「全世界只有流行音樂最發達,沒跟上就落伍了」的錯覺。


但是,真是如此嗎? ?除了流行音樂,其實可以有另一種特別的選擇!那就是一般人可能會莫名其妙不喜歡,但也可能不知不覺被吸引的「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從不以流行與否為重點,因此,不易隨波逐流或被時代淘汰,欣賞者自然也不用擔心跟上、或落後這種表象問題。相較於流行音樂,它非關種種機械操控的細節,而是更多複雜、精緻的「人」本身的因素牽扯其中;無論是創作、詮釋或欣賞的人,都要整合心跳及腦波,投注更多科學性的縝密思維來與音樂內容同步,對生、心理的考驗層次高出許多,引出的成就感也更明顯。





流行音樂中,較親民的常是短淺歌曲,其中重複音、類似音多,歌詞內容也繞著「你」、「我」的感情苦樂,或「我」自己受束縛、想掙脫……等小範圍打轉,彷彿一提及大自然或更廣大世界的人事,就會太沉重、太矯情。


相反地,古典音樂卻往往引我們向人世更豐富廣闊的一面,積極、長遠地想。它雖是發生一段時間就留不住的「時間藝術」,但同時,也是一種接收許多特別信息後,隨即能引發思索與想像,並擴展感受的奇妙「空間藝術」。若能置身或創造安靜的環境,定下心來好好欣賞古典音樂,便擁有了不同於一般日常生活的空間享受;透過豐富旋律及音色變化的刺激,思緒能飛翔、聯想,擴增了心靈空間,人可感覺更自由、更富有。





詮釋音樂時,流行音樂看重的是主唱者當下迸發的能量,及一時性的詮釋表現,以致於當下移調、改變音高與音長,是常態,詮釋者遠立於原作者之上;同台臺其他人多屬配角,聽眾也受鼓勵作直覺式反應,凡立即跟唱、肢體揮舞,或呻吟、激動嘶喊來表現當時被誘發的情緒,即代表「心領神悟」及支持。另外,流行音樂常以MV畫面、歌手形像設計,或強調「獨特」唱腔,甚至絢爛舞台臺布景、藝人特技表演等等來作宣傳,看來自由多變,但其實,往往在不覺中將聽者的視聽經驗及想法框限住,也混淆了音樂聆聽的單純本質。


相對地,古典音樂表演者通常不以奇裝異服引人注目,也不一定希望被觀眾的當場掌聲或同聲附和打斷,。加上,而因著為有「樂譜」的印行與專業閱讀、理解的要求,表演者更不會隨意改音調或歌詞來創造所謂的「個人風格」。換句話說,古典樂曲形式多樣,但各自傳承一定的基本風格、演奏習慣及美感意念,唱奏者會慎重、尊重地看待創作者的思維,而不是耗費心思在非音樂相關的事務上。另外,除了獨奏,古典樂曲通常講求台臺上演奏者彼此平衡音量與音色,結合眾力來發揮內涵,唱奏者與聽眾由此同樣培養、也享受著多層次的視聽效果。


當然,古典音樂也希望達到表演者與聽眾之間共鳴的奇妙狀態,但要開發的並不是表面或一時的效果,而是更希望鼓舞、感動人心深處;也就是說,在各自「支付」或「儲蓄」一些專注心力後,表演者與聽眾皆可體會數百年來作曲家想要呈現的意境,思索各種語言詩詞作家在字面外的深廣立意。這與流行音樂訴求的恁性發揮、隨情應和,並不相同,所跨越的時空更為廣闊,而理解力及想像力也須需更強大。





古典音樂永遠歡迎所有人,常常、日日去親近、聆賞或唱奏,領略其中的好處多多!


欣賞古典音樂可以培養耐心。修習一般學科,或許可以靠一時猛力背記,但是培養好的音樂品味,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與特別的心力,去聽、去辨別各種元素的發展,然後思考理解與記憶;惟有耐心經歷了「學習」與「認知」步驟,吸收抽象又饒富趣味的內容,才能讓生理、心理得到回饋。換句話說,聆賞古典音樂有如是對自己挑戰:願意耐心地深入開發智力及調節左右腦功能;去理解、控制自己的情感與理智、使二者和諧並行發展;養成長期擴展生命廣度與深度的習慣,讓生理及心靈的年齡保持年輕。


若能嘗試實際練習唱奏,更佳!──如此大可助益生理,如控制或延長呼吸、強化肌肉及神經反應、考驗使用力道的持續或精細度,又能加強腦力分析與記憶,或者耳朵對大小聲或音色變化的敏感度。而準備表演時,熟習或背下音樂內容會得到成就感,更會激盪或調整氣血、變化氣質,表現不同於本能或日常的自我,流通了內在精神,也享受音樂內涵對心靈豐富的回饋。








一起欣賞古典音樂吧!


說真的,喜愛音樂是人與生俱來的「天份分」,而欣賞古典音樂並沒有一定的路徑。只不過,建議先從聲樂曲「下海」,再聽器樂曲;歌詞較容易理解與引起共鳴,而且多數歌曲精短,能較快滿足聆賞的興致。「跨界」的合唱團可以是首選,如英國的「國王合唱團」、奧地利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專唱無伴奏的「史溫格歌手」、國內的「福爾摩沙合唱團」或「愛樂合唱團」等等,這些知名的合唱團演唱曲目廣泛,能唱高難度的古典經典作品,也傳唱各國民歌或流行改編曲,雅俗共賞。


下一步,不妨選擇戲劇張力較大的曲種,如歌劇、芭蕾舞劇,可邊觀看劇情變化,邊體會音樂如何相對高低起伏;然後,再聆賞其中某些歌唱家的其他錄音,看看他或她如何詮釋不同語言的歌劇選曲及藝術歌曲,也學習辨別不同唱腔的特色。接著,可從比較熟悉、或一直好奇的樂器名曲下手,如大提琴無伴奏曲、有標題的鋼琴小曲,或者,短而討喜的不同舞曲、弦樂小夜曲等等,從較抽象的器樂曲去認識一些曲式、曲種,在理論層面「攪和」一下,那麼,等到有時間去欣賞更大型的交響曲、協奏曲時,就不會那麼困難與遙不可及了。


在這些過程中,首要是肯「賞」自己接觸古典音樂的機會與信心,然後,再「送」自己一些耐心去反覆聆聽,就會漸入佳境。


每個人都有直覺式的聽覺辨別能力,如聽見生活中某種聲響、某人說話語調時,即從基本反應生出表層的喜惡感覺。然而,經由先前的討論,我們已經了解瞭解,聽古典音樂不宜老急著給評價、斷言喜愛或嫌惡。不妨投資一些心力,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品玩,如閱讀雜誌、CD解說,或自己作一曲二版、甚至多版本的比較,看看不同唱奏者在速度變化、大小聲起伏、力度強弱上有何差異,以及辨別他們不同的音樂性各引領出什麼奇妙的詮釋,另外,更可找出同一曲改編給不同樂器的版本,聽聽看不同音效產生什麼異樣趣味。


當然,最好也最快的入門方式是親身前去現場音樂會,既可欣賞到實況演奏,又可當下觀察演出者的台臺風、神情、演奏技術所需的姿勢動作,感受其互動的默契。正如去電影院一樣,與全場成千上百人一齊呼吸、激動,或一同摒住呼吸,共享與共創特別的空氣振動與氛圍,那是生命中不可重複、或替代的美好經驗。








面對這個「忙、盲、茫」及越來越頻繁發生變故的社會,就讓自己握住一把開啟古典音樂世界的鑰匙吧!如果養成探索精神生活的習慣,敢增加對自己生、心理更深刻的認識與感受,再加上有次第地領會「古典音樂」的內涵,就能不時、長時地自得其樂;如此拓展自己不同面向的生命廣度及深度的同時,眾人常擔心的失智症與憂鬱症等文明病,相信也就自然遠離我們了!